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规程DBJ-T50-074-2008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规程DBJ-T50-074-2008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规程

DBJ/T50-074-2008

3基本规定

3.0.1建设单位在住宅工程中应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证本规程执行,并不得随意压缩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

3.0.2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

3.0.3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3.0.4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经设计单位认可、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3.0.5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

3.0.6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列入监督重点。

3.0.7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提供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资料以外,还应提供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相关资料。

3.0.8住宅工程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4地下防水工程

4.1.1设计

1.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影响,采用防水砼和迎水面增加柔性防水层或涂刷防水涂料的两道设防措施。

2.对于有排水条件的工程,应设置排水与防水相结合的排水措施;对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佛要求的地下工程,应采取在室外设置盲沟等疏排结合措施。

3.地下水高出底板或地表水丰富以及深回填区域应采取底板防水措施。

4.露天的地下室顶板,应采取结构自防水加柔性防水层的设防措施。

5.地下室外墙宜优先采用直径细而间距密的丰富配置,水平配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分布宜均匀,并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对水平侧面变化较大处,应增设抗裂钢筋。

6.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相邻设缝间距不应大于25米,并应有构造详图。

4.1.2施工

1.防水砼外加剂掺入量应经试配确定,并充分考虑塌落度、和易性对砼发生裂缝的影响。采用预拌砼时,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

2.浇筑砼前,应充分考虑砼内外温差和湿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3.防水砼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砼结构的对拉螺杆应设置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4.砼竖向构件应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实,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5.防水砼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带膜养护或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满足相关要求。

4.2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

4.2.1设计

1.变形缝渗漏水(1)地下室宜减少变形缝。当必要设置时,应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的悬殊段和地基明显不同的地方。并根据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化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2)环境温度在50℃以下,且不受强氧化剂作用,变形量较大时,可采用埋入式止水带和表

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相结合的防水方式,变形缝内还可嵌止水条止水;对环境温度高于50℃的变形缝,可采用2 mm厚的紫铜片或3 mm后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有油类侵蚀的地方,可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明显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可选用卷材防水层防水。2.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1)后浇带部位应采取止水板或止水条等加强防水措施,应有构造详图。(2)后浇带的后浇砼应采用膨胀砼。(3)施工缝防水措施同后浇带。

4.2.2施工

1.变形缝漏水(1)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在防水砼底面500mm以下,并应排除地下水。(2)金属止水带宜折边,连接接头应焊缝饱满、表面平整。(3)用木丝板和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填缝材料时,随砌随填,木丝板和麻丝应经沥青寢湿。(4)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挫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金属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相应的焊条双面满焊,并作渗漏检测。(5)采用膨胀止水带条嵌缝,止水带条应具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遇水侵泡膨胀。(6)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的两边,填防水油膏密封。金属止水带压铁上下应敷垫橡胶垫条或石棉水泥布,以防渗漏。

2.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1)底板、顶板不宜留纵向施工缝,墙体不宜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2)必须在底板、墙体留设施工缝时,应采取防水措施。(3)后浇带、施工缝浇筑砼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砼,同时加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浇筑砼时,应先敷设与砼同强度等级的去石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砼且振捣密实,加强养护。(4)顶板后浇带处的支撑应独立设置,在后浇带处砼浇筑并达到强度后方可拆除。

4.3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4.3.1设计

1.应选用延伸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地下柔性防水层,且柔性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

2.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沿槽开挖的地下室,柔性防水层可以做在基岩壁并用砂浆找平的面层上。柔性防水层表面应采取砌砖或抹水泥砂浆加以保护。

4.3.2施工

1.找平层表面洁净、干燥,如有污物、油債等,应洗刷干净、晒干后方可施工。

2.柔性防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垫层底面300以下。

3.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宜用满贴法铺贴,确保铺贴密实;防水涂料应薄涂多遍成活。

4.柔性防水层的施工还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5砌体工程

5.1砌体裂缝及墙面渗漏

5.1.1设计

1.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应采用符合本市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节能措施。

2.为防止活减轻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墙体竖向裂缝,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3.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活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格缝,纵向间距不宜大于6米,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宜为5-30mm.

4.整体刚度较好的现浇钢筋砼屋面板与墙体或顶层圈梁的接触面处宜设置水平滑动层。顶层屋面板下应设置钢筋砼圈梁并沿内外墙贯通。

5.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应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形成抗裂构造措施。

6.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

7.5.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材料砌筑,并应在女儿墙内设置间距不大于4米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小于120 mm的现浇钢筋砼压顶。

7.砌体工程顶层和底层宜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窗台梁,梁高不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10/箍筋¢6.5◎200,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其他楼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现浇砼压顶,厚度不宜小于60 mm.

8.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当采用非烧结砌块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辅直径不小于0.8 mm的热度锌钢丝网或0.8 mm厚9×25孔钢板网等防裂措施。

9.蒸压加气砼砌块、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陶粒砼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4米时,应按间距不大于4米增设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设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宜增设高120mm,与墙体同宽的现浇钢筋砼带。

10.填充墙应沿柱、墙全高每隔500 mm设置2¢6.5的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符合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可采用预埋或植筋的方式与框架连接。

5.1.2材料

1.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及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及现行规范要求。

2.砌筑砂浆宜采用水泥混合砂浆(防潮层以下的砖砌体砂浆、石砌体砂浆除外)。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3.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等外加剂时,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因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4.砌筑砂浆宜采用中、粗砂,不宜采用细度模数太小,含泥量过高的特细砂、粉砂。

5.砌筑砂浆宜优先采用预拌砂浆或干混料袋装砂浆。

6.非烧结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d。

7.加气砼砌块应选用干密度B07级及以上或强度级别A5.0级及以上的产品。

5.1.3施工

1.砌体组砌丰富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砌体中不同材质基体交接处、暗埋管线开槽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辅钢丝网等防裂措施,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20mm.

3.构造柱纵向钢筋上下端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并错开不小于60 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宜超过300 mm.构造柱与上部框架砼不能同时浇筑。

4.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和宽度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应不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5.填充墙砌体底部宜先砌筑烧结页岩多孔砖,或普通砼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 mm.

6.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设后塞口。砌筑完成后至少间隔7d,才可用“滚砖补砌”的方式,将后塞口补砌、挤实、上下顶紧。斜砖倾斜度不应小于45°.

7.填充墙使用非烧结材料砌块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 d再进行抹灰。

8.填充墙上不宜留设脚手眼。对墙上留设的孔洞,应制定专项补砌防渗措施,采用防水微膨胀砂浆分次补砌,不得用干砖填塞。

9.为提高砌体砂浆饱满度、密实度,应采用专用工具,对外墙及有防渗要求的墙体水平和竖向内外灰缝,加浆勾缝,挤密压实,提高抗渗性能。

10.外墙与外窗缝隙处,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填密打胶,并做好淋水试验。

11.砌体工程施工时,对各种块材应提前1-2浇水润湿(加气砼砌块除外);砌筑时,块材表面不应有浮水;加气砼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各种块体材料砌筑时的含水率应符合以下要求:加气砼砌块:≤15%;页岩空心砖、多孔砖:10%-15%;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5%-8%;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自然含水率。

5.2砌体标高、轴线等建筑尺寸偏差

5.2.1设计

1.住宅内,按不同功能分区的各类房间及公共部位,其室内净高和局部净高应满足现行规范规定。住宅单元门、进户门、其他内门的门洞最小尺寸以及走廊、公共部位通道、楼梯梯段的净宽最小尺寸应符合现行

规范规定,其尺寸应从装饰面层起算。

5.2.2施工

1.其他施工应设置皮数杆,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块材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砌筑完基础或每一层楼后,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控制线。

2.砌体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对于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垂直度、平整度、门窗洞口尺寸、内墙面净距及房间平面对角线差等项目,应制定有效措施制定其施工质量,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校正。

3.装饰施工前,应认真复核房间净高、内墙面净距、房间平面对角线差及门窗洞口等建筑尺寸,发现超标应及时处理,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进入后续施工。

6砼结构工程

6.1楼、屋面板开裂

6.1.1设计

1.住宅的建筑平面应规则,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对楼板薄弱处应采取增加板厚或加强配筋等措施。

2.在高层住宅中,应尽量不再角部房间设置阳光窗或转角窗导致端部墙体为一字形墙或翼墙很小的L形墙,当为满足建筑要求在角部房间设置了阳光窗或转角窗,导致端部墙体为一字形墙或翼墙很小的L形墙时,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并应采取角部加强筋,防止楼板开裂。

3.住宅长度较大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或后浇带,设计应给出后浇带的大样图,并提出具体的施工要求。

4.钢筋砼现浇板的设计厚度h应满足以下规定:楼面板:h≥100 mm 屋面板:h≥120 mm 厨房、卫生间、阳台板h≥80mm 楼梯板:h≥100 mm 当设计考虑在板中要预埋双层(交叉)的管道时,板的厚度应h≥120 mm。

5.现浇钢筋砼楼、屋面板配筋应满足以下规定:(1).屋面板配筋应配置双层双向钢筋,并应考虑温度影响,增加配筋量。(2).当楼面板两边或多边嵌固在墙内,且楼面板短边尺寸≥2400 mm时,板角处板面宜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直径取板相邻两边板面钢筋中直径较大者,钢筋数量不小于7根,间距◎≤150,长度不小于短边净跨尺寸的1/3,且不小于1500 mm.(3).当室外悬挑板挑出长度≥500mm,宽度≥3500mm 时,沿板纵向应设置抗裂钢筋,抗裂钢筋直径≥¢

6.5,间距@≤150。悬挑板板面负筋不能由梁纵筋或梁侧腰筋固定时,应设置两根直径不小于8的附加钢筋,以固定板面负筋。如图(4).楼面板配筋应采取直径细而间距密的方法配置,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 mm,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 mm.(5).当采用泵送砼且采用分离式配筋方式时,现浇板区格上部无负筋范围应设置温度收缩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应双向布置,两个方向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1%,且配筋不应少于¢6.5@150,温度收缩钢筋应按受拉钢筋要求与负筋搭结。当板跨小于3米时,宜采用双层钢筋。

6.当采用泵送砼时,现浇板的砼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当必须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30的砼时,设计应提出减小砼收缩的技术要求。

6.1.2施工

1.现浇砼结构用砼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

2.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内,对砼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3.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减小后序施工。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直接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4.现浇砼结构施工中,必须对模板支撑体系减小计算,以保证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底模在砼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下列要求后方可拆除:(1).板跨≤2m时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2). 2m﹤板跨≤6m时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3).板跨﹥6m时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4).梁跨≤6m时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5).梁跨﹥6m时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6).悬臂构件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

5.在楼、屋面板同浇筑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和校正钢筋,确保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现浇板砼浇筑必须使用施工平台或走道,禁止踩在钢筋网片上施工。

6.严格禁止使用碎石、短钢筋作钢筋保护层垫块,宜优先采用钢筋长马凳或加筋砼马凳支垫钢筋。

7.现浇板中埋设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中1/3板厚范围之内: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板厚,交叉处应采用线盒,避免线管重叠,线管直径大于20 mm时宜采用钢管,当无上层钢筋网时,宜沿线管增设¢6.5@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上部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8.现浇板中线管不应集中布置,并列的线管不宜多于两根,当线管多于两根时,宜在间距大于500mm处平行布置。

6.2钢筋砼剪力墙墙体开裂

6.2.1设计

为防止钢筋砼剪力墙因砼收缩而开裂,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墙段长度应L≤8m,当出现L﹥8m的无洞口墙段时,应在长墙段中设置洞口,以保证墙段长度L≤8m。

2.当墙段长度5m﹤L﹤8m,且两端有尺寸较大的柱约束时,墙段水平钢筋应加强,水平钢筋配筋率应≥

0.3%。

6.2.2施工

1.砼剪力墙用砼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

2.不宜采用墙、梁、板同时浇筑的施工方法,当必须采用时,应加强墙的侧向支撑体系,防止浇筑梁、板时的振动造成墙砼开裂。

3.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内,对砼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6.3大体积砼开裂

6.3.1设计

1.设计应明确提出防止工程中转换梁、筏基等大体积砼构件开裂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应明确规定要控制的最大温差数值。

2.对开裂后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或观感质量的大体积砼构件,设计中应考虑增设抗温度裂缝钢筋,或采用纤维增强砼。

6.3.2施工

1.大体积砼施工前,应制定专门的防止开裂的施工技术方案。

2.大体积砼构件用砼宜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应对砼减小配合比设计和水化热计算,采用下列方式,降低水化热,延迟峰值温差出现的时间:(1).砼中应掺加外加剂、外添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2).根据砼用量,水胶比宜控制在0.33-0.5(3).根据砼用量,外加剂的初凝时间宜控制在8-14h.

3.大体积砼构件应加强浇筑后的养护,浇筑完毕后应立即对砼加以覆盖养护,养护时应采取减少温差的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蒸养或热水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