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股票债券和保险》(2)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股票债券和保险》(2)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股票债券和保险》(2)优质教案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2、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除了商业银行提供的储蓄存款外,还有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供人们选择。本节我们要学习这些投资选择的有关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股票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教材53页材料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展示了股票投资的两个镜头,根据上述实例,结合你对股票市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股票投资的认识。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购买股票是居民投资的一种选择。

股票投资能获得较高收益,但也有很高的风险。

2、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

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投资,但是,股票是可以流通的,股东可以将股票转卖给第三者。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使股票充满了活力。

3、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教师活动:从教材展示的两个镜头中我们看到,股票投资有非常高的收入,同时,也存在赔本的风险。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是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定期获得的一部分分配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种收入有时很高。

公司的经营有好有坏,盈利了能获得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股民就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公司经营不好,亏损了甚至破产倒闭了,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股民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4、股票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意义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思考,发展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二、债券

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点评: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般来说,债券主要有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偿还方式等项目组成。(可找一张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向学生展示)

2、债券的种类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国发行过什么债券?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根据发行者不同,目前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1)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为重大建设项目、特殊经济政策、战争等筹集资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国债有没有风险?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任何投资活动都有风险,国债也有风险,只不过它以国家税收作保证,风险较低,但是,它的收益也较低,一般来说,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低于其他投资收益。

(2)金融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金融债券与国债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金融债券风险高于国债,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因为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保证,其信用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3)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企业债券与国债、金融债券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企业债券风险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经营利润作保证,企业债券的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相关。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就可能无力支付本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有什么异同?对投资者认识它们有什么规律可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发行者不同,偿还本息的来源不同,受益多少不同,风险大小不同;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到期还本付息;一般来说,风险越大,受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三、保险

教师活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自然的、人为的,财产的、人身的等等。某种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个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与风险相对应,产生了保险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我们的表现。

1、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出现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教师点评: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当没有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的赔偿就是就是投保人投资的回报。

2、保险机构与保险类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地有哪些保险公司?它们开展哪些保险项目?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

从大的方面说,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教师活动:想一想,我们学生参加的保险是什么类型的保险?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人身保险。

教师活动: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出现了分红保险等新种类,分红保险在具备正常的保障功能外,还可以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中分到一部分盈余,能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保险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保险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全,参加保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了它们利弊、功能,为我们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合理安排手中的闲散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对股票、债券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它们是筹资者向投资者出具的投资凭证或债务凭证

B.发行股票、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

C.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投资行为

D.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盈利行为

答案:D

[例2]下列不属于股票投资收入的是()

A.股票本金 B.股息 C.红利 D.股价上涨差额

答案:A

[例3]企业债券与金融债券的不同在于()

A.它是一种债务凭证 B.它有较大风险,安全性小

C.它以企业的经营利润作保证 D.它到期还本付息

答案:C

[例4]下列对保险的认识正确地是()

A、它可以为投保人转移风险

B、它可以使投保人免受风险

C、保险机构的盈利没有保障

D、保险公司是社会公益机构,不以盈利

为目的

答案 A

★课余作业

假如你家里有10万元闲置资金,请你根据家庭实际,设计一套你最中意的投资方案。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投资活动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新教材政治生活 [教案]政治生活-前言 前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安排的内容。本框题承接第一课所讲到的国家的本质和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研究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学好本框题,能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的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解我国目前采取的民主选举;懂得我国民主选举权利来之不易,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提高自身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教学难点】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多媒体课件,选举的案例。 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于民主选举,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民主选举的内容。 学习新课: 选举方式是指选举的形式和方法。选举方式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选举人个体选举意愿表达的方式和质量,也直接会影响到选举结果。 如果从选民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 (观点辨析:选举我知道) 问题一:有的同学认为:“还是直接选举好,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教师总结:我们先通过填图表比较这两种选举方式,然后再来分析这种观点。请同学首先填表。 同学填表:直接选举的优点是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机会,实现选民意志,选民参加选举热情高。由于当选者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这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视频一中出现的西王平村的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成员的选举,热情很高,就是因为村民可以亲自投票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实现本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泛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选举成本较高。 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相比较,优点是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由于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新课程学习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

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识记文化的来源 (3)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二)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和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从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通过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又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的第二课中,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牛顿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29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了经典力学,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前半生取得的,晚年在科学上却再无建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牛顿晚年由于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沉迷于宗教世界,这使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再不能象以前那样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牛顿的事例也正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那么,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来自于哪里呢? 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板书)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文化活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 比如:为什么藏族同胞一般都能歌善舞、精于骑术?因为他们生长于那样的文化环境,经常参与那样的文化活动。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必修2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标再现】 一、教学目标 略 二、教学重难点 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能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丰

富多彩的政治生活,那么这些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正文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学生活动:“忆一忆”: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物质、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充分)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学生活动: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 (图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并对照本课第一组图片简单分析。 (立法权:图4、决定权、任免权:图2、监督权:图1) (1)主要职权 A.立法权 ──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地方法规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有普通法律的立法权,基本法律(如宪法、基本法)的立法权和国家领导人任免权归全国人大。全国人大既是最高权力机关,又是最高立法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对同级地方政府实施监督,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地方人大不是立法机 关,只是地方权力机关。 B.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 重大事项的权力。 举例:三峡工程、国庆阅兵、是否申办奥运会等 C.任免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3.1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3.1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基本职能,是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核心框题。本框是从“公民政治参与” 过渡到“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讲好政府职能,能起到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和整个《政治生活》教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知道政府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政府治理雾霾的的作为,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的基本职能。 【教学难点】 政府是有限的政府。 课前:征询学生的意见,确定上课主题。发动学生自主搜集整理雾霾形成的原因。

导入:展示潍坊市实时空气质量预报图片,持续轻度污染。同学们有无感觉? 引出:雾霾是谁也躲不过去的社会问题,是人民的心肺之患,当前它在考验着中国,考验 着中国人民,更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智慧,本节课就直面雾霾,学习政府。 展示并解读好学习目标: 活动一:寻根究底,多措并举:——展示同学自己搜集整理的雾霾形成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这个谁也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高一22同学对雾霾的成因进行了调查,总结了以下几条: 1.我国目前经济结构不够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存在大量“三高”企业; 2.部分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乱排乱放; 3.公民的素质不高,不承担社会责任,汽车尾气排放等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 4.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维在一些地方政府眼里仍然存在,执法不严,失职渎职,对环境污染的监管不到位,甚至袒护支持某些地方“经济支柱”的能耗大的污染企业...... 问题探究——多措并举:针对这些成因,你觉得政府怎样做才能还人民白云蓝天?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本后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相互展示学习成果。 得出结论政府的职能。 教师提升: 1.我国政府为治理雾霾做得工作,让学生判断政府在行使哪项职能。从中你感受到我国政 府在发挥这什么样的作用? 得出结论:政府的职能——作用:管理与服务,是便民利民的为人民服务的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1: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教学设计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政治生活的内容以及怎样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能力目标 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政治生活之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置身于政治生活 在下面的这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正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多媒体展示四个镜头(见教材P11~12的一组镜头) 合作探究:根据四个镜头结合教材P12—14的内容,分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 (2)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生活的?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二)情境分析: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1)地位: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为什么?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国家以法律规定并保护公民享有的圣神权利,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履行义务的责任。所以,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参与方式:A.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居民自治;B.参与、监督政府工作 如: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人大代表张世昌教授在一份关于沱江污染事故的汇报材料上再次提出了四川省长应向全省群众道歉的要求。沱江污染事件使至少100万人受损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干吗要省长道歉?他说:因为环境保护法讲得很清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的环境质量问题负责,而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 网上评议政府、长沙地铁票价听众会等都是参与、监督政府的工作。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目标 怎样建设?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情境回归:我们要参与我们会参与 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页图表,分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1)看了这张图表,你有什么感受? (2)谈谈你参与政治生活的看法。(提示:为什么要参与?怎样参与?) 学生讨论后,充分表达其观点,再引导归纳总结。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影响人民利益,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我们要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助于紧扣时代脉搏,开阔眼界;有助于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第2课第1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2、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新课教学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

[高中政治必修2第九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2第九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教案是思想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专业需要深入学习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第九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第九课第一框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十六、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高中政治《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2、理解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理解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3、列举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例,探究政府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目标 1、能够从政府的具体行为中,领会其工作的基本原则。 2、能够阐明在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处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政府责任的学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升华对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认同。同时,公民也应向政府寻求解决自身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帮助,这也有助于政府工作的改进。 ★教学重点、难点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教学难点 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与上节政府的职能密切相连,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和上节政府行使职能的具体事例来帮助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主要学习了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以及行使职能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政府在不停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能,职能的行使说明了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也说明了我们的政府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二)进行新课 一、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9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市长最关注的是政府要搞好公共服务。市长的各项承诺意味着作为政府应该更多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2、正是因为有了市长的承诺,才会使更多的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使更多的人解决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的状况;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等。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教案-政治:3.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 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1、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7:1.3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教学设计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能力目标』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从身边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从对社会政治生活以及亲自参与政治生活的体验中,提高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中。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教学难点: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探究法、讲授法 进行新课探究与共享:分组讨论《置身与政治生活》的三个镜头 (1)体会他们行为的共同之处? (2)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生活的? 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 政治生活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使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思考:政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从历史课中你能体会古希腊城邦的居民追求的最原始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政治生活的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总结: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一)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思考:你知道我们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回顾第二课知识并进行拓展)学生回答略 探究讨论:目前,网上对于人们的食品安全非常关注,有报道披露我们使用的老酸奶、果冻是用烂皮鞋头熬制的工业明胶制作的,你认为此事我们能不能参与管理,我们应该求助哪些部门更好地管理此事呢? 学生回答:从公民角度和政府部门角度展开讨论。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教师归纳:从社会公共管理来看,我国有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基层自治组织及管理制度,有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服务。政府工作的改进,决策的完善,政风的廉洁,效率的提高,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 讨论:观看钱学森老人逝世的追悼会的图片,思考钱学森老人逝世的追悼会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留学生为他送行?于此相反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回国是看重了欧美等地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更加健全的政治制度,你对此怎么认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欧美的政治制度相比有什么差距和优势?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教师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讨论: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一则报道:我国内地赴港游客带回最多的食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奶粉。为什么洋品牌的食品吃起来格外“香”呢?你关注过国外的食品安全审查制度吗?(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内容。“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二)政治生活应树立的理念 民主、法治 探究体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页图表,思考所提的问题:你有什么感受?你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看法? 二、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电子教案

《政治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8、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9、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10、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 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此权利,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注:自由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注: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表现在:①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守法平等)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司法平等)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司法平等) 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 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 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 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二、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 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 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二)进行新课 学生做探究活动一 教师点评:1、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2、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 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 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 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 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 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 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 的特点。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 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 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 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 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教案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教学目标 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知道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含义。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2.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少数学生学习热情低,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4.教学过程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具体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具体内容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这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要求: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易混易错知识】 (1)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的。(√) (2)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宪法和法律。(√)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说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受到保护。(×) (5)公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享有的权利也就越多。(×) (6)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问题探究】 1.教材P8探究问题 【提示】(1)“选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反映的是公民在依法行使选举权;“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示威游行”反映了我国公民行使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通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2

《第5课离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