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比赛参赛作品 推荐表

摄影比赛参赛作品 推荐表

附件

参赛作品推荐表

所属单位

地址

联系人姓名性别职务电话手机照片类型

作者介绍

作品简介

(200字以内)

比赛评分细则模板_条据书信

比赛评分细则模板 竞赛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形式,身心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比赛评分细则该如何制定?下文是比赛评分细则,欢迎阅读! 比赛评分细则一一﹑活动目的: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硬笔书法艺术,增强学院文化氛围,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我系特举办硬笔书法比赛。 二﹑活动对象:唐山学院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11月16日至11月22日 四﹑活动形式: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宣传板上张贴出展,并为获奖同学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五﹑活动出展场所:a座大厅 六﹑活动流程: 前期:策划、宣传安排: 1.利用展板,海报,进行动员宣传,并向各系分发邀请函,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2.在海报中注明作品提交方式及作品要求等。 物品准备 1.购买海报纸,装饰版面,胶带等物品。 2.组织布置装饰宣传板。 后期:1.联系各系整理收集上来的作品。 1 / 12

2.对作品进行评定,选出优秀作品。 3.作品的出展以及维护,出展过程中,安排人员看护,保证作品的完好,防止人为破坏。 4.活动结束后,收拾好作品,做好完备的活动书面总结。 5.为获奖者分发奖品。(召集各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奖品,并集体照相) 七﹑作品的评定:作品统一整理,以墨缘书社初步选定15份作品,再由我系老师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 八﹑评定标准: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书写工整,页面整洁,字体结构端稳美观,平正匀称,点画形态较好。 九﹑作品的要求: 1. 作品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可为名人文字文章,自己创作的文篇或抄录书法作品等。 2. 用黑色或蓝色钢笔书写。 3. 纸张规格为16开方格或田字格硬笔书法纸。 4. 作者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详细信息,包括姓名、系别、专业,班级、联系电话﹑地址等。 5. 作者提交作品限2件以内,作品一律不退稿。 十﹑奖项设立及奖品: 比赛设一等奖一名奖(英雄牌)钢笔一支及荣誉证书 二等奖四名奖优秀字帖一本及荣誉证书 2 / 12

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技巧

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技巧 发表时间:2019-09-05T15:20:08.2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作者:魏红 [导读] 本文从“在问题情境中寻求数学问题、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魏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7团中学新疆昭苏 835600) 摘要: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学中应该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本文从“在问题情境中寻求数学问题、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68-01 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就是人们用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相关的计算得出你要付出多少钱或要找回多少钱;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搞设计、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多少投资;做件衣服需要多少布料......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问题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最后又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使许多同学一说数学就“头痛”,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与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更不知道如何把它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要改变这个现况,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反过来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1、在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 有一位名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创设情境又是产生兴趣的前提。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个公民在实际生活中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数学学习是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必由之路。所以数学教学必须开放原来那“封闭”的小教室,把实际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上来。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思考和探索,又时时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探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教学“四边形”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家看看家里的家具都是什么形状?如:吃饭的桌子,写字的台子……等等,第二天在课堂上汇报;再让学生看一幅体育运动场的情景,让他们找找都有哪些图形?什么图形最多?发现其中四边形最多,那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从卡片中的各种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并涂上颜色。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的灌输,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找、参与说,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 2、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认识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中,教师还应尽量的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在教学“测量”一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让学生先回家量出下列物品的长度,填在下表中,再自己提出三个数学问题,后解答。 卧室长桌子高钢笔长床长铅笔长门高小刀长 这份作业的解答,只有先通过测量得出数据,否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等。 再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四)》(利率与利息)这一节时,我先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附近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并要求记下银行的利率。望着银行里滚动的大屏幕,同学们兴奋了: “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利率会不同啊?”“我300元存一年有多少利息呀?”“我存三年呢?”问题一个接一个…… 然后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新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提高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数学的学习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3、在生活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抽象出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如在教学一年级“9加几”——“有几瓶牛奶”这节内容时,我们是这样处理的:以学生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形式呈现,首先让学生在家里收集牛奶瓶(第二天上课做学具),想想你每天喝几瓶牛奶?一个星期喝多少瓶?是怎么算来的?再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鼓励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情感、态度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在这方面,我受益良多,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非常浓厚,改变了以往一说数学就“头痛”的被动的学习局面,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喜欢学”质的飞跃,我的教学工作也因此变得很顺利,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新《课标》也给我们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

摄影评分细则文档3篇

Word格式 I A4打印 I 内容可修改 摄影评分细则文档3篇Photography scoring rules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摄影评分细则文档3篇 前言:细则也称实施细则,是有关机关或部门为使下级机关或人员更 好地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所做的详 细的、具体的解释和补充。本文档根据细则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 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摄影评分细则文档 2、篇章2:摄影评分细则文档 3、篇章3:摄影评分细则文档 摄影评分细则该如何制定?下文是小泰收集的摄影评分细则,欢迎阅读! 篇章1:摄影评分细则文档 一、收稿时间截止20xx年5月6日12:00 二、各院系交稿文件组织形式要求:院系名字为文件夹 名称,下面建立子文件夹,名称为参赛选手姓名+学号,该文

件夹下放参赛作品、作品简介(100-150字)、作者联系方式。发送至,联系电话:5591/5590或,联系电话:5592 三、20xx年5月8日由评委推选出40名入围作品,具体方式为,每位评委推选40名作品,得票排名前40入围。 四、入围作品在学校网站上展示。 五、20xx年5月9日15:00开始现场评出 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六、现场颁发 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奖品会后颁发。 信息中心 20xx年5月5日 篇章2:摄影评分细则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评委具体评分细则: 分成两块:格式(4分)+内容(6分) 1.每个评委打分时请给每份参赛作品打出两个分数,一 个是格式分,一个是内容分,直接给两个分数就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1、爸爸每月收入4600元,妈妈每月收入 3400元。全家每月生活费占爸妈总收 入的8 3 .全家每月生活费是多少元? (2014-2015学年A 卷) 2、明明体重是2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 重轻5 3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用方程解) (2015-2016学年A 卷) 3、种一批树,成活800棵,死了200棵,成活率是多少?(2013-2014学年B 卷) 4、柳条工艺品编织厂接到800件工艺品的加工任务,客户要求在2个月内交货。如果 第一个月完成8 3 ,要按期完成,第二个月 要加工多少件?(2013-2014学年B 卷) 5、一套丛书,原价95元,“当当网”按6折(60%)出售,如果网购5套,300元够吗? (2013-2014学年A 卷) 6、一杯250ml 的鲜牛奶大约含有 103 g 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8 3 .一个 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 (2013-2014学年A 卷) 7、在一块半径为10米的圆形菜地上种水果,西 瓜占总面积的20%,剩下的地按1:3的比例中西红柿和茄子,西红柿和茄子分别要种多大面积? 8、如图,在一块圆形菜地上种西瓜、西红柿和茄子,西瓜的种植面积为60平方米,剩下的面积按1 :5的比种植西红柿和茄子,西红柿和茄子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2013-2014学年A 卷) 9、“北京五日游” 2500元/人

(2013-2014学年B 卷) 10、一棵杨树苗的价钱是60元,一棵松树 苗的价钱是一棵杨树苗价钱的54 ,一棵柳 树苗的价钱是一棵松树苗的8 7 ,一棵柳树 苗的价钱是多少元?(2013-2014学年B 卷) 11、把长24厘米的铁丝折成三条边的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如图),这个直角 学年B 卷) 12、 (2013-2014学年A 卷) 13、小刚有一本故事书共60页,第一天看 了全书的5 1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40%,两 天一共看了多少页?(2011-2012学年A 卷) 14、“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彤彤买了《儿童百科全书》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两套书,共用了360元,一套《儿童百科全 书》是一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价格的7 5 , 一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价钱是多少元?(列方程解)(2011-2012学年A 卷) 15、右图是六年级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图。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 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2011-2012学年A 卷) (1)分别计算出各类成绩的人数,填入下表。 (2)成绩“良”的人数比成绩“优”的人数少百分之几?

摄影大赛评分表

计信学院摄影大赛评分表 参赛者(参赛班级)参赛作品名称扣主题 性(满 分30) 创意构 图(满 分30) 视觉效 果(满 分20) 艺术性 (满分 10分) 拍摄技 巧性(满 分10 分) 总分 专项类别 类别获得者(获得班级) 最佳创意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最佳拍摄奖 最佳人气奖

评分细则 为了增强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请各位评委务必按照以下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分资格。 一、主题内涵: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20—3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10-2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题突出,线条分明。(10-20)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体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 (一)色觉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2-15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8-12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4-8分)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2-15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8-12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四、艺术性: 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来适当给分。 五、拍摄技巧: 1、拍摄角度合适,拍摄出的效果给人一种特殊美的感觉,体现出作品者的个性(5-10) 2、拍摄效果不是很好,体现不出作品的特色。(5分以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宣传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归宿。人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如学习了“分类”后,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整理自己的书包和书桌,让整理好的学生来说一说他是按什么实行分类整理的;学习了“生活空间”的前、后、左、右后,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学校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地方;学习了“统计”,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洁用具的数量、统计一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统计班里学生是在那个季节出生的;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后,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拿20角钱去菜市场买菜。在这次活动中,就有很多学生出现了不会算账的想象,有的是口算不过关,有的是弄不清元、角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么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学生从活动中不但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观察生活中存有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解决中又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再开动脑筋加以完善解决,从而获得应用的技能。 总来说之,要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起来,只有增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促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使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使使用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的本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所以在数学教学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寻找数学问题,持续求异创新,持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

运用经验,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 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摄影大赛评分表

锦屏中学摄影大赛评分表参赛者 (参赛班级)参赛作品名称 扣主题 性(30 分) 创意构 图(30) 视觉效 果(20) 艺术性 (10分 拍摄技 巧性(10 分) 总分专项类别 类别作品名称获得者年级班级备注最佳创意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最佳拍摄奖 最佳人气奖

评分细则 为了增强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请各位评委务必按照以下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评分资格。 一、主题内涵: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20—3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10-2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题突出,线条分明。(10-20)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体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 (一)色觉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2-15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8-12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4-8分)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2-15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8-12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四、艺术性: 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来适当给分。 五、拍摄技巧: 1、拍摄角度合适,拍摄出的效果给人一种特殊美的感觉,体现出作品者的个性(5-10) 2、拍摄效果不是很好,体现不出作品的特色。(5分以下) 锦屏中学校 2012-12-11

贴近生活实际 解决数学问题

张俊陈福满贴近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万方3000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数学的学习的过程和现实生活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已经提出了数学学习要做到从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这样才能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关键字:数学学习;生活实际;抽象;问题 正文: 新课程标准对于当前我国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这就要求当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做好学生学习空间的扩展工作。对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让学生们能够做到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等形式来实现学习素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知识的空间。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引并引进具有时

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内容。例如,我们学校举行公开课“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老师根据生活中经常做的买菜呀、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女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小同的菜……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再例如在教学“两步加减应用题”时,可首先播放一段生活录象:一辆公交车上有28人,到了第一站下来15人,又上来9人,车上共有几个人?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小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结合当前生活的实际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具体化。 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数学教学的归宿,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训练,数学方法的练习,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计算、数学推理、数学思维方法等都为解决问题服务,而问题的解决不是独立于生活之上的,而是融入生活实际当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总结方法,提升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面对相对、相向等许多名词,学生很难一下找准对策,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运动场上,采取比赛、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理解相关问题,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化解难点。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问题分析,简化数学问题 分析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找准

[方案]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方案]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摄影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 分)3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 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本评比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信工10党支部负责人联系。 “和谐心灵,健康成才”主题摄影大赛 评分表 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主题内涵创意构思视觉效果总分 (40分) (30分) (30分) (100分)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摄影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作品主题要求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同时要求参赛作品名称、介绍、内容相符。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思(30分) 作品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作品能够通过形象化的摄影语言符号与创新的立意去诠释摄影作品的主题。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瞧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与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

(20—10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取景、构图、曝光、色调、清晰度等符合摄影技术基本要求,色彩与谐,构图比例协调。 评分依据 (一)色彩饱与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与、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

钟就全部搞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摄影作品评分标准

摄影作品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4分)

摄影作品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5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50—4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40—3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30—20分) 二、创意构图(2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20—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15—1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10—5分)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但存在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贴近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张俊陈福满贴近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万方 3000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数学的学习的过程和现实生活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已经提出了数学学习要做到从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这样才能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关键字:数学学习;生活实际;抽象;问题 正文: 新课程标准对于当前我国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这就要求当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做好学生学习空间的扩展工作。对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让学生们能够做到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等形式来实现学习素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知识的空间。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引并引进具有时

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内容。例如,我们学校举行公开课“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老师根据生活中经常做的买菜呀、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女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小同的菜……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再例如在教学“两步加减应用题”时,可首先播放一段生活录象:一辆公交车上有28人,到了第一站下来15人,又上来9人,车上共有几个人?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小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结合当前生活的实际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具体化。 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数学教学的归宿,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训练,数学方法的练习,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计算、数学推理、数学思维方法等都为解决问题服务,而问题的解决不是独立于生活之上的,而是融入生活实际当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总结方法,提升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面对相对、相向等许多名词,学生很难一下找准对策,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运动场上,采取比赛、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理解相关问题,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化解难点。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问题分析,简化数学问题 分析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找准

摄影大赛活动方案

摄影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我的开成印象”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摄影比赛,不仅要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魅力,更能扩展同学们的艺术视野,弘扬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简介 以《身边的风景》和《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为主题,用镜头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和风景,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活动对象 : 全体学生 五、主办单位: 六、活动安排: 1.初步审核(筛选不合规图片) 2.公众号评选 七、活动时间: 1、作品收集时间:十一周周一(5月14日)至十二周周三(5月23日) 2、作品评选时间: 评委评选:十二周周四(5月24日) … 网上投票:十二周周五(5月25日)至十三周周一(5月28日) 3、评比结果揭晓:十三周周五(6月1日) 八、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为校园内拍摄的照片,且为原创不得网上下载,以及不可进

行后期处理。所有风景必须为校内; 2、作品参赛时应配有标题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如是组照作品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英寸(30.48cm ×35.56cm);除影调处理外,不得利用电脑和暗房技术改变影像原貌。应配有总标题和400字以内的创作说明(包括作品主题简介和创作过程介绍)。组照要求作品风格统一,或表现一个完整故事; 3、参赛上传的作品电子文件要求为JPG格式,图片文件大小必须要在10M 以上,分辨率达到300dpi; 4、每位作者必须详细注明姓名、单位、指导老师、联系方式; 5、本次摄影比赛只收数码电子文件,作品(照片和文字说明打包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为:单位+组别)。 * 九、报名方式: 参赛作品发送至邮箱 十、评分细则: 1.评委评分(40%) 2.网上投票(60%) 投票第一名60分;第二名55分;第三名:50分;以此类推。 十一、奖项设置: 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100 以内数的认识 第7 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 3 分钟:爱心行动爱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爱是沙漠里的清泉,能给旅行中的人以清爽,爱能给人力量。有爱的地方,人们的内心是快乐的,人们的生命更加的有质量。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通过“能穿几串”的知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初步感受检验答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2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3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 4教学用具 课件、班班通、小棒。

5 教学过程 5.1 复习引入 1.想一想,填一填: 在12、36、50、34、18、90这6 个数中,比36 小一些的数是(34),比36大一些的数是(50),比 12大又比34小的数是(18),(90)比50大得多。 2.口答: 8 个一和4 个十合起来是(48 )。 7 个一和3 个十合起来是 (37 )。 53 里面有 (5 )个十和( 3 ) 个一。 88 里面有 (8 )个十和(8 ) 个一。 42 是由 (4 ) 个十和(2 )个一组成的。 5.2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 1 .呈现P46 的情境图中的珠子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里有许多散落的珠子,你们能把这些珠子穿成串吗?那谁能告诉老师:能穿多少串呢? 2.大家想一想:如果想知道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必须知道几个穿一串。 3.完整呈现题目:58 个珠子,10 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二)讨论方法。 1.小组讨论: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1)圈一圈,每10 个一圈,能圈5 圈,还剩下8 个;

(完整版)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摄影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30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30—20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分) (一)色彩饱和度(15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8分以下) 本评比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信工10党支部负责人联系。

“和谐心灵,健康成才”主题摄影大赛 评分表

摄影大赛评分标准

第二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作文明有礼北京人,为建设世界城市做贡献”主题摄影,DV 大赛 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涵(40 分)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且紧扣比赛的主题,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40— 30 分) 2、主题较为明显,与比赛主题联系较紧密,能引起欣赏者一定共鸣。 (30—20 分) 3、主题不明显,与比赛主题相差较远。(20—10 分) 4、主题涣散、不集中。(10 分以下) 二、创意构图(30 分) 评分依据: 1、构图较完美。整个作品看起来均衡、稳定、有规律。有明显的视觉美。(30—25 分)

2、构图和谐。轮廓清晰,主体突出,线条分明。(25—20 分) 3、构图杂乱、头重脚轻、主题过多。整个作品给人以混乱的感觉。(20—10 分) 4、基本没有构图规划。作品布局杂乱,主体模糊,没有视觉焦点。(10 分以下) 三、视觉效果(30 分) (一)色彩饱和度(15 分) 1、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十分妥当的契合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15—12 分) 2、色彩多样,较能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其中不乏搭配不合理之处。(12—8 分) 3、色彩单调,基本没有运用什么色彩搭配技巧。整个画面不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8—4 分) 4、没有色彩方面的技巧运用,光线昏暗,照明效果较差,照片灰暗,缺乏亮度。(4 分以下) (二)对焦、曝光(15 分) 1、对焦清晰,曝光正确。主题突出,细节明了。(15—12 分) 2、对焦比较清晰,曝光良好。主题相对突出。(12—8 分)

3、对焦效果较差,曝光不准。整个作品呈现“散焦” 。(8 分以下) 本评比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语言学部校友会负责人联系。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参加本次主题摄影大赛,并热忱邀请您参与作品的评选活动! 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学部校友会 2010 年10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