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8.1.4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8.1.4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8.1.4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同步练习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8.1.4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同步练习

1. 先表示出分数,再比较大小。

( ) ( ) ( )

( ) 2.

在 里填上“>”“<”或“=”。

3.先表示出分数,再比较大小。 (1)

(2)

2 5

3 5 1 6 5 6 3

10

7 10

答案:

1. < 、 <

2. < 、 <、 <

3.(1) 、 、 < (2) 、 、 < 2 4 8 10 2 5 3 5

3 4 2

5

4 5 2 5 4 5 3

10

3 10 8 10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周末卷(1) 一、计算:14% 290×40=85×70=400×76=710-30=810-810÷81= 5500÷50=860-290=2600×40=60÷5×4=7×(45-34)=()×90=540020+80×20=83×3-3×43=()÷30=50 (7)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9% 2800×837=309×19=*9345÷6=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要简便)16% 4700÷25145-145÷51834-(93+834)38×63+38×37 四、列式计算8% 2、720减去90的差被30除,商是多少? 1、15除120与105的差,商是多少? 五、填空:12% 1、44m2=()cm230m=()cm400dm2=()cm2 2、70000g=()kg10t=()kg2000cm2=()dm2 3、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有()种。 4、从2、0、4、 5、3、9、8中选出6个数字,摆成两个三位数,得到的最大的差是(),最小的差是()。 5、一条马路长200米,在马路两旁从头到尾每隔4米种一棵树,则一共要种数()棵。 6、从一张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减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某班中有40个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有16人,参加排球活动的有21人。两项活动都没参加的共有10人,只参加足球活动一项的是()人。 六、应用题41%(1-7题每题5分,第8题每小题3分) 1、一辆摩托车每小时行80千米,是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的5倍,摩托车每小时比自行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25×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__)个0。 2、五二班男生有32人,女生28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女生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 3、358加一个三位数,计算中不进位,这个三位数最大是(____),358减一个三位数,计算中不借位,这个三位数最大是(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或“=”。 600米(____)6千米3时(____)240分 2999千克(____)2吨50毫米(____)5分米 5、弟弟有14元钱,哥哥有10元钱,哥哥给弟弟(____)元钱后,弟弟的钱正好是哥哥的3倍。 6、27的________倍是8.1,________的32倍是368. 7、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8、一列火车本应11:4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火车()到达。 9、一个正方形的,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___)米。 10、7个1分米,就是7个_____米,是_____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2、直线与射线比较,() A.直线更长B.射线更长C.无法比较 3、本题列出的算式是()。 A.240×3×5 B.240×3÷5 C.240÷3×5 4、两个数相加的和是226,如果其中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20,和是() A.196 B.216 C.236 D.256 5、1千米和1千克比较,()。 A.1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 3、一年的月份中,不是大月就是小月。() 4、5分50秒等于550秒。() 5、12平方分米+8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 ()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135+244= 350-60= 407+492= 576-24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word版本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填空题 1、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6份是( )个( )( ) ,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2 、58 这个分数中,( )是分子,( )是分母,读作 ( )。 3、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 ) 4、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 ( )( ) 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 )( ) 。 5、59是5个( )( ) 37 里面有( )个( ) 1-( )10 = 610 8个 19是( )( ) 1里面有( )个 15 25 +( )<1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5读作五分之六。 (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1/8和8个1/3相等。 ( ) 4 、 5、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 6. 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 四.在○里填上“>”、“<”或“=”号 1、52 ○ 53 2、105 ○ 108 3、74 ○ 7 3 4、65 ○ 85 5、103 ○ 53 6、33 ○ 2 2 7、1 ○ 99 8、84 ○ 42 9、21 ○ 5 4 五.计算 (1)73+72=( ) ( )个71加( )个71是( )个7 1,就是 。 (2)85-8 2=( )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3)1-3 2=( ) ( )个( )减( )个31,剩( )个31,就是 。 126+ 512 = 1- 39 = 23 + 13 = 1- 38 - 28 = 1324 -1124 = 47 + 37 = 1- 12 = 19 + 29 + 39 = 68 -48 = 79 - 29 = 56 - 16 = 13 + 13 + 13 =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练习题

姓名: 一、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二、填空。 1.7 3 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3.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4.9 4 是( )个91,( )个31是32。 5. ) (1 41> 6.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 (,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 () (。 7.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8、4天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9、 )块,涂色部分就占 56 三、在○里填上“>”,“<”或“=”。 19 13 29○ 59 23 13 710元 810 元 44 8 8 15 18 66 1 14 17 18 14 38千克 7 8千克 0.2 0.02 0.41 0.14 3.5 3.47 1.2 0.98 1.4 1.36 1.08 0.99 3.58 3.54 7.01 7.10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6 5 读作五分之六。(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81和8个31 相等。( ) 4.a a 3 1 (a≠0)( ) 5. 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小。( ) 6、3个13 和7个1 7 一样大。 (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女同学占全班的9 5 ,表示( )。 ①、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②、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③、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 2、1是由( )个 2 1 组成的。 ① 1 ② 2 ③ 4 3、下列分数最大的是( )。 ① 101 ② 21 ③ 5 5 4、下列分数最小的是( )。 ① 82 ② 43 ③ 8 3 5的一半,再一半,结果是( )。 六、聪明题。 一条绳子剪去1米,还剩下9米。 (1)剪去的占这条绳子的 ) () (。 (2)剩下的占这条绳子的) () (。 (3)剪去的比剩下的少 ) () (。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填空。(第9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王芳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她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 2.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3.强强的家在学校的东面,早晨上学他应往( )走。 4.早晨宝塔的影子在它的( )面,中午宝塔的影子在它的( )面,傍晚宝塔的影子在它的( )面。 5.西与( )相对,东南与( )相对。 6.小华在小明的南面,那么小明在小华的( )面。 7.晚上面对北极星的方向,你的后面是( ),右面是( ),左面是 ( )。 8.我国有五座名山合称“五岳”,它们分别是( )岳泰山、( )岳衡山、中岳嵩山、( )岳华山、( )岳恒山。 9.我们通常说的八个方位是: 二、选择。(每空2分,共18分) 1.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 )面,较密的向着( )面。 ①北 ②西 ③南 ④东 2.秋天,大雁向( )飞。 ①北 ②南 ③西北 ④东 3.飞飞从家去学校上学,他向东南方向走了400米。放学后,飞飞按原路从学校回家,他应向( )方向走400米。 ①东北 ②西北 ③西南 ④东南 三年级数学(下) (RJ 版)

4.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 )来辨别方向。 ①月亮②灯光③北极星④飞机 5.人民广场的南面是商场,人民广场在商场的( )面。 ①东②西③南④北 6.傍晚,当你面对太阳的时候,你的左面是( )。 ①北②南③西④东 7.雪后天晴,房顶( )面的雪先融化。 ①北②东南③西北④南 8.床的东面是书桌,床在书桌的( )面。 ①东②南③西④北 三、判断。(共20分) 1.认真辨一辨。(8分) (1)春天来了,燕子从北方飞回来了。 ( ) (2)司南和罗盘是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 ( ) (3)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影子在你的西面。 ( ) (4)夏天,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稀疏的一面是北。 ( ) 2.看图辨方向。(12分) (1)博物馆在火车站的西北面。 ( ) (2)小兰家在健身广场的北面。 ( ) (3)动物园在公园的南面。 ( ) (4)公园在火车站的东北面。 ( ) (5)星星家的南面是博物馆。 ( ) (6)火车站的东南面是动物园。 ( )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苍溪县黄猫乡中心小学校汪国民

2020年3月25日各单元知识点系统归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 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 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 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分数 一、填空题 1、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6份是( )个( )( ) ,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2 、58 这个分数中,( )是分子,( )是分母,读作 ( )。 3、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 ) 4、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 ( )( ) 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 )( ) 。 5、59是5个( )( ) 37 里面有( )个( ) 1-( )10 = 610 8个 19是( )( ) 1里面有( )个 15 25 +( )<1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5读作五分之六。 (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1/8和8个1/3相等。 ( ) 4 、 5、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 6. 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 四.在○里填上“>”、“<”或“=”号 1、52 ○ 53 2、105 ○ 108 3、74 ○ 7 3 4、65 ○ 85 5、103 ○ 53 6、33 ○ 2 2 7、1 ○ 99 8、84 ○ 42 9、21 ○ 5 4 五.计算 (1)73+7 2=( ) ( )个71加( )个71是( )个7 1,就是 。 (2)85-8 2=( )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3)1-3 2=( ) ( )个( )减( )个31,剩( )个31,就是 。 126+ 512 = 1- 39 = 23 + 13 = 1- 38 - 28 = 1324 -1124 = 47 + 37 = 1- 12 = 19 + 29 + 39 = 68 -48 = 79 - 29 = 56 - 16 = 13 + 13 + 13 = ()()()()()()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位臵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 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 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总复习整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总复习整理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数:____________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_________ 方厘米;如果将这个正 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9cm2的长方体零件,它的高是 ______ cm。 2. 在□十7=5……□,余数可以填_____ ,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______ 。 3. 在算式□△=15……8中,除数最小是______ ,这时被除数是______ 4. 能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______ 。 5.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鸡蛋约重50 ______ 我的一步长约30 _______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 _______ 一棵大树高约10 _______ 6. 三位数“43□”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数字可以是_______ ;如果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0里数字是________ 。 7. 小李、小赵、小张三个人最喜欢的科目各不相同。他们最喜欢的科目一科 是语文,一科是英语,一科是数学。只知道小李最喜欢的不是英语,小张最喜欢的既不是语文,也不是英语。小赵最喜欢的科目是____________ 。 8. 一根长20dm的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锯成两段后(如下图),表面积增加了38dm2。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______ d m3o 20dm 9.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2m3=____ dm3 0.5L= ___________ m L 300dm3= ____ m3 4000 mL= _________ L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0.3cm3= ____ mL 0.6L= _____ dm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练习题一、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二、填空. 1.7 3 的分子是().分母是().读作(). 2.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3.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 . 4.9 4 是()个9 1 .()个 3 1 是 3 2 . 5. ) ( 1 4 1 > 6.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 ) ( .小

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 (. 7.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8、4天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9、 5 6 三、在 ○里填上 1 9 29 59 13 44 710元元 38千克 78千克15 1 66 1 1 17 18 1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65 .(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81 和8个3相等.( ) 4.a a 31 (a≠0)( )

5. 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小.( ) 6、3个13 和7个17 一样大. (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女同学占全班的95 .表示( ). ①、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②、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③、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 2、1是由( )个21 组成的. ①1 ② 2 ③ 4 3、下列分数最大的是( ). ①101 ② 21 ③ 55 4、下列分数最小的是( ). ①82② 43 ③ 8 3 5 再一半.结果是( ). ①一条绳子剪去1米.(1)剪去的占这条绳子的) () (. (2)剩下的占这条绳子的) () (. (3)剪去的比剩下的少 ) () (. 七、数学ABC.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 数学教师要想上好语文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备好课是必须的,其中备好课就是做好教案!为此,下面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也就不同,那么怎样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吧,你们有什么方法呢? 生:通分法、化同分子法、找中间数法……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呀,下面我们分组讨论以下几组分数的比较。 3/4和5/7 2/15和4/27 3/7和5/9 2/5和3/8 8/9和9/10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老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讨论,讨论结束后,汇报结果

师:大家讨论得很积极,相信你们一定比较出了结果吧,下面请小组代表发言。 代表发言:3/4和5/7,我们用的是通分法,3/4=21/28,5/7=20/28,因为21/28>20/28,所以3/4>5/7。 代表发言:我们用的是化小数法。2/5=0.4,3/8=0.375,所以2/5>3/8。 代表发言:我们用的是化同分子法:2/15=4/30,4/30<4/27,所以2/15<4/27。 代表发言:我们用的是找中间数法:3/7<1/2,5/9>1/2,所以3/7<5/9。 代表发言:我们用的是作差法:8/9和9/10,1-8/9=1/9,1-9/10=1/10,因为1/9>1/10,所以8/9<9/10。 师,同学们运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比较,看来还是集体的力量大,下面赶快拿起笔,动手完成以下几道题吧,相信你一定可以很快比较出来的。 3/4和5/92/7和4/115/6和3/85/7和7/9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甩掉了胆怯、害羞、害怕出错的包袱,敢问敢说,即使那些一向“少言寡语”的内向学生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 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 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

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计划(初稿) 第一实验小学尤欢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对分数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也不太系统。其次,对于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平均分”和“整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较好的认识。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有的困难 对“整体”的认识; 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及表示的含义; 在描述时容易丢掉“平均分”和是“谁”的几分之几。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我的设想: 学生对全新、感性的内容很感兴趣,乐意采取讨论、协作等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得到分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坡度和开放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这也便于老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 节

三年级数学2.3节_分数的大小比较练习题资料

1、比较下列各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 31 32; (2)52 53; (3)103 107; (4)2914 2915; (5)10049 10051; (6)20052003 20052004。 2、比较下列各组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 52 32; (2)95 85; (4)1110 1210; (4)101100 99100; (5)20042005 2003 2005; (6)98 88 。 3、把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并比较大小。 (1) 32 和 61 ; (2)52 和 31 ; (3) 43 和 65 ; (4)65 和 87 ; (5) 125 和 3613 ; (6)1211 和 85 ; (7) 73 和 94 ; (8)57 和 1522 ; (9)32 和 254 ; (10)1811 和 21 12 ;

(11) 1811 和 2714 ; (12)229 和 3314 ; (13) 425 和 567 ; (14)365 和 456 ; 4、 52 和 71 的最小公分母是 , 41 和 8 5 的最小公分母是 。 5、 将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原分数大小相同的同分母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 。 二 1、 比较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号) (1) 43 32 (2)85 127 (3)125 2410 2、 数轴上表示 65 的点在表示 76 的点的 边(填“左”或“右”)。 3、 将分数 187、9 4、12 5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不等号连接起 来 。 4、 学校分发同样大小的蛋糕,小明分得一只蛋糕的 53 ,小杰分得三只蛋糕的 41 ,那么小明比小杰分得的蛋糕 (填“多”、“少”或“一样多”)。 5、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自然数 21<()3<43 。 6、21,43,7 8 的最小公分母是 。 将异分母的分数分别化成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 。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数比大小》

北师大版三数下册《比大小》 学习内容:《比大小》 学习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方法,理解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数的王国里都学过哪些数?整数、小数能够比较大小,您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不?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哪些数学知识与技能呢?(齐读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73页的第一部分内容,进行以下操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两张正方形纸,比较这两张纸的大小就是否 一样。 2.在这两张纸上分别涂一涂,。

3. 谁大?为什么? 四、后教 (一)、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 。(黑板贴图) 2 在图中就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 谁大?为什么? 4 4. 我们刚才涂色时发现这两张正方形纸大小怎么样呢?平均分成了 4份,这两个分数分母相同,分子不同。 5. 归纳总结: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比大小? 6. 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 然后比大小。 7. 展示汇报写出的分数。 (二)、出示14 与12 1、观察老师写的这一组分数与同学们写的有什么不同? 2、根据分数的意义先猜一猜14 与12 谁大谁小? 3、到底谁大?请同学们拿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用涂色的方式表示出这两个分数,然后瞧涂色部分来验证大家的猜想。

4、展示涂色的正方形。 5、谁来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14 与12 谁大?为什么? 6、归纳总结: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大小呢? 过渡语:前面我们一起探索了几种类型的分数比大小?哪两种?怎样比?齐读。 四、 当堂检测。 教材74页的第1—5题。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 板书 比较分数的大小 贴图 14 < 12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课后反思: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小明买了8根跳绳,共花了40元,还买了一个足球,花了30元,一根跳绳比一个足球便宜_____元. 2、一列火车本应10:40到达,结果因故晚点25分,这列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_____。 3、280的7倍是_____.31个50相加是_____. 4、如图的周长是______米. 5、“妈妈花24元买了4千克苹果.”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苹果的单价是____元. 6、有20个同学去郊游,每人带一瓶矿泉水.超市里的矿泉水买4瓶送1瓶,它们只需买 ________瓶就可以了. 7、2.00707…是小数,用简便写法记作,保留三位小数是. 8、32+48÷(17-9),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最后算(______)。 9、小宇早上从家沿南偏西约30°方向走200米到达学校,放学时他要向_____方向走_____米才能到家. 10、加法结合律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下面与10最接近的是()。 A.10.1 B.9.998 C.9.9 2、小明每天大约用()刷牙。 A.3小时B.3分钟C.3秒钟 3、17个54相加的和就等于54的()倍. A.10 B.54 C.17 4、一根木料,每4分米锯成一段,锯了3次,正好锯完。这根木料的长是()。 A.12分米B.16分米C.8分米 5、小明有4本不同的课外书,他想从中选出2本,他有( )种选法。 A.8 B.6 C.9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小红家住5楼,她在家指着窗边的树说:这棵树这么高,至少有50米高.() 2、一年的月份中,不是大月就是小月。() 3、720个同学在操场上做广播操,如果每行站21人,可以排40行.() 4、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走1圈。() 5、时针走一圈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25×40= 90×20= 0×53= 80×90= 31×20= 300÷5= 840÷4= 186÷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练习题-------考试

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分数练习题 姓名: 一、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二、填空。 1. 7 3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3.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 4. 94是( )个91,( )个31是 3 2 。 5.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 的) () (,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 () (。 ) (1 41> 6.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8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 56 三、在○里填上“>”,“<”或“=”。 19 ( ) 13 29( ) 59 23( ) 13 710元 ( ) 810 元 44 ( ) 8 8 15 ( ) 18 66 ( ) 1 14 ( ) 17 18 ( ) 14 38克 ( ) 78克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6 5读作五分之六。(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81和8个31 相等。( ) 4.a a 31<(a≠0)( ) 5. 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小。( ) 6、3个13 和7个1 7 一样大。 (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女同学占全班的9 5 ,表示( )。 ①、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女同学占9份。 ②、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③、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9份,女同学占5份。 2、1是由( )个2 1组成的。 ① 1 ② 2 ③ 4 3、下列分数最大的是( )。 ① 10 1 ② 2 1 ③ 5 5 4、下列分数最小的是( )。 ① 8 2 ② 4 3 ③ 8 3 5、一个圆的一半,再一半,结果是( )。 ①二分之一 ②四分之三 ③ 四分之一 六、聪明题。 一条绳子剪去1米,还剩下9米。 (1)剪去的占这条绳子的) () (。 (2)剩下的占这条绳子的) () (。 (3)剪去的比剩下的少) () (。 七、数学ABC 。 把线段AF 平均分成5份。根据图填空,再看看你还想到了哪些? 1.AB 是AF 的) () (。2.AB 是BF 的) () (。 八、计算: =+2131 =-3 121 =+4132 =-9 4 910 =+4 2 41 =+6132 =-6165 =+10 3 52 十、列式计算: 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3 、6个752比5172少多少? 4、25与47的和乘9,积是多少? 5、32与49的和除以9,商是多少? 6.小明过生日,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妈妈吃了2份,小明吃了3份,爸爸吃了2份,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7.课外活动,全班同学的四分之一去打球,剩下的同学去跳绳。跳绳的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跳绳的比打球的多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点目录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 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 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 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