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的解剖及循环途径

心脏地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

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 层和壁层。脏层紧贴心脏, 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 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 的中间。心包腔(脏层心 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 膜)内可容纳10-30ml的 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

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 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

心脏的解剖结构参考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参考图 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 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虽然心室收缩,但心 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0.1s。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此期为0.15s。 3。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6-0.08s (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0.11s左右。这期间流入心室的血液约占总充盈量的2/3。随后,血液以较馒的速度继续流人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加,称为减慢充盈期,历时约0.22s。然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4。心室收缩期什么瓣膜关闭或打开,在什么时候关闭或打开? 等容收缩期,半月瓣关闭,到快速射血期时打开。

人体解剖学试题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 [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 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 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 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 B.筛窦后群 C额窦 D.蝶窦 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 B.会厌软骨下端 C.甲状软骨下角 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 B.纵隔胸膜 C肋胸膜 D.脏胸膜 E. 胸膜顶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汇总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 2010-02-23 23:01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骨骼结构。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例如四肢的骨骼等。...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心脏结构。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脏器,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4个心腔和4组瓣膜组成。心脏被纵行的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分成左右两部分,互不相通。左心部分流动着富含氧的动脉血,右心部分流动着乏氧的静脉血。左心壁稍厚,右心壁稍薄。心腔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具有储血和射血的功能。...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呼吸系统。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来源:雅虎科技)...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女生殖系统均分为内生殖系统和外生殖系统。男性内生殖器包括睾丸、输精管道和附属腺;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自口腔延至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泌尿系统。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尿素、尿酸、无机盐等)及过剩的水分,需要不断地经血液循环送到排泄器官排出出体外,排泄的渠道有二:一是经皮肤汗腺形成汗液排出,二是通过肾形成尿再经排尿管道排出。经过肾排出的废物数量大、种类多。肾不仅是排泄器官,它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人体内部结构系统解剖图>>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

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 包括脏层和壁层。脏层紧 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 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 纤维心包的中间。心包腔 (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 间的腔膜)内可容纳 10-30ml的心包液,这些

(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 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 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 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 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 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 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 支。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 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 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 (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供应心肌 冠状动脉主要血 管 前降支心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支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一)心的位置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外面包裹心包,整体向左下方倾斜,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的上方连有出入心的大血管;下端游离于心包内,并隔心包与膈相贴;两侧借纵隔胸膜与肺相邻;后方有左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等结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只有一少部分与胸骨下份和左侧3~6肋软骨相邻,临床上为了不伤及肺和胸膜,心内注射常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进针,将药物注射到右心室内。 (二)心的外形 心的外形似倒置的圆锥,略大于本人拳头,可分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三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与左胸前壁贴近,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

血管相连。 两面:心的下面又称膈面,较平坦,隔心包与膈相邻,由左、右心室构成。前面又称胸肋面,与胸骨及肋软骨相邻,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三缘:右缘垂直,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向左下倾斜,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三沟:冠状沟(coronary sulcus)是靠近心底处的一条近似完整的环行沟,呈冠状位,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前室间沟 (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为胸肋面自冠状沟向心尖延伸的浅沟。后室间沟(pos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为膈面自冠状沟向心尖延伸的浅沟。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汇合处稍凹陷,称心尖切迹。后室间沟与冠状构的交汇处称房室交点。所有沟内均有血管走行并被脂肪组织覆盖。 二、心腔结构 (一)右心房 右心房(right atrium)位于心的右上部,腔大壁薄,其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right auricle),内面有许多并行排列的隆起肌束,称梳状肌。当心功能发生障碍时,心耳处可因血流缓慢而形成血凝块,一旦脱落形成栓子,可堵塞血管。右心房共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在右心房上方有上腔静脉口;下方有下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它们分别导入上半身、下半身和心壁本身的静脉血。出口为右房室口 (right atrioventricular orifice),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通向右心室。在右心房后内侧壁的房间隔下部有一卵圆形浅窝称卵圆窝(fossa ovalis),

2019年整理人体解剖学习题-心血管系统

一、心与动脉 【练习题】 ◇A1型题 1.血液循环 A.大循环始于右心室 B.小循环始于左心室 C.大循环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D.小循环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E.小循环主要功能是将静脉血转为动脉血2.心 A.左右半心互相连通 B.左半心含静脉血 C.右半心含动脉血 D.体循环起于右半心 E.左半心称为动脉心 3.属于终动脉的是 A.上颌动脉 B.脑膜中动脉 C.直肠上动脉 D.视网膜中央动脉 E.颈浅动脉 4.动脉韧带 A.位于肺动脉干根部 B.连于左右肺动脉分叉部偏左处 C.连于左右肺动脉分叉部偏右处 D.是肺动脉干与主动脉之间的通道E.胚胎时期已形成 5.左颈总动脉 A.是头臂干的分支 B.是主动脉的一级分支 C.由主动脉弓凹侧发出 D.行于颈动脉鞘外 E.动脉起始处有颈动脉窦 6.脑膜中动脉是 A.颈外动脉的一级分支 B.上颌动脉的分支 C.椎动脉的分支 D.颈内动脉的分支 E.大脑中动脉的分支

7.右锁骨下动脉 A.起于主动脉弓 B.起于头臂干 C.于前斜角肌前方走行 D.发出甲状腺上动脉 E.该动脉的止血点是锁骨中点8.掌浅弓 A.位于掌腱膜的浅面 B.位于掌腱膜的深面 C.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浅支构成D.发出掌心动脉 E.位于掌深弓的近侧约2cm 处9.卵圆窝位于 A.左心房后壁上 B.右心室后壁上 C.右心房前壁上 D.右心房的房间隔上 E.右心室室间隔上 10.心尖朝向 A.左前方 B.左方 C.左下方 D.左前下方 E.右方 11.左心房有 A.肺动脉口 B.4个肺静脉口 C.2个肺静脉口 D.冠状窦口 E.上腔静脉口 12.冠状窦口位于 A.下腔静脉口与右心耳之间 B.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C.上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D.上腔静脉口与下腔静脉口之间E.上腔静脉口与界嵴之间 13.窦房结位于 A.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外膜下 B.上腔静脉口附近心内膜下 C.下腔静脉口附近心外膜下

心脏解剖

照例,这个不是亮点,下面才是虫哥要告诉大家的心得----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行走江湖,人生观错了,他就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同样,在心脏解剖中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所以在虫哥说图篇的开始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解读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度理解心脏视觉成像。

LAO30°不会出现RAO 45°的血管成像,心脏断层平面不会出现四腔前面的形态,心脏前后位不会出现左前斜位成像。说来简单但是事实上人是经常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三毛!错,他叫小明!这就是思维定式。同样左、右在我们思维潜意识里被赋予的对称的概念----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眼、右眼,对称是吧,而中和间被赋予居中的概念—鼻中隔,中央沟,正中线。 心脏分为左房、右房,左室、右室,当中有房间隔、室间隔-----这个就潜意识里给我们对称的暗示,但是从正面视觉角度上看心脏的左房右房,左室右室,表现的相当不给力,不但形态上不对称,连位置都不对称。无图无真相,那好上图--------

选择一个屌丝,脱光,取实名注册菜刀一把,在双乳头连线的高度,与水平面呈30度角度,手起刀落(记住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就是如下视觉效果。 这个就是心脏最漂亮切面---心脏四腔切面,关于四腔切面虫哥说图第四篇心脏超声切面解剖会详细提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室间隔所在平面应该与矢状面(xy轴平面)呈45度左右角度。如果从正面上观察这个屌丝的心脏,室间隔几乎是横在我们面前遮挡住整个左心室,只留下少许心尖部能看到,在我们正面看到应该是整个右心室,而左心房它完全是在心

循环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

循环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全身各器官组织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生命活动。此外,循环系统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一)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1.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心腔。左、右心房之间为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为室间隔。左心房、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二尖瓣,右心房、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房、室间隔结构完整及心脏瓣膜结构与功能正常,方能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出现血液反流或分流。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此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此为肺循环(图3-1) 2.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图3-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均能发出冲动(自律性),但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为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 3.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流主要在心脏舒张期。左冠状动脉主干很短,随即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 (二)血管 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类。动脉的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其管壁含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影响局部血流量,改变血流阻力,故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人体进行物质及气体交换的场所,故称其为“功能血管”。静脉壁薄,弹性小,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将血液送回心脏,其容量大,又称“容量血管”。 (三)调节循环的神经-体液 1.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

心脏冠状动脉和心静脉解剖图

心脏冠状动脉和心静脉解剖图 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正常情况下,它对血液的阻力很小,小于总体冠状动脉阻力的5%,从心外膜动脉进入心壁的血管,一类呈丛状分散支配心室壁的外、中层心肌;一类是垂直进入室壁直达心内膜下(即穿支),直径几乎不减,并在心内膜下与其它穿支构成弓状网络,然后再分出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丛支和穿支在心肌纤维间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供给心肌血液。 由于冠状动脉在心肌内行走,显然会受制于心肌收缩挤压的影响。也就是说,心脏收缩时,血液不易通过,只有当其舒张时,心脏方能得到足够的血流,这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的特点。人心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很高,约为2500根/mm2,相当于每个心肌细胞伴随一根毛细血管,有利于心肌细胞摄取氧和进行物质交换。 同时,冠状动脉之间,尚有丰富的吻合支或侧支。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占心排血量的5%,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冠状静脉伴随冠状动脉收集代谢后的静脉血,归流于冠状静脉窦,回到右心房。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不能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常常导致心肌梗塞。但若冠状动脉阻塞是缓慢形成的,则侧支可逐渐扩张,并可建立新的侧支循环,起代偿的作用。

目前,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基于其造影,冠脉造影还被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基于冠脉造影的冠脉血流储备测定还可以提供其心功能指标。冠状动脉造影仅仅是二维图像,并不能全面展示患者血管的三维解剖形态。偏心性狭窄正位时如表现为严重狭窄,侧位时则可能为表现轻度的狭窄,容易发生漏诊。局限性的狭窄在血管影像短缩或重叠时,也会发生漏诊。可选择血管走行与X线呈90°角的投照角度,全面展现血管的真实长度。因此,临床上需要通过不同的投照角度,尤其是相互垂直的投照角度,暴露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各段,把多个二维的图像构建成三维的解剖概念,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冠脉解剖信息。 冠状动脉走行在心脏的表面,环绕心脏分布,立体形态类似树状形态分布,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分支,但个体差异大,行走方向各异。一般情况下,左、右冠状动脉分别从左、右主动脉窦发出后,走行于左、右房室沟。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沿着房室沟走行,形成一个环;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走行于室间沟中,构成一个袢。环和袢所在的两个平面大致处在互相垂直的位置。确定冠脉分布的环和袢后,不论心脏怎样转位或采用哪一种投照角度,冠状动脉的其他分支的解剖位置和走向就较容易识别。

人体血管解剖图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冠状动脉largeartery)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elasticartery)。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管径1mm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动脉(smallartery)。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一般没有外弹性膜。 微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arteriole)。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人体血管解剖图

动脉是由心室发岀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人体全身动脉 分布图 冠状动脉largeartery) 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 (elasticartery) 。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 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 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 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 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 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 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管径1mn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动脉(smallartery)。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一般没有外弹性膜。 微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arteriole)。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解剖及心血管生理

运动系统(骨骼标本观察)与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一、运动系统(骨骼) 1、下图是脊柱的侧面图,请回答问题。 2、骨骼的形态结构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1、A侧位于人体的-------------(前面、后面) A 2、人体脊柱由-------------------------------------------------------------- -------------------------------------(骨)组成(请写出名称和数量)。 3、人体脊柱有------个生理弯曲,分别是:------------------------- --------------------------------------------------------------------------------- (请在图中箭头位置标示出来) 脊柱生理弯曲的意义是: 图1

图2-7是脊椎骨,属于颈椎的是图--------------。其中图2是---------------骨;图4是---------------骨。颈椎骨的主要特征是: 属于胸椎的是图---------;其主要特征是: 属于腰椎的是图----------;其主要特征是: 二、循环系统解剖(猪心解剖/心脏模型观察) 心脏解剖 图8 A B 图9 C 图10 B A

三、人体心血管生理 1、人体血压测定及影响因素 1)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表1 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单位:mmHg;n= ) 运动前运动后收缩压 舒张压 结论是: 2)呼吸加深加快对人体动脉血压的影响 表2呼吸加深加快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单位:mmHg;n= ) 平和呼吸加快呼吸收缩压 舒张压 结论是: 3)冰水刺激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表3冰水刺激对人体血压的影响(单位:mmHg;n= ) 刺激前刺激后收缩压 舒张压 结论是: 4)情绪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表4 情绪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单位:mmHg;n= ) 刺激前刺激后收缩压 舒张压 结论是: 2、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的描记 表4:心电图的分析 心律状况心率(次/分)心动周期(秒)P-R间期(秒)异常情况心电图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