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作者:————————————————————————————————日期: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2.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化合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B. 生活中许多发酵产品需要微生物,如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酵母菌

C.可利用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秸秆,并将其产物转化为乙醇

D. 许多微生物也可导致人类患病

3.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 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

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4.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 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 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C. 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 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6.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 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7.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 D. 维生素或指示剂

8.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 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9.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 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10.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

C.该实验用的培养基包括选择培养基

D. 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

1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

B.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

C.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12.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_______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_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____________处理。(添“消毒”或者“灭菌”)

(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__________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13.微生物培养技术在医疗、工业生产、食品生产等方面均有应用。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各种成分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和灭菌。

(2)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试验,其大致过程是:将含有某种细菌的菌液用__法接种在培养基表面并进行培养,最终形成单个的菌落;再分别将含有等剂量不同种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圆形滤纸片置于该平板上有菌落的位置,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滤纸片下的菌落死亡,说明该细菌对该抗生素_____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

(3)用上述方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在_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5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稀释倍数为105时,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4)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________。

A.③ B.①② C.②③D.①②③

14.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_____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_,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_________。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___。

15.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其实验流程是:壤取样→选择培养→______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________ 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___,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

(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有原油泄露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经过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图A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图B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筛选过程中,应将____________接种于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3)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1L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图A的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样液中菌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

(4)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带区域的大小。一般透明带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降解原油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

(6)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PH调整,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17.发酵工程是通过大量培养微生物以生产某种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从多种微生物中分离某种细菌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应使用_____________培养基。纯化菌种时可采用比较简单的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接种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___进行。

(2)纯化的菌种常采用固体斜面培养基临时保藏,该方法保存的时间较_____________,而且菌种易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培养基所含的成分来看,从土壤中分离出固氮菌的培养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从土壤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

1.【答案】C

【解析】天然培养基是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并不是不需加工配制的培养基;实验者的双手需进行消毒处理;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唯一氮源而不是唯一的碳源。

2.【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酿醋首先使用酵母菌发酵得到酒精,然后在有氧条件下再用醋酸菌发酵得到食用醋。

3.【答案】D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利用的碳源是纤维素,而硝化细菌的碳源是CO2,A项错误;某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它们的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配制培养基时要考虑培养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C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图示为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A正确;计算菌体数量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C正确;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

5.【答案】D

【解析】微生物生长繁殖必须的五大类物质分别是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由于自生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氮气合成为氨,因此,不用另加氮源,A错误、D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杂菌分离,应该用选择培养基,B错误;蛋白胨含有氮元素,所以不能加入该选择培养基,C错误。

6.【答案】A

【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

7.【答案】A

【解析】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高浓度食盐的目的是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而加维生素一般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起不到选择或鉴别作用,只有在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后,某些微生物会与特定的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而表现出特有的菌落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去判断属于哪种微生物。

8.【答案】D

【解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1)富含纤维素C1酶 C x酶葡萄糖苷酶(2)选择碳源(3)刚果红透明圈灭菌

(4)酵母菌重铬酸钾

13.【答案】(1)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调节pH(2)稀释涂布平板敏感(3)30-300 2.5×107

①②③

(4)刚果红染色 A

14.【答案】(1)液体选择(2)异养型;酵母菌或霉菌(3)(CH2O) 先调整pH,后灭菌

(4)青霉素和(CH2O) 纤维素粉刚果红

15.【答案】(1)刚果红染色法;梯度稀释;透明圈;(2)C1酶、C x酶、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

(3)18~25;酸性重铬酸钾;(4)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

16.【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2)土壤样品稀释液原油选择(3)5.6×108

(4)增大分解原油微生物的比例(5)越强(6)高压蒸汽灭菌无菌

17.【答案】(1)选择平板划线酒精灯火焰旁(2)短被污染和发生变异琼脂(3)不含有氮源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并含有刚果红染液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纤维素降解菌类的分离与鉴定系列实验 一、实验背景 纤维素就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属于多糖类物质,就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如能利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即可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由于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产纤维素酶的细菌与真菌,因而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从20世纪 40-50年代起,针对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就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逐 步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分离筛选方法。迄今为止有关纤维素降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报导已有很多,如细菌中的生孢噬纤维菌属、噬纤维菌属及纤维单胞菌属等;放线菌由于能形成芽孢,与真菌相比较耐高温与各种酸碱度,故在高温阶段放线菌对分解木质素与纤维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及小单胞菌属等;真菌中研究较多的就是青霉属、根霉属、曲霉属等,其中以木霉属的菌株纤维素酶活较高。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添加少量葡萄糖作为碳源,培养纤维素酶产生菌株,培养一定时间后,经刚果红染色与稀碱液固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水解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快速定性鉴定纤维素酶产生菌酶活大小。与传统纤维素酶活检测方法比较,本方法菌丝生长快,两天后菌落经染色,透明圈边缘清晰,直观性强,与酶活力成一定线性关系。纤维素就是世界上所有植物的组成部分,就是地球上最为丰富且可再生的资源。随着世界能源形势趋于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利用纤维素生产有高附加值资源的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逐步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利用微生物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即可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分离与筛选高酶活性的菌株就是有效利用纤维素物质的关键。 二、实验目的 从目标试样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 三、实验材料: 1、样品的采集 1)风干土样E4-1、E2-6、 E2-6试样。 2)潮湿土样E4-1、E2-6、 E2-6试样。 3)牛粪样品2份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设计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一、【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弄懂实验操作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重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三、【课题难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这节课我们以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纯化为例,巩固加深对这方面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1:阅读“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回答下列问题: 1.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 延伸: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纤维素的?肠胃中的共生物生物。 1.2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的分解需要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请完成下列过程: 〖思考1〗实验分析:P27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 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尽管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用量不同,但都能维持相同的pH。 〖思考2〗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为 25 ℃,其它反应条件最适宜情况下,在 1 min内转化 1mmol 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 活动2:阅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回答下列问题: 1.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颜色反应直接筛选。 2.4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设计 活动3:完成实验方案流程图,讨论回答问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2.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化合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B.生活中许多发酵产品需要微生物,如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酵母菌 C.可利用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秸秆,并将其产物转化为乙醇 D.许多微生物也可导致人类患病 3.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4.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6.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7.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8.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B.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9.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10.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教案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作为课题1的应用和课题2的深入,分离某种特定的微生物,难度较大、探索性更强,在高考中考查的可能性也很大。教材在课题背景中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纤维素的化学组成推广到生活中纤维素的广泛分布和应用。而若要充分利用纤维素,就应将其分解,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产生的相关酶。之后,教材紧接介绍了纤维素、纤维素酶以及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通过对课题中实验设计思路的深入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简单叙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和作用。 (2)能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这类微生物的应用。 (3)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掌握实验操作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培养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2.难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人类以淀粉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完全不能消化纤维素,二反刍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却能以纤维素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此中奥妙何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基础知识】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 2、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2、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方法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二糖、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实验设计】 (一)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土壤取样 选择纤维素丰富的环境,依赖于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2、选择培养 (1)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2)操作: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3、梯度稀释 按照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液进行等比稀释101~107倍,之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4、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

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程标准】 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3.讨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课题重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课题难点】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基础知识】 1.是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 2.纤维素酶是一种酶,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为,第三种酶将纤维素分解为。 3。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是利用。 4。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是。 5.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试验流程是、、、、6.鉴别培养基用于菌种的鉴别,其中加入可以鉴别出 出现的现象是。 7.选择培养的操作方法是 。 8.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即 。 9.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完成后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两种即、。 10.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中要选择样品进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该样品的特点是、。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是。 11.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微生物,原因是。 1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流程有何区别? 13.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这两种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跟踪练习】 1.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 (1)人(2)兔(3)牛(4)蘑菇(5)纤维杆菌 A(1)(2)(3)(4)(5)B(2)(3)(5) C (2)(3)(4)(5)D(3)(5) 2.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胶木膏能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1)碳源(2)氮源(3)生长因子(4)无机盐 A(3)B(1)(2)C(1)(2)(3)D(1)(2)(3)(4) 3.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A加富培养基 B 选择培养基 C 基础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4.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1)稀释倒平板法(2)涂布平板法(3)单细胞挑取法(4)选择培养分离A(1)(2)B(2)(3)(4)C(2)(3)D(1)(3)(4) 5.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碳源为() A CMC-Na B 木聚糖 C 纤维素 D 裂解酶 6.在酸性贫瘠的土壤中分解纤维素占优势的菌为() A真菌 B 细菌 C 兼性厌氧细菌和真菌 D 放线菌 7.CX 酶能水解() A纤维素和CMC-Na B纤维素和果胶 C纤维二糖和微晶纤维D麦芽糖和蔗糖 8.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 消化细菌 C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 乳酸菌 9.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培养时,培养基中酵母膏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碳源 B 提供氮源 C 提供微生素 D 凝固剂 10.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 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 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C 只含纤维素粉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D 含四大营养素的培养基上 11.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原因在于() A 硝酸钠 B 氯化钾 C 酵母膏 D 纤维素粉 12.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 A 清澈 B 浑浊 C 红色 D 产生透明圈 13.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 可获得大量菌体 B 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 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 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研究低温环境下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采用低温培养的方法从秸秆堆肥中筛选出3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茵。 3.通过PCR克隆这3株茵的16s rDNA并与相似菌株做比对.进一步构建分子进 化树.来研究其分类情况。 4.综合其个体形态、茵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发育树构建结果等分 类依据。 二.实验原理: 细菌进行化能异养、短杆状、无出芽分裂、好氧、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无丝状菌体、有细胞壁且能独立生存。应为其第二部分滑动细菌或第七部分的假单胞菌类。由于滑动细菌能在“固体表面和汽一水交界面缓慢滑动”,故其固体菌落边缘应不整齐,且其一般形成亮色肉眼可见的子实体。将灭菌的滤纸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后贴在已凝固的平板上,用接种环蘸取土样,点样在平板滤纸上,15℃下培养10 d。用接种环从有滤纸水解透明圈的单菌落处刮取细菌,在贴有滤纸的初筛平板上划线,计数并且观察。 三、实验仪器: 1、材料试验材料为背阴处长时间堆放的秸秆堆肥表层; 2、培养基:初筛培养基。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啦嘞1.00 g,MgS04·7H20 0.30 g,NaCl 0.10 g,F'eCl3O.0l g,NaN03 2.50 g,CaCi2 0.10 g,琼脂18.00 g,蒸馏水l000lnl,pH值7.0~7.2.121℃灭菌20min。无淀粉滤纸(浙江富阳纸厂)用浓度l%的醋酸浸泡一夜后用浓度2%的Na-2C03水溶液洗至中性,晾干备用。把上述处理过的滤纸剪成直径约为8 ca的圆形滤纸片.放在干净的平皿中,用报纸包好.采用湿热的方法灭菌; 3、复筛培养基。浓缩10倍的赫奇逊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啦P04 1.009,m.庐04‘7H200.309。NaO 0.109.FeCl30.01g,NaN03 2.50 g.CaCl20.10g,羧甲基纤维素钠lO.00 g,琼脂18.00g,蒸馏水10130ml,pH值7.0—7.2,121℃灭菌20 min。 4、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5、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培养基。 四、实验步骤: 1、菌种分离 菌种初筛。将灭菌的滤纸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后贴在已凝固的平板上,用接种环蘸取土样,点样在平板滤纸上,15℃下培养10 d。用接种环从有滤纸水解透明圈的单菌落处刮取细菌,在 贴有滤纸的初筛平板上划线,15℃下培养10 d。重复此操作至菌种初步纯化。 2、菌种复筛。 用接种环从已初步纯化的初筛平板上滤纸水解透明圈的菌落处,刮取菌种在复筛平板上划线,15℃下培养7 d,得到单菌落。将分离纯化的单菌落回接到初筛培养基上,观察其对滤纸的分解。将分离到的单菌落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15℃下培养7 d,4℃保留菌种或用作各种鉴定。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教学提纲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和鉴定

纤维素降解菌类的分离与鉴定系列实验 一、实验背景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属于多糖类物质,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如能利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即可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由于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和真菌,因而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从20世纪40-50年代起,针对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就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分离筛选方法。迄今为止有关纤维素降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报导已有很多,如细菌中的生抱噬纤维菌属、噬纤维菌属及纤维单胞菌属等;放线菌由于能形成芽抱,与真菌相比较耐高温和各种酸碱度,故在高温阶段放线菌对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芽抱杆菌属及小单胞菌属等;真菌中研究较多的是青霉属、根霉属、曲霉属等,其中以木霉属的菌株纤维素酶活较高。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添加少量葡萄糖作为碳源,培养纤维素酶产生菌株,培养一定时间后,经刚果红染色和稀碱液固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水解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快速定性鉴定纤维素酶产生菌酶活大小。与传统纤维素酶活检测方法比较,本方法菌丝生长快,两天后菌落经染色,透明圈边缘清晰,直观性强,与酶活力成一定线性关系。纤维素是世界上所有植物的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最为丰富且可再生的资源。随着世界能源形势趋于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利用纤维素生产有高附加值资源的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逐步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利用微生物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物能源即可缓 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分离和筛选高酶活性的 菌株是有效利用纤维素物质的关键。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 (一)预习内容课本P27-30 (二)预习目标 1.能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能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学会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知道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三)预习检测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三种元素,是一种糖。 2.纤维素的分布: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3.纤维素酶的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酶、酶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取证明纤维素酶能分解纤维素?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染色法。 2.筛选原理: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试验设计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梯度稀释 →→ 1.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的环境。 【思考2】若无适宜的取样环境又该若何取样?(见“疑难点拨”2) 2.选择培养:阅读资料二“选择培养基”,回答以下问题: 【思考3】选择培养的目的、必须要有吗? 【思考4】培养基配方分析其有选择的作用吗?有如何证明? 2.刚果红染色法: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阅读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 【思考5】鉴别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吗?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是?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见“疑难点拨”3)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 2.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后习题(含解析)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课时演练·促提升 A.C1酶和C 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解析:纤维素酶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是C1酶和C X酶。 答案:A 2.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分别属于( ) A.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没有加入凝固剂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含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 答案:D 3.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解析:橘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将其分解要用纤维素酶,麦麸、棉籽壳、木屑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生长在这三种成分上的黑曲霉、平菇、木霉肯定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可以利用。而乳酸菌的培养基为牛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含纤维素,所以乳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 答案:B 4.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②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③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④选择培养⑤梯度稀释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⑤④② 解析:为了增加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浓度,在土壤取样后,要进行选择培养,然后再通过梯度稀释并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即可。 答案:A 5.“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在全营养的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物 解析:全营养的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多种细菌,筛选不到纯的大肠杆菌。 答案:A 6.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左右,再选取已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解析:深层土壤中纤维素含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也少。 答案:A 7.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离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含刚果红的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生物选修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学设计)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观察并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观察该微生物能否分解其他物质,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课标解读 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教学地位 本课题在学习前面两个课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富集培养及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这两个步骤,对于前两个课题学习的无菌操作技术、选择培养技术都有应用,因此学习本课题除了复习前面两个课题的相关内容外,还需重点学习鉴别培养基等知识。 ●教法指导 1.有关纤维素的内容,可联系必修模块中学习的多糖的知识,该部分内容较简单,可安排学生自学,然后教师利用图解的方式,给出Cx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的不同功能,帮助学生记忆。 2.对于富集培养,其原理和上一课题中的选择培养类似,教师可将两个课题中的选择培养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分离微生物的基本思想。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理解。对于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新课导入建议

利用课题背景进行导入,在全球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为丰富的多糖,将其水解为葡萄糖之后,便可发酵生产酒精。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离不开纤维素酶,获得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就能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 ●教学流程设计 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27-30,填写【自主学习(预习案)】了解本课题的基础知识。 活动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课题。学生通过组内探究找出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展示学习预习部分的答案。 活动2:(知识点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通过探究P27设计验证纤维素酶功能的实验。实验分析该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 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尽管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用量不同,但都能维持相同的pH。 活动3:(知识点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 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颜色反应直接筛选。 原理是:(让学生组内设计筛选原理过程图并展示)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9: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第7课时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基础过关] 1.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答案] B [解析]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2.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需要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答案] B [解析]漆酶降解“木质素”,则漆酶菌株多存在于“木质素”丰富的场所,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产漆酶菌株可降解木质素,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漆酶的底物木质素,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要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错误;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 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的是()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答案] B [解析]实验的正确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因此需要在稀释涂布平板之前进行,最后根据菌落的特征挑选纤维素分解菌。 4.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使菌体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A [解析]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另一方面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5.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答案] D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物,如纤维素等。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其碳源物质为CO2,因此A错误;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加入维生素做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因此B错误;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基中吸水,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因此C错误。 6.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 C.样品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作者:————————————————————————————————日期: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2.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化合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B. 生活中许多发酵产品需要微生物,如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酵母菌 C.可利用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秸秆,并将其产物转化为乙醇 D. 许多微生物也可导致人类患病 3.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 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 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4.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 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这类微生物的应用; 3.能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学习重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学习难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预习指导】课前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教辅资料、交流,初步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活动1:阅读P27“课题背景”和“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是一种由首尾相连而成的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 2、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的分解需要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请完成下列过程: 3.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为℃,其它反应条件最适宜情况下,在min 内转化 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 4、P27小实验:通过设置对照实验体会纤维素酶的作用。分析课本是如何设置对照的? 活动2 :阅读P28“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该方法可以通过反应直接筛选。 2、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当纤维素被 _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为中心的,我们可以通过是否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二、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流程图: 活动3:阅读资料一“土壤取样”,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取样: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若找不到合适环境,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思考1〗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思考2〗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 活动4:阅读资料二“选择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纤维素降解菌

那些是植物结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通过对降解纤维素微生物发生的分析。可知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分布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许多菌属中,其中真菌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有机质特别是纤维素物质的主要降解者、 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种类 木质素的存在 木质素(lignin )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共同形成植物体骨架,是自然界中在 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可产生600 万亿吨[18] 。木质素是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植物细胞胞间层和初生壁的主 要填充物,其产量是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为丰富的有机物,通常在木质细胞中占 15%~30%。从化学结构看[19],针叶树的木质素主要由松柏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 愈创木基木质素;阔叶树的木质素由松柏醇和芥子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愈创木 基紫丁香基木质素;而草本植物则是由松柏醇、芥子醇和对香豆醇的脱氢聚合 物和对香豆酸组成因而使木质素成为结构复杂、稳定、多样的生物大分子物。 木质素依靠化学键与半纤维素连接,包裹在纤维之外,形成纤维素。植物组织 由于木质素存在而有了强度和硬度。 在生活生产中,大部分的木质素被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这种宝贵的资源,

还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木质素的降解和利用越来越成为热门的 课题。 绿色植物占地球陆地生物量的95% ,其化学物质组成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占植物 [] 干重的比率分别为15%~20%,45%和20% 农作物秸杆是这类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年 产量为20 多亿吨,而我国为 5 亿多吨但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 ! B ' 随季节变化,且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大多数动物都不能消化其木质纤维素,自然降解过程又极其 缓慢,导致大部分秸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存在于秸秆中的非水溶性木质纤维素很难被酸和酶水解,主要是因纤维素的结晶度、聚合度以及环绕 着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缔合的木质素鞘所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在其 中,形成一种天然屏障,使酶不易与纤维素分子接触,而木质素的非水溶性、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秸 秆的难降解性'所以,要彻底降解纤维素,必须首先解决木质素的降解问题'因此,秸秆利

专题二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和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导学与答案

专题二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基础知识】 一、理论基础 1.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或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和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 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此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直接计数。 3.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例如为了排除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了,需以培养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二、实验设计 关于土壤中某样品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应先 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中。 2.制备: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3.微生物的与观察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培养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培养 来源:添加时间:2010-1-22 9:50:00 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地球上存在量最为丰富的有机物。它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分解。因此,它是一类数量庞大的环境污染物,同时又是一项可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它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前景。自然界有一部分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能诱导产生纤维素酶,进行纤维素的分解。能分解纤维素的好氧细菌主要有: 噬纤维黏菌属(Cytophaga)、 生孢噬纤维黏菌属(Sporocytophaga)、 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 分解纤维素的厌氧细菌有: 奥氏梭菌(Clostridium omelianski)、 高温溶纤维梭菌(C. Thermocelluloseum)等。 真菌中主要有以下属的一些种: 木霉(Trichoderma)、 葡萄状穗霉(Stachybotrys)、 葡萄孢霉(Botrytis)、 曲霉(Aspergillus)、 青霉(Penicillium)、 毛壳霉、 好热霉 (Thermomyces)。 放线菌的诺卡氏菌属(Nocard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胞菌属(Micromono spora)中也都有一些能分解纤维素的种。 (1) 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① 分离源 草地表层土壤、堆腐烂植物体、湖水等可作为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源 ② 培养基 Dubos纤维素培养基: NaNO30.5g K2HPO41g Fe2(SO4)3·7H2O微量H2O1000mL MgSO4·7H2O0.5g pH7.5 KCl0.5g 滤纸剪成小条,放入试管中,使略露出液面. Hutchison培养基: KH2PO41g FeCl30.01g MgSO4·7H2O0.3g NaNO3 2.5g CaCl20.1g H2O1000mL NaCl0.1g pH7.2~7.4 若制平板,加琼脂18~20g,121℃,灭菌15分钟.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梳理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3.讨论这类微生物的应用价值。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纤维素是一种由________首尾相连而成的________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______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________。 思考: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的纤维素的? 2.纤维素的分布 ______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3.纤维素酶的作用 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它催化纤维素分解的过程如下: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 __________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________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筛选原理 刚果红是一种______,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__________,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出现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设计 1.土壤取样 采集土样时,应选择__________的环境。 2.选择培养 为了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______,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可对样品进行选择培养。 将土样加入装有______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 d,直至培养液变______。可重复选择培养。 3.梯度稀释 4.将样品涂布到______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 5.挑选产生________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发酵和______发酵两种。纤维素酶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________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一、1.葡萄糖高分子多糖纤维素酶 思考: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最终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2.棉花 3.复合C1C x纤维二糖葡萄糖苷

纤维素分解菌导学案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1、纤维素是一种植物,由许多分子脱水缩合形成。 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 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酶,酶和酶其中酶和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酶将分解成。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分离纤维素微生物的方法是法,其原理是: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人,形成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通过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再加入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时就加人刚果红。 三、实验设计 1、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的菌落。 2、采集土样时,可以选择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 的,多年积累的等等。3、选择培养时可用以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从配方上看是一种培养基(因为没有加入凝固剂),选择培养的目的是,此过程省略。 四、课题延伸 1、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的实验。纤维素酶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后所产生的进行定量的测定。 2、工业生产纤维素酶所需的微生物有木酶、、青霉等。 练习题 1.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有误的是( )。 A.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落少 B.经选择培养后直接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C.用刚果红染色法,可以通过观察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做对照,可以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 2.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