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罗兰贝格

罗兰·贝格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决策者的杂志

Mounting challenges ahead | China needs to find a new development model | Ten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plan announced | Which industries will be the next

engines to driv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another 30 years? We tell you what to watch out for and provide key recommendations S p e c i a l e d i t i o n f o r C A I J I N G f o r u m -钢铁行业

从粗放到精耕,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契机

一、前言

1,中国钢铁行业的机遇

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产业链约占中国GDP总值的8.8%,行业上下

游关联产业多,在整个经济振兴的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而言,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房

地产、建筑、汽车、造船、家电、轻工、石油与化工。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9,936亿元,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

中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十几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

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2008年,粗钢产量达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消

费量为4.5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

但是,中国钢铁行业一直面临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

控制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波及中国,不但钢铁出

口前景不佳,内部需求也形势堪忧。

罗兰·贝格研究认为,危机之下,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在机遇。一方面,中国政府

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集中在基建领域及机械制造、汽车等行业,将间接放大用钢量,改善行业

现状;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国内钢铁产能是一种“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高品质钢材产品供

应不足,还需大量进口。配合政府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将加强发展特钢产

品,因此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企业如果致力于通过研发投入或国际合作加强产品技术含

量,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华菱管线就通过与米塔尔的战略合作,获得了多项核心技术并

间接拥有了资源控制力。

另一方面,按照《规划》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的方针,以宝钢为首的国内钢铁

龙头企业已经展开横向战略兼并,通过区域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并以参股或策略联盟的方

式参与下游行业项目,加快实现与下游制造行业的完整对接,建立持续与稳固的产业链,以抵御

行业周期性波动。

综上,在面临全球经济疲软以及国内钢铁产业供需失衡的市场环境下,中国钢企将经历一段

无可避免的转型历程。如果钢企妥善利用产业振兴政策,优化本身运营结构,发挥产业整合的优

势,便有机会打造一流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促成中国钢铁产业全面升级。

2. 中国钢铁产业链特点

我国整条钢铁产业链以钢材制造为重心向上游辐射。国内矿产资源以低品位矿为主,加工成

本大,因此较依赖进口资源,产业链上游的自然资源掌控能力不强。钢材制造企业为抵御原材料

成本上升风险,注重向上游扩张,锁定生产资源。

工业部件制造环节则与下游工业产品制造商联系紧密,通常围绕下游产业布局;然而由于与钢材生产商脱节,对原材料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图表一]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

图表一.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分析

中国2008年钢铁下游产业用钢需求预测总量为45,100万吨图表二.资料来源:摩根大通银行预测

钢铁行业钢铁工业作为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我国钢铁下游行业需求比重最大为建筑地产板块、机电板块和基础设施板块,占总需求近70%;钢铁行业的发展与这些相关行业进步息息相关,如钢铁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可为建筑工业提供一些特殊钢材,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持久性。[图表二]

二、国内钢铁行业先天体质不良

1.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

经过90年代产能的急速扩张,中国目前钢铁的供需已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08年全年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到5亿吨和5.8亿吨,消费量仅为4.5亿吨和3亿吨,供需间的差距已达0.5亿吨及2.8亿吨,而预估2009年炼钢产能仍将缓步成长到6.7亿-6.9亿吨。

虽然2007年后因为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指导下,国内新建粗钢产能已明显放缓,但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增速下降、刺激内需措施见效需待时日的环境下,钢铁行业下游需求难有起色,2009年国内产能仍面临过剩压力,而炼钢产能利用率将预估进一步降低至75%以下;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钢企以主动减产来适应需求下降,产能利用率的不足使企业整体利润大幅下降,无法弥补过去几年因大幅资本支出所产生的庞大固定成本。结构上的失衡使中国钢铁业无可避免地进入新一阶段的调整期。[图表三]

2. 产业集中度低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数目众多,全国现有粗钢生产企业500多家,但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影响力不足,2008年前十大钢铁厂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2.5%。[图表四] 相对于国际而言,2006年韩国浦项一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的66%,巴西前三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86%,而在日本这一比例也高达近70%。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钢铁公司,钢铁产量不到国内钢铁总量的10%。[图表五]

3. 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且质量有待提升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行业特殊钢材产品比例较低。目前在发达国家钢铁工业总量中,特钢产品占比约15-25%,例如日本、美国、欧洲分别占比25%、20%和18%左右,而我国仅为8%-10%,比例明显偏低。另一项代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板管材比例(板材、管材总产量与钢材总产量比)也只有39%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还处于低档次状况。此外,国内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亦不能完全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板材类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层板、电工钢板等普通钢材的产量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高端的汽车板、高牌号硅钢、及建筑类钢材等,需大量进口,供需结构矛盾比较突出。近期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2002-2010年粗钢产能与表观消费量 [百万吨]

图表三.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钢铁行业协会,摩根大通银行预测中国前10大型钢铁企业行业集中度(2002-2020)[%]

图表四.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中国钢铁

统计,钢铁产业政策

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再次明确“十一五”中的论调。

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源自于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目前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研究、开发费用仅占年销售收入的1%左右;全年新产品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0.8%,而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额高达2.5%至4%的水平。

配合政策出台,我国要实现成为钢铁强国的目标,必须加快发展特钢产品,预计2020年中国特钢产品的比重有潜力达到15%。此外,国家“十一五”纲要中已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铁路行业及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其中铁路、船舶、石化、航天、军工、机械等行业的发展需要高品质特钢产品,高端产品领域潜在需求巨大。因此“十一五”将是我国特钢发展的重要阶段,品种和质量相信都有能力实现突破性的提高。

4. 产业布局不合理,影响生产效率与利润空间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内资源和靠近铁矿原料产地的原则布局,布局较为分散。中国钢铁行业生产布局改革源于1980年,但由于我国钢铁产业长期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市场机制对结构调整的作用不彰,导致优化布局进展仍较缓慢。目前,主要产能仍位于内陆地区,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钢铁行业的生产布局严重影响到企业竞争力;钢铁产业是耗水大户,每吨钢平均耗水12立方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

图表五.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中国钢铁统计

钢铁行业

米,而国内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粗钢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60%。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用水量逐年增加,许多企业发展已经和当地的农业、生活用水发生很大矛盾,制约钢铁产业发展。最近几年,在市场需求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在原料短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内陆地区,又建设了一批钢铁企业,使不合理的生产布局进一步加剧。布局不合理同时造成的运输费用上升,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据运输研究部门统计,钢铁产品铁路运量仅次于煤炭,占全国第二位;沿海港口吞吐量次于煤炭和石油,占第三位。5. 资源控制力弱,生产资源进口依赖度大中国的钢铁生产以铁矿石、焦炭作为主要的原料。而废钢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但由于中国尚在工业化过程中,社会钢铁累计存量不多;以废钢作为主要原料的电炉钢占全国钢总量的比重较小。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储量400多亿吨,但其中达到经济规模的仅80多亿吨;相对于现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铁矿资源明显不足,且产地分散,缺乏聚集经济效益,开发成本偏高;以开采价值而言,中国铁矿原矿含铁量低,多仅能提炼粗钢之用,较无法供应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2008年中国产铁矿82,401万吨,进口铁矿石 44,367万吨,进口占总量的30%以上,且依存度不断提高。其中进口量最大的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图表六]国际铁矿的高集中度,加上国内钢厂对进口依存度高,使历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我国都处于被动地位,2008年的巴西、澳大利亚的不对称大幅涨价,增加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吞噬了企业利润,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正常发展。此外,煤炭供应短缺形势加剧的影响,供电紧张及供电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明显,拉闸限电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出现,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6. 中国钢铁制造企业重资源,轻下游应用行业我国钢铁产业链呈现出了一种“重上游,轻下游”的倾向,如同一条射线,以钢铁企业为端点,单纯向上游方向延伸。进入2008年以来,铁矿石、焦炭价格上涨,给钢铁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大小钢铁企业更是纷纷沿产业链向上走,谋求与上游企业的联合,降低生产成本。上游的整合除了消极的规避原材料波动风险外,于积极面,企业将以更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来服务下游主要客户(KAM)。相较钢铁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动作频频,下游的布局略显冷清。仅有少数钢铁企业以参股或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下游行业项目,如宝钢、鞍钢等,加快实现与下游等制造行业的完整对接,建立持续与稳固的产业链,以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中国2008年铁矿石分国别进口量百分比总量为44,367万吨

图表六.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下游机会仍多,市场潜力为选择要件

在下游的诸多任务业部件制造细分行业中,存在许多成长潜力雄厚的潜质行业,如钢构行业。目前,钢构行业的需求十分旺盛。在固定资产快速投资、钢铁供应量充足、政策扶持以及钢结构优于传统土木结构等驱动因素的推动下,中国钢构行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钢结构协会预计未来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图表七]

从钢构市场的构成来看,建筑钢构市场约占总体钢构市场的20%,非建筑钢构类市场空间巨大。虽然目前的金融危机对钢构紧密相关的房地产业、建筑业、能源、制造业都造成重度不一的影响。所幸中央和各省级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对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也最大。

[图表八]

中国钢构行业产量 (2002-2010年预测) [百万吨]图表七.资料来源:中国钢结构协会

图表八.

资料来源:国家和各省发改委;罗兰·贝格分析

刺激计划

高中低弱中强

钢铁行业

目前钢构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极低,前十位企业市场份额总和仅占10%左右;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仅约50多家,其中10家年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均不超过2%,未来行业整合空间巨大。

从钢构产品角度而言,轻钢结构行业门槛低,参与企业数量最多,市场分散,竞争无序;重钢结构行业门槛较高,下游高层/超高层建筑、各类特种建筑需求旺盛,发展空间最大,行业集中度较高;空间钢结构技术门槛较高,行业集中度最高,单体结构不可复制性强,盈利能力往往高于轻钢结构和重钢结构。

预计在今后的10年内,建筑钢构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而中国大型钢构集团不仅可以占领国内高中端钢构市场,同时还可凭借优质的技术和产品进军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市场,获取国际市场份额。

三、金融危机下国内钢铁市场基本形势

1. 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波及中国经济

2008年,美国次级债触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银行不断降低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全球GDP

增速将从2008年的2.5%下降到2009年的-1.7%。世界贸易增长2009年将出现1982年以来的第一

次减速,预计下降2.1%,世界经济正濒临1920年以来最大的信心危机。

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

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8年GDP增速已经跌破10%的关口至9.5%,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降至个

位数。而世界银行预估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将继续降至6.5%,低于中国政府设定的8%目标。

2. 内外需求欲振乏力,中国钢铁市场面临寒冬

由于前几年的经济荣景产生以生产为导向的产业结构,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愈

益突显了供过于求的困境,导致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

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中国钢铁内部需求形势堪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8%,创下了自2001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0.3%。

住宅市场和企业固定投资的不确定性,仍为2009年国内钢铁需求的两大变数。

1) 住宅销售依然疲软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1至2月份房地产行业投资大幅放缓,仅增长1%,增幅比

去年同期回落31.9个百分点。其中,占整体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70.2%的商品住宅完成

投资1,682亿元,同比仅为增长0.8%,增长率回落21.8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势必抑制2009

年新的房地产开工面积。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虽然2009年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增长,但

增速将滑至10%以下;因此2009年全国建筑钢材的需求总量增幅将极为有限。

2) 企业固定投资减少

由于现阶段商品价格跌落,产能过剩,资金紧张,并且缺少市场前景明朗的投资项

目,企业对资本支出十分谨慎,即使财政资金投资明显增加,也难以扭转2009年固定资

产投资实际增长率继续下滑的局面。据有关部门预计,2009年全国固定资产实际投资增

长率有可能回落到14%左右。

2.2 钢铁出口前景不佳

韩国、东盟、欧盟和美国为我国钢铁主要出口市场,四者合计占同期我国钢材出口总量

的53%。[图表九] 由于国际经济陷入衰退,需求总量缩小,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2009年中国钢材出口环境有可能更为严峻。2008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923万吨,比上年下降5.5%。2009年钢材直接出口量可能在5,500万吨,增速继续下滑。[图表十] 2008年中国钢材出口地区占比 [%]图表九.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008年以来中国钢铁出口分地区增长趋势 [%]图表十.

韩国 东盟 欧盟 美国

钢铁行业2.3 钢价低位波动,中国钢铁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

在需求不振的阴影下,2008年国内外钢价走势剧烈起伏;在7月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后,国际CRU指数于11月末已骤降到略低于年初水平,而国内指数则滑落到2006年一季度的水平,随后则处于低位震荡状态。

在价跌量缩的情况下,中国钢企面临营运上极大的压力;据钢铁协会统计,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尽管因产能增加,2008年产品销售收入达25,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但实现利润仅846亿元,比上年据降43%。全年15户企业亏损,亏损达21%;亏损额达85亿元。

3. 未来不确定性增高,企业须做好万全准备

在面临金融海啸的冲击以及中国政府利多政策出台等多空因素交错下,全球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与中国钢铁业恢复周期的变量愈显诡橘多变;以下为三种不同经济情况下,整体中国钢铁产业的情境预测:

3.1 情景一:钢铁业景气于2009年下半年复苏

2009年下半年复苏,呈V型反转

一些成熟的经济体会出现数个季度的负增长。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将持续波动。市场可

能仍存在悲观情绪,但经济不会长期走软。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2%上下的水

平,但在全球政府财政与货币的扩张政策下,全球经济将于2009年上半季落底,并于下

半年由以中国为主体的新兴市场带动下缓步回升。

此波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所造成冲击将以局部产业为主,其中以出口为主体的产业为甚,

并不至于严重波及至中国整体内需市场。四万亿的政府投资成果全面发酵,成功拉动国内

的基本需求,弥补了国际市场短期的波动,预期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能成功维持GDP8%的

增长。而中国的出口水平在国际经济逐步复原后,能在2010年重新恢复上升的轨道。

四万亿的政府投资与多项政府振兴方案直接/间接从基础建设、地震重建、农村发展、工业

生产、企业融资等方面刺激各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多角度弥补房地产产业所产生的冲击;

根据乐观预估,若政府做多的政策效果能全面兑现,2009年整体中国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将

能维持温和的增长。于此同时,对于景气复苏的预期将导致全球钢铁库存调整的脚步告一

段落,在经历大幅降低库存量后,各产业势必有回补库存的压力,来迎接新的成长循环。

钢铁价格方面,在国内政策刺激加上国外库存回补的压力下,价格可望维持平稳的态

势,若政策所主导的淘汰落后产能与合并重组的脚步能顺利进行,将可尽速达成产销平

衡,达成钢铁产业的健全发展。

3.2 情景二:中国钢铁业的调整期将持续一到两年

一年到两年。自2008年下半年起,可能延续至2010年中之后,呈现U型反转。

在2008年第四季全球GDP下降约3%后,2009年全球GDP仍难脱经济衰退的阴影,于零成长附

近徘徊。新兴发展中国家因欧美等成熟工业化国家需求持续不振的拖累下,延缓复苏时间。

这场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主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的保护主义抬头,相10

钢铁行业

关行业出现出口负增长。四万亿的政府投资虽部分拉动国内经济与消费需求的增长,但

由于执行上的难度,无法展示全面性的效果;加上外部市场冲击,中国GDP增长预期进

一步下降,达成2009年8%的成长目标将有一定的难度。

政策刺激所带来的正面效益,仅部分产业发酵,未能带动全面的复苏。国内对钢铁的需

求仍持续下滑,但幅度已渐趋缓;海外需求短期内仍未见起色,导致下游产业库存调整

周期尚未结束,整体产业仍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

在需求不振以及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市场钢铁价格短期内难有起色,甚至仍有持续下探

的风险,多数钢铁企业将遭遇数个季度的运营挑战,包括钢铁销售大量减少,盈利下降

等,企业将可能施行削减成本,精简结构,剥离不良资产和业务等战略;少数小型钢铁

企业产能压力无法释放,加上成本管理上无规模经济的优势,可能难以度过难关。企业

并购重组的动作将持续进行,但整合的效率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仍存在不少变数。

3.3 情景三:全球经济将陷入萧条,下游产业持续进行去库存化的动作

有效需求无明显回升,不景气的市况将延长至三到五年,景气回复呈现L型。

以地域与产业分布来看,经济衰退的冲击幅度远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0年科技

泡沫破灭,各国政府的财政与货币宽松政策并无法振兴有效需求,在产生信心危机的情

况下,全球经济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

政策利多仅刺激局部性反弹,并未创造全面需求回升,内部需求拉动难以持续,外部的需求长期无法

恢复,在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触日益密切之下,将无法完全独立于全球经济脉动之外,中国GDP增长将

进一步放缓,除2009年8%的成长目标将难以达成外,未来的成长趋势将同时面临大幅下调的压力。

现有的投资振兴计划对钢铁行业的刺激效果不能持续,仅出现短暂的回光返照,各产业

皆出现成长停滞甚至下滑的情形。全球库存调整的时间拉长,2009年出口大幅下滑,

2010年之后下滑幅度虽略见平缓,但短期内难恢复成长的趋势。

国际钢铁价格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持续低迷,国际钢铁大厂在流动性的压力下可能进一步

压缩价格,加深市场竞争压力。国内部分运营不良的钢铁企业开始破产,而行业的重组和

整合势在必行;然而,单纯的整并并无法全然解决产能过剩与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发挥合

并后的纵效与经体质改造后的企业才能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生存并强化其竞争力。

11

1 四、危机之下,国内钢铁行业潜在的机遇1. 利用政策,寻找下游受益行业需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拯救岌岌可危的各大经济支柱产业。中央政府为了拉动需求,也陆续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和行业振兴计划,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钢材的需求。1.1 四万亿投资计划带来9千万吨钢材需求中国钢铁内需风险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制造业等市场化部门投资的下降和汽车家电等消费的低迷。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政府积极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投向铁路、港口、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投资增速下滑的压力,摩根大通银行预计将带来9千万吨钢材消耗量。[图表十一]中国政府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分行业投入比重及2009年对钢铁行业需求的刺激作用 [万吨]

图表十一.资料来源:中国发改委,摩根大通银行预测独立科技创新投入健康与文化教育

1.2 宽松货币与房地产行业政策面临房市衰退所可能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从上到下对房地产行业提出一连串的振兴方案,以期能达到稳住国人信心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08年11月和12月下调一年基准借款利率108和27个基准点,至5.31%,昭示了刺激经济的决心。同时,国务院会议对“放宽第二套房贷的限制”、“5年降为2年”及“取消营业税”等调控政策做出了调整,调控尺度已经陆续退回到2007年。此外,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例如北京市政府回购商品房作为经济适用房出售。此举大大减少了二级市场上商品房的库存。

钢铁行业

国内建筑结构仍以混凝土为主,钢结构比重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比例;预计钢结构占

建筑的比重将会逐年提升,结构性的改变对于钢铁的需求亦将产生中长期的推力。

1.3 家电入农村计划

中国政府推动“家用电器下乡”活动,首先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启动,随后将在全

国14个省市逐步展开。此举将刺激因出口需求下降的家电行业,通过国内需求的拉动,消化

家电行业的库存,间接促进了家电行业的钢铁产品消耗。

1.4 汽车振兴计划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通过对1.6 升及以下排

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

买1.3 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并

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这些举措预期将增大汽车的购买量,而汽车用钢量将被放

大,对钢铁行业产生促进作用。

1.5 机械行业政策扶持

虽在金融危机下,机械行业受到重创,但作为国家重点行业,仍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

其中,2008年12月,国务院通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该项方案着眼于提升我国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藉

由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带动该行业的需求提升。而2007年开始推广“农机下乡”政

策,2009年进一步加大了农机购置补贴的规模,达到130亿元,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具

的积极性。此外,2009年1月起针对中国553种机械和电器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从14%提升到

17%,直接提升相关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降低出口市场需求降低产生的冲击。

2. 国内横向战略兼并,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整合是否获得进展,既取决于政策的导向和力度,也取决于行业发

展态势的变化。2005年出台的《钢铁行业产业政策》指出,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

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目标,国内排名前十

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于2010年应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在该政

策的引导下,2005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并购趋于活跃,重组整合行动加快,完成许多钢铁企业

的重组。

而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其细则重申了中国政府整合钢铁行业参与国

际竞争的决心。其指出,为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

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比例要达到45%以上;并明确提出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

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

1

1 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力争到 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图表十二]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历史中,以收购兼并的目的主要可分为区域拓展、战略转移、业务延伸、强强联手四种模式。在未来的重组整合中,宝钢的区域模式和鞍钢的强强联手模式可能会占上风,这种模式第一意味着政府主导,第二意味着以国有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为主,第三意味着行政区域内的重组。我国重要的钢铁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特别是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的钢铁企业主要是地方国有企业,因此未来的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主要是对这些企业的重组,而地方政府则具有决定性力量。从实际来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只有企业面临自身难以克服的发展瓶颈或者遇到了很大的现实困难,地方政府才有可能欢迎外来企业并购重组;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行政手段将这些企业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本区域内的大型集团,如果地方政府将钢铁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那么这种模式的重组整合更有可能性。因此,未来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未必是跨地域的,特别是国有钢铁企业的重组有可能是画地为牢、强化区域分割的态势。 [图表十三]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模式分析

图表十三.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罗兰·贝格分析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几年兼并重组情况及猜想

图表十二.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行业振兴规划,中信建

投证券公司研发部

至于民营钢企部分,尽管少有政策直接加持,或在财务上不像国有钢企拥有足够资源;但由于民企为市场导向的产物,少有政策与历史上的包袱,不论在并购或运营战略上较有弹性与空间(如建龙钢铁、沙钢)。就规模而言,民营钢企短期内仍难与国有钢企相匹敌,但在运营效率和财务表现上,民营钢企因竞争的压力下应有优于市场的表现。

钢铁行业

3. 海外垂直整合提升对上游矿产资源的控制力

上游垂直整合,除了确保紧张时一定量的资源供应,同时也可以协助中国钢铁企业强化其与

上游供货商价格谈判的议价能力。中国钢材产量超过了全球的1/3,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但在价

格的谈判上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关于此点,在《钢铁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亦明确指出,要“整

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这是在重大行业政策中首次出现。《规划》中还指出,要“鼓励有条

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以

及“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到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合作和对外并购”,显

示国家对上游资源的取得与确保极其关注。

尽管近年来受到各国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中国在收购外资资源仍有所斩获。2005年10月中

钢集团与Midwest铁矿项目(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正式签约。中钢集团投资占50%股权比例,并于

2008年9月15日正式完成收购MIDWEST公司股权项目,共获得98.52%的股权,成功控股该公司。

2008年7月,俄罗斯Evraz集团公司同中国中冶集团签署了共同开发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Cape

Lambert铁矿项目。Evraz在该项目中的股份为75%,中方股份为25%。项目计划每年开采1,500万

吨铁精矿,预计其中大部分将供应给中国。2009年3月31日,澳大利亚财政部表示,已经有条件地

批准了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向Fortescue Metals(简称FMG)投资13亿澳元。华菱钢铁将通过购买新股

和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的持股以获得FMG17.55%的股份。

事实上,国内钢铁企业和国外铁矿供应商之间目前正在形成战略联盟,即在现有长期供货协

议的基础上,探索相互持股或共同开发铁矿的合作途径。此举将对中国钢铁业的产业重组及铁矿

石现货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4. 国际合作促进产业升级

尽管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在特殊钢材方面,大部分仍依靠进

口,引进外资一方面可为我国钢企带来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产品结构调整带来新动力;另一方面

我方企业可共享外方资源和技术,纳入到外方的全球采购和销售体系中,对于我国需要进口铁矿

石、煤等原材料的许多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大幅节省了成本,同时还能与外国合并者共享国内和

国外两个市场,使企业发展前景更广阔。

此外,外资钢铁企业不拥有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市场经营和资本运

作经验,经由双方的合作,将可强化中国钢铁的竞争力。华菱管线即为一成功的借镜:米塔尔参

股华菱管线时签订了专门的协议,米塔尔将向华菱管线提供多项核心技术,双方将在5大领域进行

合作。同时,米塔尔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能降低公司成本,帮助公司在国际市场打开道路。

但在与外资的竞合上仍需拿捏适当的尺度,除了留心法规的限制外,不能一厢情愿依赖外方

技术;积极地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以迅速摆脱由于技术落后

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竞争劣势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1

五、自“修身”而至“平天下”,

打造国内钢企一流国际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我国钢铁业进入另一阶段的调整期,国内钢铁企业应藉由修身齐

家、治国乃至于平天下的三个阶段,打造一流的国际竞争力。

1. 阶段一(修身齐家):实施全面企业健检,提升获利率

经历90年代以来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后,产能不再是国内钢企的主要课题,但却成就现今规

模有余、精细不足的诟病,此外,因规模急速扩张后所衍伸的生产结构、组织管理问题亦未获得

充分解决;因而,修身齐家为打造国际竞争力的首部曲,亦即国内钢企必须从产品结构、生产布

局,以及组织管理等构面,重新审视本身竞争力的来源,优化本身的运营模式。

在面临国际钢价大幅回跌、客户因库存调整与最终需求不明导致钢铁采购下滑、客户忠

诚度下降、应收帐款条件恶化,加上钢企在过去几年因规模扩张所产生的资金压力,以

及外部金融市场信用条件的紧缩等种种不利因素下,使现金流管理成为钢企短期所必须

重视的问题。

在检视公司现金流管理必须从三个层面下手:首先为运营层面。企业必须优化中央与地

方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应付帐款管理等机制以提升运营效率、最小化所需运营

资金,使公司的运营事业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其次为重新审视企业资产现况及投资计

划,处分非核心或不具竞争力资产,或转换资产拥有模式(如采租赁方式),同时减少非必

要投资计划,确保公司集团仍有一定资金余量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若流动性问题仍无

法从运营或资产处理的方式获得解决,则企业必须进一步由资本市场的融通来弥补其中

的差距;但处于目前金融环境下,此举所产生的附加成本亦高,在执行时仍需较审慎与

全盘的考虑。

尽管国内钢铁产量过剩,但产品多为毛利率较低的钢筋、大小型材、盘条、棒材为主,

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板材等反而需仰赖进口为主,显示我国钢企产品结构上的缺失。

在钢铁产业走向精致化的过程中,国内钢企应重新审视本身的产品结构,将其产品组合

按毛利率、成长性与现有市场份额做系统性分析,持续发展本身具竞争力产品(高市占

率),找寻其中值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高成长性、高毛利率,特别为深加工产品,如齿轮

钢、钢构产品等),并适时降低三低产品(低毛利、低成长性与低市场份额),提升整体运营

效率与毛利。

高毛利产品的发展有赖于技术提升,除了强化研发经费投入,发展自主技术外,适度引

入外资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为产业升级的另行途径之一,华菱管线与米塔尔即成功建立1

钢铁行业

起技术合作的模式。在全球大环境不景气的同时,合作双方拥有较大的沟通空间,往往

是人才与技术联盟整合的时机。而由于政府法令在外资投资上着墨甚多,因此,寻求适

当的合作对象与模式,才能创造双赢的局面。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普遍生产运营成本偏高,挤压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生产布局的优化

必须从生产资源、生产设备、库存、运输,甚至是环保议题等构面进行考虑,如靠近水

电充足的生产资源地区,将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而靠近经济发达沿海地区,既靠近消

费需求,又可就近获取充足的能源供应以及国外进口的矿产资源。钢企必须从总体成本

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计优化生产布局。

在现今的经济情况下,企业多面临降低资本支出的压力,但生产布局优化为一持续性的

概念,国内领先的钢铁企业必须建立长远的规划,按部就班完成生产布局的优化,一旦

完成,将对现金流与运营效益产生极大的正面帮助。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该集团原先

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自2009年起,该集团即计划结合淘汰

落后产能,将发展重心向沿海基地转移,实现内陆存量压减、增量沿海转移、产业布局

优化的动作。

钢企多是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总部在运营整合协同方面经验欠缺,部分分公司的精

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规章和制度。因此,钢企首先必须建

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及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其次要

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使股份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能以法人权利进行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另外规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行为理性与合理。

宝钢集团即为一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国企固有特色的成功案例;藉由总部明确的职能设

置与管控机制,由上而下达成整体集团运营的效率提升。该集团针对生产、技术服务、

生产资源取得、深加工以及资本配置等不同领域进行分析,并设定适当的管控模型,达

成信息透明又不失弹性的组织模式。目前包钢和其他钢企也正朝该方向努力,此为国内

钢企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必经之路。

2. 阶段二(治国):系统性的并构执行,发挥国内横向合并纵效

尽管国内许多钢铁企业的并购活动多为政策导向,但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仍在于企业是否能

系统性的执行并构战略。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多为先有个别公司,次而成为集团;由于各地钢企

所有制不同,地方主义极为浓厚,各地方的利益分配难以协调;因此,当前钢企并购和重组主要

仍停留在金融运作层面上,与企业实业经营严重脱节,形成貌合神离的大企业综合症:表面上为

一家公司,但内部运营仍是各自为政、多头马车;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内部官僚林立,企业

缺乏创新,甚至因集团内部经济利益多元化而导致部门间互相掣肘。

1

要达成国内横向并构纵效的最大化,企业仍必须采取系统性的并购程序,充分了解并构的

目标、流程以及风险因子,并建立专业的并购团队主导整体并购案的进行,执行并构后整合策略

(PMI);同时,企业经营者与未来的合作伙伴需透过密集的对话来强化彼此的信任与了解,分析

整体内部与外部环境,找出合并双方彼此的需求与互补点,以创造共赢的局面而非仅是政策的执

行。

在并购运行时间,首阶段着重于研发、制造以及采购等运营方面的整合,以求短期达成成本

纵效,并释放出大量的运营资金来支持因并购所可能产生的资金压力;其次则需强化其销售的协

同效益、制定较佳的定价策略、大客户管理以及探索新业务发展机会,并同时整合集团内人力调

度与资本运用的灵活性,达成销售、成本、资金运用的一体性。

鉴于国企并购特殊的背景,在兼并重组后的企业人员安置以及企业历史遗留债务处理、资产

一体化都需要有事前的规划与执行计划;唯有充分的准备与了解,才有可能在执行时实现整体并

购案所可能产生的营收与成本纵效,以及事先预防可能产生的风险。

3. 阶段三(平天下):沿产业链寻求跨国际运营整合,打造一流国际竞争力

相较于国内横向扩张以解决产能过剩与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国际纵向合并一向被视为国内钢

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国内主要钢企自2000年以来亦在取得上游资源上屡有斩获。然而,在

国际扩张的蓝图上,除了资源取得之外,人才与核心技术的保留,亦具备同样的战略意义。

不同于国内政策性整合,国际兼并多为市场机制,许多跨国并购案因缺乏具体清晰的增长战

略以及并购策略无法和公司增长策略相结合而导致失败,因此在前期的尽职调查需充分执行,确

认并购动作是否能达成其运营上的目的,并藉此评量合理的估值。

就历史的统计显示,文化差异通常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因,而跨国并购必须充分掌握不同

文化之间所产生的冲击;其关键在于管理人才的缺口,以及当地人才的取得与保留;如果整合不

当,则会出现被并购企业管理层及普通员工的承诺和奉献精神下降、关键人员逐渐流失等情形,

造成被并购企业生产力降低而严重影响整体并购效果。

企业文化的整合并非短期一蹴可几的目标,对于变革管理,企业必须从风险定位管理、目标

和激励管理、沟通管理、冲突管理、运营监控管理以及文化变革管理等采取全面化的举措,以降

低因公司变革对人员所产生的冲击。

1

钢铁行业

国内钢企的走向多由政策性所主导,2009年1月出台的振兴钢铁五大纲要

为国内钢铁市场规划一套发展蓝图。于此同时,政府在政策执行时须取得市场

与政策间平衡点,才能使五大纲要的利多发挥淋漓尽致:

1) 多有政策,少有直接市场干预:政策的制定有助于厘清市场方向,重整市场秩序,并加速

市场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朝目标进行。然而,过于直接的干预(如直接指定并购标的)则有可能造成

反效果,牺牲市场机制所应产生的纵效,出现为达成政策目标而执行的市场行为,或甚至阳奉阴

违的状况出现。

2) 强化公司监督治理机制:尽管目前国内钢企公司治理上多沿用独立董事等治理架构,但在

实际执行面上仍是素质参差不齐,且责任、流程与资源建立上并未明确。在国内钢企迈入现代化

管理与建立国际性竞争力的道路上,发展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并督促企业善用独立外部董

事的权责,政府于监督的立场责无旁贷。

综上所述,在面临全球经济回软以及中国钢铁产业供需失衡的市场环境下,中国钢企将经历

一段无可避免转型的过程,其中政策将是带领整体产业的领头羊;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利用

市场机制,达成政策效果的最大化,将是一项值得深究的课题;对钢企而言,如何妥善利用出台

政策,优化本身运营结构,发挥产业整合的纵效,以打造一流的国际竞争力,更是实质上中国钢

铁产业升级的重要关键。

1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北京 中国 北京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佳程广场A座20层D/E 100027 电话: +86-10-8440.0088上海 中国 上海南京西路1515号嘉里中心23楼 200040 电话: +86-21-5298.6677

香港 中国 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8楼 电话:+852-2297.2870

台湾 中国 110台北市信义路5段7号台北101大楼37楼 电话:+886-2875.82835

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8754305.html,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30日由英国《金属导报》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6年中国铁矿石会议,3月2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已见,其中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就中国钢铁消费发展前景的变化趋势做了专题报告,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二大方面:一是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今后几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增幅的演变趋势。 一、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内近两年钢材市场消费增幅已经回落到14%左右。2001-2003年期间我国受投资拉动,钢的消费增幅分别为22.61%、21.99%和25.75%。2004年以后,我国控制投资增长和进出口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钢消费增长已连续两年回落在14-15%左右。 2003年进出口钢坯、钢材折合净进口钢3624.5万吨。当年国内钢产量22116万吨。国内资源总量25740.5万吨。 2004年进出口钢材、钢坯折合净进口钢1361万吨钢。当年国内钢产量28048万吨,资源总量29409万吨。2004年表观消费同比增长14.25%。

2005年全国累计生产钢34936万吨。同比增长24.56%。进口钢材2581万吨、钢坯131.41万吨;出口钢材2052.26万吨、钢坯706.85万吨,折合成粗钢进口、出口相抵后全年净出口粗钢12.3万吨。 根据钢协数据,2005年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2005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为33524万吨。与2004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29409万吨相比表观消费资源总量增加了14%。 换一种研究思路看看,2004-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增长水平是多少?按2003年净进口钢3624.5万吨计算。2004年的净进口1361万吨,相当于减少国内资源2263.5 万吨。2005年净出口123万吨,与2003年相比,相当于减少3636.8万吨两年合计减少钢资源5900.3万吨。按两年国内钢产量63287万吨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年消化国内钢的资源增幅9.32个百分点。 从全国12个主要城市钢材市场线材社会库存统计看,虽然它不能反映全国的库存量,但采集点的变化趋势却能反映库存的变化情况。从调查地区库存情况看,虽然月度库存不断变化,但2005年12月同2004年12月的库存水平是接近的。这种情况表明,我国2005年度钢材社会库存虽然出现下降趋势,但考虑同时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因素,消费水平比较符合实际。这表明受投资总量控制,我国钢材需求增幅的范围已经从前3年连续增长20%以上回落到2004-2005年期间14-15%左右。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一季度"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 2010年一季度中国钢铁行业分析报告——中国传动网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水平不高,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010年一季度生产粗钢1580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11.2万吨,增长24.52%;一季度粗钢日产水平175.57万吨,相当于年生产粗钢6.41亿吨的水平,比2009年粗钢平均日产水平155.57万吨,提高12.86%,一季度粗钢生产总量明显过高。2010年一季度钢材生产的品种中,螺纹钢筋生产3014.9万吨,同比增长14.8%,同比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线材2490.3万吨,同比增长22.4%,同比增幅加快14.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一季度生产冷轧薄板469.0万吨,同比增长34.81%;冷轧薄宽带钢714.2万吨,同比增长66.6%;镀层板634.1万吨,同比增长58.9%;涂层板110.9万吨,同比增长36.7%;电工钢板135.4万吨,同比增长47.8%,上述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上年同期均为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大幅度提高,说明钢材品种结构优化进展显著2010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外贸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7%(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1.5%)。一季度三大动力的增幅均明显高于今年初的预期,对国内市场钢铁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15326.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48.45万吨,增长21.85%,保持国内市场需求高增长的态势,这是造成粗钢生产总量高增长的根本原因。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010年年一季度进口钢材411.14万吨,钢坯15.65万吨,折合粗钢进口453.0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34万吨,增长4.22%;2010年一季度出口钢材870.95万吨,钢坯1.22万吨,折合粗钢出口927.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81.29万吨,增长69.75%。2010年一季度出口与进口相抵,粗钢净出口474.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62.75万吨,增长3.24倍。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趋势向好,但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由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各国钢铁生产总量大幅上升,全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特别是美国、欧盟限制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下一步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态势依然严峻。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2010年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含矿山在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2.4个百分点。目前,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势必增加全行业的总体产能,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2010年年1-2月对钢协会员企业进行统计,吨钢综合能耗613.38千克标煤/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85%;吨钢耗新水量4.18立方米/吨,下降8.44%;企业外排污染物总量中,化学耗氧量外排总量下降2.17%,二氧化硫下降4.46%。另一方面,由于粗钢生产总量增加,1-2月企业烟尘外排总量上升0.66%,工业粉尘上升1.51%。5.国内市场

30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1)

总裁:周中枢 副总裁:孙晓民 副总裁:张元荣 副总裁:徐思伟 总会计师:沈翎 党组成员:李连华 副总裁:李福利 副总裁:冯贵权 党组纪检组组长: 海燕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简介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业务,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1992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试点和7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1999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被列入由中央管理的39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7年,在中央企业业绩考核中,中国五矿被评为A级。2008年,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331位,其中在金属类企业排名第9位。2009年,中国五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总经营额268亿美元,营业收入1730亿元。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经营的产品和物资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众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著贡献。近年来,中国五矿实施发展战略,实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融、房地产和物流五大产业全面发展。为打造产业价值链,中国五矿深化战略转型、优化资源布局,建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公司已经从过去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传统国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从昔日单纯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转变为以资源为依托、上下游一体化的跨国公司;从单纯的产品经营企业,转变为产融结合的资产资本经营集团。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不断深化同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国五矿还作为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中国智利企业家委员会的中方主席单位,在推动中国企业同各国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影响。 “珍惜有限,创造无限”。中国五矿坚定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投资开发海外重点矿业,获取关键资源,以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品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他们知识全面、勤奋努力、富有朝气。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诚信为本,在平等互利、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下,广泛开展“双赢”和“多赢”合作。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贸易为基础,集约多元,充分发展营销网络;以客户为中心,依托资源,积极提供增值服务,使中国五矿成为提供全球化优质服务的金属和矿产企业集团。 战略发展 以贸易为基础,集约多元,充分发展营销网络;以客户为中心,依托资源,积极提供增值服务;使中国五

关于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关于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报告 一、定义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一个产业链上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将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紧密联系起来。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核心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实力和信用,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作关系,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二、钢铁行业产业链金融 钢铁行业产业链较为完备,行业秩序相对规范,银行合作度较高,是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首选领域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开展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既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长期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尽管我国钢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超过了美国成熟期平均水平,但是从人均钢产量来看,还处于美国投入期、日本和韩国成长期水平,我国钢铁行业仍处于成长期。钢铁行业受汽车、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带动,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增长趋势。 从近期看,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的工业,与国民经济周期相关度较强,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对于钢铁行业的产品需求将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根据统计分析1994—2008年我国万元固定资产消耗钢材量为0.58吨/万元,但从趋势上看呈下降趋势。按照0.4—0.5吨/万元的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消耗钢材水平计算,4万亿投资拉动钢材总需求1.6—2亿吨,2010年之前每年可拉动钢材需求0.5—1亿吨,约占2008年钢材表观消费5.4亿吨的15—19%,这将对钢铁行业的产品需求和行业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二)开展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面临的机遇 企业资金面临的压力。从资金来源看,钢铁生产企业资金主要来自于利润积累、银行贷款,以及证券市场融资等渠道。从数据上看,近年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钢铁产业链深度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之路——周期行业研究方法和实战 案例分享(分析概要) 化繁为简了解一个行业,主要分解为七个步骤:纵观发展历史阶段、判断当前所在周期、理清产业链格局、解析上游核心要素、解析中游核心要素、解析下游核心要素、画出市场解析图。 2、建立逻辑严谨的行业分析框架,主要分为六个步骤:理清行业要素框架(包括宏观经济、下游行业、市场要素)、建立数据库并跟踪核心指标、以行业利润为核心构建模型、清楚行业预测的主要方法、找出不同时期行业核心驱动影响因素、判断行业景气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时间点。 3、周期个股研究强调"自上而下",要点解析:第一个是产品投资性和行业竞争的问题;第二个是行业的趋势的把握更为重要(先行业,后公司);第三点就是重点放在一个公司的量本利三个指标上。 4、重视投资时钟理论与行业轮动理论。 5、行业案例分析(钢铁供给侧改革)与公司案例分析(抚顺特钢研究思路)。2016年以来,虽然市场振荡幅度加大,但是随着政策预期以及周期行业轮动的表现,钢铁行业目前是备受市场关注的一个领域。 一、化繁为简了解一个行业 首先,化繁为简的告诉大家怎样看待这个行业,在此基础上讲讲行业分析框架和个股选择的方法,然后以当前最热的供给侧改革做一个行业分析案例,最后做一个个股分析案例,用的是抚顺特钢的研究思路。 下面是怎样看钢铁行业这个话题。研究员和投资经理在接触一个新的行业的时候会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式,建议是对于周期行业领域,可以采取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了解。我拆解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不管哪个行业,一定要看历史,有句古话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个兴替在投资领域可以理解为波峰或者是波谷,正是行业的变化使得在其中捕捉投资机会。把时间轴拉长一点,整个中国市场发展到现在,钢铁行业是一个百年的话题。起源是在1890年的洋务运动,张之洞建了汉阳铁厂,也就是大冶特钢的前身。发展是从1949年到2015年,从数量上来看,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讲呢?1949年的时候,国内的钢铁只有16万吨,到了目前来看,2014年底,最高的产能峰值是11.4亿吨,15年虽然有所淘汰,但现在还是保持在10亿吨以上的水平。 下面将各历史阶段进行一下分解:1958-1962年有一个口号叫"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当时国内还设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冶金工业部。1970-1974年,整个钢铁工业是在曲折中前进。在改革开放后,1978-1986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双轨价格机制转变,钢铁行业也是如此。在七五期间,就是1986-1990年期间,整个钢铁行业是出现了第一次大幅的波动,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大幅涨价,企业这一块宏观调控影响主要倾向于压缩产能。请注意,在这个时间段,国内是第一次提出了压缩产能的概念。 在1994-1998年,这个时间点主要是体现在行业融资渠道增多,最典型的是马钢在香港上市。1998-2002年的时间段,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老的工业基地的蓬勃发展,有一个口号是"向鞍钢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致敬",政策也在向东北倾斜。2002-2006年阶段,是钢铁行业真正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企业是脱颖而出,包括上市公司太钢不锈做到全球不锈钢的龙头位置。2006-2010年这段时间,这是目前投资者最关注的,首先表现在股市上的反应是

钢铁行业供应链

钢铁行业供应链“里”应“外”合 作者:北京正略均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黄林发布日期:2009-04-13 凡是制造业就离不开供应链管理这个话题,因为它决定着制造企业的命脉。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就干脆不要竞争。”而钢铁行业是典型的制造业,供应链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由于受生产原料的资源性约束,所以它的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钢铁冶炼和钢材流通这两段。 钢铁行业的供应链已经从最初的内部供应链管理逐步发展到外部供应链管理,从部门集成发展到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集成,从供应推动模式(面向库存)发展到需求拉动模式(面向需求),从企业集成再到未来供应链网络,以及ERP、SCM、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钢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未来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钢铁行业供应链中两个最大特征就是资金属性和物流属性。钢材作为大宗的生产资料,其生产、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沉淀非常巨大,整个供应链过程都需要庞大的资金保障,同时对物流的需求和要求也比较高。加之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故低成本和高效率是钢铁行业供应链的首要目标,属于效率成本型供应链。另外由于钢铁行业本身的周期性强及价格波动范围大等属性,导致钢铁行业供应链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上下贯通”的供应链管理 在当前的钢铁行业中,冶炼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在供应链管理水平上也远超过钢材流通行业。比如,作为国内钢铁冶炼行业老大的宝钢就在供应链管理上做足了功夫。从2001年起开始的“供应链管理”项目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总体来说,宝钢的供应链管理发展遵循了“由内到外”的步骤,先是梳理协调原各部门间独立的供应职能,合并相互交叉的重叠部分;然后整合市场上下游的外部分销、供应商资源,最后是整条供应线路的整合。 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加强内部资源的协调和利用,从客户提出要求到编制生产程序,在各个操作工位上就能获悉相关信息,自动实现不同生产品种中的“优化拼接”,直到产品入库。宝钢实现了敏捷制造,当用户提出某个定制需求时,供应链系统能在最快时间内响应,并给出能否生产及生产时间等反馈信息,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大幅提高效率,成本也得以降低。 宝钢完成内部供应链整合后,开始进行外部供应链的整合和利用,从注重内部资源的管理转向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从企业内部的业务集成转向企业间的业务协同,以生产系统为供应链主干,通过外部供应链的集成和协同,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高效、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系统”目标。 1)供应链集成战略

【强烈推荐类】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调查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拐点得到确认,钢铁行业投资价值凸现 2002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虽历经风波,但钢材价格总体上呈稳步回升的趋势。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钢铁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区,由于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迅速,拉动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 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钢铁行业不平静的一年。由于高关税、配额制等钢材贸易壁垒的取消,市场经营环境急剧变化,钢材市场行情跌宕起伏。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受了WTO 带来的压力和冲击、经历了运用世贸规则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和最终保障措施。在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在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的钢铁行业政策更是紧扣国际脉搏。从钢材市场价格运行态势看,我国钢材价格伴随国际价格脚步,在2002年初创出近20年的低位,经过这一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考验,行业拐点得到确认。2003年3月份以来的钢材价格下跌,可以认为是价格涨幅过大的合理回归。 图1、近年我国主要钢材综合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钢材信息。 WTO 恐慌期和消化 临时保障措施期 拐 点 最终保障措施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处在恢复之中。据国际钢铁协会调查资料,2002年国际钢材表观消费量(实际估算)为7.84亿吨,比上一年增加2.0%。而中国2002年达1.82亿吨,比2001年增加7.0%。国际钢铁协会(IISI)在罗马召开的第36次年会上,发表了如下的预测:2003年世界的钢铁的表观消费预计是8.41亿吨,比2002年增加4.9%。特别是消费增加显著的中国,预计2003年表观消费1.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4.5%,维持高增长。中国将会成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IISI预测世界GDP的增长率为2003年2.9%(2001年1.1%,2002年1.7%),中国GDP的增长率为2003年7.8%(2001年7.3%,2002年7.5%)。而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和钢铁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看,2003年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将完全可能再次超过IISI的预测。 2003年一季度全球钢材消费量为20124.4万吨,同比增长7%。除独联体外,世界主要地区钢材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一季度,北美钢材消费量为2916.3万吨,同比增长6%;欧盟为3657.7万吨,增2.7%;独联体为816.9万吨,降5.5%;亚洲为8410.6万吨,增16.6%。其中,中国为5194万吨,增23.7%;日本为1734.5万吨,增6.7%;韩国为10108.6万吨,增3.6%;中国台湾为463.4万吨,增13.6%。从一季度主要地区钢材消费所占的比重来看,北美、欧盟、独联体等地区都有所降低,只有亚洲增加。一季度亚洲地区钢材消费占全球消费比重已达到41.8%,比去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主要是中国占全球消费比重已达到25.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5个百分点。中国在2002年被国际公认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后,2003年对国际钢铁行业的影响力在进一步加大,我国钢铁行业到了“不是中国看世界,而是世界看中国”的时候了。 图2、2002年世界各区域钢产量

钢材行业分析报告

钢材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钢材行业基础知识 (2) 第一节钢材的分类及用途 (2) 第二节钢材行业专业术语 (11) 第三节钢材行业计量方法 (13) 第四节建筑用钢材品牌 (14) 第二章钢材仓储保管和运输应注意的事项 (15) 第三章钢材经营的风险及规避措施 (17) 第四章钢材优劣识别常识 (20) 第五章影响钢材市场价格走向的因素 (22) 第六章经销商实力的判断 (26) 第七章钢材行业的市场、前景、阶段分析 (27) 第八章对钢贸企业提供担保应注意的事项 (32)

第一章钢材行业基础知识 第一节钢材的分类及用途 钢材主要分为四大类:板材、型材、管材、建材(线材)。其中板材主要包含:冷卷板、热卷板、中厚板、容器板,碳结板、花纹板、电镀锌板、锰板、彩涂板,镀锌板、热轧带钢、容器板、冷板、热板;型材包含:工字钢、槽钢、角钢、H型钢、大中型材、圆钢、高工钢;管材包含:无缝管、焊管、不锈钢管、螺旋管;建材主要包含:普线、高线、螺纹钢。下文将逐一介绍该四类钢材。 一、板材:钢材行业的板材一般俗称钢板。 (一)钢板 1.钢板定义:宽厚比和表面积都很大的扁平钢材。 薄钢板定义:用热轧或冷轧的方法生产的厚度在0.2-4mm之间的钢板,宽度在500-1400mm之间。 2.钢板分类: (1)按厚度:薄板,中板(小于20mm)厚板(20-60mm)特厚板(大于60mm)(2)按生产方法:热轧和冷轧 (3)按表面处理:镀锌,镀锡,复合钢板,彩色涂层钢板 (4)按用途:桥梁,锅炉,造船,屋面,装甲,汽车,结构,电工钢,弹簧钢板(5)按脱氧方式: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 3.中厚板的用途:各种容器,炉板,炉壳,桥梁及汽车静钢钢板,焊接构件等。 4.材质介绍: 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 Q235的韧性,塑性,强度,焊接性能最好。 Q345是低合金钢 Q235,A,B,C,D是指性能中冲击温度的不同。 Q235A不做冲击,B,室温20度冲击,C,0度,D,-20度。 (二)卷板 1.热轧工艺生产流程: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品和机电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兼营金融、房地产、货运、招标和投资业务,实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至2006年间,五矿集团稳步发展,营业收入逐年提高,在“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的排名也稳步上升,从2002年的第32名跃升为2006年的第19名。至2006年五矿集团的资产总额已达550.93亿元,2006年全年集团营业收入为1173多亿元,再创五矿新记录。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已伴随共和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改革开放前,长期扮演着国家金属矿产品进出口主渠道的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后,又顺应体制变革坚定的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在新的世纪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正以贸易为基础,集约多元,充分发展营销网络;以客户为中心,技术创新,积极提供增值服务;并努力发展成为提供全球化优质服务的企业集团。 一、五矿集团发展历程和组织结构 (一)发展历程 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定,1950 年3 月中国矿产公司成立。1952 年9月中国五金电工公司成立,1955 年7 月更名为中国五金进口公司。1960 年12 月中国矿产公司与中国五金进口公司合并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1965 年8 月更名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根据国家外贸体制改革的要求,1988 年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与各省市、自治区五矿分公司全面脱钩。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以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五矿集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55 家企业集团试点和7 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1998 年,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与外经贸部脱钩,转由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1999 年,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被中央列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44 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成为中央直管企业。为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从2004年1月18日起更名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①(China Minmetals Corporation)。 改革开放前,五矿总公司只单纯的做金属矿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并且由国家统负进出口贸易盈亏,在海外没有机构,仅有一些采购和销售渠道。改革开放后,一方面五矿感到了开拓国际市场的迫切性,另一方面,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五矿的煤炭单独划出,而有色金属、钢铁、铁砂、废钢等也先后变为多家经营,公司进出口额急剧下降。在严峻的形势下,为了生存与发展,70年代末五矿果断的选择了寻求海外拓展的战略决策,成为同行中最早开始谋求海外发展的企业。 在之后的发展中,扩大出口仍然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五矿在抓好大宗传统商品出口的同时,开发更新换代出口产品;进口业务仍是公司发展的支柱,并树立以优质服务取信、以质量取胜的观念。同时,五矿的国际化经营迅速发展,海外业务的范围不仅涉及五金矿产品的中外贸易、第三国贸易,而且深入到轻工、粮油、化工、旅游、房地产、森林业、机械制造业等广阔的领域。五矿充分发挥其海外企业的优势,既为自身发展争取国际空间,又可以外带内,内外结合,实行多方位经营,力求综合性发展。 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审核批准,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从2004年1月18日起更名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如今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五矿集团正以建设国际化金属和矿业集团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掌握 ①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 年1 月14 日颁发的国资改革[2004]18 号《关于同意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更名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批复》的文件

钢铁行业如何利用供应链融资及成功案例

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尤其是钢贸企业。我国的钢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抵押物少、资金需求量大、周转速度快等特点,传统的信贷融资品种难以满足其日常经营的需要。然而,对于钢贸企业来说,供应链融资无论是从贷款的方便程度,还是风险的控制,都远超传统的融资品种,因此,企业也更愿意采纳供应链融资。 一、什么是供应链融资 1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融资是指以特大型核心客户商务履约为风险控制基点,银行通过对核心客户的责任捆绑,以适当产品或产品组合将银行信用有效地注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以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授信模式。 银行不单看一个客户,而是要观察整个产业链,寻找整个产业链给银行的融资机会。银行沿着产业链营销核心客户供应商、经销商,在采购环节,帮助核心客户降低采购支付成本,延缓现金流出;在销售环节,帮助核心客户促进产品销售,加快现金回流,银行实现为特大型核心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在服务特大型核心客户的同时,银行实现在低风险状态下营销其供应商、经销商。 特大型核心客户与其供应商、经销商交易频繁,资金流量较大,银行通过特大型核心客户与其供应商、经销商的商务交易活动,寻找银行融资产品的嵌入机会,通过核心客户控制产业链的融资风险。 2、供应链融资的流程图 核心客户对银行需求 银行 融资机会融资机会融资机会 i ________ K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__ T = 供应商采购核心企业销售经销商 企业需求:企业需求: 1?降低支付成本1加快销售资金回笼 2?延缓现金流岀 2.支持销售体系建设 3.必要时提前囤货 3.提高销售质量 4?进行集中采购4?支持订单式生产 商务交易链条 图1 :供应链融资融资业务的一般流程图 供应链融资更准确地称之为交易型融资,每笔融资用于真实的商品交易,根据交易需要 提供融资,融资促进交易的顺畅进行(见图1)。 3、供应链融资的产品种类 (1)应收类(供应商链式融资)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钢铁产业链

钢铁产业链 钢铁产业链是以钢铁制造企业为中心,吸引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相关的服务业等加入其中形成动态联盟,共同完成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1 .模式分析 2 .整合思路 3 .案例分析 1.模式分析 (1)钢铁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1]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产业链延伸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专业化配送加工模式、集群配送加工模式和集群中间贸易商配送加工模式。 1.专业化配送加工模式 专业化配送加工模式是一种基于生产合作式的产业链延伸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钢铁企业有特定的下游用户,为专业用户直接提供中间产品,不与战略用户产生竞争,避开直接的产业竞争。同时,钢铁企业会跟随市场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设备与技术,以满足专业用户的订单要求。 2.产业集群配送加工模式 产业集群配送加工模式产业链是以同一行业内用材需求相同的企业集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游产业的集团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这为钢铁企业发展产业集群配送加工模式产业链提供了契机。同时,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兴起,开发区内汇集了各色各样的经济群体,不同类型的经济群体对钢材的需求各不相同,这为钢铁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3.集群中间贸易商配送加工模式 集群中间贸易商配送加工模式是钢铁企业通过中间商贸商而进行的产业链延伸。这一模式以钢铁销售渠道为依托、钢铁物流贸易为主体,面向区域目标市场中多系列多要求的客户群体。一方面,集群中间贸易商是钢材加工配送服务的延伸,钢铁生产企业通过延伸和扩展产业链,提高下游用钢企业的直接配送比例,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达到以产定销的目的;另一方面,集群中间贸易商为原材料采购、存储、加工及运输提供服务,降低企业采购及运输成本。 (2)钢铁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我国钢铁企业及相关产业园区的分布并不集中,支持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各不相同。各钢铁企业只有明晰每种模式的特点,才能选择出适合自身状况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钢铁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发展模式主要特点深加工下游目标 市场特征产业链群特征产业链群发展的 关键因素 专业化配送加工模式专业化的生产协 作和跟随式的技 术发展 基于钢铁深加工 (材料特性或技 术特性)的一个 或几个特定行业 的企业客户 钢铁加工企业和 特定的下游用材 企业基于相关联 的产业技术所构 建的专业化配送 加工协作系统 上下游的专用性 技术,产业链上 的垂直合作关 系。

2020年度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1年度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1*年度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年度分析报告钢铁行业201*年2月1/6需求疲软钢价高位钢 材市场运行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钢铁行业201*年度分析报告 201*年钢铁行业回顾 1、201*年世界和我国钢铁长江三角洲地区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资料统计,201*年全球64个主要产钢国家和 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4.9亿吨,增长6.8%,再创历史新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量,粗钢产量也创新非常高,达到6.955亿吨,同 比增长8.9%,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45.5%,四分之一比提高近个百分点。 我国201*年上半年化肥粗钢生产还处于较高水平,但进入下半年,受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市场需求下降影响,粗钢产量继续减少。由于 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相对于钢价格下降有滞后效应,中国钢厂陷入了 “用高价格矿石生产,以低价格销售钢”的困境,更为重要去年四季 度以来,由于供求累积累积和成本增高等因影响,导致放缓我国钢铁 行业出现利润大幅下滑,亏损面扩大。据中才钢协布的数据显示, 201*年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75亿元,比201*年减少42亿元,同比下降4.51%。亏损企业扩大到8家,共计亏损32.8亿元,亏 损面达10.4%。 2、201*年钢价格波动较大,产品结构性矛盾进步突出由于国际国 内经济环境变化,受需求增长趋缓、产能释放较快的双重拉伸,钢铁 行业产品系统性矛盾进步突出。建筑较,加工较差的局面依旧,这与 前强调指出几年我国过度强调板带比,引导国内钢厂超前发展加工有关。具体表现为:线和表观消费量分别增长近成五以上,

行业年度分析报告钢铁行业201*年2月2/6而加工用中厚宽钢带表观消费高速增长不足百分之二,两本人相差较大。 3、钢厂资金成本大幅增加 由于国内整体永盖省,致使全产业链企业产业链资金资金紧张,钢厂应收、应付账款额大幅度上升。据中钢协统计,1-11月77大中型钢铁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同比上升19.82%,应付账款净额同比上升 23.86%。部分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不得不放缓或是停止暂停部分项目的投资建设。1-11月固定成本同比上升37.18%。因股份制银行取消对企业贷款利率银行间优惠,严控新增贷款,加之钢铁行业使用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升高,债券融资导致钢厂股权融资成本快速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同时中钢协会员焦化厂钢厂长期贷款下降6.17%,短期贷款大幅上升,企业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二、201*年钢铁行业发展战略状况预测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看,预计201*年中国粗钢增速减半,总体产量将超7亿吨,增长4%左右。 钢铁作为实体木材经济重要的原料,其需求低迷所反映出的是我国整个制造业、甚至整体经济政策的低迷。去年末,中央经济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明确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目标,这为今年钢铁行业平稳发展创造了定理论依据。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20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震荡和不稳定。国内经济发展减速,内需增长缺少下行压力,房地产、汽车、造船、铁路基建等主要钢行业的发展趋势都充满不确定性。需求不振将迫使钢厂 行业年度分析报告钢铁行业201*年2月3/6减产,钢厂通过阶段性限产杰列来拉低谋求压低矿价,钢铁企业盈利状况给与有望局部得到定改善。

2020中国钢铁行业调查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拐点得到确认,钢铁行业投资价值凸现 2002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虽历经风波,但钢材价格总体上呈稳步回升的趋势。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钢铁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区,由于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迅速,拉动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 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钢铁行业不平静的一年。由于高关税、配额制等钢材贸易壁垒的取消,市场经营环境急剧变化,钢材市场行情跌宕起伏。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受了WTO 带来的压力和冲击、经历了运用世贸规则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和最终保障措施。在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在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的钢铁行业政策更是紧扣国际脉搏。从钢材市场价格运行态势看,我国钢材价格伴随国际价格脚步,在2002年初创出近20年的低位,经过这一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考验,行业拐点得到确认。2003年3月份以来的钢材价格下跌,可以认为是价格涨幅过大的合理回归。 图1、近年我国主要钢材综合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钢材信息。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处在恢复之中。据国际钢铁协会调查资料,2002 年国际钢材表观消费量(实际估算)为7.84亿吨,比上一年增加2.0%。而中国2002年达1.82亿吨,比2001年增加7.0%。国际钢铁协会(IISI )在罗马召开的第36次年会上,发表了如下的预测:2003年世界的钢铁的表观消费预计是8.41亿吨,比2002年增加4.9%。特别是消费增加显著的中国,预计2003年表观消费1.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4.5%,维持高增长。中国将会成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IISI 预测世界GDP 的增长率为2003年2.9%(2001年1.1%,2002年1.7%),中国GDP 的增长率为2003年7.8%(2001年7.3%,2002年7.5%)。而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和钢铁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看,2003年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将完全可能再次超过IISI 的预测。 2003年一季度全球钢材消费量为20124.4万吨,同比增长7%。除独联体外,世界主要地区钢材消 WTO 恐慌期和消化 临时保障措施期 拐点 最终保障措施

钢铁产业链一线调研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038 (报告范本系列) 钢铁产业链一线调研报告 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钢铁产业链一线调研报告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调研总结: 1、从环保影响来看,目前多数钢厂都已经完成了基本环保设备配臵,环保对生产影响不大;但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加强,后期在设备改造和维护上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环保的常规检查企业已经基本能够应对,但重大会议的强制限产无法回避。 2、从淘汰落后产能来看,徐州的少数小型生铁生产企业,唐山的少数小型调坯轧材企业,确实在退出市场;但高炉企业退出极为困难,唐山春节前停产的高炉,近期逐渐全面复产,并且由于当前原料价格

低位,新开高炉税前铁水成本能做到1330,远低于主流1450的成本。而这部分企业之所以能复产,主要因为涉及了很多国企央企的资金,此种情况江苏也存在。换言之,由于国企资金在钢铁行业中牵涉较深,所以去产能的过程也会非常漫长而纠结。 3、从国内订单来看,多数钢厂反馈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有所下降,价格高位持续时间短、接单困难;而出口订单来看,春节期间有过一次出口放量,但是3月以来国内外价格持续倒挂,供需僵持严重,导致接单较为困难。不过,最近几天钢坯大幅回落,方钢出口有所回暖。 3、从钢厂利润来看,目前钢厂不含税铁水成本1330-1500不等,不同钢厂盈利从几十到200不等。但整体盈利从3月下旬之后才恢复,整体一季度亏损情况较为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