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速提升。

本文是在对各大高校全校公开课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后,

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后撰写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全文

从最初的系统规划,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每一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的实现、运行与维护阶段,还

进行了对本系统的测试,最后是本次项目开发的心得和体会以及本文

的参考文献。

本系统是采用 MVC 模式(jsp+javabean+servlet)进行的 J2EE 企业级开发,主要功能是对学生选课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较行业同类

产品而言,本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更加合理、人性化,用户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库的安全性更高,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了严格控制。数据存

取速度更快,使用年限更长。可以很好的满足高校公开课学生选课的

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高校学生选课系统;Mysql;JSP

第一章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分析系统的可行性,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1.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

足开发者的需要等。本课题是以jsp平台和My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 等语言进行开发,所使用的数据库是Mysql,数据库小巧、速度快,而且功能也十分完善,非常适合软件的开发。而且,平台降低开发和管理他们的数据基础设施的时间和成本,使得系统可以以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来运行他们最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硬件方面,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其硬件平台完全能满足此系统的需要。综上所述,本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系统的开发。

1.2经济可行性

本课题开发所涉及的操作平台、开发工具基本上都是实验室机房已具备的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而且如今的市场情况是:其他都在涨价,就电子类产品在降价。而且我们可以免费参阅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免费下载相关文献资料,所以在经济上不存在很大的负担。

1.3操作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是以数据、图表作为人机交互载体的,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输入相关信息,根据相应提示进行选择即可,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和易用性,用户只需要阅读用户手册,或者观看别人演示,即可熟练掌握本系统的使用。因此从操作可行性方面来说,本系统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引言

为了规范、有条理的进行本系统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使后续的开发维护工作变得可靠而轻松,编写本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旨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参考,使系统在需求的范围之内进行开发,避免重复劳动,加快开发进度以及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也是为以后系统维护服务提供指南。

2.1 系统需求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选课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的方面。这就要求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合理,使之能够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快速取出和存入。而前台显示部分,应具有人性化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因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系统应该具有兼容性。例如:一些学校学生人数较多,同时登陆系统,系统承载的负荷就很大。系统需要同时处理很大的数据量,这时系统不会因此崩溃。此外,系统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保证身份不同的用户,不能越权操作。非合法用户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

2.2编写目的

本软件需求说明旨在分析、确定本系统的任务,以及明确系统在功能、性能、操作使用上、运行环境、与外界的数据接口、输入/输出等各相关方面的要求,用来给本系统的开发人员和用户阅读,同时也作为开发过程中的开发标准,当双方确认之后,以供开发参考。

预期读者是系统设计人员、数据库设计人员。

2.3 功能需求

通过系统功能的分析,结合需求分析员在各大高校实地考查,调查的对象涵盖了,学校的教职工、在校师生。特别是对已经运行了与本系统同类产品的学校的师生使用选课管理系统心得体会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如下的需求信息:

1)学生的需求:能进行选课,查看管理员发布的选课信息,自己的选课情

况,本人的基本信息,课程的成绩;

2)教师的需求:能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所授课的班级的所有学生的本

门课程的成绩信息,并能进行增加和修改;

3)管理员的需求: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发布选课信息,对学生

的选课情况进行查看。管理员还可以对授课老师的信息进行管理。

第三章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3.1编写目的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部分。为了便于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以及对数据库的管理维护,特编写本章,意在作为编程人员的参考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的参考。

3.2逻辑模型的建立

3.2.1 数据流图

(1)系统顶层图

图3.2.1学生选课系统环境图

3.2.2 数据流程图一层分解图

(1)用户登陆管理。用户在登陆时,系统会进行判断。用户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其中,一部分教师是管理员。在登陆的只有学生和教师两种类型,管理员的身份由系统自行判断。在判定时需要查询用户信息库。用户信息库,包括学生注册信息,教师注册信息,管理员信息等。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一层分解图——登陆管理,如下图所示:

图3.2.2学生选课系统顶层数据流图

注:F1:用户登陆信息F2:用户注册信息F3:用户基本信息F4:用户基本信息F5:学生选课信息清单F6:学生选课信息

F7:登陆错误信息F8:系统反馈用户信息

F9:用户信息清单F10:修改密码后的用户信息

图3.2.3学生选课系统一层分解图—登陆管理

注:F1:用户修改信息F2:密码修改反馈信息F3:用户登陆信息F4:用户登陆反馈信息F5:修改后的密码信息F6:库中的用户信息F7:学生登陆信息F8:教师登陆信息F9:管理员登陆信息

(2)用户操作管理。在登陆管理进行判断后,发送学生登陆信息,教师登陆信息,管理员登陆信息的其中一种。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的不同,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相应的操作的功能,权限都有所不同。如下图所示:

图3.2.4学生选课系统一层分解图—学生管理

注: F1:学生提交的操作信息 F2:学生操作后反馈信息 F3:原始学生信息 F4:学生查询选课信息 F5:学生操作后返回的信息

图3.2.5学生选课系统一层分解图—教师管理

注: F1:教师提交的操作信息 F2:教师操作后反馈信息 F3:原始教师信息 F4:教师查询选课信息 F5:教师操作后返回的信息

图3.2.6学生选课系统一层分解图—管理员管理

注: F1:管理员提交的操作信息 F2:管理员操作后反馈信息

F3:原始管理员信息 F4:管理员查询选课信 F5:管理员更新后的选课信息

3.2.3 数据流程图二层分解图

(1)学生管理。将 P2.1 进行分解,学生管理包括,查看选课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选课、重新选课。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如下图所示:

图3.2.7学生选课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

注:F1:提交的个人查询信息F2:查询个人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3: 查询选课信息后的反馈信息F4: 提交的选课查询信息

F5:选课信息F6:提交选课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7: 删除选课信息后的反馈信息F8:删除选课信息

F9:原始个人信息F10:原始用户信息F11:原始选课信息

F12:增加选课的信息F12:删除选课的信息

(2)教师管理。将P2.2 进行分解,教师管理包括,查看选课信息和个人信息,填写学生的成绩。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如下图所示:

图3.2.8学生选课系统二层分解图—教师管理

注:F1: 选课信息F2:提交选课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3: 填写学生成绩信息后的反馈信息F4: 提交的学生成绩信息

F5: 提交的个人查询信息F6:查询个人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7: 原始个人信息F8:需要修改的选课信息

F9:修改后的学生信息F10:原始的选课信息

(3)管理员管理。将 P2.3 进行分解,管理员管理包括,1.管理学生信息,包括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增加,修改,删除;2.管理教师信息,包括对教师信息的查询、增加,修改,删除;3.选课信息管理,包括发布选课信息,增加,修改,删除选课课程等。学生管理系统二层分解图——学生管理如下图所示:

图3.2.9学生选课系统二层分解图—管理员管理

注: F1: 提交的操作学生信息的条件 F2:提交管理学生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3: 提交的操作教师信息的条件 F4: 提交管理教师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5: 提交的操作管理员信息的条件 F6: 提交管理管理员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F7: 原始学生信息 F8:调用用户信息库 F9: 调用用户信息库 F10: 原始教师信息 F11: 原始课程信息 F12: 调用选课信息库

3.2.4数据字典

第四章系统UML建模

4.1 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选课系统主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和管理员用户,也即是三类用户角色。

(1)学生用户是主要的需求者,主要需求功能是查询可选课程、查看自己选课情况及进行选课、退课操作等;

(2)教师用户主要需求功能是查看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课程有哪些学生选修、以及利用本系统提交学生的成绩;

(3)管理员用户的功能需求较为复杂,包括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进行管理。在学生信息管理子模块中,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还可以输入查询条件进行查询操作。在教师管理子模块中,实现对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在课程管理子模块中,实现对课程信息的添加,添加时为其分配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和地点,实现对课程的修改、删除、查看某个课程的详细信息等。

本系统将管理员用户、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的身份及权限进行严格的划分,让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查看、维护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如添加学生,添加课程,修改课程信息等;让教师拥有查看自己开设的课程的信息,以及提交所开设课程成绩的权限;让学生拥有选课和退选的权限;而修改密码模块的权限每个用户都可拥有,用以修改自己的密码信息。通过进行严格的权限划分,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也可更好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4.2系统用例图

(1)管理员用例图

图4.1管理员用例图(2)教师用例图

图4.2教师用例图(3)教师用例图

图4.3学生用例图

4.3系统时序图

4.3.1学生时序图

学生首先使用自己的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登录模块会将学生的ID保存在系统缓存中并提交给课程查询模块。课程查询模块提示学生输入查询条件,学生输入适当的查询条件后查询模块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课程列表。学生得到课程列表后,提交自己想要选修的课程ID。生成提交单并提交给数据模块进行保存,保存成功后,选修模块提示学生选修该课程成功。

图4.3.1学生时序图

4.3.2教师时序图

教师首先使用自己的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登录模块会将教师的ID保存在系统缓存中并提交给课程查询模块。学生查询模块提示学生输入查询条件,教师输入适当的查询条件后查询模块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学生列表。教师得到学生列表后,提交自己要录入分数的学生信息。生成提交单并提交给数据模块进行保存,保存成功后,录入成绩模块提示教师录入成绩成功。

图4.3.2教师时序图

4.3.3管理员时序图

管理员首先使用自己的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登录模块会将管理员的ID保存在系统缓存中并提交给操作模块。管理员进入需操作模块,选择自己需操作的选项,生成提交单并提交给数据模块进行保存,保存成功后,操作模块提示管理员此次操作成功。

图4.3.3管理员时序图

第五章总体设计

5.1系统功能结构

图5.1系统功能结构图

5.2系统流程图

图5.2系统总体流程图第六章概念设计

6.1 实体之间的联系

根据需求分析,归结出合适的联系:

1)一个学生最多能够选多门课,一门课可以被多个学生选

2)一个老师最多能教一门课,一门课可以被多个老师教授

3)管理员一定是教师

6.2 E-R 图

6.2.1 局部E-R 图

(1)学生实体及其属性图

图6.2.1学生实体及其属性图(2)课程实体及其属性图

图6.2.2课程实体及其属性图(3)专业实体及其属性图

图6.2.3专业实体及其属性图

(4)专业实体及其属性图

图6.2.4专业实体及其属性图(5)学生课程联系E-R图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万常选版-第2章-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课后答案

3.简述如下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答: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这组域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di?Di,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作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Tuple)。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作一个分量(Component)。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超码,主码,候选码,外码 答:超码:对于关系r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A,如果属性集A可以唯一地标识关系r中的一个元组,则称属性集A为关系r的一个超码 (superkey) 。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答: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 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也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2.3.为什么需要空值null? 答:引入空值,可以方便于数据库的维护和建立,数字或者字符有时并不能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毕竟它们是真实的存在,有了空值,那么有些操作,比如查询,插入,删除都可以更加方便,比如公司的部门,新增的部门,信息是不存在的,是之后数据库人员进行添加之后才有的,所以让它为空,比给它0更加贴近实际。空值是所有可能的域的一个取值,表明值未知或不存在。 2.3.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有哪些? 答: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

数据库设计学生选课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与报告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姓名:季亚 学号: 班级: 09数媒(1)班 指导教师:周蓓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目录 实验八数据库设计.................................................... 一、概要设计 1.1目的和意义 1.2内容和要求 二、需求分析 2.1背景 2.2概要分析 2.3开发技术 2.4系统主要功能 三、E-R图 3.1 概念设计................................................. 3.2 E-R图................................................... 四、逻辑结构 4.1逻辑转换 4.2细化表结构 五、数据库实施 5.1创建表 5.2创建必要视图 5.3创建必要触发器 5.4创建必要存储过程 六、总结 参考文献.........................................................

实验八数据库设计 一、概要设计 1.1目的和意义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遍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网络式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让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信息是现在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网上选课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更加节约资源,增加了学生选课自主权。 学生选课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一个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生选课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选课信息而设计的。学生选课系统的将使选课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选课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及时、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学生选课情况。 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网上选课系统利用局域网为学生选课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学生在公共机房,或者宿舍的个人电脑上便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来选课。在选课期间内,学生能够使用选课系统灵活的修改自己的选课情况,大大提高了学校选课工作的效率。教务处的教师则可以通过选课系统的管理员子系统来管理学生的选课情况,使得学生选课工作达到系统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为广大师生及相关人员节省了极多的时间。 数据库对于一个应用系统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系统一方面,能够给开发者带来便捷,更轻松的进行系统设计与编码;另一方面,对于系统的后期维护也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系统的移植性等问题。 1.2内容和要求 本实验将设计出一个高校网上选课数据库系统,其要求简要如下: (1)系统用户由三类组成:教师、学生和管理员。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而崛起的数据库技术已不断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的一种,它的产生,使在地理上、组织上分散的单位得以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使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如何优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如何更高效地实施数据库查询等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整个系统性能和系统效率等诸多关键因素的完善和提高.1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集中式数据库,但是比集中式数据库具有更大的可扩展性,它适用于单位和企业的各下属、分散部门,允许将分工后的针对性较强的各部门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设备上,从而提高用户操作应用程序的反馈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通信费用.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物理分布逻辑集中,即在物理上是分布的,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整体,这类数据库系统比较适用于用途单一、专业性强的中小企业或部门;二是无论在物理上或是逻辑上都是分布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类型称为联邦式,此类型主要用于集成大 范围数据库,因为该系统主要由用途迥异、 差别明显的数据库组成. 分布式数据库的物理分布性主要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地域内或主机上,而逻辑集中性主要表现在无论用户处于哪个位置或使用本局域网中的哪台主机,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但这些数据库具体的分布位置用户并不需要知道,就如同数据库存储在本机,并且由本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2.1数据的独立性和分布的透明性 数据的独立性可以说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目标,而分布的透明性表现在用户在操作带有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时,不必了解数据存储的具体物理位置,不必关心数据逻辑集中的区域,也不必验证本地系统支持哪些数据模型.分布透明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2.2集中和自治相结合 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来说,数据共享分为两层:局部共享和全局共享.局部共享是相对于局部数据库而言的,存储在局部数据库中的一般是专门针对本地用户的常用数据;全局共享就是说在各个分布的数据库区域,也能够支持 系统在全局上的应用,可以存储可供本网中其他位置的用户共享的数据.那么对于这两层数据共享的分类,就有相应的两种控制方式,即集中和自治,各个局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对本区域的数据库实施独立管理,称为自治;与此同时,为了协调各个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了宏观、整体地把握各局部数据库的运行情况等,系统还设置了集中控制的工作方式. 2.3易于扩展性 由于单位、 企业等的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对于数据库服务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服务器的应用程序支持水平方向的扩展,那么就可以通过多增加服务器来分担数据的处理任务. 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3.1设计的原则 3.1.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是本地和近地.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实现数据的本地化,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数据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3.1.2为了改善和提高数据库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有时候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将数据保存为副本,如果数据的其中一个副本被损坏或者不能使用,那么在网络环境中的另一个节点中可以对损坏的副本进行恢复.不过,在恢复的同时有可能增加冗余的数据,所以在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时应当全面考虑最优的数据冗余程序,从而减少数据库更新的成本. 3.1.3在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时候,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应当将总的工作量分流到网络环境中的各局域节点,从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扩大了数据传输的并行度、充分利用了各局域节点计算机的资源.因此在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同时,要将负荷合理地分流. 3.1.4在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时,要对网络各局域节点进行存储能力的统筹,对有限的存储控件进行合理的规划.3.2设计的内容 与集中式数据库的设计相类似,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也包括了数据库和应用.其中,数据库的设计又包括全局的模式设计和局部的模式设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是 Vol.28No.10 Oct.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0期(下) 2012年10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左 翔,姜文彪 (安徽医科大学计算机系,安徽 合肥 230032) 摘要:分布式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入手,介绍了其设计、优化的目标以及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优化中图分类号:TP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020-02 20--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二版)实验一至实验三

实验一 1-1.查询员工的姓名、职务和薪水 select employeeName,headShip,salary from employee 图1-1 2.查询名字中含有“有限”的客户姓名和所在地 select CustomerName,address from Customer where CustomerName like '%有限%'

3. 查询出姓“张”并且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为“梅”的员工。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employeeName like '张%梅' 图1-3 4. 查询住址中含有上海或南昌的女员工,并显示其姓名、所属部门、职称、住址,其中性别用“男”和“女”显示 SELECT employeeName,department,address, isnull (convert(char(10),birthday,120),'不详')出生日期, case sex when 'M'then '男' when 'F'then'女' end as 性别 from employee where (address like '%上海%'or address like '%南昌%')and sex='F'

5. 查询出职务为“职员”或职务为“科长”的女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headship='职员' or headship='科长') and sex='F' 图1-5 6. 选取编号不在“C20050001”和“C20050004”的客户编号、客户名称、客户地址。 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CustomerNo not in ( 'C20050001' ,'C20050004')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报告

目录 1案例背景 (1) 需求分析 (1) 2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2) 设计目标 (2) 总体设计目标 (2) (4)可靠性: (3) 完成方式及周期 (3)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图 (4) 物理设计施工 (5) 3 总结 (5) 4所用设备汇总 (7) 5所使用软件 (7)

成品车间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1案例背景 随着成品车间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缺点逐渐体现出来主要有: 1、所有数据处理、存储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一旦机器损坏或系统崩 溃数据数据很难恢复。 2、单台机器写入/查询处理能力不足,一台机器既要读取数据,又要写入数 据,遇到大批量超过单台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就会出现卡顿,在生产时 间不敢批量制造/查询数据。 3、硬件性能瓶颈,包括(硬盘、CPU、内存),使用升级硬件的方法效果有限。 4、出现故障没有备用服务器可以替代。 5、当前成品车间存在2种数据库,oracle,sql sever,交叉使用不方便管 理维护,出现问题排查困难。 6、由于数据库初期创建数据库/表比较混乱,现在对数据的统计管理需要在 两台服务器之间交叉进行,统计难度高,效率低。 需求分析 成品车间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节点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数据系统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所使用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经无法从容应对越来越大的数据。 成品车间生产线数据库主要有oracle和sql server两种,分别分布在2台计算机中,柔性线、自动线、三相线交叉使用两种类型数据库,主要出现的问题有; 1、一旦其中一个数据库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很大的几率导致三条线体 的某个节点或全部节点失去数据服务,导致停线。 2、数据库出现故障,必须停线,故障修复之后才可以上线使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II B. 只有II C. II 和III D. 只有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实验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实验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系别: 专业(含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实验选课系统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实验选课信息而建立的。该系统可以让选课信息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选课系统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高效的查询或修改实验选课信息。加上局域网的开放,更为学生选课带来很大的便捷,学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选课,增加选课的灵活性,提高了学校选课工作的效率,教务处的教师可以依据选课系统对选课信息进行合理的管理,为广大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节省了时间。 二、需求分析 1.需求调查与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局域网的应用和数据的逐渐增多,近年来,人们逐渐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代替人工对管理的信息。高校也逐渐用选课系统代替人工的选课已增加选课的系统化、规范化、灵活性,提高选课的效率和对选课信息的管理效率。 2.业务流程图: 从教师开课开始,经过教务处的审核之后,教务处结合实验室的相关信息整理出有效的课程提供给学生们进行选择。 图1:实验选课系统业务流程图 三、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含义: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本设计由上面的实验选课系统业务流程图抽象(分类、聚集、概括)可得到实验选课系统的概念模型,用如下E-R图表示:

图2:实验选课系统E-R图 四、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实验选课系统E-R图和以下转换规则可得选课系统的关系模式。 转换规则: 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实体型间的联系有以下几种: (1)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2)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3)m:n(3个或3个以上)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4)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1.实验选课系统关系模式: 如图2所示,按照上面的转换规则,可得实验选课系统的关系模式如下: (1)教师(教师号,姓名,密码,性别,年龄,系别,职称,电话); (2)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实验室编号); (3)学生(学号,姓名,密码,性别,年龄,系别,班级); (4)实验室(实验室编号,实验室名称,地点,电话); (5)开课(教师号,课程号,时间); (教师号,课程号)分开为外键 (6)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号,课程号)分开为外键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案

1.大型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 企业数据库的数据量很大时候,即使服务器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某些复杂的查询操作都会非常缓慢,影响最终用户的体验;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对数据库的装载与导出,备份与恢复,结构的调整,索引的调整等都会让数据库停止服务或者高负荷运转很长时间,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易管理性。 分区表技术 让用户能够把数据分散存放到不同的物理磁盘中,提高这些磁盘的并行处理能力,达到优化查询性能的目的。但是分区表只能把数据分散到同一机器的不同磁盘中,也就是还是依赖于一个机器的硬件资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布式分区视图 分布式分区视图允许用户将大型表中的数据分散到不同机器的数据库上,用户不需要知道直接访问哪个基础表而是通过视图访问数据,在开发上有一定的透明性。但是并没有简化分区数据集的管理、设计。用户使用分区视图时,必须单独创建、管理每个基础表(在其中定义视图的表),而且必须单独为每个表管理数

据完整性约束,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且还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使用自增列,不能有大数据对象。对于全局查询并不是并行计算,有时还不如不分区的响应快。 库表散列 在开发基于库表散列的数据库架构,经过数次数据库升级,最终采用按照用户进行的库表散列,但是这些都是基于自己业务逻辑进行的,没有一个通用的实现。客户在实际应用中要投入很大的研发成本,面临很大的风险。 面对海量数据库在高并发的应用环境下,仅仅靠提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分布式网格集群通过数据分区把数据拆分成更小的部分,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中。查询可以由多个服务器上的CPU、I/O来共同负载,通过各节点并行处理数据来提高性能;写入时,可以在多个分区数据库中并行写入,显著提升数据库的写入速度。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速提升。 本文是在对各大高校全校公开课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后, 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后撰写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全文

从最初的系统规划,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每一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的实现、运行与维护阶段,还 进行了对本系统的测试,最后是本次项目开发的心得和体会以及本文 的参考文献。 本系统是采用 MVC 模式(jsp+javabean+servlet)进行的 J2EE 企业级开发,主要功能是对学生选课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较行业同类 产品而言,本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更加合理、人性化,用户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库的安全性更高,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了严格控制。数据存 取速度更快,使用年限更长。可以很好的满足高校公开课学生选课的 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高校学生选课系统;Mysql;JSP 第一章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分析系统的可行性,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1.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

足开发者的需要等。本课题是以jsp平台和My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 等语言进行开发,所使用的数据库是Mysql,数据库小巧、速度快,而且功能也十分完善,非常适合软件的开发。而且,平台降低开发和管理他们的数据基础设施的时间和成本,使得系统可以以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来运行他们最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硬件方面,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其硬件平台完全能满足此系统的需要。综上所述,本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系统的开发。 1.2经济可行性 本课题开发所涉及的操作平台、开发工具基本上都是实验室机房已具备的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而且如今的市场情况是:其他都在涨价,就电子类产品在降价。而且我们可以免费参阅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免费下载相关文献资料,所以在经济上不存在很大的负担。 1.3操作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是以数据、图表作为人机交互载体的,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输入相关信息,根据相应提示进行选择即可,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和易用性,用户只需要阅读用户手册,或者观看别人演示,即可熟练掌握本系统的使用。因此从操作可行性方面来说,本系统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引言 为了规范、有条理的进行本系统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使后续的开发维护工作变得可靠而轻松,编写本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旨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参考,使系统在需求的范围之内进行开发,避免重复劳动,加快开发进度以及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也是为以后系统维护服务提供指南。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万常选版)整本书练习题和详细答案详解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 A. DBS 包括DB 和DBMS B. DBMS 包括DB 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 就是DB ,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 ?人工管理阶段 II ?文件系统阶段 III ?数据库阶段 A. I 和II B. 只有II C. II 和III D. 只有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 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10. 下述()不是DBA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D (4) C (5) B (6) A (7) C (8) A (9) C (10) D 二、简答题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教程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的推动的各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各大高校也急需进行信息化改革,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快速提升。 本文是在对各大高校全校公开课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后,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后撰写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全文从最初的系统规划,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每一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的实现、运行与维护阶段,还

进行了对本系统的测试,最后是本次项目开发的心得和体会以及本文的参考文献。 本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学生选课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较行业同类产品而言,本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更加合理、人性化,用户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库的安全性更高,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了严格控制。数据存取速度更快,使用年限更长。可以很好的满足高校公开课学生选课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 目录 一、概述 (4) 1.1 设计背景 (34) 1.2 设计目的 (36) 1.3 设计内容 (39) 二、需求分析 (19) 2.1 功能分析 (7) 2.2 工作流图 (6) 2.3 数据流图 (7)

2.4 数据字典 (16) 三、概念模型设计 (18) 3.1 实体之间的联系 (18) 3.2 E-R图 (19) 四、逻辑设计 (26) 4.1 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26) 4.2 概念模型的优化 (27) 五、源代码及查询截图 (29) 5.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29) 5.2 实现 (32) 5.3 人机界面设计 (34) 5.4 系统测试 (36) 5.5 运行维护 (39) 六、总结 (40) 参考文献 (41) 一、概述 1.1设计背景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的短的时间内确定数据库系统是否可能开发、是否值得开发、是否可以开发(在该报告中主要是考查《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否可能开发、是否值得开发、是否可以开发)。其实质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方式进行的、简化的压缩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过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万常选版第七章练习题和详细答案

第七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一、选择题 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 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A. 结束程序 B. 返回系统 C. 提交事务 D. 存储数据 5.SQL语言中用()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 A. CREATE TABLE B. ROLLBACK C. GRANT和REVOKE 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 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 A. 介质故障 B. 运行故障 C. 系统故障 D. 事务故障 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A. 安全管理子系统 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 并发控制子系统 D. 恢复管理子系统 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 A. 保障安全性 B. 一致性控制 C. 故障后的恢复 D. 数据的转储 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 A. 程序运行过程 B. 程序的执行结果 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 D. 数据操作 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 二、简答题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数据库学生选课系统分析与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 0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 xxx 工作部门:商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选课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选课系统的设计 1)统计出至少有三名学生选修的课程的平均分,统计项包含课程编号和平均分2)在选课数据库中,统计出选修课程超过或等于2门以上的学生信息 3)统计出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学生的信息,并将结果按平均分降序排列 ●为每个实体表和关系表创建合适的索引(聚簇索引、复合索引)、主码、外码; ●创建学院类别取值范围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科技学院, 并与相应的列绑定; ●通过触发器定义选课的成绩不能从选课中修改,修改专业的同时修改班级人 数,在学生表中删除学生的同时,删除选课表中的信息; ●创建视图studentview(学生信息表),sc_view(学生成绩表),cs_view(学 生课程表); ●存储过程exec Pro_基本信息功能的验证,存储过程exec Pro_班级信息的验证: (查询不同“班级编号”的所有学生信息) ●事务的创建(同时更新“姓名”和“所属班级”列信息,否则数据保持不变) I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人数和课程的种类急速增加,传统的选课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开发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本人结合学生选课管理的实际需要,完成了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等,并由此设计了后台数据库以及前台应用程序。 文中首先对课题背景,数据库基础理论和SQL语言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接着,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划分了具体的功能模块;最后,给出了学生选课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以及每个功能模块的核心代码。 系统可以实现学生选课的一些重要功能,如:课程的添加、删除,信息查询、选课、生成课表,以及学生选课管理人员、用户个人信息的维护等。 关键词管理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 2000 II

学生选课数据库设计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大作业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院系:软件工程 班级学号:软件14 学号: XXXX 姓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16 年 5 月 2 日

目录 一概述 (1) 1.1课题背景 (1) 1.2学生管理系统分析 (1) 1.3设计环境 (1) 二需求分析 (1) 2.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 (1) 2.2 数据需求 (2) 2.3 数据流图 (2) 2.4 数据字典 (3) 三概要设计 (5) 3.1 概念模型 (5) 3.2 E-R图表示概念模型 (5) 3.3 合并分E-R图 (6) 四逻辑设计 (7) 4.1由系统E—R图转化而得到的关系模式如下 (7) 4.2 逻辑模式的规范化和优化 (7) 4.3 表和表之间的关系 (8) 4.4 选择数据库的存取方法 (8) 4.5 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8) 4.6 数据库的相关创建 (9) 五数据库设计总结 (11) 5.1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11) 5.2数据库设计的特点与不足 (11) 六参考文献 (12)

一概述 1.1 课题背景 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其科技亦日新月异,纵观时代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计算机应用中,软件的作用十分突出,软件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主导着信息产品的开发。计算机在代替和延伸脑力劳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业方面,日常生活方面无不如此。就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校园学生管理系统来说,计算机为其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 1.2 学生管理系统分析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办公的需要.为了摆脱繁琐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成为必然.开发功能完善及安全可靠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及时,准确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人员的工作潜力。正是咨询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从过去的手工劳动中得以解脱.同时,编写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系统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学生管理系统可实现学生基本信息、成绩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等的录入、修改、查询、更新和删除。 1.3设计环境 (1)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2)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3)windows xp以上,内存(512M以上) 二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 该系统相关功能情况如下:

数据库网上选课系统课程设计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题目网上选课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163 学号10210416323 姓名方启豪 成绩 指导教师刘琳琳 2018 年6 月25 日至2018年6月29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网上选课系统 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数据库设计、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和受到一次综合训练,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开发案例,理解并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主要环节和步骤以及软件文档的制作能力。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列任务) 1 系统需求 网上选课系统实现了学生在网上就可完成选课的全过程。其E-R图如下: 二、关系模式: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名) 班级(班级名,班主任)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时间安排 消化资料、系统调查 1天 系统分析、总体设计,实施计划、撰写报告3天 演示、验收1天 具体要求 1、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题目,读懂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学会如何运用前修知识与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严格要求自己,要独立思考,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设计报告:要求层次清楚、整洁规范、不得相互抄袭,凡正文内容有整段完全相同者一律以抄袭论处。设计报告正文字数不少于0.2万字(不包括附录) 指导教师签名:2018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1.设计题目 网上选课系统 2.课题简介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网上选课成为一种常见的选课方式,因此,选课系统必须完善,这就关系到学生的个人信息,课程的信息,上课教师以及上课地点,还有选课人数的统计。 3.设计目的 利用一种DBMS作为设计工具,理解并应用课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并按照设计流程完成完整的设计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同时能够应用各个阶段的典型工具。 4.设计内容 完整实践应用数据库设计的工作过程: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 4.1需求分析:选定一个应用,对所设计的数据库系统有一定的调研分析,其结果应该以简单的功能分析,数据字典表示; 4.2概念设计:使用 E-R图作为描述工具,描述出局部和全局的E-R图; 4.3逻辑设计:将E-R图转化为相应的关系模式,并根据范式理论进行优化分析,关系模式不少于三个; 4.4物理设计:根据需要设计出必要的索引等结构; 4.5实施:以某种DBMS为工具创建出完整的数据库; 5.需求分析 5.1功能分析: 首先,建立一些基本表(尽可能满足3N),对大部分基本信息组合、存储;其次通过建立视图实现对冗余数据的有必要保留(查询并计算基本表属性得到新的作为视图属性)并实现对以下基本信息的显示。 课程信息: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名; 班级信息:班级名,班主任; 选修信息:学号,课程号,成绩。 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目标查询,由于有些查询常用且较复杂,为了简化其应用,所以将它们定义为存储过程。 查询学号是否存在;(存储过程) 查询课程号是否存在;(存储过程) 查询该课程是否已经被选过了;(存储过程) 退选过程信息查询;(普通查询) 接着根据需要建立触发器、存储过程、索引,实现对数据库的优化。最后,进行过程功能的验证。允许具有权限者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和查询等合法操作。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of Database System 二、课程编码:1300371 三、学时与学分:1 周,1 学分 四、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五、设计目的与要求 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熟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3.掌握一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DM5、ORACLE 或SQL SERVER的)应用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 用; 4.熟悉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 5.熟悉数据库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6.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课程设计要求: 1.在课程设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个数据 库应用系统的题目,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 系统设计,并提交相应文档。 2.数据库管理系统仅限DM5、Oracle 以及MS SQL Server ;

3.开发工具限PowerBuilder 、Delphi 、 C++、JAVA、.NET 平台或其它动态网页开 发工具; 4.系统采用客户/ 服务器(C/S)结构或浏览 器/ 服务器(B/S )结构实现。 5.系统应严格遵照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可在其 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但不得违背,原 则上不额外增加与要求无关的功能。 6.系统中应适当体现下列技术的应用:存储过 程,触发器,索引。 7.提交系统的源码及文档。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类各学科专业 七、实验环境 1.Windows 2000/XP/2003 操作系统, Server 版; 2.DM5f or Windows 企业版/ 标准版,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2005 企业版/ 标准版, 或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_复习

一、填空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按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分类,可以分为和两类。 同构型DDBS 异构型DDBS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按全避控制系统类型分类,可以分为、 和三类。 全局控制集中型DDBS 全局控制分散型DDBS 全局控制可变型DDBS 分布式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各站点上数据库的逻辑集合,它由和组成。 应用数据库描述数据库 数据分片的三种基本方法是:、和三类。 水平分片垂直分片混合分片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布策略有:、、 和四层。 集中式分割式复制式混合式 分布式数据库是多层模式结构,一般划分为、、 和四层。 全局外层全局概念层局部概念层局部内层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应包括、、 和四个基本功能模块。 查询处理模块完整性处理模块调度处理模块可靠性处理模块 分布透明性包括、和三个层次。 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创建方法,大致可分为和两种。 组合法重构法 集中式数据库设计一般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分布式数据库设计除了上述四个阶段外,还需增加一些个新的阶段,它位于和之间。 分布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水平分片的方法可归为和两种。 初级分片导出分片 DATAID-D相对于DATAID-1增加了和两个阶段。 分布要求分析分布设计 DATAID-D中的分布设计分成、、 和四个阶段。 分片设计非冗余分配冗余分配局部模式的重新构造 分布式查询优化的准则是。通信费用和响应时间最短 在分布式系统中,查询代价QC=。I/O代价+CPU代价+通信代价 在分布式环境下,查询可分为、和三种类型。局部查询远程查询全局查询 分布式查询处理可以分为、、和四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册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二级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姓名: 常龙

教学成绩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通过与学院有关部门座谈了解、信息收集等,了解到该学院“教学成绩管理系统”开发的任务是实现学院教学成绩信息管理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的用户有学院领导、成绩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及学生等。 (1)教师:在校园网(局域网)或互联网录入与查询所代课程成绩数据,查询学院、系部、教研室、专业、教师、学生、课程信息等数据; (2)班主任:在校园网或互联网录入与查询所负责班级的学生档案信息,查询学院、系部、教研室、专业、教师、课程信息和所管理学生成绩等数据; (3)学生:在校园网或互联网查询学生个人档案信息和成绩信息,查询学院、系部、教研室、专业公共信息和所在班级的课程设置信息; (4)领导:在校园网或互联网查询本系统所有信息; (5)成绩管理人员:在校园网或互联网查询本系统所有信息,在校园网维护所有数据。 具体功能结构图如下: 教学成绩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设计要求:根据上面需求分析阶段的分析,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要求至少画三层(包括顶层);然后根据数据流图,写出数据字典(要求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存储、数据流)。 注意:正确使用数据流图的符号。 1.数据流图

2.数据字典

二、概念结构设计 1、确定数据库中涉及的实体 在教学成绩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的实体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学院、系部、教研室、专业、班级等。 2、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 具体的实体属性参考表如下:(根据所做需求的不同可能在个别属性上会有些出入) 3、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确定后,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实体间的关系: 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实体间存在“教学成绩”的关系,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学生与课程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教师和课程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 教师、班级、课程:三个实体之间存在“班级课程设置”的关系,而且班级和教师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班级和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此外,其他实体间也存在着隶属或属于关系: 系部、学院:一个学院可以包含多个系部,一个系部只能属于一个学院; 教研室、系部:一个系部包括若干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只能属于一个系部; 专业、学院:一个学院可以包括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只能属于一个学院; 专业、班级:一个专业包括若干个班级,一个班级只能属于一个专业; 教师、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包括若干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教研室; 学生、班级:一个学生属于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包含若干学生。 设计要求:根据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画出具体的E-R图。 注意:正确使用E-R图的符号,E-R图要画完整,限于篇幅的关系,在画E-R图时可以不标出具体实体的属性,而只体现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具体实体和属性可以分别表示。 4、E-R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