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大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大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大_控制系统实践_磁悬浮实验报告

研究生自动控制专业实验 地点:A区主楼518房间 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斑号:学号:机组编号: 同组人:成绩:教师签字:磁悬浮小球系统 实验报告 主编:钱玉恒,杨亚非 哈工大航天学院控制科学实验室

磁悬浮小球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熟悉磁悬浮球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了解磁悬浮物理模型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3、掌握根轨迹控制实验设计与仿真; 4、掌握频率响应控制实验与仿真; 5、掌握PID控制器设计实验与仿真; 6、实验PID控制器的实物系统调试; 二、实验设备 1、磁悬浮球控制系统一套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包括磁悬浮小球控制器、磁悬浮小球实验装置等组成。在控制器的前部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有起动/停止开关,控制器的后部有电源开关。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计算机部分 磁悬浮球控制系统计算机部分主要有计算机、1711控制卡等; 三、实验步骤 1、系统实验的线路连接 磁悬浮小球控制器与计算机、磁悬浮小球实验装置全部采用标准线连接,电源部分有标准电源线,考虑实验设备的使用便利,在试验前,实验装置的线路已经连接完毕。 2、启动实验装置 通电之前,请详细检察电源等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可接通控制器电源,随后起动计算机和控制器,在编程和仿真情况下,不要启动控制器。 系统实验的参数调试

根据仿真的数据及控制规则进行参数调试(根轨迹、频率、PID 等),直到获得较理想参数为止。 四、实验要求 1、学生上机前要求 学生在实际上机调试之前,必须用自己的计算机,对系统的仿真全部做完,并且经过老师的检查许可后,才能申请上机调试。 学生必须交实验报告后才能上机调试。 2、学生上机要求 上机的同学要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不得有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 五、系统建模思考题 1、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是否合理,写出推理过程? 合理,推理过程: 由级数理论,将非线性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由此证明,在平衡点)x ,(i 00对 系统进行线性化处理是可行的。 对式2x i K x i F )(),(=作泰勒级数展开,省略高阶项可得: )x -)(x x ,(i F )i -)(i x ,(i F )x ,F(i x)F(i,000x 000i 00++= )x -(x K )i -(i K )x ,F(i x)F(i,0x 0i 00++= 平衡点小球电磁力和重力平衡,有 (,)+=F i x mg 0 |,δδ===00 i 00 i i x x F(i,x) F(i ,x )i ;|,δδ===00x 00i i x x F(i,x)F (i ,x )x 对2 i F(i,x )K()x =求偏导数得:

哈工大单片机实验报告(上传)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任课教师: 所在单位: 2013年5月

软件实验 在软件实验部分,通过实验程序的调试,使学生熟悉MCS-51的指令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掌握汇编语言设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实验系统提供的调试手段来排除程序错误。 实验一清零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二、实验内容 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实验中利用MOVX语句,将外部存储器指定内容清零。利用数据指针DPTR完成数据传送工作。程序采用用循环结构完成,R0移动单元的个数,可用CJNE比较语句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清零前清零后

【问题回答】清零前2000H~20FFH中为内存里的随机数,清零后全变为0。 六、实验源程序 AJMP MAIN ORG 0640H MAIN: MOV R0, #00H MOV DPL, #00H MOV DPH, #20H LOOP: MOV A, #00H MOVX @DPTR, A INC DPTR INC R0 CJNE R0, #0FFH, LOOP MOVX @DPTR, A END 实验二拆字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把2000h的内容拆开,高位送2001h低位,低位送2002h低位,2001h、2002h高位清零,一般本程序用于把数据送显示缓冲区时用。 三、程序框图 四、实验过程 将寄存器中内容送入2000H,分别将高低四位移到低位,将高四位置零然后移入2001H 和2002H中。利用MOVX语句、DPTR指针可实现数据的传送,利用高低四位交换语句SWAP和与语句ANL可进行对高低位的清零。

哈工大天线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线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天线原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注:本报告仅供参考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喇叭天线的原理。 2. 掌握天线方向图等电参数的意义。 3. 掌握天线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天线电参数 (1).发射天线电参数 a.方向图:天线的辐射电磁场在固定距离上随空间角坐标分布的图形。 b.方向性系数:在相同辐射功率,相同距离情况下,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Smax与无方向性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S0之比值。 c.有效长度:在保持该天线最大辐射场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天线上的电流均匀分布时的等效长度。 d.天线效率:表征天线将高频电流或导波能量转换为无线电波能量的有效程度。 e.天线增益:在相同输入功率、相同距离条件下,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密度Smax与无方向性天线在该方向上的功率密度S0之比值。 f.输入阻抗:天线输入端呈现的阻抗值。 g.极化:天线的极化是指该天线在给定空间方向上远区无线电波的极化。 h.频带宽度:天线电参数保持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的工作频率范围。 (2).接收天线电参数:除了上述参数以外,接收天线还有一些特有的电参数:等效面积和等效噪声温度。 a.等效面积:天线的极化与来波极化匹配,且负载与天线阻抗共轭匹配的最佳状态下,天线在该方向上所接收的功率与入射电波功率密度之比。 b.等效噪声温度:描述天线向接收机输送噪声功率的参数。 2. 喇叭天线 由逐渐张开的波导构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按口径形状可分为矩形喇叭天线与圆形喇叭天线等。波导终端开口原则上可构成波导辐射器,由于口径尺寸小,产生的波束过宽;另外,波导终端尺寸的突变除产生高次模外,反射较大,与波导匹配不良。为改善这种情况,可使波导尺寸加大,以便减少反射,又可在较大口径上使波束变窄。 (1).H面扇形喇叭:若保持矩形波导窄边尺寸不变,逐渐张开宽边可得H面扇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之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5:利用Ethereal分析TCP、UDP、ICMP协议 继续学习Ethereal的使用; 利用Ethereal分析TCP、UDP和ICMP协议。 TCP协议采用了哪些机制保证可靠数据传输。(3分) 数据重传和数据确认应答机制 Traceroute的工作过程,用自己的话来描述,200字以内,超过酌情扣分。 (4分) 构造数据包,来检查到达一个主机时经过了哪些路由。主机发送给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的TTL是从1逐个递增的,而数据包每到达一个路由器,它的TTL值就会减1,当TTL减到0时,该数据包被取消,传回一个数据包给主机,我们就能捕获这个路由器的IP地址了。如果收到"超时错",表示刚刚到达的是路由器,而如果收到的是"端口不可达" 错误,表示刚刚到达的就是目的主机,路由跟踪完成,程序结束。 阐述一下为什么应用程序开发者会选择将应用程序运行在UDP而不是TCP 之上?(3分) UDP没有拥塞控制机制,发送方可以以任何速率向下层注入数据。很多实时应用是

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的,同时又对速率有很高要求(比如在线视频播放),这时开发者会倾向选择UDP协议,避免使用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产生的分组开销。 实验过程: 使用Ethereal分析TCP协议: (15分)得分:抓取本机与https://www.360docs.net/doc/4b2540368.html,/ethereal-labs/alice.txt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包。根据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客户服务器之间用于初始化TCP连接的TCP SYN报文段的序号(sequence number)是多少?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报文段的? Seq=0 Flags中的syn位为1,ack位为0,说明是syn报文段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SYNACK报文段序号是多少?该报文段中,Acknowledgement字段的值是多少?https://www.360docs.net/doc/4b2540368.html,服务器是如何决定此值 的?在该报文段中,是用什么来标示该报文段是SYNACK报文段的? Seq=0 Ack=1,服务器根据客户端发送的SYN报文的Seq值加一后得到此值 Flags中的Ack和Syn位都为1,所以是SYNACK报文

哈工大电波与天线演示实验指导书

天线原理演示实验指导书 王楠楠,林澍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波工程系 2013年5月

目录 实验一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与测试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仪器 (2) 四、实验步骤 (2) 1、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 (2) 2、天线阻抗带宽测试 (3) 3、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 (4) 五、思考题 (4) 实验二超宽带天线测试(演示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5) 三、实验内容 (6) 1、实验仪器与实验环境 (6) 2、实验装置图 (9) 3、实验步骤 (9) 4、记录表格 (11) 四、实验报告内容 (13) 五、思考题 (13) 实验三圆极化天线的测试(演示实验)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内容 (15) 1、实验仪器与实验环境 (15) 2、实验装置图 (15) 3、实验步骤 (15) 4、记录表格 (16) 四、实验报告内容 (17) 五、思考题 (17)

实验一 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0欧姆同轴电缆与SMA 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2、掌握半波振子天线的制作方法。 3、掌握使用“天馈线测试仪”测试天线VSWR 和回波损耗的方法。 4、掌握采用“天馈线测试仪” 测试电缆损耗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天线阻抗带宽的测试 测试天线的反射系数(S 11),需要用到公式(1-1): )exp(||0 11θj Z Z Z Z S A A Γ=+-= (1-1) 根据公式(1-1),只要测试出来的|Γ|值低于某个特定的值,就可以说明在此条件下天线的阻抗Z A 接近于所要求的阻抗Z 0(匹配),在天线工程上,Z 0通常被规定为75Ω或者50Ω,本实验中取Z 0=50Ω。天线工程中通常使用电压驻波比(VSWR )ρ以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L )来描述天线的阻抗特性,它们和|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1-2)和(1-3)描述: | |1| |1Γ-Γ+= ρ (1-2) |)lg(|20Γ-=RL [dB] (1-3) 对于不同要求的天线,对阻抗匹配的要求也不一样,该要求列于表1-1中。 表1-1 工程上对天线的不同要求(供参考) (2)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 本实验采用50欧姆同轴电缆,其外皮和内芯为金属,中间填充聚四氟乙烯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2.2r ε=)。其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如下: 0b Z a ?? = ??? (1-4) 式中 a ——内芯直径; b ——外皮内直径。

哈工大天线原理-马汉炎习题标准答案

哈工大天线原理-马汉炎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 1-1 试用对偶原理,由电基本振子场强式(1-5)和式(1-7),写出磁基本振子的场表示式。 对偶原理的对应关系为: E e ——H m H e ——-E m J ——J m ρ——ρm μ——ε ε——μ 另外,由于ωεω=k ,所以有k ——k 式(1-5)为???? ????????? ??+===-jkr r e jkr r Idl j H H H 11sin 200θλ?θ 式(1-7)为????? ??????=???? ??-+=???? ??+=--0111sin 211cos 22200002? θθεμλθεμπE e r k jkr r Idl j E e jkr r Idl E jkr jkr r 因此,式(1-5)的对偶式为???? ????????? ??+=-=-=--jkr m r e jkr r dl I j E E E 11sin 200θλ?θ

式(1-7)的对偶式为????? ??????=???? ??-+=???? ??+=--0111sin 211cos 22200002? θθμελθμεπH e r k jkr r dl I j H e jkr r dl I H jkr m jkr m r 结合I m dl =jωμ0IS 有磁基本振子的场表示式为: ???? ????????? ??+===-jkr r e jkr r IS E E E 11sin 20 00θλωμ?θ ????? ??????=???? ??-+-=???? ??+=--0111sin 211cos 2220000020? θθμελωμθμεπωμH e r k jkr r IS H e jkr r IS j H jkr jkr r 可以就此结束,也可以继续整理为 ????????????? ? ?+===-jkr r e jkr r IS E E E 11sin 0 0002θεμλπ?θ ????? ??????=???? ??-+-=??? ? ??+=--0111sin 11cos 2222? θθλπθλH e r k jkr r IS H e jkr r IS j H jkr jkr r

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资料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一)学号姓名班级报告日期 2015.04.15 实验内容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实验目的1.熟悉网络命令的使用,例如ping,tracert,netstat,ipconfig等,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2.熟悉dns的层次查询,以及smtp协议。 实验预备知识结合实验报告相关知识以及老师课堂演示、笔记。 实验过程描述1.按照实验报告步骤所指,一步步熟悉ping tracert ipconfig 等网络命令,并对结果进行相应分析、截图。 2.Dns层次查询时,首先网上搜索全球13 个根域名服务器的ip,选择其中一个ip 对学校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4b2540368.html, 进行层次分析,依次进行cn https://www.360docs.net/doc/4b254036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4b254036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4b2540368.html, 的域名分析,最终得到主页ip,然后使用ping命令ping得主页ip 相比较,结果一致,查询成功。 3.熟悉掌握SMTP协议。Dos 命令下依次输入telnet相关命令,并使用事先转换成base64 的用户名、密码登陆邮箱。登陆成功后给自己的邮箱发送信息,最后退出。操作、邮箱截图如下。 实验结果见表格下方截图。 实验当中问题及解决方法1、telnet命令刚开始dos无法识别,属于不认识的命令。上网查询资料后,在控制面板中设置后成功解决。 2、熟悉SMTP协议时,telnet 登陆邮箱并发送信件,期间出现好多错误,比如单词拼写错误,指令错误。重复多次后最终成功实现。 成绩(教师打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实验相关截图 一、网络命令的使用 1.ping 命令

2.tracert 命令

哈工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用FFT 作谱分析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加深DFT 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因为FFT 只是DFT 的一种快速算法, 所以FFT 的运算结果必然满足DFT 的基本性质)。 (2) 熟悉FFT 算法原理和FFT 子程序的应用。 (3) 学习用FFT 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法,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及其原因,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 实验原理: DFT 的运算量: 一次完整的DFT 运算总共需要2N 次复数乘法和(1)N N -复数加法运算,因而 直接计算DFT 时,乘法次数和加法次数都和2N 成正比,当N 很大时,运算量很客观的。例如,当N=8时,DFT 运算需64位复数乘法,当N=1024时,DFT 运算需1048576次复数乘法。而N 的取值可能会很大,因而寻找运算量的途径是很必要的。 FFT 算法原理: 大多数减少离散傅里叶变换运算次数的方法都是基于nk N W 的对称性和周期 性。 (1)对称性 ()*()k N n kn kn N N N W W W --==

(2)周期性 ()(mod`)()()kn N kn n N k n k N N N N N W W W W ++=== 由此可得 ()()/2 (/2)1 n N k N n k nk N N N N N k N k N N W W W W W W ---+?==?=-??=-? 这样: 1.利用第三个方程的这些特性,DFT 运算中有些项可以合并; 2.利用nk N W 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可以将长序列的DFT 分解为短序列的DFT 。 前面已经说过,DFT 的运算量是与2N 成正比的,所以N 越小对计算越有利, 因而小点数序列的DFT 比大点数序列的DFT 运算量要小。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思路而发展起来的,她的算法基本 上可分成两大类,即按时间抽取法和按频率抽取法。 我们最常用的是2M N =的情况,该情况下的变换成为基2快速傅里叶变换。 完成一次完整的FFT 计算总共需要 2log 2 N N 次复数乘法运算和2log N N 次复数加法运算。很明显,N 越大,FFT 的优点就越突出。 实验步骤 (1) 复习DFT 的定义、 性质和用DFT 作谱分析的有关内容。 (2) 复习FFT 算法原理与编程思想, 并对照DIT-FFT 运算流图和程序框图, 读懂本实验提供的FFT 子程序。 (3) 编制信号产生子程序, 产生以下典型信号供谱分析用:

哈工大(威海)信号系统实验报告完整版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同组人:无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一典型连续时间信号描述及运算 实验报告要求: (1)仿照单边指数信号的示例程序,按要求完成三种典型连续信号,即:正弦信号、衰减正弦信号、钟型信号的波形绘制。(要求:要附上程序代码,以下均如此,不再说明)(2)根据《信号与系统》教材第一章的习题1.1(1,3,5,8)函数形式绘制波形。(3)完成三种奇异信号,即:符号函数、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的波形绘制。 (4)完成实验一中信号的运算:三、6 实验内容中的(1)(2)(3)(4)。 (5)求解信号的直流/交流分量,按第四部分的要求完成。 正文: (1) <1>正弦信号: 代码:>> t=-250:1:250; >> f1=150*sin(2*pi*t/100); >> f2=150*sin(2*pi*t/200); >> f3=150*sin(2*pi*t/200+pi/5); >> plot(t,f1,'-',t,f2,'--',t,f3,'-.') <2>衰减正弦信号 <3> 代码:

>> t=-250:1:250; >> f1=400*exp(-1.*t.*t./10000); >> f1=400*exp(-1.*t.*t./22500); >> f1=400*exp(-1.*t.*t./62500); >> plot(t,f1,'-',t,f2,'--',t,f3,'-.') (2)习题1,3,5,8 <1> 代码:t=0:1:10; f=t; plot(t,f) <3> 代码:t=1:1:10; f=t; plot(t,f) <5> 代码:t=0:1:10; f=2-exp(-1.*t.); plot(t,f) <8> 代码:t=1:0.1:2; f=exp(-1.*t.)*cos(10*pi*t); plot(t,f)

哈工大数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 2(1)(a) 程序语句: a=[-3 5 0 8;1 -8 2 -1;0 -5 9 3;-7 0 -4 5]; b=[0;2;-1;6]; inv(a)*b (b) 程序语句: a=[-3 5 0 8;1 -8 2 -1;0 -5 9 3;-7 0 -4 5]; b=[0;2;-1;6]; a\b (2)

4个矩阵的生成语句: e=eye(3,3); r=rand(3,2); o=zeros(2,3); s=diag([1,2]);%此为一个任取的2X2 矩阵 矩阵a 的生成语句: a=[e r;o s] 验证语句: a^2 b=[e r+r*s; o s^2]

(3)(a) 生成多项式的语句:poly ([2,-3,1+2i,1-2i,0,-6]) (b) 计算x=0.8,-x=-1.2 之值的指令与结果: 指令:polyval([1,5,-9,-1,72,-180,0],0.8) 指令:polyval([1,5,-9,-1,72,-180,0],-1.2)

(4) 求a的指令与结果:指令:a=compan([1,0,-6,3,-8]) 求a的特征值的指令与结果:指令:eig(a) roots(p)的指令与结果为: 指令:roots([1,0,-6,3,-8])

结论:利用友元阵函数a=company(p) 和eig(a) 可以与roots(p)有相同的作用,结果相同。 (5) 作图指令: x=0:0.01:1.5; y=[x.^2;x.^3;x.^4;x.^5]; plot (x,y) 作图指令: x=0:0.01:10; y1=x.^2; y2=x.^3; y3=x.^4; y4=x.^5; subplot(2,2,1),plot (x,y1),title('x^2') subplot(2,2,2),plot (x,y2),title('x^3') subplot(2,2,3),plot (x,y3),title('x^4') subplot(2,2,4),plot (x,y4),title('x^5')

哈工大电磁场实验报告

哈工大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无线电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高,微波(超高频),由于它的波长短、频率高、方向性强,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雷达、遥控、电视、射电天文学、接力通讯和卫星通讯等方面。 微波通常指分米波、毫米波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极高,一般在300~300000兆赫,所以有关微波的产生、放大、发射、接收、测量、传输等和一般的无线电波不尽相同。在微波技术中,需要微波电子管、晶体管、波导、同轴线和一些诸如衰减器,谐振腔等特殊元件。 从电磁波的本质来说,微波也具有波动的共同特点,如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我们根据它们的这种共同的通性,以及微波波长接近光波波长的特点,模仿光学实验的方法,来做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 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以微波作波源,用模拟光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波所具有的传递能量和波动的特性。 2.微波实验主要仪器简介 1)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携带使用方便。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范围:9370±50MHz 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20mW 工作模式:等幅波、方波 输入电源:220V±10% 2)微波分度计 其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可分为三个部分。 1、发射部分 它是由固定臂及臂上的发射喇叭和可变衰减器组成,其微波信号是由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经同轴电缆馈电送至发射天线。 2、接收部分 它由可绕中心轴转动的悬臂和臂上端的接收喇叭,检波器组成。 3、在两喇叭之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的圆形小平台,平台被均分为360等分。 图1-1 (一)电磁波的反射实验 1、实验目的 任何波动现象(无论是机械波、光波、无线电波),在波前进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波就要发生反射。本实验就是要研究微波在金属平板上发生反射时所遵守的波的反射定律。 2、实验原理 电磁波从某一入射角i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其反射波总是按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数码照相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一些重要概念; 2.学习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3.学习数码相机在科学技术照相中常用的一些高级功能。 二、实验原理 数码相机的原理结构:主要是利用CCD/CMOS传感器的感光功能,将来自被拍摄物体的光线通过 光学镜头成像于光电转换器CCD(或CMOS)的感光面上。经由CCD直接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由A/D转换 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 原理光路(在图上标出:光阑直径、进光面积、成象面积各量) 光圈(光圈指数):光圈是限制光束通过的结构。光圈能改变能光口径,控制通光量。光圈指数是衡 量光圈大小的参数,数值越小表示光圈的孔径越大,所对应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大;反之,数值越大,表 示光圈的.孔径越小,所对应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小。 H=Et 快门速度(时间):决定曝光时间,速度越快则曝光时间越短。

景深:拍摄有前后纵深的景物时,远景不同的景物在CCD上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 3.成像曝光量H与光圈指数F及快门开启时间t间的关系:光圈指数越大,快门开启时间越久,则 2曝光量越大;反之,光圈指数越小,快门开启时间越短,则曝光量越小。即H∝(1/F)t 三、照片及分析评价 项目一 拍照模式:自动ISO:500(自动产生)快门:1/30(自动)光圈:4.5(自动)白平衡:Auto,0 曝光补偿:±0.0 评议:画面较暗,曝光量不足、颜色偏黄,白平衡调节不当、画面不够清晰,聚焦不准,可能是操作不当。在此场景下全自动拍摄结果不尽人意。 项目二 拍照模式:P ISO:HI-1 快门:1/125(自动)光圈:5.6白平衡:Auto,0 曝光补偿:±0.0 拍照模式:P ISO:HI-1 快门:1/125(自动)光圈:5.6白平衡:白炽灯曝光补偿:±0.0 评议:白平衡为白炽灯时效果更自然,白平衡自动时背景失真。 项目三 拍照模式:A ISO:200 快门:1/3(自动)光圈:9 白平衡:阳光曝光补偿:±0.0 拍照模式:A ISO:200 快门:1/3(自动)光圈:9 白平衡:阳光曝

哈工大电信学院天线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天线技术 院系:电子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授课教师: 试验时间:2012年6月

演示实验一超宽带天线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宽带天线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现代天线测试系统的组成 3、了解现代天线测试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超宽带天线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超宽带天线是一种具有极宽阻抗带宽的天线,其比带宽一般可以达到2:1 以上,现代超宽带天线的阻抗带宽可以达到30:1 以上,可以覆盖多个波段,能够实现传统的多个天线的功能,所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超宽带天线不仅需要具有极宽的阻抗带宽,即它的阻抗要在极宽的频带内保持在一个范围内,还需要具有极宽的方向图带宽、增益带宽以及极化带宽。现代的超宽带天线还需要具有稳定的相位中心,即可以不失真地辐射时域脉冲信号。根据以上对超宽带天线的要求,可以结合所学习的天线原理进行如下天线测试的内容: (1)天线阻抗带宽的测试: 测试天线的反射系数(S11),需要用到公式(1-1): 根据公式(1-1),只要测试出来的|Γ|值低于某个特定的值,就可以说明在此条件下天线的阻抗Z A 接近于所要求的阻抗Z0(匹配),在天线工程上,Z0 通常被规定为75Ω 或者50Ω,本实验中取Z0=50Ω。天线工程中通常使用电压驻波比(VSWR)ρ 以及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来描述天线的阻抗特性,它们和|Γ|的关系可以用公式(1-2)和(1-3)描述: 对于不同要求的天线,对阻抗匹配的要求也不一样,该要求列于表1-1 中。 (2)主极化方向图的测试

方向图的测试需要测试天线在阻抗带宽内的各个频点的远场的方向图,一般最少要测试3 个频点,即下限频点f1、上限频点f2 和中心频点f0,对于更宽的频带,要根据具体情况多测试一些频点的方向图,以便全面了解天线的参数。 在工程上,一般不需要远场的三维方向图,而只需要测试两个主平面的方向图曲线,对于线极化天线来说,这两个主平面为E 面和H 面。因此,在天线测试前,还需要判断天线的极化方式。在满足天线测试的极化匹配和阻抗匹配的条件下,所测试的方向图为单一频点的功率方向图,所依据的原理为公式(1-4): 在不同角度θ 的时候,接收天线接收的功率与自身的功率方向性函数P(θ)有关,因此将待测天线作为接收天线放置在一个可以接收到单一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区域,并且绕自身轴线转动一周,这样不同角度θ 处就可以接收到不同大小的功率,据此天线的功率方向图就可以绘制出来。 以上的测试方法涉及到了以下的条件: ①天线可以接收到单一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区域,这需要一个无外界干扰的模拟自由空间的环境,还需要一个均匀平面波的发射源; ②天线可以绕着自身轴线转动,这需要一个转台; ③天线的接收功率可以测试,这需要一个功率计。 上述三条的解决方法是: ①无外界干扰的模拟自由空间的环境:在微波暗室内测试,微波暗室的工作频带需要符合天线测试所需要的频率范围,微波暗室的大小需要满足天线工作的远场条件,这个远场条件需要用公式(1-5)进行判定。 式中:d min 是最小测试距离,λ 是工作波长,D t 是发射天线的口径最大尺寸,D r 是待测天线(接收天线)的口径最大尺寸。 ②将天线安装在一个可以进行360°转动的转台上,转台的转动参数要满足所需要的测试精度。 ③发射源和接收装置可以共用一个网络分析仪,因为发射天线(输入端可视为端口1)和接收天线(输入端可视为端口2)合起来组成了一个二端口网络,对于这个二端口网络来说,|S21|即为1 端口发射时,2 端口接收所得到传输系数,天线的不同的方向所得到的|S21|也是不同的。因此,根据所得到的|S21|也可以得到天线的功率方向图。 所测试的方向图曲线均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3)交叉极化方向图的测试 在主极化的方向图测试完毕后,需要测试交叉极化的方向图,此时要将天线的极化状态与发射天线的极化状态正交,然后测试天线方向图,这样可以得到天线的交叉极化电平,交叉极化电平根据公式(1-6)进行计算。

哈工大运筹学实验报告-实验三

哈工大运筹学实验报告-实验三

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Excel规划求解工具,掌握Excel求解0-1整数规划问题; 2)进一步熟悉Matlab软件,掌握Matlab求解0-1整数规划问题; 3)用Excel和Matlab求解公司选址0-1规划问题。 二、实验器材 1)PC机:20台。 2)Microsoft Excel软件(具备规划求解工具模块):20用户。 3)Matlab软件(具备优化工具箱):20用户。 三、实验原理: 公司选址属于0-1整数规划问题,通过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根据Excel 自身特点把数学模型在电子表格中进行清晰的描述,再利用规划求解工具设定相应的约束条件,最终完成对问题的寻优过程,具体可参见1.2;在Matlab中,根据Matlab提供的0-1整数规划求解函数,将数学模型转换成0-1整数规划求解函数可传递的数值参数,最终实现对问题的寻优求解过程,具体可参见 2.2中bintprog函数描述和示例。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用Excel和Matlab完成下列公司选址问题。 某销售公司打算通过在武汉或长春设立分公司(也许在两个城市都设分公司)增加市场份额,管理层同时也计划在新设分公司的城市最多建一个配送中心,当然也可以不建配送中心。经过计算,每种选择对公司收益的净现值列于下表的第四列、第五列中记录了每种选择所需的费用,总的预算费用不得超过20万元。 决策问题决策净现值所需资 18 12 1 是否在长春设x 1 10 6 2 是否在武汉设x 2 12 10 3 是否在长春建x 3

4 是否在武汉建x 8 4 4 问:如何决策才能使总的净现值最大? 建立模型: 设=0表示不建立,=1表示建立,i=1,2,3,4 用z表示预算费用总的净现值。 则目标函数maxz=18+10+12+8 先确立约束不等式:总的预算费用不得超过20万元;设立的分公司数目大于等于1;且建立配送中心数目一定要小于分公司数目。列出约束不等式如下: 12+6+10+4≤20 --≤-1 -+≤0 - +≤0 =0,1 Excel求解过程 打开Excel,选择“Excel选项”通过“工具”菜单的“加载宏”选项打开“加载宏”对话框来添加“规划求解”。将约束条件的系数矩阵输入Excel中,如下图所示,然后将目标函数的系数输入约束矩阵下方,最下方为最优解的值,输入“0”或不输入。系数矩阵的右端一列为合计栏,点击合计栏中单元格并在其中输入“=sumproduct(”,用鼠标左键拖动合计栏所在行的系数,选定后输入“,”,然后拖拉选定最下方的空白行,输入“)”,输入“Enter”。用此方法依次处理整个系数矩阵每一行和目标函数行,合计栏右端输入约束条件右端项,在合计栏和约束条件右端项之间可以输入“≧”符号,也可以不输入。 上述步骤完成后,在菜单栏点击“数据”菜单,选择最右端“规划求解”选项,弹出“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目标单元格选择目标函数系数所在行和合

哈工大天线原理_马汉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试用对偶原理,由电基本振子场强式(1-5)和式(1-7),写出磁基本振 子的场表示式。 对偶原理的对应关系为: E e ——H m H e ——-E m J ——J m ρ——ρm μ——ε ε——μ 另外,由于ωεω=k ,所以有k ——k 式(1-5)为??? ? ? ?? ?????? ??+===-jkr r e jkr r Idl j H H H 11sin 200θλ?θ 式(1-7)为???? ?? ? ? ???=???? ??-+=???? ??+=--0111sin 211cos 22200002?θθεμλθεμπE e r k jkr r Idl j E e jkr r Idl E jkr jkr r 因此,式(1-5)的对偶式为???? ? ?? ?? ???? ??+=-=-=--jkr m r e jkr r dl I j E E E 11sin 200θλ?θ 式(1-7)的对偶式为???? ? ? ? ? ???=???? ??-+=???? ??+=--0111sin 211cos 22200002?θθμελθμεπH e r k jkr r dl I j H e jkr r dl I H jkr m jkr m r 结合I m dl =jωμ0IS 有磁基本振子的场表示式为:

??? ? ? ?? ?????? ??+===-jkr r e jkr r IS E E E 11sin 20 00θλωμ?θ ???? ? ? ? ? ???=???? ??-+-=???? ??+=--0111sin 211cos 2220000020?θθμελωμθμεπωμH e r k jkr r IS H e jkr r IS j H jkr jkr r 可以就此结束,也可以继续整理为 ??? ? ? ?? ????? ? ??+===-jkr r e jkr r IS E E E 11sin 00002θεμλπ?θ ???? ? ? ?? ???=??? ? ??-+-=??? ? ??+=--0111sin 11cos 2222?θθλπθλH e r k jkr r IS H e jkr r IS j H jkr jkr r 1-3 若已知电基本振子辐射电场强度大小 θηλθsin 20r Il E = ,天线辐射功率可按 穿过以源为球心处于远区的封闭球面的功率密度的总和计算,即 s S d r P S ?=?∑),,(?θ, ?θθd d r ds sin 2 =为面积元。试计算该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 【解】首先求辐射功率

哈工大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哈工大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6.12.20

目录 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报告 (3) 一、简介(对该实验背景,方法以及目的的理解) (5) 1.实验背景 (5) 2.实验方法 (5) 3.实验目的 (5) 二、方法(对每个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6) Q1: Depth First Search (6) Q2: Breadth First Search (6) Q3: Uniform Cost Search (7) Q4: A* Search (8) Q5: Corners Problem: Representation (8) Q6: Corners Problem: Heuristic (8) Q7: Eating All The Dots: Heuristic (9) Q8: Suboptimal Search (9) 三、实验结果(解决每个问题的结果) (9) Q1: Depth First Search (9) Q2: Breadth First Search (11) Q3: Uniform Cost Search (12) Q4: A* Search (14) Q5: Corners Problem: Representation (15) Q6: Corners Problem: Heuristic (16) Q7: Eating All The Dots: Heuristic (16) Q8: Suboptimal Search (17) 自动评分 (17) 四、总结及讨论(对该实验的总结以及任何该实验的启发) (17)

哈工大随机信号实验报告

.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随机信号分析 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 姓名: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验一各种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一、实验目的 在很多系统仿真的过程中,需要产生不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产生不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各种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基础是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有了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就可以用函数变换等方法得到其他分布的随机变量。

二、 实验内容 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数、高斯分布的随机数和其它分布的随机数。 三、 实验原理 1. 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原理 产生伪随机数的一种实用方法是同余法,它利用同余运算递推产生伪随机数序列。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同余法 )(mod 1M c y y n n +=+ M y x n n 1 1++= 为了保证产生的伪随机数能在[0,1]内均匀分布,需要M 为正整数,此外常数c 和初值y0亦为正整数。加同余法虽然简单,但产生的伪随机数效果不好。另一种同余法为乘同余法,它需要两次乘法才能产生一个[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mod 1M ay y n n =+ M y x n n 1 1++= 式中,a 为正整数。用加法和乘法完成递推运算的称为混合同余法,即 )(mod 1M c ay y n n +=+ M y x n n 1 1++= 用混合同余法产生的伪随机数具有较好的特性,一些程序库中都有成熟的程序供选择。 常用的计算语言如Basic 、C 和Matlab 都有产生均匀分布随机数的函数可以调用,只是用各种编程语言对应的函数产生的均匀分布随机数的范围不同,有的函数可能还需要提供种子或初始化。 Matlab 提供的函数rand()可以产生一个在[0,1]区间分布的随机数,rand(2,4)则可以产生一个在[0,1]区间分布的随机数矩阵,矩阵为2行4列。Matlab 提供的另一个产生随机数的函数是random('unif',a,b,N,M),unif 表示均匀分布,a 和b 是均匀分布区间的上下界,N 和M 分别是矩阵的行和列。 2. 随机变量的仿真 根据随机变量函数变换的原理,如果能将两个分布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显式表达,那么就可以利用一种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变换得到另一种分布的随机变量。 若X 是分布函数为F(x)的随机变量,且分布函数F(x)为严格单调升函数,令Y=F(X),则Y 必为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反之,若Y 是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那么 )(1 Y F X X -= 即是分布函数为FX(x)的随机变量。式中F X -?1 ()为F X ()?的反函数。这样,欲求某个分布的随机变量,先产生在[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随机数,再经上式变换, 便可求得所需分布的随机数。

哈工大近代光学实验报告

《近代光学创新实验》 双曝光全息照相技术介绍 院(系)航天学院 专业光学工程 学生许祯瑜 学号 1132130123 班号 21301

2013年6月 双曝光全息照相技术介绍 摘要:双曝光全息照相技术是指在拍摄静态全息图曝光过程中,如果拍摄物产生了微小位移(或微小形变),则这张全息图再现时在像的表面上就会产生若干条黑条纹,从而可以根据全息图片再现的物象条纹完成对拍摄物体表面,诸如形变、位移、振动等多种物理量的研究和测量工作。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全息干涉测量法已经在无损检测、微小位移或振动的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全息照相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键词: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双爆光;测量 0 引言 双曝光法即在全息光路布局中,用一张全息底片分别对变形前后的物体进行两次全息照相。这时,物体在变形前后的两个光波波阵面相互重叠,固定在一张全息图中。如全息图用拍摄时的参考光照明,再现的干涉条纹图即表征物体在两次曝光之间的变形或位移。双曝光全息干涉法是简单易行的常用方法,可获得高反差的干涉条纹图。 自激光全息术发明以来,激光全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对相关技术和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激光全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技术的综合运用,激光全息技术更展现了它的巨大应用前景。全息干涉测量技术是全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最早也是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它把普通的干涉测量同全息技术结合起来,有如下特点: (1) 一般干涉测量只可用来测量形状比较简单的高度抛光表面的工件,而全息干涉测量能够对具有任意形状和粗糙表面的三维表面进行测量,精度可达光波波长数量级。 (2) 由于全息图再现的像具有三维性质,故用全息技术就可以通过干涉测量方法从许多不同视角去观察一个形状复杂的物体,一个干涉测量全息图就相当于用一般干涉测量进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