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_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_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_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00年8月

第30卷第4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 o rthw est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 on

A ug .2000V o l .30N o.4

收稿日期:200020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472132

作者简介:雷祥义(19422,男,陕西蓝田人,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及环境地质学研究。

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雷祥义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黄土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从地质环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结论指出:地质

环境是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交汇而成的地质空间,具有空间性、稳定性、可变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栖息地;由于人口的剧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产生了新的地球化学过程、改变着水的循环途径和物质成分、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使物种减少。认为地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甚至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关键词:地质环境;人类活动;环境地质学

中图分类号:X 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4 (20000420323205

1地质环境及其特征

1.1地质环境

环境,概略地说是指人体周围的境况,亦即人体周围事物的总体。按其形成原因、物质组成、存在状

况、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可将其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4个基本要素组成。地质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

关于地质环境的含意已有许多研究者进行过较详细的论述[1~4],但认识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地质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地球表层的地质空间,即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交汇而成的地质空间(见图1。它是岩石圈上部(表

层部分有特殊性质的部分,是一个多因子系统,其主要因子是岩石、土壤、有机物、气体、地下水、生物(包括微生物以及动力作用等。所有这一切组分构成了地质环境系统,此系统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并决定着它的动态和性质。这就是地质环境的基本属性。1.2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环境有其固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这就是地

质环境的空间性、稳定性、可变性和系统性[5]。

11211空间性地质环境是有空间位置的,其上限是岩石圈的表面。地质环境诸因子在这里与大气圈、水圈、生物界发生着积极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作用对地质环境的结构、性质及其生态质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地质环境的空间

F ig .1Space of geo logical environm ent

地质环境的下限具体到什么深度,目前仍认识不一。有些学者[2,6]认为,其下限深度决定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及生产活动所能达到的深度。目前的钻

探深度大约为5km,最深可达12km(前苏联在克拉半岛开凿技术钻孔的深度。一般情况下,深处的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而且技术条件也限制了研究如此深度内的地质环境。因此,没有必要严格划定地质环境的下限位置(深度,具体的下限应视利用和研究的目的而定。例如:研究地球化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只涉及表层的深度;研究地下水文环境,只涉及含水层的深度;研究有毒废液的深井灌注及高放射核废物的地质处理,常常涉及较深的地质环境,但其深度也不过1~2km左右。

11212稳定性如前所述,地质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气和生物构成的,在天然状态下,这些要素之间进行着能量的流通和物质的交换,不断地进行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反复运动之中,且维持其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相对的稳定性,才

形成了今日的大千世界。但是,当人类活动作为地球外部一种新的因素作用于地质环境时,将改变其天然的平衡关系,使地质环境的态势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平衡关系。

11213可变性地球自45亿年前形成以来,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都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是传统的地质作用。它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如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由于人类的出现,尤其是在人口剧增、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大大发展的情况下,地球表面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强大冲击,人类活动成了天然内外地质动力之外的使地球表面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又一动力,其作用的规模与速度可同天然地质作用相比拟。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人为地质作用。

11214系统性地质环境是岩石圈的表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如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流通与转换关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地质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一样,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地质环境系统受到外力干扰时,通过其内部机制的调节能力对外界的冲击进行补偿和缓冲,维持地质环境系统的平衡。但是,当外力干扰超过其本身自我调节能力时,该系统的平衡将会受到破坏。

2地质环境并非人类所独有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地质环境演化的产物,人也不例外。地质环境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有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以,地质环境是所有生物的栖息地,为多种生物所共有。地质环境正是有了这多样性的生物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生产条件并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同时还给人以精神上的快乐。

人类自出现以来,一直靠其他生物而生活。如果没有其他生物,如植物、动物等,人类就不可能生存。由于人类数量的急剧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然而,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及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若人们消耗的速度大于生物资源增长的速度,会使生物资源遭到

掠夺性的破坏,从而导致物种日渐灭绝的悲惨局面。物种的灭绝,就意味着生物的减少,生物的减少,就会减少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物质,物质少了,便会缺吃少穿,过穷日子,而且随着物种的日益减少将越来越穷,最后将会变得一贫如洗,毫无生机。

人类是万物之灵,又是动、植物的主宰者,地球上种种生物的兴衰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行为有关。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地质环境并非人类所独有,而为多种生物所共有;地质环境不仅是人类的栖居地,而且还是多种生物的栖居地;每个物种在这个大家园中都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类不能只顾自己而不管其他物种,更不能随意伤害其他物种,应当为每种物种的存在创造条件,让它们能够安然生息、繁衍。这样,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以存在并生活得幸福美满,世界才有生机。

3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从事各种工程2经济活动,这种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311人类活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地球形成、演化、发展的历史,到了现今阶段,除其固有的内外地质作用仍在推动着地表形态的运动和发展外,人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地质作用力。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规模与速率,已不亚于天然地质作用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在不断的扩大。在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31111人为剥蚀作用人类在修建铁路和公路、开挖航道、建造厂房、修建水库、水渠等等工程活动中

4

2

3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

要挖掘土石,农业平整土地,矿山剥离盖层、开采矿石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质结构,改变了地表形态,所产生的地质效应同天然外动力引起的剥蚀作用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凡人类活动区域内的这种人为剥蚀作用的强度与速率,远比天然剥蚀作用大得多。

31112人为搬运作用人为搬运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人类因耕作而造成全球土壤流失量为2140×1010t a,超过新生成的表土,加上毁林毁草引起的土壤侵蚀,每年从地表搬走数百亿吨土壤;②为了某种需要(如填筑工程地基、工程场地开挖、采掘矿石、建筑材料等,由人工通过运输工具进行搬运的。有人估计,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每年搬运的物质总量达110×104km3,超过了全球水流的搬运强度。

31113人为堆积作用人类在地表的堆积作用按需要和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填工程地基和围海、围湖造陆,其厚度和分布面积可达相当大的规模。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市中心区,分布一层厚达6m的人工堆积土;日本东京港地区的大片土地是由人工填积而成的,填海范围近4000hm2,扩大了陆地面积。另一类是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堆积。前者指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如建筑碎料、旧建筑物拆毁残渣、工业灰渣、矿渣废石、工程弃土等堆积;后者主要指固体生活垃圾堆积。

31114人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人类兴建大型水库、深井注水等,往往可以促使某些断层活化或引起地震。水库蓄水诱发地震,在世界各地均有实例,如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法国、印度、希腊、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等。

上述的人为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以及诱发的地震作用,使得地表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新的人为地貌景观,从而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天然平衡条件,

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为地质作用力将越来越强,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亦将更加强烈。

3.2人类破坏了地球表面的植被

植被是陆地的外衣和保护层,也是陆地上的绿色水库,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由于商业、开发耕地、樵薪等原因,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和毁坏草地。目前,世界森林总面积为218×109hm2,每年大约有210×107hm2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达40hm2 m in。从1980~1990年,全世界每年砍伐森林高达1168×107hm2;欧洲1.4×108hm2森林中已有510×107 hm2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80年代,亚太地区减少森林面积达319×107hm2。若按目前的速度消费,亚洲的森林资源再过40年就将枯竭。

过度的放牧、开荒垦殖以及樵薪等活动,使得草地面积日益缩减。

如果没有森林植被,地球上生物产量的91%将消失,大量物种将灭绝;全世界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出现水危机;陆地上90%的动植物将面临干旱威胁;生物固氮量将减少90%,生物放氧量将减少67%;许多地方的风速将增加60%~ 80%,亿万人将毁于风灾;人类将得不到燃料用柴、建材和林副产品;许多地区将发生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许多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壤沙质荒漠化将进一步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质荒漠化就是典型的例证。总而言之,地球上若没有森林,人类将难以生存。

3.3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表层内的地球化学过程

人类通过采矿和选冶,使分散的元素集中起来,制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的使用以致废弃,元素又发生了新的迁移;人类开采和制造化学肥料,合成一些新的、过去未曾存在过的合成物,通过施用或使用直至废弃,也在地壳表层产生元素迁移;矿业活动,可以改变某些矿物在地壳内的分布状况,发生矿物的人为迁移和富集作用。上述人类活动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某些地区地壳表层的地球化学过程。

3.4人类活动改变了水的循环途径和物质成分

修建水库、引水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特别是抽汲地下水等人为作用,都直接改变水的运动方式和循环途径。例如,在长期大规模强力开采地下水的地区,由于开采区含水层中水压力的降低,导致含水层和隔水层发生新的压密作用,引起地面沉降,在岩溶发育地区发生地面塌陷。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还可以改变水与岩石(或土之间的天然化学均衡条件,引起岩石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变化和水化学性质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废水、废液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工业和生活垃圾的任意堆放,都会改变海水、湖水、河水和地下水的化学组分,特别是砷、汞、硫、镉、苯、酚等进入水体,可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

目前,世界上约有30亿人口居住在近海地带,人类在陆地上活动所产生的大多数液体和固体废物

5

2

3

第4期雷祥义: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都排入了海洋。据统计:现在每年约有6.5×108t垃圾排入海洋,仅流入海洋的石油每年就超过312×106t;近年来,在一些国家的海域内经常发生海洋哺乳动物大批死亡事件,造成这些惨剧的主要是多氯联苯,而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每年流入海洋的多氯联苯高达111×106t。海洋是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海洋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5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的物质成分

目前,世界上每年有812×109t污染性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层,有9亿以上的人生活在对健康有害的二氧化硫浓度超标的环境中,有10亿左右的人生活在超标的悬浮颗粒中。国际环保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5个城市中,中国就占了6个。我国北方城市的总悬浮颗粒年平均值超过800Λg m3,有些城市冬季超过1000Λg m3,超过国家大气质量标准的两倍多,全国500多个城市中达到大气质量标准的不足10%。

1990年,全世界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硫氧化物919×107t,氮氧化物618×107t,悬浮颗粒物517×107t,一氧化碳1.7×108t。

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节制地向大气中排放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而严重的大气污染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1948年美国洛杉矶产生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几万人急性中毒;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硫酸烟雾事件,短短5天时间就造成4000余人死亡;1970年,日本东京出现硫酸和光化学混合烟雾事件。

汽车排放的废气危害严重。1946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以及1969年日本东京发生的居民慢性铅中毒事件,均与汽车尾气污染有关。据测算,每4辆汽车每天排出的一氧化碳约300kg、氮氧化物约50~150kg、碳氢化物约200~400kg、尘铅约5.5kg。

由于在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大量地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燃料,从18世纪到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增加了27%,达到353m g g,且每年以0.5%的速度递增。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导致了“温室效应”,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全球大约变暖0.6℃左右,且地球表面的温度仍在持续增高。

研究表明,南极上空15~20km的低平流层中臭氧柱总量平均已减少30%~4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损失可能达95%,在北极平流层中也发生臭氧耗损。臭氧耗损危及人类。最近的研究表明,臭氧减少1%而引起的黑瘤将使男性死亡率增加1.6%,女性死亡率增加1.1%。1994年12月19日,美国航天局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排放的氯化物含氯氟烃(CFCS是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根源。

3.6人类活动使地球上的物种日渐减少

地球上生命出现在38亿年前,比地球形成晚了约7亿年。生命出现以后,在气候环境条件制约下,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进化着。这种进化是不可逆的,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终于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生物界。

物种生存期是有限的,虽然各物种生存期长短不一,但都将走完自己的路。生物物种或其他类别在单位时间内消失的百分比,叫作生物灭绝率。在正常时期,由于有限生存期而灭绝的灭绝率称为背景灭绝率。物种平均生存期被估计为4M a,即经历4M a 大部分物种都将更新,其灭绝率为每百万年消失25%。在地质历史上,由于灾害而引起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例如,二叠纪末90%以上的物种消失,白垩纪末“恐龙时代”的结束,等等。这种灭绝称为异常灭绝,其灭绝率为异常灭绝率。

生物灭绝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原因包括地球内和地球外等诸多外在因素和生物本身的内在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例如,填湖填海造田造陆、森林的砍伐、开荒垦殖、工业和居民占地等等,使水生及森林和草原的居住者失去栖息地;②公路、铁路和各种设施把生物的栖居地分割为零星碎块,成为被人类活动“海洋”包围的“小岛”,使生物种群大为缩小,基因交流受到限制,因而降低生存能力;③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和酸雨等,使有些植物物种、河湖中的鱼类和陆上的动物物种消失;④掠夺性的狩猎兽鸟,灭种性的捕捞鱼虾,广泛使用杀虫剂等(因经济利益驱使直接或间接杀害和毒害生物。目前,促使生物加速灭绝的这些因素仍呈增强趋势。

据估计,在人类出现前,地球每100年消失一个动物种[7]。据1810~1960年的统计,平均每10年消失哺乳动物2种和鸟类4.5种[8]。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灭绝达到高峰。对近20年来生物的灭绝率,科学家们根据森林的缩小、草原的沙漠化以及物种与面积关系等做出大致相近的估计,认为每10年有2%~3%的生物消失,即每10年消失26~39万种。按这个灭绝率发展,再经320~500年后,现在世

6

2

3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

界上生活的1300万旧种将全部消失,而新种的产生率显然也不会很多,这样,生物圈将成为人类以外很少有生物的萧条世界。因此,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了。

综上所述,地质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范围已经不是局部问题,而常常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问题。这反映了人类与地质环境的不协调,从而导致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乃至危机。

参考文献:

[1]陈梦雄.环境地质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领域[A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环境地质研究.三辑[C ].北京:地震出

版社,1995.126.

[2]张宗祜.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A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环境地质研究.一辑[C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12

4.

[3]毛同夏.环境地质学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A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环境地质研究.一辑[C ].北京:地震出

版社,1991.5212.

[4]王瑞久.有关环境地质的概念[A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环境地质研究.二辑[C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12

6.

[5]钟佐.地质环境及其功能的控制与开发[J ].地学前缘,1996,3(1,2:11216.

[6]哈承佑.正确认识地质环境的属性——发挥地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A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工程地质、水

文地质、环境地质论文集[C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34240.

[7]颜立文,黄文洲.环保:一个永恒的话题(下[J ].地球,1995,(6:829.[8]徐桂荣.多少物种正在灭绝[J ].地球,1998,(5:528.

(编辑张银玲

Coornd i nation between man and geologcal env ironm en t :

i nf lunce of hu man activ ities upon geolog ical env ironm en t (

L E I X iang 2yi

(D epartm ent of Geo logy ,N o rthw est U niversity ,X i ′an 710069,Ch ina

Abstract :Geo logical environm en t (o r the up erfacical earch system w h ich is com po sed of b i o sphere ,atm o 2sp here ,hydro sphere and litho sphere ,is the sub stan tial foundati on of all living beings including hum an .

Geo logical environm en t has som e regu lar p roperties (such as space ,stab

ility ,defo r m ati on ,system and so on .D u ring geo logical h isto ry ,changes of geo logical environm en t w ere cau sed by the in teracti on betw een in ternal geo logical

agen t and ex ternal one .A t p resen t ,the hum an activities resu lted in defo r m ati on of earth ′s su rface fo r m ,dam age of vegetati on ,occu rrence of neo 2geochem ical p rocess ,change of circu lati on and con stituen t of w ater ,variati on of gas com po siti on and decrease of species ,w h ich seri ou sly influenced quality of environm en t of hum an ex istence .

Key words :geo logical environm en t ;hum an activities ;environm en tal geo logy

723—第4期雷祥义:协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文化作为我国人们的精神食粮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其中地理环境作为影响文化文章的重要因素,其在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文化发展的研究,简要探析了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影响 引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这么久远的时间变迁,再加上人类大脑不断的开发和在地球上频繁的活动,形成了一定层级上的文化,也称之为文明。地理环境就是我们在文明发展道理上不可或缺的产物。其中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文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根本,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文职源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文明的进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整体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给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环境和

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同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理环境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全面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文明要想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内部的物质条件为根本,同时这个一定的地域内部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该地域内部的人类文明的产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分别为: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两河流域全部处在非常优越的亚热带、热带以及暖温带等适宜的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哺育形成了四个文明古国的优秀灿烂的文明。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些文明的传 播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优先在这些地区产生了优秀的文明呢?这 也是由于文明的产生以发展需要充足的剩余时间所造成的。人类只有拥有除了繁重的劳动以外的充裕的时间,才能进行其他形式的活动。在这些整体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的古代世界,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力,为古代人民生产力的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资源,这才有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成果的产生。当然,在我们强调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基础作用时,绝不意味着要忽视人的能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条件的有利,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第十二讲第一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枣庄一中东校高三 赵娟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探究总结、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诱导点拨】:人地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采猎文明——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高考案例】

1、(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①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的_______要排放到环境中。

【典型题目】 2、图 12-7 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 题 (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 的( ) A .①箭头中 B .②箭头中 C .③箭头中 D .④箭头中 (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A .公 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公开性原则 考点三:环境问题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举例分析

我国有着丰富的地理类型,有着丰富的地形地貌,因此,伴随着地理环境发展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域的地区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有各具特色与地域特点的民族歌曲,有特具风情的民族服装。有各式各样别具风格的建筑等。地理环境影响到语言、哲学、宗教、音乐、地方戏曲、文学、书法、绘画、科技、民居、园林、服饰、饮食等众多文化产品的地域风格以及人才的地域分布。这都与我国多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无法分割。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在地域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南北差异明显。 比如: (1)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 下面林语堂的这段话,是比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异特点的:“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讲更像蒙古人,与上海浙江一带人相比则更为保守,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自己头上之前就翻滚在地,哭爹喊娘。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的书籍和画卷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

那时,中国北方被野蛮部落所侵犯。”感觉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这实际上是同一文化的两种异质,就像一个英伟豪爽的大丈夫和一个温婉美丽的柔女子,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若以区域文化详细划分中国文化的话,可以划分出很多,主要类型有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关东文化、荆楚文化、草原文化、岭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云文化、西域文化、台湾文化等。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的影响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 关键字:人类活动地质环境影响 摘要:人类工程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如资源、能源的开发、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交通建设等各项活动。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目前的建设和创造能力极大地加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以空前的速度急速发展,并因此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灾难。 目前大量的工程技术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显著。由于认为的工程技术活动多集中于人口聚集经济建设活跃的地区,因此,对这些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更为严重。 例如,在山区或者山前平原的斜坡地带,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常常由于缺乏环境意识,人为的造成破题稳定性破坏,形成崩塌、滑坡以及在暴雨季节导致泥石流等灾害。如云南东川至昆明公路因修公路及睡去使山体破坏,泥石流不断的发生,泥石流不断的发生,我国铁路史上最严重的滑坡灾害---铁西滑坡就是由于对山体频繁采石造成的。 我国山区面积占三人之二,在山区铁路修建中,隧道工程占相当大的比例。自1965年以来每年修建铁路隧道长度可达50—100公里,由于铁路隧洞建于地下2公里范围以内,人的工程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如洞内塌方引起的地面变形,造成三体滑坡,等等。 矿山是人类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据统计,每开采一百万吨煤炭就造成地面塌陷面积约20公顷。我国已有数十处大型矿区,如恩口、水口山、平凡、平顶山、铜绿山等矿区强烈的地面塌陷都十分典型。 矿山开采过程中排除的尾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例如我国的煤矿开采每年排出矿渣约1亿吨,累计存量已达16亿吨,而1500座矿渣堆中有140个在自燃,每年排出甲烷超过50亿立方米。采矿的废弃物堆积区也是地质灾害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如四川冕宁沪沽铁矿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1972年暴雨时造成矿山泥石流於埋了成昆铁路300米及喜—西公路250米。是有天然气的开采往往也造成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比如倒置地面变形、诱发地震、熔岩塌陷等等。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常州等大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早已为人所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的: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培养在地图上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回答问题: 墙体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建筑保温材料没有普遍使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居民的墙体厚度逐渐增大,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厚度来防寒。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居民建筑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什么是概念,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问: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会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人类的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分成两个方面: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地关系不同,所以,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采集和狩猎阶段:图1.2.2 问题: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少数动植物资源丰盛地区 问题: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程度如何?人类崇拜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依赖与恐惧的关系。 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的主要人类活动为农业生产。 图1-2-3: 问题: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包括哪些地区? 问题: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 以上几方面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农业文明发祥地,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例:古埃及。阅读“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小麦:11种5月收,雨季(汛期:6至10月) 3、工业社会阶段:此时期的主要人类活动表现为工业生产。 问题:影响此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工业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 问题: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传统工业区。 例:东营:不断“生长”的资源型城市 问题: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此时的工业区? 例: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

高二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凭借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早期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注,到中晚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学考察和哲学反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其深层原因,探索了其解决途径,并展望了人与自然真正统一的未来美好社会,形成了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建构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理论。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

论人类与环境地质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b8273443.html, 论人类与环境地质的关系 作者:郑春荣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客观、公正的分析了形成该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针对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矿业开发、超量开采地下水和修建水库大坝等导致的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介绍了各类地质灾害发生时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防治对策,提出了自然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总结出了人类在取得经济的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人类才能更好的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经济,最终取得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和谐;生存 自人类出现后,在其生命和生存活动中就不断使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壳内部构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和规模随着人口增长,科学技术发展愈来愈大。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环境是又产生这些环境的地质作用巧妙平衡的。当人类改变某些地质过程时,则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从而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自然界形成的地质环境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存在着严重危害的一面。如何用其利,防其害,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一、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1、人类的破坏作用 人类对地壳的破坏作用有机械破坏和化学破坏两种。 机械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爆破和挖掘来进行的。在采矿和工程建筑中用爆破方式使岩石、矿石破碎最为普遍。这种破坏作用速度比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海水的破坏作用中的任何一种都快的多。此外,机械破坏作用还可由开采天然气、是由、地下水灯气态和液态物质所能引起的。这类开采使地下岩石密度下降,不能承担上覆岩石的重量,因而产生沉陷。其沉陷速度每年达几十厘米,可超过地壳运动的速度,但其下沉幅度有限,一般不超过十几米。这种下沉也是逐渐产生的,有时伴有微弱的地震。 化学破坏作用主要是人类在加工矿石或利用开采出的矿物资源时发生的。这种作用使矿石或矿物的成分改变,有的使元素相对集中,有的使元素分散。 2、人类的搬运作用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末复习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压力过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大搞农田水利建设④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3.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荷兰围海造田B.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限产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回答4~6题:4.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5.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的是 ( ) A.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C.198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D.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 8.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生态服务的是( ) ①空气和水的净化②旱涝的缓解③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④臭氧的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人类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茉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现实活动,亦即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也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 当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规定。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对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对”的阶段中,人改变环境,让环境来顺应人,或人被环境改造,一旦度过相对的阶段,人与环境

谈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谈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无不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俗话讲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容貌 肤色是色素积淀的多少决定的。低纬度光照强烈,黑色素积淀得多,因而是黑色人种;高纬度地区的白种人因为阳光微弱,黑色素积淀得很少,故为白色人种;中温带介于中间,故肤色为黄色。白种人的眼睛是蓝灰色的,其原因是白色人种的源地是阳光高度角很低的北欧地区。大家注意过老鼠的眼睛没有,蓝灰色对吧?也就是说蓝灰色的眼睛适应光线的微弱,大家不要忘了人也是动物。如果你生活在同样暗的地方,你与动物的眼色也一样,这就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头发的特性是适应环境的结果。黑人蓬松的黑色卷发可以使头皮不至于遭遇过热阳光的灼烤。白种人的头发适应潮湿的气候,是椭圆截面的,故自然卷曲;黄种人介于中间,头发的截面是圆柱形的。 鼻子也是适应自然的结果。欧洲人鼻子长而且前端带钩,因为那里纬度高,气候冷,要把冷空气预热一下,否则进入肺部不舒服,带点钩可以阻挡过量的冷空气进入。非洲人的鼻子宽大,是为了把热量及时交换出去,这也包括东南亚地区。 二、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身高 人类身高的地域差异主要是“高纬高于低纬”。大家知道,东北人的身材较高,而且块头也大。这是因为高大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利于御寒。因此大自然筛选出了一批高大的东北人。同样的道理,身材矮小的人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大,利于散热,这也就是生活在低纬度的人身材矮小的原因。 人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也是高纬高于低纬的,如蒙古高原的主食以肉和奶为主,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食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长江中下游的主食以稻米为主,岭南和东南亚地区的主食以稻米和薯类为主。 从人的生长素分泌来说,生长素的分泌有两个特点,一是晚上睡熟了生长素才会分泌,二是深夜一两点分泌最旺盛。低纬度地区终年炎热,晚上一两点还难以入睡,生长素分泌较少。高纬度地区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服饰 中国各地头巾的戴法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陕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风速很大,人们用羊肚子毛巾包头,打结在前额头,是为了防止尘土弄脏了头发和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与环境水污染协调 一:环境的含义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和作用 所谓“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外界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二:以水污染为例来分析污染和危害 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积聚体。

第一章 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第一章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A型题 1.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是: A 生活“三废” B 工业企业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灾害 E 农业生产 2.温室效应主要是因大气中何种物质含量增高所至 A SO2 B NO X C CO2 D CO E 光化学烟雾 3.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 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E.1km深的地壳、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4.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 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 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 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5.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该病被称为 A.地方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 D.流行病 E.公害病 6.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 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 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7.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 A.相互依存 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相互制约 D.相互对抗 E.相互独立 8.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 A.能量 B.物质 C.物质和能量 D.有机物 E.无机物 9.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 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 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 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 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 10.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 A.新陈代谢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化学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自然灾害 B.环境污染 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

高中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笔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含义和分类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概念: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分类:按照性质与规模聚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表现 案例:半坡村落遗址,大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还有防御作用。 地形类型: P89图4-4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耕地广阔,便于(大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使聚落(的位置选择比较自由,)规模较大,形态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多,聚落密度较大;宜发展成城市。 P89图4-3丘陵、山地:由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有利地形位置选择比较有限),只在山间缓坡、山间盆地、河谷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接近水源,便于小规模农耕;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但规模较小不易扩大,形态多呈点状或带状;人口较少,相对分散,密度较小。。。。。。地形阻隔不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高原:热带高原的墨西哥城、巴伐利亚(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温带高原(昆明、丽江古城;拉萨<高寒区的河谷气温较高>) 盆地: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的关系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2)(1)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的: 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 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 ——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 ——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 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板书:3、工业社会阶段: ——这一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因此,在有丰富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英国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 ——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 (例如: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形成了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主要的五个工业区:京滨(东京与横滨)、名古屋、阪神(大阪与神户)、濑户内海(福山与广岛)、北九洲。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等。) ——是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一定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一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环境条件较差,那么这一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如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这与西部的地理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板书:4、后工业化阶段: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王俊娥 【摘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身边的自然因素的总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需要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当人类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然环境,人类就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很多疾病便是因为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而爆发,人类的疾病也会随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自然疫源性疾病水污染肺癌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制约。如果在人类的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毫无节制,自然环境将会给人类带灾难,其中就包括疾病。每年人类死亡人数很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死于疾病,而且很多疾病都是由自然环境的所引起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综合地作用人体,在某些条件下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另一些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转移,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上述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即可产生对机体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和死亡。

自然疫源性疾病常指某些自然环境为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通过媒介节肢动物或宿主脊椎动物等而受到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的主要宿主有兽类、鸟类、家畜、家禽等,媒介主要有蚊、蜱、螨类等。目前全球一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几乎均属于自然疫源传染病。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水平逐渐提高,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十几年来,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整体水平下降。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病例1859295例,死亡39028例,发病比例由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预防控制和免疫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从自然疫源性疾病单个病种的流行趋势来看,HFRS、乙脑、疟疾、钩体病等曾是“强势”传染病的疫情有大幅度的回落,截止到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68.79%、-68.60%、-40.59%和-97.85%,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而布病、狂犬病和登革热等在20世纪曾得到有效控制,但在21世纪之初有所上升,至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为2403.58%、56.36%和15.74%,形势不容乐观;而处于法定传染病之首的鼠疫,其疫情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流行趋势的发展,其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鼠间疫情相当严重,新疫源县不断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