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一

次模拟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工人阶级变得贫穷愚昧B.机器动力完全代替人力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观察下边的图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

4.“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表明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

5.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6.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

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该著作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7.《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工业革命

D.里昂工人起义

8.“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9.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其主要原因是他( )

A.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B.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创立了马克思主义D.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首气势磅礴,旋律激昂的作品()

A.创作背景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C.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谱曲

D.名称为《义勇军进行曲》

11.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国家工业复兴法》

12.世界上第一台机器出现在()

A.织布行业B.纺纱行业C.动力制造业D.交通运输业13.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重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仗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14.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新航路的开辟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16.下列事件的发生与马克思有关的有

①建立了巴黎公社②撰写了《资本论》③参与了启蒙运动④起草了《共产党宣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下面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A.恩格斯B.丘吉尔C.马克思D.列宁

18.《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一机械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罗尔特曾称赞这一机械“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这“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这一机械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B.凯伊C.瓦特D.斯蒂芬逊

19.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0.高铁,代表着中国装备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在世界舞台绽放出绚丽的风采。从中俄签订“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高铁协议,到收获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再到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乘和谐号,中国高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初露锋芒。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森C.爱迪生D.瓦特

21.《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它们”是指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2.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23.“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马克思

24.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巴黎公社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杰出人物的作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民族解放运动

25.18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运而生的技术成果是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冒着黑烟的烟囱”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C正确;从图中不能获取ABC信息,排除。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70年比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农民人口比例逐渐降低;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人口比例越来越高,故C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与题干无关,故AD选项不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动力的局限性问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项符合题意;凯伊发明了飞梭,A项不符合题意;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B项不符合题意;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可知,材料反映了机器工厂与以前的作坊、工场相比生产方式的不同,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故正确答案为B。纺工在机器工厂和以往的家庭作坊、手工工场相比注重了生产纪律,并非人民的自由被工业化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家庭结构问题,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机器对人们社会生产的主宰,故D错误。ACD均

不符合题意,故选B。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此内容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在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C正确;ABD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巴黎工人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A项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C项工业革命是一场科技革命;D项是世界早期的工人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首先排除不属于无产阶级运动的选项AC项,然后依据所学可以分析出里昂工人起义发生在1831年和1834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由此排除D项,得出正确答案。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18世纪、英国、崭新的生产方式”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由手工工场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因此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大机器生产,C符合题意。AB项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崭新的生产方式”,不符合题意。信息自动化发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可知材料内容出自《国际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过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起来。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容纳与《共产党宣言》不符,A排除;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是《义勇军进行曲》,BD排除;故选C。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大陆会议发表,与马克思无关。B不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颁布,C不符合题意;《国家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与马克思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第一台机器是工业革命时期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首先出现在纺纱行业,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3.A

解析: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通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样立即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所以恩格斯主要评价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不久人民选举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表反映的信息是,从1750年至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即工人的增多,而农村人口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C项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出现在15——16世纪,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B项;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没有直接影响国家人口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择C。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马克思,1818年生于特里尔,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获博士学位后,1842年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涯。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1867年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所以与马克思有关的有②④,D项符合题意;而①和③都与马克思无关,排除。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卡尔·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的德国,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7年出版《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1883年,在英国伦敦去世, C项正确;ABD三项人物与题干

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改良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向纵深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珍妮机有关,排除;B项与飞梭有关,排除;D项与火车有关,排除。故选C。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BC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应该排除,A是思想方面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选D。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的火车试车成功,B符合题意;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A排除;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C排除;瓦特改进了蒸汽机,D 排除。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火车的发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的火车试车成功。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的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故“它们”是指无产阶级。故D符合题意;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知,卡莱尔认识到工业革命期间,人们大多坚持利益至上的原则,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的追求,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故D符合题意;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本书”指的是《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乂的历史趋势。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这些均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关,因而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没有体现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和杰出人物的作用,AB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为大机器生产解决了最关键的动力问题。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积累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2、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毛纺业B.棉纺织业 C.造船业D.机器业 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 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 A.蒸汽火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列车 D.磁悬浮列车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 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拓展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年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 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 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气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国其他地区和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了劳动效率,是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③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④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⑥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呢? 首先,18世纪中叶,欧洲市场,殖民地市场以及洲外市场的扩大,使棉纺织业获得巨大发展。水陆交通大大改善,便利工农业产品和原料的运输,促进商业繁荣,为工业积累了资金。 其次,英国特殊的人口再生产方式促进了物质再生产,引发了工业革命。 劳动力脱离土地。18世纪30年代,C.唐森德子爵(1674~1738)把三叶草和芜菁引入大田,改三轮制为四轮制,开始农业革命。农业家R.贝克韦尔(1725~1795)培养出“新莱斯特羊”,开改良牲畜之风。农业革命后意味着单位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在这种情况下,18世纪后,英国国会通过了大量的准许圈地的法令,最终在法律上使圈地合法化,英国农民的人数为此减少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数量,使农业完全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工业革命前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到总人口的25%。一方面是人口剧增,一方面是土地对劳动人口需求减少,这就导致大部分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和产业后备军,为产业革命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英国由于人口增加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 再次,发明和创新。 纺织工业: 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03】人类历史上的 三次工业革命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679711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考测点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考点扫描] 1.列举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2.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 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 4.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 5.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考点详解]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4.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2)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3)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第一辆有轨电车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三轮汽车.(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6)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成功.(7)意大利马可尼制造出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于1899年在英 国向法国发报成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2)产生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4)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了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取胜.(5)更加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和基础。 四、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次数时间主要标志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考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中,前提条件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最新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1)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不同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发明都源于实践,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取得巨大成果;(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相对滞后和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迅速发展;(3)有些国家(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便于吸收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发展速度;(4)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轻工业部门,以纺织、煤炭、交通运输业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重工业部门,以钢铁、电力、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为主。(5)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时代为主要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时代为主要特征。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新的特点? 新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直接转化为生产力;(2)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以美、德为主;(3)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开始,推广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各个部门。(4)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强了海外殖民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为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与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 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中秋节对客户的寄语【四篇】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公司的支持,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服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 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 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 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 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水平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水平。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动 的理解,培养学生使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 互促动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动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理解到社会发 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实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 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 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 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 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 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 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 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一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第二目“从工场到工厂”,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 工业革命的概念及其首先兴起于英国的原因部分相对比较抽象,而工业革命的重大革新发明则比较具体,抽象部分重在讲清楚概念,兴起于英国的原因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业革命的扩展略讲,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可以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可以配以材料及题目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通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释、概括并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深刻认识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7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三目内容。三目内容分别讲述了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与影响。三目内容相对独立却又关联,把握三目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需要特殊注意的。 考纲对本课的要求为: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通过对于考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课的中心在于“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的讲解。 第一目“工业革命的背景”的内容较为简单,主要讲解的是引起“工业革命”的几个条件,而因为这些个条件,促使市场扩大,而市场扩大则引起了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也就使得生产力提升、技术提升。但是教师需要在第一目向学生灌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理念,教师在概括工业革命的背景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和“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政治保障”五个因素来阐发概括。 第二目“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讲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包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块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的是棉纺织业与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的是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等。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着重于“承接”这一关键词。 第三目“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讲述的是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对社会、对世界的影响,需要教师利用史料逐一讲解。此处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将阶级关系点明。 总的来说,《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内容较为专一,三目内容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体现在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某一行业迸发(棉纺织业)——拓展到其他行业——拓展到其他国家——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其次,内容虽然相较于以前的教材缩减了将近二分之一,但是需要教师注意把握课堂拓展的“度”。 本课内容涉及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阶段,教师在本课讲解时要注重利用马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推演讲解工业革命。 二、学情分析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考测点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考点扫描] 1.列举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2.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 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 4.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 5.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考点详解]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4.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2)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3)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第一辆有轨电车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三轮汽车.(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6)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成功.(7)意大利马可尼制造出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于1899年在英 国向法国发报成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2)产生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4)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了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取胜.(5)更加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和基础。 四、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次数时间主要标志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考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中,前提条件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

《优质教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

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 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本节内容在世界史上地位比较重要,是资产主义发展史上重要阶段,它使列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工业革命已知道一些基础知识,(初中:“蒸汽时代的到来”)所以在教学中应重点注意原因,影响的分析。 三、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突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教学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注意“诱思探究”,“以诱达思”,以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将书本知识内化到学生头脑中,教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知识与能力 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过程等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五、教学重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 1.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和影响 课时安排:两课时 必修一、二、三的相关联系 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旳放矢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扎实备考 考点1:珍妮机旳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 基础知识篇 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旳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旳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旳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旳必然结果 . 2.原因:手工业旳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旳市场需求. 3.概况(18世纪 60年代19 世纪 40年代) ( 1)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旳发明 . ①发明: 18 世纪 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旳手摇纺纱机他用自己女儿旳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 ②意义:珍妮机是真正意义上旳近代化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旳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先进旳纺织机器 . 这一系列工作机旳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旳“手”被解放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旳一次巨大飞跃 . (2)主要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时间: 1785 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旳限制)(动力和能源) ②影响:蒸汽机旳效率远远超过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旳限制 . 蒸汽机旳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旳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旳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 (3)现代化交通工具旳发明: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 4.工业革命旳完成: 1840 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完成标志),后扩展到法、美等国 . 5.工业革命旳影响 ( 1)使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旳变化; ( 2)建立了大工厂制度;

19世纪工业革命历史

19世纪工业革命历史 英国画家透纳的中晚期画风与其早期画风有着鲜明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伴随着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脚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19世纪工业革命历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9世纪工业革命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六世纪或更早些,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的进展已经很显著了。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 19世纪工业革命因素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的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 (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19世纪工业革命发明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钮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抽水马桶 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 1797年亨利;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 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钮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高中历史干货丨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扫盲之工业革命篇

干货丨高考历史专题知识扫盲之工业革命篇 推荐: 知识干货、经验方法 高考历史冲刺该怎么查漏补缺?从今天开始将带领大家一起从各大专题入手,将高考历史的盲点全部扫除!那么我们就从高考常考的工业革命考点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含义: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 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 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 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 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 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 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②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5)引发社会意识的变化——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自由主义理念(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得到传播,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3、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4、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思考: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变化: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原因: ①经济上:大机器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学生学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师强调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是动力之源;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工业革命 (2)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1),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气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在瓦特发明蒸气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气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气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长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7、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

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读训练单 【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难点:工业革命改变了历史的面貌 【关键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知识链接】 专利法和标准化生产欧洲13世纪产生了商法,商法中已有了商标和专利的规定.英国的专利记录始于1617年,立法于1624年.工业革命期间,发明创造之所以连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个人财产权,其中包括无形资产,即知识产权.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用了2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四项技术专利.1773年,经过博尔顿的努力,英国下院批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到1800年.博尔顿和瓦特正式签订合同,成立了博尔顿瓦特公司.博尔顿是有远见的企业家,他资助瓦特继续研究,同时也是瓦特专利股份的持有者.另一个英国人发明了镗床,解决了活塞和气缸加工的精度难题,为瓦特完善蒸汽机打下了基础.1782年和1784年,瓦特又获得两项专利,至1790年他完成了复动式蒸汽机的整个发明过程.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有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随着蒸汽机的推广,瓦特成为很有钱的名人,仅在的1790年以后的11年里,瓦特就获得了专利税76000英镑.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一:知识清单 1.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劳动力:________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3)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 (2)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___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而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