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九上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教案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第1课时促进民族团结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二、能力目标

1.提高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

2.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

2.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重点: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意义。

难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90“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你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吗?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

【讲授新课】

一、民族大家庭

1.阅读教材P91的内容,思考:

(1)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目前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怎样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

教师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齐读教材P92“相关链接”,进一步理解“各民族一律平等”。

3.阅读教材P92“探究与分享”,回答:

(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答案提示:

(1)我感受到西藏人民群众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团结一致、奋起反抗、守土有责的英雄气概和疾恶如仇、临危不惧的民族团结御侮精神,以及置自己生命于度外的献身精神。

(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内蒙古人民抗日等。

教师总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4.活动:阅读教材P93“探究与分享”,分小组讨论:在大灾面前,各族群众为什么会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

教师总结: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二、家和万事兴

1.阅读材料(展示下面材料),回答: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国家为什么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答案提示: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还比较落后,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阅读教材P94-P95的内容,自主归纳:党和国家是从哪几个方面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

教师总结:

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②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3.阅读教材P96“探究与分享”,回答:同学们的对话给了你什么启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提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我们还可以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教师总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知道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只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实现民族团结至关重要,与国家的生存、统一和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作为汉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对此可能感受不深,兴趣不大。因此,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添加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现代事例,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理解能力,提高分析能力等。大家在共同合作学习中,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第2课时维护祖国统一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能够初步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三、知识目标

1.明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2.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

3.知道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重点: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难点:“一国两制”。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97-P98“运用你的经验”,说说读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提示:

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一直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进行不屈的斗争。

教师总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维护祖国统一》。

【讲授新课】

一、反对分裂

1.活动一:阅读教材P98“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有人说:“驻守边疆、维护领土完整是战士的职责,与中学生没有关系,我们也做不了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

不同意。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人人有责,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中学生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总结: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阅读教材P99“相关链接”,思考并回答:

(1)民族分裂活动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要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反分裂国家法》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1)表现:建立反动组织,打着“民族独立”的旗号,建立民族共和国,企图分裂中国;通过著书立说,写文艺作品和设学校讲坛,散布分裂主义言论;制造民族纠纷;利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煽动宗教狂热分子;等等。原因:民族分裂的破坏活动,不仅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以要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2)民族分裂活动损害民族利益,危害国家安全,势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教师总结: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阅读教材P99“探究与分享”,回答:

(1)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答案提示:

(1)我们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随意发布、传播重要信息,不能泄露国家机密,

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2)增强安全意识,不随意转发或发布有关国防和军事的信息,不随意拍摄或发布相关照片,遇到相关情况及时举报等。

教师总结:反对分裂,就是要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也处于从发展中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二、“一国两制”

1.齐读教材P100第一自然段,说说什么是“一国两制”。

教师总结:“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2.活动二: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观察图片(展示下面图片),小组讨论:

(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说明了什么?

(2)香港回归以后,国外杂志的预言为什么会落空?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3.阅读材料(展示下面材料),回答:

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的这首《望故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提示:表达了作者有生之年不能见到海峡两岸统一的失望之情,流露出了一位八十多岁的漂泊孤岛的老人对大陆的强烈眷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想落叶归根的感情。

教师总结: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4.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代党的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的主要思路和观点。阅读材料(展示下面材料),回答: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邓小平: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

本方针。

江泽民:1995年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的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六种思维”:战略思维——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处理台湾问题;创新思维——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出“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底线思维——将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作为对台政策的底线和红线;辩证思维——反对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和活动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辩证统一;精准思维——要化解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同理心思维——从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

历代党的领导人在对台问题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答案提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反对分裂祖国,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5.阅读材料(展示下面材料),回答:

第三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暨2018(戊戌)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于2018年3月25日至2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隆重举行。期间,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代表、文化艺术体育界知名人士等齐聚一堂,共同祭拜华夏母亲——嫘祖。2018年4月18日上午,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参加拜祖并挥毫泼墨“两岸同族同文化齐心协力振中华”。

2018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河南省郑州市表示,我们最近公布的重大举措将为广大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提供更好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我们将持续大力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1)两岸共同祭祖,体现了什么?

(2)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

(1)两岸血脉相连,同宗同源。

(2)可以增进两岸人民的情感,推动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师总结: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堂小结】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反对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反对分裂既关系到国家和各民族的利益,又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正确方针。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本课时教案设计能让学生理解反对分裂的要求和反对分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懂得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措施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响,明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以及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和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了解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加强两岸沟通交流的意义。

本课时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训练量少了,同时在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引导不够深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