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姓名:学号:

摘要:能源开发利用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我国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和战略问题。能源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环境也因污染性能源的消耗而日趋恶化。我国的能源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协调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能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引言

能源问题由来已久,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之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也日渐凸显。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的持续稳定的供应影响并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切实的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由于一次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可代替能源的研制开发尚处小规模的实验阶段,各国对于能源的争夺也渐进入白热化,引发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能源问题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能源外交也从简单的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衍变成多国利益的政治博弈。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段时间国际是市场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于能源危机的担心,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如何应对目前的能源紧缺形势等问题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能源的紧缺固然是一方面,但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问题的出现源于能源密集型的开发和利用,已从局部地区蔓延至全球范围,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已成为最典型全球环境问题,另外突发性的人为灾害事故频发,如化学药品的泄露、地下水污染等现象使人忧虑。值得一提的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屡次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经济壁垒的借口。因此在对待能源和环境这两个问题上,决不可偏废一方,应综合考虑两者同时作用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能源与环境发展现状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能源短缺: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

环境恶化制约经济发展: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和破坏逐步引起世界性关注,在能源

消耗经济发展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环境污染和破坏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依靠能源的大量投入,多是高能耗低效率低产出的低技术基础工业,能源利用率低,且鲜有余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然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自净性使其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多数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是不可逆的。另外一些突发性事故频发,如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等,引发人们对于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在地球环境的众多问题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即温室效应。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重点是限制化石能源消费,鼓励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使用。约束性协议有助于二氧化碳减排,但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较高的要求,能源结构面临调整,高能耗附加值低的产品将受到淘汰,产业结构也要升级,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能源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中,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由于消费量不大,一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足以补充其作为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可以“吸收和消化”薪柴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因此,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基本上不成为问题。但是,在过去近100年中,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占据着主要地位。而由于2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对能源影响环境的严重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极端气候增加,酸雨区增多等,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所有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1、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 威胁生物栖息环境。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层的移动、矿井酸性排水、煤矸石堆积、煤层甲烷排放等。

煤炭燃烧后灰渣中杂质的浓度将增高许多倍,经过煅烧与粉碎有害物质将变为更容易进入水或空气的形态,从而增加环境的负担,以至火电站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比核电站多。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因此煤炭使用的关键问题是将加剧环境的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煤炭中产生的废气将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汞中毒等不良后果。

2、水电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电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对生态环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截流造成污染物质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影响;

淹没土地、地面设施和古迹,影响自然景观,尤其是风景区;

泥沙淤积会使上游河道截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岸被冲刷,引起河道变化;

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

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引起疾病流行;

建设过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

泄洪道变流装置的安装造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破坏,截流阻断鱼类洄游等;

会改变河流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可能会诱发地震;小水电站还会向生物圈排放一些温室气体(特别是由于水库中生物质的腐烂而产生的甲烷);等等。

3、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井喷事故、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处理人工注水产生的污水的排放;

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水,含有硫、卤素以及锂、钾、溴、铯等元素,其主要排放;炼油废水、废气(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应后产物)排放;

海上采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因井喷、漏油、海上采油平台倾覆、油轮事故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泄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在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等等。

4、核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阶段:核燃料生产和辐射后燃料的处理。由于人类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各种来源的天然放射性辐射之中,通常燃料生产过程的放射性污染较轻,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但它毕竟对人体有害,故仍须予以充分注意。

目前核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裂变能。核燃料的基本原料是铀,铀的生产过程包括:地质勘探、铀矿开采、选矿、水冶加工,最后精制得到浓缩铀,在核燃料生产中,铀矿山和铀水冶厂是主要污染源。从这里排出的废物,虽然致入射性水平低,但排放量大,分布广。铀矿山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铀矿山废水不仅含有氡、铀及其衰变子体,而且有其他共生的有害化学物质。水冶厂的废物性质随矿石成分、水冶流程、使用的化学药剂不同而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序也随之不同。水冶厂的液体废物主要有贫铀溶液,其中放射性物质最危险的是镭。废水中还含有其他化学物质,例如硫酸根、硝酸根、有机溶剂等。酸废水排入河流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放射性物质更严重。

针对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实行节能优先政策。

节能政策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长期实施节能优先的战略就是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首选政策。建议加快理顺节能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应率先示范节能,促进节能与清洁生产一体化。利用排污收费政策促进节能政策的实施。

2、促进能源结构“绿色化”。

建立环境友好的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建议逐步降低城市能源煤炭使用比例,大力发展低碳无碳能源、氢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依靠技术进步削减污染。

一方面利用环境标准推动能源技术进步、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能源消费,实现发电排放绩效与发电煤耗标准、环境标志与能效标准、汽车排放标准与燃料经济性标准的衔接。另一方面,大力开发低污染排放发电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高效脱硫脱氮技术,加快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发展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汽车。

4、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友好能源。

在未来20年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全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控制污染,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市场手段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硫税、氮税、生态环境补偿、电力环保折价等税收价格政策实现能源活动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利用排污交易、绿色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信用等市场交易手段降低削减污染的社会成本。

5、加强促进节能的法律建设,为推动节能提供法律支持。

中国政府和立法机构,应当通过修改加强《节能法》的具体执法效果,使中国的节能行动具有更有效的法律依据。我国还将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严格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加快制定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尽快建立建筑节能标准。全国人大也应在执法检查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节约能源法》,通过立法建立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强化各行为主体责任,完善激励政策,建立监管体制和机制,加大惩戒力度。

6、提高全民节能意识,通过全民参与,推动节能。

提倡各级政府部门从自身做起,带头厉行节约,在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统,明确能耗定额,重点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车节能。改变能源消费模式和习惯,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加大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结语

世界能源与环境发展形势严峻,各国都针对本国情形制定了相关的能源战略,应对目前的全球能源危机。可以看出粗犷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高效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逐渐受到热捧。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必须正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注重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节能减排,提高污染控制技术;对可再生能源一定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探索这些能源在我国整体能源系统中的最佳“位置”,发挥它们的长处,使它们各得其所。多渠道增加能源开发和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能源科技创新决定未来能源发展,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能源科技项目规模大,基础

性强,其研发、验证、示范项目和配套工程,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国际合作。在努力增加国内能源供给的同时,应统筹国内能源发展和能源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能源、资源、环境领域的对外交往中,应体现和平、发展、合作的要求,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本着平等相待、互利互惠的原则,增进能源技术、管理、人才交流,促进世界各国资源优势互补、能源保障供应、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对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

[2] 陈冠益,邓娜,李学斌等.中国低碳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研究现状[J].中国能源,2010

[3] 钱金川.国外能源节能战略对我国发展节能的借鉴和探讨[J].电气技术,2007

[4] 周志强.中国能源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8

[5] 丛威,周凤起,康磊.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及对“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思考[J].应用能源技术,2010

[6] 能源与环境关系百度百科资料、维基百科、万维百科等,百度文库能源与环境关系论文等。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一、热点背景剪辑 (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针对上述情况,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五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新发展观的内涵 1、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新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2、对新发展观的全面理解。 (1)“以人为本”。这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年我们战胜非典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2)全面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3)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是指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与社会在“良性互动”中均衡地、步调一致地向前推进。 (4)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是,经济的发展,应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威胁;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的发展。从思想实质看,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人与自然界的共同进化思想;②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③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的思想。换言之,这种发展不能只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必须将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5)全面发展是核心内容,协调发展是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是重要支撑,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质和根本目的。“五个统筹”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三)树立新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是落实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须树立新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2、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正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三个代表”的体现。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素养材料 2019年2月20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名为《世界青年报告:青年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说,全球现有12亿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总人口的16%。他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涵盖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世界各国在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5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在未来15年内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问题1(综合思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推行的目标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提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2(地理实践力)联合国倡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共同性原则。 问题3(综合思维)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其中的联系是什么? 提示:经济增长是条件;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包容性是目的。 素养培养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1)~(2)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正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多方面协调。我个人认为,必须特别关注就业、通货膨胀、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问题。 1 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前提。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表明党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讲小康、讲和谐、讲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就业。就业问题在我国显得特别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从生产建设兵团返回城市,失业非常严重,所以那时中央决定要解决失业问题。时代变迁,就业对象仍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大量扩招,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经验浅薄等问题,更有甚者催生出“啃老族”。据调查,2012年就有57万大学生在家待业,今年更创699万大军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针对此种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领导要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论文题目: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学生姓名王建华 专业法学 层次高起专 批次 学号w130232101038 学习中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2011年 10 月

内容摘要: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体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关键字: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经济全球化长远发展 邓小平理论面对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对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做出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这些观点和内容的全面展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实践上有新突破,理论上有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运而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宏观上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规划了发展的蓝图,而其基本理论观点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展开,又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新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这些回答,体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历史教研组杨裕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

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分数,不唯学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定人才。对于学校,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选才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学习和落实科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3.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通过对各种图形的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必然。【教学重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运用资料举例说明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对环境问题有直观深刻的感受,也知道要保护环境。但对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系统深入的了解。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图5.7)。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师: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我们先来看段视频(“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追问:视频中主要反映了目前我们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呢? 学生:雾霾、水污染、乱砍滥伐、过量开采煤炭、地面塌陷等。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的内容“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然后结合视频进行点拨:“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人们意识到单纯依靠科技去修复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逐渐走向和谐,这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预习情况检查: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追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学生: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追问: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 学生: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追问: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哪些人的共同努力? 学生:政府、企业和公众。 追问: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哪些尝试? 学生: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等等 评价:大家对课本的阅读很仔细,预习得很不错。 三、深入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过渡: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下面我们来一起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

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

如何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姓名:学号: 摘要:能源开发利用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我国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和战略问题。能源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环境也因污染性能源的消耗而日趋恶化。我国的能源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协调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能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引言 能源问题由来已久,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之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也日渐凸显。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的持续稳定的供应影响并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切实的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由于一次能源的储量有限,且可代替能源的研制开发尚处小规模的实验阶段,各国对于能源的争夺也渐进入白热化,引发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能源问题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能源外交也从简单的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衍变成多国利益的政治博弈。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段时间国际是市场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于能源危机的担心,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如何应对目前的能源紧缺形势等问题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能源的紧缺固然是一方面,但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问题的出现源于能源密集型的开发和利用,已从局部地区蔓延至全球范围,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空洞已成为最典型全球环境问题,另外突发性的人为灾害事故频发,如化学药品的泄露、地下水污染等现象使人忧虑。值得一提的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屡次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经济壁垒的借口。因此在对待能源和环境这两个问题上,决不可偏废一方,应综合考虑两者同时作用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能源与环境发展现状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能源短缺: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 环境恶化制约经济发展: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和破坏逐步引起世界性关注,在能源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1中国生态危机的现象 (1) 1.1环境污染 (1) 1.2生态恶化 (2) 2生态危机的成因 (3) 2.1爆炸的人口引发生态危机 (3) 2.2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4) 2.3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5) 2.4生态保护监督机制不健全引发生态危机 (5) 2.5对自然生态价值观念的缺失引发生态危机 (6) 3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7) 3.1融入世界大潮,凸显中国特色 (7) 3.2完善“一二三四工程”体系 (7) 3.3构建新的“耦合”动力体系 (9) 3.4构筑“三个平台” (10) 4实例:太湖蓝藻的爆发与治理 (11) 5总结 (12) 6参考文献 (13)

1中国生态危机的现象 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森林减少、草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接踵而来,不仅打破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而且也使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黯然失色。这种巨大的生态压力,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条件,并且它将不断演化为21世纪上中叶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严重障碍。以下将详细列举几个我国当前较为显著的生态危机问题。 1.1环境污染 (一)大气污染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大气环境状况:201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全国酸雨污染总体稳定,但程度依然较重。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 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SO2、NO2、PM10、PM2.5年均值,CO日均值和O3日最大8小时均值进行评价,74个城市中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1%;超标城市比例为95.9%。 中国气象局基于能见度的观测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加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中东部地区雾和霾天气多发,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 2013年,473个监测降水的城市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为44.4%,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27.5%,酸雨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9.1%。 (二)水污染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门报告显示,在经济增长8%的形势下,2013年,全国水质量总体变化不大,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滇池、太湖和巢湖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海河流域污染严重。 在水污染如此严重的同时,我国缺水现象却十分普遍,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水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这

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讲话稿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讲 话稿

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讲话稿 省长赵同志先后到省民政厅、省环保厅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李克强副总理在我省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把事关老百姓基本需求的事情办实办好,把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副省长辛同志陪同调研。 赵同志对“十一五”以来我省民政和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民政工作直接为基层群众服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和“三个建设年”活动,怀着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牢固树立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尽职尽责、用心做事,带头把工作做深做细,把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落实到位。他强调,保民生最重要的是保基本,建立农村低保缺粮户基本口粮保障制度是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有益补充,要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切实解决我省农村贫困群众季节性缺粮等问题,把群众生活最基本的安全网打得牢不可破。 赵同志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对做好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环保系统 第 2 页共 4 页

要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切实承担好促进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职责,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贯彻国家政策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部门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辛同志在调研中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政府秘书长邹同志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第 3 页共 4 页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综合起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新的提法,现在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赋予时代内涵,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指导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身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紧密联系,不能孤立起来。 一、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 首先这里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包括下面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词语解释,只是局限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个基点上。全面就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建设。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建设。而协调发展,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助。从上面可以得出,全面发展注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性,而协调发展则注重了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关系。 历史经验说明,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只有发展全面了,才有可能实现协调发展。苏联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方针,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失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滑坡和国家的解体。而自我国建立以来就注重发展的全面性,从而为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以苏联为经验,主张实行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的路子。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原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还特别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置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精神,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使各方面相互促进、相互适应、良性互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造成了大量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近年来,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环境质量的急剧下滑,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相辅相成,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也逐渐被深入了解。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制约条件,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推动国家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字:问题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可持续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发展期间我们为此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1,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种资源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经济快速提高的同时,资源被过度利用,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体现为中国的建材消费和能源消耗为全世界第一位,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也处于全世界第一位,此外我国的土地资源也日趋薄弱等等。 首先,耕地面积锐减。耕地是农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耕地面积下降不可避免,但中国耕地减少的速度过于迅速。人均耕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81公顷下降到现在的0.08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果一直持续这种模式,我国再过几十年人均耕地将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的耕地面积警戒线。其次,严重的水土流失正在广泛侵蚀着土地资源。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建国时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995年17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l/5,有l/5的耕地遭受着严重的水土流失。中国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在全球每年流失的260亿吨耕地表土中,中国占l/5,达50亿吨。据统计,每年每公顷受侵蚀的耕地流失的有机质、氮、磷、钾等物质元素将造成全国粮食产量损失为1300万吨,占总产量的3%。再次,土地资源退化表现为耕地沙漠化严重。我国耕地沙漠化面积从50年代的13.6万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0万平方公里,沙化速度十分惊人。耕地及土地资源基础日益薄弱,其直接后果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持续的粮食生产和食物供应将受到严重危害。同时,我国是一个淡水匮乏的国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量极少,人均地表径流量仅为2600立方米,不足世界水平的1/13,人均水资源量列世界第109位。据研究,我国七大水系重点评价河段符合《地面水环境

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途经

1、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的途经 答题要点: (1)全球、国家与个人的努力;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共同拥有它,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2)行政、经济与规劝手段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通过行政、经济与规劝相结合的手段来达到。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标准、规章制度强制人们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可以通过环境立法来加以保障。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教育使人们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但最主要的手段还是经济手段。 (3)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的发展。清洁生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持。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技术。 2、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题要点: 第一,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又称不歧视待遇或无差别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的首要原则,它是国际法的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延伸。 第二,关税保护原则。关税保护原则是指肯定关税保护是合法的手段,禁止、取消或限制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同时要求在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削减各缔约方关税。 第三,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指缔约方正式实施的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律、法规、法令、条例以及签订的有关贸易方面的条约等都必须予以正式公布,否则不得实施。 第四,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是指缔约方之间在进行国际贸易交往中,不得采取不正当的贸易手段进行国际贸易竞争或扭曲国际贸易竞争。 第五,互惠贸易原则。互惠贸易原则是指缔约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关税减让,相互给予特权、利益和豁免,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互惠贸易原则的目的就是维持缔约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谋求全球贸易自由化。 第六,市场准入原则。市场准入原则是指缔约方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等制度,对其他缔约方参与本国市场竞争的宏观掌握和控制要适度。 第七,公平解决争端原则。公平解决争端原则是指缔约方之间一旦出现贸易争端,应通过公正、客观、平等和友好的方式使有关贸易争端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3、简述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 答题要点: (一)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 (1)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强大动力。贸易自由化使世界贸易总量迅速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从而推动了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2)金融国际化 在当今各国普遍开放的全球政策背景下,金融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规模不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心得体会 2011第四期处干班陈有功 关于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党中央的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我感到,要着力在“四个转化”上下功夫……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要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既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只有深钻细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才能转化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善于对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综合、分析、思考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论转化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对具体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只有这样,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快提高。科学发展观不仅源于实践,更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新的一系列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当前首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工作进行精心谋划,对制度进行完善修改,自觉转化为抓落实的思路,转化为抓落实的办法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正确的态度就是要结合实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但是,实践中也有一部分同志,不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满足于一般号召和原则要求。有的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有的空泛议论,坐而论道。有的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有的说得多,做得少。说到底这是思想路线不端正的表现,其危害是很大的。纠正这种现象,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真

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起来 徐永清代表:今年,我国进入实施“十一五”规划时期,要开好局,起好步。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申万胜代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范晓光代表: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 段树春代表: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必须注重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步伐,着力推进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 杨旭华代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发展上,要妥善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协调发展上,要妥善处理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上,要妥善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张瑞代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的长远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部队建设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努力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 臧文清委员: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吸收和运用国家经济建设成果,使军队建设与国家建设发展相协调。 按照“三化”目标加强部队全面建设 赵克石代表: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全面建设,推进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领域的工作协调发展。我军的“三化”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证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潘洪亮代表:要始终把革命化建设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军,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更加有力、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地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谭冬生代表: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科学统筹军队建设和改革全局,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抓住重点,努力发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曹惠臣代表:要高度重视正规化建设,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建军治军的特点规律,贯彻依法从严治军的方针,加强军事法制建设,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推动部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常州市人大工作研究会课题组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绩是显著的,对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离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距离。社会保障体系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社会保险自身来看: 1.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运转,潜在支付风险较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统帐结合”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迫于支付压力执行的却是“现收现付”制,在现收现付的情况下,个人账户被统筹而成为“空账”,造成长期空帐运转,给养老保险事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我市仅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就有几十亿元,这种潜在的支付风险不可低估。 2.社会保险总体覆盖水平不高。我市的社会保险覆盖水平还不高,离应保尽保的要求差距较大。一是城镇居民未能实现全覆盖。二是各项目覆盖水平不平衡。目前,五保尚未合一,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相对较高,工伤、生育保险较低,扩面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由于我市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医疗保险的单位参保率不到四成,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群集中的行业或企业参保意愿不强,给医保扩面带来难度。三是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有待建立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险不但覆盖率低,而且保障水平不高,基本起不到保障的作用,目前已经停止;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也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我市目前的社会保障覆盖水平对于完成小康指标的压力很大。 3.基金统筹层次较低。按照国家的要求,养老保险最终要全国统筹,省里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实行全省统筹,医疗等其他保险市级统筹。目前我市市区五个区尚未实现统筹,全市分为中心城区、武进、金坛、溧阳四个统筹区,四个统筹区各自为政,发展不均衡,筹资、支付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政策不易统一,操作也有矛盾。 4.资金支付能力脆弱。目前我市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等备付都还处于紧张平衡点,基金支付能力还很脆弱,长期风险更大。一是进入社保的在职和退休人员比例不高,赡养负担过重。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刚性支出加大,收支矛盾突出。由于我市人口老龄化加快,加上前几年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调整,致使我市养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三是我市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帐面虽略有结余,但定点医疗机构定额外超支部分尚未结算,实际已是赤字,加之我市的医疗保险参保率较低,医疗保险基金未来的风险仍不可忽视。 (二)从社会保障体制来看: 1.体系独立,多头管理。一是社会保障各系统自成独立体系,互相隔离,致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整,形不成一张巨大完整的“安全网”,也给跟踪管理带来种种困难;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又各自为政,互不协调,致使有的人重复享受,有的人却孤立无援。二是由于体制问题,社保资金多头管理,使用分散,形不成保障的合力,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比如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就涉及民政、工会、残联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缺乏协调,救助标准不规范、不统一,资金分散使用,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2.市区体制不够理顺。目前我市市区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未能很好理顺,不利于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市区和武进区的体制不统一。武进区在区划调整后已成为市区的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