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珊的《在金色的沙滩上》教案

罗小珊的《在金色的沙滩上》教案
罗小珊的《在金色的沙滩上》教案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理解.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叙述重点事情的重点词,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到过海边吗?你喜欢海滩上那些奇形怪状、五光十色的贝壳吗?但是在海滩上还有比贝壳更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呢?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并齐读两次课题:在金色的沙滩上

2、复习字词:一望无际、羡慕、情不自禁、塑料、捡起、漏出来、搂在、胸前、拾贝壳、泡沫、笑嘻嘻、火辣辣、灿烂夺目、

3、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提出要求:课文写得美吗?你还想读吗?再快速默读课文,并完成填空题:a、画家去拾贝壳,()为()看衣服。

B、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

C、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

(2)、同学们,整篇课文就是由这三个片段组成的,请你找出以上三件事分别在文中的哪些段落?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一标。

设计意图:围绕这三句对话,以重点词设问,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句、段中寻找依据,并展开讨论,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深入局部,品读课文第一大段

(一)提出要求: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金色的海滩上发生着美丽感人的故事,1-16自然段中,画家去拾贝壳,小姑娘为画家看着衣服。这看似平凡的地方,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我们感悟到了美。请同桌互相读1-16段,找找你觉得美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划一划,反复地朗读,并互相说说美的理由。

(二)交流:

1、大海美(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你真是一个能发现美的天使,谁也能读得那么美?

2、沙滩美(第一段)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最美?重点分析“冒”:能换一个词吗?为什么说用“冒”更好呢!指导朗读

3、心灵美

导语:同学们,世上有些美我们能用眼睛看到,但也有一些美我们虽然看不到,却更值得我们赞美,那就是(心灵美)。

(小姑娘的语言、行为)从小姑娘的语言和行动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负责守信……)是啊!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努力去做到,这是一种责任,是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小姑娘虽然很焦急,但她还是做到了!你从文中的哪里看出她很焦急了?指导朗读

(画家的语言、行为)小姑娘的心灵是美的,画家的心灵也是(美的)。你们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画家见小姑娘那么喜欢贝壳,所以才要去远处的礁石旁捡贝壳。他捡贝壳的目的是要来送给小姑娘的呀!这心灵又是多么美好!谁还想来读一读?

(老伯伯的语言、行为)当然还有老伯伯,也是一个好心肠的人。同学们肯定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来证明。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三、总结学习方法,品读课文第二段

我们一起来总结学习第一段采用的是什么学习方法,好吗?(先读相应的段落,再找美的地方,划一划、反复读,最后说说美的理由。)(一)导语:那就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17-19自然段),也就是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而小姑娘却不肯收。按照上面的方法开始吧!(学生自学)

(二)交流反馈

1、贝壳美(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画家向小姑娘介绍他捡到的贝壳……)画家只捡到了这些贝壳吗?请你猜想一下他还捡到哪些贝壳?(指名说)

贝壳品种繁多,真美!它们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你能发挥想像,给贝壳取好听的名字吗?(师出示贝壳,学生取名)这贝壳到底是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给它取了那么多有趣的名字,它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你能用“海滩上的贝壳真多,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说一说吗?(同桌说、指名说)真是太美了!

2、心灵美

(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同学们,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小姑娘的又一高贵品质。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她呢?(高尚纯洁……)

(画家的语言、行为)画家向小姑娘介绍那么多贝壳的目的还是想把贝壳(送给小姑娘)。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热情的画家啊!让我们再次用优美的朗读来体现贝壳的美,心灵的美吧!

四、品读课文第三段

(一)导语:同学们,画家和小姑娘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美丽的海滩和大海的呢?请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大段。

(二)表演:你发现美了吗?能把这美的情景表演出来,再现给大家吗?谁想来试一试?(学生上台表演师指导动作和神态)同学们,你们表演得真棒啊!你现在又看到了小姑娘的什么高贵品质呢?(诚实美好……)

(三)朗读:同学们会演,当然更会读,那咱们就用优美的朗读来体现小姑娘的心灵美吧!

设计意图: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写法的一个特点,而领会课题尤其是“金色”一词的含义,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以读代讲,即对重点句段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不失为好办法。换言之,让学生找出描写海景美和小姑娘外貌美的句子,细细品味,逐层想想: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小姑娘究竟美在何处?这“金色”单单是指海滩吗?然后,教师边启发边引导学生朗读。如此

“以读代讲”,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尽情感受甚于“景美”。

(四)小结:大海美、沙滩美,而且小姑娘、画家、老伯伯的心灵更美,就让我们带着渴望和敬佩的心情把这一大段美美地读一遍吧!(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同学们,这位天真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有着乐于助人、负责守信、高尚纯洁、诚实美好的品质。她淳朴的心灵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同时她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你们说,这金色仅仅代表的是海滩的颜色吗?(不是的)是啊,它代表的更是小姑娘那“金子”般的心啊!因为有了小姑娘、画家这样心灵美的人,所以我们会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因为有了你们这群发现美、创造美的天使们,所以老师觉得心里无比自豪,同学们,就让我们肩并肩,手牵手,去热爱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吧!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呼唤这个美好的名字吧!

板书设计:在金色的海滩上

学习方法:

读段落拾看衣服负责守信

划一划送不收贝壳高尚纯洁美

找(美)丢捡还贝壳诚实美好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体现“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教学理念。我引导学生找出最能表现“海水

美”“贝壳美”“小姑娘美”的句子进行多种形式的品读与交流,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贝壳美”时,我展示课件中五光十色的贝壳图,让学生感受贝壳的绚丽夺目,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这么美的贝壳想说些什么,此时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自己的喜欢与羡慕,读起来就能入情入境,也为下面理解小姑娘诚实善良的品质作好铺垫。理解“小姑娘美”时,我让学生划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与说,已经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并深深被小姑娘崇高的品德所打动。

. .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案设计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案设计 一、揭题导入,想像“美” 1.放音乐(海浪声,海鸥叫声) 2.闭上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注意听,你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3.你喜欢美丽的大海吗?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海边走走呀。注意了,你可要好好欣赏,回来后告诉我你在海边发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让我们踏上那片金色的海滩吧!(出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发现“美” 1.请同学们自由地轻轻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做上记号,读完后向同桌请教一下,或者举手,让我来帮你,好吗? 2.在金色的沙滩上走了一圈,老师发现了一些美丽的贝壳,谁愿意带领大家一起来拾贝壳。 3.能不能告诉我,你在金色的海滩上发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 [ 美丽的大海,美丽的贝壳。 美丽的小姑娘 ] (板书:大海美贝壳美小姑娘更美) 三、品读句段,感受“美” (一)海水美 1.到了海边,怎么可能不欣赏美丽的大海呢?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海水美? 2.课件出示句子:“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指一生读。海水美在哪里?(出示图片) (播放海浪声)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让海浪来为我们伴奏吧!(二)小姑娘美和贝壳美 1.在这么美的海滩上,我的目光却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所吸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小姑娘究竟美在哪里呀?她怎么就那么吸引我呢?把你觉得小姑娘美的句子划下来吧。然后轻轻地读一读,好吗? 2.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找的和你的一样吗?互相说说找的理由,听听说得有没有道理。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小姑娘守信用、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拾金不昧的品质。 (1)守信用 ①你从哪里看出她非常守信用? ②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小姑娘说这话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呀?(坚定)谁想读?③我们除了可以从小姑娘说的话中体会出小姑娘的守信用,你还能从别的地方体会出来吗?出示7至16节。你轻轻地读一读这段话吧。你可以抓住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来体会一下。 ④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天气越来越热了,小姑娘会想找一个地方去休息一下吗?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姑娘,这个时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⑤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你说,她在想什么呀? (2)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①这个东西是指什么呀? ②画家捡到的贝壳美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 第18自然段 课件出示美丽的贝壳,看到这么美的贝壳,你们想说什么? ③画家捡到的贝壳可美拉,什么沙蜊子,大猫眼,小螺蛳,金海螺 等等,有些名字我连听都没听到过。小姑娘喜欢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呀? ④这么美的贝壳,也不是花很多钱买来的,小姑娘又那么喜欢,那 为什么不挑几个呢? ⑤多善良的小姑娘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部分读一读吧。 (3)拾金不昧 ①出示: 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 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②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 1.496 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强弱标志| 光球层)、耀斑(最激烈|色球层)、日珥(色球层)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 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 影响气候② 影响短波通讯③ 产生磁

暴现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 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 个纬度为111. 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 °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 ° 2和66 ° 3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今天,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有效和精确地了解宇宙的办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无足轻重。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的心情激动,感叹不已,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宇宙,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知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然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宇宙是由无数的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成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宇宙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以下让我介绍一下人类探索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宇宙知识吧。 恒星 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内的流星、彗星和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之外,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并能自己产生能量发光的近似球体的天体。由于它们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恒古不变,因此,古人它们为“恒星”。 在中国古代,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了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白如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恒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诱人的色彩呢?天上的星星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普型我们可以知道,恒星所呈现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它们表面所处的不同温度。一般来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温度较高,大约在2500~3500开,如猎户座η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温度居中,大约在6000~500开,如御夫座的五车二星。而发红光的恒星是垂亡的老年星,温度较低,大约在2000~3000开,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当你用眼睛直接观察恒星时,你会发现恒星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同亮度的恒星的光给予你的眼睛视网膜的能量大小不同。 不过恒星的这种亮度不是恒星的真实亮度,由于恒星距离有远有近,在夜空中看起来很亮的星可能是因为这颗星距离我们很近,相反,一颗看起来很暗的星,只是由于距离遥远才显得很暗。因此,恒星的目视星等反映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 黑洞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在金色的海滩上》课外阅读:在金色的海滩上 语文S版

在金色的海滩上 太阳刚冒出海面。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一位青年画家背着画夹来到海滩上,他笑着问小姑娘:“小朋友,拾到了什么好东西?” 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伸出一双小手,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 画家笑了笑。他脱下衣服和鞋子,指着远处的礁(jiāo)石对小姑娘说:“那儿的贝壳更好看。你帮我看[kān]着东西,我去拾,好不好?” 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mò)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qìn)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一位好心肠(chánɡ)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一个画画儿的叔叔,我给她看衣服呢!” 老伯伯说:“傻(shǎ)孩子,火辣(là)辣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ɡē)在这儿,我替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老伯伯走了。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衣服和画夹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小姑娘盼哪,盼哪……忽然眼睛一亮,她看见波浪里露出了画家的身影。“叔叔——叔叔——”小姑娘欢呼起来。 画家游到海滩上,笑嘻(xī)嘻地把拾到的贝壳拿给小姑娘看。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小姑娘羡慕(xiànmù)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画家向小姑娘介绍他拾到的贝壳:“你看,这是沙蜊(lì)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luósī),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随你挑!” 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过,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画家感动极了,他不知道怎样感谢眼前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只好把贝壳装进塑料口袋里。忽然,他灵机一动,把塑料口袋捅(tǒnɡ)了一个洞。 两个人一同往回走。画家抢先几步,走在前面,小姑娘跟在后面。美丽的贝壳从塑料口袋里漏出来,一颗颗落在金色的海滩上。 小姑娘是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您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起来,还给了画家。 画家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金色的海滩上》

《在金色的海滩上》 第二课时 1.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并会写一定量的汉字,学习普通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写一些简单的看图说话作文。但有些学生对汉字的书写不规范,出现错别字,笔顺错误等现象,对词汇的运用掌握不够,看图写话语句表达能力较弱。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继续重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加强词汇和句子的训练,为写作教学打好基础;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金色的海滩上》这篇课文中多次提到了大海和贝壳,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所以在教学中准备了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大海及贝壳,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及思想,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 2.教材分析 《在金色的海滩上》是语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课文共20个自然段,通过叙事的方法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金色的海滩上拾贝壳时发生的下列事件:第一件是小姑娘答应画家帮忙看东西,好心肠的老伯伯想帮她看东西,小姑娘拒绝了;第二件是画家想把自己捡到的贝壳分一些给小姑娘,小姑娘因为老师的教诲拒绝了画家;第三件是画家故意把贝壳漏下,一样小姑娘捡起来,但是小姑娘捡起来后

又还给了他。全文为我们呈现了小姑娘善良,诚实,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金子般的品质。文章对风景、人物的描写都很生动,文中每位人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我们印象深刻。 3.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3)体会文中小姑娘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不求回报的美好品质。 4)结合文章情境分析“画家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 平静的原因。” 4.教学重点 通过细读文章了解海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不求回报的美好品质。 5.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小姑娘神态、语言、动作的重点词句,理解“金色”除了指海滩以外,还表示小姑娘“金子般”的内心。

小学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

小学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 太阳刚冒出海面,在金色的海滩上,有个身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一位青年画家背着画夹来到海滩上,他笑着问小姑娘:"小朋友,拾到了什么好东西?"; 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伸出一双小手,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 画家笑了笑。他脱下衣服和鞋子,指着远处的礁石对小姑娘说:"那儿的贝壳更好看。你帮我看着东西,我去捡,好不好?"; 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她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一个画画的叔叔,我给他看着衣服。"; 老伯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老伯伯走了。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小姑娘盼呀,盼呀,忽然眼睛一亮,她看见在波浪里露出了画家的结实的胸脯。 "叔叔-";"叔叔-";小姑娘欢呼起来。 画家游到了海滩上,笑嘻嘻地把拾到的贝壳拿给小姑娘看。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画家向小姑娘介绍他拾到的贝壳:"你看,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丝,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随你挑!"; 小姑娘遥遥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画家感动极了,他不知道怎么来感谢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只好把贝壳装进塑料口袋里。忽然,他灵机一动,把塑料口袋捅了一个洞。 两个人一同往回走。画家抢先几步,走在前面,小姑娘跟在后面。美丽的贝壳从塑料口袋里漏出来,一颗颗落在金色的海滩上。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B. C. D.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 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大爆炸宇宙论 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球太阳银河 B. 银河系太阳地球 C. 银河系地球太阳 D. 太阳银河系地球 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 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 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 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 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 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人类怎样认识宇宙

在实践中发展认识 ——观《人类怎样认识宇宙》有感工程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08******* 陈* 摘要: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地球及其所在的宇宙空间有一个从近到远、从模糊到清晰、不断更新、不断否定的认识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识并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关键词:宇宙论、认识论、真理、实践 天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它的全部历史贯穿着唯物主义宇宙观与唯心主义或宗教宇宙观的不间断和不可调和的斗争:从天圆地方到地圆天无边;从太阳绕地球转到地球绕太阳转;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进而太阳仅是银河系中上千亿颗恒星中一颗很普通的恒星;从光速无限到光速有限;从牛顿时空观到爱因斯坦时空观;从宇宙无限到宇宙大爆炸等,不一枚举。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升华的。 人类从来就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直观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人们很自然认为地球是不动的,而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这就是地心说的认识基础。鉴于它的表观合理性,地心说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日心说的确立是天文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重大革命。在历时达半世纪之久的斗争历程中波澜起伏,人才辈出,它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这样几个人:哥白尼、布鲁诺、第谷、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哥白尼积近四十年的探索和观测,首创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宇宙体系,迈出人类认识宇宙历程上最艰难、最重要的一步,向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最敏感的这个问题上首先发难。他那不朽巨著《天体运动》的出版,“给神学写了挑战书”。布鲁诺勇敢地叛逆宗教,以火焰般的热情宣传哥白尼学说,大胆提出宇宙无限论,最后以身殉难,宁愿受火刑,也决不向教会屈服。第谷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下以非凡的技巧,长期对行星的位置进行了准确测定;开普勒则以惊人毅力对第谷的观测数据进行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严密分析。伽利略是实验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他首创了动力学,促成天文学发生根本的进展;他又是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人,获得一系列惊人的发现。他观测金星的位相变化和木卫星绕行,这两项发现直观证实了“日心”系列的正确性。伽利略因他的成就而遭到天主教的残酷迫害。尽管他晚年在教会的淫威下被迫声称放弃哥白尼学说,但从严森的宗教法庭上还是传出激励人心的战斗口号——“地球仍在转动!”最后,牛顿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其他学者在天文学和动力学上的发现汇集起来,加上他自己在数学和力学上的创见,概括成一个迄今

18 在金色的沙滩上

18 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4个生字:肠、蜊、蛳、捅。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仿写比喻句。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3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识记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仿写比喻句。 2、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圈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学讨论。 3、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海景图片及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使学生进入情景,直观地感受海景美。 师:你能用一句话描写这美丽的景色吗?(要求学生把句子讲完整)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 出示句子: 太阳刚冒出海面。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学生朗读句子。) 2 展示贝壳:在金色的沙滩上有着这么多美丽的贝壳。 出示句子: 你看,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这是金海螺------ (1)学习生字:蜊、蛳 师: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虫”字旁归类。 (2)读句子。 3 小结揭题: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海边的景色美,沙滩上的贝壳美,今天我们要学

习的课文中还有比这些更美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在金色的沙滩上》。 齐读课题。 二、由境入文、整体感知 1 自学提示:(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交流: 出示词语:礁石碧蓝神情翻腾好心肠 一望无际灿烂夺目灵机一动捅 (1)学习生字:肠:积累“月”字旁的字,一般表示与身体有关的。 捅:读准字音。换部首组词。做动作理解这个词的意思。(2)开火车读词语。 3 课文一共21小节。开火车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 在海边的沙滩上,一位画家请一个小姑娘;小姑娘一直;画家回来后要把贝壳送给她,但小姑娘。这令他十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帮画家看衣服 等画家不离开 谢绝画家送贝壳 三、品读词句,感受人物美 1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海景美、贝壳美,那你有没有发现文中比这些更美的东西是什么?请你再轻声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2 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教师小结:文中海景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 重点品读小姑娘的语言,出示重点句: (1)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A 重点词:一定得。 B 小姑娘为什么这么说?“一定得”说明了什么? C 指名朗读句子,“一定得”要加重语气。 D 通过朗读了解小姑娘守信,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金色的沙滩上一年级语文教案

在金色的沙滩上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3、向小姑娘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提个问题,请你们敞开心扉,把真实的想法谈出来。假如我们的亲人、朋友托你做一件事,开始很容易,但中途遇到了困难,你是就此为止还是努力负责到底?如果你帮助了别人,他要赠送你非常喜欢的物品,你是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 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在金色的沙滩上》一文中的小姑娘,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篇文章写得很美,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二、学生自己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谈收获 1、地点:海滩上;时间:夏天。 从“小姑娘穿着连衣裙,在太阳底下”,“额头上沁出汗珠”,“火热的太阳”可以看出。 2、人物有小姑娘、画家、老爷爷三个人。 三个人互不相识,画家让小姑娘看衣服和画夹;老爷爷劝小姑娘回去,要帮助她代看画家的东西。 三、小组讨论

1、课文中写了三个人,这三个人中谁是主要的? 2、课文写了小姑娘的什么事?从哪能看出她的可爱? 课文写了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不收;在回家的路上,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捡起后,又还给了画家。 写她的模样的词句:“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 写她的神情、动作的:“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边”。 写她的语言的:“我答应了叔叔,一定等他回来”、“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 (通过这些描写,觉得小姑娘非常可爱,;心灵很美。) 四、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全班交流,相机进行朗读训练 ①在画家面前,小姑娘有些什么举动?说明什么? 当画家问她话时,她“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从这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感到小姑娘很美,很聪明。 ②当画家委托她看衣服时,她“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说明什么?(乐于助人。) ③画家看到小姑娘抬到的贝壳为什么“笑了笑”?他来到这是想到礁石那检贝壳吗? (不是。画家游向礁石,是为了给小姑娘捡更好看的贝壳。因为他看到小姑娘喜欢贝壳,又发现小姑娘在海滩上捡的贝壳不是很好看。画家“笑了笑”的时候,心里可能就是这样想。) ④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爷爷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1 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 第四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非常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爆炸导致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处处下降 C、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 D、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且已经开始收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③宇宙在不断收缩 ④宇宙在不断膨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用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速度逐渐加快时,你感受到的拉力(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读课文 4 在金色的海滩上》公开课教案_68

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冒出、连衣裙、漏出来、礁石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依照提示复述课文。 3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海景图片,使学生进入情景,直观地感受海景美。 师:书上是如何描写这美丽的景色吗? 出示句子: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学生朗读句子。) 2 展示贝壳:在金色的沙滩上有着这么多美丽的贝壳。 3 小结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还有比这些更美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金色的沙滩上》。齐读课题。(二)由境入文、整体感知 1 自学提示: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 解词语。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交流: 出示词语:沙蜊子小螺蛳金海螺

结实看东西情不自禁 一望无际羡慕塑料额头 搁搂捅沁出焦急 3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 小姑娘在海滩上拾贝壳,画家请她。她等待画家回来,老伯伯劝她回家,她。画家终于回来了,想把贝壳送给小姑娘,但是她,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三)品读词句,感受人物美 1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海景美、贝壳美,你有没有发现文中比 这些更美的东西是什么? 小结:文中海景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 2有感情朗读课文7-12自然段: (1)用“横线”划出老伯伯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姑娘说的话。 (2)思考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重点品读小姑娘的语言,出示重点句: 学生1汇报:我找到的老伯伯说的话是。。。。。 学生2汇报:我找到的小姑娘说的话是。。。。。 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下面让我们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老师旁白。通过对话,你们看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诚实守信)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在金色的沙滩上课文内容

在金色的沙滩上课文内容 《金色的海滩上》写了一位小姑娘在海滩上为画家看衣服,却不肯收画家送给她的贝壳,并把画家故意丢在海滩上让他捡的贝壳还给了画家的故事,下面请看在金色的沙滩上课文内容! 太阳刚冒出海面,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一位青年画家背着画夹来到海滩上,他笑着问小姑娘:“小朋友,拾到什么好东西?” 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伸出一双小手,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 画家笑了笑。他脱下衣服和鞋子,指着远处的礁石对小姑娘说:“那儿的贝壳更好看。你帮我看着东西,我去捡,好不好?” 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她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一个心好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一个画画的叔叔,我给他看着衣服哩。” 老伯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老伯伯走了。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小姑娘盼呀盼,忽然眼睛一亮,她看见在波浪里露出了画家的结实的胸脯。 “叔叔——” “叔叔——” 小姑娘欢呼起来。 画家游到海滩上,笑嘻嘻地把拾到的贝壳拿给小姑娘看。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画家向小姑娘介绍他拾到的贝壳:“你看,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随你挑!” 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画家感动极了,他不知道怎么来感谢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只好把贝壳装备进塑料口袋里。忽然,他灵机一动,把塑料口袋捅了一个洞。 两个人一同往回走。画家抢先几步,走在前面,小姑娘跟在后面。美丽的贝壳从塑料口袋里漏出来,一颗颗落在金色的海滩上。 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起来,还给了画家。

1。3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

第三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 把握考向走进高考 备考重点 1. 常见天体的分类,地球是宇宙中的天体。 2.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 3. 宇宙探测的意义及现状。 能力要求 1. 认识宇宙中的各类天体,熟悉各级天体系统,认识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等方面,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2. 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现状以及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影响,关注重大航天活动。 要点扫描基础自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 宇宙的特点 (1)物质性:由恒星、星云、________、流星、________及星际空间的________等各种天体构成。 (2)运动性:各种天体之间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2.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总星系银河系________________其它________、小行星、 ________、流星体等其它恒星系________ 二、宇宙中的地球 1. 八大行星的排序:由里向外为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2)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3)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宇宙环境太阳无明显变化,________比较稳定大小行星________,宇宙环境比较安全(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________地球________,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运动,形成液态水和海洋 三、宇宙探索 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宇宙开发 (1)宇宙空间资源特点:________利用:收集地球信息,进行科学实验 (2) ________:地球最重要的能源 (3)矿产资源:月岩中的矿产 3. 我国目前的三大航天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正在计划在海南________建立另一航天发射基地。 探索思考拓展思维 1. 站在地球上,你所看到的天体每天在怎样运动?与地球自转有什么联系?你能找到北极星吗? 2. 假若宇宙中某颗行星有生命存在,它应具备哪些条件? 3. 航天员的宇航服具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4. 我国的三大航天基地的气候和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不同?

在金色的沙滩上

7、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目标: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10个生字,认读4个字。灵活运用识字方识字记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量词重叠使用的作用,使学生在不断的应用中积累并运用词语,用“宽宽的写一句话”,丰富语言,激发写话兴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结合上下文并展开想像说出句子的意思,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高兴心情。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写字技能及良好的写字习惯。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所学生字词语,乐于运用。体会量词重叠使用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3月26日星期一)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语言通俗易懂,充满儿童情趣。教师不用一味地讲解,在学生自由读、读正确后,让学生充分发挥,用聊天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心情怎样,不要限制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说什们就说什么,只要是心里话就应该肯定。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时再读课文,可用朗读问答的形式。也可用其他的形式如:填空、对读等。 教学目标: 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利用汉语拼音初步识字,正确认读字词,正确读文,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学习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指导难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们谁去过大海边,你在沙滩上都看到了什么? 二、正确朗读课文: 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是呀,美丽的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那些生活在海边的小朋友享受不到这种快乐,但沙滩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他们是怎么在沙滩玩耍的呢?快打开书看一看吧。 2、请你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自己拼拼音节。 3、检查读: (1)同桌互读 (2)重点词语认读: 沙滩、金光、脊背、球场、挖出、 轮船、抬起、脸上、沾着、皮肤 (3)指名读 三、感悟读: 1、看着这么美的金色的沙滩你想到了什么?(他微笑着逗我们,来呀,来跟我玩吧) 教师引导读:你能读读第一自然段吗? 怎么样,孩子们去玩吗?你们打算玩什么?

九年级科学下册 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练习题 浙教版

第一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是( ) A.哈勃定律 B.旧约“创世纪” C.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D.女娲补天的传说 2.中国古代流传着“开天辟地”的神话,下列对该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科学假设 B.它能科学地解释宇宙起源 C.它采用了宇宙膨胀的观点 D.它既是神话,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起源进行探究的思想 3.下列有关宇宙的起源的说法,得不到科学支持的是( ) A.大约在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是被挤压在一起的一个“原始火球” B.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发生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 C.宇宙是相当近的过去创生的,十七世纪时邬谢尔主教算出宇宙诞生的日期是公元前4004年 D.大爆炸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宇宙在“原始火球”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4.哈勃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 ) A.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B.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D.以上说法都是 5.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 )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

B.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古代“上帝”创造的 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小圆点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6.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 A.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岁 B.宇宙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 D.以上说法都是 7.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A.宇宙膨胀理论是错误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宇宙是不可认识的,以上准确预报只是巧合 8.关于假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说就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测 B.假说只要被大众接受了就是事实 C.假说是需要有证据支持的一种结论 D.假说成立的关键是有丰富的想像力 9.下列宇宙探测的成果中,对改变人类社会生活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①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②利用卫星进行气象观测、军事侦察、空间通讯、飞机导航等;③利用卫星寻找地球上的资源;④探测到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哈勃发现): __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