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上)

2020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上)
2020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上)

2020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上)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约17万/年。在过去的40多年里,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以铂类化疗为主。随着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膀胱癌基因组表征被快速揭示,人们对膀胱癌发病机制得以深入理解。鉴于膀胱癌往往具有较高的突变负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膀胱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获批多个适应症;针对膀胱癌高表达分子也开发了新的靶向治疗,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景观被不断改写。本文将回顾肌层侵袭性和晚期膀胱癌治疗历程,强调膀胱癌的重要分子特征,描述治疗的主要进展,并阐明未来治疗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背景

膀胱癌全球发病率为43万/年,好发于男性和老年患者。吸烟是膀胱癌最常见危险因素,其他有害致癌化合物如苯氧烃、柴油尾气等也与膀胱癌相关。

膀胱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尿路移行细胞癌(UC)是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侵犯逼尿肌的肿瘤被称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易出现淋巴结和其他器官转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包括原位癌(CIS)、乳头状非浸润性肿瘤和侵犯固有层的乳头状肿瘤。NMIBC约占新发膀胱癌的70%,异质性强,需要进行风险分层来个体化管理患者。NMIBC 5年总生存率(OS)约为90%,约15-20%的NMIBC会发展为MIBC,CIS和高级

别乳头状瘤更容易发展为MIBC。MIBC的5年OS率大约为60-70%。约10%的UC肿瘤会出现远处转移,5年OS率为5-30%。

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MIBC约占新发膀胱癌的20%。约50%患者在根治性膀胱切除(RC)+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会出现远处转移。因此,全身治疗在以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中起关键作用(表1)。

表1:肌肉浸润性膀胱癌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的关键临床试验

1、新辅助化疗成为标准治疗

目前的研究证实,术前使用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可改善生存情况。但化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CMV方案(顺铂、氨甲喋呤和长春碱)在BA06 30894试验(T2G3/T3/T4a/N0-X/M0膀胱移行细胞癌[MRC/EORTC协同研究])(n=976)中证实可将10年生存率从30%提高到36%(HR: 0.84; 95%CI: 0.72-0.99; P = 0.037 )。而术前3周期新辅

助MVAC方案则在SWOG/SWOG-8710研究(局部晚期膀胱癌单纯膀胱切除术vs.新辅助MVAC +膀胱切除术,n=317)中证实可显著改善疾病特异性生存(HR: 0.60; 95%CI: 0.41-0.82; P = 0.002),且5年OS呈改善趋势(57%vs. 45%;HR: 0.75; 95%CI: 0.57-1.P; P = 0.06);加入NAC 可显著提高pCR率(38%vs.15%;P <0.0001),实现病理缓解后,患者的DFS和OS显著延长。一项meta分析证明了含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对比单纯局部治疗可使5年OS获益5%,死亡风险降低14%(HR: 0.86; 95%CI: 0.77-0.95; P = 0.003)。这一临床获益与乳腺癌和结肠癌辅助化疗的获益相似。因此,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已成为MIBC患者的标准治疗。

标准MVAC方案发生骨髓抑制和粘膜炎等不良事件(AE)的风险较高,多数回顾性研究表明吉西他滨加顺铂(GC)方案与MVAC新辅助治疗pCR 率和生存结局相似。因此,即使缺乏前瞻性试验,GC方案也因疗效相似且耐受性更好成为MVAC的一种替代方案。

以剂量密集方式(ddMVAC) 给药是克服标准MVAC毒性的另一种策略。ddMVAC为每2周进行1次治疗,同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两项无对照研究表明该法可行,一项研究对患者使用了4个周期的ddMVAC 方案(n=39),降期(<pT2N0) 率和pCR率分别为49%和26%;另一项研究纳入了40例患者,使用3个周期的ddMVAC,降期(<pT2N0) 率和pCR率分别为53%和38%,至手术中位时间由标准MVAC的16-19周缩短至9.7周。这些研究表明,ddMVAC新辅助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

癌有效且可缩短开始手术的时间。剂量密集GC(ddGC)方案也具有相似的疗效并且耐受性良好。一项Ⅱ期研究对cT2-4aN0M0的UC患者给予ddGC方案(n=49),降期率(<pT2N0) 为57%,发生降期与无复发生存和OS改善相关,无导致RC中止的治疗相关毒性。

最近有随机试验来评估ddMVAC对比标准GC新辅助治疗方案。SWOG-1314试验(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随机Ⅱ期研究)共纳入167例cT2-cT4N0M0 UC患者,两组pT0率分别为32%和35%,而≤pT1率分别为55%和49%。但该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基因表达的生物标志物对pCR的预测作用,并没有直接比较这两种方案。V05 VESPER研究(局部晚期膀胱癌围手术期化疗;NCT01812369)共纳入近500例cT2-cT4N0M0 UC患者,随机分为ddMVAC vs. GC治疗。初步结果显示,ddMVAC较GC的pCR率更高(42%vs. 36%;P = 0.02);≥3级毒性更常见:贫血(22%vs. 8%;P = 0.00002),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vs. 2%;P = 0.05),恶心/呕吐(10%vs. 3%; P = 0.03)和无力(14%vs. 4%; P = 0.0002)。其主要研究终点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将于到2021年报告。

2、顺铂为基础的NAC反应的生物标记

鉴定疗效预测标志物是NAC面临的主要挑战。DNA修复机制受损的肿瘤对顺铂更敏感。研究显示,DNA修复相关基因如ERCC2、ATM、RB1和FANCC,在顺铂有效患者中明显富集;ERBB2突变也有报道与顺铂疗效相关,但该结论还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不同细胞亚型也与治疗反应的关回顾性研究中进行。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131个MIBC样本分析将UC分为2个细胞亚型:基底样和管腔样。基底样肿瘤中表达低分化干细胞样和间充质细胞,并具有鳞状和/或肉瘤样特征,更具侵袭性。管腔样肿瘤有乳头状形态并具有与腔内分化型乳腺癌相似的基因,如FOXA1,GATA3和PPARγ。表达p53的管腔样亚型与化疗耐药相关,而基底样亚型与化疗敏感相关;但在另一项研究中未发现细胞亚型与病理降期之间的相关性。细胞亚型可能是预后标志物,因为管腔样肿瘤无论是否接受NAC都具有最长的OS,而低claudin肿瘤无论是否接受NAC,OS均较差。因此细胞亚型在预测NAC疗效方面的价值尚待证实。

3、基于顺铂的辅助化疗是否有明确的作用?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单独膀胱切除术的总治愈率为50%-65%,局部进展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结局更差。鉴于新辅助化疗具有获益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预后较差,辅助化疗通常用于高危型膀胱癌患者。遗憾的是,这一治疗策略在实践中难以实施(老年患者群体,手术创伤大)。EORTC 30994研究(NCT00028756) 纳入284例pT3-4和/或N +患者,对比了术后立即化疗和疾病复发时延期化疗的治疗策略。研究显示,辅助化疗较延迟化疗显著延长PFS (HR: 0.45; 95%CI: 0.40-0.73; P<0.0001),但OS无差异(HR: 0.78; 95%CI: 0.56-1.08; P = 0.13)。另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美国外科医生大学和美国癌症协会国家癌症数据库中5653例pT-T4和/或N+患者辅助化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显示,辅助化

疗可以改善OS (HR: 0.70; 95%CI: 0.64-0.76)。尽管回顾性分析存在局限性,但这些数据共同表明辅助化疗可带来生存益处。

因此,应尽可能对晚期膀胱癌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对于没有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尤其是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果其他方面健康且满足接受化疗的条件,则应与其讨论是否进行辅助治疗。

4、不适合顺铂化疗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策略

由于年龄和/或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约50%的MIBC患者不适合顺铂化疗。不适合顺铂化疗的共识定义为:ECOG≥2,肌酐清除率(CrCl)≤60 mg/(min.1.73m2),NYHA Ⅲ级心力衰竭,≥2级听力丧失和神经病变[CTCAE (第4版)]。

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卡铂+吉西他滨(GCA)的pCR率仅为20-30%;三药(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卡铂/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在多项Ⅱ期单臂的试验中也未能证实可进一步提高pCR率,相反血液学毒性更高。因此,NCCN指南不建议围手术期基于非顺铂的化疗。对于经过筛选的CrCl≥40mg/(min.1.73m2)的患者,吉西他滨+顺铂(35mg/m2.d1-2)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或可成为备选方案。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新辅助、辅助和保留膀胱术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图2)。PURE-01 (NCT02736266) 是首批评估MIB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研究之一。共纳入50例MIBC患者,给予3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结果显示,免疫新辅助治疗的pCR

达42%,降(<pT2N0) 率为54%。CPS≥10和TMB>15 Mut/Mb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ABACUS研究NCT02662309) 在不适合顺铂治疗的pT2-4a的MIBC中评估了新辅助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在88例可评估患者中pCR率达31%,且与与PD-L1表达相关。正在进行的单药新辅助ICI研究见图2A。

双重免疫检查点阻断是不适合顺铂围手术期治疗的另一种潜在策略(图

2A)。两项研究分别评估了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不适合顺铂治疗的cT2-4aN0M0)和ipilimumab+纳武利尤单抗(cT3-cT4N0和cN+)在膀胱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可行性。pCR率为分别为43%和45%,联合治疗耐受性良好。需要更大的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新辅助双重免疫检查点阻断在MIBC的治疗中的作用。

图2:在新辅助治疗中,双重ICI和化疗联合ICI的试验

5、MIBC的膀胱保留治疗方案

对于不适宜根治性膀胱切除或希望保留膀胱的患者,三联疗法(TMT,最大程度TURBT+化疗+RT)对保留功能性膀胱是同等有效的方案。BC2001研究是一项纳入了36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患者在TURBT后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或同步放化疗组(5-FU+MMC)。平均随访118个月,同步放化疗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明显改善(HR: 0.73; 95%CI: 0.54‐0.99; P = 0.043),局部控制率明显改善(2年复发率,分别为18%和32%;P = 0.01 [HR: 0.59; 95%CI: 0.41-0.83; P = 0.003]),并且挽救性膀胱切除术的发生率较低(2年,11%vs. 17%;P = 0.03)。RTOG的6项研究汇总分析和2项大型研究也支持CCRT优于单纯RT,5年和10年生存均有改善。个体化TMT十分有必要,研究发现,将患者选择标准细化为cT2N0M0、完全TURBT、无肾积水、无CIS和单灶性肿瘤,可使5年OS率从53%提高到75%,挽救性膀胱切除术的比率从29 %降至16%。

同步放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5-FU和丝裂霉素均在MIBC中进行了探索。对于不适合顺铂的患者,吉西他滨可作为替代方案,在多项Ⅰ/Ⅱ期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吉西他滨的临床CR率达93%,五年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59%和89%。在RTOG 0712研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评估每日两次RT+5-FU/顺铂vs.每日一次RT+吉西他滨随后选择性膀胱保留术+吉西他滨/顺铂辅助化疗的Ⅱ期随机研究)中,纳入66例患者,吉西他滨组与5FU组3年远处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和77.8%。

目前还没有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TMT和RC在MIBC中的作用。将ICIs整合到TMT(图2B)中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这是基于RT可以杀伤肿瘤细胞和并释放肿瘤新抗原与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改变保留膀胱的TMT的治疗模式。

6、优化基于顺铂的化疗疗效

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是改善化疗疗效的潜在策略(图2A)。一项在cT2-4aN0M0 UC/混合组织学患者中进行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GC的Ⅰb/Ⅱ期研究显示,40例可评估患者中有1例因严重A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未接受RC。11例患者发生3-4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低钠血症,血栓栓塞和肾功能不全。病理非肌层侵犯率达60%,在中位随访14个月时,估计12个月无复发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0%和97%。另一项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GC的研究总共纳入41例MIBC患者(cT2N0:90%;cT3N0:7%;cT4N1:3%),病理降级(≤pT1N0)率和pCR率分别为66%和49%。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主要为化疗相关性,包括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肾功能不全。此外,并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增加和RC延误。同样的组合+选择性膀胱保留术也正在研究中。目前有3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Ⅲ期随机研究正在进行:NCT03661320 (纳武利尤单抗),NCT03732677 (度伐利尤单抗),和NCT03924856 (帕博利珠单抗)。

辅助治疗中添加ICI也正在研究中(图2C)。IMvigor010研究(NCT02450331) 首个报道术后高风险肌层浸润性UC辅助阿替利珠单抗

vs.观察未能改善无病生存期。目前另外3个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NCT03244384 (帕博利珠单抗)、NIAGARA (度伐利尤单抗) 和NCT02632409 (纳武利尤单抗)。

2017 AUA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指南

2017 AUA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指南 1.发病率: 2015年美国新发膀胱癌74,000例,其中75%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膀胱癌男女发病比例为3:1,发病率在男性恶性实体肿瘤中居第4位。 2.病因学: 危险因素:吸烟、职业暴露于致癌物、其他肿瘤化疗、Lynch综合征、感染、盆部外放疗。分子机制和遗传学改变:GSTM-1、NAT-2、TP53、RB1、PTEN、FGFR3、PIK3CA、RAS 等基因突变、9p杂合性缺失、p16表达缺失、CDKN2A纯合性缺失。 3.分期分级: 推荐使用2004年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系统对NMIBC进行分级,分为增生(扁平和乳头样)、反应性不典型增生、意义不确定的不典型增生、尿路上皮异型增生、尿路上皮原位癌、尿路上皮乳头状瘤、非肌层浸润性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非肌层浸润性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4.对NMIBC的风险分层系统:

低危: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单发直径≤3cm的低级别肿瘤;低度恶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中危: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术后1年复发的低级别Ta期肿瘤;单发直径>3cm的低级别肿瘤;多灶性低级别Ta期肿瘤;≤3cm高级别Ta期肿瘤;低级别T1期肿瘤。 高危:高级别T1期肿瘤;复发性高级别Ta期肿瘤;直径>3cm或多发的高级别Ta期肿瘤;原位癌;BCG治疗失败的高级别肿瘤;变异型膀胱癌;肿瘤伴血管淋巴浸润;高级别肿瘤累及前列腺部尿道。 5.诊断: 在经尿道切除肿瘤时,应进行彻底的尿道及膀胱镜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形态、数目及周围粘膜的异常。在技术可行时,应该切除全部肉眼可见肿瘤。要评估上尿路情况。对于有NMIBC病史、膀胱镜检查正常但细胞学阳性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前列腺部尿道活检和上尿路影像,并使用增益膀胱镜技术如蓝光膀胱镜、输尿管镜或膀胱随机活检。 6.变异型膀胱癌: 变异型膀胱癌, 包括微乳头状癌、巢状癌、浆细胞样癌、神经内分泌癌、肉瘤样癌,还要关注是否存在广泛的鳞状或腺样分化,以及是否有血管淋巴浸润。变异型膀胱癌患者如果考虑保留膀胱治疗,应在初次TURBT术后4-6周进行二次电切。 由于变异型膀胱癌分期往往较高,应考虑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7.确诊膀胱癌后的尿液标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或表浅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占初发膀胱肿瘤的70%,其中T a占70%、T1占20%、T is占10%[1]。T a和T1虽然都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两者的生物学特性有显著不同,由于固有层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故T1容易发生肿瘤扩散[2]。 某些因素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其中与复发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数目、肿瘤的复发频率,尤其是术后3个月时有无复发、肿瘤大小、肿瘤分级。与肿瘤进展最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3-7]。膀胱颈处的肿瘤预后较差[8]。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分为以下三组: 1. 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单发、T a、G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注:必须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才是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2.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多发或高复发、T1、G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T is。 3. 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除以上两类的其他情况,包括肿瘤多发、T a~T1、G1~G2(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等。 欧洲膀胱癌指南根据EORTC评分表的肿瘤评分,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参见九(二)《膀胱癌的预后因素》一节)。 (一)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既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重要诊断方法,同时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膀胱肿瘤的确切病理分级、分期都需要借助首次TUR-BT后的病理结果获得[9,10]。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有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肉眼可见的全部肿瘤,二是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分级和分期。TUR-BT术应将肿瘤完全切除直至露出正常的膀胱壁肌层。肿瘤切除后,建议进行基底部组织活检,便于病理分期和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对于肿瘤切除不完全、标本内无肌层、高级别肿瘤和T1期肿瘤,建议术后2~6周再次行TUR-BT,可以降低术后复发概率[11,12]。 2.经尿道激光手术激光手术可以凝固,也可以汽化,其疗效及复发率与经尿道手术相近[13,14]。但术前需进行肿瘤活检以便进行病理诊断。激光手术对于

TU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影响

TU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影响 陈令秋 乙从亮 杨登伦 任春凯 余秋键 朱 巍 作者单位:253000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8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定期进行复查,跟踪随访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膀胱肿瘤切除率100%。平均手术时间为28.63min;术中12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3例膀胱穿孔。术后无1例出现大出血及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有9例患者需膀胱连续冲洗,术后尿管保留时间为3.87天。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0个月,其中8例患者为术后3个月内复发,5例患者为术后6个月内复发,7例患者为术后12个月内复发,3例患者为18个月内复发,2例患者为2年后复发,1例患者为3年后复发,复发率为20.31%。26例复发患者中,15例患者为原位复发,11例患者为异位复发。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仅保留了膀胱,而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已成为临床首选方法。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复发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5.05.048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5)05-0783-03 Effect of TURBT on the Recurrence of 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CHEN Lingqiu ,YI Congliang ,YANG Denglun ,et al . Huaibei People 's Hospital ,Huaibei ,253000 【Abstract 】 Objective Todiscuss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sof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for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Methods 128casesof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weretreatedwith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andsupplementedbybladderperfusiontherapyaftersurgery.Theywerereviewedonaregularbasisandfollowed upfortumorrecurrence.Results 128patientswerealloperatedsuccessfullywith100%ofbladdertumorresectionrate.Theav- erageoperationtimewas28.63minutes;therewere12casesofobturatornervereflexand3casesofbladderperforationduringop-eration.Noneofthepatientssufferedfromseverehaemorrhageandtransurethralresectionsyndrome.9casesneededpostoperativebladderirrigation,andthepostoperativeurineretentiontimewas3.87days.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3~60monthspost-operatively,ofwhich8caseshadrecurrencewithin3months,5caseshadrecurrencewithin6months,7caseshadrecurrencewithin12months,3caseshadrecurrencewithin18months,2caseshadrecurrenceafter2years,1casehadrecurrenceafter3years,andtherecurrenceratewas20.31%.Ofthe26patientswithrecurrence,15patientshadrelapseinsitu,11caseshadec- topicrecurrence.Conclusion 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retainsthebladder,itisasimpleoperationwithsmall trauma,fewercomplications,andrapidrecovery,andithasbecomethepreferredclinicalapproachfor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 【Key words 】 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Recurrence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2015,30:783~785)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 一,位居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1] 。膀胱癌中大约75%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虽然其总体预后较好,但是极易复发。目前,NMIBC治疗的主要方法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该法不仅保留了膀胱,而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恢复快[2] ,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现已成为临床 上NMIBC诊断及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对我院采用TURBT治疗的12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 跟踪随访,探讨TURBT对于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TURBT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8例,其中 男性83例,女性45例;年龄30~86岁,平均61.52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2019)要点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 (2019)要点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群健康。70%~8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或表浅性膀胱癌(SBC),其标准治疗方案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研究表明NMIBC 术后存在50%~70%的肿瘤复发率和10%~20%的肿瘤进展率,因此需要进一步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以下简称膀胱灌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目的是减少肿瘤复发,防止肿瘤进展,并消除TURBT术后可能存在的残留病变。 当前,膀胱灌注主要包括卡介苗(BCG)灌注免疫治疗及化疗药物灌注治疗。BCG是NMIBC最常用的灌注药物,可以用于原位癌和中、高危膀胱癌的治疗。除BCG外,丝裂霉素、表柔比星、吉西他滨等多种化疗药物也先后应用于膀胱灌注。 1 医院及科室开展NMIBC膀胱灌注的条件保障 1.1 组织架构 【专家共识推荐】:首先,开展膀胱灌注治疗的单位应能够开展膀胱肿瘤的系统治疗开展膀胱灌注治疗的单位应能够开展膀胱肿瘤的系统治

疗,尤其是首先具有NMIBC整体治疗的概念(手术——辅助治疗);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基于膀胱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理念,建议建立相应的多学科团队,针对每一个个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每一个个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灌注方案及疗程等;最后,建议多学科团队制定膀胱灌注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建议多学科团队制定膀胱灌注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充分保障膀胱肿瘤患者的安全以充分保障膀胱肿瘤患者的安全。 1.2 人员配备 开展膀胱灌注的单位需具备专业的泌尿肿瘤专科医师和护师。 【专家共识推荐】:建议开展膀胱灌注的医院或科室配备通过专业培训建议开展膀胱灌注的医院或科室配备通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膀胱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熟练掌握膀胱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灌注方案选择和剂量制定原则、灌注毒副反应的防治及药物配置防护等的专科医师和护师灌注毒副反应的防治及药物配置防护等的专科医师和护师,保证膀胱灌注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安全保证膀胱灌注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安全。 1.3 设备匹配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

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 效及护理 目的分析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并探讨正确护理方法。方法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接受经TURBT 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给予阿霉素膀胱灌注,膀胱灌注过程中均接受临床相应护理配合。结果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上述不同药物完成膀胱灌注后,研究组随访复发率仅为14.71%,对照组存在高达38.24%的随访复发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差异不明显,干预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研究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经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显著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加之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获得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doxorubicin and doxorubicin bladder to have perfusion to prevent the muscularis invasive bladder cance r’s recurrence and discuss the proper nursing methods.Method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musculari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ccepted the treatment of TURBT,to inject the doxorubicin to theresearchgroupafter operation and to inject the doxorubicin bladder to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process of the bladder perfusio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given clinical nursing accordingly.Results Patients with musculari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ho have bladder irrigation with differents medicine,the research group’s recur rence rate is only 14.71%,the control group’s recurrence rate is up to 38.24%,the Comparative result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musculari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o have bladder perfusion with the doxorubicin can remarkably reduce the disease recurrence rates,coupled with effective nursing cooperate can better prognosis effect be obtained. Key words:Musculari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Doxorubicinpostoperative recurrence;Adriamycin;Bladder perfusion;Protective effect 非肌層浸润性膀胱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目前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某些因素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其中与复发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数目、肿瘤的复发频率等,尤为重要的是肿瘤大小、肿瘤分级。与肿瘤进展最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目前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应引起相关医务人员注意[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65.82± 2.19)岁,分化程度:I级21例、II级39例、

2020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上)

2020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上)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约17万/年。在过去的40多年里,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以铂类化疗为主。随着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膀胱癌基因组表征被快速揭示,人们对膀胱癌发病机制得以深入理解。鉴于膀胱癌往往具有较高的突变负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膀胱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获批多个适应症;针对膀胱癌高表达分子也开发了新的靶向治疗,肌层浸润性和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景观被不断改写。本文将回顾肌层侵袭性和晚期膀胱癌治疗历程,强调膀胱癌的重要分子特征,描述治疗的主要进展,并阐明未来治疗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背景 膀胱癌全球发病率为43万/年,好发于男性和老年患者。吸烟是膀胱癌最常见危险因素,其他有害致癌化合物如苯氧烃、柴油尾气等也与膀胱癌相关。 膀胱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尿路移行细胞癌(UC)是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侵犯逼尿肌的肿瘤被称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易出现淋巴结和其他器官转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包括原位癌(CIS)、乳头状非浸润性肿瘤和侵犯固有层的乳头状肿瘤。NMIBC约占新发膀胱癌的70%,异质性强,需要进行风险分层来个体化管理患者。NMIBC 5年总生存率(OS)约为90%,约15-20%的NMIBC会发展为MIBC,CIS和高级

别乳头状瘤更容易发展为MIBC。MIBC的5年OS率大约为60-70%。约10%的UC肿瘤会出现远处转移,5年OS率为5-30%。 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MIBC约占新发膀胱癌的20%。约50%患者在根治性膀胱切除(RC)+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会出现远处转移。因此,全身治疗在以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中起关键作用(表1)。 表1:肌肉浸润性膀胱癌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的关键临床试验 1、新辅助化疗成为标准治疗 目前的研究证实,术前使用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可改善生存情况。但化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CMV方案(顺铂、氨甲喋呤和长春碱)在BA06 30894试验(T2G3/T3/T4a/N0-X/M0膀胱移行细胞癌[MRC/EORTC协同研究])(n=976)中证实可将10年生存率从30%提高到36%(HR: 0.84; 95%CI: 0.72-0.99; P = 0.037 )。而术前3周期新辅

2020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疗的思考与展望

2020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疗的思考与展望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恶性肿瘤,2018年中国新发膀胱癌患者82270例,发病率为5.8/10万[1]。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占大多数,总体预后较为乐观,即使高危患者10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也可达到70%~85%[2],但NMIBC的5年复发率高达31%~78%[3],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NMIBC 的生物学行为和表现 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上,高危NMIBC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肿瘤,不论是复发(31%~78%)抑或进展(0.8%~45%)的风险均存在较大变异度[4],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既往T1期高危NMIBC临床研究中不同队列的临床治疗结果差异性较大。T1期NMIBC患者确诊后的5年死亡率达10~34%[5],因此这类肿瘤具有侵袭性并威胁患者生命。究其原因:其一,诊断因素,进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URBT)或病理活检时,术者没有切到膀胱固有肌层,病灶体积过小或肿瘤基底烧灼导致病理诊断准确性受到影响等,以上因素导致T2期患者被低估,而误判为T1期患者进行治疗和预后分析;其二,肿瘤生物学因素,侵袭性的病灶难以完全切除,进而出现疾病进展[6](图1)。

图1:T1期NMIBC进展的可能机制[6] T1期膀胱癌治疗上最具挑战之处在于如何及时、准确地辨别及区分卡介苗(BCG)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复发和进展的患者,以及什么样的患者可以从早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获益。尽管已有基于膀胱黏膜肌层浸润性情况的亚分期预后模型(如T1a/T1b/T1c),但这些模型并未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对于具有侵袭倾向的T1期膀胱癌(例如二次电切时仍有T1期肿瘤,肿瘤脉管浸润,尿路上皮癌特殊组织学变异)需尽早进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美国泌尿外科年会上,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治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总结了近年来较权威的一些观点,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根据统计学家预测[1],美国2014年将新发膀胱癌病例74690例,死亡15580例,约89%的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上,是男性中在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之后占第4位的肿瘤。在女性常见肿瘤中占第10位。也是从确诊到死亡花费最多的肿瘤之一。 准确的进行膀胱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依赖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以及膀胱镜活检的质量。对于T1G3的患者强烈推荐进行二次TUR 再次评估其分级、分期。需要关注的特点包括肿瘤单发还是多发、有无合并原位癌(CIS)、肿瘤的大小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情况等。 膀胱癌的治疗采取多阶段干预策略。对于肉眼可见的肿瘤,主要行TURBT 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起的作用有限;围手术期的治疗比如术后即刻灌注化疗则主要是防止肿瘤的种植;对于亚临床的残留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占据重要的地位;化学预防则是针对新生的原发肿瘤。 一、膀胱肿瘤的风险分层与治疗策略的选择 根据EAU 2013年的指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低风险:T a G1,单发,初发,肿瘤直径在3cm以内。在所有膀胱癌中约占50%。②中风险:多发肿瘤,复发的T a肿瘤,低级别,最大径在3cm以内。约占35%。 ③高风险:CIS,T a G3或者T1G3;复发的多发T a低级别肿瘤且直径在3cm以上。约占15%。 不同风险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策略也随之不同。低风险:只需围手术期化疗(术后即刻灌注化疗)。中风险:围手术期化疗+诱导化疗+/-维持化疗。高风险:围手术期化疗+诱导卡介苗(BCG)治疗+维持BCG治疗,通过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以及活检来评估疗效。 这里有必要指出,临床上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分期经常会偏低,以下情况往往提示可能会出现低估分期的可能;不完全的TUR;TUR标本组织中未见肌层;多发或较大的肿瘤;合并CIS;淋巴管和血管受累;双合诊可触及膀

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分析

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总结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3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33例研究对象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生存率、复发病例等之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较高可行性和临床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因此建议推广。 标签: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行性 笔者将66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旨在总结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现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男女比例49:17;患者年龄在33~82岁,其平均年龄约(65± 2.16)岁。把66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划分成两个组,组均33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以及性别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实验组研究对象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结合放化疗方案,其具体治疗程序如下:①以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灶的边缘20mm处作为切点,将整层膀胱壁全部切除,并予以患者清扫其盆腔的淋巴结。 ②针对合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病例,手术操作环节应将切口深入至肌层。并于术中予以冰冻病理诊断其切缘的性质。③针对肿瘤病灶和输尿管口之间距离低于20mm的病例,予以切除其病灶后,还需实施输尿管再植手术。④术后90d 内给予患者再次诊断,查看膀胱癌是否存在着复发、残留等情况。电切标本表明已无残留情况,则可视作完全缓解。而对于出现残留情况的病例,与予以全膀胱切除手术。⑤针对浅表性的复发病例,电切操作完成后予以膀胱癌灌注化疗措施;对于病理分期是T3-T4的病例,术后15d内予以辅助性的化疗方案,化疗操作以顺氯氨铂为主要药物,化疗时长为三个周期[1]。⑥化疗方案包括顺氯氨铂方案、甲氨喋呤方案、阿霉素方案、长春新碱方案以及吉西他滨联合顺氯氨铂方案等[2]。⑦化疗结束之后,1个月内给予患者的盆腔区进行放疗,将放射剂量的总数控制在45~50Gy,放疗时长为5w。 1.3观察对象对比及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存率、复发病例等临床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2018-中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标准版)

·指南与共识· 中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8 简化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及云规划解决方案项目组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卡介苗;治疗与监测;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Treatment and surveillance fo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in China: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018 simplified versio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CRHA); Urological Health Promotive Associ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PAM);Evidence-Based Medicine Associ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PAM); The Project Team for Minimally Invasive Plasma Kinetic System and Cloud Planning Solution,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Xinghuan, Email: wangxinghuan1965@https://www.360docs.net/doc/4b9131950.html,; HE Dalin, Email: hedl@https://www.360docs.net/doc/4b9131950.html, 【Key words 】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 Treatment surveillance;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1 指南的目标用户 泌尿外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全科医生及护理人员、从事膀胱癌治疗的临床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 2 指南的目标人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 )患者。 3 临床问题的遴选与确定 请参阅本指南研究方案[1]。 4 分级标准及推荐意见的形成 4.1 证据分级及推荐等级标准 采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 )指南 2015 年版的标准进行。1a 、1b 、2a 、2b 、3 和 4 表示由高到低的证据级别,A 、B 与 C 表示由高到低的推荐意见等级[1-3]。此外,对于所有国际指南或专著认为强推荐或 A 级推荐的相关内容,即使没有高级别证据,也可经专家共识(采用名义群体法进行)后确定为 A 级推荐。 4.2 推荐意见的形成 指南专家组基于证据评价与分级小组提供的有关 NMIBC 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国内外证据,形成了 36 个问题共 49 条推荐意见,通过两次面对面专家共识及一轮问卷调查反馈,最终确定了推荐意见。推荐意见的表述:A 级推荐在推荐意见中表达为“应”、“推荐”、“不推荐”,B 级推荐表达为“建议”,C 级推荐表达为“可考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问题很重要但基于当前证据及专家共识(采用名义群体法)尚无法做出推荐的表达为“无推荐”。 推荐意见投票的共识原则:① 任何一项推荐意见的级别,投票率超过 50%,可直接确定推荐方向及推荐级别;② 若不能达到上述标准,但推荐意见级别为 A/B/C 三项的合计超过 70% 则确定推荐方向,即给予推荐,最终推荐级别取决于 B 或 C DOI :10.7507/1672-2531.20181203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6YFC0106300);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委托课题(医管办函[2018]9 号);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基金项目(编号:WJ2018H0009) 通信作者:王行环,Email :wangxinghuan1965@https://www.360docs.net/doc/4b9131950.html, ;贺大林,Email :hedl@https://www.360docs.net/doc/4b9131950.html,

分析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

分析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 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在硬膜外麻醉联合 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组30例患者开腹下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对 照组13例患者实施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 察组患者中9例复发,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0.0%;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 间平均为9.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 38.5%;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8.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 年无瘤生存分别为24例和1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 为10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在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保留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 在目前治疗方法中,肌层浸润癌的手术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此类手术创伤较大,有的患者可能不能耐受或者有的患者不愿意接受膀胱全切术,为此是否 能够保留膀胱对此类患者手术来说一直尚未定论[1-3]。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 癌患者,观察保留膀胱手术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入选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2010年1月~2011 年8月期间病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后证实,本组患者中男31例,女12例,本 组患者中31例患者为单发肿瘤,其余12例患者为多发肿瘤;根据TNM分期标准对所选的 43例患者进行分期。本组患者均为初发肿瘤,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测, 观察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向远处器官转移等,患者一旦怀疑有转移,立即实施冰冻切 片检测。本组患者肿大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本组患者因为不能耐受手术等 原因而不实施根治术,其中30例患者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13例患者实施经尿 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组在下腹 部正中切口下对肿瘤及周围2 cm的正常膀胱壁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实施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对全层肿瘤部位的膀胱壁进行电切除,对肿瘤基底部周围2 cm膀胱组织切除,直达膀胱肌层。术前对膀胱内进行检查,观察是否累及到输尿管开口,如果有累及到输尿管开口,实施膀胱 部分切除术。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是否输血,术后是否有漏尿, 观察术后是否有肿瘤种植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 年的无瘤生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中肿瘤首次复发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均未输血,两组患者术后没有发生漏尿发生,没有肿瘤 种植现象。观察组患者中9例患者复发,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0.0%;观察组患者肿瘤 复发时间平均为9.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8.5%; 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8.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 24例和1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10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在手术界尚有争议,有研究表明,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化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化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7-05-18T17:28:52.18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作者:张晓奇 [导读] 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目的: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的6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术后予膀胱内灌注化疗,而研究组(28例)术后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近、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经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53.13%),1年生存率(78.57%)和5年生存率(5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显著,可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术后生存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辅助化疗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多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逐年增加且死亡率较高,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占30%左右,患者多预后较差,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金标准,但是部分患者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不耐受或不接受,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保留膀胱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1-2]。本研究重点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化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的6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研究,均经膀胱经检查和术后病理学确诊,其中女性18例,男性42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6岁,平均(63.66±4.23)岁,采用UICC(2002年)推荐的TNM临床分期为T2N0M0。以上均为膀胱初发肿瘤且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G1 22例、G2 36例和G3 2例。包括单发肿瘤50例和多发肿瘤10例。均排除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者,具手术禁忌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等。入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且两组临床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均行保留膀胱手术,即全麻后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其中研究组患者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化疗方案为吡柔比星(THP)40mg/m2+5-氟尿嘧啶(5-Fu)0.75g/m2+羟基喜树碱 30mg/m2一次性动脉推注,并使用明胶海绵碎屑进行非永久性栓塞,术后进行水化、碱化、补液、止吐等对症治疗,每月1次,3个月后改为每3月1次,共治疗1年。对照组组患者予膀胱内灌注化疗,方案为THP 40mg溶于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保留30min,每周1次,8周后改为每月1次,共治疗1年。 1.3 评价指标 疗效评定参照WHO统一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PD)和进展(PD),且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患者均随访至死亡或5年以上,记录并比较患者后复发率、1年和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作数据分析,结果均采用百分率(%)形式表示且组间差异分析采用?2检验,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经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3 讨论 膀胱癌是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都很高,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一直采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但因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手术多需要进行尿流改道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致使多数患者难以接受,且有部分患者因年龄较大或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或对手术难以耐受,目前临床开始研究保留膀胱及其功能的治疗方法,但还未取得一致性意见[3]。 保留膀胱手术可保留患者器官功能及男性的性功能特点,但须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且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情况选择进行辅助治疗

探讨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

探讨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8-08-21T10:30:48.1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邱海峰 [导读] 研究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邱海峰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使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部分膀胱切除手术,对照组13例患者接受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是30%,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9.4个月;对照组共有5例复发病例,复发率是38.5%,对照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8.7个月。两组术后的无瘤生存率情况为,观察组1年生存24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3年生存16例,对照组6例,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使用保留膀胱手术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高,临床中能够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保留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ladder preserving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uscula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ethods:according to 43 cases of myometrium infiltrating bladd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epidural anaesthesia combined with subarachnoid subarachnoid space. 3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partial cystectomy,and 1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ladder tumor resection. Th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ere were 9 cases of recurre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0%. The average recurrence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 9.4 months. There were 5 recurrent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8.5%. The average recurrence tim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7 months. The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tumor free survival rate,the observation group 1 years of survival 24 cases,1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16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3 years,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usculocutaneou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ith bladder preserva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e 1 and 3 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is high,and it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 bladder preservation;myometrial invasive bladder cancer;therapeutic effect. 肌层浸润癌手术主要是膀胱全切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方式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创伤,一些患者因为耐受力差或不愿意接受全切手术,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为了能够让患者的膀胱得到保留,需要采取其他的手术方式,临床中对于是否能够保留患者膀胱也无定论[1-3]。此次根据我院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膀胱保留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研究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对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均确诊,共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2例,本组患者中31例患者为单发肿瘤,其余12例患者为多发肿瘤;根据TNM分期标准对所选的43例患者进行分期。本组患者均为初发肿瘤,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测,观察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向远处器官转移等,患者一旦怀疑有转移,立即实施冰冻切片检测。本组患者肿大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本组患者因为不能耐受手术等原因而不实施根治术,其中30例患者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13例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两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比较分析。 1.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了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患者于下腹正中切口进行膀胱壁切除。对照组采取电切术,将肿瘤部位切除,全部的肿瘤部位膀胱壁均切除,切除基底附近2厘米的膀胱组织,一直到膀胱肌层。术前为患者提供膀胱内检查,对输尿管开口是否受到影响进行观察,要是患者的输尿管开口受到了影响,则需要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使用吡柔比星来灌注膀胱,采取化疗。 1. 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手术中输血情况以及漏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术后肿瘤种植情况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记录,随访观察两组的术后1年和3年无瘤生存情况,对两组的肿瘤首次复发时间进行记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是30%,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9.4个月;对照组共有5例复发病例,复发率是38.5%,对照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8.7个月。两组术后的无瘤生存率情况为,观察组1年生存24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3年生存16例,对照组6例,结果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肌层浸润癌手术主要是膀胱全切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方式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创伤,一些患者因为耐受力差或不愿意接受全切手术,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是否需要将膀胱保留一直都是手术界比较有争议的事情,根据研究显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根治手术和保留手术后,根治手术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保留膀胱手术患者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两组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则要比保留膀胱患者高。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是30%,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9.4个月;对照组共有5例复发病例,复发率是38.5%,对照组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