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知识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知识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知识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编制复杂系统和工程研制计划的有效方法,我国自6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这种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和发展。建设部1998年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第10项“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中就提出了企业应积极推广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对于任何一个工程系统,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解决问题的先行工作是编制一个正确反映该系统各工作间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节点和线路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是以箭线表示工作

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与结束及工作间的连接点

工作两端节点的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

一、工作

1、定义:是指把计划任务按实际需要的粗细程度划分而成子项目,是一项要消耗一定时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消耗人力、材料等的活动,是网络计划构成的最基本单元。(也可称活动、工序或过程)

由于所在各自工程计划的规模不同,网络计划的作用不同,工作划分的粗细不同,大小范围也不同。

如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而言,一项工作可以表示一幢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形成的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既可划分成若干分部工程,也可划分成基本工作,如预制砼构件由支模板、绑钢筋、浇砼等工作组成。

2、工作的分类(三种)

第一种:实工作:指既需占用时间,又需要消耗资源的大多数工作,如支模板、浇砼、墙面抹灰等。

第二种:技术间歇时间:这类工作仅占用时间,一般不耗费资源,如抹灰后需干燥一段时间,砼养护时间。

第三种:虚工作:指在网络图中既不占用时间,又不耗费资源的人为的虚拟的工作。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有一种不可被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准确地表示相邻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中,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

工作名称标注在箭线上方

从事该项的持续时间标注于箭线下方

如箭线以垂直线的形式出现:

工作名称通常标注于箭线左方

其持续时间则填写于箭线的右方

箭线的箭头和箭尾分别填上圆圈,在圆圈内填入符全规定的数字编号,箭头和箭尾的两端圆圈内编号即可代表这项工作。

二、节点

1、定义:节点一般是用圆圈表示箭线之间的分离与交汇的连接点,是网络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作用:节点表示工作的结束和工作开始的瞬间,具有承上启下的街接作用,它不占用时间,也不耗费资源

3、对于一项工作而言,箭尾节点称为开始节点,箭头节点称为结束节点。

4、节点分类:

起点节点

中间节点

终点节点

(一)起点节点

是网络图中的第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始,特点如下:

(1)、在网络图诸节点中的编号最小的节点

(2)、无内向箭线(箭头指向该节点的箭线称为内向箭线或指向箭线)

(3)、无任何紧前工作和先行工作,在一个网络中,只应有一个起点,如一个网络图中,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无内向箭线的节点是错误的。

(二)终点节点

是网络图中最后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其特点如下:

(1)、无外向箭线(即箭尾自此节点发出的箭线称为外向箭线或发出箭线)

(2)、终点节点后无紧后工作和后续工作,而且其编号在整个网络图中为最大编号。

(三)中间节点

是指在一个网络图中除了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以外的其余节点,其特点如下:

(1)、节点编号小于终点节点而大于起点节点。

(2)、每个中间节点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既有紧前工作和先行工作,又有紧后工和后继工作。

(3)、该种节点既表示某项工作开始的瞬间,又表示该项工作的各紧前工作结束的瞬间。

5、节点编号

在网络图中每个节点均有独自的编号,编号以阿拉伯数字编排,从起点节点开始向终点节点从小到大集资编排。

编号的两种方法:

(1)根据节点编号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沿水平方向编号和沿垂直方向编号两种方式,见图3-5(P72)

(2)根据编号的数字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编号法和辈宫续编号法。

注意:对于同一个网络图而言,不能有重复编号,对于每根箭线而言,其箭头编号一定要大于箭尾编号,每个节点均有独自的编号。

三、线路

1、定义:网络图中的线路指的是在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沿箭线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和节点而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

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就是若干条线路组合而成,每一条线路上各项工作都有为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持续时间,而每条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也就是完成该条线路的计划工期。

2、关键线路:是诸多线路,自始至终由关键工作组成,位于其上的各工作总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上宜用粗箭线,双箭线或彩色线较鲜明地标注,使其一目了然。

3、次关键线路:总的持续时间短于关键线路却长于其他诸线路的线路称为次关键线路。

4、非关键线路:其余的线路均为非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在一个网络图上可能同时存在若干条,但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不管有几条,其持续时间一定相同,当然关键线路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关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可以发生转化,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关键线路上各工作的总的持续时间可能提前,或者次关键线路,乃至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可能出现较大的推迟,这就可能使关键线路产生变化,原来的关键线路变成非关键线路,原来的非关键线路则变成关键线路。

第一条:1—2—3—7—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二条:1—2—3—5—6—7—9—10 持续时间为11d;

第三条:1—2—3—5—6—8—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四条:1—2—4—5—6—7—9—10 持续时间为10d;

第五条:1—2—4—5—6—8—9—10 持续时间为9d;

第六条:1—2—4—8—10 持续时间为7d。

其中第二条的持续时间最长,为11d,可作为该工程的计划工期,该路线上的工作拖延或提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将发生变化,故称为“关键线路”,其余为非关键线路。

关键线路的性质:

1)一个网络图有一条或几条关键线路,它们的持续时间相等;

2)关键线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化;

3)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非关键线路上也可能有关键工作,但至少有一项是非关键工作;

4)非关键工作有富裕时间—时差,可利用时差对计划间歇调整或优化。

四、其他基本术语

1、紧前工作:紧排在某工作之前的工作叫做该工作的紧前工作。

2、紧后工作:紧排在某工作之后的工作叫做该工作的紧后工作。

3、先行工作:自起点节点开始至某工作之前的同一条线路上的所有工作叫做该工作的先行工作。

4、后继工作:自某工作之后至终点节点在同一条线路上的所有工作叫做该工作的后

二、网络图的绘制

1.正确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各工作在工艺上的先后顺序及施工组织圆圈的各工作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下表中为常见的逻辑关系及表示方法

1.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

(1)不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箭杆从同一节点出发且同时指向同一节点。表达工作间平行关系时,要引入虚工作。

(1) 一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原始节点或一个结束节点。如图12—6、12—7、12—8。

(2) 在网络图中不得存在闭合回路。如图12—9。

(3) 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重复表达。如图12—10、12—11。

(4) 表达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时不允许从箭杆中间引出另一条箭杆,如图12—12。

(5)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双向箭杆和无箭头箭杆。如图12—1。

(6) 网络图的编号应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保证箭尾编号小于箭头编号,编号也可不连续,以便以后修改补充。

(8)当网络图的某节点有多条引出箭杆或有多条箭杆同时指向某节点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如图12—15。

(9)绘制网络图时,应避免箭杆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断线法。

(10)平行搭接的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分段表示。如钢筋加工与钢筋绑扎分

三段施工,可画成:

也可画成: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参数的两种简易计算方法及实例分析

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方法是每年建造师考试中的必考题,小到选择题、大到案例分析题,笔者在此总结2种计算方法,并附实例,供大家参考学习,互相交流,考出好成绩。 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方法一 一、要点: 任何一个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等于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这点对六时参数的计算非常用用) 关键线路上相邻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且自由时差=总时差 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小)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小) 在网络计划中,计算工期是根据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二、双代号网络图六时参数我总结的计算步骤(比书上简单得多) ①② t过程 做题次序: 1 4 5 ES LS TF 2 3 6 FS LF FF

步骤一: 1、A 上再做A 下 2 3、起点的A 上=0,下一个的A 上 A 上 4、A 下=A 上+t 过程(时间) 步骤二: 1、 B 下再做B 上 2、 做的方向从结束点往开始点 3、 结束点B 下=T (需要的总时间=结束工作节点中最大的A 下) 结束点B 上=T-t 过程(时间) 4、B 下=前一个的B 上(这里的前一个是从终点起算的) 遇到多指出去的时,取数值小的B 上 B 上=B 下—t 过程(时间) 步骤三: 总时差=B 上—A 上=B 下—A 下 如果不相等,你就是算错了 步骤四: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A 上(取最小的)—本工作A 下 =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有多个紧后工作的取最小值) 例:

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方法二 一、双代号网络图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 从左向右累加,多个紧前取大,计算最早开始结束; 从右到左累减,多个紧后取小,计算最迟结束开始。 紧后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时差。 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总时差。 计算某工作总时差的简单方法:①找出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 ②找出经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求出最长的时间 ③该工作总时差=总工期-②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时间参数的简易计算

关于计算双代号网络图的题目 用图上计算法计算如图所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六时标注)确定关键路线、关键工作和总工期。

注:其中工作F的最迟完成时间为计算工期17 其自由时差为17-12=5(计算工期-F的最早完成时间,因F后没有紧后工作了;H后也没有紧后工作了) 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LF: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LS: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TF: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C的总时差? 早时间计算: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0,即A的最早开始时间ES=0; 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持续时间,即A的最早结束EF为0+5=5; 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的最早开始FS=5,同理最早结束EF为5+6=11,而E 工作的最早开始ES为B、C工作最早结束(11、8)取大值为11。 迟时间计算:LF,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结束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 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结束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时差计算: 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工作的EF);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典型例题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典型例题 2012-07-04 11:47 来源:打印| 收藏| 字号 分享到: 例题1:下图所示的双代号网络图中,存在绘图错误的有()。 A.循环回路 B.多个起点节点 C.多个终点节点 D.一对节点编号代表多项工作 E.节点编号顺序错误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选项C,有8、9两个终点节点,故错误;选项D,错在一对节点(1和3)表示了两项工作(B.C工作);选项E,节点3、4编号顺序错误。参见教材P117、119 例题2:下列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绘图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B.网络图中可以出现循环回路 C.网络图中一个节点只有一条箭线引出 D.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E.单目标网络计划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图规则包括:①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②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③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④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⑤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使用母线法绘制(但应满足一项工作用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表示);⑥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⑦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除外),而其他所有节点均应是中间节点;⑧双代号网络图应条理清楚,布局合理。参见教材P117、119 例题3:某分部工程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该逻辑关系表绘出的正确网络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完整版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习题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一、选择题 1.双代号网络图中分为实工作和虚工作,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 A.混凝土养护工作是实工作,用实箭线表示 B.虚工作不需要消耗时间,但需要消耗资源 C.虚工作的不需要消耗资源,但需要消耗时间 D.虚工作的作用是保证一张网络图只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2.已知下列双代号网络图,工作H的紧后工作有(C )。 A.工作G、C、D B.工作G、C C.工作G、B、C D.工作G、B、C、A、D 3.已知某工程项目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其关键线路为(A )。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③→⑤→⑦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⑥→⑦ 4.某工作M有A、B、C三项紧前工作,ES=5,D=3,ES=4,D=5,ES=6,CBBAA D=1,则ES为( B )。MC A.8 B.9 C.7 D.6 5.某工作N有A、B、C三项紧后工作,LF=10,D=3,LS=12,LF=15,D=1,CCABA则LF为(A )。N D.10 C.14 B.0 A.7 6.某工作K的LF=20,D=3,ES=10,则TF为(D )。KKKK A.20 B.10 C.17 D.7 7.某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6天,持续时间为5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4天、第27天、第28天,则M工作的自由时差为(A )。 A.3 B.6 C.7 D.5 8.有M、N两项连续工作,ES=4,ES=14,D=4,LF=30,则(A )。MNMM A.TF=22,FF=6 B.TF=26,FF=6 MMMM C.TF=22,FF=10 D.TF=26,FF=10 MMMM9.某工作P,已知LF=15、D=2,有M、N、K三项紧前工作,ES=5、

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网络图与双代号网络图的区别 单代号网络图与双代号网络图所表达的计划内容就是一致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绘图的符号不同。单代号网络图的箭线的含义就是表示顺序关系,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而双代号网络图的箭线表示的就是一项工作,节点表示联系。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出现较多的虚工作,而单代号网络图没有虚工作。 单代号网络计划的表示方法 1、箭线:箭线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仅用来表示工作之间的顺序关系。 2、节点:节点代表一项工作(节点代号、工作名称、作业时间都标注在节点圆圈或方框内),需占用一定的时间与资源。 3、线路:从网络图的开始节点到结束节点,沿着箭线的指向所构成的若干条 '通道'即为线路。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绘图的基本规则: 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与双代号网络图一致。 2)严禁在网络图中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与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3)绘制网络图时,宜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断线法表示--与双代号网络图一致。 4)网络图中有多项开始工作或多项结束工作时,就大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一项虚拟的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及终点节点。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表示方法:箭线、节点、线路

1、箭线: (1) 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 ,长短不按比例绘制。 (2)每一项工作都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与资源。 (3)虚箭线只表达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不占用时间,不消耗资源。 (4) 紧靠其前面的工作称紧前工作,紧靠后面的工作叫紧后工作。 2、节点: (1)网络图中表示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的圆圈称为节点。 (2)节点只就是一个“瞬间”,它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3)每个节点都要编号(编号原则就是:每一个箭尾节点的号码j必须大于箭头节点的号码i)。 虚工作: 时间为零的假设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特点:不消耗时间与资源。 作用:确切表达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即紧前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参数计算方法(各实务专业通用)

寄语:不管一建、二建,双代号是必考点,再复杂的网络图也能简单化, 本工作室整理了 三页纸供大家快速掌握,希望大家多学多练,掌握该知识 点,至少十分收入囊中。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参数计算的简易方法 一、非常有用的要点: 任何一个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等于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这点对六时参数的计算非常用用) 关键线路上相邻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且自由时差=总时差 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小)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小) 在网络计划中,计算工期是根据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二、双代号网络图六时参数我总结的计算步骤(比书上简单得多) ① ② t 过程 做题次序: 1 4 5 ES LS TF 2 3 6 FS LF FF 步骤一: 1、A 上再做 A 下 2、 做的方向从起始工作往结束工作方向; 3、 起点的 A 上=0,下一个的 A 上=前一个的 A 下当遇到多指向时,要取数值大的 A 下

A 上 4、 A 下=A 上+t 过程(时间) 步骤二: 1、 B 下再做 B 上 2、 做的方向从结束点往开始点 3、 结束点 B 下=T (需要的总时间结束点 B 上=T-t 过程(时间) 4、 B 下=前一个的 B 上(这里的前一个是从终点起算的) 遇到多指出去的时,取数值小的 B 上 B 上=B 下—t 过程(时间) 步骤三: 总时差=B 上—A 上=B 下—A 下 如果不相等,你就是算错了 步骤四: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 A 上(取最小的)—本工作 A 下 =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有多个紧后工作的取最小值) 例:

双代号网络图例题

4、某交通设施工程,由下列工作组成,计划的工作关系为: 施工准备:20天: 施工准备完成后同时进行护拦施工(40天),标线施工(30天),标志制作(30天),隔离栅施工(40天): 护拦施工完毕,进行防眩板施工(30天)和轮廓标安装(20天): 标线施工完毕进行突起路标施工(20天): 标志制作完毕进行标志安装施工(30天): 防眩板、轮廓标、突起路标、标志安装、隔离栅施工完毕进行工程验收(20天)。 问题: ⑴、绘制出施工总体计划图(横道图): ⑵、绘制出双代号网络计划图,计算所需工期,确定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 ⑶、计算突起路标施工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以及最迟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 ⑷、说明标志安装后主要检验内容: ⑸、公路工程验收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解: ⑴、

⑵、图详见下页 ⑸、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 工期:110天 关键线路:准备工作→护栏施工→防眩板施工→工程验收 关键工作:准备工作、护栏施工、防眩板施工、工程验收 ⑶、⑶、计算突起路标施工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以及最迟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 最早开始时间:20+30=50d 最早结束时间:50+20=70d 最迟结束时间:110-20=90d 最迟开始时间:90-20=70d ⑷、说明标志安装后主要检验内容: ⑷、主要应进行标志板安装平整度检验、立柱垂直度检验、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检验、标志板内侧距路肩边线距离检验、基础尺寸检验等。 ⑸、公路工程验收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_百度文库(精)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及符号 二、工作计算法 【例题】:根据表中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采用工作计算法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

(一)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 i-j --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二)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i-j EF i-j =ES i-j + Di-j 1.计算工期T c 等于一个网络计划关键线路所花的时间,即网络计划结束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T c =max {EF i-n } 2.当网络计划未规定要求工期T r 时, T p =T c 3.当规定了要求工期T r 时,T c ≤T p ,T p ≤T r --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三)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 i-j 1.结束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 i-j =T p 2. 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按“逆箭头相减,箭尾相碰取小值”计算。 --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完成的时刻。 (四)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S i-j =LF i-j -D i-j --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开始的时刻。

(五)工作的总时差TF i-j TF i-j =LS i-j -ES i-j 或TF i-j =LF i-j -EF i-j --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存在的机动时间。 (六)自由时差FF i-j FF i-j =ES j-k -EF i-j

--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存在的机动时间。 作业1:根据表中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精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授课计划 教师(签名):教研室审批:年月日

3.5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分析计算法、表上计算法、矩阵计算法、电算法等。只讲解图上计算法。 1、双代号网络计划各项时间参数的分类及表示符号 设有线路h→i→j→k: (1)节点的时间参数 ①节点的最早时间(TE )。 i )。 ②节点的最迟时间(TL i (2)工作的时间参数 ①工作的持续时间(D ) i,j ) ②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i,j ) ③工作的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 i,j ④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 i,j ) ⑤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 i,j ) ⑥工作的总时差(TF i,j ) ⑦工作的自由时差(FF i,j (3)网络计划的工期 ),由时间参数计算确定的工期,即关键线路的各项工作总 ①计算工期(T C 持续时间。 ),根据计算工期和要求工期确定的工期。 ②计划工期(T P ③要求工期(T ),指合同规定或业主要求、企业上级要求的工期。 r 2、时间参数的计算 时间参数在网络图上的表示方法:P60(图3-40)。 以下内容结合P61(图3-41)讲解: (1)节点最早时间(TE ): i

(2)节点最迟时间(TL i ) (3)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i,j ):ES i,j = TE i (4)工作的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 i,j ):EF i,j = TE i + D i,j (5)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 i,j ):LF i,j = TL j (6)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S i,j = LF i,j - D i,j = TL j - D i,j (7)工作的总时差(TF i,j ):它是指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按照最迟必须开始时间开工的前提下,允许该工作推迟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或延长其持续时间的幅度。 TF i,j = TL j - TE i - D i,j = LF i,j - EF i,j = LS i,j - ES i,j (8)工作的自由时差(FF i,j ):它是指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按照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开工的前提下,允许该工作推迟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或延长其持续时间的幅度。 FF i,j = TE j - TE i - D i,j = TE j - EF i,j 3、利用时间参数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总时差TF i,j = TL j - TE i - D i,j ,其计算差值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TF i,j = TL j - TE i - D i,j >0,说明i-j这项工作存在机动时间,是非关键工作。 (2)TF i,j = TL j - TE i - D i,j =0,说明i-j这项工作不存在机动时间,是关键工作。 (3)TF i,j = TL j - TE i - D i,j <0,说明i-j这项工作存在负时差,说明了i-j这项 工作持续时间确定的不合理,没有满足总工期的要求,应采取措施缩短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关键线路通常用双线或粗线表示。【练习题1】计算图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例题详解(20200813005638)

问题 a)绘制本工程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2)用图算法进行时间参数计算,并标出关键线路。 分析与答案: (1 )齐工程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见图 图中;A表示吊顶;B表示内墙面刷涂料;C表示地面铺装⑵时间参数的计算结果和关键线路见下图。

.................... 曲W "斤彳...................... 注:该图体现网络图的逻辑关系 找出关键线路 计算总工期 注:1、线路总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总的持续时间就是总工期 2、在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总工期=3+4+4+2 = 13 (犬) 关键线路是:钢筋1、模板1、模板2、混凝土2

..................... 曲為册nf ................................... 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有多项紧前时取大

曲册nf 计算步骤笫二步:填列岀各项T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计算步骤笫二步:填列出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吋间和最迟开始吋间 注:从右往左算看紧后,取小值

曲9r”斤彳 计算步骤第四步:填列总时差及某些工作的自由时差 注:开始一开始=完成一完成 当计划工期=计算工期,总时差等于零,自由时差也为多。 计算步骤第五儿:计算自由吋差=该工作的紧后T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一该T 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多项紧后取小 结论:计划丁期等于计算T期,总吋差为0的T作是关键丁作 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的工作的吋间间隔为零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丁作。

第四章双代号网络习题(绘图试题答

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一、选择题 1.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是指()。 A.节点、箭杆、工作作业时间 B.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关键线路 C.工作、节点、线路 D.工期、关键线路、非关键线路 2.利用工作的自由时差,其结果是()。 A.不会影响紧后工作,也不会影响工期 B.不会影响紧后工作,但会影响工期 C.会影响紧后工作,但不会影响工期 D.会影响紧后工作和工期 3.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总时差为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B.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C.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一定为零 D.自由时差是局部时差,总时差是线路性时差 4.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任何工程都有规定工期、计划工期和计算工期 B.计划工期可以小于规定工期 C.计划工期可以等于规定工期 D.计划工期有时可等于计算工期 5.(),会出现虚箭线。 A.当只有相同的紧后工作时 B.当只有不相同的紧后工作时 C.既有相同,又有不相同的紧后工作时 D.不受约束的任何情况 6.网络计划的缺点是()。 A.不能反映工作问题的逻辑 B.不能反映出关键工作 C.计算资源消耗量不便 D.不能实现电算化 7.某项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C、D,最迟完成时间:C=20天, D=15天,工作持续时间:C=7天,D=12天,则本工作的最迟完 成时间是()。 A. 13天 B. 3天 C. 8天 D. 15天 8.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工作()。 A.即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 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即不消耗时间,又不消资源 D.不消髦时间,又消耗资源 9.下列不关虚工序的错误说法是()。 A.虚工序只表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B.混凝土养护可用虚工序表示 C.只有双代号网络图中才有虚工序 D.虚工作一般用虚箭线表示 10.网络计划中,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应为()。 A.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B.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C.所有紧前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D.所有紧前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11.某项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C、D,最迟完成时间:C=30天, D=20天,工作持续时间:C=5天,D=15天,则本工作的最迟 完成时间是()。 A. 3天 B.5天 C.10天 D.15天 12.一般情况下,主要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应是其他各施工工程流 水节拍的()。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代数和 13.关于自由时差和总时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 B.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为零 C.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 D.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 14.某工程网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某工作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5天,影响工期2天,则该工作原有的总时差为()。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 示工作的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 :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 :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TF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C的总时差?: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例题

早时间计算:;时间ES=00,即A的最早开始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为0+5=5A的最早结束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EF+持续时间,即的最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 、(11、C工作最早结束ES5+6=11,而E工作的最早开始为B同理最早结束早开始FS=5,EF为11。8)取大值为迟时间计算:;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结束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LF,;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LS,最迟开始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结束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时差计算;本工作的ES-EF)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最迟结=(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本工作的ES)或者(本工作的TF,总时差=最迟开始LS-。最早结束EF)LF-束本工作的该题解析: 3. 工作的总时差为C则 总结:早开就是从左边往右边最大时间 早结=从左往右取最大的+所用的时间 迟开就是从右边往右边最小时间 迟开=从右往左取最小的+所用的时间 总时差=迟开-早开;或者;总时差=迟结-早结 自由差=紧后工作早开-前面工作的早结 希望你看懂啦。呵呵 工作最早时间的计算: 顺着箭线,取大值 工作最迟时间的计算:逆着箭线,取小值 总时差:最迟减最早 自由时差:后早始减本早完 1.工作最早时间的计算(包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工作最早完成时间):“顺着箭线计算,依次取大”(最早开始时间--取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起始结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0。用最早开始时间加持续时间就是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2.网络计划工期的计算: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最大值就是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一般以这个计划工期为要求工期。 3.工作最迟时间的计算(包括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逆着箭线计算,依次取

双代号网络图解析实例

一、双代号网络图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 从左向右累加,多个紧前取大,计算最早开始结束; 从右到左累减,多个紧后取小,计算最迟结束开始。 紧后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时差。 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总时差。 计算某工作总时差的简单方法:①找出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 ②找出经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求出最长的时间 ③该工作总时差=总工期-②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 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1、关键线路 在时标双代号网络图上逆方向看,没有出现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包括虚工作)。如图中①→②→⑥→⑧ 2、时差计算 1)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如A工作的FF=0,B工作的FF=1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 如上图,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

E工作 的自由时差=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2)总时差。 总时差的简单计算方法: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一定要注意,即不是从头算,也不是 从该工作的紧后算,而是从该工作开始算),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 波形线的长度和,该工作的总时差=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条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 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 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网络图与双代号网络图得区别 单代号网络图与双代号网络图所表达得计划内容就是一致得,两者得区别仅在于绘图得符号不同。单代号网络图得箭线得含义就是表示顺序关系,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而双代号网络图得箭线表示得就是一项工作,节点表示联系。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出现较多得虚工作,而单代号网络图没有虚工作。 单代号网络计划得表示方法 1、箭线:箭线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仅用来表示工作之间得顺序关系。 2、节点:节点代表一项工作(节点代号、工作名称、作业时间都标注在节点圆圈或方框内),需占用一定得时间与资源。 3、线路:从网络图得开始节点到结束节点,沿着箭线得指向所构成得若干条 '通道'即为线路。 单代号网络图得绘制 绘图得基本规则: 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得逻辑关系绘制--与双代号网络图一致。 2)严禁在网络图中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得箭线与没有箭头节点得箭线。 3)绘制网络图时,宜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断线法表示--与双代号网络图一致。 4)网络图中有多项开始工作或多项结束工作时,就大网络图得两端分别设置一项虚拟得工作,作为该网络图得起点节点及终点节点。 双代号网络计划得表示方法:箭线、节点、线路

1、箭线: (1) 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 ,长短不按比例绘制。 (2)每一项工作都要消耗一定得时间与资源。 (3)虚箭线只表达施工过程得逻辑关系,不占用时间,不消耗资源。 (4) 紧靠其前面得工作称紧前工作,紧靠后面得工作叫紧后工作。 2、节点: (1)网络图中表示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得圆圈称为节点。 (2)节点只就是一个“瞬间”,它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3)每个节点都要编号(编号原则就是:每一个箭尾节点得号码j必须大于箭头节点得号码i)。 虚工作: 时间为零得假设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特点:不消耗时间与资源。 作用:确切表达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得逻辑关系(即紧前与紧后工作得关系)。

双代号网络图参数计算的简易方法(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双代号网络图参数计算的简易方法 一、非常有用的要点: 任何一个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等于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这点对六时参数的计算非常用用) 关键线路上相邻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且自由时差=总时差 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小)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小) 在网络计划中,计算工期是根据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二、双代号网络图六时参数总结的计算步骤(比书上简单得多) 最早开始时间ES 最迟开始时间LS 总时差 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完成时间LF 自由时差

简记为: A 上 B 上 总时差 A下 B下自由时差 ①② t过程 做题次序: 1 4 5 2 3 6 步骤一: 1、A上再做A下 2、的方向从起始工作往结束工作方向; 3、起点的A上=0,下一个的A上=前一个的A下; 当遇到多指向时,要取数值大的A 下

A上 4、A下=A上+t过程(时间) 步骤二: 1、B下再做B上 2、做的方向从结束点往开始点 3、结束点B下=T(需要的总时间=结束工作节点中最大的A下) 结束点B 上= T-t过程(时间) 4、B下=前一个的B上(这里的前一个是从终点起算的) 遇到多指出去的时,取数值小的B上 B下 t过程(时间) B上=B下—t过程(时间) 步骤三: 总时差=B 上—A 上 =B 下 —A 下

如果不相等,你就是算错了步骤四: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A 上(取最小的)—本工作A 下 例: 6 8 2 * 9 11 2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网络计划指在网络图上标注时间参数而编制的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是确定工程计划工期、确定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的基础,也是判定非关键工作机动时间和进行优化,计划管理的依据。 时间参数计算应在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确定之后进行。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主要有: 〃工作的时间参数: 最早开始时间 ES (Early start ) 最早完成时间 EF (Early finish ) 最迟开始时间 LS (Late start ) 最迟完成时间 LF (Late finish ) 总时差 TF (Total float ) 自由时差 FF (Free float ) 〃节点的时间参数: 最早开始时间 TE (Early event time ) 最早完成时间 TL (Late event time ) 在计算各种时间参数时,为了与数字坐标轴的规定一致,规定工作的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都是指时间终了时刻。如坐标上某工作的开始(或完成)时间为第5天,是指第5个工作日的下班时,即第6个工作日的上班时。在计算中,规定网络计划的起始工作从第0天开始,实际上指的是第1个工作日的上班开始。 一.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有“按工作计算法”和“按节点计算法”两种。 (一)按工作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 工作计算法是指以网络计划中的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计算程序如下: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早可能的开始时刻。工作j i -的最早开始时间以j i ES -表示。规定: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从网络计

双代号网络图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建筑工程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LF: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LS: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TF: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C的总时差? 早时间计算: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0,即A的最早开始时间ES=0;

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持续时间,即A的最早结束EF为0+5=5; 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的最早开始FS=5,同理最早结束EF为5+6=11,而E工作的最早开始ES为B、C工作最早结束(11、8)取大值为11。 最迟完成时间计算:LF,从最后节点开始算起也就是自右向左。 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完成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 中间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紧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减去紧后工作的持续时间。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时差计算: 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工作的EF); TF,总时差=(紧后工作的LS-本工作的ES)或者 =(紧后工作的LF-本工作的EF)。 该题解析: 则C工作的总时差为3.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网络图绘制及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1)一、网络计划技术基本概念 二、网络图的绘制: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三、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既可以按工作计算,也可以按节点计算。 A.按工作计算法 所谓按工作计算法,就是以网络计划中的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这些时间参数包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此外,还应计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为了简化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中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都应以时间单位的终了时刻为标准。如第3天开始即是指第3天终了(下班)时刻开始,实际上是第4天上班时刻才开始;第5天完成即是指第5天终了(下班)时刻完成。 下面是按工作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的过程。 1.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当未规定其最早开始时间时,其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可利用公式(3—3)进行计算: EFi-J=ESi-j+Di—j (3—3) (3)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确定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应按公式(3—1)或公式(3—2)确定。 ①当已规定了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不应超过要求工期,即: Tp≤Tr(3—1) ②当未规定要求工期时,可令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即: Tp=Tc(3—2) 3.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LFi—n=Tp (3-6) (2)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可利用公式(3—7)进行计算: LSi-j=LFi-j-Di-j (3-7) (3)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4.计算工作的总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 5.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 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0001)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为适应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国外陆续采用了一些用网络图表达的计划管理的新方法,由于这些新方法都是建立在网络图的基础上,所以在国际上把这种方法统称为“网络计划方法”或“网络计划技术”。 我国自1965年开始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至今已得到不断扩大和发展。为了使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计划编制与控制的实际应用中遵循统一的技术规定,做到概念正确、计算原则一致和表达方式统一,以保证网络计划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国家建设部于1992年颁发了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001-91),并于1999年颁发了重新修订的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性质和特点 网络计划技术是使计划安排合理化的科学手段。网络计划应在确定技术方案与组织方案、按需要粗细划分工作、确定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编制。进度计划既可以用横道图表示,也可用网络图表示,横道图与网络图在性质上是一致的。网络计划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正好表现在克服了横道计划法的缺点。它从工程的整体出发,统筹安排,明确反映了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把计划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突出了应抓的关键工序,显示了其他各工序可以灵活机动使用的时间。其缺点是:流水作业情况不能在计划上全部反映出

来,不能直接在网络图上计算劳动力、材料和施工机具等资源需要量。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分类 一)按绘制网络图的代号不同分类 1.双代号网络计划 双代号网络计划是以双代号网络图表示的计划,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结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2.单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计划是以单代号网络图表示的计划,单代号网络图是以结点及其结点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二)按肯定与非肯定不同分类 1.肯定型网络计划 肯定型网络计划是指以各工作数量、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都肯定的网络计划。 2.非肯定型网络计划 非肯定型网络计划是指以各工作数量、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三者之中,有一项及其以上不肯定的网络计划。 (三)按目标的多少不同分类 1.单目标网络计划 2.多目标网络计划 (四)按网络计划包括范围不同分类 1.局部网络计划 局部网络计划是指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的一部分,或以一个分都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计算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一、双代号网络图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 从左向右累加,多个紧前取大,计算最早开始结束; 从右到左累减,多个紧后取小,计算最迟结束开始。 紧后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时差。 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总时差。 计算某工作总时差的简单方法:①找出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 ②找出经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求出最长的时间 ③该工作总时差=总工期-②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 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1、关键线路 在时标双代号网络图上逆方向看,没有出现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包括虚作)。 如图中①→②→⑥→⑧ 2、时差计算 1)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如A工作的FF=0,B工作的FF=1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 如上图,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2)总时差。 总时差的简单计算方法: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一定要注意,即不是从头算,也不是从该工作的紧后算,而是从该工作开始算),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该工作的总时差=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条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双代号网络图解析实例

一、双代号网络图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从左向右累加,多个紧前取大,计 算最早开始结束;从右到左累减,多个紧后取小,计算最迟结束开始。 紧后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时差。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总时差。 计算某工作总时差的简单方法:①找出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 ②找出经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求出最长的时间 ③该工作总时差=总工期-②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 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 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1、关键线路 在时标双代号网络图上逆方向看,没有出现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包括虚工作)如图中①一②一⑥一⑧ 2、时差计算1)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如A工作的FF=O, B工作的FF=1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

如上图,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 X作的自由时差=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2)总时差。 总时差的简单计算方法: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一定要注意,即不是从头算,也不 是 从该工作的紧后算,而是从该工作开始算),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 条线路的 波形线的长度和,该工作的总时差=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 ffi EJ,两条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 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 CEJ 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