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

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
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26课、《红领巾真好》拓展阅读

树洞里的小熊(张洪波)

小熊在树洞里住了一个冬天,他觉得房间太小,住得不舒服。夏天的时候,小熊给木匠小兔打了一个电话,请他来帮忙伐掉大树,盖个大房子。

木匠小兔来了,他围着树转了一圈:“小熊哥哥,这树可伐不得呀!”

“为什么伐不得呀?”小熊有点不明白。

木匠小兔让小熊往上面仔细看,这一看可不要紧,小熊一下子就惊呆了。

原来这树上还住着许多朋友呢。瞧,最上面住着歌唱家花喜鹊,树权上住着淘气的小猴子,树捎上住着玩吊环的胖蜘蛛,还有小麻雀、小松鼠、小蜗牛、小蚂蚁、小甲虫等等。

这下小熊可不好意思了,他还直以为这棵树只有自己住呢,哪想到还有这么多的邻居呀。

小熊找来几块旧木料,请木匠小兔做一个大桌子,小熊要请邻居们下来做客。

别踩了这朵花(冰心)

小朋友,你看,

你的脚边,

一朵小小的黄花。

我们大家绕着它走:

别踩了这朵花!

去年有一天:

秋空明朗,

秋风凉爽,

它妈妈给它披上

一件绒毛的大氅,

降落伞似的,

把它带到马路边上。

冬天的雪,给它

盖上厚厚的棉衣,

它静静地躺卧着,

等待着春天的消息。

这一天,它觉得身上润湿了,它闻见泥土的芬芳;

它快乐地站起身来,

伸出它金黄的翅膀。

你看,它多勇敢,

就在马路边上安家;

它不怕行人的脚步,

也不怕来往的大车。

春游的小朋友们多么欢欣!

春风里飘扬着新衣新裙,

你们头抬得高,脚下得重,

小心在你不知不觉中,

把小黄花的生机断送;

我的心思你们也懂,

在春天无边的快乐里,

这快乐也有它的一份!

爱小鸟

小朋友,你一定很喜欢小鸟吧!一只小麻雀、一只小黄鹂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

爱鸟是一种美德。在英国伦敦,无论大人、小孩,不但都不打鸟,而且还常像招待朋友一样给小鸟们喂一些爱吃的食物;在尼泊尔,乌鸦们可以神气地在大街上散步;在鸟的王国——斯里兰卡首都,街道两旁的树上,各种各样的鸟窝-个接一个,鸟儿在里面安居乐业,真不愧是鸟的王国!更有趣的是,鸟儿从人家的窗户飞进飞出,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人们之所以热爱鸟儿,不仅仅因为鸟儿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第27课、《清澈的湖水》拓展阅读清清的小河(马及时)

蓝天对风儿说,

不要把枯枝残叶吹进小河;

阳光对小鸟说,

不要把花瓣野果啄进小河。

妈妈对小红说,

不要把糖纸果屑扔进小河,

小红对邻居说,

不要把垃圾倒进小河。

美丽的家乡有一条清清的小河,

清清的小河大声感谢蓝天,

感谢阳光、妈妈和小红;

清清的小河唱着欢乐的歌。

“哗哗哗”的歌声里,

小河笑出了

许多美丽的酒涡!

清清的溪水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

一场雨过后,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兔沿着小溪,朝上游走去。他远远望见大象和野猪正在拔树。走近一看,一片小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

小兔跑过去,大声喊:“喂,别拔了!你们为什么拔树哇?”

大象和野猪停下来,说:“这两天我们比赛谁有力气,还没分出胜负呢。”

“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小兔气愤地说。

大象和野猪互相看看,不解地问:“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这么多树被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冲进小溪里啦!不信,你们去看看。”小兔生气地说。

大象走到溪边,伸出长鼻子吸水,泥沙一下子把鼻孔堵住了。

野猪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变成一个泥猪。原来往日清清的溪水变成浑浑的了。

大象和野猪知道自己错了,立刻行动起来。野猪刨坑,大象栽树,野猪培土,大象浇水……他们俩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

过了几天,溪水又变清了,欢快地唱着歌儿向前流去。

让大海永远蔚蓝

蔚蓝的大海宽广无边,是一个巨大的“蓝色宝库”。现在已在海底开发的矿产有天然气、石油、煤、铜、铁等数十种。海洋里还有极

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多达 20万种以上。地球上的生物资源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在海洋里。海洋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库”!

可是今天,我们的大海处境危险。由于我们过量地捕捞海鱼,它们的数量在急剧下降。污染也日益严重,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废物排入海洋,大量有毒物质在海水中积聚起来,影响了海洋动植物的健康。让我们发出这样的呼吁:救救我们的大海吧!让它永远蔚蓝,永远清澈!

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拓展阅读

我是青蛙,你别杀我

我是一只青蛙,想和尊敬的人类谈一谈我们的生存权。(呱呱,和你们人类发言前喜欢咳嗽两下一样,我们喜欢叫上两声)先引一句名言吧,我记得你们有一部名著,叫《简。爱》,里面有一句话:“你以为我穷,就没有爱的权利吗?”我想套用一下,你们以为我们是青蛙,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

(兄弟们,别吵,我知道你们很生气,人类不讲道理,咱们不能没有礼貌。)

我真想不通,我们青蛙到底有什么过错,让你们人类对我们恨之入骨,要扒我们的皮,吃我们的肉。小时候,我听妈妈讲我们是怎么样的一种动物。当妈妈告诉我,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虫子。其中大多是害虫时,我是多么激动呀,泪水把我的鼓眼睛撑得更鼓。

去年夏天和秋天,我和兄弟姐妹们拼命干活,在稻田里累得腰酸背痛,舌头吐出卷进,一只只害虫全被吞进肚中。冬天,我们好好地

睡了一觉。春天到了,我们青蛙繁殖的高峰期也到了。我的几个哥哥前几天高兴地告诉我,他们都找到了意中蛙。前天晚上,他们都出去约会,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在家里焦急地等呀等,呱呱地叫个不停,就是没有哥哥们应答的声音。

昨天,我在街上寻找哥哥,突然看到有人鬼鬼祟祟地推着自行车,我再定睛一看,他的车后座上,-条腿捆扎起来的蛙中,正有我的几个哥哥。看到亲人这样受折磨,我痛苦得捶胸顿足。哥哥,你们前两天还跟我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怎么会突然惨遭毒手?我强

忍着悲痛,跟着那个小贩,一直踉到一家农贸市场门前。他刚把车停好,就有人围拢过来。我看到一位大妈走过来,眉目挺慈祥,可是一说话,让我感到可怕。她说:“这个肉鲜美,买回去给小孙子尝尝。”(呜——,话语硬咽到说不下去。)

你们可知道,你们这一尝鲜,害死了我们多少条蛙命?

我的哥哥们就这样走了,我的嫂嫂们还在甜甜地做着幸福的梦,有的嫂嫂已经怀有了他们的骨肉。不管我们,也该想想你们的农田。拜托,我们和你们是朋友,别再把我们当做敌人一样杀死,吃掉了。

也许,你们在许多年后,会像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说的那样:曾经有青蛙真诚的友谊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珍惜,等我们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和青蛙做朋友的机会,我们一定好好珍惜,如果要给这段友情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们希望是一万年。

善良(卡列姆)

要是苹果只有一个,

它准装不满大家的提篮。

要是苹果树只有一棵,

挂苹果的树桠也准遮不满果园。

然而一个人,要是他把

心灵的善良分撒给大家,

那就到处都会有明丽的光,

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了果园!

拾贝的小女孩

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一个拾贝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头上的太阳,无情地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干涸中哭泣。她似乎听到了小鱼越来越响的哭声。她的目光流露出同情,充满了怜悯。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棒起了这条小鱼。小鱼在她的手里蹦跳着。她轻舒一口气,直起腰,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大海边。小鱼欢快地冲进大海的浪花里,奔向美丽的生活家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世界。我看到: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射出爱的光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甜蜜。。。。。。

第29课、《父亲和鸟》拓展阅读

去年的树(新美南吉著孙幼军译)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说。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说:“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树吗,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个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小小的希望(金波)

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

我真希望能有那么一天:

小鸟能听懂我的话,我也能学会讲小鸟的话。

那样,我就可以告诉它们:

不要往那边的树林里飞,那边有个举着猎枪的人;也不要到这里来,这儿,张着捉鸟的网。

我要和小鸟一起飞到另一片树林里。我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望着我头顶上绿叶间的小鸟,我们用彼此都能听懂的话,交谈着春天、树林、花朵,还有越来越多的花园。

小鸟捎来明信片(李振泉)凉凉的秋风刮起来了,院子里飘进来许多五颜六色的落叶,一片淡黄的叶子飘来,还亲了一下我的小脸蛋呢。

爸爸是个诗人,他拾起一片叶子,他说这是一首诗!是秋风捎来的诗句。

姐姐拾起一片叶子,小心翼翼地夹进了她的书里,她说这是最好的书签。

可他们不知道,这些叶子还是小鸟给我捎来的明信片呢!怎么不是呢?在整个夏天里,它们消灭了好多好多的害虫,得到农民伯伯的夸奖。它们是感谢我和哥哥春天在林中挂起了那么多的鸟巢……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哥哥时,哥哥高兴得脸红了。那么,拿什么回赠它们呢?它们又在哪儿呢?哥哥说,它们什么也不需要,只要我们都能理解爱护它们。春天里,它们会来的,一定……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教案 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厘米的正1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 方体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二街小学飞有明 (七)、认识时间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对时间进行认识,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时间,同时做时间的运算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本单元共设计3个例题,练习二十三安排了11道练习题。本单元可安排新知识学习2课时。 第1课时(教科书第90页、91页),例1和例2,认识几时几分。 例1,认识1分和5分。教材设计了一幅同学们上课的主题图,教室的墙上挂着一个钟表,上面显示的时间是8时5分。然后提出“数一数,填一填”的要求。呈现了两幅图。一是钟表局部放大的图,标出1分钟,1分钟、1分钟的数,从12到1之间共5分钟,用聪聪的话说明:分针走1小格是1分。二是对应钟表上的数填空的题,并填出了5和15两个数。这个例题的设计目的有两点:第一,由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出时间的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二,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1分和5分。通过数一数12到1之间有几个小格,认识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然后5分、5分地数,知道分针走1圈是60分。 拨一拨,认识1时=60分。教材设计了表示12:00、12:30、1:30三个钟表图,用红色和粉色分别显示从“12:0012:30 1:30”时针和分针转动的区间,同时给出分针走的分钟数。这个内容设计的目的是通过

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直观看到时针走1个大格(1时),分针正好走一圈(60分),得出:1时=60分。 例2,从4时开始5分、5分地数。教材给出三幅钟表图,钟表分别显示4:05、4:30、4:45,下面对应给出了相应的书写和读法。最后,聪聪总结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多少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学习笔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学习笔记我会写: 哄hǒng(哄人、哄我、哄逗)先xiān(首先、先生、先后)闭bì(关闭、闭门、闭合)脸liǎn(脸色、笑脸、前脸)事shì(事情、故事、事故)沉chén(沉没、沉浮、沉思)发fà(理发、头发、白发)窗chuāng(窗户、窗外、窗前) 我会认:紧jǐn(紧张、紧闭、松紧)滋rùn(湿润、滋润、红润)等děng(等待、相等、等会儿)吸xī(呼吸、吸气、吸收)粘zhān(粘贴、粘住、粘土)汗hàn(出汗、汗水、汗珠)额é(额头、额角、前额)沙shā(沙子、沙哑、沙发)乏fá(困乏、乏了、缺乏) 多音字:发fà(头发)fā(发现)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近义词:美丽——漂亮明亮——透亮温柔——温和乌黑——漆黑反义词:美丽——丑陋明亮——昏暗温柔——粗暴乌黑——雪白 理解词语:午睡:午饭后短时间的睡眠。美丽: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乌黑:深黑。散步:随便走走。 句子解析: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睡梦中妈妈的安静,妈妈的美。 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

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讲给我听……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笑”字,把妈妈的嘴巴、眉毛写的生动、形象。 问题归纳:1.眉毛会睡觉吗?为什么这样写?你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眉毛不会睡觉。作者把眉毛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睡觉中妈妈的安静与美丽。仿写:小雨点在雨伞上跳着欢乐的舞蹈。 从本课中,你感受到母子间的什么关系?我觉得孩子爱妈妈,妈妈更爱孩子。 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休时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课后习题答案:1、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2、照样子写一写,看谁写得多。(明亮)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水汪汪)的眼睛(波浪似)的头发(圆溜溜)的眼睛(雪白)的头发(弯弯)的眉毛(美丽)的妈妈(浓浓)的眉毛(漂亮)的妈妈(柳叶似)的眉毛(善良)的妈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三、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2、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5、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四、六、表内乘法知识点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3=23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一个数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读作()。 2.66的个位上是(),表示(),十位上是(),表示()。6.10,11,12,13,……99都是()位数。写出一个三位数()。 7.写出5个个位上是6的数()()()()()。 8.比50少1的数是(),比50多2的数是(),50的前面是(),后面是()。9.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多()。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1.算式80-50-20,应先算80-50,再算30-20。() 2.算式25+30+41,应先算25+30,再算55+41。() 3.80-40+20﹦80-60﹦20 () 4.比最大的两位数大1的数是100。() 三、计算题。(44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30+20+18= 32+20+28= 11+36+19= 27+16= 72+8+20= 5+30+20= 20+46-6= 57+8= 55+7-7= 100-28= 60-18= 60+17= 2.竖式计算。(24分) 36+21+34﹦ 60-35+42﹦ 51-36+26﹦ 48-19+28= 100-27-43﹦ 79+18-39﹦ 8+36+24= 47+54-34= 3.想一想,填一填。(8分) 四、选择题。(每 题1分,共4分) 1.70减去34,再加上43,结果是() A.大于70 B.小于70 C.等于70 2.100里面有()个10. A.10 B.5 C.6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100连续减去几次20,差是0?答案是() A.5次 B.4次 C.8次 4.今年小丽比姐姐小6岁,8年后,小丽比姐姐小()岁。 A.10 B.8 C.6 D.5 五、应用计算题。(30分) 1.星星合唱队原有52人,有1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29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3分) 2.商店里原来有89台电脑,卖出去35台,又运进21台,现在商店里有多少台电脑? 3.同学们一起做小红花,小勇做了43朵花,小红比小勇多做了18朵,小青比小红少做了17朵。小青做了多少朵? 4.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5.一(3)班图书角有75本图书,借出46本,又还回15本,现在图书角还有多少本图书?(3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回顾 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nɡ mánɡɡē chànɡ sàn bù fánɡ wū wēi nàn xīng wàng hún shēn gǎn mánɡ hǎi àn qīng sōng jí qiè hěn jiǔ shuǐ qì shuí zhī wàng jì yě gǒu gǎn yú jīng qí sì hū yīn yǔ wēi jí wú lùn bái máng máng 二、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星辰.(chén chéng) 甚.至(shèn shèng ) 悬.崖( xuán xuàn ) 水淋.淋( lín líng ) 烫.人(tàng tāng )空地 ..( kōng Kòng)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高楼一()雾一( )星()的火()的雪孩子一()尾巴一()雪一()火()的烟()地散步 四、用“\”划去错误的汉字。 1.我们要少开(汽气)车,要不然会污染空(汽气)。 2.我(再在)次回到家的时候,妈妈(已以)经做好饭了。 3.小明不(敢赶)独自去超市,我(敢赶)紧追上他,和他一起去。 4.公(园圆)里,冬青树被(园圆)丁叔叔修剪成(园圆)形。 五、补充下列词语。 风雨交()鹅()大雪云()雾()微风()()电()雷鸣()()刺骨冰天()地

六、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七、照样子,写句子。 1.“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窗外,雪花。 2.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妈妈煮了一碗面,一碗面。 3.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毛毛虫变成了蝴蝶,蝴蝶。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 根据意思写诗句。 山上寺院的楼多么高,人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 天空蓝蓝的,原野无边无际。风吹过,草低伏,显露出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 2.《夜宿山寺》是代的诗人写的,这首诗主要写出了山寺的。《敕勒歌》是朝民歌,向我们展现了的草原。 3.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 4.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已经()()()()。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飞到天空变成了()()。 5.课文说雾是个的孩子,我认为雾是个的孩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体现及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恬静,亲切的氛围,在这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既是一个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过程,又是一个鼓励学生质疑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暂不作回答,鼓励学生读课文时只要用心,就会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内容:至练习二完)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当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 2、笔算两位数加法,首先要()对齐,从()位算起, 个位相加满十就向()位进1。 3、 15厘米+8厘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哥哥的身高1()28() 6、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

二、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27米 15-5○15-10 48○30+18 1米○50厘米 18+12○12+18 23+32○23+4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一样长。……………………() 2、长度单位米可以用“cm”来表示。…………………………………………( ) 3、小明每天上学大约要走30厘米。……………………………………( ) 2、小红的爸爸身高是170米。…………………………………………(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③100米】 3、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四、量一量。(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6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厘米 ()厘米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 家长签名:_____ 一.填一填。(25 分)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或()。 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3.曲别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 米=( ) 厘米,操场跑道长4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着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 9.你的尺子上,从 5 到18 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11.一条线段长是100 个1 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是125()。 13. 1 米=()300 厘米=()米 4 厘米+20 厘米=()厘米 1 米-20 厘米=()厘米 1 米+30 厘米=()厘米18 厘米-13 厘米=()厘米 60 厘米+40厘米=()厘米=()米 二、从小到大排列: 3 厘米 3 米30 厘米120 厘米15 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的长是2()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3、学校操场的长是40() 4 、一把手机厚1() 5 、一张标准双人床长2(),宽150() 6、一棵大树高20()。7 、桌子高60()。 8、门高200()。9 、小红身高1()32()。

四.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5.画一条比5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四.应用题: 1、一张桌子高80厘米,一把椅子高55厘米,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厘米? 2、二年级有男生35名,女生比男生多3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45页,还剩55页未看,这本书共几页? 4、一套桌椅93元,已知一张桌子50元,一把椅子多少钱?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多少钱?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 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秋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手掌宽大约7()。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厘米。 4. 钢笔大约()个长树叶大约()个长 5. 铅笔长()厘米木条长()厘米 木棍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6.2米=()厘米1米35厘米=()厘米400厘米=()米160厘米=()米()厘米 7.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蜜蜂身长约2()马高约2()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2.小明一拃长20米。()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一、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 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知识树: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Summary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in unit 7 of Chinese volume 1 of grade 2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七单元: 1.生字表 识字7 丛牢拍护保物鸡猫 第二十六课羽领捉理跃蹦灵晨 第二十七课失觉扔掉眼睛纸船 第二十八课久乎至死腰捡粒被 第二十九课并夜喜重味轻刻群 2.组词 丛林牢记拍手保护动物母鸡小猫羽毛红领巾捕捉 理由活跃蹦蹦跳跳机灵清晨消失觉得扔掉 眼睛纸船

永久在乎至于生死弯腰捡起颗粒棉被并且夜晚喜欢 味道轻重时刻人群 3.形近字组词 群(群众)刻(刻苦)轻(轻重)妹(妹妹)捡(捡起)要(要求)至(至少) 裙(裙子)孩(孩子)经(已经)味(香味)脸(脸面)腰(弯腰)到(到达) 乎(在乎)舟(小舟)睛(眼睛)奶(奶奶)灵(机灵)令(命令)物(动物) 呼(欢呼)船(小船)晴(晴天)扔(扔掉)寻(寻找)领(红领巾)场(操场) 护(保护)怕(害怕)丛(丛林) 户(户口)拍(拍手)从(从前) 4.词语搭配 机灵的(小鸟)快乐的(节日)翠绿的(树苗)蓬松的(羽毛)清澈的(湖水)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练习题

二上数学一、二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2、画一画,填一填。 (1)在第二行画●,使●比■多4个,●有()个。 ■■■■■■■■■ (23)个。 ★★★★★★★★★★★★ 4元,买这两样东西要()元,如果有50元,还剩()元。 5、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13元,一本故事书()元。 6、小明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还剩()页没看。 7、篮球58元,排球比篮球便宜14元,排球()元。 8、小兔饲养小组养白兔28只,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少,灰兔最少()只,黑兔最多()只。 二、口算下面各题。(20分) 12+47= 89-30= 91-17= 48-40+25= 73+12-71= 90-15= 29+35= 58-29= 12+29-19= 42-37+54= 三、用竖式计算。(27分) 48+29-39= 80-21+39= 67-19+36= 25+48+14= 53+28-30= 76-19-23= 四、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按要求分一分 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四、解决问题(33分) 1、车上原有42人,上车18人,下车1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5分) 2、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5分) 3、小妹在家捡鸡蛋,第一天捡28个,第二天捡25个,第三天比前两天和少18个,第三天捡多少个? 4、果店里有梨31箱,芦柑比梨多15箱,芦柑有多少箱?苹果比芦柑少17箱,苹果有多少箱?(6分) 5、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有自行车25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 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 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 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知识点

《妈妈睡了》知识点01 我会写 哄hǒng(哄人、哄我、哄逗) 先xiān(首先、先生、先后) 闭bì(关闭、闭门、闭合) 脸liǎn(脸色、笑脸、前脸) 事shì(事情、故事、事故) 沉chén(沉没、沉浮、沉思) 发fà(理发、头发、白发) 窗chuāng(窗户、窗外、窗前) 02 我会认 紧jǐn(紧张、紧闭、松紧) 滋rùn(湿润、滋润、红润) 等děng(等待、相等、等会儿) 吸xī(呼吸、吸气、吸收) 粘zhān(粘贴、粘住、粘土) 汗hàn(出汗、汗水、汗珠) 额é(额头、额角、前额) 沙shā(沙子、沙哑、沙发)

乏fá(困乏、乏了、缺乏) 03 多音字 发fà(头发)fā(发现)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04 近义词 美丽——漂亮明亮——透亮 温柔——温和乌黑——漆黑 05 反义词 美丽——丑陋明亮——昏暗 温柔——粗暴乌黑——雪白 06 理解词语 午睡:午饭后短时间的睡眠。 美丽: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乌黑:深黑。 散步:随便走走。 《妈妈睡了》问题归纳+教材课后习题 问题归纳 1.眉毛会睡觉吗?为什么这样写?你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眉毛不会睡觉。作者把眉毛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睡觉中妈妈的安静与美丽。 仿写:小雨点在雨伞上跳着欢乐的舞蹈。 从本课中,你感受到母子间的什么关系? 我觉得孩子爱妈妈,妈妈更爱孩子。 教材课后习题 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照样子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 教材解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4、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难点: 1、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约6课时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解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更新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本单元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 1、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1、掌握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1、提供实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 2、充分利用所学旧知识,从口算过渡到笔算,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多样性。 3、利用小棒、学具等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等 课时安排:约16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第3课时解决问题 单元测评方案 第七单元测评 一、填空。 1.()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2.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走()个大格,合()个小格,所以1时=()分。 3.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分,再加上()分是1时。 4.()时整,分针和时针在一条直线上。 5.每天()时播放新闻联播。 二、将童童一天的活动与时间连起来。 三、下面的小动物们读得对吗?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 2. 3. 4. 四、看谁认得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时=()分 39分+()分=45分 1时-25分=()分 ()分+36分=1时 2时20分+()分=3时 1时()分-()分=40分 六、在○里填上“>”“<”或“=”。 100分○1时 30分+20分○1时10分 1时-15分○48分 35分+45分○1时+20分 七、选择。 1.分针走5个小格是()。 A.1分B.5分C.10分 2.1时分针正好走()圈。 A.1 B.60 C.15 3.同学们中午吃饭用了30()。 A.时B.分C.小格 4.分针从12走到10,走了()分。 A.5 B.10 C.50 5.冬冬和兰兰参加800米赛跑,冬冬用了5分,兰兰用了4分,()跑得快。A.冬冬B.兰兰C.无法比较 八、根据给出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6时35分1时30分 12时5分9时

九、看钟表,按要求写出时间。 十、下面各时钟都正常走着,哪个最先到达9时?按到达的先后顺序标出序号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一、1.12 2.126060 3.略 4.略 5.7 二、 三、1.× 2.× 3.× 4.√ 四、12:259:553:5512:35 五、(后两空答案不唯一)6063524401232 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妈妈睡了》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妈妈睡了》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拼一拼,写一写。 mén chuānɡ() xià chén()ɡuān bì() hǒnɡ rén() xiào liǎn() 2.用“√”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紧张(jǐn jǐnɡ)粘贴(zān zhān)白发(fā fà) 沙石(sā shā)等于(děn děnɡ)发现(fā fà)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的脸蛋()的眉毛 ()的眼睛()的脸蛋()的眉毛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发”的第一笔是,第三笔是。 (2)“先”的笔顺是,可以组词:。 (3)“事”的第五笔是,第六笔是,可以组词:。 二、同步阅读。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鸣叫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刮着散步),发出(嗖嗖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

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用“√”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这句话把和当作人来写。 2.从哪里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3.这段话表达了“我”()。 A.对睡梦中的妈妈的喜爱 B.对妈妈的关心和深深的爱 头发 我们家里每个人的头发都不一样。爸爸的头发像扫把,根根直立往上插。而我,我的头发挺懒惰,它从来不听发夹和发带的话。卡洛斯的头发又直又厚,他不用梳头。蕾妮的头发滑滑的一会从你手里溜走。还有奇奇,他最小,茸茸的头发像毛皮。 只有妈妈的头发,妈妈的头发,好像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结,一枚枚小小的糖果圈儿,全都那么卷曲,那么漂亮,因为她成天给它们上发卷。把鼻子伸进去闻一闻吧,当她搂着你时,你觉得那么安全,闻到的气味又那么香甜。是那种待烤的面包暖暖的香味,是那种她给你让出一角被窝时,和着体温散发的芬芳。你睡在她身旁,外面下着雨,爸爸打着鼾。哦,鼾声、雨声,还有妈妈那闻起来像面包的头发。 1.文中家里人的头发各有什么特点?选一选。 A. 茸茸的,像毛皮 B. 像扫把,根根直立往上插 C.滑滑的 D.卷曲、漂亮,散发着香气 E.又直又厚 F.挺懒惰,从来不听发夹和发带的话 奇奇的头发()妈妈的头发() 爸爸的头发()“我”的头发()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6.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教学反思:

7. 小小的船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睛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歌曲《小小的船》,生字及拼音卡片各8套,每人一张写有生字的16开纸。 教学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小星星》这首歌。(同唱歌曲) 你在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月亮,看星星,板书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唱歌想象说话导入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孩子们轻松、愉快、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读准字词,感知课文。 同学们,请你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读准课文,并且用“——”划出生字。(边读边划) 谁能把课文读准,谁来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 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看谁把课文读准了读顺了。(同桌互读、互评、互助) {一年级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进行学法指导,设计这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自主探究,读懂课文。 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全班交流。) 你从哪儿看出来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理解“尖尖的” 你还知道什么事物也是“尖尖的”?(学生举例) 用“弯弯的月儿”像“——”说话。 {这首儿歌富有童趣,学生很喜欢,在讲读课文时,充分体现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