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文献综述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专业之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多渠道的就业途径。但近几年各高校该专业的就业形势普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找出了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法和措施。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科学等学科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下面仅以吉林师范大学近四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例进行分析。

吉林师范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1年〃是新兴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2005年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1.8%〃接下来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近四年来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整体就业率呈下滑趋势〃并明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考研率逐年高升〃且高于该校平均考研率。高校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加〃市场需求供大于求〃岗位出现短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不温不火的发展情况也间接导致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缺少直接对应的岗位和部门。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更好的探寻就业出路〃学生只能通过考取研究生的方法扩充就业渠道。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生只能考取管理类其它专业的研究生或直接跨专业考研〃这在无形中给考研学生增加了很多困难。

其次〃考取公务员人数并不高。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考取公务员应是该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出路和对接就业方向。但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公务员招录统一考试〃加之招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公务员岗位少之又少〃本可以通过考取公务员实现就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只能局限于在仅有的几个专项岗位恶性竞争。

最后〃进公司企业工作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到公共事业单位就业〃按理论上讲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可实际上〃中国非营利性组织和民间组织由于不成熟、欠规范、规模小、机构少等限制因素〃能够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因此毕业生只能另辟蹊

径〃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到企业等就业面相对广的单位竞争。从整体看〃企业的招募方向多为文秘、人力资源管

理、企业管理等与组织运行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很少有真正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这也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

二、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

(一)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自1999 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亦纷纷开设该专业。目前专业办学规模、发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业发展速度是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受社会欢迎甚至成为“抢手货”〃而在我国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未充分发展。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

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1]然而〃目前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

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错位”。政府包办了本应交给社会管理、以市场模式运作的公共事业管

理〃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客观上造成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

其次〃我国正处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甚至

不少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高门槛的准入

限制以及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

脱节造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再次〃从我国民间组织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关系定位尚未明确〃我国的民

间组织大都官方色彩浓厚〃缺乏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在人员构成方面〃在绝大多数自上而下

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离退休人员;

在相当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中〃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

者开展活动。[2]上述三种情形〃是阻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

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1]然而〃目前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

1999 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

2000 年〃全国有57 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 年招院校是132 所〃2002 年是180

所院校〃2003 年是220 所〃2004 年发展到300 多所院校

1 〃[3]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

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

对于这一新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

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因而出现各高

校争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势头〃并一发不可收拾。[4]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

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

的巨大浪费。

(二)专业教育就业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

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

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

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

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

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有些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喜欢全面开花〃尽可能涵

盖所有专业领域课程;有些高校则比较注重专业平台课程〃忽视方向性、特色课程的建设;而有些高

校则反之。专业教育导向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前者训练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仿

佛任何地方都能就业〃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因此〃在现实

就业中必然时常碰壁。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

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三)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

现在: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造成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

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

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

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

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

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由国外引入并正在蓬勃发展的

新兴专业。尽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业困境〃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应以

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1、积极开展有效宣传〃进行产品包装

既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生事物〃缺少社会认知度〃那我们就应该主动出击〃采取有效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地进行宣传。让社会尤其是企事业单位了解它、接受她、认可它。让用人单位知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强、能力突出〃知识结构全面〃能够胜任多种岗位工作的需要〃是新兴的复合型人才。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在我国缺少该专业高学位人才培养机构的情况下〃可通过引进相关专业的高学历年轻教师缓解窘困局势;其次〃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部分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知识扎实的领导、公务员〃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进行专题讲座〃这既有利于充实师

资力量〃又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组织学生研讨、或者进修深造〃有条件的还可以到外国去进一步考察。3、提高毕业生自身竞争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应主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如〃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4、尝试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系企业在相关院校内设立专业奖学金和助学金〃实现企业与高校联手〃共同建立一个互惠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和培养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增进优秀学生与企业的接触和了解〃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搭建企业选取实用人才的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 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1):118.

[2]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2:53.

[3] 孔春梅.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2):71.

[4] 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6):47.

[5] 郑代良,杨吉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0,(4):17.

[6]左益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7]吴劲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8]彭和〃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

[9]帅学明〃普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探究[j]桂林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10]朱国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广东高教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一: 题目 系别: 计算机系 班级: 通信0803 姓名: 朱回 学号: 201X08002315 20xx年7 月5 日 前言: 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 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收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发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就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了解和看法,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 1、调查对象: 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2、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湖南科技学 院校园内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 三、调查20xx年6月26至6月28日 四、调查内容 大学生多当今就业形势的看法,根据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等。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13个问题。A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B 在就业网站投放简历 C招聘会现场 D 由学校 E 通过熟人介绍 F 寄发自荐材料 G 其它 9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 专业技能 B 对单位的忠诚度 C综合素质 D 逻辑思维能力 E 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F 沟通能力与亲和力 G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H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前言: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周小小;实践主题为大学生专业与就业情况研究;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这是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我们在一所学校附近开展的有关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的调查报告。此卷主要意在了解就业市场对我们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状况的影响,以及对就业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是深刻的。了解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的工作找寻、工作落实情况,以及他们对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期望,不仅对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会对国家的劳动、人事和整个教育制度等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在今年12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认真调查。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对于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程度的估计,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对口率明显高于专科生的层次。另外对就业信息来源渠道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校毕业生从学校获得的就业信息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期间我们发出问卷60份,收回有效答卷也是60份。在经过整理和分析数据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大学生普遍的职业目标是获取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或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当然有部分认的目标是满足个人兴趣,有发展的空间,可是到目前为止,85%的受访者还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基本原因是近些年来高校扩招的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 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XXX等三人; 三、调查对象:各行各业; 四、调查时间:2017年4月25日--2017年5月9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为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人群,这些机会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与形形色色的就业人群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的就业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结果,这里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待就业人数增长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毕业生61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75万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随着我国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发达城市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

些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差距逐渐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们对于就业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资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工作,没有关注其他本应适合自己的工,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较辛苦、伤身伤神的工作)又想获得丰厚的薪资,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评估。部分学生对对自己的求职过程和结果抱有想当然的想法,认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虑到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自身的评价过高,但理想状态毕竟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也与一些好机会擦肩而过。 (二)高校扩招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原本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其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我国高校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月11日---2010年1月15日 调查地点:沈阳市 调查目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就业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调查内容:沈阳各高校 1.调查概况 随着企业竞争升级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目前职场上的明星职业,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越来越热。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国际一流公司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最核心的管理技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为争夺有限的人才资源,不少著名企业开出数十万年薪,公开招聘人力资源总监等。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职企业分布于金融保险业(30%);信息产业(13.3%);咨询服务业(16.7%);快速消费品(16.7%);电子技术(6.7%);制药与生物工程(6.7%);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10%。可见招聘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热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传统产业如医疗设备、耐用消费品、电子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等,依然没有能够表现出对人才的较大需求,这些行业人才已较为饱和,人才需求也相应不多。调查认为,在未来1到2年内,这一基本格局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报告主体 (一)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成长阶段 在作职业规划以前,应该先了解一下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必须经历的五个阶段。

关于就业形势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就业形势调查报告范文 就学人口增加,少数用工大镇班额超标、校舍紧张的矛盾再次显现,而国家二胎政策实施后,不久的将来,这种矛盾将更为突出。 2、教师队伍建设亟待突破。从数量上看,自2021年实施的“退一进一”招师政策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前期连续6年“退二进一”政策造成的历史欠账,至2021年,教师在编人数相比2021年减少了620人。目前除城区部分初中因教改和并校造成教师政策性超编外,乡镇小学、中学普遍缺编、缺员,由此也造成临聘教师数量不断攀升。据统计,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小学临时聘请教师就有687名。其次,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市教职工年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特征,未形成合理年龄梯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这将造成未来某阶段教师集中退休而导致青黄不接的问题。 3、优质教师资源校际不均。城区学校师资力量明显比乡镇强,教师队伍尤其是骨干教师队伍配置不均衡,乡镇学校骨干教师引进难,留住更难的问题突出。即使在同城区域,优质教师资源依然集中在几所传统名校,学校之间、城乡之间过大的教学质量差距也导致学校生源的不均衡,如南菁初中与暨阳中学虽然相邻,南菁初中生源爆满,而暨阳中学却生源不足。当前,虽然城区学校之间大力推行了骨干教师相互交流的举措并取得实效,但城乡之间的骨干教师交流比较鲜见,骨干教师向城区单向流动的现象有增无减。 4、编制外教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由于编内教师数量长期无法满足教学任务需求,由此产生了大量编制外教学人员,包括编外用工、代课教师、临聘人员等不同性质人员,尤其在乡镇学校,编外和临聘人员普遍存在,比例也很高。如周庄实小缺编80人,临聘人员77名,占全部教师(380名)近五分之一。而由于

2020届毕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5篇

2020届毕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5篇 2020届毕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一)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35万,超越2018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虽然这834万人当中有290万的考研党,但是最终能考上研究生的只有70多万人,所以明年春招的时候,就业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毕业后的大学生处在迷茫与焦虑中,“高不成低不就”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中的普遍现象。长期以来,毕业后能留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第一步,这些城市有着经济等因素形成让大家梦寐以求的顶端优势资源,留在北上广成为了成功的象征。 2018年底,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届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为2.68,较上年的1.78有所提升,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好于上年同期。整合应届生的招聘、求职及调研等数据,今年岗位供给同比增长81%,求职人数同比增长21%,岗位供给增幅大于求职人数涨幅。在2020年应届生的求职人群中,有45.6%的受访大学生已拿到录用通知书。 即将到来的2020年,除了屡创新高的毕业生就业人数,还有一批人也开始加入大学生就业市场,那就是海归留学生大军。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有48万留学生回国就业,随着各国收紧移民政策,2020年海归将有增无减。2020年,海归毕业生与本土毕业生两者相加,将接近900万之众。 2020届校园秋招招聘已经结束,在秋季校园招聘中,一般是在名校、211高校毕业生才有更大的机会签约,2018年12月初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20届的高校毕业生中,签约offer的毕业生比例约为32.12%;准备考研、出国留学的毕业生比例约为32.80%;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比例约为16.42%;仍在求职的毕业生人数比例约为12.17%。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已经签约。对于另外的三分之二毕业生,有相当大的比例将进入2020年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2020毕业生6大就业方向 1.公务员考试

最新关于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说到护理专业的就业的问题,首先应该谈到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有以下的条件,比如说 (1)所学专业符合招聘职位所需的资格的条件。一般来讲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二是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护士条例》规定了执业护士注册的四个条件: 第一,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从法律意义上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可能对社会、对他人、对本人负责。 第二,在中等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完成了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并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这项规定强调执业护士不仅要接受过一定的学历教育,而且必须有较长时间的(八个月)临床实习,积累一定的护理实践经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便顺利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服务。 第三,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就是说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这四个条件非常明确,也十分严格,是执业护士必须具备的。 (2)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学习,贵在学以致用。只学不用,那是读死书,应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护士是跟病人生病打交道的,一个不小心,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无法挽回。作为一个护士,光有牢靠的基础知识,是不行的,我们所学的,不过都是为临床实践打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这些条件都是一个基础,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我们要想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就业形势,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但总的来说我们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是很不错的,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专业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社区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21世纪社区服务的重点。 而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

文献检索综述

基因工程能否在饲草,草皮和生物能源作物育种中起飞? 背景:基因工程提供了产生独特遗传变异的机会,其在性相容的基因库中不存在或具有非常低的遗传力。转基因植物的产生和育种,导致在几种主要经济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和芸苔生产中广泛使用转基因栽培品种。基因工程作物的监管批准过程缓慢,并受到广泛的政治干预。饲料草和豆类的情况更复杂。 种植最广泛的草料,草皮和生物能源物种(例如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柳枝稷,苜蓿,白三叶草)是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与近交种相比,它们具有将其基因传递到相邻植物的高潜力。这些物种中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是花粉调节的转基因。由于人类消费是间接的,转基因饲料,草皮和生物能源物种的风险评估侧重于其环境或生态影响。虽然在这些物种的遗传修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但由于严格和昂贵的监管要求,转基因栽培品种的商业化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唯一的转基因饲料作物是“Roundup Ready”(RR)苜蓿。RR 苜蓿的批准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几轮监管,解除管制和重新调节。然而,RR苜蓿的商业化是监管批准多年生异交杂草作物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其它的转基因饲料,草皮和生物能源作物的产生和测试,已经开发了不同的策略以满足法规要求。最近在转基因饲料和草皮的风险评估和调节的进展被总结和讨论。 关键词:草料和草皮,生物能源作物,草,豆科植物,转基因植物,基因流动,解除管制,生物安全,转基因,苜蓿,肯塔基蓝草

引言 饲料作物对全球畜牧业和可持续农业至关重要。常用的饲料作物包括单子叶草和双子叶豆科植物。它们代表了具有一年生或多年生,冷季或温季生长偏好,以及草皮形成或束型生长习性的不同组的植物广泛栽培的饲料草包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果园草(Dactylis glomerata),肯塔基草(Poa pratens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主要豆类饲料包括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除了用作饲料作物之外,一些缓慢生长的矮秆草是专门用于在运动场,草坪和路边的草皮或美化目的。草皮物种,例如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肯塔基早熟禾和creeping bentgrass (Agrostis stolonifera),通过提供安全的活动表面和防止侵蚀,为我们的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些饲料品种是高产的,并且具有用作生物能源作物的潜力。由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的生物燃料称为木质纤维素生物燃料。这样的生物质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形式的糖,其可以通过水解和随后的发酵转化为乙醇(Hisano等人,2009)。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是草本生物燃料作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柳枝稷是C4温暖季节多年生本土物种,遍及北美。由于其高生物量生产,广泛的地理分布,高营养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它被美国能源部选为模型生物能源物种(McLaughlin和Kszos,2005; Schmer等人,2008; Casler等人,2011)。转基因技术已被用于改进草料,草皮和生物能源作物。因为技术允许

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792 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xx区就业、失业 人员的现状,掌握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 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失业人员 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我局就此开 展了相关的调查分析活动。现将调查分析 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覆盖了7个办事处40个社 区、6个行政村、嘎查。此次调查共有城镇 居民48540户,人口总数132835人,流 动人口7462人,(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校沧州师范学院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 姓名高园园 学号 1xx01105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1. 【调查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2.【调查目的与意义】: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的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3. 【调查时间】xx年5月28日——xx年6月7日 4.【调查地点】:沧州市 5. 【调查对象】:沧州市各大高校学生 6.【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7. 【调查过程】:首先调查问卷,然后到各高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完毕后,做数据分析,归纳与。 二、正文

1.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遍地都是大学生。每到找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得去招聘会挤,到头来可能有些人花了钱进入会场,却连和招聘官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投了简历都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去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难了。”很多应届毕业生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慨叹。xx年,据估算全国至少有80万名毕业生要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很明显,我们人才缺口大和大学生就业难形成一个矛盾,当高教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失调时,便会出现一个“扩招怪圈”: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层层扩招——就业矛盾“后推上移”——高一层次毕业生挤压低一层次的毕业生,层层挤压,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更趋严峻——继续加速扩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引发教育通胀,由此带来的毕业生就业矛盾被“后推上移”,隐患将日益凸显。而且会加剧人才“高消费”现象,大马拉小车,造成的严重浪费。 2. 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 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就这四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________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 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xx年与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 20x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20x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xx 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x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x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x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x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 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x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20xx届毕业生就业量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关于就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就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编号:FS-DY-20695 关于就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XX年2月25日至3月20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专门抽调人员成立调查组,依托全区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平台,对全区企业用工需求和未就业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掌握全区就业第一手资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走访调查企业585家,召开专题座谈会6次,发放调查问卷及宣传材料1万余份。对未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逐一进行了登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台帐,录入电子信息平台,构建了“企业用工需求库”、“就业人员信息库”和“就业组织人事管理信息库”,为用工企业与求职人员的有效对接架起了桥梁。 (一)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在调查走访的585家企业中,可提供就业岗位8545个。

其中,民营企业377家,提供就业岗位6125个;国企83家,提供岗位1125个;三资企业27家,提供就业岗位285个;个体企业98家,提供岗位1010个。从这次调查情况看,民营、个体企业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体。从提供的岗位看,服务类岗位人才需求居首,市场营销类岗位人才需求第二。其中,餐饮服务类3311个;管理类3205个;机械操作类2029个。从文化程度和年龄要求来看,大部分企业需要高中以上学历,50%以上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详见表1)。 (二)未就业人员情况。 这次摸底调查共登记未就业人员13309人。其中,男5904人,占未就业人员的44.4%;女7405人,占未就业人员的55.6%。从求职者学历构成来看,大专以上学历1248人,占未就业人员的9.4%;高中、中专5260人,占未就业人员的39.5%;初中以下6801人,占未就业人员的51.06%。从求职者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上为求职者主力,占求职人数50%以上,其中,16-34岁占44.3%,35-44岁占24.8%,45岁以上占30.9%。从人员类别看,高校毕业生489人;失地农民11177人;就业转失业1643人,失地农民是这次求职者的主要群体。(详见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xx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 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xx 年增加85万,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

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xx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 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xx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 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xx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

关于就业形势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就业形势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关于就业形势调查报告范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学人口增加,少数用工大镇班额超标、校舍紧张的矛盾再次显现,而国家二胎政策实施后,不久的将来,这种矛盾将更为突出。 2、教师队伍建设亟待突破。从数量上看,自2015年实施的“退一进一”招师政策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前期连续6年“退二进一”政策造成的历史欠账,至2015年,教师在编人数相比2009年减少了620人。目前除城区部分初中因教改和并校造成教师政策性超编外,乡镇小学、中学普遍缺编、缺员,由此也造成临聘教师数量不断攀升。据统计,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小学临时聘请教师就有687名。其次,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市教职工年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特征,未形成合理年龄梯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这将造成未来某阶段教师集中退休而导致青黄不接的问题。 3、优质教师资源校际不均。城区学校师资力量明显比乡镇强,教师队伍尤其是骨干教师队伍配置不均衡,乡镇学校骨干教师引进难,留住更难的问题突出。即使在同城区域,优质教师资源依然集中在几所传统名校,学校之间、城乡之间过大的教学质量差距也导致学校生源的不均衡,如南菁初中与暨阳中学虽然相邻,南菁初中生源爆满,而暨阳中学却生源不足。当前,虽然城区学校之间大力推行了骨干教师相互交流的举措并取得实效,但城乡之间的骨干教师交流比较鲜见,骨干教师向城区单向流动的现象有增无减。 4、编制外教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由于编内教师数量长期无法满足教学任务需求,由此产生了大量编制外教学人员,包括编外用工、代课教师、临聘人员等不同性质人员,尤其在乡镇学校,编外和临聘人员普遍存在,比例也很高。如周庄实小缺编80人,临聘人员77名,占全部教师(380名)近五分之一。而由于临聘教师与编内教师担负相同的岗位职责,工资待遇上却相差甚远,同工不同酬问题既导致招聘教师质量难以保障,也导致编制外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5、民办教育发展滞后。全市民办教育发展举步维艰,难以突破,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全市仅有一所民办学校(天华艺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多样化、高端化的需求。目前,市政府也未出台扶持民办学校发展的相关政策。据了解,周边县市中,张家港市目前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9所,其中常春藤实验中学成为区域名校,在校学生2000多名,旭东学校是专门招收新市民子女的民办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在校学生6300多名,有效分担了公办学校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法》的法定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刚性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备配备、师资配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为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公正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证。对照国家、省、市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我们建议市政府需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加大投入,促进薄弱学校标准化提质改造。针对全市依然存在一批薄弱学校的现状,市政府要加快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进度,强势推进、着力实施,促进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与提升。要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要按照省、市对于义务教育学校的建造标准,实行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防止追求“高大上”,解决大校额、大班额的问题,早日实现城

文献综述的写法 超详细

文献综述的写法(不是一般的详细)作者:谭xx宇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 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 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当地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当地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xx年3月24日至4月22日,我镇按照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统一安排,为全面摸清我镇劳动就业情况,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根据劳办[20xx]2号文件的要求,为全面摸清我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镇政府、各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了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根据调查实施方案,整个调查过程经过了准备、抽点、填表、汇总及建档四个阶段,对全镇年龄在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的所有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调查表明:全市农村总户数为户,总人口为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为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62%。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4.13%和45.87%。 (一)劳动力年龄结构:男性劳动力18—35周岁的55469人,36—45周岁的57959人,46—55周岁的49168人,56—60周岁的有16192人;女性劳动力18—30周岁的27807人,31—40周岁的58304人,41—50周岁的44721人,51—55周岁的20652

人。 (二)劳动力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人数为人,占总劳动力的23.94%;初中文化人数为人,占总劳动力的64.29%;高中文化人数为人,占总劳动力的11.52%,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人数仅为人,占总劳动力的0.25%。 (三)劳动力从业结构: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人,占总劳动力的38.79%,其中种植业119186人,养殖业8955人;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占总劳动力的31.56%,其中工业企业46911人,建筑安装业48578人,其他8724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占总劳动力的23.31%,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245人,个体工商户12163人,服务业12897人,常年外出劳务30873人,季节性劳务12431人,其他7363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即已经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合计人,占总劳动力的54.87%;可供输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即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人,占总劳动力的6.34%,其中男性12468人,女性8478人。 (四)劳动力从业地点:市境内人,占总劳动力的67.88%;市以外省境内61290人,占总劳动力的18.56%;省外国内人,占总劳动力的13.47%;境外(含港澳台地区)仅298人。

关于大学生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就业的问题,端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即将毕业的学生 200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而作为大二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并且及时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尽量减少自己的就业压力。 这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进行调查的,采用了问卷调查、网络询问等方式。现将此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剩下的调查者中大部分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屈指可数。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结果有下面表格可知。

(此卷调查人数为40人,数据真实可靠)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二、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我们也做了细致的调查,得出了以下表格。 由此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不关心职业发展。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和了解,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 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