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测绘关键技术

中国突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测绘关键技术
中国突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测绘关键技术

中国突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测绘关键技术

卫星测图是一个国家对地观测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中国卫星影像精度不高,一直依靠航空影像和国外卫星影像进行测图。

在10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和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项目结束了中国遥感卫星难以测图的历史,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数据垄断,使中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

2012年1月9日,中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发射成功,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的第一幅地形图就产生了,并且平面与高程精度都优于3米,测绘精度超过了国外同类卫星。

“此前,中国1:5万卫星测绘数据源基本依赖国外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副主任唐新明介绍说,这个项目实现了国产遥感卫星从“有”到“好用”、从示范应用到业务化运行的根本性转变。项目实现了五项第一,将无地面控制卫星测图的精度提高了近百倍。

唐新明说,这一项目突破了困扰中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资源三号成功应用不久,国外同类卫星数据的价格就大幅下降,从每平方公里40元降至6元。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跨越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资源三号应用系统基本实现规模化、业务化生产,能实现当

天接收数据、当天完成处理,业务化生产水平也已完全与国际接轨。为测绘、国土、地矿、水利等众多行业提供了500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为全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全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等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150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同时还向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了45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数据。

在资源三号之后,中国计划用10年至15年时间建立测绘遥感卫星体系。目前3颗资源三号后续测绘卫星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2014年力争发射资源三号02星,实现两颗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组网运行。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常见国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简介 本文介绍了常见国产卫星数据的简介、数据时间、传感器类型、分辨率等情况。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产品级别说明 ◆1A级和1C级产品均为相对辐射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2级,2A级和2C级产品均为系统几何校正产品,只是不同卫星选用的生产参数不同。 其中: ■GF-1卫星和ZY3卫星归档产品为1A级,ZY1-02C卫星数据归档产品级别为1C级,其他卫星归档级别为2级! ◆归档产品是指:该类产品已经存在于系统中,仅需要从存储系统中迁移出来.即可供用户下载的数据。 ◆生产产品是指:该类产品不是已经存在的产品,需要对原始数据产品进行生产,然后再提供给用户下载的数据。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是上述归档的级别,直接选择相应的产品级别,然后查询即可! ■当用户需要的产品级别不是上述归档的级别,就需要进行生产.本系统提供GF-1卫星和ZY3卫星2A级的生产产品,ZY1-02C卫星2C级的生产产品,在选择需要的级别查询后,无论有没有数据,在查询结果页上方有一个“查询0级景”按钮,点击此按钮后,进行数据查询,如果有数据,选择需要的产品直接订购,即可选择需要的产品级别。 国产卫星 一、GF-3(高分3号) 1.简介 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高分三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的一颗遥感卫星,为1米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 2.数据时间 2016年8月10日-现在 3.传感器 SAR:1米 二、ZY3-02(资源三号02星) 1.简介 资源三号02星(ZY3-02)于2016年5月30日11时17分,在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2星发射升空。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自主民用立体测绘双星组网运行,形成业务观测星座,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介绍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有哪些 高分辨率遥感可以以米级甚至亚米级空间分辨率精细观测地球,所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清楚地表达地物目标的空间结构与表层纹理特征,分辨出地物内部更为精细的组成,地物边缘信息也更加清晰,为有效的地学解译分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源日益丰富,高分辨率遥感在测绘制图、城市规划、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环境资源监测等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而且是整合全球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一、卫星类型 (1)光学卫星: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worldview4、quickbird、geoeye、ikonos、pleiades、deimos、spot1、kompsat系例、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spot7、landsat5(tm)、Sentinel-卫星、landsat(etm)、rapideye、alos、kompsat系例卫星、planet卫星、北京二号、高景一号、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环境卫星。 (2)雷达卫星:terrasar-x、radarsat-2、alos雷达卫星、高分三号卫星、哨兵卫星 (3)侦查卫星:美国锁眼卫星全系例(1960-1980) 二、卫星分辨率 (1)0.3米:worldview3、worldview4 (2)0.4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kompsat-3A (3)0.5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worldview1、pleiades

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关键技术与应用公示材料

“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关键技术与应用”公示材料项目名称: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关键技术与应用 提名单位:中国科学院 一、提名单位意见 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该项目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等重大需求,突破了气溶胶及细颗粒物瞬时遥感物理模型和反演关键技术;率先开展了星载气溶胶载荷的软硬件一体化仿真工作,论证发展了我国第一代星载多角度偏振卫星,推动了国产气溶胶卫星监测系统的快速发展;建立了细颗粒物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获得了中国区域长时间序列气溶胶关键参数时空特性数据集,为大气污染监测、预报、治理、评价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成果已在环境监测管理、环境应急响应、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污染源识别与监测、霾天气预报与分析、公众健康危害评估等环保和气象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技术创新支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项目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和专辑多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被中办、国办采用3次,获得了国家领导人批阅,为国家环境治理提供了决策支撑。 该项目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先进、创新点突出、实用性强。同行专家组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在我国大气气溶胶遥感技术和应用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引领了细颗粒污染物遥感方向,支撑了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对气溶胶空间监测的重大需求。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项目简介 气溶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是大气环境和气象、气候的关键影响因子。气溶胶中的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卫星遥感手段可在污染监测、预报、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项目团队针对大气污染卫星遥感面临的中国区域气溶胶特性复杂、细颗粒物遥感难度大等挑战,持续十余年开展气溶胶卫星遥感监测机理、技术、平台和应用方面的联合攻关,系统性地研发了气溶胶遥感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论证发展了第一代国产气溶胶偏振卫星载荷,开展了中国区域气溶胶关键数据集的研制和应用,取得了系列重要科技创新。项目成果支撑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气候变化评估的实施,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主要科技创新及技术指标包括: 1. 气溶胶特性遥感方法和中国区域整层大气气溶胶特征模型。面向气溶胶细颗粒物(PM 2.5)空间信息获取的迫切需求,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5参数细颗粒物遥感机理模型,建立了PM2.5遥感链条,比同类模型精度平均提高11%;针对中国区域气溶胶来源多样、形态复杂的难点,发展了气溶胶颗粒物不规则形状散射卫星信号计算模型,实现了卫星对链状、簇状、椭球形等气溶胶颗粒物散射观测信号的建模。针对中国区域缺乏气溶胶特征模型的瓶颈问题,发展了“光学-物理-辐射-化学”耦合的整层大气气溶胶特征模型,比现有常用模型增加了化学参数维度,模型参数从18个扩展到22个。 2. 国产先进气溶胶卫星载荷软硬件一体化仿真和论证。针对我国发展自主气溶胶空间观测系统的迫切需要,突破了面向应用的全链路气溶胶卫星遥感仿真技术,研发了国内首个气溶胶偏振遥感载荷软硬件一体化仿真系统。通过对观测通道、观测角度数、光谱响应函数等多个卫星载荷关键指标进行最优化设计,实现了国产多角度偏振气溶胶载荷与国际同类卫星相比空间分辨率提升1倍,应用能力满足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限排等关键应用需求;通过辐射和偏振模型仿真,载荷辐射量化能力提高4倍,气溶胶细粒子比数据产品可用率从22%大幅提高到82%。论证的我国第一代星载多角度偏振相机已于2018年搭载GF-5卫星发射升空。 3. 中国区域气溶胶卫星遥感数据集及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应用。开展气溶胶卫星遥感数据规范化处理流程研究,建设气溶胶多源卫星数据反演、质控和检验平台。获得了27万余条中国区域整层大气气溶胶基础特性数据集,支持了空气污染预报、地球系统模式研发。获得了中国区域35年时空一致性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集,评估了中国气溶胶辐射致冷抵消的温室气体增温,支持了气候变化评估、政府气候变化应对行动。研发了中国区域PM2.5和雾霾关键参数卫星遥感数据集,支持了空气污染排放源识别、重污染预报应急、全国大气污染损失核算、雾霾健康效应评估等,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和公共效益。

常用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有哪些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常用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有哪些 公司拥有WorldView、QuickBird、IKONOS、GeoEye、SPOT、高分一号、资源三号等卫星的代理权,与国内多家遥感影像一级代理商长期合作,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多分辨率、多尺度的影像产品 WorldView,分辨率0.5米 WorldView卫星系统由两颗(WorldView-I和WorldView-II)卫星组成。WorldView-I全色成像系统每天能够拍摄多达50万平方公里的0.5米分辨率图像,并具备现代化的地理定位精度能力和极佳的响应能力,能够快速瞄准要拍摄的目标和有效地进行同轨立体成像。WorldView-II多光谱遥感器具有8个波段,平均重访周期为一天,每天采集能力达到97.5万平方公里。

QuickBird,分辨率0.61米 QuickBird具有较高的地理定位精度,每年能采集7500万平方公里的卫星影像数据,在中国境内每天至少有2至3个过境轨道,有存档数据约500万平方公里,重访周期为1-6天,每天采集能力达到21万平方公里。 IKONOS,分辨率0.8米 IKONOS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卫星,开启了商业高分辨率卫星的新时代,同时也创立了全新的商业化卫星影像标准。全色影像分辨率达到了0.8米,多光谱影像分辨率4米,平均重访周期3天。

Geoeye,分辨率0.41米 GeoEye-1卫星具有分辨率最高、测图能力极强、重返周期极短的特点。全色影像分辨率达到了0.41米,多光谱影像分辨率1.65米,定位精度达到3米,重访周期2-3天,每天采集能力70万平方公里。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18T10:13:52.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闫福盛 [导读]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飞跃,研究其在测绘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整体测绘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飞跃,研究其在测绘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整体测绘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并就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测绘;应用 1前言 随着测绘工作条件的不断变化,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在勘察中最先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已建成地段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某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在设计之前,工程地质工作者要详细查明测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工程地质测绘中,要查明各种性质不同的岩石分布变化规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工程地质现象等。通过观察区内的地质条件、查阅以往勘察资料、施工编录或通过访问,按一定比例尺如实地把它们反映在地形地图上,作为工程地质预测的基础提供设计部门使用,并编制工程地质图。 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3.1基于像元的分割方法 阈值法是最简单的图像分割算法,一般单波段影像是由不同灰度级的像元所组成的,这一点可以从图像的直方图上明确看出,不同的灰度级都有对应的像元数量,选择合理的阈值就可以将图像分割为若干对象区域[2]。这种方法原理简单,不需要先验知识,设计容易且速度快,特别是当影像上感兴趣目标所在区域的灰度值与周围相差很大时,能有效地执行分割。但是当影像中像元间的灰度差异较小,或者灰度范围重叠较大时,这种方法的结果往往不够理想。根本原因,就是阈值法只考虑了像元灰度这一单一属性,忽略了其他诸多信息,所以这种方法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时,难以扩展到多波段彩色空间,因此较少被采用。 3.2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方法 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方法通常是寻找影像中灰度值突变的地方来确定局部区域的边缘。这种突变可以通过对影像灰度变化求导来检测到边缘位置,例如一阶导数的峰值点和二阶导数的零点位置。常用的一阶算子有Roberts,Prewitts,Sobel算子等,二阶算子有Laplacian,Canny等。由于这些算子对噪声异常敏感,因此在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前要先进行影像滤波,但实际上滤波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边缘检测的精度。边缘检测法的另一个难点是在于生成一个封闭边界,特别是在边界模糊或者边界过多时,很难获得一个理想的闭合边界。 3.3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主要是依据像素之间的相似性来形成局部区域,从而获取分割结果。这类方法按照分割方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域生长,另一类是区域分裂(与合并)。区域生长是从影像中选取若干像元作为种子,然后从这些种子出发,选取适当的相似性度量,来对种子邻域的像元进行判断,将相似的邻域像元与对应种子连接,如此重复,直到所有像元被归并到相应的种子区域中。而区域分裂是从整幅影像出发,将同质性较差、异质性较强的区域分裂开,形成子区域,然后继续对子区域进行区域分裂,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子区域都被视为满足条件的同质区域,则分裂停止,在分裂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区域合并共同应用。基于区域的方法对噪声不敏感,而且容易扩展到多波段的遥感影像上,因此,这类方法在遥感中常常被采用。 该类方法随着德国DefiniensImaging公司商业化遥感影像处理软件易康(eCognition)的诞生,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易康软件中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分形网络演化算法(FNEA),结合模糊分类的理论,通过多参数的调节来不断的优化多尺度分割的结果,是目前该类算法中效果最好的。 3.4基于物理模型的分割方法 影像的物理模型是从影像的成像过程得来的,物理模型描述了影像数据与真实地表特征、大气作用、光照条件及成像硬件设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分辨率影像而言,由于其丰富的地表细节信息,使得外界条件变化,包括太阳光照射、阴影等因素,对其成像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加之“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存在,使得获取较好的影像分割结果变得异常困难。因此,通常的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都要求满足一定的约束和条件,因此在应用中受到很大局限。但是,由于物理模型具有严格的解析意义,因此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4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4.1利用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修测原有地形图 在修测地形图前要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根据数据的情况确定修测更新技术方案,若地物变化部分超过50%,原有数据利用价值不大,则采用全面更新的作业模式;若地物变化部分不超过50%,则采用利用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修测更新的作业模式。这里主要讲修测更新的作业模式。 4.1.1原图数据处理 若数据格式与测图单位的不一致,则要将原数据转换为修测软件能接受的数据格式;若原图数据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的数据,则要首先进行坐标系数据转换,转换成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数据,并补充完善周边数据进行裁切确保满幅。 4.1.2原图数据文件与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叠加 利用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将原图数据与正射影像图进行叠加,在正射影像图上对原有数据按图式

光学卫星测绘遥感影像深化应用关键技术

拟报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 项目名称:光学卫星测绘遥感影像深化应用关键技术 推荐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一、项目简介 卫星测绘遥感作为空间地理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当前,大多数应用行业需要连续、大范围、无缝覆盖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并可快速提取相关地理信息。但是,由于天气以及成像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光学遥感卫星真正无云的影像不到5%,影像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参差不齐,地理信息要素主要依赖人工提取。这些问题已经制约我国卫星测绘遥感影像的规模化应用。 项目针对卫星测绘遥感影像大规模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开展了大区域卫星测绘遥感影像处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立体影像去云、高精度处理、DOM 和DSM产品快速生产以及半自动信息提取等技术难题,实现了4项技术创新: 1)提出了三线阵影像立体去云和修补的全自动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暗像元的去雾方法,快速制作了大区域无云的“干净”影像,实现了大范围影像的连续覆盖,解决了卫星影像利用效率低下问题;2)构建了卫星激光测高仪严密几何定位模型,研发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激光测高仪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国产卫星激光测高精度达到1米;3)提出了多准则约束的激光高程控制点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国产以及其它激光测高数据辅助的联合区域网平差;4)提出了基于影像的二三维一体化典型地物信息提取技术,解决了复杂路网背景下的道路自动提取技术难题,大幅提高了导航电子地图更新的自动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主要技术指标:1)三线阵影像去云和修补实现全自动化,单机制作10万平方公里无云立体影像仅需10个小时,卫星影像的利用率提高了27%。2)国产卫星激光测高载荷平坦地区验证精度优于1.0米。3)在无外业控制条件下,测图平面精度优于10米,激光辅助联合处理后影像高程精度优于2.5米;4)建立了影像控制点数据库,研发了全国2米分辨率真彩色国产卫星正射影像产品,已形成2个版本;西部困难地区320万平方公里数字表面模型产品,满足1:2.5万精

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服务一、项目内容

xx遥感影像解译服务一、项目内容 本项目包括两部分内 容,一是对 xx遥感影像解译服务 一、项目内容 本项目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广州市2M高分辨率多光谱原始数据进行相关技术处理,包括正射校正、融合、匀色、镶嵌、裁切等,最终得出DOM成果;二是在上述2M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处理成果基础上,勾画广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并利用专业GIS软件进一步处理,形成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图成果。 二、关键技术指标要求 1)影像分辨率2米,波段组合色彩为自然真彩色; 2)影像时间:2015年1月以后拍摄的影像数据,少部分遥感影像未拍到的地方,可用2014年12月以前的数据填补,但所占面积比例不能超过广州市区域面积的10%,色彩要与相邻区域一致。为使影像色彩一致,原则上要求采用同一卫星的影像数据; 3)数据制作精度满足1:1万比例尺要求; 4)分幅方式按广州市1:1万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法分幅; 5)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坐标:WGS84; 6)影像数据格式TIF和SID,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格式: shape格式;7)数据要求色彩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彩色色彩柔和鲜艳、色彩均匀,相同地物的色彩基调基本一致。正射影像接边重叠带不允许出现明显的模糊和重影,相邻数字正射影像要严格接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三、xx影像数据制作加工要求

1.制图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2.投标人提供的影像成果须经正射纠正,航空影像正射纠正技术流程要详细,有正射纠正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有正射纠正的工艺流程图。 3.投标人有专业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可用软件提供的正射纠正模块进行纠正。逐张卫片处理,生成具有坐标系统和投影信息的正射影像,检验图像校正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直至满足要求。 4.对遥感数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地图,采用满足成图比例尺精度要求的控制资料,基于适宜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卫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配准、融合、镶嵌,建立覆盖广州全市域范围的数字正射影像;按相应比例尺分幅整饰,制作成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5.利用成像的卫星轨道参数、传感器参数及DEM,对影像进行严密的物理 模型纠正。要求控制点均匀分布、控制整景影像,平原地区布设4个控制点,高山地控制点个数不应少于12个。对于没有影像卫星轨道参数、传感器参数地区,可采用多项式变换几何模型进行纠正。6.图幅整饰:在标准分幅的数字正射影像上分层叠加内外图廓线及公里格 网、注记、境界等要素,进行图幅整饰。其中,图廓整饰包括图名、图号、图幅行政区划注记、公里格网、图幅结合表、比例尺、左下角的出版说明注记等;行政境界包括镇级以上行政境界;注记包括居民点自然村注记、主要河流水系、大型山脉等其它地理名称。 7.对数字正射影像成果的检查包括:作业过程是否满足控制点、配准点、检查点残差和中误差的精度要求;DOM影像是否色调均匀、反差适中、色彩自然;相邻景/块之间接边差是否在控制点残差的两倍以内,是否存在扭曲变形现象;外业检测DOM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整饰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图面要素表达是否符合规定;元数据文件各项内容填写是否完备、准确;文件命名、文件组织与数据格式是否符合规范;上交成果内容是否完备、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及其是否可读。 四、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制作处理要求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本文阐述了现今遥感卫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未来遥感卫星应用前景,由此引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问题,于是重点分析讨论了当前遥感卫星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遥感卫星商业化尽快实现的指导理念和主要措施以及预测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前言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一个在科学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 卫星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多年艰苦探索与攀登的道路。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经起步并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 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发展,如何使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成为实用化、产业化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当好先行,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 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

Planet卫星高频率中高分遥感影像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lanet卫星高频率中高分遥感影像 北京揽宇方圆Planet卫星群目前有170多颗卫星,分辨率为3-4米,另有13颗8波段卫星在建。该星群最大特点是每天对全球陆地和重点海域进行自主采集,实现每日全球3.6亿平方公里的覆盖,这使得Planet公司在全球高频次中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服务上独占鳌头,能够帮助用户实现真正实用意义上的“遥感卫星监测”。Planet公司高频率中高分遥感影像,适用于对目标区域进行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的卫星遥感用户,如区域资源环境动态变化、农作物全生长周期、特殊目标动向、灾害应急、热点地区、热点事件等监 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而且是整合全球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优势:

1:北京揽宇方圆国内老牌卫星数据公司,经营时间久,行业口碑相传,1800个行业用户选择的实力见证。 2:北京揽宇方圆遥感数据购买专人数据查询一对一服务,数据查询网址是卫星公司网。 3: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4:北京揽宇方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认证的国际质量管理操作体系,无论是遥感卫星品质和遥感数据处理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5:影像数据官方渠道:所有的卫星数据都是卫星公司授权的原始数据,全球公众数据查询网址公开查询,影像数据质量一目了然,数据反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数据处理技术团队国标规范操作,提供的是行业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6:签定正规合同:影像数据服务付款前,买卖双方须签订服务合同,提供合同相应的正规发票,发票国家税网可以详细查询,有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发票类型可供选择。以最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障您的权益。 7:对公帐号转款:合同约定的对公帐号,与合同主体名发票上面的帐号名称一致,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公司银行账户,所有交易记录均能查询,保障资金安全。 8:售后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制,全国热线,登陆官网客服服务同步。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 一、资源一号02C 业务卫星工程及国土资源应用 “资源一号02C 业务卫星工程及国土资源应用”获得2019 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创新发展了我国遥感业务卫星发展应用机制,填补了我国公益性民用陆地业务卫星发展的机制空白,实现了我国陆地遥感卫星从科研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突破了大幅宽、多谱段、高分辨一体化卫星成像技术,创建了遥感卫星“一步正样”研制模式,将卫星研制周期从36 个月以上缩短到22 个月以内。突破了传感器内非共线多CCD 成像高精度拼接处理、姿态参数时序化分析精化、相对辐射模型自动构建等3 项核心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图像的定位精度、内部几何精度和产品辐射质量,自主研发了02C 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02C 数据标准产品的高质量业务化实时处理服务。突破了02C 卫星数据应用产品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首个国土资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实现了02C 卫星数据天地一体化的应用服务,应用效率整体提升了5 倍以上。 二、数字中国自然资源卫星立体遥感测绘技术 “数字中国自然资源卫星立体遥感测绘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2019 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针对自然

资源监测监管对高精度三维立体影像和信息产品的迫切需求,突破了国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多时相融合处理、多级格网数字高程模型快速生成、平面影像与高程模型高精度整合、大范围立体模型高保真构建、三维模型动态处理和展示、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等六项关键技术,建立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三维立体平台和虚拟现实系统,完成了4 版2 米分辨率全国正射影像以及三维立体中国的构建,开展了基于高分卫星的自然环境典型要素信息提取等应用,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立体遥感手段支撑。项目实现了多行业、大规模、系统化应用,形成的高精度、高保真DOM、DSM 产品,推广使用约4 亿平方千米,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2 亿元,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三、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19 年度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图5-1)。该项目面向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及相关行业部门对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的需求,针对国产卫星影像深层应用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运用互联网+、云服务、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了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建立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监管模式并实现业务化运行。这一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三大难

遥感卫星影像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的方法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影像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的方法 辐射校正是指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消除或改正因辐射误差而引起影像畸变的过程。 利用传感器观测目标的反射或辐射能量时,所得到的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值叫做辐射误差。辐射误差造成了遥感图像的失真,影响遥感图像的判读和解译,因此,必须进行消除或减弱。需要指出的是,导致遥感图像辐射量失真的因素很多,除了由遥感器灵敏度特性引起的畸变之外,还有视场角、太阳角、地形起伏以及大气吸收、散射等的强烈影响。 遥感图像辐射校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传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如光学镜头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边缘减光现象、光电变换系统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辐射畸变等;(2)光照条件差异引起的辐射误差,如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引起的辐射畸变校正、地面倾斜、起伏引起的辐射畸变校正等;(3)大气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改正。 辐射校正的目的主要包括:1、尽可能消除因传感器自身条件、薄雾等大气条件、太阳位置和角度条件及某些不可避免的噪声等引起的传感器的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异;2、尽可能恢复图像的本来面目,为遥感图像的识别、分类、解译等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辐射校正分为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两部分。 辐射定标是用户需要计算地物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时,或者需要对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进行比较时,都必须将图像的亮度灰度值转换为绝对的辐射亮度,这个过程就是辐射定标。

大气校正是指传感器最终测得的地面目标的总辐射亮度并不是地表真实反射率的反映,其中包含了由大气吸收,尤其是散射作用造成的辐射量误差。大气校正就是消除这些由大气影响所造成的辐射误差,反演地物真实的表面反射率的过程。 辐射校正流程图 1.4.3.2影像辐射校正方法 辐射定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统计型和物理型。统计型是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优点在于容易建立并且可以有效地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例如经验线性定标法,内部平场域法等,另一方面,物理模型遵循遥感系统的物理规律,它们也可以建立因果关系。如果初始的模型不好,通过加入新的知识和信息就可以知道应该在哪部分改进模型。但是建立和学习这些物理模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一个逼真的模型可能非常复杂,包含大量的变量。例如6s模型,Mortran等。 用于大气辐射传输校正的模型主要有5S模型、6S模型、LOWTRAN模型、MODTRAN模型、ACORN模型、FLAASH模型和ATCOR模型。 1、ACORN模型 一种基于图像自身的大气校正软件,可以实现图像辐射值到表观地表反射率的转换,其工作波长范围是350-2500nm。在目前的大气校正程序一般都把地表假定为水平朗伯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一般很难获取地表的充足信息以完成地形校正,因此大气校正的结果称为拉伸的地表反射率,又称表观反射率,在地形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可以将表观反射率转为地表反射率。

几种典型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几种典型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1.2.1 IKONOS卫星系统 1.基本情况 IKONOS是空间成像公司(Space Imaging)为满足高解析度和高精度空间信息获取而设计制造,是全球首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IKONOS-1于1999年4月27日发射失败,同年9月24日,IKONOS-2发射成功,紧接着于10月12日成功接收到第一幅影像。 IKONOS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制造,重1600lb,由Athena II 火箭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卫星设计寿命为7年。它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倾角98.1o,平均飞行高度681km,轨道周期98.3min,通过赤道的当地时间为上午10:30,在地面上空平均飞行速度为6.79km/s,卫星平台自身高1.8m,直径1.6m。 IKONOS卫星的传感器系统由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研制,包括一个1m分辨率的全色传感器和一个4m分辨率的多光谱传感器,其中的全色传感器由13816个CCD单元以线阵列排成,CCD单元的物理尺寸为12μm x 12μm,多光谱传感器分四个波段,每个波段由3454个CCD单元组成。传感器光学系统的等效焦距为10m,视场角(FOV)为0.931o,因此当卫星在681km的高度飞行时,其星下点的地面分辨率在全色波段最高可达0.82m,多光谱可达3.28m,扫描宽度约为11km。传感器可倾斜至26o立体成像,平均地面分辨率1m左右,此时扫描宽度约为13km。IKONOS的多光谱波段与Landsat TM的1—4波段大体相同,并且全部波段都具有11位的动态范围,从而使其影像包含更加丰富的信息。 IKONOS卫星载有高性能的GPS接收机、恒星跟踪仪和激光陀螺。GPS数据经过后处理可提供较精确的星历信息;恒星跟踪仪用以高精度确定卫星的姿态,其采样频率低;激光陀螺则可高频地测量成像期间卫星的姿态变化,短期内有很高的精度。恒星跟踪数据与激光陀螺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能提供成像期间卫星较精确的姿态信息。GPS接收机、恒星跟踪仪和激光陀螺提供的较高精度的轨道星历和姿态信息,保证了在没有地面控制的情况下,IKONOS卫星影像也能达到较高的地理定位精度。 2.成像原理 与Landsat和SPOT-4卫星相比,IKONOS卫星的成像方式更加灵活,其传感器系统采用独特的机械设计,可以十分灵活地以任意方位角成像,偏离正底点的摆动角甚至可达到60o。IKONOS卫星360o的照准能力使其既可侧摆成像以获取异轨立体或缩短重访周期,也可通过沿轨道方向的前后摆动同轨立体成像,具有推扫、横扫成像能力。 IKONOS卫星能获取同轨立体影像。当卫星接近目标时,传感器光学系统先沿着轨道向前倾斜,照准目标区域并采集第一幅影像,接着控制系统操纵传感器向后摆动,大约100s 后再次照准目标区并采集第二幅影像,如图1.1所示。由于IKONOS卫星利用单线阵CCD 传感器,通过光学系统的前后摆动实现同轨立体成像。因此,相应的立体覆盖是不连续的。

IKONOS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辨率是多少

IKONOS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辨率是多少? IKONOS卫星简介 IKONOS为美国DigitalGlobe公司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于1999年09月24日发射,其影像分辨率达0.82米,为全球首颗提供1米以下分辨率的商用光学卫星,揭开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时代。--广西善图科技。 IKONOS卫星基本参数

IKONOS卫星影像样片 IKONOS卫星影像 IKONOS卫星影像 卫星遥感数据分类: 一、卫星分辨率 1.0.3米:worldview3、worldview4 2.0.4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kompsat-3A 3.0.5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worldview1、pleiades、高景一号 4.0.6米:quickbird、锁眼卫星 5.1米:ikonos、高分二号、kompsat、deimos、北京二号 6.1.5米:spot6、spot7、锁眼卫星 7.2.5米:spot5、alos、资源三号、高分一号(4颗)、高分六号、锁眼卫星 8.5米:spot5、rapideye、锁眼卫星、planet卫星4米

9.10米:spot5、spot4、spot3、spot2、spot1、Sentinel-卫星 10.15米:landsat5(tm)、landsat(etm)、landsat8、高分一号16米 二、卫星类型 1.光学卫星: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spot7、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worldview4、quickbird、geoeye、ikonos、pleiades、deimos、spot1、kompsat系例、landsat5(tm)、Sentinel-卫星、landsat(etm)、rapideye、alos、kompsat系例卫星、planet卫星、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六号、北京二号、高景一号、资源三号、环境卫星。 2.雷达卫星:terrasar-x、radarsat-2、alos雷达卫星、高分三号卫星、哨兵卫星 3.侦查卫星:美国锁眼卫星全系例(1960-1980) 4.高光谱类卫星:高分五号、环境小卫星、ASTER卫星、EO-1卫星 三、卫星国籍 1.美国: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quickbird、geoeye、ikonos、landsat5(tm)、landsat(etm)、锁眼卫星、planet卫星 2.法国:pleiades、spot1、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 3.中国: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六号、高景卫星、北京二号、资源三号等 4.德国:terrasar-x、rapideye 5.加拿大:radarsat-2 四、卫星发射年份 1.1960-1980年:锁眼卫星(0.6米分辨率至10米) 2.1980-1990年:landsat5(tm)、spot1 3.1990-2000年:spot2、spot3、spot4、landsat(etm)、ikonos 4.2000-2010年:quickbird、worldview1、worldview2、spot5、rapideye、radarsat-2、alos 5.2010-至今: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三、高分四、高分五、高分六号、高分七、spot6、spot7、资源三号、worldview3、worldview4、pleiades、高景卫星、planet卫星

中国突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测绘关键技术

中国突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测绘关键技术 卫星测图是一个国家对地观测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中国卫星影像精度不高,一直依靠航空影像和国外卫星影像进行测图。 在10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和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项目结束了中国遥感卫星难以测图的历史,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数据垄断,使中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 2012年1月9日,中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发射成功,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的第一幅地形图就产生了,并且平面与高程精度都优于3米,测绘精度超过了国外同类卫星。 “此前,中国1:5万卫星测绘数据源基本依赖国外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副主任唐新明介绍说,这个项目实现了国产遥感卫星从“有”到“好用”、从示范应用到业务化运行的根本性转变。项目实现了五项第一,将无地面控制卫星测图的精度提高了近百倍。 唐新明说,这一项目突破了困扰中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资源三号成功应用不久,国外同类卫星数据的价格就大幅下降,从每平方公里40元降至6元。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跨越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资源三号应用系统基本实现规模化、业务化生产,能实现当

天接收数据、当天完成处理,业务化生产水平也已完全与国际接轨。为测绘、国土、地矿、水利等众多行业提供了500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为全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全国首次地理国情普查等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150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同时还向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了45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数据。 在资源三号之后,中国计划用10年至15年时间建立测绘遥感卫星体系。目前3颗资源三号后续测绘卫星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2014年力争发射资源三号02星,实现两颗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组网运行。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对地)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 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 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我国遥感监 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 2.2.1 在海岸开发中的应用 我国有 1.8 万公里海岸线,海岸带面积约 35万平方公里,其中泥沙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黄河、长江、杭州湾、珠江口等大的河口,年平均输沙量在5—12 亿吨以上。如果我们掌握 了泥沙的运动规律,加以很好地利用,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则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利用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图像不仅可以反映大面积海区水体表层悬浮泥沙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动态,而且还可以确定大风天时高含沙量的活动范围。这些信息对新港口选址、新航道的开辟、近海石油开采以及解决旧港口淤积等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依据。 2.2.2 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信息可以用于渔场海洋环境研究,主要有:第一、水温反演:海水温度与鱼类的生存、洄游有着密切关系,各种鱼类不仅有自己生存的最适温度范围,而且随季节进行适温洄游。海洋卫星可提供大面积海面温度信息,为渔业生产服务。第二、流隔研究:海洋中存在着不同的流系,不同流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温度梯度,成为流隔。计算机对红外图像进行密度分割处理后,可以清楚反映出不同流系分布,为确定中心渔场提供指标。第三、渔场小尺度水文现象监测:当利用卫星监测到渔场存在着直径为几十到几百公里的中、小尺度冷水涡 旋时,在涡旋中心附近可形成中心渔场。第四、叶绿素浓度分析:海洋捕捞资源是以浮游生物年产量为基础,通过浮游生物年产量的测定,来估算捕捞资源潜力。而海洋叶绿素又是反映海洋浮游生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参数。海洋卫星可以提供海洋中叶绿素相对浓度分布。 2.2.3 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