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大悟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孝感市大悟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子:相当于您。)

B . 委而去之(委:委派。)

C . 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

D . 王之蔽甚矣(蔽:隐藏。)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 (2019八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多读书,可以与主人公卑可怜之人,笑可鄙之士。读书是超越时空间的xiè________hòu________。你会感受李白pān________登天姥峰的潇洒;杜甫登临五岳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李清照在莲花池中争渡的轻快;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不舍之情。你会和托尔斯泰一起感受老婆婆向金鱼永无休止的贪lán________;你会与孔子一起因材施教;你会与鲁迅先生一起在夕阳落日时拾捡朝花,共同回忆那美好的童年;你也许会与海伦·凯勒一起失去光明,面临黑暗,去感受那份渴望。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3. (6分)古诗文默写。

(1)诗人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 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 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则》)

(5)体现花草茂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4. (1分)翻译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虽有嘉肴________

②不知其旨也________

③虽有至道________

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⑤教然后知困________

⑥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

⑦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

⑧教学相长也________

⑨学学半________

5. (16分) (2019八下·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 A文选自《________》,B段文字作者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男有分__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

③屋舍俨然________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

(3) B段文字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A文中的哪两个短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如鸣珮环,心乐之

B . 无案牍之劳形

C . 渔人甚异之

D . 不独子其子

(5) A文中的“大同社会”与B文中的“世外桃源”在主题创作上有什么共性?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8八下·枣庄开学考) 名著阅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文字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老舍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7. (15分)(2019·福建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跑出创新“加速度”

①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

②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关键词;“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的激情在会场内外扑面而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创新也正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万亿元;6500多家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40万家,创业就业人数超过140万人……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正在被创新发展逐渐替代。创新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④创新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生态。有人用比喻来形容创新:“青藏高原上才能有珠穆朗玛峰”。意思是说,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也正因此,有人提出,改变“创新孤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让创新自由生长,离不开改革。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到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代表委员们纷纷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献计献策。既做好改革的“加法”,又做好改革的“减法”,既注重“补齐短板”,又注重“做强长板”,才能不断培厚创新生态的土壤。

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实现“从多到好"“从好到优”,离不开创新。更好凝聚创新共识,更多提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应对之策,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在好环境中开花结果,才能跑出创新“加速度”,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陈凌,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

(1)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创新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也已经被创新发展代替了。

B . 没有良好的生态,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为创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

C . 第⑤段强调通过改革给创新创造出好的生态。

D . 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大家必须要形成共识,提出更多的发展策略。

(2)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第③段划线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8. (1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睡莲花开的声音

①杰夫瑞医生是位非常著名的耳科专家,失聪的人们视他为救星。

②有一年,6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西班牙山区来到位于慕尼黑的杰夫瑞医生的诊所,他们是得到慈善机构的捐助前来接受耳蜗移植治疗的失聪孤儿。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领队是个叫露茜的年轻修女,她生得瘦小单薄,但性情温和开朗。杰夫瑞医生分别为6个孩子进行了耳蜗移植,其中的3个听力恢复迅速,另外两个经过配合治疗,也逐渐有了进步。只剩下一个叫丹的男孩,杰夫瑞医生先后做了三次耳蜗移植,但始终不见任何起色。

③很快,那个叫丹的男孩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不妙的境况。他开始郁郁寡欢,时常把自己关在病房里,并且有意回避另外5个已经“不一样”的同伴。

④宣布治疗结果前夕,善良的露茜跟杰夫瑞医生商量:“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方式告诉他呢?也许在适当的场合说出真相,孩子会容易接受一些。”是呀,成年人都会无法承受这个现实,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杰夫瑞医生点点头,说道:“什么场合告诉他比较好一点呢?”露茜略微想了想,说出一个地方——“茵梦湖”。

⑤茵梦湖是慕尼黑的一个地处阿尔卑斯山中的美丽湖泊,每到夏天,湖中会开放一片一片美丽的睡莲。

⑥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杰夫瑞医生和露茜带着6个孩子前往茵梦湖。

⑦在路上,杰夫瑞医生看见露茜用手语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去听一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她用的是个很明确的“听”,而不是“看”——真是奇怪,难道她不明白可怜的丹什么都听不到吗?

⑧夏天的清晨,站在湖边,能看到微红的晨曦从天边一点一点泛起来。湛蓝色的湖水里渐渐呈现出岸边树林的倒影,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掠过湖面,啾啾的叫声在空明的水天之间格外清脆。

⑨露茜选了一片临岸的睡莲,那些圆圆的绿叶贴着湖水,上面还带着零星剔透的露珠。而一朵朵白色的花蕾俏皮地点缀其间。6个孩子依次排开蹲下,露茜让每个孩子将手轻轻抚在花蕾上,她自己也挑了个能抚摸花蕾的位置,然后向孩子们做了几个手势,——指指心,指指耳朵,闭上眼睛。于是,6个孩子顺从地照露茜的吩咐,安静地合上眼睛抚着睡莲花蕾。

⑩不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一旁的杰夫瑞医生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些睡莲花竟是在阳光照耀的瞬间绽开的。在静谧的安宁里,他甚至能听见花瓣爆开时的“叭”、“叭”声,那是一种很轻微的震动的声音。如果不用心去“听”,即使正常的人也可能忽略掉。

?孩子们抚摸着的花蕾一朵一朵地在阳光里绽开来,虽然他们闭着眼睛,但杰夫瑞医生肯定他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花开的瞬间。果然,那些孩子们惊喜极了,他们先是睁开眼睛仔细端详那些盛开的花朵,然后抑制不住地争相打着手语欢快地交流,连丹也不例外。

?这时,露茜站起来,微笑着向孩子们打着手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就一定可以听见。”比划完,她特别用眼睛盯着丹。

?丹回应了露茜一个热烈的手势,激动地扑过去和她拥抱。接着另外5个孩子也围拢,交叠着抱成一团儿。

?是的,丹或许因为无法恢复听力有一点点难受,可痛苦很快就会过去,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听”懂了睡莲花开的声音

⒂目睹一切的杰夫瑞医生静静地站在一边,许久没有动。作为医生,他已经看惯了太多的伤心、无助乃至绝望,

但现在,他却感慨地泪流满面。人们习惯于把他看作创造奇迹的人,而实际上,这位平凡的露茜修女才是创造奇迹的人,她创造了医学无法达到的奇迹。

⒃医学治疗即使在100年以后也依然会有无法突破的极限,但现在,睡莲花开的声音却能创造某些医学上无法创造的奇迹——让那些不幸的失聪者学会用心去聆听世界,让他们在无声的岁月里保持对生活永不消退的信心。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出来。

(2)露茜为什么要让这些失聪的孩子们去“听”“睡莲花开的声音”?

(3)读文中划线句“露茜选了一片临岸的睡莲,那些圆圆的绿叶贴着湖水,上面还带着零星剔透的露珠,而一朵朵白色的花蕾俏皮地点缀其间”,说说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4)读了全文,你觉得露茜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5)“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就一定可以听见”,露茜的这句话本来是对失聪的孩子们说的,读了它后,相信你也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吧,请把它写出来。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 (6分)诗词鉴赏。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这样注解: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②效法。

请以“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1、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3-1、

3-2、

3-3、

3-4、

3-5、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4-1、

5-1、

5-2、

5-3、

5-4、

5-5、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6-1、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7-1、

7-2、

7-3、

8-1、

8-2、

8-3、

8-4、

8-5、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1、

9-2、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