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学试题

形式逻辑学试题
形式逻辑学试题

形式逻辑学试题

一、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 的什么条件?(每题3分,共6分)

1、A、灯泡钨丝断了B、灯泡不会亮了

2、A、合理施肥B、获得丰收

二、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什么规则?并略作分析。(每题5分,共15分)

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凡是看机会而行动而采取行动的人就是机会主义者。

3、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三、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判断种类(每题5分,共20分)

1、要么换张平上场,要么换李明上场。

2、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

3、方老师只有有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

4、A、B、C、D四人在上海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中都获得一等奖。

四、请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命题是什么命题?又问,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由“一部作品有问题,或者是政治上有错误,或者是艺术上的缺点”作前提,再加上前提(A)“某部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能否得出结论“某部作品不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加上前提(B)“某部作品政治上是没有错误”,能否得出“某部作品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

五、请根据有关的推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二题每题12分,第三题15分。共39分)

1、“只有甲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甲队体力不强,或配合不好,或技术不高;所以,甲队不能战胜乙队。”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2、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大楼对身旁的老爷爷说:“真高,真漂亮!”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下面一段对话:

“爷爷,咱们为什么不住到这里来?”

“等你长大了好好念书。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

“爷爷,那么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

“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

请问: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我们假定:

(A)、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即他们的血型是A、B、O、AB四种血型中的一种。(B)、甲自述:“我是A型”;乙自述:“我是O型”,丙自述:“我是AB型”;丁自述:“我不是AB型”。(C)在这四个人的自述中,有三个的自述是正确的,有一个人的自述是错误的。

请问:

(1)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2)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3)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4)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注:如不能推出请说明理由)

一、

1、A是B的充分条件。

2、A是B的必要条件。

二、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什么规则?并略作分析。

1、错误,违反了下定义的规则:即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是全同关系的关系。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期刊并不只有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其它还有双月刊,季刊等,甚至还有非定期出版的。

2、错误,违反了下定义的规则:即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本题的被定义项就直接包含在定义项中,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错误,违反了下定义的规则:即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本题的被定义项大国、小国互相定义,犯了定义循环的逻辑错误。

三、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判断种类

1、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要么P,要么Q。

2、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或者Q。

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只有P,才Q。

4、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并且Q并且R并且S。

四、请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相容选言判断,加上题中前提,不能得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前提中肯定了一部分选言肢,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否则就会犯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2、第一个前提得不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前提中肯定了一部分选言肢,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否则就会犯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第二个前提能够得出结论,因为前提中否定一部分选言肢,结论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五、请根据有关的推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对。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能由否定前件而否定后件,这个推理中是否定前件,所以能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

2、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必要条件的推理,不正确,可以把它整理如下: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你现在没有住这样的高楼,所以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必要条件推理只能由否定前件而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则是由否定后件而否定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的推理规则。

3、(1)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可得结论甲不是A型,而其他三个人的自述则是正确的,所以可得结论:乙是O型,丙是AB型,这样,甲只能是B型(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同理,丁只能A 型。

(2)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则说明乙不是O型。而甲是A型,丙为AB型,而丁则不是AB型,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知,乙为B型,这样丁只能是O型。

(3)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则得结论丙不是AB型,而甲是A型,乙是O型,这样,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式可知,丙为B型,这样丁只能是AB型,但这与已知丁不是AB型相矛盾,所以得不出结论。

(4)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甲为A型,乙为O型,丙为AB型,这样,丁则为B 型。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BD )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概念与语句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 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异关系。 2. 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差,“判断”是属。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 __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 __”概括为“高级 __”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法律 逻 辑 学》 期 末考 试试 卷 1.“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 与SIP 两种判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 。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分) A 或者 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 →q ”、“p →q ”与“p →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D.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6. A 与B 是交叉关系,B 和C 也是交叉关系,则A 与C 之间不可能( ). A.可能是全异关系 B.可能是真包含关系 C.必然是交叉关系 D.可能是全同关系 7. 下列各题中,限制和概括均正确的是( )。 A.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 B.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为“受贿” C.将“故意犯罪”限制为“正当防卫”,概括为“犯罪” D.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8.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 A. 未受贿 B.未犯法 C. 受贿 D.并没有犯法 9.“中国的法官是公平断案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公平断案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反对 10. 若“A 可以分为B 、C 、D ”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 与D 的外延可以是(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 并不是说甲可能不懂刑法 C.并非甲不可能懂刑法 D.并非甲不必然不懂刑法 2. 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 A .你来,他也来 B .或者你不来,或者他来 C .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D .只有你来,他才来 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

.运用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从()可以推出。 Ⅰ:Ⅱ:Ⅲ:并非 Ⅳ:并非Ⅴ: .仅Ⅰ和Ⅱ .仅Ⅰ和Ⅴ .仅Ⅰ、Ⅲ和Ⅳ .Ⅰ、Ⅲ和Ⅴ .仅Ⅲ和Ⅴ .某寝室住着个学生。其中,一个是长春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在经管学院,三个是特长生。 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是真的,都能加强上述论证,除了 .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 .特长生都是南方人。 .长春学生在文传学院。 .广东学生在经管学院。 .如果一个三段论的有效式的结论是,小前提也是判断,则大 前提只能是()。 . . . .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下列性质命题中,谓项不周延的命题有: Ⅰ:他们中至少有一个是外地人 Ⅱ:没有哪一个作案人没有作案时间 Ⅲ:侦查员并不都是青年人。 Ⅳ:有一部分被告人不是罪犯 Ⅴ:并不是有的人生下来就很聪明的。 .仅Ⅰ和Ⅱ .仅Ⅰ和Ⅲ .仅Ⅰ和Ⅱ、Ⅲ .Ⅰ、Ⅱ、Ⅲ、Ⅳ、Ⅴ .仅Ⅱ .已知?°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都是先进工作者?±,据此运用命题变形推理可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不是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都不是先进工作者 .先进工作者都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 .非先进工作者都不是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

.有的非先进工作者是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 .琳琳理想中的爱人是三高:高学历,高收入和高个子。她结识了 甲乙丙丁四个男朋友,其中只有一人同时具备三高。此外,这四人 中:只有三个人是高个子,只有两个人是高收入,只有一个人是高 学历。 ?每个人至少具备一高 ?甲和乙的收入一样高 ?乙和丙的个子一样高 ?丙和丁的个子不是一种类型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可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甲同时具备三高。 .乙同时具备三高。 .丙同时具备三高。 .题干中缺乏足够的信息来确定谁同时具备三高。 .所有诗人都是文学家,有的文学家是诗人,张中是文学家,则 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张中是诗人 .张中不是诗人 .张中可能是诗人 .张中不是文学家就是诗人 . “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推理形式相同? .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 因此它是鸡。 . 一些投机者是乘船游玩的热心人;所有的商人都支持沿海工业的 发展;所有热心乘船游玩的人都反对沿海工业的发展。 据此可知: . 有一些投机者是商人。 . 商人对乘船游玩不热心。 . 一些商人热心乘船游玩。 . 一些投机者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 .所有北方来沪的农民工都办了暂住证,所有办了暂住证的人都获得 了就业许可证,有些北方来沪农民工当上了门卫;有些业余武校的学 员也当上了门卫;所有业余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如果上面的命题都真,则除了以下哪项以外其余的断定也是真的?A.所有北方来沪的农民工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B.没有一个业余武校的学员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C.有些北方来沪的农民工是业余武校的学员。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2、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3、 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 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 5、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6、什么是逻辑矛盾? 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 7、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 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 8、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 9、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10、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 二、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 1和5:所有S是P 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 3和8:只有p,才q。 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 1. C 2. C 3. A B C D 4. B E

经典逻辑学期末考试D卷.doc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逻辑学考试试卷(D) 考试时间:2016年1月7号时间:14:00~16:00 考场:文E303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直言命题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_________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_____命题。 2.只有在前件______而后件______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假。 3.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___,SOP________,SIP_________。 4.根据换位法规则,________命题不能换位;SAP换位后得_________。 5.若p→q值为真,则?p∨q_____,p∧?q__________。 6.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中项周延两次,则它不可能是_______格,也不可能是第______格。 7.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EP。那么小前提应为_________。 8.从种概念过度到数概念叫做概念的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有效三段论AAA式属于()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2.燃素说不是真理,燃素说是假说;所以,所有假说都不是真理。这个三段论犯了()错误 A.四项错误 B.中项两次不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大项不当周延 3.“所有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4.“省人民医院--市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作为连续() A.概括,不正确 B.概括,正确 C.限制,不正确 D.限制,正确 5..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命题是() A.如果非p,才非q B.如果非q,则非p C.如果p,则q D.q并且非p 6.“参加会议的都不是科学家”和“参加会议的没有一个不是科学家”这两个命题之间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从属关系 7.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第二格,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小项在结论中周延,这个三段论的形式是() A.AOO式 B.EAE式 C.AEE式 D.AAA式 8.如果以“所有A都不是B,所有A都是C”为前提,进行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可得出() A.有C不是B B.有B不是C C.所有C都不是B D.所有B都不是C 9.下列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是() A.(p←→q)∧?p→q B.(p→?q)∧p→q C.(?p∧q)→(q∧?p) D.(p∨?q∨r)∧?q→(p∨r) 10.“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11.“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整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是() 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 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 D. 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12.若p、q都为假,则与“p或者q”等值的命题是() A.如果p,那么q B.只有p,才q C.p并且q D.p当且仅当q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题一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其中,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和。 2、在三段论第一格中,中项M分别是大前提的和小前提的 。 3、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不能换质位。 4、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具有 关系的判断假。 二、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 1、A、研究生B、学生C、党员 2、A、推理B、演绎推理C、选言推理 3、A、电大学生B、北京电大学生C、工人D、北京电大 三、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数学就是基础科学 2、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3、北京大学可分为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化学系、西语系,等部门。 4、大学可分为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政法专业大学和其它 一般性大学 5、逻辑学不是研究思维内容的科学

四、单项选择题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变项 D、思维 2、“当且仅当p,则q”与“要么p,要么q”这两个判断形式包含着(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3、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则a与b之间具有()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于 C、交叉 D、真包含 4、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从个别到一般 B、结论是或然的 C、从个别到个别 D、前提蕴含结论 5、当可能P真时,则()为真 A、必然P B、不必然非P C、必然非P D、可能非P 6、在选取言证法所使用的推理是选言推理的() A、肯定否定式 B、否定肯定式 C、肯定后件式 D、否定后件式 7、与“他可能不是电大学生”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 A、他可能是电大学生 B、他可能性不是电大学生 C、他不必然是电大学生 D、他不必然不是电大学生 8、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是() A、思维形式→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B、判断→简单判断→性质判断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

% 《普通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及其答案 (法律、教育等专业适用) 一、填空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的不同决定的。 常项、变项、常项 2.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 概念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3.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 单独概念 4.主项与谓项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E、I 5.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五种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6.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肯定、全称 7.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判断不能换质位。 < O、I 8.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 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有的非共产党员是律师、S O P→S I P → P I S 9.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SOP取值为,SAP取值为。假、真、假 10.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 真假不定、真 11.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结论应为。 》 MAS 、SOP 1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中项不周延 13.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真、假 1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假、真

15.“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一判断的负判断是,与负该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 并非“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勤奋的人,在事业上也能有所成就16.当“p ←→q”为假时,”pvq为。 真 17.“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你来且他也来 18 .“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不由外国人当经理也能把企业搞好 19.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甲队必然能获冠军”真,可推出“甲队可能获冠军”、· “某甲必然不能获冠军”。 真、假 20.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小张必然考上大学”真,可推出假,真,假。 小张必然不考上大学、小张可能考上大学、小张可能不考上大学 21.根据不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 矛盾、反对 22.如果对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同时以否定,则违反的要求。 ! 排中律 23.任何论证都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24.反驳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被反驳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 25.间接反驳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对方论题或的反论题的真实性,然后根据律,从而间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的反驳方法。 相矛盾、相反对、不矛盾律 二、单项选择题 ) 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廷方面 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④)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的“民”这个概念是() ①集合概念②非集合概念③普通概念④负概念 (②) 3.“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同语反复④循环定义 (③)

大学生逻辑学试卷

湖南商学院课程考核试卷(B)(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课程名称:普通逻辑学学分 2 考核学期:2011 —2012 学年度第2 学期考核形式:闭卷 年级、专业、层次:2010级和2011级部分班级时量:120 分钟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2、由并非SEP可推出Si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矛盾 B、反对 C、下反对 D、差等 3、湖南人都是南方人,有些湖南人不是学生。以上判断为真,则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有些南方人是学生 B、有些南方人不是学生 C、有些学生是南方人 D、有些学生不是南方人

4、税务局发现这个公司有些职工偷税漏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以下三个断定中:() ①这个公司没有职工不偷税漏税②这个公司有些职工没有偷税漏税 ③这个公司所有都职工没有偷税漏税 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仅① B仅② C仅③ D 仅①和② 5、下列属于正确的逻辑划分是 ()。 A、某工厂分为一车间、二车间、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中国分为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山西省、云南省等 D、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6、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变项 C、思维的内容 D、语言表达形式 7、“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A p∧q B p∨q C (p∨q)→r d(p∧q) →r 8、同时否定SAP和SIP,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9、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A、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B、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C、判断间的真包含关系 D、判断间的蕴涵关系 10、在这次逻辑学考试中,同学甲的分数比乙低,但比丙的分数高;丁的分数比乙和丙的分数低;戊的分数比丁的分数高,但比乙的低。问:按照上述情况,根据下列哪项能够推出己的分数比甲的分数低?() A、甲的分数和戊的分数一样高。 B、戊的分数和己的分数一样高。 C、己的分数比丁的高,但比戊的低。 D、己的分数比乙的分数低。 11、张三违章驾驶汽车,交警向他宣布处理决定:“要么扣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张三不同意。问:如果张三坚持己见,以下哪项实际上是他同意的?()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形式逻辑学试题

形式逻辑学试题 一、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 的什么条件?(每题3分,共6分) 1、A、灯泡钨丝断了B、灯泡不会亮了 2、A、合理施肥B、获得丰收 二、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什么规则?并略作分析。(每题5分,共15分) 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凡是看机会而行动而采取行动的人就是机会主义者。 3、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三、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判断种类(每题5分,共20分) 1、要么换张平上场,要么换李明上场。 2、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 3、方老师只有有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 4、A、B、C、D四人在上海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中都获得一等奖。 四、请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命题是什么命题?又问,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由“一部作品有问题,或者是政治上有错误,或者是艺术上的缺点”作前提,再加上前提(A)“某部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能否得出结论“某部作品不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加上前提(B)“某部作品政治上是没有错误”,能否得出“某部作品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

五、请根据有关的推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二题每题12分,第三题15分。共39分) 1、“只有甲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甲队体力不强,或配合不好,或技术不高;所以,甲队不能战胜乙队。”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2、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大楼对身旁的老爷爷说:“真高,真漂亮!”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下面一段对话: “爷爷,咱们为什么不住到这里来?” “等你长大了好好念书。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 “爷爷,那么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 “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 请问: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我们假定: (A)、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即他们的血型是A、B、O、AB四种血型中的一种。(B)、甲自述:“我是A型”;乙自述:“我是O型”,丙自述:“我是AB型”;丁自述:“我不是AB型”。(C)在这四个人的自述中,有三个的自述是正确的,有一个人的自述是错误的。 请问: (1)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2)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3)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4)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注:如不能推出请说明理由) 一、 1、A是B的充分条件。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b.a与b同一c.a与b交叉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b.概括和限制都错c.概括对,限制错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c.A与B全异d.A与B 交叉 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b.循环定义c.定义过宽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逻辑学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 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