神经外科最常见综合征

神经外科最常见综合征
神经外科最常见综合征

1.Foster-kennedy syndrome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3.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

4.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

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

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5.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6.CushingⅠsyndrome桥小脑角综合征:(1)病变部位:脑桥小脑角.(2)常见病因:听神经瘤、胆脂瘤、胶质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蛛网膜囊肿、结核性脑膜炎、血管畸形和动脉瘤.(3)受累颅神经:Ⅴ、Ⅶ、Ⅷ,有时伴Ⅵ,Ⅸ,Ⅹ。

(4)临床表现:持续性耳鸣、眩晕、眼球震颤和平衡功能障碍;病侧周围性面瘫;

面部感觉缺失、疼痛、同侧角膜反射减弱和消失;可有颅高压症状,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及对侧轻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及Ⅵ、Ⅸ、Ⅹ受累症状。

7.locked-in syndrome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系脑桥基底部病变所致。主要见于脑干的血管病变,多为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导致脑桥基底部双侧梗塞所致。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因此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的理解无障碍,由于其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的功能保留,故能以眼球上下示意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联系。但因脑桥基底部损害,双侧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均被阻断,外展神经核以下运动性传出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不能讲话,有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双侧面瘫,舌、咽及构音、吞咽运动均有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因此虽然意识清楚,但因身体不能动,不能言语,常被误认为昏迷。脑电图正常或轻度慢波有助于和真正的意识障碍相区别。

8.Brown-Séquard syndrome布朗-塞卡尔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指由于外部的压迫和脊髓内部的病变等原因引起的脊髓病损,导致病损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消失,精细触觉障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双侧触觉保留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于颈椎。由于后角细胞发出的纤维先在同侧上升2-3个节段后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故对侧痛温觉感觉障碍平面较脊髓损害节段水平低。

9.anterior spinal arteria syndrome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又称脊髓前2/3综合征,Beck 综合征、Davison 综合征、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等。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腹侧2/3,易发生缺血性病变,以中胸段及下胸段多见。表现为突然起病的病损平面相应部位神经根性疼痛,并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发展至顶峰,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病损以下痛、温觉缺失而位置震动觉存在(分离性感觉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障碍。

10.pos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系供应脊髓后1/3区域的脊髓后动脉闭塞。表现为急性根痛,病变水平以下的深感觉障碍及感觉性共济失调,痛温觉及肌力相对保存,膀胱直肠功能不受累或轻度障碍。

11.Central spinal artery syndrome脊髓中央动脉综合征:脊髓缺血性疾病,表现为病变水平相应节段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减低,肌萎缩,多无椎体束损害和感觉障碍。

12.decorticated syndrome;apallic syndrome去皮质综合征:多见于缺氧性脑病引起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保存。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觉醒-睡眠周期保持(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能无意识睁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可无意识的咀嚼和吞咽,貌似清醒,但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无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

13.Korsakoff syndrome科萨科夫综合征:又称健忘综合征,为一种大脑缺乏硫胺(维生素B1)而引起的精神障碍。表现为选择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近事遗忘(顺、逆行性遗忘)、时间及空间定向障碍(尤以时间定向障碍为主)。明显而持久的记忆广度下降,包括近记忆极度丧失、时间判断障碍、错构及虚构。多由韦尼克脑病发展而来,也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及颅脑外伤。

14.Around the lateral fissure aphasia syndrome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共同特点为口语复述困难。病灶部位在优势半球外侧裂附近。包括:Broca失语、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及传导性失语3种。

15.FoixⅠsyndrome海绵窦综合征:垂体蝶骨综合征由于海绵窦外侧壁肿瘤、垂体瘤、蝶骨肿瘤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海绵窦内动脉瘤等致Ⅲ、Ⅳ、Ⅵ、Ⅴ(1、2支)颅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等。病变累

及一侧或两侧海绵窦。急性起病,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感染中毒症状。眼眶静脉回流障碍可致眶周、眼睑、结膜水肿和眼球突出。

16.Rochon-Duvigneaud syndrome眶上裂综合征:第Ⅲ、Ⅳ、Ⅵ颅神经及第Ⅴ颅神经的眼支、眼上静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等穿过眶上裂。炎症、肿瘤、骨折、出血等病变累及眶内上述结构可引起相应颅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表现为眼外肌和眼内肌部分或完全麻痹,上睑部分或完全下垂,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上睑及前额皮肤知觉减退或消失,可出现同侧Horner征。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可以正常或充血,视网膜静脉充血。

17.Rollet syndrome眶尖综合征:位于眶尖部的炎症、外伤、肿瘤或异物可损害视神经和经过眶上裂的神经血管Ⅱ、Ⅲ、Ⅳ、Ⅵ、Ⅴ(1),出现眶尖综合征。表现为:眼球活动受限,复视,上睑下垂;三叉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减退;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周边视野缺损。

18.Gradenigo syndrome格拉代尼戈综合征:岩尖综合征为颞部岩骨尖端炎症、肿瘤、骨折、出血等病变引起Ⅴ、Ⅵ颅神经受累。临床表现为:眼球内斜视和复视;同侧眼支区域及颜面部疼痛或麻木,并有感觉减退;可有脑膜炎症状、体征。

19.Sturge-Weber syndrome斯特奇-韦伯综合征:脑面血管瘤病。本病特征:

一侧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不规则血管痣;对侧偏瘫;偏身萎缩;癫痫(点头样小发作,局限性抽搐);智力发育障碍;青光眼;头颅平片可见颅内有病理性钙化斑。本病颜面血管瘤可同时合并脑膜或脑内血管畸形。

20.Dandy-Walker syndrome丹迪-沃克综合征:第四脑室孔闭塞综合征(非交通性脑积水)。Dandy-Walker畸形多于生后6个月内出现脑积水和颅压增高,亦可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颅神经麻痹。后天梗阻性多见于颅后窝肿瘤,表现为进行性颅压增高、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颅神经损害症状。CT可见第四脑室以上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脑水肿和颅后窝占位征象。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知 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 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 硬膜下/外血肿的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 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颅底骨折的护理问题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

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1.线性骨折 ⑴颅盖的线性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⑵颅底的线性骨折,根据部位可分为下列三种 类型。 ①颅前窝骨折:骨折线累及额骨的眶板和筛骨,出血可经前鼻孔流出,或流入眶内,后者在眼睑中或球结膜下形成瘀斑,出血多时则在眶周广泛淤血,形成“熊猫眼”征。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或筛窦经前鼻孔流出,称为脑脊液鼻漏。筛板、视神经孔骨折或当骨折累及眶上裂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常见的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 【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类型: ⑴皮下血肿:出血局限在皮下,不易扩散,肿块较硬;有时肿块较大,中心较软,造成颅骨凹陷骨折的假象。 ⑵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弥散在帽状腱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血肿可迅速扩散,有的甚至使整个头部变形,谓“牛头征”,出血量大时可表现为贫血或休克症状。 ⑶骨膜下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血肿局限在颅骨外膜和各颅骨缝线连接的区域之间,一般不跨越骨缝线,触之可有波动感。 【治疗】 皮下血肿早期应冷敷或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以后可做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一般不做穿刺抽血,较小的血肿可在数日内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量大时一定要注意全身情况,特别是发生在幼儿时,应及时输血;因其出血量大,一般不能自行吸收,穿刺抽血常不能一次将所有积血完全抽净,而需多次方能完成。骨膜下血肿常见于婴儿产伤,也见于幼儿跌伤。最好能够早做穿刺或引流,若待其自行吸收,多留下骨性钙化隆起,严重时使头颅变形。如头皮血肿出现感染,均应早做切开引流,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2.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为锐性切割或较大的钝力直接作用所致。 【诊断】 ⑴锐性切割伤伤口整齐。 ⑵钝性损伤在头皮裂开的边缘呈锯齿状并有头皮的挫伤和擦伤。 【治疗】 头皮裂伤在紧急处理时主要是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然后在有条件的地方将伤口清创缝合。有的伤口在三天以内,只要无明显的化脓性感染,也应争取在彻底清创后一期缝合。 3.头皮撕脱伤和头皮去缺损 【诊断】 当大量的毛发收到暴力撕扯时可将整个头皮甚至连同额肌、颞肌或骨膜一并撕脱。根据撕脱的程度,又分为完全性撕脱伤和部分撕脱伤。后者斯托的皮瓣尚有部分蒂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治疗】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原则与头皮裂伤相同。 (二)颅骨骨折 根据骨折的部位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新

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一:先天性脑积水 【概述】 先天性脑积水系指发生于胚胎期及婴幼儿期的,因脑脊液循环和/或吸收障碍、脑脊液过度分泌等原因所致的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的病理状态。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头颅变形、神经功能障碍。常合并其它神经畸形的存在,如胼胝体发育不全、Chiari’s 畸形、Dandy-Walker畸形、脊柱裂等。 单纯脑脊液分泌过多所致的脑积水只见于较大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其它类型的脑积水,只是梗阻部位的区别。中脑导水管狭窄导致幕上脑室扩张,四脑室出口梗阻时幕上下脑室系统均扩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颗粒部位的梗阻所致的脑积水,则符合传统分类中的交通性脑积水的描述。另有,根据脑积水进展的程度和颅内压力的高低,分为进展性脑积水、静止期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 【诊断要点】 1. 病史:患儿父母双方的家族史、遗传病史,如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中脑导水管狭窄;孕前病毒感染的筛查;孕期感染和药物暴露;特殊职业暴露;有无高危妊娠、难产及助产史;生后Apgar评分状况;产后有无补充维生素K1,单纯母乳喂养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脑出血几率增加);生后高热、抽搐历史;头部外伤史等。 2. 体格检查:头围异常增大是婴幼儿脑积水的突出特点。前囟扩大,甚至可达双侧翼点。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都是典型表现。头部叩诊可听到破壶音(Macewen 征)。若出现视乳头水肿,同时伴有头痛呕吐,应高度怀疑包括脑积水在内的高颅压状态。Parinaud综合征表现为上视麻痹,而水平玩偶眼征可引出。此外,应着重了解婴幼儿神经机能发育的状况。根据同月龄正常儿童应该出现的反应,对比患儿精神运动发育的状态。 【主要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可以测定颅内压力。此法实施前,必须明确没有可能导致脑移位的梗阻性因素存在。通过腰穿注入核素或造影剂,可以完成同位素脑池扫描或CT脑池扫描,对于明确梗阻部位提供有益的信息。此外,通过腰穿引流脑脊液,对比引流前后临床症候改进的程度,可以判别实施分流术的价值——尤其对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头颅X线检查:典型的颅骨变薄、骨缝增宽、脑回压迹加深等表现,常需数周至数月方能显现。已逐渐被更精确、便捷的手段所取代。 3. CT检查:此法安全快捷。可以显示脑室扩张的部位和程度,寻找病因;在脑池内注入造影剂的辅助下,动态CT扫描可以了解梗阻的部位。计算额角最宽径与颅骨内板最宽径的比值(Evan’s index),可以评估脑室扩张的程度。 4.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精确、安全、无创,可以适用于婴幼儿,甚至是胎儿。但检查需要镇静下完成。MRI 除了显示脑积水的情况外,还可以发现合并存在的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s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血管畸形、中脑顶盖部肿瘤等病变。T2加权能很好地显示脑脊液由室管膜的外渗现象。 【主要鉴别诊断】 1. 脑实质体积缩减继发的脑室扩大 2. 代偿性或静止期脑积水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 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 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范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二)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脑震荡 【诊断要点】 1、颅脑外伤病史。 2、临床表现: 伤后即刻出现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近事遗忘。如头痛、呕吐、意识改变、视觉和平衡功能改变。分为三种程度: (1)轻度:不出现意识丧失; (2)中度:存在轻度的意识改变和逆行性遗忘; (3)重度:意识丧失超过5分钟。 3、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4、辅助检查: 头颅CT: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腰穿测压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没有红细胞。 脑电图仅见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弥散性慢波。 【治疗常规】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减少外界刺激。 2、对症治疗:补液、止吐、营养神经、必要时镇静、止痛等。 3、密切监护,注意精神状态、意识状况、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并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复查头颅.

CT。 第二节脑挫裂伤 【诊断要点】 1、颅脑外伤病史。 2、临床表现: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悬殊甚大。 (1)意识障碍: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数分钟至数日、数月,甚至迁延性昏迷。小儿局灶性脑损害部分患儿可以不出现昏迷。 (2)生命体征改变:多有改变,一般早期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浅快,创伤后不久逐渐恢复。 (3)局灶性症状:根据损伤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如果仅伤及颞、额叶前端等“哑区”可无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表现;若是 脑皮质功能区受损,可出现相应的瘫痪、感觉障碍、失语、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局灶性癫痫等。 (4)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闭目畏光、颈阻等脑膜刺激征象。 3、辅助检查: 头颅CT:脑皮层点片状高低混杂密度影(出血和脑水,脑室可因脑水肿受压,重者弥漫性脑肿胀或中线移位。肿).【治疗常规】 1、非手术治疗:

(完整word版)_神经外科护理试题

第二十七章~二十九章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填空题 1. 成人颅腔容积固定不变,约 ( 1400_1500ml )。 2. 颅内容物包括:(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3、颅内压可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定。 5、脑脊液总量占颅腔容积的( 10% ) 。 6、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分( 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两大类。 7、正常成人每分钟约有( 1200ml ) 血液进入颅内。 8、正常脑灌注压为(70-90mmHg ) ,脑血管阻力为(1.2-2.5mmHg ) 。 9、颅内压急剧增高,使脑灌注压低于( 40mmHG ) 时,脑血流量急剧下降。 10、颅内压增高的后果是 ( 脑血流量减少)(脑疝) 11、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为(头疼)(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12、颅脑疾病病人应采取头高(10-15cm )卧位。 13、颅脑疾病应控制液体入量,成人每日补液量不应超过( 2000ml )。 14、冬眠低温疗法时,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平均减少( 6.7% ) ,脑脊液压力平均下降( 5.5% )。 15、冬眠低温疗法当体温降至30 C 时,脑代谢率仅为正常体温时的( 50% ) 左右,脑脊液压力较降温前低 ( 56% )。 16、冬眠低温疗法的常见并发症 ( 肺部并发症 )( 低血压)(冻伤)(压疮)。 17、颅前窝骨折常累及(嗅神经)(视神经)。 18、“熊猫眼”征常提示(颅前窝骨折)。 19 脑脊液漏病人应取(患侧卧位)。 20、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21、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 )和(深昏迷) 五级。 22、 Glasgow昏迷评分法是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 15 )分,最低( 3 )分,( 8 )分以下为昏迷。 23、自然光线下,瞳孔的直径一般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地护理及健康宣教

脑挫裂伤的健康宣教 1、轻型病人鼓励尽早自理生活和恢复活动,注意劳逸结合。瘫痪 肢体处于功能位,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以患者不劳累为宜(或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2、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有自觉症状(如头痛、 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的病人,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宽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树立康复信心。 3、颅骨缺失的病人要注意保护缺损部位,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 出戴安全帽,在手术后6个月做颅骨成形术。 4、有癫痫发作者不能单独外出、攀高、游泳、骑车,指导按医嘱 长期定时服用抗癫痫药,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诊断、地址、联系等),教给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5、康复训练脑损伤后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障碍在伤后1——2 年有部分康复的可能,应提高病人信心,进行废损功能训练。 6、如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头晕、呕吐、抽搐,手术切口发炎、 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7、3——6个月后门诊影像学复查。

脑震荡的健康宣教 1、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 度用脑和过度劳累。 2、保持室空气清新,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 3、解除思想上对所谓“后遗症”的紧和忧虑,保持心情愉快。 4、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面神经炎的健康宣教 1、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 2、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每天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规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不能用冷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4、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5、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精神紧。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 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内异常。【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 小时。采用一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范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 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为避免感染,一般不穿刺抽吸。 (二) 手术治疗

【肿瘤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

肿瘤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一、脑转移并颅高压 脑是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重要器官之一。脑转移的出现可以是恶性肿瘤的首发表现,也常与原发灶同时出现,但最多的是在发现原发肿瘤之后出现,约占脑转移的81%左右。脑转移的形式可以是单个转移灶,更多的是多发转移灶。尤其是磁共振技术的进步,发现脑多发转移灶占全部脑转移的65%-75%。 ⑴. 临床表现:由于大脑功能的复杂性和部分功能的代偿性,早期出现转移时多不能被发现。少数病人因出现癫痫样发作,易被发现。多数病人出现的症状与肿瘤占位在大脑不同的功能区域所表现出各不相一的症状或体征。当占位在大脑皮质运动区,可以有某个肢体运动障碍,由于大脑功能有很强的代偿性,一开始不表现出明显的运动障碍,仅有肢体的间歇软弱或无力,随病情进展症状逐渐突显。当占位在感觉区域,可以有身体某个部位的异常感觉,时有时无到感觉症状的明显加重(可以是各种感觉异常)。当占位在额叶,出现精神或情感的异常。头痛不是转移的早期表现,约50%的病人出现头痛。当肿块逐渐增大,压迫神经或周围的脑组织,出现脑组织的水肿引起头痛。脑转移肿瘤的诊断,病史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CT 和MRI 影象学诊断是最可靠的依据。 ⑵. 治疗:出现脑转移多属于晚期病人。治疗原则应是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对单个脑转移灶尽可能用保守的治疗方法,避免手术。首选是精确放疗(俗称γ

刀或X 刀)或适形调强放疗。对无条件做此类治疗的患者,次选手术。对出现多发脑转移灶的病人应选择普通常规放疗,即所谓的全颅放疗。无论手术还是放疗,都应配合药物化疗。化疗的药物选择是以脂溶性的化疗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为主。 ⒈常规降颅压治疗:甘露醇125ml -250ml/次,快速静脉滴入。24小时内不超过750ml ,防止肾脏出现渗透性肾病。可以在甘露醇中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有利于减轻脑水肿。 甘油氯化钠、甘油果糖:250ml,ivgtt,可以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⒉放疗:精确放疗利用CT 模拟定位机和神经外科的立体定向技术进行精确定位。放疗剂量随肿瘤大小给于不同的放疗分割剂量与数次。当①. 肿瘤1cm 直径,8-12Gy/次,×2-3次;②. 肿瘤2cm 直径,6-8Gy/次,×4次;③. 肿瘤3-4cm 直径,6-8Gy/次,×6-8次。由于精确放疗的放射生物学效应较大,因此,在病人接受过治疗后多数病人不能接受普通的常规放疗。应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于活血化淤、激素、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减轻大剂量放疗产生的放射性并发症。尽管文献和有关教材中强调在病人接受精确放疗后应给病人常规全颅补充剂量照射,但我们中实际工作中发现,给病人补量治疗过程中,患者头痛、呕吐加重。尽管给于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仍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部分病人自动放弃治疗。 常规放疗:对多发脑转移应采用综合治疗,普通常规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分表示意识清醒,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等定时测量,危重者分钟测量次,脑

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 应警惕 (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2.护理措施 ()体温在C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并接引流袋及 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便秘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 ()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术前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 、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和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名称 第一部分: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第二部分: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第三部分:颅骨骨折 按形态分: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 颅前窝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 颅中窝 颅后窝 按与外界是否沟通:开放性、闭合性 第四部分:脑的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挫裂伤下丘脑损伤去脑强直去皮层昏迷 脑干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 急性、亚急性、慢性 第五部分:颅内肿瘤 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瘤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脑膜瘤 脊索瘤 颅内转移瘤 血管母细胞瘤 颅咽管瘤,垂体瘤 其他: 脑脓肿 结核瘤 脑寄生虫病 椎管内肿瘤: 硬膜外肿瘤:起源于硬膜外脂肪,血管,脊神经根,脊膜等组织。组织类型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脂肪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肉瘤及转移瘤等。 硬脊膜下肿瘤:主要起源小神经根和脊膜,约占椎管内肿瘤

65%~70%。主要有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均属良性肿瘤。 髓内肿瘤主要来源于脊髓的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恶性。有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 第六部分:血管性疾病: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颅内个部位血管均可发生。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血管异常主要的缺陷是脑的局部缺乏毛细胞血管,使动脉与脑静脉之间形成短路,引起一系列脑血循环动力学的改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的破裂形成的动静脉窦。80%以上是外伤引起,症状多数是伤后两个月内出现,亦可有迟达半年的。 颅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增生症,病因不明 脊髓血管畸形:少见,多为AVM;海绵状血管瘤,硬脊膜动静脉瘘等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四级手术:急性脑血栓动脉内溶栓术: 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术: 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

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并发症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继发性颅内血肿意识障碍或进行性障碍,班颅 内压增高表现;瞳孔变化;或 为肢体瘫痪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若异常,报告医生,CT、做好术前准备。 引流管的护理 脑水肿术后2-4天达高峰期,脱水疗 法,常用药物:20%甘露醇、 速尿、甘油果糖、白蛋白、地 米、甲强龙注意脱水速度和不良反应,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的征象。 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观察是否有呕 血、腹泻、肠鸣音亢进、为内 容物呈咖啡色、大便隐血试验 阳性、不明原因的心率增快、 腹胀等禁食、胃肠减压、止血药、抗消化道出血药(耐信),出血停止后4-6小时方可进食 癫痫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 主神经等单一或多功能障碍 症状。一般术后2-4天发生癫痫的护理 常用药物:德巴金或汉非 安定(大发作首选):必须遵医嘱用药,使用后注意观察呼吸 中枢性高热下丘脑损伤,术后48小时内 体温升高至40度以上,脉搏、 呼吸加快伴意识障碍等物理降温 准确测量、记录,观察效果大动脉处用力擦拭,熟悉禁止冷敷部位 防止感染,清淡易消化饮食 脑脊液漏一抗: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要:要去不漏体位(仰卧位、 患侧卧位);要在鼻或耳道外 面该一块消毒纱布以保持清 洁,并在头下垫巾 三不:不擤鼻涕、不打喷嚏、 不剧烈咳嗽 四禁:禁止耳道填塞、禁止外 耳道和鼻腔冲洗、禁止药物滴 入、禁止腰穿 尿崩症垂体瘤、颅咽管瘤术后易引 起,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 每日尿量超过4000ml,尿比 重低于 1.005.严重者出现电 解质紊乱,致意识淡漠、甚至 昏迷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水电解质情况,及时纠正低钠低氯血症 准确记录24h、每小时尿量>250ml处理,监测电解质,一旦发生尿崩,遵医嘱用药 补液原则:丢多少补多少

神经外科最常见综合征

1.Foster-kennedy syndrome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3.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 4.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5.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6.CushingⅠsyndrome桥小脑角综合征:(1)病变部位:脑桥小脑角.(2)常见病因:听神经瘤、胆脂瘤、胶质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蛛网膜囊肿、结核性脑膜炎、血管畸形和动脉瘤.(3)受累颅神经:Ⅴ、Ⅶ、Ⅷ,有时伴Ⅵ,

神经外科试卷及答案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神经外科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一、名词解释(5道共10分) 1. 三肢瘫 2.0分 2. 脑膜刺激症状 2.0分 3. Fost-Kennedy综合征 2.0分 4. 大脑镰疝 2.0分 5. (颅脑损伤中的)对冲伤 2.0分 二、填空题(10道共10分) 1. 颅脑穿通伤分为____、____和____。 1.0分

2. 颅脑损伤病人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____的表现,应警惕发生____的可能。 1.0分 3. 常见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____、____。 1.0分 4. 神经导航又称为____、____。 1.0分 5. 椎管内肿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____。 1.0分 6.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____血管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____血管破裂出血,护理时需动作轻柔,____时间内均不宜作常规翻身搬动等。 1.0分 7. 颅内压增高最危险的结局是____。 1.0分 8. 对一般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1.0分 9. 脑复苏常用的脱水剂是____,每次用量____,一般要在____分钟滴完。 1.0分 10. 颅脑术后尿崩症患者24小时尿量在____毫升以上,尿比重在____以下。 1.0分 三、单选题(50道共50分) 1.颅咽管瘤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是 ( ) A. 经蝶入路 B.翼点入路 C.经额底入路 D.经纵裂入路 E.颅眶颧入路 2.脑干最常见肿瘤是( ) A.室管膜瘤 B.星形细胞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血管母细胞瘤 E.转移瘤 3.以下对颅咽管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儿童患者多见 B.儿童患者病变多为囊性 C.血运丰富 D.可见钙化 E.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造釉器样结构 4.颅脑外伤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很多,相对来说,下面哪个因素比较少 见( ) A.颅内血肿 B.脑挫裂伤 C.脑水肿 D.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吸收障碍 E.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5.一建筑工人由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 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 A.左枕部急性硬膜外血肿; B.右枕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C.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 D.左侧额颞部脑挫裂伤; E.小脑血肿。 6.下列哪种肿瘤属于神经上皮肿瘤( ) A.垂体瘤 B.脉络丛乳头状瘤 C.神经鞘瘤 D.脑膜瘤 E.颅咽管瘤

神经外科博士考试历年考题及答案

华中同济2007 博神外 一名解(4×5') 1. 弥散性轴索损伤:指头部受钝力作用后所引起的以脑白质轴索弥散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组织损伤。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 3. 先天性脑积水:由于脑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脑积水称为先天性脑积水。形成脑积水的原因可能是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即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脑积水的重要原因。 4.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症。 二问答 1.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10') ①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禁食禁水,并适量补液;疏通大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管切开;吸氧;②病因治疗③降颅内压治疗④应用激素,减轻脑水肿,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⑤对症治疗⑥其他治疗,如冬眠疗法、脑脊液体外引流、巴比妥治疗、辅助过度换气、抗生素治疗等 2. 听神经瘤的临床分期(10') 第一期:肿瘤局限于内听道,仅有听神经受累的表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眼球震颤 第二期:肿瘤进入脑池,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外,出现前庭性共济失调,头痛,面部和角膜感觉迟钝 第三期:肿瘤压迫脑干,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以外,还可出现面神经功能异常,后组颅神经受累的表现,并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复视,视力减退,头痛,此外,常有明显的小脑症状 3. 垂体瘤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注意事项和适应症(20') ⑴经颅手术:适合于体积巨大、哑铃型、肿瘤向鞍旁生长者。术后注意处理鼻腔分泌物、术后出血、头痛、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脑脊液鼻漏、尿崩症、视力减退并注意饮食及休息。 ⑵经蝶窦入路手术:a适合各种类型的垂体微腺瘤;b各种类型的垂体大腺瘤;c部分类型的垂体巨大腺瘤(主要向鞍上或鞍后上伸展者);d视交叉前置者;e肿瘤向蝶窦生长、向后生长侵蚀鞍背、斜坡者;f脑脊液鼻漏。⑶注意事项:①保持鼻粘膜完整,减少渗血②严格保持正中入路,避免伤及鞍旁重要血管神经③动作轻柔,若观察不清避免盲目操作④止血彻底⑤鞍内、蝶窦内填塞脂肪组织要适度 首医天坛医院2007 博神外 名词解释 1. Gradinego syndrome :由于颞骨岩部内气房的化脓性感染扩展至岩骨尖范围外而侵及海绵窦、咽鼓管、Meckel氏腔或邻近结构导致耳溢、头痛,三叉神经感觉支感觉减退和外展神经麻痹的综合征。 2. 功能神经外科:采用手术的方法修正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医学分支是为功能神经外科学(Functional Neurosurgery)。 3. Nelson…s syndrome:部分库欣病患者在两侧肾上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全身色素增深,蝶鞍扩大,出现垂体瘤者,称为Nelson 综合征(Nelson syndrome),即纳尔逊综合征。 4. 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 Glasgow Coma Scale),此指数是由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与Bryan J. Jennett在1974年所发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患者病情,主要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分数加总即为昏迷指数。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5. V on-Hippol-Lindau 脑血管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血管瘤,肾,胰和肝血管瘤。 简答题 1. CCF的临床表现 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颅内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导致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1)搏动性突眼(文献95%以上),因为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影响了眼静脉的回流造成;(2)震颤与杂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休息,这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过程中以杂音消失为标准;(3)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由眼静脉的回流受限造成,是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4)眼球运动受限(不多见),是因为通过海绵窦的颅神经(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受压所致;(5)视力减退;(6)神经功能障碍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伤的早期出现,与外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7)致命性鼻出血,可能与假性动脉瘤有关。 2. 延髓网织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得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 知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得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 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得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得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 硬膜下/外血肿得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5.有体液不足得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得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得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得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颅底骨折得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外伤有关 2.头痛:与外伤有关

神经外科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 一.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指由鋭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帽状腱膜具有纤维小梁结构的解剖特点,头皮血管破裂后血管不易自行收缩而出血较多,可引起出血性休克。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活动性出血:接诊后常能见到头皮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2、休克:在创口较大,就诊时间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出血性休克。 3、须检查伤口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颅底骨折或碎骨 片,如果发现有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须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理。 (二)辅助检查 检查应在急诊止血处置后进行。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化验: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标明出血程度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伤口部位切线位平片。(2)必要时可考虑头颅CT,以除外颅异常。 【治疗】 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采用一

期全层缝合,其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创伤情况应用抗生素、补液、输血等。 二、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钝器伤所致,根据头皮血肿的具体部位可以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局部包块皮下血肿一般体积较小,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膨隆,中央相对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骨折。帽状腱膜下血肿,因帽状腱膜组织疏松可漫及围广。骨膜下血肿特点是局限于某一颅骨围,以骨缝为界。 2.休克或贫血帽状腱膜下血肿可漫及全头部小儿及体弱者可导致休克或贫血。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机体对创伤的反应状况,有无继发感染。(2)血红蛋白下降表明出血严重。 2.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片:包括正侧位和血肿部位切线片。 (2)必要时可考虑行颅脑CT,以除外颅异常。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要4-6周吸收,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肿继续扩大。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_诊断

1.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脑水肿、颅压增高及血液刺激脑膜有关 3.呕吐:与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家属营养 知识缺乏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 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痛头晕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 16.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下肢静脉血 栓

1. 意识障碍:与外伤及颅压增高有关 2.头痛:与硬膜下/出血、颅压增高有关 3.呕吐:与颅压增高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食欲减退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压增高致呕吐有关 6.瞳孔、生命体征改变:与颅脑损伤有关 7.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压增高有关 8.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及合并感染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障碍或营养不良有关 10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恐惧、环境改变有关 11有受伤的危险:与外伤致头痛头晕、肢体乏力有关 12便秘:与长期卧床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纤维素减少有关 13自理能力欠缺:与头痛头晕绝对卧床有关 14感知改变:与脑神经损伤有关 15外伤性精神障碍:与外伤、脑神经损伤有关 16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 1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18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的防治知识 19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环境改变有关20潜在并发症:再出血、消化道溃疡、脑水肿、脑疝、下肢静脉血栓

神经外科常见综合征

syndrome: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P7)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P7) 3. 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P13,37) 4. 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 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 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丘脑侧束损害)。(P15) 5. 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P15) 10. CushingⅠsyndrome:桥角综合征,(1)病变部位:脑桥小脑角。(2)常见病因:听神经瘤、胆脂瘤、胶质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蛛网膜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