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

第1课《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
第1课《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味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给学生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播放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问:这首歌表达了对老师怎么样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

2.启发谈话,引出本课: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3.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中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让学生先查字词典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文中“师恩”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要求学生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难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粗略知道文章大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词。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板书)及课文的情况,检查是否读音正确,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易写错的:恭恭敬敬。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是什么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内容?(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导学生讨论分段,交流分段情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对“我”的影响。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回到乡村后遇到田老师的情形,抒发“我”不忘老师教诲之恩的感激之情。

2.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然后交流是否有新的感受。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并让学生初步体会稳重田老师的教学方法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布置作业

1.辨字组词:

尾()炊()歇()诲()

娓()吹()息()海()

2.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造句。

(四)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chuīdāo xièlǎo xiētǒng jiá

炊烟念叨感谢姥姥歇脚捅了一下戛然而止

(五)教学小记:

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2020.3.22 教学目标: 1.认识雕、呈等11个生字,学写乘、幻等1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雕、呈等11个生字,学写乘、幻等1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藏。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藏。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你看到了一个的世界? 2.是啊,世界是多彩的,神奇的,今天我们就从英国的彼得.西摩的作品中感受世界的有趣。板题。 3.你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重要?(奇妙)它就是题眼。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86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词语也来祝贺你们了(投影出示词语),会读吗? 3.出示带音节的词语。(自由读,分行读,齐读。) 4.去掉音节,还有信心读好吗?请各位同学当小考官,同桌两人你读给他听,他读给你听,如果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同桌读不好,请你教教他。开始吧! 5.小考官们,现在我也要考考你们,刚才读的时候你觉得那些词比较难读,可以提醒一下大家吗?指名读,领读。 (1)适时理解“雕饰”,(雕刻,装饰)拆分法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 (2)振翅: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要大家努力学习,也会像小鸟一样振翅高飞。 (3)噼噼啪啪:这是怎样的声音?(雨滴、鞭炮)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4)蜡烛:“蜡”最早指蜂蜡。成熟蜂巢用沸水融化、过滤、冷却,就会得到蜂蜡。“虫”字旁指的就是蜂巢。(昔:旧的,成熟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掌声》优质教案

25 掌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调”,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4.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掌、烈、晃、勇”这4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11个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2.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金旺小学彭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 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一课时教案

Unit 1 My classroom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新学期开始打扫新更换的教室。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们谈论、打扫教室的情景来呈现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听、说、认读核心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Let’s go and see!”“—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 clean the teacher’s desk.”;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短语“classroom, window, blackboard, light, picture, door, teacher’s desk, computer, fan, wall, floor”。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句型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Let’s go and see!”“—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 clean the teacher’s desk.”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near the…”询问并回答物品的位置·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Let’s…”“Let me…”提出行动建议 ·能够按意群朗读“—Where is the green book? —It is under the teacher’s desk.”等四组句子 词汇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短语“classroom, window, blackboard, light, picture, door, teacher’s desk, computer, fan, wall, floor” ·能够正确使用上述词汇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及设施 ·能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正确书写上述词汇 语音 ·能够掌握a-e的发音规则,即a-e在单词中发长音/e?/ ·能够读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够根据读音拼写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 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目标: ·学习礼貌言行,能够对请求、道歉等行为做出恰当反应 ·具有讲卫生、爱整洁的意识 ·能够根据a-e的发音规则拼读单词,并能够根据a与a-e的发音规则拼写单词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Part A Let’s talk & Let’s play 第二课时: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第三课时: Part A Let’s spell 第四课时: Part B Let’s talk & Let’s play 第五课时: Part B Let’s learn & Let’s play 第六课时: Part B Read and write & Let’s check & Let’s sing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下面是网为大家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制作一张游览示意图。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 3、读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 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三、理清顺序。 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 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

句来画。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一组板演。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2)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3)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 (4)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 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六、课堂,作业。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推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 2、明确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却被成为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忆读书》这篇洒脱随意的文字一起去看看冰心老人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2、 (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冰心女士,相信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到很多有关她的资料,请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一下你所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生汇报资料) 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出示多媒体)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 3、(出示多媒体: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多了,有了真才实学,那么他表露出来的气质自然就与众不同了。冰心老人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造诣,无疑与她一生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出示多媒体:初读课文,抓要点) 1、冰心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展开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 (能否找出书中的原句) (板书) 三、精读释疑

冰心老人一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可谓受益终生。那读书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冰心奶奶读了很多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文本。 (出示多媒体:研读课文,破重点) (读书好) 从文中找出冰心认为读书好的句子。朗读并体会。 (多读书)你能从文中找出冰心读了哪些书吗? 你从那些语句能体会到冰心爱读书? (读好书)冰心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一)探究“读书好”的有关内容。 (出示多媒体:读书好) 1、“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4、“会挑选,会比较。” 5、“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 一跳”。 教师:读书有如此多的好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二)、探究“多读书”的相关内容。 (出示多媒体:多读书) 1、所读书目 2、多读书(爱读书) “我只好带着对于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我第一次读到关于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三)、探究“读好书”的相关内容。 古人用“开卷有益”来形容只要读书就有好处,这是极言多读书是有好处的。但是如今,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东西,因此,我们该读些什么书还是要注意选择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冰心老人的观点。 (出示多媒体:读好书)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

最新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教案(精品)

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教案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篇一: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荷花 篇二:《荷花》第一课时公开课 《荷花》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评: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 2.荷花又称莲花或者芙蓉,它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和大作家叶圣陶一起走进这片荷花池,一起品味这一池的荷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带拼音) 指名读,讲解莲蓬:出示莲蓬图,读好轻声 花骨朵儿:这个词是儿化音,谁能读准它。 露出:它还可以读露(水)。 挨挨挤挤:生做动作,一个挨着一个,形容数量很多。翩翩起舞:跳舞很轻快,很美。读美。

3.去拼音,分行读词语,齐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板书:闻到花香 观察形状 欣赏姿势 想象成荷 回到现实 5.过渡: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品位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跑” 3、齐读第一段,读出作者迫不及待想看荷花的心情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篇三: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呈现多幅荷花照片)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自读课文。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年级英语25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英语25课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English 25 for grade three

三年级英语25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英语作为在许多国际组织或者会议上都是必需语言,几乎所有学校 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本教案根据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 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够听、说、认读 字母kk,ll及单词kangaroo,lion,并能在交际中灵活运用;引导 学生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并习得本课语言知识,能 用what’s this ? a…./it’s a….等句式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倾听、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爱护动 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what’s this ? a…./it’s a….等句式进行语言

交流 ,拓展所学知识。 三.教学用具 tape paper ppt cards 四.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1.greeting. (用打招呼的方式,复习旧知,引入animals,感知act like….句型,使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为学生放松、减压) 2.sing and act. (通过视频,唱演old macdonald,烘托课堂气氛,为下一 个环节猜动物进行铺垫,渗透情感教育anamals are our friends.) step 2.presentation 1.play a guessing game. (一位学生表演动物,一位学生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导入新词kangaroo,并以字母卡片作为奖励,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2.teach the new letter and the new word. (根据教师的手势高低,用升降调操练生词kangaroo,通过 课件展示,导入字母kk,并进行书写体与印刷体的区分) 3.sing a chant. kk,kk,kangaroo,act like a kangaroo.

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 师:歌中把老师比作米兰,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米兰长得不起眼,可是它把芳香送给人们,就像老师一样辛勤工作却默默无闻。 二、感受师恩 师: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昨天我们还读了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从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他年纪很轻,才华出众。 生:他上课生动有趣。

生:他每上一堂课,都要编一个故事。 师:同学们都对他的故事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上昨天我们学过的这些词语,来说说田老师的故事吗? 出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 生:田老师每上一堂课,都要编一个故事,他讲的故事引人入胜,让我身临其境。 生:田老师的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师(指图):看,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娓娓动听的讲着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课文) 生: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乱折花草树木,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我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那首小诗。 生:田老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师:原来,故事可以这样去描写我们的生活。 生:听田老师的课一点都不觉得累,是一种享受。

生:听田老师的课,我感到很快乐。 (板书:快乐知识道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快乐,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师的故事好像是什么? 生: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出示: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

pep7 unit1 第一课时(全英)教案

pep7 unit1 第一课时(全英)教案Lesson plan for lesson 1 of pep7 unit1

pep7 unit1 第一课时(全英)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英语作为在许多国际组织或者会议上都是必需语言,几乎所有学校 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本教案根据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 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题a .let’s read c good to know pronunciation第 1 课 时目标 1、能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 , by bike , by bus , by train . 2、能听说认读短语: by plane , by ship , by subway . 3、能用句子: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canada\…”来替换关键词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用句子”i go by …”进行回答。 4、能听懂、会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重点难点key points: four-skill phrases and the two sentences.difficult points: use the phrases and the sentences in activities准备tools: card tape ss: cards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step1 warm up 1.free talkt:today i go to schooj by bus . 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 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 or

优课雷雨第一课时1优秀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概括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1.孩子们今天下雨了吗?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学生自由说)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齐读课题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那么现在课堂就还给同学们。有请我们的助教。 4.不认识的生字词做上记号了吗?那么现在课堂就还给同学们。有请我们班的有谁能试读课文? 二、助教见面 大家好!我是这节课的助教,由我带领大家学习,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的课

文生字词的,现在我们来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唱读,不会的字请作上记号,向同桌请教。好,开始。 接下来先有请字音小班闪耀登场。 三、自主学习生字词 字音小班上场 齐:大家好!我们是“xx”小班。通过学习希望大家都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1号:。我是1号同学,下面由我来范读词语,请大家认真听,眼睛(到)请看大屏。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遍这些词语。下面有请2号同学带领我们继续学习。 2号:我来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我来提醒易错的字音:“垂、沉、阵蝉、蜘、蛛”是翘舌音的字,不要读成平舌音了。 你们还有要提醒大家的吗?我们一起来把刚才提醒的字音读一读。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就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下面有请3号同学带领我们学习。 3号:现在请同桌检查读,听听同桌是否读准字音。下面请同桌赛读这些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好,接下来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去掉伙伴的生字(火车火车哪里开?)大家读得都不错,我们小班就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 4号:现在我们来玩抓“特务”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个小组的小组长到指定的小组找一个同学读,没有读正确的被视为特务,好,游戏开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课 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三年级语文老师如何设计此课的教案呢?X为三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人教版语文课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 “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二、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 诵诗歌。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世界上没有太阳会发生什么情况呀!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她可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首与太阳有关的诗歌。板书课题。(太阳是大家的)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去读读这首诗歌,注意仔仔 细细读上两遍,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诗歌读通顺。(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分小节轮读,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真让人高兴!谁愿意站起来 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出示:红彤彤)你教教大家。谁知道他单个的时候念什 么? (读。)指导写字:“彤”字,左半边不要多写一点。不要写得太大。 彤在字典的解释就是红,你想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那是什么感觉?(红得艳丽,红得好看)快读出你的味道 来!(读词语) 谁接着读第二节!(老师建议你把“一天中”停顿一下再读。)(出示:陪它有一个和它长得很像的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一一“部”,观察,区别) 谁接着读第三节。老师特别欣赏你把这两个标点符号读得很好。咱们一起来读读。 最后一节,谁来!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第四小节。咱们一起来读读。(全班齐读) 3、这首诗我们前前后后读了四遍了,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恩难忘精品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同学们,从我们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就和老师朝夕相处,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啊!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着名作家刘绍棠在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写下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板书课题:师恩难忘) 2.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作者为什么觉得师恩难忘?老师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播放影视课文《师恩难忘》】思考:是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并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仔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2)在横线上填上课文中的词语。 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来。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___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骤然、热烈、持久”等词语,会正确书写“愿意、姿势、投向、情况、慢吞吞”等词语,理解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内心忧郁、自卑的情感。 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品悟课文的1——3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难点: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

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等方面的课件。 【课堂预设】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读一读吧!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这几句诗来自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 ,让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语吧,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是啊,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 一、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 1、揭题: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掌声” 。一起读。读得轻、快。 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之间的事情。事虽然小,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感动。 2、(拿出学习单) 3、反馈 (1)来看第一题,已经完成的打“√” 。 (2)和同桌合作。读对的请给同桌打星星,不会的请你教 教他。

小学体育课教案25课

小学体育课教案 第 25 课时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积极在参加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出民间体育活动的快乐 学习内容:跳短绳、游戏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听口令练习原地踏步,动作做到位。 3、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快找伙伴”并能按老师要求 做出各种不同的跑步姿势和各种模仿动作。 组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自主跳绳,熟练动作 教师活动:1、提出自主练习的要求:注意安全、用绳子体验不同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跳绳比快、比多的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半分钟跳短绳练习。 4、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自己压腿。 学生活动:1、每人一绳,自主地进行练习,可以进行跳绳也可以借助绳子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充分地发挥短绳的练习作用。

2、按老师要求进行并脚向前跳短绳、向后跳短绳、和老师 比一比谁跳得快,同学比一比谁先完成任务等。 3、积极参加半分钟跳短绳练习,比一比谁跳得最多。 4、自己进行各种姿势的压腿练习。 组织:分散练习 三、一毽多用、尝试游戏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踢毽。 2、讲解示范游戏规则、方法。 3、组织学生游戏,并总评。 学生活动:1、按老师要求认真练习踢毽。 2、认真观看,了解游戏方法规则。 3、大胆地尝试游戏,并积极参与比赛。 组织:分散练习、分组游戏 ***** ***** ***** ***** ***** 场地器材:体育馆、短绳每生一根、毽子每生一个 课后小结:本课中学生在自主练习跳短绳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老师要求进行各种短绳活动,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以并脚跳短绳为主,当然也有几个学生不会抓紧时间活动,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对那些不会活动的孩子及时的提示,引导使他们也能充分地活动。游戏时学生很快能明白游戏的规则与方法,游戏也表现得非常积极。

第1课《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案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味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给学生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播放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问:这首歌表达了对老师怎么样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 2.启发谈话,引出本课: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3.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课文中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让学生先查字词典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文中“师恩”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要求学生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难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粗略知道文章大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词。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板书)及课文的情况,检查是否读音正确,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易写错的:恭恭敬敬。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是什么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内容?(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Unit1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1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用语I’m…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1.热身 (Warm-up) (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 ,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

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 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2)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Hello, I’m …/Hi, I’m … (3)教师还可带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Hi ! I’m Sarah。(教师在示范时,应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体态语言和手势语可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适时利用手势和动作甚至表情来配合教学。)

《平方差公式》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平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达,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捷美. ●教学重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讲练相结合. 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用符号证明这个规律,并探索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中学会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做一做,记作(§1.7.1 A) 第二张:例1,记作(§1.7.1 B) 第三张:例2,记作(§1.7.1 C) 第四张:练一练,记作(§1.7.1 D)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2-1

[生]可以.在(1)中2001×1999=(2000+1)(2000-1)=20002-2000+2000-1×1=20002-12=4000000-1=3999999,在(2)中992-1=(100-1)2-1=(100-1)(100-1)-1=1002-100-100+1-1=10000-200=9800. [师]很好!我们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将(1)(2)中的2001,1999,99化成为整千整百的运算,从而使运算很简便.我们不妨观察第(1)题,2001和1999,一个比2000大1,于是可写成2000与1的和,一个比2000小1,于是可写成2000与1的差,所以2001×1999就是2000与1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即(2000+1)(2000-1);再观察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算出来的结果为:20002-12,恰为这两个数2000与1的平方差.即 (2000+1)(2000-1)=20002-12. 那么其他满足这个特点的运算是否也有类似的结果呢? 我们不妨看下面的做一做. Ⅱ.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其规律 [师]出示投影片(§1.7.1 A) 做一做:计算下列各题: (1)(x+2)(x-2); (2)(1+3a)(1-3a); (3)(x+5y)(x-5y); (4)(y+3z)(y-3z).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 [生]上面四个算式都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生]上面四个算式每个因式都是两项. [生]除上面两个同学说的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例如:算式(1)是“x”与“2”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2)是“1”与“3a”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3)是“x”与“5y”的和与差的积;算式(4)是“y”与“3z”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 [师]我们观察出了算式的结构特点.像这样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