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大江书铺,1932。

《中国修辞学》,杨树达,世界书局,1933。

《辞格汇编》,黄民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社会、文化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北京,1989年。

词汇语义学:

Semantics, 《语义学》,Leech,G.N, 李瑞华等译,London:Penguin Books Ltd,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董秀芳,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2002。

《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马西尼,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类型研究》,董为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北京,1996。

《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符淮青,商务印书馆,2004。

《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符淮青,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孙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朱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蒋冀骋,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4年,2001年第3次印刷。《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蒋绍愚,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

《蒋绍愚自选集》,蒋绍愚,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李宗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汉语词汇史概要》,潘允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汉语词汇史纲要》,史存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汪维辉,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000年5月第1版。

《汉语词汇史》,王力,商务印书馆,1993。

《词汇训诂论稿》,王云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7月。

《上古汉语词汇史》,徐朝华,商务印书馆,2003。

《语义学》,烈炯,语文出版社,900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时仪,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0。

《<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张双棣,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台湾文津出版社台湾,1992。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周荐,语文出版社,1995。

方言学: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桥本万太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汉语概说》(张惠英译),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侯精一、温端政等,山西高教出版社,1993。

《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9。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4月。

《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如龙,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0卷)》,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晋语的研究》,侯精一,商务印书馆,1999。

语法学:

《语法答问》,朱德熙,北京大学出版社。

《黎锦熙选集(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2001。《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马庆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

《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冯春田,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1。

《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98。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0。

《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中华书局,2002。

《汉语史通考》,太田辰夫(日)著,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重庆,1991。

《中国语历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7。《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北京,1980年6月第1版。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吴福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沈家煊,商务印书馆,2005。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董秀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204。

《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99。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商务印书馆,2002。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石毓智、李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类: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 some semantical-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Winfred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 (eds.)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4-71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

Li,C.N&S.Thompson 1974 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In Anderson,John M.&C.Jones eds,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17

Frazier L, Carlson K, Clifton C. Prosodic phrasing is central to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6, 10(6): 244~249

lyons,J 1987 语言学的新天地,第二集,企鹅图书出版社汪榕培等译第一、五、七、八、九、十三章,见《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曹正文,文史哲,1984(3)。

《词义和词的分布》,符淮青,汉语学习,1999(1)。

《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高顺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管锡华,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韩玉国,外国语言文学,2003(4)。

《词义发展研究的一些问题-兼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义项处理2》,洪成玉

《古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洪成玉,中国语文,1983(8)。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吕叔湘,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2期。

《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

《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李荣,方言,1985年第2期。

《官话方言的分区》,李荣,方言,1985年第1期。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胡壮麟,现代外语,2003(1)。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期。

《近代汉语研究概述》,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词》,蒋绍愚,语言研究,1993(2)。

《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5)。

《“大辞典编纂处之成立”》,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3,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1935。《中国近代语言研究提议》,黎锦熙,连载于1928年10月《新晨报副刊》,又载于1929年出版的《国语旬刊》一卷二期。

《中国近代语研究法》,黎锦熙,河北大学周刊,1929第一期。

《从分类概括看词汇的发展》,李海霞,南京社会科学,2002(4)。

《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李如龙,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3)。

《古汉语词义研究——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陆宗达、王宁,辞书研究,1981。《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的"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吕东兰,<语言学论从>第21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先秦“同义词区别使用”的理据》,罗积勇,武汉大学学报,1992(4)。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马清华,语言研究,2003(2)。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马清华,汉语学习,2003(2)。

《名词性宾语的类别》,马庆株,汉语学习,1987(5)。

《<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的形容词副词词尾》,马淑仪,语文研究太原,1994(1)。《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秦洪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邵敬敏,方言,2003(3)。

《句法里的象似性问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沈家煊,国外语言学,1991(4)。

《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实词虚化的机制》,沈家煊,当代语言学,1998(3)。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词义与认知_<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瑄,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1997年3期。

《语法化机制探赜》,孙锡信,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2002。

《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陶红印,语言研究,2000(3)。

《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汪维辉,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

《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的类别》,王吉辉,语文研究,1997(3)。

《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吴福祥,语言研究,1995(2)。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吴福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先秦汉初汉语里动词的指向》,徐丹,载《语言学论丛》29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徐通锵,世界汉语教学北京,1998(1)。

《结构的不平衡性和语言演变的原因》,徐通锵,徐通锵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音系的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徐通锵,语文研究,1996(3-4)。

《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张博,中国语文,1999(2)。

《说“给”和“乞”》,张惠英,中国语文,1989(5)。

《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能甫,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2)。

《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张谊生,中国语文,2000(1)。

《词义演变二例》,张永言,中国语文,1960(1)。

《也谈词义的同步引申》,赵大明,语文研究,1998(1)。

《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4)。《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文炼,《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4期。

《“有界”和“无界”》,沈家煊,《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名词的比喻义与名词、非谓形容词的界限》,吴长安,汉语学报(上),2001年。

《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杨成凯,《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文出版社,1991年。《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姚振武,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张伯江,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

《基于语义场的科学术语理解》,张春泉,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张国宪,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张国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朱德熙,方言,1993年第2期。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王寅,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月。

《汉语方言分区的条件》,丁邦新,清华学报,1982年新14卷1-2期。

汉语史部分

著作类

通论: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58年。

《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汉语史研究新论》,白平,书海出版社,2002年。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近代汉语读本》,刘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古汉语读本》,方一新、王云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训诂学:

《训诂学原理》,王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训诂原理》,孙雍长,语文出版社,1997年。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3版。

《训诂学初稿》,周大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训诂案例从编》(教学课件),白平。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清] 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中华书局,1984年。

《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年。

《汉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

《汉语俗字丛考》,张涌泉,中华书局,2000年。

《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汉字学概要》,王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音韵学:

《上古音研究》,李方桂,商务印书馆,1982年。

《汉语语音史》,王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词汇学: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年。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年。

《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商务印书馆,1994年。

《古代汉语词义通论》,高守纲,语文出版社,1994年。

《古汉语词义论》,张联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商务印书馆,2005年。

语法学:

《马氏文通》,[清]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83年。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1992年。

《古代汉语语法学》,李佐丰,商务印书馆,2004年。

《左传虚词研究》,何乐士,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孙良明,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类

通论:

《古代白话文献简述》,刘坚,《语文研究》1982年第1期。

《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柳士镇,《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

《论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的根本观念》,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

训诂学: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

《毛传的几个互训问题》,萧璋,《黎锦熙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训诂学回顾与展望》,赵诚,《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

《20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声训源流暨〈说文〉声训》,孙雍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单语词典释义的性质与训诂释义方式的继承》,王宁,《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

文字学:

《说文解字与本字本义的探求》,陆宗达、王宁,《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裘锡圭,《语文建设》1989年第3期。

《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语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论汉字职能的变化》,李运富,《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

《部首的表义问题》,张儒、韩琳、常莉莉,《说文学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年。音韵学:

《“歌戈鱼虞模”古读考》,汪荣宝,《北大国学季刊》1923年第2期。

《跟见系谐声的照三系字》,梅祖麟,《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商代音系初探》,赵诚,《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84年。

《〈卢宗迈切韵法〉述论》,鲁国尧,《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1993年第1期。

词汇学:

《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刘叔新,《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

《俗语词研究概论》,郭在贻,《语文导报》1985年第9、10期。

《试论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王锳,《文史》第12辑,中华书局,1986年。《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E.Z/irchcr(许理和),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张永言,《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联绵字研究史述论》,白平,《语言学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词义引申中的遗传因素》,张联荣,《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郭锡良,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年。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永言、汪维辉,《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佛教混合汉语初论》,朱庆之,《语言学论丛》第20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变体汉文中的词义异变举要》,冯良珍,《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王宁,《古代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徐朝华,《语言研究论丛(第8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汉语词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王凤阳,《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王宁、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汉语词汇语义学的重建与完善》,王宁,《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祝鸿熹、芮东莉,《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

《从言语到言语行为——试谈一类词义演变》,李明,《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蒋绍愚,《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蒋绍愚,《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语法学:

《〈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着”》,曹广顺,《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试说“就”和“快”在宋代的使用及有关的断代问题》,曹广顺,《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

《“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唐钰明,《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蒋绍愚,《中国语文》1995第3期。

《思维的模糊性与古汉语语法研究》,白平,《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

《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刘利,《中国语文》1997年第1期。

《“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蒋绍愚,《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4期。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江蓝生,《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发展》,郭锡良,《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

《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地域视角》,曹广顺、李讷,《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重迭与归一——汉语语法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曹广顺,《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例

目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激活创新意识 (一)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二)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三)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中放飞 二、引导思维活动 (一)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二)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三)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思维纵深 (四)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思维准则结束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 关键词:思维创新激活导引

试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是创造者在强烈意识支配下将大脑已有的感情和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和直觉,以突发性飞跃的形式进行重建、组合、脱颖、升华所完成的思维,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意见富有新的创意。著名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创造力”。现代创造学理论指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得千方百计地激荡起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创新行为。 一、激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不愿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语文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

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汉语言文学课程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了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优化人文 素质教育的策略:加强教学内容的筛选;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创建 良好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策略 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文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致力于建设 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本文就以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展开 了讨论。 一、重视高校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 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在大学生日 益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 要求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知识点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实际操作 能力,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汉语文学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 思考与意见,培养自己良好的口才与人文素养;撰写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锻炼自己坚实 的文字功底;在参与辩论赛、模拟招聘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不断培养自己 的思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有利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与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高雅情操、优质生活品质的重要 体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更替与兴衰,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诸多英雄 人物为了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死而后已,在灿烂的文化里永垂不朽。还有一些感人的 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高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用爱、用心、用热情去 生活与工作。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应该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学 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往往偏重于技术性与专业性,具有容易枯燥、 难度大等特点。除了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时间,课外很少去了解、阅读文学作品。导致了部 分理工院校学生的情商较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能换位思考去 理解他人的心情与想法。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 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论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到5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 1、封面:省校统一印制。 2、目录:“目录”四号黑体。标注正文小标题的所在页码为五号黑体。 3、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太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4、论文摘要(中文):100-300字,不编页码。 5、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常用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占1页。 6、正文: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段首空2格。有页码。 7、注释:采用尾注或脚注形式,全文的注释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

目录 论文摘要………………………………………………………………………………………… 关键词…………………………………………………………………………………………… 引言……………………………………………………………………………………………… 一、从二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看陶诗和王 诗的差异…………………………………… 二、从诗歌描摹的内容、表现手法和形式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 三、从诗歌塑造的意境、表现的思想内容看陶诗和王诗的差异…………………………… 结束语…………………………………………………………………………………………… 注释、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学法部分 十三、新闻理论及新闻史部分 十四、秘书学部分

一、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转)来源:胡佳红的日志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和异体字 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10,专书的词汇研究 11,专书的用韵研究 12,专书的语法研究 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18,《说文》部首研究 19,《说文》贝部研究 20,《说文》重文研究 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 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 30,陶渊明用韵研究 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 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 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论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到5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 1、封面:省校统一印制。 2、目录:“目录”四号黑体。标注正文小标题的所在页码为五号黑体。 3、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太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4、论文摘要(中文):100-300字,不编页码。 5、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常用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占1页。 6、正文: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段首空2格。有页码。 7、注释:采用尾注或脚注形式,全文的注释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 (1)《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月刊)第25页,2004年第3期。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整理自第20-30页。 8、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 (1)陈敢《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4期。 (2)《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附:范文一篇 1.因封面由省校统一印制,此范文仅从“目录”开始。 2.正文需单独编辑页码。 3.可根据论文实际要求编辑格式(如页边距、行距、段间距等),力求文章脉络清晰,阅读方便。 目录 论文摘要…………………………………………………………………………………………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汉语言本 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冷静的语调,悲悯的情怀香港实验女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内心独白体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角度,以一种平静、低回的语调讲述了“我”的爱情故事。“我”回忆了“我”和夏的故事,其间穿插了怡芬姑母的故事、我的兄弟的故事、父母的故事、朋友们的故事。以“我”这一独特视角,观察揭示出当代社会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与不平。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等的矛盾都在“我”的叙述中有所体现。之前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解读、研究,主要是从“我”内心的苦闷、压抑;女性生存境况;现代社会的不公正、现代人思维的异化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笔者通过文本细读,通过女性特有的心理体验,

感知了文中“我”主要想表达的并非是自身的苦痛,也没有对这个所谓不公正的世界、异化了的人类报以横眉怒目;对于“我”内心所受的痛苦,“我”没有剑拔弩张的怨恨,也没有针锋相对的仇视,而是冷静的剖析、理智的思考,换位思考,善于从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显示了“我”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宽容与悲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理解的还是误会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正如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矛盾的聚集,平静笔调下的喧闹世界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从“我”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出发,围绕着“我”显示了一系列的矛盾。平静的语调下是矛盾聚集、喧嚣吵嚷的世界。 首先是“我”爱情上的矛盾。“我”深爱着夏,但又在快乐的外表下隐藏着忧伤的内心,害怕与夏的爱情不能久远,担心夏因了解“我”的职业后因害怕离我而去。

其次是“我”内心观念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我”要做个坦诚的人,“我”认为“对一个我们至亲的人隐瞒过往的事,是不忠诚的”,而且鄙视那些“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愧失了的贞洁和虚长了的年岁”的人。但是自己面对误会,却没有即时地做出解释,也可以说是间接的隐瞒了自己,或者说是有意的制造了言语上的误解。另外,“我”不赞成向命运低头,对于“我”兄弟女朋友的行为,我是不理解的,对她长长的一生就对命运低头感到不解。“我”认为殉情自杀,没有勇气向命运反击“是一种极端懦弱的行为”,“是我不屑一顾的”,认为认命是愚蠢的行为。然而,自己却无意识地向命运低头了,甚至向不祥的“预兆”屈服了。“我陷入了目前不可自拔的处境,完全是由于命运对我作了残酷的摆布”。“我”极度不快乐,因为“已知命运会把我带到什么地方”。更多的,“我”是对一些所谓的不祥的“预兆”屈服了。当夏说“但你的脸却是那么朴素”时,“我从种种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a的文章。侧重于从新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论文【最新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于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8年04月20日08:17:10 作者:xixibaobei_cici 一,现代汉语 1,论熟语词 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 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6,论全句的修饰语 7,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 8,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9,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 10,词的兼类和活用 11,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12,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 13,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 14,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 15,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 16,构词语素和成词语素的比较 17,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18,句子是怎样长起来的 19,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 20,成分的省略和结构的残缺 21,结构紧缩和结构杂合 22,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 23,复句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24,汉字改革的历史和未来 25,语法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6,谈谈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27,各种语句所表达的思维方式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语句进行研究) 28,各种修辞方式中的逻辑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修辞方式研究) 29,语篇衔接手段分析(可综合论述,也可选一种文体联系具体实例论述) 30,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31,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中的运用 32,语言中的普遍结构规律探索 33,修辞格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34,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35,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 36,试论汉语动词的小类 37,"五四"以来的汉语中的外来成分 38,从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规律谈推广普通话 39,语言融合的内部规律 40,语义学中的哲学问题 41,心理语言学与儿童语言教学

现代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现代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 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 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21年颁布的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 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 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 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 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 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 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 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 年干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 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 内容比较少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 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就笔者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 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来说,汉语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 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需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已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 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 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 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 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再者,汉语言文 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 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论 文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毕业论文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015级(春)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分校:武威工作站:古浪班级代号:学生姓名:张尚翔学号: 题目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归类与用法

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 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 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目录 摘要 (4) 引言 (5) 正文 (7) 一副词的性质归类 (7) 二副词的用法 (11) 结语 (15) 注释: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词类划分是我国语法学界争论最久的问题之一,也是语法学者意见分歧之所在。汉语副词究竟该如何定性,这是我国语法学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解释副词难以定性的原因,以及表达自己对于副词归类的看法,并且选取几个副词使用的实例来分析副词的特殊性。 关键词:副词性质用法

引言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1】。 词类划分是我国语法学界争论最久的问题之一,也是语法学者意见分歧之所在。我国早期的语法着作多从词类讲起,但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大多数作者不免感到有些仿徨。有的依据意义划分词类,但意义是词未进入句子以前静态孤立的分类,而当其进入动态的句子后就会发生变化。有的依照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职务划分词类,可词的位置和职务又经常变动。这样,只有得出“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结论。语法学界由于对词类划分标准的不同认识而引发出“词有定类”和“词无定类”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汉语副词究竟是虚词还是实词,这是我国语法学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一般而言,把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看作虚词大家都不会有意见,然而是否能把副词归入虚词,自古及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在现代汉语中,副词的句法功能相对比较简单,然而,一些常用副词不仅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用法丰富多样,尤其是作为一种个性强于共性的功能词,其内部各成员在音节、组配方式、语法意义、语义指向、语用特点、篇章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情况相当复杂。因此,自从《马氏文通》以来,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最多的一类。 本文在参阅前辈的理论着作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副词的性质归类与用法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并尝试提出初步的看法。 一副词的性质归类

有关汉语言文学论文

有关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载体,汉 语言文学凭借自身独特魅力,逐渐受到广泛认可。汉语言文学作品博大精深,其语言的使 用与意境的揣摩是一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有鉴于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 于意境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无论是字词句 亦或是语法修辞,均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内容的文学作品, 其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也会有所区别,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特点后,才能对其语言的 使用与意境分析了若指掌,进而深入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中蕴藏的内涵。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解读,能 够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在开展 教学活动时,学生往往能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 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 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 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文 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 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具有显著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 发生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将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 仅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去。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出的意境 古诗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我国独有的重要文学,其相关课 题研究引起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古诗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好评,其中 最为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它在韵律上能够朗朗上口,而是在写作手法上,有着千变万化的特

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陈嘉学号:XX101222 院 (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刘文菊副教授 XX年 3 月 27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4月26日”或“XX-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XX]53号)执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完成人:翟玉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层次: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制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翟玉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文学教育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均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育教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文学教育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特点,主要表现有: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多义性与不确定性特点。 语文主要由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组成,其教材内容也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事关对文学作品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可见,文学教育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奠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性。 2、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以及写作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

摘要: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多途演变;汉字构形;敦煌俗字 汉字系统历史悠久,其演变也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同一个字往往有着不止一个字形,《敦煌俗字典》里就有着众多这样的例子。编者黄征先生认为俗字是异体字里的一大类。而这类异体字,其产生有着多种动因与机制,既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的演化有关,又受系统外部的因素的影响。本文暂且跳出“俗字”概念争论的藩篱,抛开避讳俗字、上下文类化俗字等情况,着眼于汉字形体系统内部,就《敦煌俗字典》中俗字反映出的“同字异形”的部分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以此管窥汉字多途演变的路径。 一、形体来源的多样性 在古文字阶段,一些字便有不同形体存在,这些形体在后来的演变中分别隶定成不同的字形。 如“信”在《敦煌俗字典》里的写法有“信”、“”,前者右边为“言”,后者右边为“口”,那后者是前者省写后的形体吗?“信”的金文字形有“”和“”,即“信”字的两种写法存在对古文字的两种不同形体继承的可能。因此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拓宽视域,从古字形审视汉字形体的多途演变,而不能简单下结论,认为其中一个是后来因省写而出现的字形,或者是不规范的字形,甚至是一种讹误情况。 有的字,其不同的形体可以追溯至古文字阶段,那时它们是两个相异的汉字。如“万”的两种写法“万”和“萬”。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是繁简字关系,“万”为“萬”后期的全新造字。我们来梳理一下和它们有关的线索。“萬”的篆体“”,《说文》:“萬,虫也。”段注:“假借为十千数名。”由此可知,“萬”的本意是虫类,后假借为数词。这个假借义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比如《诗经》有“萬亿及秭”,《易传》有“萬国咸宁”,“万”的古字形有:“”(古鉥)“”(千万钧),说明“万”字在很早的时候便出现,它并不是简单的由“萬”简化而来的新造字。至于后来“万”是如何失去本义,保留假借义,与“萬”合二为一,则需要更多的文献材料去验证。 “异”的两种写法“异”和“異”。“異”篆体为“”,《说文》:“異,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的篆体为“”,《说文》:“举也。从廾,声。尧言惊愕而曰異哉也。谓异为異之假借也。”由此看来,“异”的形体是在其假借表示“分”的意思之前就产生了。这就说明,并不能简单地把“异”说成是因“異”而在后来创造出来的俗字。“异”原初就存在,本意为“举”,假借为“異”,此种缘由使得“異”这个字有了两个形体“異”和“异”。 二、形体的分化 古文字笔形在隶定后常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式,这造成了敦煌俗字有着不同的写法。我们于其中看到的点画之差,往往不是后来发生的省写或讹 如“市”的两种写法“市”和“巿”,一个上部写作“点”,一个则是中间一竖贯穿。“市”的篆体为“”,篆体笔画演化为横笔,其中上部的竖笔,第一种路径是演化为“点”,第二种路径则保留竖笔,且贯穿下部,为一个整体。 “生”有两种写法:“生”和“”。“生”的篆体为“”,篆体笔画,分化成两种笔形,“”和“一”,于是便有了以上“生”字的不同写法。这种变化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同样,“告”等字的笔画亦有同样的演变路径。 “光”的写法有“灮”和“光”。《说文》:“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篆体为“”。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2篇_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2篇_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 文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下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构建和谐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一:应用性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学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的必要性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基础。 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社会体制改革活动的进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再专业课,最后才是实习课程。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十分明显,三段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不利于增强汉语言文化的应用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口号。 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没有实施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

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相连接,推动汉语言文化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1.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那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广。 涉及到十余门课程,其中不乏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存在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将多种文学知识串联到一起,成为教师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以学生就业为指导,认真分析设计每一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专业技能需要而精简或者侧重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2.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践经验在学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践经验体现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上文提及,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活动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高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知识应用的灵活能力,及时与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例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例 1.汉语言文学中呈现的意境 在汉语言文学中,中国的古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国独有的重要文学,也是 国际上的学者争相研究的文学对象。古诗之所以会如此受广大学者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不仅在韵律上朗朗上口,让读者新生喜爱,同时,在写作手法上也是多姿多彩,经常会营 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欣赏着作者描绘的美景,感受着作者想要表 达的心情,以及想要抒发的豪情壮志。 1.1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由于汉语言文学历史悠久,也造就了这一门语言的博大精深。在古诗中,诗人为了使 整首诗歌更具特色,往往会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气氛,这种氛围就是意境。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是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 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已经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 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的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提升诗歌 的美感,创造出一定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够使诗歌的美感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 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描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就是 意境的典型例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真切的刻画,为读者营 造了一个全新的意境,这样不仅是整首诗独具特色,更加吸引读者,同时还呈现出了很高 的哲学道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还能够将诗歌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读者在品读诗文的同时,也会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汉语言文学就是这样,能够充分 的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来映射出深刻的大道理,运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素材来为文 章营造意境,又能够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实现突破,收获惊喜。 1.2意境烘托内心,并不断深化 在诗歌中运用意境,不仅是为了使整首诗歌的美感提升,同时也能够从侧面烘托出作 者的感情,使文章更具作者的情感,塑造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形象。就像是我国自古以来 都有以诗言志的说法,所以我国的很多大作家都是通过书写文章,来刻画出自己,表达自 己的意志,就如杜甫、李白等古代诗人,或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报国无门,感叹世间的百态,又或是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开阔自己的仕途之路;犹如当代诗人鲁迅、朱自清等等,都是运用诗歌来描绘社会的一种现象,旨在敲醒当代的人们,反抗就社会的不公,追 求公平、公正的生活。一些文章往往会通过意境而使内心的情感更加深刻,使一些社会现 象有所深化。在杜甫大诗人的《三吏三别》中,刻画了许多的人物形象,但是读者并不会 因为人物的繁杂,而对整首诗产生陌生的感觉,因为这些人物就是为了营造诗歌的氛围, 让读者犹如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遇到这些人物,所以就不会特别陌生,反而会彰显这些人物 的鲜明活泼的生命力,同时也烘托出作者对友情的珍爱,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