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凭栏望潮玉海楼:瑞安乡贤孙诒让的心路历程

浙江省泰顺中学谭桂涛

一、教学内容解析

横瞻世界各地各国,纵览人类文明历程,古老的中华文明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然14、15世纪以来,古老帝国暮气沉重,而西方资本主义则蒸蒸日上,闭关锁国的清廷对此浑然不知而自我陶醉。爰及道光朝,外国侵迫日甚,“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使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不得不重新自我审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并非主动,而是“冲击——回应”模式,是在国势日蹙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举措,在各种声音的争论中,踽踽前行,历程坎坷;而人类对新事物的认知又总是先表面后深入,先“有形”后“无形”,先“形而下”后“形而上”,因此始则学器物,继之效制度,终于究思想文化。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史专题三即在介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介绍国人是怎样逐步“预流”的。

(一)本节地位

学生在学习前两专题之后,不由对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本节紧接其后,旨意很深刻:本节提及近代中国之落后,避免学生盲目自豪;同时又强调近代逐渐“预流”,避免消极悲观情绪,从而能够客观地、成熟地带着文化自知与自信看待近代文化转型。

本专题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即在介绍由器物到制度这一过程,思想文化则由下一节《新文化运动》介绍,从知识体系而言,第二节应是本节的一部分。新文化运动时期,不仅仅有“德先生”“赛先生”的传播,而且多家思想争鸣,后期则马克思主义传至,因此,第三节又可以视为第二节的一部分。综上所言,本专题三节课实则同一节,只是为突出重点、调整学习节奏才将后两课单列,笔者窃以为应在整体观指导下开展教学。

思想是经济、政治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思想文化的转型最能折射出社会整体的变化。例如,由维新思想的逐步成熟,是基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因此,可以说,本节也是1840年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具有重要地位。

本节介绍了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求索,体现出他们在关心时局、心系家国的时代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呈现了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的开拓意识、创新精神。历史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对青少年、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家国情怀的载体。在鼓励青少年效法前贤、继往开来方面,本节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性。

(二)教材内容

标题:标题是正文的“眼睛”,对其认真揣摩,有利于对正文提纲挈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标题如此措辞,指明了师生要思考的两个问题:世界潮流是什么?中国人是如何一步步顺应这个潮流的?

课前提示:对本节提要勾弦,介绍了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学习西方历程、维新变法的意义等。阅读之,有助于理性思路、把握重点。

第一目“睁眼看世界”:第一段介绍鸦片战争前的思想界,突出当时人们的无知和自大。第二段介绍林则徐率先“睁眼看世界”的状况。第三段,介绍《海国图志》及其主要思想内容并评价其进步意义,附有《海国图志》书影图片,有助于增加直观性并加深印象。第四段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简单介绍,应是因为:一番;一方面,该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学习领域上均是科学技术、器物,未上升到制度层面;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洋务运动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为便于学生对洋务派思想深入了解,还用“知识链接”进行了补充说明。

第三目“维新变法”:第一段,提及早期维新思想,指出其脱胎于洋务思想,与第一目衔接起来,并开启后文。第二段,介绍维新思想成熟的背景、主要观点。第三、四、五、六段分别具体介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维新思想,突出其特点,并附有人物图片。康有为部分,重点突出其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将他排在首位,应是考虑到他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梁启超部分,强调其代表作《变法通议》及其主要观点。谭嗣同部分,突出其对纲常名教的批判。对严复的介绍则强调其将自然学科方面的进化论作为武器,运用到社会方面,宣传变法思想。第七段对维新变法思想进行评价,指出其爱国性、进步性,并高度评价其对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四目“走向共和”:第一段介绍民主共和思想出现的背景,指出民族危机

加深和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民主共和思想兴起的原因。第二段介绍该思想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附有“知识链接”,使学生加深对章太炎的了解,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进步形象。第三段介绍该思想指导下,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第四段、第五段介绍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并指出其意义。

笔者认为:教材内容的优点是思路清晰,有助于学生捋清近代思想发展脉络;各阶段背景详细,有助于学生将思想置于相应历史条件下来认识。

缺点是:主要介绍各阶段进步思想,而对思想界的整体状况涉及不多,高中生在读书时,很容易将这些进步思想视为当时的主流,其实这些进步思想在各自阶段都是思想海洋中的孤岛,是趋势,而不是多数,只有强调各阶段进步思想在当时是少数,才能更深刻认识到其可贵性,才能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忽视了思想的复杂性,其实转型期的思想,进步中有落后因素,并非绝对化,只有看到同一个人(如魏源)思想“新中有旧”,才能立体、客观展示该人物思想,避免对人物思想“贴标签”,著名学者林文勋强调“从静止式、平面式研究到动态式、立体式研究”,可以我们认识该问题有裨益。对区域差异关注不多,其实这些进步思想在各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二、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及其背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

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②通过学习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对核心素养的渗透

教师应将考试说明、教材、时代精神等相结合,制定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备本节课时,有必要思考:让青少年、高中生了解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学习本节课,价值有哪些?主旨是什么。

近代凌夷、国事维艰的背景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心系天下、关心时局、开拓视野、寻求新知,为挽救民族危机、为振国兴邦提出系列真知灼见,推动当时进步,激励后人努力,他们对国家有赤子之情,对民族有拳拳之心。学习本节,要学习先贤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学习他们破旧立新、积极创新的开拓精神;学习他们面对顽固派依然以道自任、坚持前行的执着精神;学习革命派殉身不恤、蹈死不顾的牺牲精神。通过学习本节,强化“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转型期,人们思想往往新旧并存,并非绝对进步或绝对落后。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在研究》等研究成果,以“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著名的林则徐,对西学的了解也很有限,也有着很多守旧思想。同时,有些人虽跟不上时代发展,但个人道德、爱国热情很令人感动。学习历史,我们不能对前人既不能过于拔高,也不能过于苛责,应置身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他们、评判其思想。学习本节,可以强化“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学生学习国史的同时,也应关心家乡历史的发展。近代思想传播过程中,各区域接受先后、接受程度差异很大,这和各地的区位特点、思想基础等有密切关系。关注区域差异,才能把本节向纵深理解。近代新思想的接受,沿海早于内地,南方先于北方。即便均是沿海,各地差异也很大。魏源的《海国图志》早在1842年就撰写了,但浙江地区大部分知识分子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接触到这本书。据孙延钊撰《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温州瑞安孙诒让开始阅读此书是在1885年。学习本节,应注意“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傅斯年先生指出“史学即史料学也”,历史学科应是有一份证据讲一分话,

有九分证据不能讲十分话。本节介绍各思想家思想时,应以其著作中有代表性的言论为依据,使立论扎实。事实上,翻阅原始史料,我们往往有惊喜,感受到历史学科“千姿百态,令人销魂”的独特魅力。比如,瑞安孙诒让先生在当时的年代下,就已提出了“义务教育”等思想,令人击节赞叹。学习本节,应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该部分知识已有接触,但侧重史实学习,对分析、理论涉及不够多;高中阶段,必修一、必修二均涉及过与本节有关的知识,兹列示意图如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本节对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授课拟运用乡土史的视角,以瑞安名儒孙诒让先生的心路历程为线索,通过其思想的变化来管窥时代思想进步。授课地瑞安中学的学生,对玉海楼、孙诒让应该不陌生,部分学生可能亲自去过玉海楼,个别学生可能对孙诒让了解较为全面。教师应利用学生对孙先生的熟悉、亲切感,提供史料、引领思路,做好本节课教学。

(二)思维特点

高二年段的同学,经过高一阶段的思维训练,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均有所提高,逻辑推理、归纳判断、概括总结等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锻炼,而且瑞安中学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求知欲浓厚,因此课堂要避免讲的“太浅”。但毕竟还是高中生、青少年阶段,感性认识、直觉感官的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也不可讲的“过深”。教师应遵循由直觉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展教学。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明确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

(三)教学方法

文本解读:教材内容结论多,论证少。教师可围绕教材,搜集相关原始史料,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解读,做到论从史出,提高结论的扎实度,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创设情境:陈寅恪先生曾云“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教师引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设身处地感悟这些进步思想,对其局限性能够做到“了解之同情”。

阶级分析法:阶级社会中,政治家有着特定的阶级立场,该立场决定了他的视野、指向、思想等。思想具有阶级性。在学习各家思想时,不能忽视思想家的阶级立场。

讨论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做好点评总结,建立良性循环的课堂互动机制。

对比法:通过与同时代其他人的比较,才能看到进步思想的可贵性;通过不同时代思想的比较,才能看出社会思潮的进步。

问题导学法:为使学生思维“能放能收”,顺利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应设置与解决系列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考虑到本节面对瑞安中学的同学,因此,结合乡土史、家乡文化旅游之地玉海楼来导入,一是学生有熟悉感,二是玉海楼主人孙诒让先生的心路历程见证了近代思想的进步,三是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资源挖掘的兴趣。

师:同学们,(展示图片),这是哪项文化旅游景点?

生:玉海楼。

师:对,同学们对家乡文化资源很了解。玉海楼的主人是谁呢?

生:(可能只有部分同学知道)

师:是孙衣言、孙诒让父子。说到孙诒让,可能有部分同学知道。他是晚清大儒、思想家、教育家,为家乡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面前,这位乡贤有什么样的思想世界呢?我们这节课一起回溯到那个年代,和孙先生一起凭栏望潮玉海楼并走进这位老爷爷的内心世界。

(二)讲授新课

1、睁眼看世界

师:孙诒让先生出生于1848年,请同学们思考,当时的时代特征是怎么样的?

生:鸦片战争已爆发,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

师:1885年,时年37岁的孙诒让开始阅读《瀛寰志略》《海国图志》《地理备考》《海道图说》等有关西方史地的著作,并详细做了笔记和校注。

师:《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提供原始资料),魏源心目中的外国“长技”主要是什么?

生:科学技术、器物层面。

师:同学们请品味“师夷长技”,既然外国称为“夷”“蛮夷”,还要不要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呢?

学生:不会。

师:为什么《海国图志》早在1842年就编写了,孙先生在1885年才开始阅读呢?是孙先生个人视野狭窄吗?我们通过材料来理解这个问题。

材料: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师:战败后,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才是《海国图志》影响甚小的原因。那么,大部分中国人把失败原因归结为什么呢?

材料:(多数中国人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琦善等“奸臣”误国,是林则徐等“忠臣”没有受到重用,否则天朝怎么会败于蛮夷小邦?为使忠臣得志,不

产生奸臣,就必须加强大清的伦理纲常,臣民们都对皇上忠心。

——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整理师:战败不可怕,战败后大部分人还是妄自尊大,看不到西方的进步才最可怕。魏源等人的思想,在当时可谓保守海洋中绽放光芒的孤岛。魏源思想可贵吧?

生:很难得的进步思想。

师:再看一则史料,有关魏源思想的。

材料:在《海国图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师夷”“制夷”的言论,也可以看到无须“师夷”即可“制夷”的言论……就是大讲“师夷”工夫的《筹海篇》中,也有黄天荡(笔者注:宋代名将韩世忠战胜女真军队的战役)的故事。如果我们再看看他同时期的名著《圣武记》……似乎先帝们的方略武功亦可“制夷”。

师:可知魏源虽然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但也有盲目自大、顽固情结,何况同时代其他人呢?魏源进步思想的不彻底、矛盾性,恰是思想转型的体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价值是什么呢?

生:成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师:确实如此,关心家国、寻求新知的孙诒让很快得出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

史料:泰西工艺之巧,冠绝五洲。——孙诒让《大戴礼记斠补》

因西儒所已得者而益宣究之……以相竞于优胜之场。

——孙诒让《籀庼述林》

2、维新变法

史料:窃谓今日事势之危,世变之酷,为数千年所未有,中国神明之胄,几不齿于人类”。——孙诒让《兴儒会略例》(1895年)

教师:为什么孙诒让有如此强的危机感和耻辱感?(提示学生,读史料要关注时间,强化时间观念)

学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教师:材料反映了孙诒让的什么精神?

学生:关心时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孙诒让提出了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呢?

史料一:凡公举者,亦效西制以投票多少为凭……凡除旧布新,上不能独断,必付议院行;下有所欲陈,亦由议院达。——孙诒让《周礼政要》史料二:各省设矿务局,俾士民咸许筹集资本考察矿苗,由局给以文凭,准其开采……联各公司为总商会,申明约章,互相赞助。——孙诒让《周礼政要》学生: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教师:主张维新思想的孙诒让和其他维新人士志同道合,他们有什么样的交往呢?

材料:1896年,孙诒让读梁启超《变法通议》后,致信梁启超,表示“前读大著……于中国贫弱羸败之故,洞究其本”。

——俞雄《孙诒让维新思想及其实践》教师:阅读材料50页第三段,《变法通议》认为解决中国“贫弱羸败”的方案是什么?

学生:提倡民权,实行维新变法。

材料:(戊戌政变后)孙诒让冒着受株连的危险,写信给张之洞,希望设法营救谭嗣同等。——俞雄《孙诒让维新思想及其实践》教师:维新派中的激进派谭嗣同,除强烈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外,还批判什么?

学生:纲常名教。

教师:这在当时顽固派看来简直是“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了”。所以康有为认为直接宣传变法思想会阻力太大,他说“布衣改制,事大惊人,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教师:如何评价孙诒让等人的维新变法思想呢?

学生:爱国、进步,具有启蒙意义。

教师:其实孙先生还有以下观点,足以超出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思想。

民自六七岁以上无不入学者,不入学者责其父母……男女平等,咸得入学。——孙诒让《周礼政要》

学生:哇,义务教育思想、男女平等接受教育,难得。

3、走向共和

史料:时事至此,百无一望,新政亦万不及事。——1903,孙诒让《复刘祝群书》

教师:此时孙诒让对清政府是什么态度?

学生:失望。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提示同学们结合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学生:《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教师:此时孙诒让思想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材料:1906年,孙诒让辑录同盟会秘密刊物《民报》中的白话文,油印起来,作自己创办的学堂中的教材。——据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教师:同盟会主张什么思想呢?

学生: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教师:与仁人志士的孙诒让,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有没有交往呢?

材料:孙诒让曾获悉清朝浙江巡抚要捕杀章太炎,于是通信使章太炎得以走脱。——孙延钊《孙征君籀庼公年谱》

教师:章太炎对革命思想有什么贡献呢?

学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系统批判保皇主张,主张民主革命。

教师:1908年,60岁的孙诒让走完了他追求进步的一生,告别了他赤诚热爱的中国。他一生希望中国富裕强大,却没能看到这一天。

他辞世四十年后的1948年,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已经显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即将站起来。

他辞世七十年后的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步伐已经开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追求富起来。

他辞世一百一十年后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步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实现强国梦、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乡贤若泉下有知,亦当含笑。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作为孙先生同乡的瑞安中学学子,我当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