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展、高可用与负载均衡网站架构设计策划方案

可扩展、高可用与负载均衡网站架构设计策划方案
可扩展、高可用与负载均衡网站架构设计策划方案

可扩展、高可用、负载均衡网站架构设计方案

2009-06-08 13:22

差不多需求:

1、高可用性:将停止服务时刻降低到最低甚至是不间断服务

2、可扩展性:随着访问的增加,系统具备良好的伸缩能力

3、可视性:系统、服务的状态处于一个实时的监控之下

4、高性能高可靠性:通过优化的体系结构及合理的备份策略

5、安全性:结构上的安全及主机的安全策略

差不多思路

1、关于访问频繁,用户量大的对象(bbs,blog)采纳某种合理的方式负载到多个

服务器上。把数据库独立出来,预备2套mysql数据库,以实现主从复制,即减轻负载,又提高了可靠性。更近一步,使用mysql proxy技术,实现主从服务器的读写分离,大大提高那个系统的性能和负载能力。

2、数据库与外部网络隔离,只同意web服务器(bbs,blog等)通过私有地址方

式访问。如此就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同时也节约了宝贵的带宽。

3、部署监控系统,通过监控主机存活、服务、主机资源,实时把系统的健康状

态置于可视状态,对系统的运营状态心中有数。

4、备份是想都不用想的情况,使用单独的服务器集中备份,是一个比较不错的

主意。

拓扑结构

业务逻辑

技术实现

1、负载均衡。2台同样配置的linux服务器,内核支持lvs,配置keepalived工具,即可实现负载转发。一旦其后的真实服务器出现故障,keepalived会自动把故障机器从转发队列删除掉,等到故障修复,它又会自动把真实服务器的地址加入转发列表。由于lvs支持会话保持,因此关于bbs 如此的应用,一点也不用担心其登录丢失。

2、mysql主从复制。即保证数据的安全,又提高了访问性能。我们在前端的每个web服务器上加入mysql proxy那个工具,即可期待实现读写的自动分离,让写的操作发生在主数据库,让查询这类读操作发生在从数据库。

3、nagios是一个开源的,受广泛欢迎的监控平台。它可对主机的存活、系统资源(磁盘空间、负载等)、网络服务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探测到故障,将自动发送邮件(短信)通知故障。

4、备份。包括web数据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备份。关于web服务而言,GNU tar 即可实现备份的一切愿望。简单的设置一下crontab 就能够让系统在我们做梦的时刻老老实实的帮我们备份了。然而,由于空间的限制,不可能一直备份下去,因此要做一个合适的策略,以不断的用新的备份去替换陈旧的备份数据;多少天合适?看磁盘容量吧。关于数据库,先mysqldump一下,再tar.完成这些工作后把备份文件传输到备份服务器集中。一个比较省事的方法是把备份服务器以NFS 方式挂接到web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

5、web服务器。至少包括apache和mysql proxy这两个组件。Apache做bbs和

blog的容器,以虚拟机方式把用户的请求转发到bbs目录或blog目录。

6、安全措施。包含两层安全,一层是主机本身,另一层是结构(mysql从外部

网络隔离)。实践证明,iptables是一个特不值得信赖的防火墙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采取先关门后开窗的策略,大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组件

、硬件: 负载均衡2台(dell 1950),web服务器2-3台(dell1950),数据库2台(dell 2950),存储NAS(5T格式化后容量),备份4u服务器(带磁盘阵列5T容量),监控服务器1台(dell1850).

、软件:操作系统centos 5(定制安装),负载均衡ipvsadm、keepalived,监控nagios,web 服务apache+php等,数据库mysql,数据库代理mysql proxy.

进度安排

1、lvs负载均衡配置及测试:2-3天

2、web服务器配置:2-3天

3、mysql主从服务器配置:1-3天

4、web数据迁移:1天

5、数据库数据迁移:2天

6、上线测试:1-2天

7、正式上线:2天

keepalived.conf

Configuration File for keepalived

lobal_defs {

outer_id LVS_DEVEL

rrp_instance VI_1 {

state master

interface eth0

virtual_router_id 59

priority 100

advert_int 1

authentication {

auth_type PASS

auth_pass 1111

}

irtual_ipaddress {

1.61.61.100

61.61.61.101

irtual_server 61.61.61.100 80 {

delay_loop 6

lb_algo rr

lb_kind DR

persistence_timeout 50

protocol TCP

eal_server 61.61.61.102 80 {

weight 100

TCP_CHECK {

connect_timeout 3

nb_get_retry 3

delay_before_retry 3

connect_port 80

}

}

real_server 61.61.61.103 80 {

weight 100

TCP_CHECK {

connect_timeout 3

nb_get_retry 3

delay_before_retry 3

connect_port 80

}

}

}

真实服务器虚拟ip设置脚本

!/bin/bash

#description : start realserver

VIP=61.61.61.100

./etc/rc.d/init.d/functions

case "$1" in

start)

echo " start LVS of REALServer"

/sbin/ifconfig lo:0 $VIP broadcast $VIP netmask 255.255.255.255 up echo "1"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ignore

echo "2"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

echo "1" >/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ignore

echo "2" >/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

;;

stop)

/sbin/ifconfig lo:0 down

echo "close LVS Directorserver"

echo "0"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ignore

echo "0"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

echo "0" >/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ignore

echo "0" >/proc/sys/net/ipv4/conf/all/arp_announce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

exit 1 esac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 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简要描述体系结构文档的目的。]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V1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公司: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目录 1. 负载均衡概述 (3) 2. 项目现状 (3) 3. 项目需求分析 (4) 4. 项目解决方案 (4) 5. 负载均衡结构介绍 (7) 5.1. 负载均衡 (7) 5.2. 负载均衡实现设备[2] (8) 5.3. 负载均衡系统结构 (9) 5.3.1. 两层结构的负载均衡系统 (9) 5.3.2. 三层结构的负载均衡系统 (9) 5.4. 负载均衡实现的方法 (11) 6. Web服务器集群环境配置与测试 (11) 6.1. 搭建环境 (11) 6.1.1. 软硬件环境的搭建 (11) 6.1.2. 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11) 6.2. 环境的测试 (13) 6.3. 集群系统负载均衡测试 (13) 6.4. 集群系统负载均衡测试分析 (13) 6.5. 本系统的不足之处 (14)

1.负载均衡概述 为了提高集群系统对用户的快速响应与整体吞吐量,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将Web访问均衡地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个服务器。基于此思想本文针对传统的单机思想给出了一种多机三层结构的负载均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了它在负载均衡方面的优越性。 Internet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使Web应用成为目前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Web服务器动态内容越来越流行。目前,网上信息交换量几乎呈指数增长,需要更高性能的Web服务器提供更多用户的Web服务,因此,Web服务器面临着访问量急剧增加的压力,对其处理能力和响应能力等带来更高的要求,如果Web 服务器无法满足大量Web访问服务,将无法为用户提供稳定、良好的网络应用服务。 由于客观存在的服务器物理内存、CPU 处理速度和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当大量突发的数据到达时,Web服务器无法完全及时处理所有的请求,造成应答滞后、请求丢失等,严重的导致一些数据包因延时而重发,使传输线路和服务器的负担再次增加。传统的方法是提高Web 服务器的CPU 处理速度和增加内存容量等硬件办法但无论如何增加Web 服务器硬件性能,均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对用户的访问服务能力。 面对日渐增加的Web 访问服务要求,必须对Web 服务器按一定策略进行负载分配。利用负载均衡[1]的技术,按照一定策略将Web 访问服务分配到几台服务器上,负载处理对用户透明,整体上对外如同一台Web 服务器为用户提供Web服务。 2.项目现状 本案例公司中现有数量较多的服务器群: ?WEB网站服务器 4台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4.用例视图 [本节使用用例分析技术所生成的系统用例模型,描述其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在该模型中纳入用例或场景,应该是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部分。] [另外,在本节中还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用例,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帮助系统实现。] 5.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主要是反映系统本质的问题领域类模型,在逻辑视图中将列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包。而对每个子系统、包分解成为一个个类,并说明这些关键的实体类的职责、关系、操作、属性。这也是OO思想的体现,以类、类与类之间的协作、包、包与包之间的协作模型来表达系统的逻辑组织结构。] 5.1概述 [在本小节中,列出逻辑视图的顶层图,该图将反映系统由哪些包组成,每个包之间的关系与协作,以及包的层次结构。使得读者对整个软件体系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2影响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设计包 [在本小节中,将从逻辑视图中选择有重要意义的设计包,每个设计包有一个小节来描述,说明这些包的名称、简要的说明、该包中的主要类和相关的类图。对于包中的重要的类,还应该说明其名称、简要说明、主要职责、操作、属性等。] 6. 进程视图 [本节主要描述该软件体系结构下,系统运行态的情况。描述系统在执行时,包括哪些进程(包括线程、进程、进程组),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如何进行消息传递、接口如何。并且来说明如何进行组织。]

F5负载均衡双机热备实施方案

F5双机热备实施说明 2012/12/4

一、项目拓扑图及说明 两台F5负载均衡设备采用旁挂的方式连接至交换机,设备地址和虚拟地址在服务器的内网地址段中划分;使用F5为认证应用服务器进行流量负载均衡。 二、设备信息及IP分配表 F5:型号BIG-IP LTM 1600 软件版本:V10.2.4 对外地址对外端口内网地址内网端口协议设备名备注 192.168.100.21 https://www.360docs.net/doc/4b2669100.html, F5-1IP地址 192.168.100.22 https://www.360docs.net/doc/4b2669100.html, F5-2IP地址 192.168.100.23 F5浮动地址 10.168.100.21 F5-1数据同步 10.168.100.22 F5-2数据同步 192.168.100.150 80 192.168.100.4 80 TCP 认证服务器1 192.168.100.5 80 TCP 认证服务器2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

3.1、F5设备加电测试 3.2、配置F5及F5双机,需2.5小时 3.3、测试F5双机切换,需0.5小时,这部分作为割接准备工作。3.4、先添加认证服务器单节点到F5设备192.168.100.150的虚拟服务中,在内网测试应用,需0.5小时 3.5、将应用服务器从双机模式更改为集群模式,将认证服务器两个节点添加到F5设备,这个时间取决于服务器模式更改的时间。 3.6、在防火墙上更改认证服务器的映射地址,将原来的地址更改为F5设备上的虚拟服务IP地址192.168.100.150 ,TCP 协议80端口。 四、回退方法 在外部网络不能访问认证服务时,回退的方法是在防火墙上把F5设备虚拟服务器192.168.100.150地址映射,更改为原单台认证服务器IP地址,将认证服务器集群模式退回双机模式。 五、F5设备配置步骤 5.1、设置负载均衡器管理网口地址 F5 BIG-IP 1600 设备的面板结构: BIG-IP 1600应用交换机具备四个10/100/1000M自适应的网络接口及二个光纤接口. 10/100/1000 interface — 4个10/100/1000 M 自适应的网络接口 Gigabit fiber interface — 2个1000M 多模光纤接口

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1 需求分析 无论用户的数据中心内部采用多么完善的冗余机制、安全防范工具以及先进的负载均衡技术,单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方式仍然不能保证关键业务可以7*24不间断运行。 而为了满足处于全球范围内不同地点的用户在访问应用时可以具备相同的快速访问感受,单一的数据中心却完法实现。 基于以上两个最主要的原因,用户通过在不同物理位置构建多个数据中心的方式已经成为用户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构建了多个数据中心后,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实现多个数据中心间的协调工作,引导用户访问最优的站点,或者当某个站点出现灾难性故障后使用户仍然可以访问其他站点上的关键业务等问题成为用户最关注的问题。 2 Radware 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Radware 的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通过将相同服务内容布署在处于不同物理地点的多个数据中心中得到更高的可用性、性能、以及更加经济和无懈可击的安全性,以便在全球范围内的客户获得更快的响应时间。 Radware的全局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支持Radware 下一代APSolute OS 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功能,彻底解决了网络可用性、性能和安全问题,使得应用在多个数据中心中获得更高的灵敏并具有自适应性。配合Radware 的高速度、高容量ASIC芯片+NP处理器的专用硬件应用交换设备,可有效保障网络应用的高可用性、提升网络性能,加强安全性,全面提升IT服务器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升值潜力。 结合Radware多年来在智能应用流量管理领域的经验,以及对用户实际需求的分析,我们认为负载均衡器应具备如下功能:

?能够通过唯一的IP地址或域名的方式作为所有提供相同服务的数据中心的逻辑入口点。 ?全局负载均衡交换机具有灵活的流量分配算法与机制,以确保用户总能访问可以为其提供最优服务的数据中心的内容。 ?通过部署高性能的负载均衡产品,能够及时发现各数据中心或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的健康状况,当某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时,保证把后续用户的访问导向到正常运行的数据中心上。 ?针对基于会话的业务,可以提供多种会话保持机制,确保用户在处理业务时的连续性。避免将用户的相同会话的业务请求,分配到不同的数据中心而造成访问失败。 ?应具备安全过虑及防DOS/DDOS的功能,为服务器提供多一层安全保障 ?具有很好的升级与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特定的和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2.1 方案拓扑图 2.2 AppDirector-Global实现全局及本地负载均衡 在全局及本地负载均衡方面,AppDirector-Global主要在网络中实现以下功能: 2.2.1 全局负载均衡策略 Radware支持多种全局负载均衡策略,能够通过唯一的IP地址或域名的方式作为所有提供相同服务的数据中心的逻辑入口点。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其中以下的一种,也可以组合同时使用。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Radware负载均衡解决实施方案

Radware负载均衡解决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Radware WSD 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1.1 WSD ―服务器负载均衡 1.1.1Radware 网络应用系统负载均衡的基本工作原理 Radware的WSD通过对于数据包的4-7层信息的检查来进行负载均衡的判断,服务器负载均衡是最普遍的一种4-7层交换的例子,下面我们就以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整个流程来介绍Radware WSD的工作原理: 1.1.1.1 会话“session”。 请看下面会话的例子: 为了识别会话,客户机和服务器都使用TCP“埠”。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TCP会话由四个参数定义:客户机IP地址、客户机TCP端口、服务器IP地址和服务器TCP端口。所以,如果IP地址为199.1.1.1的客户机使用TCP端口1234与IP地址为145.145.100.100的服务器(TCP埠80)建立会话,则该会话定义如下: (clntIP,clntPORT,srvrIP,crvrPORT )= (199.1.1.1,1234,145.145.100.100,80) 1.1.1.2 服务器负载均衡 假设图1中所示的样例,客户机通过访问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WSD的虚拟地址145.1.1.1 进行HTTP应用的访问。再假设选择服务器145.145.100.100响应此客户机,则客户表的记录如下所示:

如果启用此记录,WSD 会执行以下两个任务: 1. 所有从客户机199.1.1.1发送到服务器群145.145.1.1且目标TCP 端口为80的数据包将被发送到服务器145.145.100.100。 2. 所有从服务器145.145.100.100发送到客户机199.1.1.1且源TCP 端口为80的数据包将被改为源地址145.145.1.1发送出去。 即:对于用户199.1.1.1 来说,145.145.1.1 是他要访问的服务器IP 地址,当WSD(145.145.1.1),收到用户请求后,会根据后面2台服务器的“健康状况”和负载均衡算法将用户的请求转发到某一台服务器145.145.100.100 1.1.1.3 健康检查 由于负载均衡设备同应用的关系比较紧密,所以需要对负载均衡的元素进行“健康”检查,如果负载均衡设备不能在应用进行健康检查,就无法做到对应用的高可靠性的保障。 Radware 的高级健康检查模块,可以准确的做到应用层的健康检查。这种新的模块与流量复位向模块紧密相连, 可以提前检验所有应用和网络部件的可用

数据库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双节点数据库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问题的提出? 在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上,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存在的形式主要有单机模式和集群模式(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或实现备份)如:失败转移集群(MSCS)、镜像(Mirror)、第三方的高可用(HA)集群或备份软件等。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数据量和访问量也会迅猛增加,此时数据库就会面临很大的负载和压力,意味着数据库会成为整个信息系统的瓶颈。这些“集群”技术能解决这类问题吗?SQL Server数据库上传统的集群技术 Microsoft Cluster Server(MSCS) 相对于单点来说Microsoft Cluster Server(MSCS)是一个可以提升可用性的技术,属于高可用集群,Microsoft称之为失败转移集群。 MSCS 从硬件连接上看,很像Oracle的RAC,两个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共享磁盘;事实上SQL Server 数据库只运行在一个节点上,当出现故障时,另一个节点只是作为这个节点的备份; 因为始终只有一个节点在运行,在性能上也得不到提升,系统也就不具备扩展的能力。当现有的服务器不能满足应用的负载时只能更换更高配置的服务器。 Mirror 镜像是SQL Server 2005中的一个主要特点,目的是为了提高可用性,和MSCS相比,用户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更容易了,不需要共享磁盘柜,也不受地域的限制。共设了三个服务器,第一是工作数据库(Principal Datebase),第二个是镜像数据库(Mirror),第三个是监视服务器(Witness Server,在可用性方面有了一些保证,但仍然是单服务器工作;在扩展和性能的提升上依旧没有什么帮助。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广州润衡软件连锁有限公司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项目名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版本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5 1.1目的5 1.2范围5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 1.4参考资料5 1.5概述5 2.整体说明5 2.1简介5 2.2构架表示方式5 2.3构架目标和约束5 3.用例视图6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6 4.逻辑视图6 4.1逻辑视图6 4.2分层6 4.2.1应用层6 4.2.2业务层7 4.2.3中间层7 4.2.4系统层7 4.3架构模式7 4.4设计机制7 4.5公用元素及服务7 5.进程视图7 6.部署视图7 7.实施视图8 7.1概述8 7.2层8 7.3部署8 8.数据视图8 9.大小和性能8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0.质量8 11.其它说明8 12.附录A 指南8 13.附录B 规范9 14.附录C 模版9 15.附录D 示例9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1.5概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构架及其表示方式。还会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实施视图中列出必需的那些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设计设计

一、用户需求 本案例公司中现有数量较多的服务器群: WEB网站服务器 4台 邮件服务器 2台 虚拟主机服务器 10台 应用服务器 2台 数据库 2台(双机+盘阵) 希望通过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实现各服务器群的流量动态负载均衡,并互为冗余备份。并要求新系统应有一定的扩展性,如数据访问量继续增大,可再添加新的服务器加入负载均衡系统。 二、需求分析 我们对用户的需求可分如下几点分析和考虑: 1.新系统能动态分配各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流量;同时能互为冗余,当其中 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余服务器能即时替代工作,保证系统访问的 不中断; 2.新系统应能管理不同应用的带宽,如优先保证某些重要应用的带宽要 求,同时限定某些不必要应用的带宽,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3.新系统应能对高层应用提供安全保证,在路由器和防火墙基础上提供了 更进一步的防线; 4.新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扩展性。 o容量上:如数据访问量继续增大,可再添加新的服务器加入系统; o应用上:如当数据访问量增大到防火墙成为瓶颈时,防火墙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案,又如针对链路提出新要求时关于Internet访问 链路的动态负载均衡方案等。 三、解决方案 梭子鱼安全负载均衡方案总体设计 采用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提供本地的服务器群负载均衡和容错,适用于处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服务器群。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带给我们的最主要功能是:

当一台服务器配置到不同的服务器群(Farm)上,就能同时提供多个不同的应用。可以对于每个服务器群设定一个IP地址,或者利用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的多TCP端口配置特性,配置超级服务器群(SuperFarm),统一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 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A10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解读

1SJ tit works ***** 单位 A10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A10 Networks Inc. 1SJ tit works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需求分析及讨论 (1) 2.1应用系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1) 2.2需求分析 (2) 3.A10公司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3) 3.1网络结构图 (3) 3.2A10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3) 3.2.1APP Server负载均衡的实现 (4) 3.2.2应用优化的实现 (4) 3.3解决方案说明 (5) 3.4方案的优点 (6) 4.A10 AX的优点及各型号指标总结 (7) 5.A10公司简介 (7) 6.AX介绍 (8) 6.1 A10公司AX简介 (8) AX系列功能 (8)

1. 项目概述 2. 需求分析及讨论 2.1应用系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随着用户量增大及业务的发展,一个应用系统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瓶颈可能出现在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带宽等的性能不足,而运行一旦出现故障给业务带来的影响范围是巨大的,服务器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现为如下几点: ?高可用问题 关健性应用要求7*24稳定运行不被中断,高可用性问题被放在首要位置。 ?利用“不平衡”现象 数据的大集中使得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日益增大,服务器性能往往会成为一个系统的瓶颈,随着性能问题的产生,单点故障的发生也将比较频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方式多为采取更换更好的服务器并且采用双机备份系统提供服务的方式,这样必然存在 一半的资源浪费的情况,而在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这种动作讲不断的重复,不但服务器的利用率不平衡,而且持续引起投资的浪费。 ?“峰值”问题 服务器的处理多存在“波峰”和“波谷”的变化。而且“波峰”时,业务量大小的变化又不规律,这就使服务器不得不面对“峰值堵塞”问题。原有解决方法为增加服务器或主机数量,提高处理能力。但仍存在性能不平衡问题,且这样做,投资成本大。 ?多米诺”现象 单台服务器的设置,不可避免会出现“单点故障”,需要进行服务器“容错”。为实现容错,往往在主服务器旁安置一台或多台备份服务器。但这样做,平时只有一台服务器工作,其它服务器处于空闲状态,无法完全利用所有服务器的处理资源,当出现“峰值堵塞”时,“多米 诺”效应往往会发生,即所有服务器连续被“堵”至“死”。最终的结果将导致系统的瘫痪。 ?“扩展”不便 随着物理和应用的集中,服务器上所要处理的数据量(traffic )增大,客户交易产生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6Y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 说明: 1.《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描述了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的设计。它描述了CSCI级设计决策、CSCI体系结构设计(概要设计)和实现该软件所需的详细设计。SDD可用接口设计说明IDD和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DBDD加以补充。 2.SDD连同相关的IDD和DBDD是实现该软件的基础。向需方提供了设计的可视性,为软件支持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 3.IDD和DBDD是否单独成册抑或与SDD合为一份资料视情况繁简而定。 目录 软件(结构)设计说明(SDD) (1) 1引言 (3) 1.1标识 (3) 1.2系统概述 (3) 1.3文档概述 (3) 1.4基线 (3) 2引用文件 (3) 3 CSCI级设计决策 (3) 4 CSCI体系结构设计 (4) 4.1体系结构 (4) 4.1.1程序(模块)划分 (4) 4.1.2程序(模块)层次结构关系 (4) 4.2全局数据结构说明 (4) 4.2.1常量 (4) 4.2.2变量 (4) 4.2.3数据结构 (5) 4.3 CSCI部件 (5) 4.4执行概念 (5) 4.5接口设计 (6) 4.5.1接口标识与接口图 (6) 5 CSCI详细设计 (7) 6需求的可追踪性 (8) 7注解 (8) 附录 (8)

1引言 说明: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中“引言”部分。 2引用文件 本章应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本章也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3 CSCI级设计决策 本章应根据需要分条给出CSCI级设计决策,即CSCI行为的设计决策(忽略其内部实现,从用户的角度看,它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其他影响组成该CSCI的软件配置项的选择与设计的决策。 如果所有这些决策在CSCI需求中均是明确的,或者要推迟到CSCI的软件配置项设计时指出,本章应如实陈述。为响应指定为关键性的需求(如安全性、保密性、私密性需求)而作出的设计决策,应在单独的条中加以描述。如果设计决策依赖于系统状态或方式,则应指出这种依赖性。应给出或引用理解这些设计所需的设计约定。CSCI级设计决策的例子如下:a.关于CSCI应接受的输入和产生的输出的设计决策,包括与其他系统、HWCI, CSCI和用户的接口(本文的4.5.x标识了本说明要考虑的主题)。如果该信息的部分或全部已在接口设计说明(IDD)中给出,此处可引用。 b.有关响应每个输入或条件的CSCI行为的设计决策,包括该CSCI要执行的动作、响应时间及其他性能特性、被模式化的物理系统的说明、所选择的方程式/算法/规则和对不允许的输入或条件的处理。 c.有关数据库/数据文件如何呈现给用户的设计决策(本文的4.5.x标识了本说明要考虑的主题)。如果该信息的部分或全部已在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DBDD)中给出,此处可引用。 d.为满足安全性、保密性、私密性需求而选择的方法。 e.对应需求所做的其他CSCI级设计决策,例如为提供所需的灵活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所选择的方法。 4 CSCI体系结构设计 本章应分条描述CSCI体系结构设计。如果设计的部分或全部依赖于系统状态或方式,则应指出这种依赖性。如果设计信息在多条中出现,则可只描述一次,而在其他条引用。应给出或引用为理解这些设计所需的设计约定。 4.1体系结构 4.1.1程序(模块)划分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CSCI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功能及其所包含的源标准名。 4.1.2程序(模块)层次结构关系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CSCI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之间的层次结构与调用关系。

(完整版)F5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要点

F5服务器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目录 一.大量数据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2) 1.目前存在隐患 (3) 2.应用系统问题综述 (3) 1)“峰值”问题 (4) 2)多米诺”现象 (4) 3)“N+1”方式 (4) 4)“扩展”不便 (5) 5)“免疫力”差 (5) 6)“容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应用与网络脱节 (6) 二.F5解决方案 (6) 2.1 网络结构 (6) 2.2 方案优势 (7) 2.2.1避免“不平衡”现象 (7) 2.2.2解决因“峰值堵塞”带来的性能调整“不平衡” (9) 2.2.3避免“多米诺”现象 (9) 2.2.4更好的提供系统容错,提高系统可靠性 (10) 2.2.5“扩展”灵活 (11) 2.2.6“免疫力”强 (12) 2.2.7“容灾” (13) 2.2.8网络感知应用,应用控制网络 (14) 三.相关技术资料 (17) BIG-IP提供支持99.999%的正常运行 (17) 四.成功案例 (19) F5为中国某税务机关提供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19)

一.大量数据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在现今的企业中,不论是否提供关键性任务的服务,都需要一个持续运行不断的高可用性网络计算环境以维持不间断的高品质服务。所谓高可用性的环境,也是信息管理人员所必须考虑的四件事: 1.使数据有一个安全的存储和运作方式,即使在设备故障时仍能保持数据的完整 一致。 2.使服务器系统持续运行,即使发生故障仍然让服务持续下去。 3.使整个计算环境能更好的管理,如何容错、容灾、集群共享。 4.如何使投资有最好的效益,使系统有最佳的扩充能力,有最低的整体拥有成本, 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均能确保数据的完整一致,系统持续运行,使服务不间 断,同时有最好的投资回报率。 高可用性被定义为计算系统的连续运行。根据故障停机的业务影响,应用系统需要不同的可用性水平。要想实现一个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所有组件(包括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端到端网络)都需要提供连续的服务。 企业和机构对网络化应用及Internet 的日益依赖,加上语音和数据的集成,创造了对高可用性应用的增加需求。任何类型的系统故障停机都可能意味着收入、信誉和客户满意的巨大损失。 高度网络可用性的利用,企业实施高可用性网络来: ?防止财务损失 ?防止生产力损失 ?改进用户满意度 ?改进客户满意/信任 ?降低反应性IT支持成本,提高IT生产力 ?部署关键任务应用支持新业务实践的好处 ?典型的业务要求 为了实现高度的网络可用性,需要部署下列组件:

软件系统架构说明书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部件型号名称(可选)] 软件系统架构说明书 共3页 XXXXXX公司

文件审批: 文件修改记录:

目录 1概述 (1) 1.1简述 (1) 1.2目的 (1) 1.3范围 (1) 1.4定义与缩略语清单 (1) 1.5参考文档及资料 (1) 2构架目标和约束 (1) 3用例视图 (1) 3.1用例实现 (1) 4逻辑视图 (2) 4.1概述 (2) 4.2在构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设计包 (2) 5进程视图 (2) 6部署视图 (2) 7实施视图 (2) 7.1概述 (2) 7.2层 (2) 8数据视图(可选) (2) 9大小和性能 (2) 10质量 (3)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软件系统架构说明书 1 概述 1.1 简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引用和概述。 1.2 目的 此文档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使用了大量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不同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在构架方面对系统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定义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3 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对象;此文档所影响的对象。 1.4 定义与缩略语清单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的定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5 参考文档及资料 如公司文档、参考文献、文章、标准等。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任何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发布组织。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引用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2 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旧代码等。 3 用例视图 本节列出用例模型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这些用例或场景应体现最终系统中重要的、核心的功能;或在构架方面的涉及范围很广(使用了许多构架元素);或强调或阐明了构架的某一具体的细微之处。 3.1 用例实现 本节通过几个精选的用例(场景)实现来阐述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并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促成其功能的实现。

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Array Networks 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Array APV系列、AppVelocity应用于企业网络优化

目录 1. 多链路接入背景介绍 (3) 1.1 单链路接入单点故障 (3) 1.2 运营商之间互访 (4) 1.3 双链路解决方案的产生以及其衍生的问题 (4) 2. Array 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6) 2.1 方案介绍 (6) 2.2 流出(Outbound)流量处理 (7) 2.3 其它重要功能设置: (8) 2.4 流入(Inbound)流量处理 (8) 3. 解决方案功能特点介绍 (10) 3.1. 全面的链路监控能力 (10) 3.2. 全路经健康检查 (10) 3.3. 策略路由 (11) 3.4. APV-LLB的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功能和优点: (11) 3.5. 链路优化功能与其他应用性能提高功能 (11) 3.5.1. Http 压缩功能 (11) 3.5.2. Cache 功能 (11) 3.5.3. Connection Multiplexing(连接复用)技术 (12) 3.5.4. Connection Pooling(连接池)技术 (12) 3.5.5. Array SpeedStack?技术 (12) 3.6. 安全防护功能 (13) 3.7. Cluster技术 (13) 3.8. Array APV 配置管理 (14) 3.9. 可扩展性 (14) 3.9.1. 服务器负载均衡与广域网负载均衡 (14) 3.9.2. 扩展的SSL加速适用于电子商务 (14) 4. 链路负载均衡对企业的价值 (14)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设计模板讲解

架构设计说明书 产品发布标识 [填写说明:模板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显示的文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文档编辑完成后应该将其删除。文档正文应使用常规、黑色、五号字体即系统设置的“正文”样式 文档页眉处的”xxxx系统”和“版本号”仅为示例,请注意更新封页与页眉符合实际情况。此处的版本号指的是产品版本号 封页简要表中的产品名,如无可以不填写。 当某一章/节没有内容时,必须注明N/A,同时标注理由。例如:本章/节内容无需考虑。特别说明:当某章/节内容参见其它文档时,不能注明N/A,而应该写明参见某文档的具体章节。 华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修订记录:

派发清单: *动作类型:批准、审核、通知、归档、参与会议,其它(请说明)

目录 1 简介 (6) 1.1 目的 (6) 1.2 文档范围 (6) 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6) 1.4 参考文档 (8) 1.4.1 包含文档 (8) 1.4.2 相关文档 (8) 1.5 缩略语和术语 (8) 2 总体设计思路 (9) 2.1 设计方法 (9) 2.2 设计可选方案 (9) 3 系统逻辑结构 (10) 3.1 总体结构 (10) 3.2 子系统定义 (10) 3.2.1 子系统一 (11) 3.2.2 子系统二 (11) 3.3 接口设计 (11) 3.3.1 产品外部接口 (11) 3.3.2 子系统间接口 (11) 3.4 主要数据模型 (11) 4 系统物理结构 (12) 4.1 总体结构 (12) 4.2 组件定义 (12) 4.2.1 组件一 (12) 4.3 组件接口设计 (12) 4.4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 (12) 5 系统部署 (13) 5.1 网络结构图 (13) 5.2 部署模式 (13) 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 (13) 6.1 关键技术设计 (13) 6.2 公用机制说明 (13) 7 系统重用设计 (13) 7.1 第三方硬件设备说明 (15)

F5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F5 Networks 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建议

目录 一.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需求分析 (3) 二.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概述 (4) 2.1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网络拓朴设计 (4) 2.2方案描述 (5) 2.3方案优点 (7) 2.3.1 拓扑结构方面 (7) 2.3.2安全机制方面 (7) 三.技术实现 (8) 3.1F5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产品选型:B IGIP LC) (8) 3.2O UTBOUND流量负载均衡实现原理 (10) 3.3I NBOUND流量负载均衡实现原理 (11) 3.4在链路负载均衡环境中的DNS设计和域名解析方式 (13) 3.4.1 Root DNS(注册DNS)直接与F5多链路负载均衡器配合 (13) 3.4.2 Root DNS(注册DNS)通过第三方DNS Server与F5多链路负载均衡器配合(我们 建议这种方式) (14) 3.5F5设备双机冗余----毫秒级切换原理 (16) 3.6S TATEFUL F AIL O VER 技术(与F5设备双机冗余有关) (17) 四.产品介绍 (18) 4.1F5B IGIP (18)

一.多出口链路负载均衡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XXXX出口链路的高可用性和访问效率,计划拥有两条线路:一条中国网通链路,一条中国电信链路。F5公司的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Bigip)能够提供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不但能够充分利用这两条链路(双向流量按照预设的算法分担到不同的链路上,一旦一条链路不通的情况下,能够无缝切换到另外一条可用链路上);而且可以根据对不同链路的侦测结果,将最快速的链路提供给外部用户进行响应,从而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多个ISP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具体解决方案特色如下: ?提供网至internet流量的负载均衡(Outbound) ?实现从Internet对服务器访问流量的负载均衡(Inbound) ?支持自动检测和屏蔽故障Internet链路 ?支持多种静态和动态算法智能均衡多个ISP链路的流量 ?支持多出口链路动态冗余,流量比率和切换 ?支持多种DNS解析和规划方式,适合各种用户网络环境 ?支持Layer2-7交换和流量管理控制功能 ?完全支持各种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防火墙负载均衡 ?多层安全增强防护,抵挡黑客攻击 ?业界领先的双机冗余切换机制,能够做到毫秒级切换 ?详细的链路监控报表,提供给网络管理员直观详细的图形界面 ?对于用户完全透明 ?对所有应用无缝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