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所以,我们在新作业设计理论中,强调从四个方面达成作业的总体成效:作业有价值,作业有效果,作业有效率,作业有魅力。

作业有价值:是指作业要能体现学生的持续发展性。

作业有效果:是指完成作业要能达到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

作业有效率:是指用最少的投入来达到最高的目标。

作业有魅力:是指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预习、复习等。

二、减轻作业心理负担,设计趣味作业。

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布置作业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做得越多,记得越牢,水平也越高,这是教师布置作业时的误区。事实上,缺少选择性的过多的机械的作业和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改变单一的、重复的机械作业形式,在传统的抄写、默写、字词解释等“例行活动”中求变,求新,求趣,将学生从单一的写、机械的抄中解放出来,设计一些寓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之中的“开放性作业”。

三、尊重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面对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重视整体把握,尊重学生的心灵体验,着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充满灵性的练习中拨动智慧的心弦,激发学生独到的感悟。

例如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1.你最喜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 。请你反复读读这句诗,你眼前仿佛出现________ 的景象?

2.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景色,你更喜欢《》这个首,那是因为

_____________ 。

3.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一幅画吧,相信你的画会给诗句增色!

在这次古诗作业设计中,我完全摈弃品词、析句、串讲的传统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吟诵、想象、作画中自不过然地感悟诗文的形象美、意境美。作业的设计留有让学生思考、体悟的空间,“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因为什么而喜欢?”等,使学生根据各自的语言感悟及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通过作画,使学生领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趣。

四、注重积累使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因而,语文课应“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实行必要的语文实践。语文作业设计更应准确把握学科特点,重视语言的积累与使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为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增设“内化”的内容,如好词佳句积累、古诗词鉴赏、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等。这样,积累多了,就能增加储备,就能培养语感,就能陶冶性情,就能增加文化底蕴。此外,还得增强“外化”,所谓“厚积薄发”、“学以致用”。学生积累的知识再丰富,倘若不能灵活使用,就不可能转化为水平。

例如《索溪峪的“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句?愿意将它们摘抄下来多读几遍记在你的脑海里吗?

2.请用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3.你最喜欢文中哪一段话的写法?从下列词语中任选几个试着写一段话。

随心所欲婷婷玉立望而生畏不拘一格窈窕淑女磅礴年过花甲

返璞归真恶作剧

学习一篇文章,不可能也没必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练习更是如此,“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只需积累其精要、训练语感即可。《索溪峪的“野”》虽说是略读课文,但文辞优美、意境飘逸,我将新理念蕴于练习之中,让学生背诵课文,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排列的句式等“移植”到学生脑中;让学生由说到写,由此及彼,即由“内化”转为“外化”。这不但是一个水平迁移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应用水平。

五、、展示个性风采

语文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个性阅读、个性表达的舞台,而这也理应成为语文作业设计的新走向。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气质、思维方式和体验过程。教学者在语文作业的设置上,要打破定势,让学生在练习中有表达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知识积累实行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

例如《桂林山水》这个课,我设计了

以下练习:

1.假如你此时正置身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时,你想留个影吗?请你说说,你会选择哪个角度,让什么景色留在你的照片上?

2.同学们,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奇秀险”一定令你陶醉了吧!你想在暑假一睹它的真面目吗?你打算如何说服家中权威去桂林游玩?允许使用文中语言,也能够发挥个人才智。

再如《林海》一课的作业设计,作者也在展示学生个性风采上精心构思了一番:

兴安岭有温柔的岭、如海的林、美丽的花,假如你就是岭、林或花,当你得到游客赞赏时,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以“我是岭”“我是花”“我是林”为题,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能够适当展开想象,喜欢哪个就说哪个。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独特的悟性和灵性。在这充满个性和积极思维的练习中,我们能够想象学生的思维多么欢畅,个性多么生动。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心灵自由、表达独特情感的舞台。毋庸置疑,这样的练习处处折射着创造性。叶澜教授说:“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承认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个个。”教师若能在作业的设置中允许学生表达个人情感,把他们独特的个性释放出来,就完全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产生新的阅读创意。

六、突出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较好地整合语文知识与水平,所以有专家指出:要让语文课变成探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作者以为,语文作业的设置,着眼点还应在于学生能否在学习活动后反思学习所得;能否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能否综合使用语文知识。为此,作业的设计应专题化,实行“小课题研究”是值得提倡的一种作业形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可设计这样的

作业:

1.我们这儿人少,绿化面积大,砍上几棵树应该没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不妨写一写,说一说。

2.同学们能够自行合作、自选专题,对当地的某个方面,例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实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出专题报告等。

再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可设计如下作业:

1.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有什么样的评价或提个什么样的建议?

2.通过网上查寻或翻阅报纸等手段搜集相关保护大自然的资料,写“保护生态平衡”的演讲稿。下周咱们以此为主题召开班队会,由班长主持。

显而易见,以上这类型练习,凸显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不能过高,主要是重视过程、重视实践,使他们得到锻炼。

总来说之,教师应把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奉为作业设计的目标与方向,遵循“尊重独特体验”、“注重积累使用”、“展示个性风采”以及“突出合作探究”的原则设计每一次语文练习,摈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注重学科的整合。在练习的设计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实践、多使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真正有效地促动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