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

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

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

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

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

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019-2020年小学数学《课课练》参考答案(苏教版五下)

五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 2019-2020年小学数学《课课练》参考答案(苏教版五下) 【点击课堂】 第1页二、x+36=904x=1003x+3.5=17.63x=150 第2页四、 1. x-150=600x=750 2. 138-x=16x=122 第3页一、 1. × 2. √ 3. √ 4. × 二、5160 6.9 4.3 第4页四、 1. 5x=120x=24 2. 8x=520x=65 3. x÷4.5=80x=360 第5页二、 1. 4x=5.6x=1.4 2. 3x=60x=20 三、 1. 2.5x=800x=320 2. 6.5x=520x=80 第6页三、 1. 0.05千克 2. 100元 第7页三、 1. 13.5米 2. 1.5千米 3. 略 第8页一、 1. 2x+9 2. 2a-4531 第9页二、 1. =< 2. >< 3. <> 第10页二、1. 3x+16=106x=30 2. (x+2.4)×1.5÷2×2=5.4x=1.2 第11页一、1. 4x5x3x 2. 2a4a 第12页三、1. 3小时 2. (1)1.5元(2)1.5元 3. 102千米或92千米 第13页一、1. 1.5x 2.5x0.5x 2. a+2a+4 第14页一、1. × 2. × 3. √ 4. × 四、 1. (1)70页(2)8米 2. 56千瓦·时 3. 83千米 第15页二、1. 6棵 2. 3分钟 3. 小强:9岁妈妈:36岁 4. 5米 5. 0.44米 第16页三、1. 140千米 2. 小丽:12岁爸爸:48岁 3. 25千克【拓展应用】 第1页1(等式)2(等式) 第2页 1. 3 2. 3 第3页(1)上衣价钱+裤子价钱=175元x+68=175(2)175元-上衣价钱=裤子价钱175-x=68 第4页15 第5页○=6△=0.4 第6页1617 第7页65 第8页9岁 第9页50元 第10页30 第11页小明15岁,爸爸48岁,妈妈39岁 第12页李乐14岁,爸爸42岁 第13页0.16 第14页(x-1)+x+(x+1)=69,x=23,另两个数为22和24。 第15页 4.8厘米 第16页1元75枚,5角25枚 【单元练习】 二、 1. × 2. √ 3. √ 4. √ 5. × 三、 1. B 2. B 3. C 4. A 5. A 四、x=0.64x=21.6x=4.5x=6x=3x=1.8 五、 1. x=6.4 2. x=60 3. x=12 4. x=12 5. x=4.5 6. x=3 六、 1. 170名 2. 3米 3. 92棵 4. 60米 5. 4.8厘米 6. 95千米7. 第一堆200吨,第二吨115吨8. 0.52元9. (1)钢笔买了多少支?20支(2)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1.5元

五年级数学课课练

欢迎阅读 一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折纸 一、口算。 二、填空。 (1)2个101是( ),107里面有( )个101 。 (2)比53米短21 米是( )米,87米比( )米长21米。 (3(4)(5(61(12( 1 )读( )本书的人数最多,读( )本书的人数最少。 ( 2 )读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3 )读两本以上(含两本)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4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读书活动吗?

3、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0 3 ,其次是非洲,大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5 1,亚洲和非洲的面积和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4、小芳用三周时间看完了一本故事书,第一、三周看了全书的4 3,第二三周看了全书的7 5,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1A 、7 5+2、8A 12320(1)在表 (2)三四五六年级共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3、小李身高58米,小张比小李高201米,小王又比小张高501 米,小王和小张的 身高各是多少米? 4、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15 ,第二次用去它的1 2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3%)

5、一个建筑队原计划七月份筑路1110 千米,结果上半月筑路45 千米,下半月筑路13 20 千米。实际超过计划多少千米?(4%) 第三课时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1.填空: (1)0.9? 表示(?)分之(?? )。 (2)0.07 表示(?? )分之(?? )。 ( (2(1(23 ()…………( () …………( ()…………( 4 5 () 和 ()和

二长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一、填空。 1. 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 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3.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是()。 三、解决问题。 1. 用110厘米长的角铁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1.5倍,求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用方程解) 欢迎阅读

2019年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就意味着生命,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 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同时注意结合具体问题背景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满分100分。 2、试卷特点 (1)全卷试题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考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课堂上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较广,试题形式多样灵活,一年级学生想得100分不容易,能较好的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优势与不足,体现一定的坡度,能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试卷具有人文特点。试卷注意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具有人文的特点。试卷改变了过去“冷、硬”的面孔,卷首给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调节心理的语言,还提供了生活中图片,图文并茂。 (4)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

(5)考查学生对数据、图表的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正确地获取、理解信息,并通过处理数据、图表所表达的信息去表达解决问题。 (6)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 二、效果 全班31人经过统计,此次考试的及格率达100%,优秀率都在75%以上,平均分是84分。 三、体会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四、学生感想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走出考场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很好考,可是有少数平时读题认真的学生认为很难,在检查时发现很多错误,如果不仔细很容易犯错。还有学生说题目的字太小,太密集,很难认。大部分字平时都已经认识了,也没必要写拼音了。 五、教学建议 (1)从统计的数据和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师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圆柱圆锥练习题和答案

1、把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已知圆锥体 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50.24立方厘米。 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了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 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4、一个酒精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如下图.已知它的容积为26.4π立方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的酒精的液面高为6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为2厘米.问:瓶内酒精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升? https://www.360docs.net/doc/4b8589896.html,/photo/XWk7NNdgn14S9kRb7FCY7A==/5671439305743333064.jpg 5、有一个圆柱体的零件,高10厘米,底面直径是6厘米,零件的一端有一个圆柱形的直孔,如下图.圆孔的直径是4厘米,孔深5厘米.如果将这个零件接触空气部分涂上防锈漆,一共需涂多少平方厘米?

按CTRL+A看分析答案 1、6.28\3.14=2(cm) V长=2*2*5=20(立方厘米) 2、V柱=50.24/(2/3)=75.36 S底=2*2*3.14=12.56(平方厘米)h=75.36/12.56=6(厘米)S侧=2*2*3.14*6=75.36(平方厘米)3.、r=12.56/2/3.14/2=1(厘米) S底=1*1*3.14*2=6.28(平方厘米) S侧=1*2*3.14*(12.56/2)=39.4384(平方厘米) S表=6.28+39.4384=45.7184(平方厘米) 4、S底=26.4π/(6+2)=3.3π(平方厘米) V水=3.3π*6=19.8π(平方厘米)=0.0198π(升) 5、S大表=(6/2)*(6/2)*3.14*2+6*3.14*10=244.92(平方厘米) S小侧=4*3.14*5=62.8(平方厘米) S总 =244.92+62.8=307.72(平方厘米)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范文范文

何寨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学期已结束了,我以诚恳的工作态度完成了期末的数学检测工作。现将年级本期的数学检测卷面评析简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套数学试卷题型多样,内容覆盖面广,题量恰当,对于本学期所学知识点均有安排,而且抓住了重点。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9人参加,及格率%,优秀率%,全班最高分100分,平均分分。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图形的认识,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差距比较大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填数和数物体掌握较好,但在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第7小题元表示()元()角这几道题失分较多,学生在理解元表示什么的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2)算一算: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减),还有小括号的认识,这部分计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计算方法,总体失分在2分左右,一小部分同学在这一块失分主要是马虎大意,看错+、-符号,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在计算技能上稍有欠缺。 (3)比一比:主要是考查两位数比较大小,此外还对人民币的认识知识略有涉及,考查了人民币单位换算及大小比较,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正确解答,这部分失分较少。 (4)选一选: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这一题考查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之间的理解,试卷上出现“接近”这个词语时,部分同学不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导致失分,看来学生思维还不够灵活,平时还应做到举一反三。 (5)做一做:这部分有5道小题,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小题帮妈妈购物,学生失分较多的在④题,在理解题目意思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第2、3题看图列式,第5题解决问题,这3道题考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属于二年级学习的内容,导致学生失分较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练习题(最新整理)

五年级下册分数测试 一、填空(20%) 5 #1. 是把()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还可以看做把()平均分成()份,8 表示其中 1 份。 1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12 3.a=b+1(a,b 是不为0 的自然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与6 组成的最简分数的最小质数是() 8 5.在1.67、、1.5、1.6 、1.506 这组书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相等的两个数是 5 ()和()。 (....) 2 8 6. (1)()÷5= =1.4= = 25 (....) (...) 12 (...) (2)1.2= =6÷()= =()÷15 (...) 20 a a #7.要想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a 是() 13 14 8.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28,如果分子减去1,这个分数就等于2,原分数是() 3 9.如果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8 10.从2,3,5,7,11 这五个数种,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这样的 分数有()个。 二、判断(10%) 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一定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大() 1 8 7 9 8 2.8 千克的和1 千克的一样重() 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 9 9 17 17 17 4.带分数一定大于1() 5.甲数和乙数都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三、选择(15%) 1. 6 是24 和36 的()12 呢?() A.倍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2.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分数有() A.4 B.3 C.5 3.分子和分母相差1 的分数一定是() A.真分数 B.假分数 C.最简分数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 练》全部参考答案 教师整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点击课堂】 第1页 二、 5厘米 第3页 二、 1. A 2. C 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 4. 12平方米 5. 302.5平方分米 第5页 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 2. 40平方米 第6页 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 第8页 二、 1.╳ 2. ╳ 3. √4. ╳5. ╳6. ╳ 第11页

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XX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 第15页 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 第16页 二、 1. √ 2. ╳ 3. √ 4. ╳ 第18页 二、 1. √2. ╳ 3. √ 4. ╳ 5. ╳ 第22页 二、 6份 拓展应用 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 第2页 4 3 12 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 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 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 第9页 1. 7 4 5 3. 8 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

厘米) 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 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 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 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 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 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 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 1面涂色:4×4+4×5×4=96(个) 6面都不涂色:4×4×5=80(个) 单元练习 二、 1. √ 2.╳ 3.╳ 4.╳ 5. ╳ 6.╳7. √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 7. A 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朱相臻 本次考试试卷的范围是1-4单元,从题目上看,这张卷子共有十道大题,基本上覆盖了学生前半学期学习的全部知识点,并且通过多种形式来考查,例如:填空,连线、计算等,题目灵活,难度适中,把学生平时最容易出错的题都体现了出来。可以说,这份卷子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教的情况。 一、考试结果情况。 我教的一(2)班和一(4)班共有110名学生,全部参加检测。试卷满分为100分,两个班学生平均分为85.5分,及格率为96%。 二、试卷分析: 1、填空。(20分) 此题出现错误的较多。有部分学生由于概念不清而出现错误。特别是第九小题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写出想法,好多学生不能准确写出而失分。 2、判断。(10分) 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多,考核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其中第1小题和第2小题及第3小题判断都是关于图形的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不是本册所学知识,失分的学生大都在这里出现错误。 3、在()里填运算符号。(12分) 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填出,失分较少。 4、看图写数。(6分) 本道题考核了学生对读数和写数的掌握情况,但部分学生对读数和写数什么时间应该大小写区分不清,失分较多。 5、连线(8分) 本道题失分较少,多数学生都能计算正确,失分的多在填表中,原因在于马虎大意,看错数字。 6、数一数。(4分) 本道题失分较少,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它考核的是第三单元的内容。证明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观察能力较好。 7、把下列各组数 按要求排列(6分) 本道题失分较少,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 8、看图填一填(5分) 本道题失分较少。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观察能力较好。 9、请你按要求在每个图形上画一条横线。(9分)

2017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1、写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 (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 (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 2、写出下面两个数的相差量。 (1)三(1)班有44人,三(2)班有49人。三(1)班比三(2)班少()人,三(2)班比三(1)班多()人,两个班相差()人。 (2)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数是()。 (3)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200吨,实际和计划的相差量是()吨。随机练习: (1)4是5的()% 5是4的()% (2)5比4多()% 4比5少()% 三、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 (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 超市有大米50袋,面粉40袋。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百分之几?列式:() 面粉是大米的百分之几?列式:() 大米比面粉多百分之几?列式:() 面粉比大米少百分之几?列式:() 6.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7、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注意“节约”的意思)

【全册】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全册) 1.1 根据平面图形摆几何体 1.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中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中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 )号和( )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 )号和( )号,或者是( )号和( )号。 2.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从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 )块,最多能摆( )块,共有( )种摆法。 3.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 )块同样的正方体。

A.5 B.6 C.7 D.8 答案提示 1.(1) ①⑤(2 )①⑤④⑥ 2. 8 10 9 3. A 1.2 练习一 1.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下面是用小正方体搭建的一些几何体。 ①②③ ④⑤⑥

(1)( )从正面看是。 (2)从上面看是的是( )。 (3)从左面看是的是( )。 (4)如果从上面看的图形和②一样,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有( )种不同的摆法。 答案提示 1.D 2.5 8 3. (1)②④⑥;(2)③(3) ①③⑤

(4)3 观察物体(三)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从()看从()看从()看2.用一些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cm3。

(完整)一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从本次试题的编排上可以说:内容全面,涵盖了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六个单元的知识要点,突出了重点难点。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本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这个立意,有利于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各单元的重点知识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考出了正常水平。学生们能够正确答题,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平均分92.18分,优秀率92.3%,合格率100%。不足之处也就是学生失分比较集中的部分是:填空题的第5、7、8、9、12小题;操作题的第1小题。填空题的这几道题中:第8小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出错原因在于理解不透彻。第9小题考查学生对搭配中的学问的掌握情况,有些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第12小题关于方向和位置,有些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马虎出错。对错只在一字之间,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懂就急于下结论而出错。操作题的第1小题学生没仔细读懂题意,也有些学生是移错了格数。解决问题方面需要学生认识题目中的字,能读明白题意。有极个别学困生识字少,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能准确的弄清题意而出错。 今后的改进措施:通过本次数学期末测试,不仅全面的了解学生

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1、强化知识体系的螺旋上升,突出各单元知识重点。本次测试以基础知识为主,既全面又突出了重点。题型灵活多样,比例适当,深度合理。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各种题型的练习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应用的价值。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精神,选取贴近学生活实际的素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境化,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解决问题等形式展现出来,是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的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借用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系统的考查了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以上这些方面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认真审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014年7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 测试题

人教版2018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 测试题 一、填一填。 1、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据统计,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每年意外死亡人数的103。103是把( )看作单位“1”。 2、在5 3、73、3018、156、30 11这几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有( ),( )和( )的大小相同。 3、如果把一袋5千克的瓜子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那么每个小朋友分得这袋瓜子的() (),是 () ()千克。 4、()15=3÷5=() 18=( )÷60=( )(最后一个括号里填小数) 5、21时是( )分,32时是( )分。 6、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自然数X 和Y 的最小公倍数是Y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7、分数单位是9 1的最小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8、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分米=( )米 720千克=( )吨 450mL=( )L 9、在Ο里填上“>”“<”“=”。 76 1Ο732 1215Ο1260 24117Ο5 9 47Ο967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分子、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 2、因为 76>53,所以76的分数单位大于5 3的分数单位。( ) 3、5米的81的1米的8 5一样长。 ( ) 4、大于72且小于74的分数只有73。 ( ) 5、两个整数(0除外)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整数的公倍数。( ) 三、选一选。 1、分数的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①6 8 9 ④无数 2、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分数值就会( )。 ①不变 扩大 缩小 3、下面各组数中,( )的最大公因数是6。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1.8 练习十五

第4课时练习课 1.填空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32.5+7.4=7.4,这里运用了( )。 3.28+1.24+8.76=3.28+(),这里运用了 ( )。 0.4×17.2×2.5=17.2(),这里运用了 ( )。 3.6× 4.4+6.4×4.4=(),这里运用了 ( )。 26.5÷12.5÷8=(),这里运用了 ( )。 (2)将12+4=16,16×3=4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 式: 。 (3)250×34的积的末尾有( )个0;35×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根据67×34=227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34=() 0.67×3.4=() 22.78÷0.34=()

2278÷0.67=(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02,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 10,那么商是( )。 2.直接写出得数。 0.375-1 8= 2.4×100= 3 4×12= 56-3 4= 3.2+0.61= 1.8÷9= 58 ÷23 = 56 ×34 = 3.用竖式计算。 358+438= 63.1-6.23= 4.6×8.7= 7.2÷0.25=

答案: 1.(1)+ 3 2.5 加法交换律 1.24 + 8.76 加法结合律 ×0.4 × 2.5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4 × 3.6 + 6.4 乘法分配律 26.5 ÷12.5 ×8 除法的性质 (2)(12+4)×3=48 (3)两两 (4)22.78 2.278 67 3400 (5)2 2. 0.25 240 9 1 123.81 0.2 15 16 5 8 3. (竖式略)796 56.87 40.02 28.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年班姓名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2.5+2.5+2.5=()×()。 4.8×4=()+()+()+()。 2. 0.57×6的积是()位小数。 3.把15.6的小数点去掉后,原来的数就扩大到它的()倍。 4. 0.52扩大()倍是52。 86缩小为原来的()是0.086。 5.2.45×16可以转化成245×16,计算后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它的()。6.一本《成语接龙》14.8元,买2本应付()元。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2.7.35×4的积是一位小数。() 3. 5.47×6可以转化成547×6,积的大小不变。() 4. 4.8×3表示3个4.8的和是多少,也表示4.8的3倍是多少。()5.2.5×5与5×2.5的结果相同,读法也相同。() 三、聚精会神算一算。 1.我会口算。 0.8×4= 2.5×100=0.06×7= 0.5×100= 1.3×5= 4.2×3=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 28×150=0.28×150=0.028×15= 3.竖式计算我能行。 0.32×6= 4.5×18=32.5×12=

4.列式计算我最棒。 (1)50个6.5是多少?(2)15.4的3倍是多少? (3)12个3.5连加的和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做一做。 1.甜瓜每千克3.2元,奶奶爱吃甜瓜,冬冬为奶奶买了5千克,需要多少钱? 2.数学书封面长18.5厘米,宽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动脑思考拼一拼。 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0. 2 8. 5 ×3× 2 112 4 5. 8 9 . 要相信自己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全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就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瞧到得,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瞧与从上面瞧如下图,至少需要 ,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瞧有( )个正方形,从上面瞧有( )个 正方形,从正面瞧有( )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瞧到得形状就是 ,从左面瞧到得形状 就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 )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 )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瞧到得图形就是得有( )。(2)从上面瞧到得图形就是得有( )。 (3)从左面瞧到得图形就是得有( )。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得图形中左图就是右边哪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瞧到得呢?( ) 2、用5个同样大得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瞧到 ,从左面瞧到 ,从上面瞧到 ,下面摆法中( )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瞧形状就是,从上面瞧形状就是 , 共有( )种搭法。 A、3 B、6 C、7 三、连一连。 1、从正面瞧从右面瞧从上面瞧 2、正面瞧左面瞧上面瞧 3、正面瞧左面瞧上面瞧 4、正面瞧左面瞧上面瞧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与上面瞧到得图形。

2、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班级姓名等级 同学们,第二单元得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相信您 一定又有新得收获吧,快来检验一下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得因数得个数就是( )得,其中最小得因数就是( ),最大得 因数就是( );一个数得倍数得个数就是( ),其中最小得倍数就是( ) 2.写出符合要求得最小三位数:既就是2得倍数又就是3得倍数( );既就 是3得倍数又就是5得倍数( );既就是2与3得倍数又就是5得倍数( )。 3、要使17□50同就是被2、3、5得倍数,□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4、9得因数有( )这些因数中,( )既就是奇数,又就是 合数,( )既不就是质数也不就是合数。 5.一个四位数,千位上就是最小得质数,百位上就是最小得奇数,个位上就是 最小得合数,其余数位上得数字就是0,这个数写作( )。 6.3007至少要加上( )就就是3得倍数。 7. 如果a得最大因数就是19,b得最小倍数就是1,则a+b得与得所有因数有 ( )a-b得差得所有因数有( ) 8.有因数3,也就是2与5得倍数得最小三位数就是( )。 9.三个连续奇数得与就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就是( )、( )与 ( )。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您认为正确得打“√”,错误得打“×”。) 1.2既就是质数也就是偶数。 ( ) 2.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 3、因为36÷9=4,所以36就是倍数,9就是因数( )。 4.A÷B=5,所以A就是B得倍数,B就是A得因数。( ) 5、在五个连续得自然数中,必有一个就是5得倍数。 ( ) 6.523得个位上就是3,所以523就是3得倍数。 ( ) 7.所有得质数都就是奇数,所有得合数都就是偶数。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 练》全部参考答案 年级教研组资料一、扇形统计图 【点击课堂】 第1页 一、 1. 各部分数量总数 2. (1)62.5 (2)16 8 二、 (1)骑自行车20 (2)15 10 (3)略 第2页 一、 1. 扇形折线条形 2. 1200 240 480 480 二、 1-25%-45%-10%=20% 1200×45%-1200×25%=240(平方米) 第3页 一、 48 18 24 30 二、 1. B 2. A

二、圆柱和圆锥 【点击课堂】 第7页 一、 1. 底面侧面距离 2. 圆扇形顶点圆心 3. 略 4. 略 5. 略 二、 1. √ 2. × 3. √ 4. √ 第9页 一、 1. 侧面底面 2. 矩形底面周长高 二、 3.14×22×2+2×3.14×2×5=87.92(平方厘米) 3.14×12×2+2×3.14×1×6=43.96(平方米) 三、 1. 2×3.14×0.6×2×5=37.68(平方米) 2. 3.14×22+2×3.14×2×5=75.36(平方米) 3. 2×3.14×3×14=263.76(平方厘米) 263.76+3.14×32=273.18(平方厘米) 第10页

一、 1. 169.56 2. 62.8 314 3. 600 4. 侧面积 5. 150.72平方厘米3768平方厘米50.24平方米 二、 1. 3.14×0.1×1.2×10=3.768(平方米) 2. 3.14×2×8×0.6=30.144(千克) 第11页 一、 1. 相等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底面积高 2. 略 3. 略 二、 1. 15×10=150(立方厘米) 2. 3.14×202×50=62800立方厘米=62.8(升) 3. 3.14×1.62×2×720=11575.296(千克) 第12页 一、 1. 3.14×2.52×10=196.25(立方厘米) 3.14×22×12=150.72(立方厘米) 2. (1)r=18.84÷2÷ 3.14÷3=1(米) 3.14×12×3=9.42(立方米)

一年级数学成绩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宋艳艳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难易度适中,考试范围覆盖整本书,重点考察了0-20的认识和特点、图形的认识与运用、数的计算、解决问题。试卷内容覆盖面全面,各内容所占比例较合理,符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题目类型全面,呈现形式多样。从整张试卷来看,题目大多都是基础题,涵盖了整本的重要知识点。 二、成绩分析 1.4班参考66人,良好人数65人。1.5班参考人数67人,良好人数67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想一想,填一填。(28分) 此题包括7个小题,非常直观形象,比较简单。 1.看图写数。这道题非常简单基础,没有同学失分。 2.数的加减法变相运用。考察比几小几的数是几,比几多几的数是几,考察内容简单,平时也让同学们练习的不少,所以基本没人出错。 3.按顺序填空。本题也是基础题非常简单。没人出错。 4.考察数之间的前后关系,有3个同学,原因是不知道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搞不清楚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5.数的组成。没人出错。 6.考察“之间”。此题较难,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两个数之间的数应该不包括两边的数,将本来应该填数字“5”的填成了数字“7”。 7.图形与左右相结合,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前后左右等位置与数数的掌握,通过一学期的加强学习和练习,学生对左右和图形的掌握都不错,只有几个别学生出错,错误原因:一是没有分清楚左右,二是没有数清楚数。 8.填“+”“-”,没人出错。 (二)观察下面的钟表,按要求做一做。(10分) 此题包括2个小题。 1.连一连。考察整时整点、快几时了、刚过几时,此题将简单,粗错的将少。 2.考察再过一小时是几时,此题学生出错的将多,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没有认真听题,将答案直接写成钟表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不理解再过一小时是什么意思,造成不会计算。 (三)计算(24分) 此题包括3个小题,比较简单,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较多。 1.口算题。出错原因:不认真不仔细,加号看成减号,减号看成加号。 2.加减混合运算填。出错原因:粗心马虎,计算错误。

五年级数学课课练

五年级数学课课练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折纸 一、口算。 二、填空。 (1)2个101是( ),107里面有( )个101 。 (2)比53米短21 米是( )米,87米比( )米长21米。 (3)分数单位是51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8 2424247 65=+=+ ()()()()31155215=-=- (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 是( ) ,它与72 1的差是( ). (6)有三个分母是21的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和是 21 20,这三个真分数可能是 ( )、( )、( )。 三、解方程。 四、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125米,第二次用去87 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2、寒假中五(1)班同学读书情况如下表。 ( 1 )读( )本书的人数最多,读( )本书的人数最少。 ( 2 )读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3 )读两本以上(含两本)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4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读书活动吗

3、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0 3 ,其次是非洲,大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5 1,亚洲和非洲的面积和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4、小芳用三周时间看完了一本故事书,第一、三周看了全书的4 3,第二三周看了全书的7 5,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第二课时 星期日的安排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题计算正确的是( )。 A 、5 230 1215 28 57 5==++ B 、11012 11102120==- C 、021 521102115=-- 2、8米的91( )1米的98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二、计算下面各题。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四、应用题 1、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2,第二天修了全长的72 ,第三天要把剩下的 全修完。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2、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如下:一、二年级有300人,三、四年级有320人,五年级有200人,六年级有180人。 (1)算出各 年级学生人数 占全校总人数 的几分之几,填在表内。 (2)三四五六年级共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3、小李身高58米,小张比小李高201米,小王又比小张高501 米,小王和小张的 身高各是多少米 4、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15 ,第二次用去它的1 2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3%)

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乐治中心校2017秋季学期期末检测试卷质量及答题情况 质 量 分 析 报 告 一年级数学学科 分析教师:江丽霞 2018年1月5日

乐治中心校试卷水平和答卷质量分析评价表 2017秋一年级数学学科 定量分析 参加考试人数N 147 及格人数n 60 及格率 (n/N)×100% 40.82% 卷面满分无 卷面 平均分 53.9平均难度 P=平均分/总分 优秀率9.52% 差生率% 是否符合常态分布否最高分98 最低分0 成绩(分数)60以下60---69 70-79 80---89 90---99 满分合计 频数(人数)87 27 19 9 5 147 频率(频数/ 参考人数) 59.18% 18.36% 12.93% 6.12% 3.40% 0 % 100% 定性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年级应考人数147人,实考人数147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3.9分,优良率3.40%,合格率18.36%。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小不理解题意、学生不认真读题,监考老师统一不读题,大部分学生做第二题和第三题时不理解题意丢分,总体以年级学生考分都低。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 1、第一题极少数学生计算20内加减法有一定的难度,计算错,大多数学生本题口算正确率高。 2、第二题填空题部分:2-7小题考数组成偏难,学生不理解题意大部分学生做错。 3、第四题:由于监考教师没读题大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做错,这一题丢分最多,大部分学生一题同时打两个√,有画圆的。

(完整)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龙坪四小:苏锦丽 学期已结束了,我以诚恳的工作态度完成了期末的数学检测工作。现将年级本期的数学检测卷面评析简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4人参加,及格率100%,其中优秀有30人,占88.2%,良好的有2人.及格有2人.总分3165,平均分92.5,整体来说比较满意。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立体图形的认识及整时半时的认读,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差距比较大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填数和数物体掌握较好,但在写十位是4,个位是5,这个数时学生丢分较多。 (2)比较题:有比较长短,有比较轻重,训练较多,失分较少。 (3)方向与位置: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这部分失分较多. (4)连线:把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和各自的名称用线连起来及根据钟面的时间连出相应的时间,这部分得分率100%。 (5)计算:掌握的较好。 (6)解决问题:有提问题写算式、有根据问题写算式、有既提问题也写算式,一部分同学理解能力差,提出的问题与所写算式前后矛盾,导致失分较多。 三、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