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

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
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

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广东省贸易学校(510507)肖剑锋

mail: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的探讨,用具体实例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走市场需求调查——归纳设计专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设置——专业基础课设置——基础课设置——毕业生动态跟踪——课程动态调整的路子,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的道理。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社会需求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在工商业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各类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升温,许多中职学校也纷纷把目光瞄准了这一新兴专业,部分学校甚至已率先开设了该专业,但由于课程设置无成熟模式可供借鉴,所以大部分学校都是根据自身已有师资情况“摸着石头过河”开设课程,结果造成因人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它很容易造成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那么究竟应如何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呢笔者在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作了些粗浅的探讨,在此谨供同行批评指正。

一、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越来越苛刻,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职学校是否能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受到社会的欢迎。正因如此,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只有这样,所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上有发挥作用的舞台,才能真正被社会接纳和欢迎。第二,应坚持打好基础与突出实操能力并重的原则。突出实操能力

是为了使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能以“短平快”优势适应岗位要求赢得先机,打好基础是为了使毕业生今后在工作中能“可持续发展”而不被轻易淘汰。基于以上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采用沿着市场需求倒推方式并循着以下思路进行:

1、市场需求调查应重点调查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需求层次、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工作岗位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内容。

2、归纳设计专业知识体系对市场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对该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预测,进而确定该专业当前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未来发展所应掌握的知识体系。

3、培养人才目标定位根据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在上述两原则基础上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对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明确的描述和细化。

4、专业课设置根据对学生的能力归划进行相应的专业课设置。

5、专业基础课设置在专业课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专业基础课设置。

6、基础课设置在专业基础课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基础课设置。

7、毕业生动态跟踪在学校的“产品”推上社会后,学校要不停地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以便不停地改进课程设置,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能适应社会需求。

8、课程动态调整在毕业生动态跟踪的基础上,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适时调整课程,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

二、电子商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

近几年,笔者利用各种手段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大

量调查,归纳出企业主要的需要如下:

1、基于互联网上的B2B和B2C商务操作维护需要。

2、基于公司内局域网的操作维护需要。

3、基于公司或产品在互联网上的营销宣传需要。

4、基于网页设计和网站开发及维护工作需要。

5、基于信息管理、经营分析工作需要。

在这些需要当中,大企业往往分工较细,比较注重一线员工在某方面的突出能力,而小企业则往往要求一线员工是多面手,希望员工能同时满足几方面的需要。

三、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从以上调查结论容易分析出,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要想适应用人单位的

需求,必须掌握以下核心知识技能:

1、计算机操作维护、网络技术、数据库编辑应用、网页设计、网

站开发、美学知识技能。

2、商贸、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广告、物流、经济法知识技能。

3、信息管理、统计分析、经营分析、管理软件应用开发、企业管

知识技能。

在这些知识技能体系中,前两项属于比较基础层次的要求,侧重于上岗应用;第三项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偏重于管理应用。

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是一门多专业综合的边缘学科,它要求搭建的知识平台较高,知识跨度较大,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基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度,我认为中职学生应定位在“面向操作第一线,具备向部门主管发展潜力”的层面上,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突出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和商务基础知识这两方面重点,在此基础上适当兼顾经营管理知识。

五、专业课设置

根据以上分析,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应包括基本层次和较高层次两个层面,基本层面的专业课应着眼于计算机在商务中的应用技能,而较高层面的专业课应突出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运作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按照上述思路,基本层面的专业课应包括如下课程: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物流技术、市场营销、广告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英文函电、毕业实习与设计等;较高层面的专业课则应包括网站开发技术、经营分析方法、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专业课课时分配参见教学课时分配表。

六、专业基础课设置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从专业课的设置出发,围绕专业课所需要配备

相应知识来开设课程。根据上述分析,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设置如下专业基础课:网络技术与Internet、数据库技术、微机操作与维护、计算机原理、市场调查、商业心理学、商务英语、中英文打字、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工学等。之所以要设置几门电学课程和计算机原理课程,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电脑硬件设备的维护需要和继续深造需要。专业基础课课时分配参见教学课时分配表。

七、基础课设置

基础课的设置主要应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一定程度上为专业基础课打下基础。根据中职学生的素质情况和该专业基础课的相关要求,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开设如下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经济政治、物理学(电学)、体育、美学基础、职业道德、演讲与口才、法律等。基础课课时分配参见教学课时分配表。

八、教学课时分配表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和所包含内容多少以及各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笔者设计了一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课时分配表,在此列出谨供同行参考。

教学课时分配表(电子商务专业)

九、课程设置不断动态调整

上述课程体系只是笔者根据近两年的社会需求调查而设计,由于电子

商务在目前还是个新鲜事物,它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期,所以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需求会不断变化,中职学校为了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定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工作,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按照本文所述步骤不断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长期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从而真正做到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

作者通讯地址:广州市天平架广东省贸易学校(510507)肖剑锋电子邮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