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习题集汇总

机械原理习题集汇总
机械原理习题集汇总

《机械原理习题集》

选择题

1、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 虚约束

B. 局部自由度

C. 复合铰链

2、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一定不

3、设计凸轮廓线时,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则凸轮压力角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重合度。

A. 小

B. 相等

C. 大

5、利用飞轮进行调速的原因是它能能量。

A. 产生

B. 消耗

C. 储存和放出

6、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是。

A. 差动轮系

B. 行星轮系

C. 复合轮系

7.两个运动构件间相对瞬心的绝对速度。

①均为零②不相等③不为零且相等

8.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的数目。

①从动件②机构自由度③运动副

9.若标准齿轮与正变位齿轮的参数m,Z,α,ha*均相同,则后者比前者的:齿根高,分度圆直径,分度圆齿厚,周节。

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10.在高速凸轮机构中,为减少冲击与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选用运动规律。

①等速②等加等减速③余弦加速度④正弦加速度

11.静平衡的转子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是静平衡的。

①一定②不一定③一定不

12.机械系统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克服相同生产阻力时,其实际驱动力P与理想驱动力P0的关系是:P P0。

①小于②等于③大于④大于等于

13.差动轮系是指自由度。

①为1的行星轮系;②为2的定轴轮系;③为2的周转轮系;

14.设计标准齿轮时,若发现重合度小于1,则修改设计时应。

①加大模数②增加齿数③加大中心距

15.曲柄滑块机构若存在死点时,其主动件必须是,在此位置与共线。

①曲柄②连杆③滑块

16.两构件组成平面转动副时,则运动副使构件间丧失了的独立运动。

①二个移动②二个转动③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

17.已知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εα=1.13,则两对齿啮合的时间比例为。

① 113% ② 13% ③ 87% ④ 100%

18.具有相同理论廓线,只有滚子半径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的实际廓线。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不一定

19.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轴承磨损后,中心距变大,这时传动比将。

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0. 若发现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实际廓线又出现变尖,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 减小滚子半径 ② 加大基圆半径 ③ 减小基圆半径

21.拟将曲柄摇杆机构改换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将原机构中的 作为机架。 ①曲柄 ②连杆 ③摇杆

23.对心曲轴滑块机构的曲柄长度为a ,连杆长度为b ,则最小传动角= 。

24.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

①惯性力系的主矢为零 ②惯性力系的主矩为零 ③惯性力系的主矢、主矩均为零 25.凸轮轮廓曲线出现尖顶时的滚子半径 该点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 ①大于等于 ②小于 ③等于小于 ) 26. 机械自锁的条件是 。

①效率大于零 ②效率大于 1 ③效率小于或等于零

28.一对正传动的变位齿轮, 它们的变位系数之和x1+x2 。 ① =0 ② >0 ③ <0

38.平面四杆机构中存在死点取决于 是否与连杆共线。 A 、 主动件 B 、 从动件 C 、 机架 D 、 摇杆

39.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min γ 。 A 、 尽可能小一些 B 、 尽可能大一些 C 、 为00 D 、 为0

90 40.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缺点是 。 A 、 惯性力难以平行 B 、 点、线接触易磨损 C 、设计较为复杂 D 、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41.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 、摆动尖顶推杆

B 、直动滚子推杆

C 、摆动平底推杆

D 、摆动滚子推杆

42.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正压力方向与该点 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A 、绝对速度 B 、相对速度 C 、滑动速度 D 、牵连速度

4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 的比值。 A 、齿距 B 、基圆齿距 C 、齿厚 D 、齿槽宽

4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

ha =1、0

20=α的渐开线标准齿轮时,不发生跟切的最少齿数是 。

A 、14

B 、15

C 、16

D 、17

45.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确定的运动。 A )有 B )没有 C )不一定 49.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大于基圆直径。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一定不

50.对于结构尺寸为b/D>0.2(b 为转子宽度)的刚性转子,需进行( )。 A )动平衡 B)静平衡 C)不用平衡 判断题

1)满足动平衡条件的刚性转子也一定满足静平衡条件。( )

2)任何机构都是将若干个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 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当曲柄做主动件,就必然有死点存在。( ) 4)机器主轴作周期性速度波动时,在一个周期内其动能的增量为零。 ( ) 5)齿轮传动包括蜗杆传动,其传动比等于从动轮直径与主动轮直径之比。 ( ) 7)两变位齿轮组成正传动,则两个齿轮必定都是正变位的。( )

8)标准渐开线齿轮与齿条啮合时,无论其是否标准安装,齿轮的节圆与分度圆始终重合。 ( ) 9)对心曲柄滑块机构都具有急回特性。( ) 10)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与节圆相等。 ( )

11)当两直齿圆柱齿轮的安装中心距时,为保证无侧隙啮合,应采用正传动。( ) 12)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的速度有限量突变时,存在柔性冲击。( ) 13)用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时,可将机械的速度波动调为零。( ) 14)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压力角大于端面压力角。( )

15)加工负变位齿轮时,齿条刀具的分度线应向远离轮坯的方向移动。( ) 1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固定最短杆的邻边可得曲柄摇杆机构。( ) 17)平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常数。( ) 18)周转轮系的传动比等于轮系中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 问答题

1、机构组成原理是什么?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3、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中,何谓“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4、何谓齿轮的“根切现象”?它是怎么产生的?有何危害?

5、一对啮合的标准齿轮,如果不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啮合角和压力角有什么关系?节圆和分度圆有什么关系?

6、什么样的转子只需进行静平衡?什么样的转子必须进行动平衡?

填空题

1.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H P 个高副将引入 个约束,而引入L P 个低副将引入 个约束,则活动构件数n 、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F 的关系是 。

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若机构自由度F>0,而原动件数0,而原动件数>F ,则各构件之间 。

5.在凸轮机构的各种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中, 运动规律具有刚性冲击; 运动规律具有柔性冲击;而 运动规律无冲击。

7.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有 。

8.当原动件为整周转动时,使执行构件能作往复摆动的机构有 ; ; 。 9.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可根据等效原则: 来确定。

11.构件与零件的含义是不同的。构件是 ,零件是 。

12.按构件的接触情况,运动副分为高副与低副。高副是指 ,低副是指 。

14.作用于机械上驱动力的方向与其作用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锐角,钝角,直角或其他)。

15.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滚子半径为r ,为使凸轮实际廓线不变尖,则理论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 应满足的条件是: 。 16.机械安装飞轮的目的是: 。

9,机构优化设计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

10,连杆机构的优点是,缺点是。

11,凸轮机构的优点是,缺点是。

12,与摩擦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相比,齿轮机构的优点是,缺点是。

13,机构运转时,其传动角的大小是变化的,为了保证机构传动良好,设计时通常应使。14,凸轮机构的基圆大小选择应遵循一定原则,若基圆太大,则,若基圆太小,则,故一般应。

15,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为零的重合点,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

17.对心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18.设计凸轮机构时,若量得某点的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可以用、使压力角减小。

19.以渐开线作为齿廓的优点是,,。

20.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的与轮坯的作纯滚动。

21.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数比较,其齿顶高(增大或减小),齿根高(增大或减小)。

22.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

2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个约束;而为或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它有个约束。

24.在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将凸轮的基圆半径增大时,其压力角将;而当采用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时,在凸轮的基圆半径增大后,其压力角将。平底垂直于导路的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其压力角等于。

25.速度瞬心可定义为互相做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的点。

26.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与两次共线位置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27.为了减小飞轮的重量和尺寸,应将飞轮装在轴上。

,其变化幅度与有关。

30.加工负变位齿轮时,刀具应当相对被加工的轮坯中心移。

31.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的重合度为 1.45,则表示实际啮合线上有 P b长度属于双齿啮合区。

33.从效率的角度来判断机器自锁时,其条件是。

34.机器的制造单元是____________,运动单元是____________;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___数。

40.由M个构件铰接于一点的复合铰链应包含个转动副。

42.为了使从动件获得间歇转动,则可以采用机构,或机构。

43.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44.机械中三角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用得更为广泛,从摩察角度来看,起主要原因是————————————————。

45.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和———————————————所夹的锐角。

46.当四杆机构的压力角α=90°时,传动角等于————————,该机构处于————————位置。

47.如果要求两齿轮的角速度之比为定值,则这对齿廓在任何一点接触,应使两齿廓在

接触点的公法线与其————————————。

计算分析题

1,图所示,已知:BC//DE//GF,且分别相等,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请指出。

2,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50mm,l CD=35mm,l AD=30mm,AD为机架,若将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的取值范围。

3,如题四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AB等速整周回转。设曲柄为主动件,滑块朝右为工作行程,

γ出确定曲柄的合理转向,简要说明理由;设曲柄为主动件,画出急位夹角θ,最小传动角min

现的位置;此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死点位置,指出死点位置。

B

4,如题图所示,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实际轮廓线为一圆心在O点的偏

心圆,其半径为R. 从动件的偏距为e ,试用作图法: 确定凸轮的合理转向;

画出该机构的凸轮理论廓线及基圆;

标出当从动件从图示位置升到位移s 时,对应凸轮的转角δ及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4题图

5,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已知齿数1z =25,2z =55,模数m =2 mm ,压力角α=200

,*a h =1,*

c =0.25。试求:

1.齿轮1在分度圆上齿廓的曲率半径ρ; 2.齿轮2在齿顶圆上的压力角a2α;

3.如果这对齿轮安装后的实际中心距a '=81mm,求啮合角α'和两齿轮的节圆半径1r '、2r '。

7,已知某机械一个稳定运动循环内的等效力矩r M 如题八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d

M 为常

数,等效构件的最大及最小角速度分别为:s rad /200max =w 及s rad /180min =w 。试求:

等效驱动力矩

d

M 的大小;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当要求δ在0.05范围内,并不计其

余构件的转动惯量时,应装在等效构件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

7 题图 解7题图

9,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自由度,若含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请明确指出,并说明原动件数是否合适。(10)

9 题图

12.图示凸轮机构中, 凸轮廓线为圆形,几何中心在B 点.请标出:(10) 1)凸轮的理论廓线; 2)凸轮的基圆; 3)凸轮机构的偏距圆;

4)凸轮与从动件在D 点接触时的压力角;

5)凸轮与从动件从在C 接触到在D 点接触时凸轮转过的角度。

12 题图

2 题图2 题图

等宽凸轮

13.在如图所示轮中,已知各轮齿数及齿轮1Z 的角速度1w ,求齿轮1Z 与系杆H 的传动比

1

1?H H

i w w =

=(12) 15.已知机组在稳定运转时期的等效阻力矩的变化曲线M r -j 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为常数M d =19.6 N.m ,主轴的平均角速度m w =10rad/s . 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现装一个飞轮,飞

δ。(10)

17.运动链N 13-012,N 2

3-111,N 4-0112,画出其运动链的结构图。

18.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1) 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 到接触点D 时,该凸轮转过的转角j ;(2) 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 点接触的压力角α; (3) 标出在D 点接触时的从动件的位移

s 。

19.设计曲柄摇杆机构。已知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1.4K =,曲柄长30a mm =,连杆长

80b mm =,摇杆的摆角40ψ?=。求摇杆长度c 及机架长度d 。

20.已知某机械一个稳定运动循环内的等效阻力矩r M 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d M 为常数,等效构件的最大及最小角速度分别为:

max 200rad s w =及min 180rad s w =。试

求:(1) 等效驱动力矩d M 的大小; (2) 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 (3) 当要求δ在0.05范围内,并不计其余构件的转动惯量时,应装在等效构件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

21.在图示轮系中,单头右旋蜗杆1的转速11450min n r =,回转方向如图,各轮齿数分别为

237z =,'215z =,325z =,'320z =,460z =。试求轴B 的转速B n 的大小及方向。

21 题图

2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己知齿数125z =,255z =,模数m =2 mm ,20α?

=,*a h =1,*c =0.2 5。求:(1) 齿轮1在分度圆上齿廓的曲率半径ρ; (2) 齿轮2在齿顶圆上

的压力角2a α; (3)如果这对齿轮安装后的实际中心距'81a mm =,求啮合角'

α和两轮节圆半径'

1r 、'

2r 。

23.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需指出。

24.试在图上标出铰链四杆机构图示位置压力角α和传动角γ。

25.如图所示,薄壁上有不平衡重Q1=10N、Q2=20N,所在半径分别为:r1=200mm,r2=100mm 。试求:1)在r=100mm半径的圆上,应加配重Q= ?2)配重Q的方位与OX轴之间的夹角α= ?

26.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L AD=75mm,L CD=60mm,当曲柄转角φ=150°时摇杆处于右极限位置,要求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1.18182。

27.图示为某机组在一个稳定运转循环内等效驱动力矩Md和等效阻力矩Mr的变化曲线,并已知在图中写出它们之间包围面积所表示的功值(N·d)。

1)试确定最大赢亏功Amax;

2)若等效构件平均角速度w m=50rad/s,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0.1,试求等效构件的w min及w max

的值及发生的位置。

28.试在图示的偏心圆凸轮机构中表示出:

1) 凸轮的基圆半径、升距h;

2) 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的机构压力角;

3) 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推杆的位移增量。

28题图

29.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动比i12=2,齿轮的基本参数:m=4mm,α=20o,h*a =1.0。1.按标准中心距a=120mm安装时,求:①齿数

Z、Z2;②啮合角a′;③节圆直径d1′、d2′;

1

2.若取齿数Z1=15、Z2=30,中心距a′=92mm,试作:①求避免根切的小齿轮的变位系数x1;②求传动啮合角;③说明属于何种变位传动。

七、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

Z=1,Z2=40,Z2′=24,Z3=72,Z3′=18,Z4=114。(12 分)

1

1)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计算传动比i1H,并在图中标出系杆H的转向。

29 题图 30题图

30.图示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简图,所用比例尺为μl=1mm/mm。试作:

1.画出摇杆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机构位置图,并标出摇杆CD的摆角φ;

2.标出极位夹角θ;

3.计算行程速比系数K;

31.将该机构进行修改设计:L AB、 L BC、K保持不变,使摆角φ=2θ,试用图解法求摇杆长度 L CD 及机架长度L AD。 (在原图上直接修改)

32.图示圆盘上有三个已知不平衡重:Q1=2N,Q2=0.5N,Q3=1N,它们分别在R=20mm的同一圆周上。今欲在R′=30mm 的圆周上钻孔去重使它达到平衡,试求去重的大小,并在图上表示出钻孔的位置。

3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需说明。

34.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15,Z2=20,m n=4mm,αn=20°,β=15°求齿轮传动中心距a。

35.在图示轮系中,根据齿轮1的转动方向,标出涡轮4的转动方向。

36.在薄片圆盘上,有两个不平衡量Q1=5N,Q2=8N,r1=r2=10mm。试用图解法确定应加平衡重的重径积W,并在图中标出它与0X轴所夹的方向角a。

37.图示为平底从动件偏心圆凸轮机构。试在图上画出:

1.基圆半径r0;

2.升距h;

3.该位置机构压力角a;

4.该位置从动件位移S;

并说明凸轮的理论廓线是否为圆?

38.如图所示正弦机构。已知L AB=800mm,构件3的质量m=80kg,J2=10kgm2作用于构件3的阻力Q=500N,不计构件2的质量。以曲柄1为等效构件,求该瞬时机构的等效转动惯量Je和等效阻力矩Mr。

39.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及虚约束需指出。

40.图示凸轮机构。在图中画出凸轮的基圆、偏距圆及理论廓线。

41.图示轮系(各轮齿数见图)。

1.说明轮系类型;

2.计算传动比i14;

3.说明n4与n1转动方向是否相同;

4.以齿轮1为原动件,判断轮系是增速还是减速机构?

43.由发动机直接带动空气压缩机组成机械系统。当以发动机主轴为等效构件时,等效驱动力矩M d=10000+1000sinψ, 等效阻力矩M r=10000-1000sin3ψ,(单位为N﹒m) 式中ψ为主轴转角,主轴平均转速n=600转/分,许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01,试计算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

量JF。

44.图示插床六杆机构, 已知L AD=50mm,L CD=40mm,L CE>L CD,行程速比系数K=2.0。机构中曲柄1等角速度转动, 构件3绕D点整周转动。试求曲柄长度L AB和插刀5的行程H。(图解法, 解析法任选)

45.图为以曲轴H为等效构件稳定运转一周期的等效阻力矩Mr曲线, 等效驱动力矩Md为常数 A 轴转速n A=730转/分, 转动惯量J A=0.02kg·m2, 曲轴转速战速决n H=100转/分。试求满足运转不均匀系数[δ]=0.1的飞轮转动惯量J F。

46.图示干草压缩机的机构运动简图(比例尺为μl)。原动件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转动,试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该位置活塞5的速度与加速度。要求:

1.写出C 、E点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

2.画出速度与加速度矢量多边形(大小不按比例尺,但其方向与图对应);

3.据矢量多边形写出计算E点的速度V E与加速度a E的表达式。

47.图示为运输机的机构示意图。要求摆杆在垂直线左右β=30°范围作摆动,机构的形成速比系数K=1.5,滑块行程H=500mm,又已知连杆长度L CE=700mm,试设计此机构。

48.用齿条刀具切制直齿圆柱齿轮。

1.已知刀具参数为:m,α,h a* ,c* ,试推导切制标准不根切的最少齿数Zmin;

2.当切制齿轮的参数为:m=5mm,α=20°, h a*=1.0,Z=10,试计算:

①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χmin;

②若取变位系数χ=0.5,试计算:

分度圆直径d;基圆直径d b;齿根圆直径d f;周节P;基节P b。

49.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论齿数:

Z=1,Z2=40,Z2′=24,Z3=72,Z3′=18,Z4=114。

1

1.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计算传动比i1H,并在图中标出杆系H的转向。

50.图示为起重机的机构示意图。作用于构件1上的驱动力矩M d=60N·m,重物Q=1000N,卷筒半径R=0.1m,齿轮齿数:Z1=20,Z2=40,转动惯量分别为J1=1Kg·m2,J2=4Kg· m2。若取构件1为等效构件,求等效转动惯量Je和等效力矩Me。

题2-2图

题2-3

题2-4图

51.图所示为高速机械压力机的机构简图,除去曲柄1、连杆2之外,机构尺寸关于y 轴对

称,试求它的自由度

52.题2-3图所示为连杆机械压力机的机构简图,试求它的自由度

53. 题2-4图所示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机构简图,其中构件2、5组成齿轮齿条副,构件2、3组成移动副,试求它的自由度

54.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标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若其运动是确定的,要进行杆组分析,并显示出拆组过程,判断机构级别。

55.一对标准安装的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的啮合传

动。已知a=100mm ,201=Z ,302=Z ,0

20=α,881=da mm 。 (1) 试计算下列几何尺寸

① 齿轮的模数m ; ② 两轮的分度圆直径1d ,2d ; ③ 两轮的齿根圆直径d f1,d f2;

④ 两轮的基圆直径1b d ,2b d ; ⑤ 顶隙c 。

(2) 若安装中心增至'a =102mm ,试问: ① 上述各值有无变化,如有应为多少? ② 两轮的节圆半径'1r 、'2r 和啮合角'α为多少?

56.计算如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要逐一指出。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断机构的级别。

57. 020=α,2d ;③ 两轮的齿根圆直径1f d ,2f d ;④ 两轮的基圆直径1b d ,2b d ;⑤ 顶隙c 。

5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考试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代码:810 考试科目名称:机械原理 试卷适用招生专业: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车辆工程、430102机械工程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卷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卷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2、试求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全部瞬心。(10分) 3、标出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度后推杆的位移。(10分) 四、(15分,所有考生做)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指出。 五、计算题 A B C 2 3 1 4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齿轮3’和4’啮合。又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48',50',42',38',58,42654321======z z z z z z ,电动机的转速 m in /14451r n =,求带轮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10分,所有考生做) 2、已知一渐开线规范外啮合圆柱齿轮机构,其模数mm m 10=,中心距mm a 350=,传动比 5/912=i ,试计算该齿轮机构的几何尺寸(各轮的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齿厚)。(16分,所有考生做) 3、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20,50,40,60,2536421======z z z z z z (右旋) ,且各轮均为正确安装的规范齿轮,各齿轮的模数相同。当轮1以900r/min 按图示方向转动时,求轮6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全日制学术型,15分)

机械原理试卷(卷库) (1)

题目部分 1.(2分)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构件和最长构件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时,只能获得机构。 2.(2分)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3.(2分)刚性转子的平衡中,当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应采用方法平衡。其平衡条件为。 4.(2分)h a *, ==? 120 α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5.(2分)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线。 6.(2分)平面机构中传动角 γ和压力角α之和等于。 7.(2分)在认为摩擦力达极限值条件下计算出机构效率 η后,则从这种效率观点考虑,机器发生自锁的条件是。 8.(2分)速度比例尺的定义是,在比例尺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它的绝对值愈大,绘制出的速度多边形图形愈小。 9.(2分)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0.(2分)对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施以平衡措施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11.(2分)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用表达。 12.(2分)圆锥齿轮用于传递两轴线的运动,蜗杆传动用于传递两轴线的运动。13.(2分)标准直齿轮的基本参数是。 14.(2分)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角的数值与圆上的压力角总是相等。 15.(4分)在移动副摩擦中,总反力是和的合力。16.(4分)写出两种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4分)在用齿条形刀具加工直齿圆柱变位齿轮时,刀具远离轮坯中心的变位方式叫_______________;刀具移近轮坯中心的变位方式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分)在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时,采用尽可能的运动 链。 二、选择题(26小题,共51.0分) 1.(2分)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齿轮根切的现象可能发生在的场合。 A、模数较大; B、模数较小; C、齿数较多; D、齿数较少 2.(2分)为了减小机器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器中安装。 A、调速器; B、飞轮; C、变速装置。 3.(2分)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4.(2分)压力角是在不考虑摩擦情况下作用力和力作用点的方向所夹的锐角。 A、法线; B、速度; C、加速度; D、切线 5.(2分)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A、齿根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基圆

机械原理与人体平衡知识分析报告

机械原理与人体平衡知识分析 -----------------------作者:-----------------------日期:

三: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一长直扁担长1.5m,前端挂200N的货,后端挂300N的货,则肩膀应该位于离扁担前端________m处,才能使扁担平衡,平衡后肩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N.(不计扁担的重力)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 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N。 3.在图1所示的两种常用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选填“甲”或“乙”).使用这两种工具都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4、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的比值是___________。 5、如图2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相等(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F B= 。 图1

6、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3,它是一个________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________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7、如图4,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G ,需要拉力F 或'F ,F 和'F 大小的关系是F 'F 。(填大于、小于、等于) 8、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 图。 9、如图6所示,动滑轮重为50N ,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是 260N ,则物体的重是 N ;若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2m ,则绳子自由端 下降 m 。 10.如图7,每个钩码重0.49N,杠杆上每格长度相等,现用一弹簧测力计要求钩在支点右侧,使它的示数为0.98N,且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 点 图3 图4 图6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3、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臂≤摩擦圆半径 。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4、 斜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比较的主要优点: 啮合性能好,重合度大,结构紧凑 。 1、平面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D 。 A 、从动件的尺寸 B 、 机构组成情况 C 、 原动件运动规律 D 、 原动件运动规律和机构的组成情况 2、一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分别为30mm ,60mm ,80mm ,100mm ,当以 30mm 5、 在周转轮系中,根据其自由度的数目进行分类:若其自由度为 2,则称为 差动轮 系 ,若其自由度为 1,则称其为 行星轮系 。 6、 装有行星轮的构件称为 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 7、 棘轮机构的典型结构中的组成有: 摇杆 、 棘爪 、 棘轮 等。 三、简答题(15 分) 1、 什么是构件? 的杆为机架时,则该机构为 A 机构。 答: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从运动角度讲是不可再分的 A 、双摇杆 B 、 双曲柄 C 、曲柄摇杆 单位体。 2、 何谓四杆机构的“死点”? 答:当机构运转时,若出现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时,此时γ=0,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 D 、 不能构成四杆机构 动件上的力将通过其回转中心,从而使驱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为零,从动件就不能运动, 3、凸轮机构中,当推杆运动规律采用 C 时,既无柔性冲击也无刚性冲击。 A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B 、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C 、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D 、 余弦加速运动规律 4、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中,对“动不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只要在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出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 B 、 动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机构的这种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 3、 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时,出现根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 些? 答:出现根切现象的原因:刀具的顶线(不计入齿顶比普通齿条高出的一段c*m )超过 了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 N 1,则刀具将把被切齿轮齿根一部分齿廓切去。 避免根切的方法:(a )减小齿顶高系数 ha*.(b)加大刀具角α.(c)变位修正 四、计算题(45 分) 1、 计算如图 1 所示机构的自由度,注意事项应说明?(5*2) C 、静不平衡针对轴尺寸较小的转子(转子轴向宽度 b 与其直径 D 之比 b/D<0.2) D 、 使动不平衡转子的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可实现平衡 5、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D 。 A 、模数 C D E C D B B F G B 、 分度圆上压力角 A A C 、齿数 D 、 前 3 项 a b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2、 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 在同一条直线上 。 图 1 小题 a :其中 A 、B 处各有一个转动副,B 处有一个移动副,C 、D 处的移动副记作一个 1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机械原理---1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2.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3.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4.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 相同。(√) 5.当机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6.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7.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8.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9.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 零的运动链。(√) 10.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二、填空题 1.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2.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盈功时,机器处在增速阶段,当外力作功 表现为亏功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3.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 度。 4.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6.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 1 。 7.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 2 个约束。 三、选择题 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 B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2.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 B. +1 C. 0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 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 0 B. 1 C. 2 4.一种相同的机构 A 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能 C.与构件尺寸有关 5.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为( C )。 A.1 B.2 C.1或2 6.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C )。 A.不变 B.增多 C.减少 7.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 B )个转动副。 A.2 B.3 C.4 8.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 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哈工大(威海)机械原理知识点整理

哈工大(威海)《机械原理》知识点整理 整理人:131310405郭勇辰 第一章 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机器是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完成有用功、转 换能量或处理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3.现代化机器具有四个组成部分:原动机、传动机、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 4.一部机器通常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机构是一个具有相对机械运动的构件 系统,或称它是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动力的可动装置。 第二章 1.构件与零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一个构 件既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装配而成的刚性体。 2.运动副:两构件间的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活动连接成为运动副。 3.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目最多只能是5个,最少是1个。 4.运动链:若干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的构件系统称为运动链。运动链中各 构件首位封闭,则称为闭式链,否则为开式链。 5.机构:如果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作为参考坐标系,则这种运动链称为 机构。 6.运动副的分类:把引入1个约束的运动副称为Ⅰ级副,以此类推;以面接触 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果两运动副元素间只能相互做平面平行运动,则称之为平面运动副,否则为空间运动副; 7.不按比例绘制的运动简图成为机构示意图。 8.机构运动简图的单位为m/mm(图纸上1mm所代表的真实长度)。 9.自由度:确定一个构件或机构的运动(或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的数目。 10.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 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11.计算自由度时注意三种情况: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12.复合铰链:由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构成的重合转动副。 13.局部自由度:不影响整个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机械原理历年试卷汇总及答案

机械原理历年试卷汇总及答案 第2章机构得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 1、机构可能出现得独立运动数目称为机构得__________、 2、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个高副将引入个约束,而引入个低副将引入 个约束,则活动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得关系就是。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得条件就是:;若机构自由度 F>0,而原动件数〈F,则构件间得运动就是;若机构自由度F>0,而 原动件数>F,则各构件之间、 4、根据运动副中两构件得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_。 5、根据机构得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以瞧作就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依次联接到原动件与机架上所组成得。 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得运副就是__副,具有一个约束得运动副就是__副、 7、两构件之间为接触得运动副称为低副,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个约束。 二、选择题 1、当机构中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目时,该机构具有确定得相对运动。A、小于B。等于C、大于D、大于或等于 2、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得充分必要条件就是。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 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 D、至少含有一个最高级别为Ⅲ级得杆组、 3、每两个构件之间得这种可动联接,称为__________。 A.运动副;B、移动副; C、转动副; D.高副。4、基本杆组就是自由度等于得运动链。 A。0; B、1; C。原动件数。 5、在图示4个分图中,图就是Ⅲ级杆组,其余都就是个Ⅱ级杆组得组合、 6、图示机构中有_______虚约束。 A1个 B 2个 C 3个 D 没有 7、图示机构要有确定得运动,需要有____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 一. 基本概念 (3) 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 2. 构件与零件 (3) 3. 运动副 (3) 4. 运动副的分类 (3) 5. 运动链 (3) 6. 机构 (3) 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 (3)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 (3)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 (3) 3. 机构的结构分析 (4)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6) 一. 基本概念: (6)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7) 一. 基本概念 (7) (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 (7)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 (7)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 第四章凸轮机构 (8) 一.基本知识 (8) (一)名词术语 (8)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8) 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8) 二. 基本技能 (9) (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 (9) (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 (10) (三)其他 (10) 第五章齿轮机构 (10) 一. 基本知识 (10) (一)啮合原理 (10) (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 (11) (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 (12) 第六章轮系 (14) 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4) 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 (14)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5) 第七章其它机构 (15) 1.万向联轴节: (15) 2.螺旋机构 (16) 3.棘轮机构 (16) 4. 槽轮机构 (16) 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17) 7. 组合机构 (17)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7) 一. 基本概念 (17)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7) (二)构件的惯性力 (17) (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 (17) 二. 基本技能 (18)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18) 一、基本概念 (18)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 (18)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18) (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 (18) (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 (18) 二. 基本技能 (18)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8)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8)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18) 一、基本知识 (19) (一)机械的效率 (19) (二)机械的自锁 (19) 二. 基本技能 (20) 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 (20) 一. 基本知识 (20) (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20) (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20) (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20) 二. 基本技能 (20) (一)等效量的计算 (20) (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20)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机械原理题库1(公开课)

1 绪论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 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机器是由、、 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 ______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 _____ 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5.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 指。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 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 为机架,构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机械原理题库第一章、机构结构分析(汇总)汇总

0000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00003、机器是由、、所组成的。 0000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0000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00006、运动副元素是指。 0000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0000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0000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000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000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000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000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00014、 00015、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0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000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000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指。 000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00020、机构运动简图是的简单图形。 000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为机架,构件5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00022、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零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023、具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 00024、机构中的虚约束,如果制造、安装精度不够时,会成为真约束。( ) 00025、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中,除机架、原动件及其相连的运动副以外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 00026、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 - - - - - - ( ) 00027、当机构的自由度F 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 ) 00028、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 - - ( )

机械原理知识点

1构件:具有确定运动的单元体组成的,这些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零件:组成构件的制造单元体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的可动联接 构件的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数目 运动链: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所构成的系统 机架:固定的构件 原动件:机构中做独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除原动件外其余的活动构件 运动链→机构: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并且它的一个或几个构件作给定的独立运动时,其余构件便随之作确定的运动,这样运动链就成了机构 2机构运动简图:表示机构中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机构运动简图必须与原机械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 示意图:只为了表明机械的结构,不按比例来绘制简图 3约束和自由度的关系:增加一个约束,构件就失去一个自由度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等于机构的原动件数 5瞬心:在任一瞬间,两构件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绕某一重合点的相对转动,该重合点称为他们的瞬心速度中心 绝对瞬心:运动构件上瞬时绝对速度为零的点 相对瞬心:两运动构件上瞬时绝对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6摩擦力增大并不是运动副元素材料间摩擦因数发生了变化,而是运动副元素的几何结构形状发生变化所致。 7摩擦圆:对于一具体的轴颈,r和fv为定值,因此ρ为定值,以轴心O 为圆心,ρ为半径做一圆,该圆成为摩擦圆。 8机械自锁:由于摩擦的存在,会出现无论施加多大的驱动力,都不能使机械沿驱动方向产生运动的现象。自锁条件:η≤0 机械发生自锁 9连杆机构(低副机构):若干个构件通过低副联接所组成的机构 10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 11曲柄:在两连杆中能做整周回转机构 摇杆: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的构件 周转副:将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摆动副:不能将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12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2连架杆和机架中有一杆是最短杆 13最短杆为连杆时,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最短杆为连架杆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最短杆为机架时,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14有急回运动:θ≠0时,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和导杆机构 无急回运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机械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单选题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___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答: 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___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B.从动件C.机架 D.摇杆 答: 3、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___。 A.大于 1 B.小于 1 C.等于1 D.等于2 答: 4、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min___。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D.45° 答: 5、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___。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答: 6、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___。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答: 7、___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 答: 8、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___。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 D.不一定 答: 9、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___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答: 10、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___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 B.改用滚子推杆 C.改变凸轮转向 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答: 11、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压力的方向与该点___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A.绝对速度 B.相对速度 C.滑动速度 D.牵连速度 答: 12、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___。 A.20° B.0° C.15° D .25° 答: 13、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α、h a* 、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___齿槽宽的齿轮。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 答: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 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 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 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 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完整版)题库__机械原理选择题题库(1)DOC

1-10 BAABA BAAAB 11-20 BCABB CABAC 21-40 BADDB AAAAB ABAAB BBABB 41-60 BBBAA ACCCA BCBBB CBBBB 61-80 BAABB BBAAB AACBB ABABA 80-100 BBBBA ABAAA BABBA ABABA 101-120 BBABB BBBBC BBCBC ABACC 121-139 BDABA BBABA CCCAA AABB 1. 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零件。B A.对 B.错 C. D. 2. 具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A A.对 B.错 C. D. 3. 机构中的虚约束,如果制造、安装精度不够时,会成为真约束。 A.对 B.错 C. D. 4. 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A.对 B.错 C. D. 5. 当机构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A.对 B.错 C.

6.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 A.对 B.错 C. D. 7. 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须完全相同。 A.对 B.错 C. D. 8. 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A.对 B.错 C. D. 9. 一种相同的机构()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能 C. D. 10. 机构中的构件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 D. 11. 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 A.-1 B.+1 C.0 D. 12. 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A.-1 B.1 C.0

机械原理试题库1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分析计算题(共88题) 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明确指出)。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标有箭头的机构为原动件)。若其运动是确定的,要进行杆组分析,并显示出拆组过程,指出各级杆组的级别、数目 以及机 构 图a 图b) 题 1 图 2、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并判定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标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图 a) 图 b) 题 2 图 3、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并确定应给原动件的数目 。 图a 图b 题 3 图 4、在图示机构中试分析计算该机构的自由度数,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则在图上明确指出。 图a 图b 题 4 图 5、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作出它们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 第 1 页共24 页

图 a) 图 b) 题 5 图 6、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明确指出。)并指出杆组的数目与级别以及机构级别。 L G I 题 6 图 7、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请指出) 图 a) 图 b) 题 7 图 8、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 mm l AB 65 =,mm l CD 90 = ,mm l AD 125 =,s rad mm l BC / 10 , 125 1 = =ω ,顺时针转动,试用瞬心法求: 1)当φ=15°时,点C的速度V C; 2)当φ=15°时,构件BC上(即BC线上或其延长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值。 题 8 图 9、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1以等角速度ω1=10rad/s转动。凸轮为一偏心圆,其半径R1=25mm,L AB=15mm,L AD=50mm,φ1=90°,试用瞬心法求机构2的角速度ω2。 第 2 页共24 页

机械原理考试知识点.doc

机械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篇基本机构及常用机构的运动学设计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2.了解机械原理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机械原理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 1.掌握有关机构的概念,如构件、运动副、运动链、杆组等;2.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机械正确绘制机构运 动简图; 3.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注意复合铰 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情况; 4.掌握平面机构中高副低代的方法,要求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和机构的瞬 时运动不变; 5.掌握平面低副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组成原理,能根据给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 拆杆组,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应用及其主要特点; 2.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特别是它的基本形式——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概 念和基本知识及其演化方法和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如有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和行 程速度变化系数、压力角与传动角、死点位置、运动连续性等; 4.掌握等视角定理及几何法刚体导引机构的设计;5.掌握机构的刚化反转法及几何法函数生成机构的设计;6.掌握急回机构的设计;

7.掌握用速度瞬心法作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方法; 8.掌握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9.掌握用复数矢量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掌握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掌握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原则; 3.掌握凸轮机构的反转法原理; 4.掌握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 5.掌握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 6.掌握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基本尺寸的设计。 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0. 掌握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1.掌握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1.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 3. 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掌握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4. 5. 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特点,包括: 1)定传动比; 2)啮合线 与啮合角; 3)中心距的可分性; 3)正确啮合条件; 4)连续传动条件; 标准中心距和安装中心距; 6)无侧隙啮合条件等。 6.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范成法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 7. 8.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变位和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掌握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传动特点及标准几何尺寸计算; 9. 掌握蜗杆蜗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代码:MEAU3005 英文名称: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司广琚 大纲执笔人:司广琚大纲审核人:倪俊芳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它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理论力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将所学《理论力学》知识应用到机器和机构分析设计中,但因为机器和机构的复杂和多样性,因而它不是理论力学知识简单重复和堆砌,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基于此本课程在理论上具有基本概念多、逻辑性强、内容分散等特点,实践上又具有工程中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和巧妙、设计的多方案性、求解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按照机械使用要求进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和机械创新设计的素质。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平面机构的表示方法和机构运动的基本条件;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螺旋机构等机械中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应用特点等基本知识。; 4.掌握齿轮系的类型、功用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知识; 5.了解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基本特性和应用特点; 6.了解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机械原理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
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
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
,其上作用有
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
,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 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
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
运动,后半程

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
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 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 为
,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
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
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

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
,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 Z,分度圆螺旋角为? 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
值,且与其
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 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 个约束,
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

机械原理 第 1 页 共 1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