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平简历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王守仁精通儒释道,归本于儒,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好友湛若水说: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元年)始归正于圣贤之学。”(《阳明先生墓志铭》)

黄宗羲亦曰: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出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明儒学案》卷十)

考亭,地名,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稜筑

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朱熹晚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崇祀朱熹,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朱熹。

世人称之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诗词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实,圣贤大儒道全而德备,都多能或者全能。向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只是有没有机会施展而已。《论语》中,达巷党人就曾经称赞孔子:“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明宪宗成化年间,父王华,在成化中了状元,当时王守仁十岁,随父移居北平(北京)。

十一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其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年谱》一)各种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据说他13岁丧母,继母待他不好,他就买通巫婆捉弄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当时王阳明肯定不懂经权论,但这个孩子气“捉弄”,我觉得无意中符合权道。因为动机既善,效果又好。这个故事见于冯梦龙《智囊全集》,如下:

“王阳明年十二,继母待之不慈。父官京师,公度不能免。以母信佛,乃夜潜起,列五托子于室门。母晨兴,见而心悸。他日复如之,母愈骇,然犹不悛也。公乃于郊外访射鸟者,得一异形鸟,生置母衾内,母整衾,见怪鸟飞去。大惧,召巫媪问之,公怀金赂媪,诈言:王状元前室责母虐其遗婴,

今诉于天,遣阴兵收汝魂魄,衾中之鸟是也。后母大恸,叩头谢不敢,公亦泣拜良久。巫故作恨恨,乃蹶然苏。自是母性骤改。”(冯梦龙《智囊全集》)

更多迹象表明,王阳明是个早熟的孩子。例如,他十五岁时出居庸关了解虏情、观察地势与逐胡儿骑射;于当年闻石和尚、刘千斤暴动即向朝廷献平乱方略;十七岁时新婚之夜入铁柱宫向道士扣问养生之说,十八岁时携夫人从江西归越途中,至广信向理学家娄一斋先生问学。娄一斋向他讲了宋儒格物之学和“圣人必可学而至”义理,对影响很大《年谱》说他当时“遂深契之”。

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当时武宗忙于游乐,刘瑾专权。南京科道官戴铣(xiǎn)、薄彦徽等人因谏争而被逮系诏狱。王阳明抗疏相救,结果亦下诏狱,“已而廷杖四十,既绝复甦(苏)。寻谪贵州龙场驿驿丞。”(《年谱》)前往龙场途中历经波折,成功逃脱锦衣卫追杀,最后在龙场悟道。

据《年谱》记载,当他躲过追杀后,曾有“远遁”的计划,但此时他却遇到了当年在铁柱宫相识的那位道士,他劝阳明说:“汝有亲在,万一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越,何以应之?”于是阳明遂决定径往龙场驿所。

刘瑾的下场非常悲惨,自己被凌迟处死,亲属皆论斩。这个

宦官头子作恶多端,但最大的罪恶应是谋害王阳明。另外一个太监叫张忠,曾受朱宸濠贿赂诱帝亲征,并对王阳明百般刁难,后来也是被人举发,处斩。对于儒家圣贤,即使起意不良,也必遭天谴,何况付诸行动?自古以来,反孔反儒、毁圣害贤者都无好下场。

古人云,天道无亲,唯佑善人;又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圣贤无疑是人世间最大的德、最大的善人。所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第九)”,又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第七)有人说是盲目的自信,是迷信。非也。孔子必是心有心灵感应,必有实证,才出此言。

如果王阳明真的被刘瑾害死,就没有了后来的龙场无道,那是不可想象的。不过这是不可能的。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刘瑾成就了王阳明和良知学。

刘瑾伏罪后,王阳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受到兵部尚书王琼(qióng)赏识,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全面平息宁王之乱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表现王阳明用兵之神:

“王文成与宁王战,尚锐。值风不便,我兵少挫。急令斩取先却者头,知府伍文定等立于铳炮之间,方奋督各兵殊死抵战。贼兵忽见一大牌,书‘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一时惊扰,遂大溃。次日,贼兵既穷促,宸濠思欲潜遁,见一渔船隐在芦苇之中,宸濠大声叫渡,渔船移棹请渡,竟送中军,诸将尚未知也,其神运每如此。”

王阳明之神,更加衬托了宁王之蠢,不能成事是意料之中的。宁王兵败被执,见到王阳明,居然呼道:“王先生,我欲尽削护卫降为庶民,可乎?”王阳明答:“有国法在。”

据冯梦龙《智囊》介绍:

“宁藩既获,圣驾忽复巡游,群奸意叵测,阳明甚忧之。适二中贵至浙省,阳明张宴于镇海楼。酒半,屏人去梯,出书简二箧示之,皆此辈交通逆藩之迹也,尽数与之。二中贵感谢不已。阳明之终免于祸,多得二中贵从中维护之力。脱此时阳明挟以相制,则仇隙深而祸未已矣。”(冯梦龙《智囊全集-通简卷三-王阳明》)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反叛被王阳明擒获后,武宗忽然又想以圣驾亲征为名到南方巡行游乐,朝内奸人们对此各怀鬼胎,王阳明对此十分忧虑。正好有两个太监来到浙江,王阳明在镇海楼设宴招待他们。酒宴进行一半时,王阳明屏去侍从,去掉楼梯,拿出两箱信函让他们两个看,都是他们和宁王来往的书信,他把书信全部交还给他们。两个太监感

激不尽。

这个故事体现了王阳明的通情达理、仁恕宽容和通权达变。良知是大道德,也是大智慧,是德智的高度统一。真可谓智勇足以克敌,明哲足以保身。以德服人,包括以力,但更重要的是以理、以礼、以情,王阳明对“二中贵”,就是以情服之、感之。当然,这个情,并不违理。

江彬等人忌妒王阳明的功劳,散布留言说,王阳明开始是朱宸濠同谋,在知道皇上要征讨后,才擒拿宁王朱宸濠以洗脱罪名。江彬等人还想要一并擒拿了王阳明以作为自己的功劳。

面对此等违天灭礼、荒天下之大唐的荒唐事,王阳明感到万分棘手。武宗皇帝此前曾从南京派来杭州一位太监张永,王阳明知其是忠心体国之人,便与他合计如何应对此事。张永说,顺着皇上的意思,让皇上获得擒拿宁王的威名,才有挽回此事于万一的可能;否则,若是逆着皇上的意思来,只能白白地激起小人们的怒气,毫无裨益。

王阳明于是将宁王交给张永带给驻跸南京的武宗,以阻止武宗到江西去上演这幕活剧,并重新递上捷报,将擒拿宁王的功劳全部归了总督军门,然后称病躲到了净慈寺中。张永回到南京,在武宗面前极力称赞王阳明忠心,并告诉武宗王阳明让功以避祸的意图。武宗皇帝这才醒悟过来。王阳明的大祸也就免去了。

王阳明因平定“宸濠之乱”和江西贵州广西匪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不久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良知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因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临终之际,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明史》赞曰:

“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两个人诸葛亮、王阳明,半个人指曾国藩。这话当然不对,先秦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多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其中最优秀者。不过,王阳明确实值得这样推崇。功业姑不论,在立德立言三方面,王阳明都远超诸葛亮和曾国藩。

王阳明的门徒遍及各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的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日本三岛毅博士的一句诗“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

光”。

二、龙场悟道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在这里,他对儒家义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践履,一天半夜里,忽有大觉悟,思想有所转变与超越,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据《年谱》描述: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中,蛇虺魍魉,虫毒瘴疠,与居夷人鴂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屋以居。”除自然和生存环境险恶之外,政治环境同样险恶,“时瑾憾未已”,刘瑾怀恨未已。

阳明“自计得失荣辱皆得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然,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对于“龙场悟道”古今各家论说很多,视之为是王阳明学术生涯与生命历程的转折点。阳明本人于7年后对这次颇有传奇色彩的悟道过程叙述说:

“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niè疲倦义),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

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通过龙场悟道,不仅忧谗畏讥的悲愤凄凉的心态得到了改变,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其学术还是生活都具有了全新的意义。

阳明在其《玩易窝记》中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措,孓然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zu 淤yu(形容糟粕)出焉,精华入焉,如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

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王阳明全集》卷二三)

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龙场其时犹穷荒不文。王阳明每天与诸生讲学其间,于是就书写了这些教条用来教导、规范和勉励他们。一立志,二勤学,三改过,四责善。

王守仁龙场悟道,悟的就是王学的宗旨、良知的奥义。正如他自己所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

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三、良知奥义

良知这个概念,始于孟子,但王阳明的良知与孟子的良知有所不同。《康德四论》曾经指出:“孟子和王阳明两人所论的良知,层次不同,以良知为本体,始于阳明。”。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赵注曰:“不学而能,性所自能。良,甚也,是人之所能甚也。知,亦犹是能也。”

孟子的良知指一种天赋本能,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但不是指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不是指生命本性。它仍属于本性之作用。比《中庸》中“诚”之概念仍低一些。

在孟子那里,良知为人所独具,禽兽是没有的;在王阳明那里,良知为宇宙万物所共有。他说: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人与禽兽本性无异,人与草木瓦石本体共同。不过,草木瓦石因无生命,在这一期宇宙中,其良知当无显发的可能;禽兽有生命但肌体粗陋,良知显发程度有限,升不上来。就本体

本性而言,它们的良知就象一个没有机会取用的存折,其巨额财富属于“原则上、理论上的存在”。故也可以说,只有人类才有良知。

王阳明又说: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这显然是从本性、本体的层面论良知的。孟子良知和王阳明的良知相通,有很多共同点,差别也是很明显的,当然不是境界问题,而是定义不同。从孟子“形色即天性”、“尽性即知天”、“上下与天地同流”等言可知,对于万物一体之真理,孟子与王阳明一样都是证悟到了的。

王阳明的良知,相当于孟子的“性”和“天”和《中庸》的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明言“诚“为天道,便是本体。

人人习性不同如同其面,本性则相同相通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良知无异,士农工商都可以成德成圣。他说: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又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因此,王阳明提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的观点,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这是阳明先生晚年在越城时写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其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其二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其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其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这些诗,都是对良知奥秘的体认和揭示。

参同cān tónɡ1.验证合同。《韩非子·主道》:“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后汉书·襄楷传》:“其文易晓,参同经典。”

良知学,大学问也。《大学问》是王学要典。大学指大人之学。我把她理解为大的学问,虽非原义,自有道理。盖《大

学问》圣经讲的,确实是人世间最大的学问。王阳明《大学问》一开头就指出: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儒家圣贤,对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万物一体之理,是必须悟入的。证悟了这个道理,自然能够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里的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圣人,不以位论。

而悟入了天地万物一体的奥义,理所当然地能够亲亲仁民爱物,拥有民胞物与、己饥己溺的情怀,理所当然地具备无疆大爱,仁心勃勃不容已。仁者爱人,是基于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儒家的仁爱,与其它学派宗派最大的不同在此。

“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就是小人。陆象山云:“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按照这个标题,别说士人,便是君子,也未必是大人。

四、四句教

王阳明自己用四句话概括其为学宗旨:“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著名的四句教。

关于四句教,古今误读者众,连南怀瑾老先生也未能免俗,他在《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中有一段对王阳明的批评很严厉。其实错在南怀瑾自己。我曾经指出,王阳明于道已真明,南怀瑾发言很不谨,作一短文《关于王阳明四句教----小驳南怀瑾》驳之。

王阳明四句教乃是真悟道之言。“无善无恶心之体”,与慧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类似。慧能说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本自清净、本无动摇的自性(即心体)是体用合一的。

有客问难:阳明晚年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以“无善无恶”形容心体,岂非与人性善矛盾?我的回答是:

阳明之意,心体是绝对至善的,超越一切正负相对价值的限制,所谓“无善无恶,是为至善”是也,相对的善恶概念不足以名之。王阳明《大学问》说“至善”就是吾心之“良知”,他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

民国段正元在论《大学》中曰:“至善二字,亦有先后天之分。先天至善,心性相通,保合太和,纯然粹然,毫无渣滓。”

心体活泼自由,并不执着于具体善恶观念,不执着于善的作用形式。因为世俗善恶观念及善的作用形式会因时因地因群体而异,而心体先天至善之性却是永恒的。

又有人问:本性至善(作为本性的良知的良,作至善解),恶从何来?

这个问题儒家早已解决,我在多篇旧作中已予透析。如《良知大法》中写道:一般理解阿赖耶识是净染同体的,善善恶恶什么种子都有,良知在本体上也类似,包含有染净两种种子而又超越垢净,非染非净。

本体超越而又涵盖现象界的善恶,善恶同体而善更本质,此理宋儒已有所认识。如程颐曰:“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未本恶,但或过或不及便如此…”,明言“恶者未本恶”,过则为恶。

再讲透一点:心体无善无恶,一“动”起来,即作用起来,就会“有善有恶”,发为善念善行或恶念恶行,就有了价值趣向,各种善恶心念与行为形成习性(佛教认为习性的形成不限于今生,而是多生累劫积累而成)。善习的作用是正面的、善的,恶习的作用是负面的,非正常的。

一般说到习性,多指恶习,习性与良知的关系,相当于佛教的烦恼与菩提关系。烦恼不是菩提,但烦恼转过来即是菩提----烦恼习性本身是没有根的。如果把本性比为虚空或太阳,所有烦恼习性就象烟云雾霭,无论怎样浓厚,都是因缘生灭

的。(借喻而已,并不精确,实质上,太自然的天空和太阳都是现象层面的东西,都属于本体的“产物”,有生有灭。当这一期宇宙坏灭之时,太阳虚空都会消灭掉的----太阳的寿命只怕比虚空短多了)。

五、“知行合一”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在王阳明那里,格物就是致良知的功夫。“良知”是“知”,“致”是推致、是行。“致良知”即内含着“知行合一”的意义。

作为一种认识论,知行观在中国哲学史上出现甚早,《尚书-说命中》中就有“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之语。古代知行观,自春秋至唐,均以《左传》所倡知易行难为主。到了程朱,传统知行观别开生面。

程朱理学认为“知”与“行”之间,“知”逻辑在先,处于更重要的优先的地位。可以概括为:知高于行、知先行后或知本行末。如程颐的观点:

“君子以识为本,行次焉。今有人,力能行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之惑,将流荡而不知反,好恶失其宜,是非乱其真,虽有尾生之信,曾子之孝,吾弗贵也。”(《程氏粹言·心性篇》)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注:《遗书》第三。)

“譬如人欲往京师,必知是出那门,行那路,然后可往;如不知,虽有欲行之心,其将何之?”(注:《遗书》,第十八。) 反命题为:不知则不能行。“学者固当勉强,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注:《遗书》,第十八。)

程颐曰:“古之言知之非艰者,吾谓知之亦非易也。今有人欲之京师,必知所出之门,所由之道,然后可往。未尝知也,虽有欲往之心,其能进乎?后世非无美材能力行者,然鲜能明道,盖知之者艰也。”(注:《二程粹言》卷一。)

“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圣人不使知之耳,是民自不可知也?曰:圣人非不欲民知之也。盖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比屋皆可封也。盖圣人但能使天下由之耳,安能使人人尽知之?此是言人不能,故曰‘不可使知之’。”(注:《遗书》,第十八。)

朱熹继承了二程观点,认为知先行后:

“义理不明,如何践履?”(《朱子语类·学三》)

“知与行功夫须并列……然又须先知得方行得,所以《大学》先说‘致知’,《中庸》说‘知’先于‘仁’、‘勇’,而孔子先说‘知及之’。”(《语类》卷十四。)

“穷理既明,则理之所在,动必由之。无高而不可行之理,但世俗以苟且浅近之见谓之不可行耳。……理之所在,即是中道。惟穷之不深,则无所准则,而有过不及之患,未有穷理既深而反有此患也。”(注:《文集》卷四十一,《答程允夫》。)

程朱倡知先行后说,虽认为知行有先后轻重之分别,但两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先知并非达到“知至才去力行”,而是主张在具体实践中“知行互发”,其实属于知行不二论。“论知之与行,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圣贤说知,便说行”,“中庸说学问思辨,便说笃行”。(《朱子语类·学三》) “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朱子语类·学三》)

王阳明在知行不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出了“知行合一”说,知必能行,行必有知。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以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弟。”(《传习录上》)他还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传习录下》)。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认为朱熹“先知后行”有分裂知行之嫌---这是王阳明的误会。两人的知行观及其学说并没有原则性的矛盾。

黄宗羲评价朱熹、陆九渊时说过:“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宋元学案》)其子黄百家也说:“二先生之立教不同,然如诏入室者,虽东西异户,乃至户中,则

一也。”这些话用于朱熹与王阳明同样合适。

六、王阳明之偏

阳明良知学是对孔孟之道的一次发展性继承和继承性发展,是对儒家内圣学的一次提升和光大。但也略有偏颇。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的格是衡量、研究、推敲之意,物是指自然社会生命等全宇宙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的身和心。格物致知,意谓观察研究各种事物,通过各种科学社会实践,总结成知识,上升为理论。

但王阳明偏解了“致知”这一概念,仅将“物”理解为心性,将“格物”狭隘化为“格心”,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全都局限于心性修养,容易导致良知狭隘化、儒学单调化、世界虚拟化、生命枯燥化。

浙江安吉有个竹博园,我曾经去参观过。在这个占地1200

亩的“竹类大观园”内,饱览了世界各国奇篁异筠,了解了千年来竹子的加工利用史。

其中,栽培利用厅以实物的形式来说明当前竹子栽培利用的科学技术水平,一一展现了竹子在各个领域的加工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工艺集萃厅收集有全国各地的

竹编竹雕竹扇等工艺精品;历史资源厅追溯6000多年的竹历史,记载了繁衍数千年的竹文化传统,从客观和微观的不同

角度介绍了我国以及世界竹林资源情况;国际交流厅展出美

洲非洲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赠送的竹制品……总之,这里汇聚着古今中外人们“格竹子”格出来大量关于竹子的知识。而当年王阳明是怎么“格”竹子的呢?据《年谱》载,他是取官署中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据说整整格了七日,静坐在竹子面前冥想,一连七昼夜,终于病倒而一无所获,遂得出结论:知识不能从研究客观事物中得来,说什么“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许多年后他依然对此次的失败感叹说:“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传习录》下)

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他的格竹行为,是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不料格了七天七夜,什么也没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于是,王阳明开始反对程颐朱熹从事事物物中求理的“格物致知”方法,认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去求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赞成陆九渊“心即理”说,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不消外求。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不过,王守仁并不完全认同陆九渊,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亦未免沿袭之累”。

许多哲学著作把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当做一个典型事例来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 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 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

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 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 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 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 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 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

致良知读书心得

致良知读书心得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致良知》读书心得在我以前的高中思想课上,教材说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不是我们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的学习对象。但是,多年后的现在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阅读度阴山先生的着作《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是消除了自己之前的片面了解和误解。 书的前半部是有点类似写王阳明的传记那样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当时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信息,然后作者分析了心学的主要内容并作出了点评,我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也不是学哲学的人,仅是单凭看过这本书之后发表一下自己从中的收获。 首先是经典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前半生是努力治学为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后半生是几乎戎马生涯和讲学同在,一边为大明帝国剿匪患和安定百姓,另一边就是广泛传播他的学说并引导了众多弟子在实践。其中最为传奇的应该是他在江西剿匪前,前几任的剿匪指挥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王阳明1年半左右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神奇,不过看过王阳明的学问就明白,这些都是他平时的积累,善于格物,并且一心为民才能实现的,面对困难他不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即使看上去困难重重,他仍是会找到突破口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这对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有很大启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不要有畏难情绪,处理完困难之后发现其实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之后是心学的核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自己本身就有的,只是有些人的良知在各自的遭遇里被私欲或者其他消极的东西蒙蔽,才会有人逆着良知做事,并且对自己和对别人甚至对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王阳明认为圣人其实都很容易做到,只要每个人都能依照良心去做事,都不会伤害别人和社会,其实也就是按照最好的自己去做,对父母孩子、对朋友、对工作、对国家都按照仁孝、义理、敬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早期思想的体现,江右之后,王阳明则转扬“致良知”之论。因为在王阳明的内心,“致良知”论比“知行合一”说得更为直接和具体,也更有实践性。那王说的“致良知”具体内容如何呢?一般来讲,“致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二是“致良知”说,指的就是王说的本体工夫同一论[1]125。当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密切相连的,无疑是其“致良知”论的宏观内容。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 1.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 王说“良知”的初始含义,来源于《孟子》一书。而孟子认为,良知良能其实就是指人不需要思虑就能得知、不需要学习就能得行。而这一“良知良能”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就成了人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思想。他的“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这是王阳明对“良知”这一含义界定的首识。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更为强调良知自主显现而为自我内心所自觉的特点。而且,他还使孟子“良知”说更推进了一步,让孟子那种萌芽状态的情的成分变为一种主体知觉层面的意识,让“知”的色彩变得浓厚了许多[2]118。 2.“致良知”的工夫

第一,“致良知”具有扩充、致极性。王阳明“致良知”中的“致”,不仅具有扩充的这种过程,还有至其极的意思。而且,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了以“至”训“致”的观点。浅层意义上来讲,王阳明的“致”只是一种至极的意思,但其实要强调的则是“致良知”这一过程,其最终就是要达到“知至”的层次。所以,王阳明这里的“致”与“极”是贯通的,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156。最重要的是,王阳明这里的“致”,除了上面所述要扩充良知这一本体而到达“致其极”的目的,还有从本体到功用、再从功用复归本体的双向通道。他这一通过去除私欲而复归良知本体的渠道,不仅是一种格物致知而复归良知这一本体的过程,还是一种扩充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彰显出本体与功用,也是二者的统一。因此,王阳明从这种本体和功用的层面来表达“致良知”之义,不仅使用了穷理尽性等词语,还应用了去欲克己等术语。因此,王阳明的这种本体与功用的“致良知”说,不是一种脱离日用常闻的理论玄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底,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用实行的。 第二,“致良知”具有推致、实行性。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其发用流行的层面上不仅表现为“致良知”的至极之义,还应该以良知的实际功用,将其与至极其良知予以比较,如此才能与王阳明之前论述的“知行合一”说贯穿起来,而且,这也是王阳明自己所赞同的。《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对于“致知”的内涵,王阳明认为只有去实实在在地依良知去行便已达到。因此,

心得体会-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 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 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 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 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 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韩军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二) 当今社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放下了书籍紧接着代替他们的是手机电脑,没有了以前人们对书籍的追求,有的只是名利与金钱手机与游戏的诱惑,现在的社会能静下来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存在的问题很多,脑袋里装的也很多,有些是习惯了忙碌,做事也心急,就连吃饭睡觉心也不安,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不再有修心养性的心态。 现在的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也让着实人害怕,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经意间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好的的想法,比如攀比,他们嘴上跟孩子说着不要攀比,可是一些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攀比。他们不注意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在学校或是公开的场所肆意攀比,没有现代孩子该有的个性。他们也失去了孩童时代该有的天真纯洁,只是社会和他们自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太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处处攀比,要以诚待人,这才是有意义的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 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心之本体”的范畴。然而究竟什麽是心的本体、或曰本体的良知? 对禅而言,性体真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所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原佛性。”本原佛性尚且不可说,何况是良知。阳明所谓“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都是依这空性而立。“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传习录中)。发见自然明觉时,也只是见这空性的本体。可以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对禅意的真实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转自百度文库教育专区小学教育语 文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 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一.孟子说良知;;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

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二.良知的妙用;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心之本体”的范畴。然而究竟什麽是心的本体、或曰本体的良知?;对禅而言,性体真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所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原佛性。”本原佛性尚且不可说,何况是良知。阳明所谓“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心

简论王阳明良知说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96143.html, 简论王阳明良知说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雯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1期 [摘要]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他的致良知说。良知说包涵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良知说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提出“人人可以为圣人” 的主张;良知还具有内在性,“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求知只是向内反省探求。良知还具有实践性,强调“知行合一”。虽然,他的思想体系受时代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主观性的色彩,但他的良知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良知普遍性内在性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宋明理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哲学、教育上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又尤以他的“良知说”著称于世。“良知说”不仅在古代很有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王阳明良知说的特性 “良知”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在孟子那里便是指人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先验道德意识。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并将其与自己的心学相结合,把它进行理论的提炼和发挥。他指出:“良知者,心之本体”(《传习录中》),将良知与心结合起来,并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途径。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力于主体自我道德重建,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到完美无缺、尽美尽善的地步。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最终确立。他的致良知就是要求人们除尽利欲,恢复先天所具有的良好道德情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封建道德的要求。这既有以往道德家和儒家的影响,又有他自己所独特的创造。 1.主体的普遍性 王阳明认为,道德主体具有普遍性。因而,他否定了以往思想家在道德主体建设的狭隘性,在他以前的主流儒家学者一直认为,圣贤之士只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为平庸之辈。孔子甚至认为,“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受教肓的权利受到限制,因而能有机会成圣为贤的就唯有那些上层社会的子弟。这样,就把成圣

钱穆解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钱穆解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钱穆列出读《传习录》七点大纲:(1)良知、(2)知行合一、(3)致良知、(4)诚意、(5)谨独、(6)立志和、(7)事上磨炼。 一、良知 讲及王学,最先联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传习录》上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只从人心上发,除却人心,便不见天理。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叫良知。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生,那生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者都是善,一切摧生者都是恶。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爱,那爱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爱者都是善,一切摧爱者都是恶。 那一番求生、求爱的心,以自然明觉而发见,那便是良知,良知便是自然明觉,所以明觉的则称天理。若舍掉良知,又何从见天理?何从别善恶? 《传习录》上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所以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如此说来,人心即是天理。人心自然能明觉此天理。 二、知行合一 讲王学,除良知外,要说的就是“知行合一”了。阳明说,《大学》中指出个真知行给人看。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美色属知,喜好美色属行。只要看到美色之时,心中就已经爱好了。并不是看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爱好。闻到难闻的气味属于知,厌恶难闻的气味属于行。

只要闻到那难闻的气味时,厌恶之心就已经有了,并不是闻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厌恶。如鼻子塞住的人虽然看到了难闻的东西在眼前,但由于鼻子闻不到,也就不很厌恶。也只是他不曾知(闻到)难闻的气味。 就像说某人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敬爱兄长,必定是这个人已经在行为上表现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了,才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难不成只是懂得说一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话,便可以称为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又比如知道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已经遭受了寒冷了;知道饥饿,必定是自己已经历过饥饿了,知与行怎么能分得开?这就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不曾有自我的私欲所隔断的。圣人教导人,必定要如此,才可以称之为知,不然的话,只是不曾知。这里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如今却非要固执的说知行要分为两个是什么用意?而我又说知行是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呢?如果不懂得立言的主旨,只管说什么一个两个,又有什么用?这是阳明论“知行合一”最剀切的一番话。原来知行在本体上本是合一的,知行之不合一,只为有私欲隔了。要恢复那不曾被私欲隔断的本体,便是朱子所注《大学》上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阳明又说: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又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此处所说的“精”与“一”,便是上文讲的“纯”,便是不曾被私欲隔断的心体,那心体的流露便叫天理。只是一段自然的流露,而人们强把这说成知、行两字,所以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致良知》读后感8

《致良知》读后感之八 柏金辉 2017年10月16日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半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 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近4个月 的学习,是我感觉自拜读阳明先生著作以来最系统最有深 度的学习,感慨颇多,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读书写心 得的费时,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 我亲身感受到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 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 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 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据此,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 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 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

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 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 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 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 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 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 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 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 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 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 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 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 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 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

王阳明

阳明讲心即理,是说一切道德原则的真正根源是在人自家内心,人内心天性中蕴含有一切善德(五常),只被私欲蒙蔽,不得开显,(这和所谓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不同),人生第一首要之务,即是复此天德。 他并非否认外物客观知识之理,人体认彰显了自己的内心之理后自然会去讲求物理。为学有个先后,不应该先去讲求外物之理后才去或者才可能发明本心之德;而应首先发明体认自家道德之真,然后顺遂之而行,即能左右逢源(褒义词,源头活水之意),生意不穷。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 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 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 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先 生曰: 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 一、知行本体,本来不二: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 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 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二、论古人何以知、行分说:

致良知优秀员工读后感范文

致良知优秀员工读后感范文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今天橙子就与大家分享致良知优秀员工读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致良知读后感范文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

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休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X 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 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 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 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

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 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

心得体会-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一 吴萍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 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割裂开来。 致良知是伴随着格物展开的,联系阳明学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对意义世界的构造,我们可以明白,虽然良知普遍的先验存在,但阳明学中包含对扬弃良知主体意识的超验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认良知本体的存在,但也对我们的意义世界毫无益处,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义上的不存在。 而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为了能够在世上流行发用,怎么可能会忽视良知意义呢?从阳明生前与两位最得意的门生的天泉论道中我们也可以找出证据。 阳明面对王龙溪的四无说表示在本体上的肯定,但也对钱德洪从工夫实践上展开对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体上阳明确实认同良知的超验,先验性,但是在良知的意义上,他不忘用致,用实践来突出良知在意义世界中的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心中已经明觉到了自己的孝顺之心,明白了孝顺的含义,但无法在我们的意义世界中表现出孝顺的行为,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 同样,如果只是在本体上将良知给致穷尽了,而不在工夫上将良知给致实践,那么我们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体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 所以这两个致都是不能够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体与工夫上同时开展对良知的体悟,用康德的话来讲,一者是对纯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对实践理性的体悟。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 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则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和事。

王阳明家训最经典10句

王阳明家训最经典10句 王阳明是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 1、不说谎,不任性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示宪儿》 译: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恶之人。 析: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2、义理养心,经专为学

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 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 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 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与徐仲仁》译:不要以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自欺欺人就放纵自己,不要以为可以依仗聪明而放松意志。最好的养心之法就是研习经典中的义理,最重要的求学之道就是精专。不要被流俗左右,不要被财物引诱。师法古圣贤,不要以为这很迂阔不合实际。 析:经典中的义理不仅是千古大智慧,更是我们养心、养生最好的方便法门。康熙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就曾说过:“养生之道,全在五经。” 3、做人先立志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示弟立志说》 译: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

致良知读后感

从毕业以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自己基本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公司号召学习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通过学习《致良知》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思考下自己的思与行了,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些许收获。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意思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方知寒。知行如何分得开?”“而今人却就将知与行分成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当时读到这段像是醍醐灌顶。现在的人做事,大部分都是先立志而后行动,我也是这样,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像是首富王健林前段时间有名的“小目标”一样,把大的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一个个的去思、一个个的去行,而不是立大志而无从下手。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也是一样,“知”是要熟悉公司的安全相关的制度、操作规程、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让安全成为企业文化、企业血液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企业文化,让企业血液、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每一名员工的身体里,让安全意识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行”对于安全管理部重在管理,像副总经理屈平选《在创新安全管理持续健康发展》一文中说到“在安全工作方面要教育从严、管理从严、检查从严、处罚从严,在执行中要做到-----奖的心动,罚的心痛”。作为一名基础安全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当和事佬、烂好人;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以一名管理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再去要求他人,要本着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 知促行、行促思、思促改,方能进步,《致良知》始终提醒我们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大胆创新敢思敢行才能再创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