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测试 学校班级姓名 牛刀小试 一、根据拼音写一写。 1.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chánɡ wèi 消化一样。2.森林里有一只骄傲的公鸡,它自以为自己很漂亮,从不不lǐ cǎi 别的动物, 3.地震后,有些消防人员面对求救孩子wú nénɡ wéi lì,放声大哭。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给加点字“临”选择正确的读音。 临:①来到;②靠近;③将要;④照样子模仿。 临.帖()临.近()面临.()光临.() 2.我会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仅……而且…… (1)文成公主()聪明,()美丽。 (2)()你已取得不小的成绩,()眼力还不够。 (3)()病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会治好的。 3.趣味成语。你看下面有三个钟,你能用四字成语猜猜钟面的意思吗? 4.比一比,再组词。 饶()膝()汤()抗() 浇()漆()肠()杭() 5.从下面一段话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人们都喜欢同真诚的人做朋友,而讨厌那些虚伪的人。从陌生到熟悉,重要的是互相信任,信任使人快乐。如果总是怀疑别人,那带来的只能是痛苦。你对我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三、歇后语乐园。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句子。 1.早开的红梅——() 2.王羲之写字——() 3.水滴石穿——()

4.()——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请写一句课外歇后语: 四、句子练功房。 1.照样子写句子。 例: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把你环绕。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2.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换种说法,语义不变)(2)把书比作船只,写一句打比方的句子。 3.写一个句子,用上“不要……而要……”这一关联词。 4.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羊都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A.为什么月亮不会掉下来呢? B.孙悟空,大伙儿喜欢吗?肯定喜欢。 C.你这么认真,还用怕考不出好成绩? D.全班同学都为我们取得了冠军而感到自豪。 五、语文实践。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可是现在一些同学不喜欢戴红领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现在红领巾的“用场”大了,有的同学在体育课上将红领巾帮在腿上,缠在头上;有的在大扫除的时候当抹布……请你想一想,红领巾还有哪些“用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不戴红领巾的原因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普罗米修斯》课文内容排列下列句子,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残酷的惩罚。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小心翼翼地带到人间。 ()普罗米修斯获得了自由。 ()主神宙斯得知此事,大发雷霆。 ()地球上没有火种,人类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射死凶残的鹫鹰,救了普罗米修斯。 七、我读课文有收获。 1.纪昌练好眼力与“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有什么联系?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 )的;不同点是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 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 )。 3、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 线,可以画( )条。 4、 4时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是( ),是( )角;6时整,时针 和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是( ),是( )角。 5、任意画2个点,经过这2个点最多能画( )条直线;如果任意画3个 点,经过其中2个点画直线,最多能画( )条直线。 6、在35°、180°、95°、66°、175°、360°、90°、108°中( )是锐角,( )是钝角,( )是直角,( )是平角,( )是周角。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6分) 1、 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 ) 2、15: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 ) 3、一个45°的角在放大镜下可能变成90°的角。……………( )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4、 180°的角是平角,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 5、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2倍。………………………………( ) 6、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7、平行的两条直线永不相交。………………………………( ) 8、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叫垂足。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曲线 2、下面的角中,( )最小。 A.平角 B.钝角 C.锐角 D.周角 3.如下图,这个角是( )。 A、60° B.180° C.20° D.120° 4、在一个长方形中,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A.2 B.4 C.6 D.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 89×()=356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 360÷20=18 ()()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 40×(5+4) 40×5+4 24+102+0 (24+102)×0 150-(120+15) 150-(120-15)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

B.459-15×4 C.459×4-15 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 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 (2)15+6() (3)(15+6)×4() 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 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 C.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2.25×4÷25×4=100÷100=1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四、计算。(1题5分,2题10分,3题4分,4题8分,共27分) 1.口算。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 童话故事。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童话故事,分别是《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让我们认识了天真调皮的王葆;《巨人的花园》让我们了解了知错就改的巨人;还有《海的女儿》一文,让我们走进了,善良勇敢的小人鱼的情感世界。 语文要素 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学习作者如何描写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性格等。习作要求 新编故事。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大胆创新,对寓言或神话故事等,其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进行改编或续写故事。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一、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王葆听了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并通过宝葫芦轻松地达到自己目标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的道理。 二、走近作者 张天翼(1906 —1985 )中国作家,原名元定,字汉弟,号一字。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罗文应的故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三、阅读点拨 想一想宝葫芦是什么东西,宝葫芦有什么秘密呢?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课文,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有重点地把握课文内容。最后在阅读过程中,要继续思考以下问题: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呢? 四、重点字词 1. 多音字: 冲chōn g(兴冲冲)ch òng(冲着)溜li ū(溜走)li ù(一溜烟) 省sh ěng(省心)x ǐng (反省)传chuán(传说)zhu àn(传记) 2. 词语解释: 传(chuán)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神仙: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 妖怪: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省(shěng)心:少操心。 规矩: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远足:比较远的徙步旅行。掘地:挖地。劈面:正冲着脸;迎面。 3. 近义词: 规矩—规则每逢—每当劈面—迎面拽住—拉住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八单元检测卷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扎 ________(zāzhā zhá)针无能为 ________(wéi wèi)力 百发百中 ________(fā fà) 骨 ________(gǔ gū)髓 即 ________(jí jì)使纪昌 ________(jì jǐ) 聚 ________(jì jù)精会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飞卫告诉纪昌,要学会射箭,首先要________。文中叙述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也说明了纪昌做事情有毅力和恒心。纪昌的基本功扎实以后,飞卫才让他学________和________。 (2)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发现蔡桓公的病在________,劝他治疗,而蔡桓公的态度是________;过了十来天,扁鹊告诉他,他的病在________,蔡桓公听了________;十来天后,扁鹊又告诉他,他的病发展到________,蔡桓公听了________;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就________;最后,扁鹊________,蔡桓公病死了。 3.按要求写词语。 ①近义词:拜见──________高明──________理睬──________

②反义词:高明──________ 容易──________喜欢──________ 4.概括课文《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的主要内容。 5.看拼音,写词语。 xī mén bào pài chū tú dì qǔ xí fu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yān hàn fú dǎn xiǎo yìng bī (______)没 (______)灾漂(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6.读课文,回答问题。 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戎与诸小儿相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C.会对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 7.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以后,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释义。 闹:①喧哗,不安静;②干,弄,搞;③发泄(感情);④扰乱,搅扰;⑤发生(灾害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修订)苏教版小学生数学报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 第二单元使用 3. 第三单元使用 4. 第四、五单元使用 5. 第六单元使用 6. 第七单元使用 7. 第八单元使用 8. 期末测试卷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使用 一、填空题(22分) 1、下面的图案中,包含平移现象的在括号里打“√”。 2、等边三角形是()图形,有()条对称轴。 3、字母H、N、O、M、S、F、X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 4、公园苗圃有牡丹花96棵,月季比牡丹花的3倍多10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棵。 5、从6:00-9:00,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度;从3:15到4:15,分针在钟面上旋转了()度。 6、图1中,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到()点;指针从D点逆时针旋转90度到()点。 7、在图2中,“风车”从图中右下角平移到左上角,可以先向左平移()格,再向上平移()格;也可以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 8、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50度,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能分别是()度和()度。 9、在图3中,()号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号图形经过平移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 二、选择题(10分) 1、□37÷4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3 B.4 C.5 D.6

3、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4、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240÷6÷2×4 B.240÷(6÷2×4) C.240÷6÷(2×4) D.240÷(6÷2)×4 5、()有4条对称轴。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圆 D.正方形 三、计算题(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62×3= 0×65+5= 77×20= 6+18+84= 720÷40= 42×1×5= 540-90= 9×5÷5×9=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6分) 774÷43= 810÷18= ※800÷70= 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704-560÷8×7 (100+75)÷(100-75) 3×(23+544÷32) [100-(58+35)] ×43 四、操作题(22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愉快教育四年级《数学》 一、填空。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 )。 3、在一个三角形中,∠1=65°,∠2=40°∠3=( ),这是( )三角形。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是( )。 二、选择题。 1、在60米跑步比赛中,小刚成绩是秒,小强的成绩是秒。他们的成绩( )。 A 、小刚好 B 、小强好 C 、无法判断 2、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15度的角,这个角成了( )的角。 A 、75度 B 、15度 C 、3度 3、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 B 、 C 、 4、小兔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 )的围法更牢固些。 A 、 B 、 C 、 三、动脑动手。 1、按要求画图。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2、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 3、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B=∠C=70度 ∠A= ∠B 是直角, ∠C=65度, ∠A= 四、计算。 3厘米 3厘米5厘米 4厘米 1厘米 4厘米 3厘米 3厘米 6厘米 ①直角三角形 ②等腰梯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直接写得数。 24×5= 99+68= 42 -24 = 100-35= 4×25= 28×40= 293-91= 15×80= 3、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5+27 +65 872-481-219 4×(25+22 ) 101×67 65×199+ 65 48+372+42+1628 五、解决问题。 1、一筐苹果连筐共重180千克,卖去苹果的一半后,连筐共重92千克,一筐苹果重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2、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76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正好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3、某工厂运来184吨煤,前8天平均每天用去15吨。剩下的预计4天用完,平均每天可用多少吨? 4、李工程师为市民广场设计了一个宽是15米的长方形花圃,后来他又将这个花圃的宽增加了8米,于是这个花圃的面积增加了240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读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读 语文要素: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要素分析: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是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一二年级多以童话为主,且未明确提出阅读要素。 三上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四下第八单元: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童话大致分类: 1.拟人化童话。 2.人物童话。 3.超人化童话。 4.知识童话。 童话的基本特征: 奇特的幻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其中幻想性是童话的根本特征。但是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将生活的本质方面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给以折光的反映。这种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然离奇可笑,但必须使人感到合乎情理。重要特征是夸张,这种夸张是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强烈深刻的印象。 童话的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方法。 如何指导感悟童话中的道理? 1.人物形象分析。 2.角色语言分析。 3.关键句子分析。 4.特点规律分析。 重视童话中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只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中前行,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小学童话和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年龄小,害怕学生难读懂,很少给学生独立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维成直线的、单一的模式。 《宝葫芦的秘密》 第八单元的主题为奇妙的童话,通过学习《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八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用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烙2张,两面都要烙,烙好每面需要2分钟,烙好7张饼最少需要()分钟. A.9B.14C.16D.18 2.聪聪早上起床后穿衣服要5分钟、洗漱要5分钟、听英语课文朗读10分钟、吃早餐15分钟,聪聪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分钟. A.35B.25C.30D.20 3.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使客人尽快喝茶. A.7分钟B.8分钟C.9分钟 4.已知三位数“4□1”正好是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里的数字可能是() A.3B.4C.5D.6 5.四年级举行100米赛跑,(1)班的3位选手的成绩分别是A:16秒,B:19秒,C:21秒.(2)班的3位选手的成绩分别是甲:15秒乙:18秒,丙:23秒.(1)班选手比赛顺序是A→B→C;如果采取三局两胜制,(2)班可选择()的比赛顺序才能获胜. 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 6.“比大小”游戏,游戏规则是:①对阵3次,出大者赢,赢两次者获胜,②每人每次只能出一张卡片, ③第1次谁先出卡片,后两次还是谁先.左边三张是小明的卡片,右边三张是小军的卡片,小明先出10, 小军出()才有可能获胜. A.5B.7C.9D.无法确定 7.黑板上有1、3、5、7、…若干个连续的奇数.小明擦掉其中一个,剩下的数的和为2020,则小明擦掉的数为() A.96B.5C.84D.9 8.1×2×3×4×……×48×49×50的结果是一个65位天文数字,请问这个数的末尾有()个0? A.10B.12C.14D.20 二.填空题(共8小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分 1,129+32÷11×13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A加法 B除法 C乘法 2,56×8×5=56×8×5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率 D,加法结合律 3、与97×25相等的算式是 A、97+3×25 B、100-3×25 C、100×25-3 4、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2.0500 B、1.005 C、100.07 D、2021.30 5、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 A、2 B、0.2 C、20 D、200 二、填空题。27分、每空1.5分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相乘,再,这叫做律。用字母表示:。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律。用字母表示。 3、计算340+321÷300-299时,应先同时计算法和法,再算法。 4、一个数加上0,还得 ;被加数等于减数,差得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 5、小汽车6小时跑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填写下表: 时间/时1412 路程/千米240400 三、计算题。33分 1、口算题8分

12×25= 32×125= 120×25×4= 20+80÷2×3= 0÷43= 52-0+300= 43÷43= 6+15×10= 630÷9÷7= 45+8-25= 67-23+17= 40×2+3= 60÷2×3= 50+100÷2= 900÷10×9= 5+2-5+2= 2、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16分 7826-826-1300= 87×99+87= 125×88= 54×102= 125×4+8= 36×111+888×8= 65×34+34×34+34= 25×13×4= 3、列式计算9分 1、甲数是6,乙数是8,它们的和的25倍是多少? 2、303个201减去303,差是多少? 3、25与30的商加上30与75的积,和是多少? 四、应用题。35分 1、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5分 2、一列火车上午6小时行了366千米,下午4小时行了276千米.下午比上午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5分 3、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个,共用240元,平均每个羽毛球多少元钱?5分 4、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5分 5、学校买了530套桌椅,一张桌子168元,一把椅子32元,共花了多少元?5分 6、比一比,算一算。10分 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共付门票80元,每人乘车用4元。 1、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认真审题,我会填。30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20分) 1.饭店有甲、乙、丙三位顾客,他们每人点了两道菜,假设两个厨师炒每道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的顺序炒菜更合理. A.两位厨师给甲、乙炒完后,再给丙炒 B.一位厨师给甲、乙炒完后,再给丙炒 C.两位厨师先给甲、乙各炒一道菜后,然后给甲、丙各炒一道菜,最后给乙、丙各炒一道菜 2.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烙一张饼需要4分钟(每一面需要2分钟),烙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A.14 B.20 C.28 二、解决问题.(80分) 1.中午,妈妈要包饺子,为了能尽快吃到饺子,她让小红先安排一下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完成每件事的顺序.请你帮小红安排一下.(32分) 和面、和馅8分钟包饺子25分钟 烧开水10分钟煮饺子5分钟洗碗2分钟 2.四年级的两个班进行跳绳比赛.(假定排名相同,成绩相同)(48分) 四(1)班班内排名四(2)班班内排名 第一名刘强第一名马东 第二名李娇第二名张伟 第三名孙娜第三名张丽

如果你是四(2)班的领队,你怎样安排才能使获胜的可能性最大?(三局两胜) 思维拓展 1.一盒玻璃球共有20个,甲、乙两个人轮流从中拿走1个或2个,谁拿到最后一个玻璃球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甲先拿,怎样拿玻璃球才能确保获胜?(5分) 2.甲仓库有货物35吨,乙仓库有货物25吨,需要运到A、B、C三个工厂中去,其中A工厂需要28吨,B 工厂需要12吨,C工厂需要20吨.两个仓库和各工厂之间的路程如下图所示(单位:千米).已知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的费用是1元,那么将货物运到各工厂的费用最少是多少元?(5分)

第八单元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C 2.【答案】A 二、 1.【答案】 所用最短时间:8255=38 ++(分) 2.【答案】 思维拓展 1.【答案】2012=62 ÷+ ()(组)……(个) 第一次甲应该拿2个,以后每次拿的数量和乙凑成3个,才能确保获胜. 2.【答案】2581=200 ??(元) ??(元) 1031=30 ??(元) 6121=72 12201=240 ??(元) +++(元) 2003072240=542 【解析】由图可知,A工厂的货物应尽量从乙仓库运入.从乙仓库运25吨货物到A工厂,费用是??(元);从甲仓库运3吨货物到A工厂,费用是1031=30 2581=200 ??(元);从甲仓库运12吨货物到B工厂,费用是6121=72 ??(元). ??(元);从甲仓库运20吨货物到C工厂,费用是12201=24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7cm 3cm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一、填空(共36分) 1、从15、3、7、21、5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一道乘法算式:( )×( )=( )。其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再从中另选一组组成一道除法算式: ( )÷( )=( )。其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 因数。 2、在下面的□里填上最大的数。 (1)13□ 、33□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3□0、5□0(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3)45□、□20(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2又有因数5) 3、陈经理从南京到上海,必须在镇江停留2天。从南京到镇江,坐火车有3个班次,坐汽车有4个班次,从镇江到上海坐火车也有3个班次,坐汽车有5个班次。只坐汽车,有( )种走法;只坐火车,有( )种走法;随便坐火车、汽车,共有( )种走法。 4、如下图,把阴影三角形向( )平移( )厘米,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5、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 )。 6、 如果A ×B=300,那么(A ×2)×(B ×2)=( ); 如果A ×B=600,那么(A ×5)×(B ÷5)=( ); 如果A ÷B=75,那么(A ×10)÷(B ×5)=( ); 如果A ÷B=75,那么(A ÷5)÷(B ÷3)=( )。 7、连续三个奇数的和一定是( )的倍数;如果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那么这三个连续偶数分别是( )、( )、( )。 8、△÷□=6,△+□=42,则△=( ),□=( )。 9、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 )条高;过梯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 )条高。 10、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2+27=39,64-39=25,100÷25=4,(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座号:评分: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òzhnɡénɡch āi bǎfi ǎfá b nénɡàznɡ n ɡā wúéìi lw íi huàbài zào fú 二、辨字组词。)帮(()刺()漆()肠 )()绑(膝()汤()剌 三、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火柴一()电脑一()轮船一()手机一( )手套一()被子一( )公路)凉风一(一( 四、这几个词我们都见过,把加点的字义序号填在括号里。)1、东张西望(.、看,望 C、陈设、铺排、姓 D B A、开,展开)(、扬2长避短. C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发扬 D、传 播)、香客如流3(. A、流传、传播、江河的流水 B1 C、运转不停 D、等级 五、帮下列词语找到它们的反义词朋友。 严厉()凶恶()稀疏()悲惨()

六、照样子,写出适当的答案。 例: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夏天。 1、勤奋对聪明正如懒惰对()。 2、偏僻对山区正如繁华对()。 3、表扬对成绩正如批评对()。 4、医生对医院正如教师对()。 七、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尊敬敬爱敬仰敬佩 1、()师长,是我们学生的美德。 2、纪念碑前的棵棵松树,象征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 3、我们怀着()的心情访问了战斗英雄们。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1:鱼儿在湖面上溅起水花。 调皮的鱼儿在明艳艳的湖面上溅起朵朵水花。 1、仿照例句扩写: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例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调皮地对着我们眨眼。 2、仿照例句改写:高高的椰子树总是向海倾斜。 2 九、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静,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塘 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相互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片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共2页,第1页 共2页,第2页 密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四年级语文科第八单元检测卷 评分: 一、基础。(41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mi áo h u ì qi án shu ǐ g ēng y ún m ǐn j i é zh ǎn x īn b èn zh óng 2.用“ ”画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4分) 默默无蚊( ) 骑乐无穷( ) 步步糕升( ) 万室具备( )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填空。(12分) ( )风( )雨 ( )根( )底 ( )云( )雾 ( )( )若狂 百( )百( ) 出( )意( ) ( )( )佳肴 患难( )( ) ①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比喻能支配自然。( ) ②能乘着雨雾在空中自由飞行,是古时人们传说中的一种高超的法术。( ) ③高兴得好像要发疯了一样,形容高兴到极点。( ) ④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 ) 4.按“日积月累”“宽带网”“ 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①既 ,又 ,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 去探索 。 ②杂交水稻专家 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 ”。 ③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 ,他们离这一愿望的 已越来越近了。 ④没有 就做不出 。 5.并选词填空。(3分) 五彩斑斓 凌空翱翔 茹毛饮血 毋庸置疑 在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用“ ”来写孔雀,用“ ”来描写雄鹰,用“ ”来描写老虎。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①这些优点从何而来?从太空中来。 仿写句子: ②20世纪难道不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改为陈述句: 7.课外积累。(2分) 我课外积累的一句关于科学的名言: 二、阅读。(34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 经过 ,最终变成了 。(3分) ②《飞船上的乘客》中“特殊乘客”指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空作物普遍具有 、 、 等优点。(4分) ③《电脑住宅》一文按 顺序来写。(1分) ④《搭石》是一篇 的文章,表面上是写 ,实际歌颂的是乡亲们 的美德。(3分) 2.阅读课文片段,作答。(11分)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①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并打“√”。(1分) ②在横线上填写诗句。(2分) ③“那时”在片段中指 。(1分) ④阅读片段中画线的句子,举例说明如今祖先们的这些“美好愿望”已得以实现:“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的神仙” 。(3分) ④片段末的诗句选自《 》,说明了 (4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满分:110分姓名成绩 一、填空我最棒。(20分) 1.填表(用字母表示)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36-279-21=436-(279○_____) (2)34×125×8=34×(___○____) (3)120÷5÷4=120÷(___○____) (4)49×38+15×38+38=(49+___+___)×___ 3.在里填上“>”“<”或“=”。 651-45-355○651-(45+355) 12×15×25○12×(15+25) 80×125○10×8×125 15×(14+6)○15×14×6 二、大法官判对错。(对的画“√”,错的画“×”)(5分)○ 1.215-37+33=215-(67+33) ( ) 2.240÷5÷4=240÷(5×4) ( ) 3.102×47=100×47+2 ( ) 4.85×16=85×10×6 ( ) 5.99×125+125=(99+1)×125 ( ) 三、择优录取。(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53×24+53×36=53×(24+36)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2.125×4×25×8的简便算法是( )。 A.(125×8)×(4×25) B.125×8+(4×25) C.(125×25) ×(4×8) 3.792×99=792×100○792×1,○里应该填( ) A.+ B.- C.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8分) xiōngměngm?ngjiémi?ohuìhuànxi?ng ()()()() xīnx?ruòкu?ngténgyúnjiàwù ()() 二、我能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楷模(múmó)融洽(qiàhé)毫不相干(gāngàn) 三、我知道要先比一比,再组词。(4分) 荐()篇()赖()哲() 存()编()懒()折() 四、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分) 美()()肴用()之地出()意()形()各() ()根到()农()社会程()电话体()轻() 五、我发现有些广告乱改成语,我会把用错的字改过来。(2分)白衣百顺()默默无蚊()有杯无患()骑乐无穷() 六、我会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发现发明 1、我们()小杰的语文成绩进步了。 2、爱迪生()了电灯。

蕴含包含 1、叶老先生亲切之中()的认真,质朴之中()的期待,把我这颗 小小的心融化了。 七、我会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4+2分) (1)既,又,这是科学工作者,让我们在 的真理吧。(郭沫若) (2)没有,就。(牛顿) 我积累了课外的一些名言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然后按文后要求回答问题(16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 成一个()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 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体重 不足几十公斤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 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则()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 身体(),行动();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 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 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 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 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无庸置疑,有些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 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我会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我会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新苏教版1一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第二单元使用认识图形(二) 3. 第三单元使用认识100以内的数 4. 第四单元使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5. 第五单元使用元、角、分 6. 第六单元(一)使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7. 第六单元(二)使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8. 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苏教版一年级(下)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计算题(共30分) 1.看图列式计算。(8分) 13-□=□□○□=□ □-□=□ □○□=□□-□=□ 2.填□。(12分) 17-9=□ 13-5=□ 16-7=□ 11-4=□ □-8=4 □ -5=9 14-□ =5 □-□=7 16-8=2+□ 12-9=□-10 11-8=9-□ 14-9=□+2+2 3.连一连。(10分)

二、填空题(共30分) 1.在○里填上“>”“<”或“=”。(4分) 18-9○9 16-7○8 12-6○8 13-8○15-9 2.在○里填上“+”或“-”。(6分) 8○7=15 9○5=14 15○8=12○5 16○8=8 11○3=8 13○6=4○3 3.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括号里打“√”。(4分) 4.将得数大于7的算式涂上红色。(2分) 5.请在9、4、8、12、13、7、15中任选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4分)6.(4分) 7.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填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 1.明明两周一共吃了14个苹果,第一周吃了6个,要算第二周吃了多少个,用算式( )计算。 ①6+8=14 ②14-6=8 ③14-8=6 左面的图意用算式( )表示。 ① 3+2=5 ② 11-3=8 ③ 11-3-2=6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口算。(10分) 2.51×10= 2.63×10= 0.645×1000= 0.03×100= 4.03÷10= 7÷100= 63.5÷1000= 5.63×10÷100= 0.1÷100= 1.02×10= 2.1÷1000= 0.56÷10×1000= 二、我会填。(20) 1、一个小数由()、()和()三部分组成。 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四位 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2.05读作(),2表示(),5表示()。 4、3个1,5个0.1和1个0.01写成小数是()。 5、8.02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256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大于8而小于9的一位小数有()个。 7、把1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 面的尾数是();把995000000元改写成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8、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向左移两位,原数就() 9、把1.5扩大()倍是15,缩小()倍是0.015。 把0.73缩小为原数的十分之一是()。 10、在○里填上“>”、“<”或“=”。

0.18○0.179 0.50○0.5 0.1○0.0999 4.954○4.96 6.8公顷○6公顷8平方米108厘米○10.1分米 三、我来当法官。(6分) 1、小数都比1小.() 2、小林身高是11.4米.() 3、0.14读作:零点十四() 4、0.1是1的十分之一, 是0.01的10倍.() 5、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0.06.() 6、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我会选。(5分) 1、下列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A、400 B、4.04 C、4.400 2、0.5和0.6之间有()小数。 A、0个 B、1个 C、无数个 3、与6最接近的是() A、5.899 B、6.01 C、6.1 4、在3.2,3.02,3.202中最小的是() A、3.02 B、3.2 C、3.202 5、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A、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B、缩小到原数的一百分之一 C、减少到原数的一百分之一 五、单位换算。(8分)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东塔三小王晶岚 一、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八”组成。四篇课文中,《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是精读课文,《西门豹》《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孔子学琴》讲述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精益求精学琴的故事;《端午节的由来》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西门豹》记述了战国时期的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讲的是小男孩儿汤姆索亚勇于探险、富有正义感的故事。编选这组课文的目的,意在继续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了解外国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 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每篇课文均编排有一至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本单元的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接触中外优秀文化。导语还提示阅读本单元课文,要学习用稍快的速度默读,并练习复述课文。导语下面的情景图画的是学生表演课本剧《西门豹》,三位同学边看边交谈的情景。 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教学时,要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速度。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探索,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事件意义,体会人物特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练习复述课文。 本单元要求认识23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掌握常用词语。 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西门豹》等课文,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有关名人名言。通过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解外国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 2、认识23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掌握常用词语。 3、抓住文章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想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借助生动形象的插图,及音像资料等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