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概论内容整理

传播和传播学

一、传播

1、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2、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和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理解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二、传播学:

1、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传播内容:

它涉及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发展基础是20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研究人类传播的历史。这是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对人类传播发生、发展的历史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重要的包括传播思想的发展、传播实践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

(2)人类传播的形态。我们所说的传播形态是指人类传播活动的不同类型。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传播形态。在同一个社会中,因社会所需功能的不同也存在着众多的传播形态。因此,传播学必须研究这些传播形态的结构、功能及运动机理等。这是对传播学进行的细化研究。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所有人类传播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或静态的过程。从普遍意义上,对人类传播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深化研究,它深刻地揭示了传播活动的本体运动规律。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它是在美国诞生的。传播学之所以在美国出现,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1、政治背景

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另外在战争时期,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美国传播学的产生与两次世界大战密不可分。美国一战后,即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员会”,专门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一战结束时,人们对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宣传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有了相当的认识。二战间,美国军队空前广泛地利用电影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客观上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战争中传播的威力已有目共睹,和平时期,美国政治家利用传播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施政主张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家一个相对重要的标志。

2、经济背景

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惟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了经济实力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传播学的兴起与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生产扩大,随之而来的市场拓展和营销行为就前所未有地增加了。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日益壮大,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大众传播业。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社会背景

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互动中媒体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示出来。

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出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方面受众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中的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美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纷纷关注和研究传播业提出的新问题,如媒介与受众和社会的关系;媒介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等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均为现实的传播实践。关注实践,研究实践才是传播学兴起的根本。

4、学科背景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传播学具有许多学科综合而形成的特点,这种学科交叉性使传播学成为边缘学科。

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这些学科都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新闻学源于19世纪的德国,到19世纪末,在美国兴盛起来。

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学原有的研究范围已经无法涵盖日益发展的新闻业。新闻事业逐步扩大至大众传播媒介也,出现了大众传播学。它以人类社会所有大众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便是传播学。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特点

(1)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

(2)方法的综合性。

二、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1)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2)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前者为方法体系的指导、方向与范围;后者是方法论体系的具体化、实践化与成果化。可以更简单而具体的说:方法论体系是思想,方法体系是工具。

三、研究方法体系

基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

(一)区别:社会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为定量研究方法,而人文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方法。因而,传播学研究就形成了两个方法系统,两种方法系统有着一定的差异。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最大差别在于定性方法操作的是概念体系,而定量方法操作的是量化事实体系。可以说,这两种方法的分野通常可以在以下四个分析层次上体现出来:

1、分析客体。厘清研究脉络及目的,进而寻找分析客体,并赋予特征。

2、分析及其方法。具体操作研究步骤,包括资料的搜集、验证和归类。

3、方法学。研究过程的整体设计。在所使用的理论参考架构下,设计资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证明资料选择的正确,并进行资料的诠释。

4、理论架构。理论概念的组成,点出其他层次的知识论成分,赋予方法学在分析客体层面的解释力

(二)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定性研究就是建立一套概念系统,借助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结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结论。

1、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2、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的诸多方法中,诠释取向的研究方法引人注目。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符号互动论、民族志和小组座谈、投影技法等方法。

(1)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种理论影响很大。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展现行为的基础是他们赋予物体和情景的意义。意义是人们在互动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个意义在互动的诠释过程中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2)民族志学方法源于人类学。

这种研究方法有三个原则:第一,广义来说,民族志学研究应该关注所有的文化形式,包括日常生活、宗教或艺术;第二,由于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有必要从事长期的参与观察;第三,必须采用多重资料收集法,以核对观察中发现的资料。

小组座谈法一般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组织、引导6~12人的一个小组针对某个主题互相自由地讨论。

作为一种研究技巧,小组座谈会方法曾在二战时期用于研究宣传的效果。然而,在很长一段实践内,它都用来作市场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众传播学开始关注意义的生成和媒介内容与技术的阐明,这种方法才得以在传播学领域中复兴。群体动力所提供的互动作用是小组座谈会成功的关键。

(3)投影技法是一种间接的定性研究方法

其主要特点有:1、有隐蔽的调查目的。2、用无结构的、非直接的询问形式。3、可以鼓励被调查者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潜在动机、信仰、态度或感情投射出来。4、不要求被访者描述自己的行为。5、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将自己的动机、信仰或感情投射到了有关情景之中。6、类似心理咨询分析患者的心理,分析被访者所投影的态度。投影技法主要包括联想技法、完成技法、机构技法和表现技法四种类型。

(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所有这些研究方法都遵循一套严格周密的操作程序,即:1、确立研究假设;2、确定研究方法;3、收集各种数据;4、整理、分析数据;5、提出研究结论,以验证最初的假设。1、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的研究步骤包括:

第一,提出研究假设:即根据现有的基本理论,对某一传播现象提出一项有待证实说明的理论命题。这个假设可以是正命题,也可以是反命题,哈爱可以包含正反相对的两个命题。第二,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本项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一般来说,实地调查分为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两种。前者由于要对符合假设要求的总体范围内所有成员进行普遍调查,虽然这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情况,但是成本过大,所以传播学研究者常常采用后者,即抽样调查法。这种方法既可以以很小的误差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又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消耗。

第三,确定抽样方案:抽样方法一般有两种: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就是严格按随机原则,使总体的每个成员都有可能被选中作为样本。非随机抽样就是按照抽样调查者的意图抽样。这种方法主观色彩浓厚。传播学一般采用随机抽样。

第四,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主要是通过记录现场的观察和谈话,或请调查对象填答问卷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因此,问卷的结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资料的收集,其作用至关重要。问卷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二是调查对象的意见、态度、行为倾向等。前者在日后的分析处理中,一般被视为自变量;后者一般被视为因变量。问卷中的问题分三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混合式问题。问卷设计中多为封闭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先在一定范围内试行填答进行测试。这是为了发现问卷中不合理的、含糊不清的指标以进行修正。最后将修正完的问卷通过面谈、邮寄、电话等方式进行实际调查。第五,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将收回的问卷整理分组,进行统计运算,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看统计的结果能否验证研究开始时提出的假设。这种分析分为三种:描述性分析,即对统计结果进行初步归纳、描述;推测性分析,即分析各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性分析,即提出最后的研究结论,可以证实还是证伪先前提出的假设。

实地调查法强的实地的考察,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比较客观、准确和全面,但是它对实际对象中的复杂的相关性,特别是其主要作用的因果相关的概括仍显得不尽如人意。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内容分析法适用于一切传播的讯息内容。内容分析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说什么”(传播内容)和“怎么说”(传播形式)。一般情况下,对这两个层次都要进行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实施程序:

首先,提出研究假设,并根据这个假设确定雅安就范围。可以根据时期、媒介种类、传播的讯息等指标确定要分析的范围。如果确定的范围中研究对象过多时,也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研究。

其次,制定分类表。目的是将分类表作为观察和测量讯息内容的同意标准尺度。一般分类表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将研究内容分成若干大类;二是在各大类之下,再确定若干个“分析单元”。所谓分析单元是进行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一般以特定的单词、词组、句子、任务、事件名称等作为分析单元。分类表中必须对所使用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确而严格的界定。分类表的制定一定要仔细、周密,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与校正,方可使用。

第三,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然后计算出各种类别所占的比例,各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数。最后,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第四,验证先前的假设,提出结论。

内容分析法可以科学检验假设、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息来源的特征、检查传播中不符合标准的内容、分析说服的方法、分析文本、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的模式。内容分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如果研究者的判断失误,他所选择的材料不能如实地反映问题的真实情况,那么在其后来的研究中,无论其研究步骤和方法如何精确,也不能得出与事实相符的结果。简言之,内容材料必须能代表总体,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因此,要对所有分析的内容材料进行事先的审核。二是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了分类表的严密与科学。这将影响到分析结果客观和准确。因此,要对分类表进行事先的单独评价。

3、实验法

实验法源于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室内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室外实验法)。

实验研究第一步仍是提出假设。

第二步,简化众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确立其中一对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第三步,控制、实验,将选择出来的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相

同,特征相似。给实验组提供经过简化并确定的自变量,给控制组提供的则是普遍的、非研究所用的自变量。

第四步,统计、分析,将实验所得的大量的变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从中得出某些结论,以此结论对假设进行检验。

控制实验的优势在于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实验因素,而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是,这些实验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实验情景被简单化了,其发现还要经人演绎,因此,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众多因素都被忽略了,其结论必然带有误差。

为了弥补控制实验法过于纯碎、人为的缺陷,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中又出现了将实验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自然进行的趋势。这种方法就是“自然实验法”。这种方法相对控制实验法而言,真实可靠,客观准确,但是在社会真实情景中进行实验,难于控制。进行自然实验,可以用“分别进行”的方法,用两种方式、途径或媒介将讯息发送出去,随后通过电话访问、上门询问等方法测定实验的结果;也可以事先设计好一个研究方案与程序,然后等候一个合适的时机,当事件一旦发生,研究者便进入,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这种结果就非常可靠。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式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法。传播学中个案研究使用的不是很多。所谓个案研究就是检验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的特征。一般是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而前面的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都只对总体的某几种特征进行研究描述。(1950年,怀特首次用个案研究法对“把关人”进行实际研究。)

个案研究只涉及某一个别案例,它不能像抽样调查那样,可以据此作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的推论。因此,个案研究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前期结果都是从案例研究中得出的,也不证实什么假设。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它详细、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观点、见解,可以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经过后续的其他类型的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经验学派

1、定义: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2、经验性方法: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比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进行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十九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应用。

3、意义:反对从观念到观念地对社会现象做纯主观抽象的说明,强调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的重要性,主张从环境或外部环境的变量出发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也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局限: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尤其是作为社会实践主题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单纯地运用经验材料就能加以说明。

在目前情况下,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

依赖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材料,在考察社会历史过程以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使他们的学术立场有一定倾向性,主张用纯客观态度来考查社会只是幻想。

4、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

(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这种方式认为,判断实物的标准不是思想或语言本身,而是思想所引起的客观行为。实用主义认为“真理就是效用”,而社会科学必须立足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经验学派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而认为是一个有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社会,因此,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变革显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二,批判学派

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主要流派

1、政治经济学派

代表是英国的默多克和格尔丁。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复位的物质力量,则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现状。

政治经济学派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大众传播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解释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传播内容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2、文化研究学派

也称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霍尔、莫利等。

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4、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P260

传播学发展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1、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成为宣传学的经典之作。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宣传分析已被纳入传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之中。

2、开创了内容分析法,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研究中,他就运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这“实际上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3、1946年,拉斯韦尔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与舆论》出版,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基本传播过程——“5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他的这一模式成了传播学中经典的传播模式。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5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4、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拉斯韦尔还从外部功能上分析了传播活动的作用。他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即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这一观点经过后来学者的发展,也得到了丰富。

二、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1、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它最早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理论”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一个重要启示: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主义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

2、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等提供了圆满的解释。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三、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1、他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他是受先从受众的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及其助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提出了“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由此,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先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且会受到社会基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削弱。)“两级传播”的观点,对否定“枪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多级传播理论”。

2、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从而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手段,扩大了传播学的观察视野。

3、他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许多方法论的创新都是由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合作者开创的。

4、拉扎斯菲尔德还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其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便发挥着其他许多大学的研究机构模式的作用。研究机构更加灵活,更有侧重点。他创造了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拉着斯菲尔德促使传播理论具有了行政研究的特色,更广泛地说,他使许多社会学研究具有了这种特色。

四、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1、他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研究。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与社会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对传播的效果仍不失一种有意义的预测。

2、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枪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3、他的学术成就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他主义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五、集大成者——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

威尔伯·施拉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正是他创立了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1、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这是他最大的功绩。(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便是1949年由他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关于传播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主要还限于挖掘前任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2、施拉姆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一生共写有三十多部传播学论著。他的著作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性著作,一类是应用性著作。(代表作主要有:《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新媒介》1967、《传播与变化》1967、《传播学手册》197

3、《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传播学概论)1982)

3、施拉姆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他先后亲自创建过四个传播研究机构。通过这些教育、科研机构,施拉姆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生,造就了许多后起之秀。

4、他曾周游世界,推广美国的传播学。他曾经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传播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内向传播

(一)定义

内向传播,也称人内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主我”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内向传播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内向传播是传播学对信息范围研究的第一个层次。它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里机制的反馈现象。)

【教程】内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总论】内向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二)主要特征

内向传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传播活动,它也具有传播活动的基本条件:传播者、信息、受传者。它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

1、隐蔽性。这种自我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身,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他人共享。

2、内动性。自我传播和其他传播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融为一体的,而且往往变现为矛盾的统一。内向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会在主体的人的思想感情上得到反映,而主体自己也会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反馈信息。但是,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

3、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信息从甲流动到乙,并同时从乙流动到甲。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过程完成“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对话。就在一瞬间,一个完整的自我传播过程就完成了。

(三)意义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处理信息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构密切相关,但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能动性。

3,人内传播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应。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它不是对已有的知识、观念、思想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积极劳动,在一致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未知,创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活动。人内传播伴随着创造性地思维成果,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定会对其他传播类型产生重要影响。

(四)形式

1、感觉和知觉

客观世界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各种信息通过人全身的各种感受器,经过传导通路,进入大脑皮层中枢而形成一种主观印象。这就是人的感觉。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通过主观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刺激信息进行综合和解释之后形成的。

2、记忆

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记忆。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表现在他曾经感知过的、做过的、发生过感情的或思考过的东西的识记、保持和以后的再现中。依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3、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周围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人对周围世界的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内在属性和事物规律的认识,这一结果形成了许多现有的科学规律、法则、定律、定义和规则等。

4、想象

想象是人在过去从来没有感知过的对象和现象的映像的创造。想象是人体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合作的结果,它是对人头脑中旧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形成的新形象,而不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主观臆造。

5、情绪和感情

有些人认为,情绪和感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也属于内向交流的正常形式。它是人对所认识的东西或所做的事情,对其他人和自己本身的态度和体验。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情绪和感情,在回忆、想象和思维活动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五)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评价和社会期待值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由此看来,作为自我传播的内向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内向传播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米德认为,“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作为内向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也是对内向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布鲁默指出,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但是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额

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3、内省式思考——内向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式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向传播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称为“内省式思考”。

根据米德的研究,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由此而言,内省式思考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内省式思考的这些特点同时也是内向传播的特点。它充分说明,内向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想的活动,内向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与此同时,这种反映又不是对社会关系或社会实践的消极、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具有独自的特殊规律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内向传播反过来会对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内向传播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六)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递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信息或新事物,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认知基模”的东西在起作用

基模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向结构。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时,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导引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基模具有以下特点:

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一般来说,基模并不是以每个具体事例为对象,而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并有从较抽象向较具体分层的结构特点。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包含着知识、经验以及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包含着价值甚至情感倾向。它们并不是凌乱地、互不相关地保存在记忆中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关联性,以有机的结构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的。

4、基模的功能是在我们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作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我们对新信息的反应。因此,一般也认为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1,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事件或者信息时,我们头脑中的相关基模就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当中。

2,当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我们认知基模相吻合的时候,我们倾向按照原有的揭示和态度来对它。

3,当新信息与我们的认知基模有不吻合之处时,我们会对新旧信息的各特征进行比较,补足新的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

4,新信息的处理结果对认知基模会产生两种影响:如果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会起到强化原有基模的作用;如果有矛盾之处,则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

5,作为每次信息处理的结果,无论是被强化的原有基模,还是碑改变形成的新基模,都会作为分析、推理或判断的依据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

*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之际,提出了一种称为“详尽分析可能性”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后者则是沿“边缘路径”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在同一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上述两个路径也许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对信息的某些特征、环节、某个细节我们比较关注,我们会沿“核心路径”加以处理;对另一些特征、环节或细节没有兴趣或参与动机,我们则会沿“边缘路径”加以处理。一般认为,由“核心路径”的详尽信息处理所引起认知结构或基模的变化更深刻。

二、人际传播

(一)定义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有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二)基本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2、人际传播的信息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就是说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映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因此,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情感方面,其效果好于其他形式的传播。

4、人际传播能够满足受众个性化需要。不像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在人际传播中,个人的需求能够充分满足。交流的内容可以控制,交流的进程也可以控制,全部取决于交流双方的个人需要。

5、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这里所说的非制度化,主要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6、直接性。传播内容只经过物理转换,不经过他人主观加工或处理。

7、随意性。传者和受者的位置在交流过程中可随时互换,传播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根据现实情境做随时的调整和改变。

8、私密性。由于人际传播是一种直接交流,只要双方不公开交流内容,传播将具有私密性。以上可以看做是人际传播的优点。但是,事物总有两面,人际传播的覆盖面窄、易走形、信息不易储存等则成为其不足之处。

(三)意义

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他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个人来说,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认识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四)人际传播的动机

1、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这里所说的信息是狭义上的,即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情报。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动机。人社会动物,个人离开了他人,离开了他人的社会交往和协作,同样不能生存。世界上没有纯粹属于一个人从事的活动。

3、个人要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一个基本前提是既要了解自己,又要了解他人,

还要让他人了解自己。所以,人际传播的第三个基本动机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识。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一个人社会成就的高低,在很大程度是受到他的自我意识的英雄,而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传播中形成的。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认识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恩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够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相互认知也是确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的重要条件。只有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社会协作才能顺利进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人际传播。

4、满足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里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这里包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娱乐伙伴等。与周围的他人保持容器额的关系,能够使人心情愉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心理学表明,调节人的心理状态时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

【总论】认识自我的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需要;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情感沟通的需要。(p98)

(五)人际传播的基础

自我表露(自我表达)

所谓自我表达,即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自我表达是否准确,表达方式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人际传播的效果。

1、对于自我表露,一般从五个方面来评价:

(1)表露的量。即个体向其他人展现的个人信息的量之多寡。一般来说,人们相互间表露的信息量成正比,你对我表露的信息多,我自然也会对你表露更多的信息。

(2)表露的积极或消极性质。即自我表露的主动程度。如朋友之间在酒过三巡之后的肺腑之言,与犯罪嫌疑人在被审讯时所作的交待,在主动程度上是有天壤之别的。

(3)表露的深度。即所表露个人信息属于可公开的个人信息,还是较具隐私性的信息,还是深层情感,这是因人、因时、因事、因环境而异的。

(4)表露的时间选择。即某种信息在人际传播双方交流过程中被表露的时机。人们会选择在人际交往的不同时段,表露自己的不同信息。从量上来说,自我表露呈现“U”字形;从深度上来说,往往使由浅及深的。

(5)表露的对象。所有人际传播的对象,都是个体的自我表露对象。人们最愿意向之表露的对象,除了不再见面的陌生人之外,多半是挚爱亲朋。

2、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无疑是语言。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也是自我表达的最基础的媒体。书写于洋是在文字发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不能或不便使用声音语言的场合,书写语言便成为人际传播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

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媒体,但不是唯一的媒体。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3、姿态的传播功能

自我表达的有效媒体之一就是姿态。姿态在狭义上指手势和身体的各种活动姿势,在广义上也把面部器官活动构成的表情、神色等包括在内。

(1)强调语言。(2)补充语言。(3)代替语言。(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4、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5、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不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展示个性是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种展示如果超出普遍认可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规范的范畴而达到伤风败俗的程度,同样会受到他人的蔑视而陷于社会孤立。因此,自我表达并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不是单纯通过可以修饰,而是通过展示真实的自我而使人格的感染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真正得到周围人的高度评价。

二、约哈里之窗

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提出来的。

这个窗格将人们进行自我表露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按照自己或对方是否了解分为开放区域、盲目区域、秘密区域和未知区域。【透明窗格包含了自己知道和别人也知道的有关自我的信息,如性别、仪表、职业、行为,这是自我的开放区域。不透明窗格包含的是别人感受到而自己去不知道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所谓旁观者清,有时候别人对自己的优点、缺点反倒看得真切。这是自我的盲目区域。隐蔽窗格包含了只为己知而不能为外人所知的信息。秘密,人皆有之,有些个人的行为、情感和思想是不便于或不需要让别人知晓的,这是自我的秘密区域。未知窗格表示自己不知道和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情况,如一些自己还未被开发的才智、潜能以及潜意识等,这是自我的未知区域。】由于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自我表露的情况不同,各个区域的大小也不同,而且受时间、地点、交往对象等制约。事实上,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缩小不透明窗格和隐秘窗格,开发未知窗格和扩大透明窗格的过程。

(六)人际传播过程

符号互动论

认识一致论

循环模式

三、群体传播

(一)群体定义及其类型

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二)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就是说,参与群体活动的个人都是带着某种共同的目的的——共同的利益、关注点、兴趣等而集合到一起的。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这两个特征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这种机制称为群体的组织性。

(三)群体分类

初级群体:首属群体,一亲密的、面对面的组合为特征的群体。

参考群体:那些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不管个人资质如何,都按照它来确定位置。几十个人不属于这类群体,也会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自我评价和行为取向来向他们靠拢。

偶然群体:人们临时组成的群体,在聚集起来之前,这些人彼此不认识,他们的聚集也没有必然性。

(四)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因此,群体对社会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群体对个人成员来说。(1)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人的许多社会需求和愿望仅凭个人力量或条件是得不到满足的,只有加入到一定的群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实现。这些需求和愿望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2)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将自己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并按照该群体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动,是防止个人发生社会偏离和陷于社会孤立的有效方法。

(3)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通过个人和群体的一体化,通过与有着共同关注点的其他成员交流信息和经验,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可以促进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实现。

(五)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是实现的过程。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3)群体归属感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

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群体中传播结构的信息的流向和流量是群体意识形成的两大因素。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

(六)群里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全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2)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是说服效果衰减。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那里,它还会唤起一种“自卫”行为,时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额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一般认为其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息压力,二是趋同心理。

所谓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四、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一)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此即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谎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确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把集合行为看做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把稽核行为中的传播看做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达到临界点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焦虑和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

(2)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今年来频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网民集合行为,也多是由刺激性的网络信息所引发的。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或公开度极低的状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留言。

(二)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制约因素有: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与群体暗示相联系的另一种机制是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创办的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群体模仿是解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的另一种理论。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的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在其他类型的集合行为中,这种非理性模仿的发生则基于另一些原理,其中之一是“匿名性”原理。集合行为使个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一个人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作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2、流言的特点:

(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话题,这些事件或敏感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

(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在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流言传播的形态、渠道和特征都有很大变化: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更难判断信息的可靠性;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同时,网络论坛、博客、跟帖等发布平台的媒介性,也改变了过去的主要经由人际渠道传播的特点,使流言有了同事是大面积传播的可能。)

3、流言发生和传播条件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_传播学访谈录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 ———传播学访谈录 采访人:北京广播学院 韩运荣 被访者:暨南大学新闻系副主任陈卫星博士 您对西方传播学的总体印象如何?对此有什么具体的学术评价? 答:西方传播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有个一致的定论。十多年前,我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法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按照专业目录选定的学科是信息传播学,我隐隐约约的知道,在国外研究电影之类的大众媒介是被划分在这个学科里面。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跟我想的不一样。课堂上讲了很多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结构分析、社会学、符号学、控制论、语用学、精神分析乃至法国人自成一派的媒介学(Mediologie)等等内容,当时学得很艰难,至今也不敢说很有收获。这些学科在理论建构上都很有内容,或者说很有诱惑性,外延很大,把信息传播活动当成社会再生产中的象征活动来看待,跟社会活动本身贴得比较紧(比如公共传播、组织传播和企业传播),同时又保持批评立场的理论自主性,对市场经济的商业化逻辑过多地渗透传播活动有警觉意识。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技术性的课程,法国毕竟是符号学理论比较发达的地方,有关对信息和媒介文本的话语分析的课程,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充分体现了法国学派思维精湛的特色。 1997年初回国工作时,我发现在国内传播学界盛行的是美国的经验—功能主义流派,其特点是有很多应用公式和实用技巧。其实从美国经验—功能主义流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一开始就是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扩张,特别是美国干预世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的需要直接相关的。从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活动迅猛发展的背景是和美国的企业需求和美国政府包括五角大楼的投资分不开的。之所以经验—功能主义学派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世界上建立了霸权地位,整个西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领导权在美国手上,这为美国在全世界范围推行的政治和经济扩张当中所伴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机会。如何通过大众传播来证实美国的支配地位和冷战中的主导权,经验—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恰好在美国内外提供了一个富裕社会的形象,这个社会能够提供各种满足。从传播角度来说,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人是自由、自治的,可以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证明人际接触超过大众传媒的强力。从总体上来讲,作为一种传播战略和一种解释形式,美国传播学界的传统学派是一种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需要,鼓吹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在内的美国模式,为美国的国际干预提供合法化的理论根据,并从中提炼出大量具有明显政治内容的研究术语,比如“思想战”、 “征服精神和意志的斗争”、“意识形态战争”、 “政治战”、“真理攻势”、“宣传战”、“词语战”、 “间接侵略”、 “煽动”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功能主义分析总是和美国政府站在一起鼓 93

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004-2007)

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004-2007) 摘要:全面阐述了近年来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包括学术专著、教材、论文的出版发表情况,介绍了国内有关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队伍建设情况,并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289-03 1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1.1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出版情况 1.1.1体育新闻传播类学术专著数量激增,领域拓宽2004年7月,成都体育学院郝勤教授所著《体育新闻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中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学开始登堂入室,进入高校学科体系行列。仅2004-2007年三年半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译著即达到了21部之多。这些专著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体育新闻理论、体育传播理论、体育新闻业务、体育媒介营销、奥林匹克传播、体育媒介研究研究领域。 1.1.2实证性研究受到关注实证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最推崇最重视的研究方法,也是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近年来,在08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国内学术界开始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体育新闻传播问题。这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是2004年出版的《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申奥篇)》与《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雅典奥运篇)》。这两部书均由北京传媒大学柯惠新教授等著,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与方法模式。 1.1.3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类专著处于空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是本学科的基础与出发点。但截止到2007年7月,我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有关这方面的学术专著更处于空白。 1.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2004-2007)发表情况 2004年以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数量成倍增长,研究领域与范围从体育新闻研究拓展到体育新闻传播史、体育媒介营销、体育传播与新媒体、体育广告、体育电影等。 1.2.1发表核心学术期刊上体育新闻传播学论文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发表在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上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共278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传媒观察》、《新闻战线》、《新闻界》、《新闻大学》等12种新闻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78篇;占64%;在《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00篇,占36%。 1.2.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选题范围与分类情况 1.2.2.1体育新闻基本理论研究从2004年始,我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从1997-2003年期间,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开始起步,但每年论文不超过20篇。而从1994-2007年上半年,在新闻类和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方面的论文达到120篇,其中绝大多数是2002年以后发表的。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 姓名:柴宇学号:N20814022 摘要:经过一个学期的传播学课程学习,我对传播学有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其中的部分代表理论着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知识沟;本土化,亚洲中心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传播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此外,传播学还要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所以,人们称它为边缘科学,意思是处在多种学科的十字路口。各种社会学科的理论又往往成为传播学理论的一部分。但是,传播又有它自身的理论,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立足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增养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智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首先了解人于人怎样建立关系。 “知识沟”假想 知识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播事业飞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在接触大众传媒方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 但是,在新传播媒介领域(例如电脑、网络、移动电话),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则很明显。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不少调查表明,中国电脑和网络的用户主要集中于男性、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在拥有电脑的家庭中,许多人还只是作为“电子游戏机”来使用,而未能较全面地发挥它们的信息处理功能。 针对以上现象,中国的传播学在致力于两个方面的研究:1、新闻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1、普及研究主要从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信息接收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调查人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识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2、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事业和信息落后的地区。以便找到更好的对策来缩小知识鸿沟。 亚洲传播学的现状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在传播学的发展中,西方话语和研究范式取得了“普遍性”的地位和权力,它规定和控制着传播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以及思维和表达方式。然而,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普适性,这种普遍性是在于“特殊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真理性”地位的,它不能否定,更

发展传播学简介

发展传播学简介 (本文取自一位考北大的同学的读书笔记)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那个年代,亚非拉各洲的“独立运动”不断,但新生国家如何发展却是个严峻的问题。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敏锐地嗅察到这片新的广阔天地,并借此使传播学真正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尤其是走向了大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发展传播学按理说如今有点过时了。但其实南北差距正在被因特网不断拉大,理论虽陈旧,但这个命题却潜力无限。 发展传播学 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 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 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 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一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人类传播历史源远流长,对于传播的研究也一直持续着。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在20世纪以后的事。传播学研究者在论及传播学的源流时,一直沿用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的观点:传播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将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作为四大奠基人。 传播学之所以在这个时代产生具有如下的时代背景 1、政治方面: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主张、树立形象、争取竞选支持。两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进行了相关的传播实践活动和深化研究也直接催化了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 2、经济方面:美国是二战前后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自由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市场拓展与营销行为增加,广告、调查公司大量产生,企业普遍较关注营销环节中的传播问题,支持传播研究。大众传播业在战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竞争的压力迫使传播者思考并完善传播技巧、传播效果与受众等问题。 3、社会方面:美国的社会生活与大众传播关系日益密切,媒介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大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关注并研究传播; 4、学科及人才基础:传统学科的发展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提供了学科背景。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迫害,大陆专家学者涌入美国,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人才基础。 5、总之,兴起于美国有它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学科背景,而研究实践才是传播学兴起的根本。 自我开始学传播学这个学科以来,已经度过了即将五年的时间。自我知道这个学科,几乎已经是七年时间。这些年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曾经问我“传播学是学什么的?”,也有很多家长、朋友以为我是学“船舶学”。至今仍然还有一些人不相信,传播学能够自然构成一门学问。这是因为,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传播这件事在我们看来太自然。它依靠我们身上的嘴和耳朵等感官即可完成。即使过去了百万年,也只不过增加了几种简单的载体。动动嘴皮子,人人都会做。最多再写写字,这有什么需要学的呢? 大众媒介的出现,把这个局面打破了。一门学科的出现,一般既意味着,这个学科所研究的领域拥有了人类以前意想不到的价值,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方面又意味着,这个学科所代表的现象已经超出了直觉的范畴,需要引入复杂的理性工具去研究。 所以,价值、影响、工具就是一个学科兴起的三个重要因素。然而我们还需要补充第四个因素,那就是社会。 跟很多同学想象的不同,学科尤其是人文社科,并不是中立的,而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这样的问题,直接限定了一个学科的结构。因此,美国研究,带有典型的经验色彩和商业气息,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思考题,不妨想想,如果传播学在中国或者在苏联创立,会是什么样子呢 传播学概念

传播学专业 各方向介绍

传播学专业(050302) 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本方向的专业复合性要求具有相对宽泛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开设了传播全球化研究、基础统计学、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方法等重要的传播学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文化外交研究、新媒体传播形态与传播规律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加强了传播理论课程的比重,也更加有效提高了课程之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2.应用传播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那个年代,亚非拉各洲的“独立运动”不断,但新生国家如何发展却是个严峻的问题。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敏锐地嗅察到这片新的广阔天地,并借此使传播学真正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尤其是走向了大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发展传播学按理说如今有点过时了。但其实南北差距正在被因特网不断拉大,理论虽陈旧,但这个命题却潜力无限。 目录 ?1学科简介 ?2发展传播 ?3三个阶段 ?4理论方向 ?5应用方向 ?6相关资讯 1学科简介 发展传播学是施拉姆在60年代时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的。那个年代,亚非拉各洲的“独立运动”不断,但新生国家如何发展却是个严峻的问题。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敏锐地嗅察到这片新的广阔天地,并借此使传播学真正走出了美国,走向了世界,尤其是走向了大片百废待兴的土地。发展传播学按理说如今有点过时了。但其实南北差距正在被因特网不断拉大,理论虽陈旧,但这个命题却潜力无限。 2发展传播 一、产生背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概括起来,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价值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力产生于人类在科学革命推动下所获得的空前增长的知识。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等于现代化、

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基本观点 (一)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1、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3、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二)威廉哈森:具体化5个方面 1、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大任务; 2、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3、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4、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是: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批评者认为这种理念为旧式极权主义提供适时的理论基础)。 5、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具体理论和人物 (一)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 1、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能有效促进国家发展的观点,强调信息传播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可以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也可以减缓变革中的困难和痛苦。”

传播学课后题

传播学课后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7、什么是“传播隔阂”? 8、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9、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10、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性是什么?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

术的意义。 1 / 12 7、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8、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9、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10、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11、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简述符号的定义。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5、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6、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7、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8、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9、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 10、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传播学三大学派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霍夫兰 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 施拉姆 (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 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 (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 (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 2.麦克卢汉 3.梅罗维茨 4.莱文森 5.詹姆斯·凯瑞 (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 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着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着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他关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传播学在中国20年的发展轨迹以及在这轨迹上的几个亮点,并对传播学未来走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轨迹亮点未来走向 传播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而正式作为一门学问的“传播学”(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则完全是从国外引起的“舶来品”,其最早的引起可以追溯到50年代①,但当时的影响极为有限。如果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初具规模的译介算起,传播学在中国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 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20年。这是中国思想解放、经济转轨的20年。正是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之下,传播学在中国获得了生长的土壤和空间,完成了从起步到腾飞的发展阶段。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起步 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引入问题,一般可分为两次。一次是50年代的早期引入,这方而的代表人物当属郑北渭、张隆栋、王中等教授,他们在教学及研究中都曾有过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的先例,复旦新闻系的一个没有刊号的杂志《世界新闻译丛》也曾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②。可惜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种引鉴刚刚露头便无疾而终,很快就中断了。再次的引入已是20多年以后的事情。70年代末,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一本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 上介绍了传播学的一些情况;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此为开端,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也相继在大陆出版发行,如《报刊的四种理论》(1980年)、《传播学概论》(1984 年)、《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年)、《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年)等。后来许多学者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一举措视作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真正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一时期,百废待兴的中国开始敞开胸怀,放眼看世界。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参考文献: ?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 ?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 ?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 ?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 ?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 ?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 ?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 ?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 ?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

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类传播理论》P68) ?“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传播理论》P85)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一)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韦氏大字典》: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的记号或标志。?《辞海》:信息的携带者。 ?《现代汉语词典》:记号;标记;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符号: ?美国的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沙莲香,1990)。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困境和理论创新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困境和理论创新 【摘要】本文以我国的传播学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发现和提出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困境问题为基础,深入探讨如何实现理论创新。并以议程设置理论为例,充分说明其可能性。 【关键词】本土化;批判学派;议程设置 自1978年传播学引入中国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相较于其他的学科发展,传播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 这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传播学架构基本建立起来,且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传播学在我国发展至今,仍有许多问题,使得其发展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之中。 一、我国传播学发展现状 (一)传播学教育的高校规模快速膨胀 自从1998年新闻传播学上升为国家一级学科来,国内传播学教育的高校规模快速膨胀。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9年的124个增长到2013年1080个。且学科设置更为科学合理,1998年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基本专业和传播学、媒体创意两个目录外专业,到2012年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五个基本专业以及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两个特设专

业,看出专业设计更加贴近实用需求。 (二)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传播学论文发表数量逐年上升,2012年的数量相当于1998年的3倍之多。 (三)网络传播仍然受捧,研究体现一定深度 近年来,网络传播一直是人们话题,微博、微信的研究也一直不曾间断,研究深度逐渐展现出来,不在单单停留在概念解读、基本特性等基础层面的讨论上,而是形成了几个研究范畴,例如:微博舆论微博与灾难预警及处理研究政务微博方面,而这正是社会现实在学术研究中的折射。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困境 (一)难以实现的本土化 传播学的“本土化”一直是热门话题。自1978年的中国第一次传播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人兼中心主任余也鲁教授在演讲中提到:“我们除了可以在中国的泥土上学习与实验这些(西方传播)理论外,以中国人的智慧,应该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播学的理论与实际,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传播学的本土化,或者传播学的中国化,一直是研究的热门命题。 虽然传播学本土化这个话题已经翻来覆去的谈了近三十余年,然而,如今就传播学本土化成果看来,停留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传播学在中国的引进、发展与创新

传播学在中国引进、发展与创新 ——以中国大陆出版的传播学专著、译著为据 张健康 摘要本文以《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为依据论述传播学在中国的纵向发展的介绍引进、探索发展、评价创新的三个阶段,对传播学专著核心作者的功绩进行了总结。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思考,提出中国传播学的倾向性、学理性等优点,而存在视野狭窄、过多的重复性与较强的依赖性、重定性轻定量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中国传播学发展的本土化、分支化、定量化、融合化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 作者简介:张健康,男,1973年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讲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杭州 310015) 专著、译著是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表述,是一个学科研究领域中取得进展和成就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变化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学科研究的进展情况,所以本文拟以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辑录的《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①为依据,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的思考,论述传播学在中国的纵向的发展情况,从历史过程和现存态势中揭示中国传播学的研究优点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播学的研究是在清除十年文革对新闻传播学的极“左”思想影响的干扰和破坏的背景下开始的,并在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传播学理论进行理性的考察和审视中显示出其前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大陆最早的译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于1981年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然后是到了1983年,这一年有两本传播书籍——《传播学(简介)》和《传播媒介的垄断》出版。其中《传播学(简介)》是这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而《传播媒介的垄断》是由林珊等译的美国的传播学著作。这两本传播学著作的出版可以说是对1982年春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访华、1982年冬我国大陆第一次传播学会议召开的积极回应。到1986年为止,传播学著作的出版数量还是很有限的,且多为译著。这段时间有两本重要的译著要提:一本是陈亮等人翻译的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代表作《传播学概论》(1984),另一本是陈韵昭翻译的赛弗林、坦卡德侧重工具性、方法性的专著《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1985)。这两本译著看来虽然不无值得推敲之处,但作为大陆出版的第一批传播学权威译著,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其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1986年,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提出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标志着我国传播学真正从介绍走向尝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者,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西方传播学理论进行汇集梳理、分析研究,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批传播学专著。1986年居延安编写的《信息·沟通·传播》出版,此书内容几乎涵盖了传播学大部分研究命题,是一本很好的普及性传播学读物。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部系统性和理论性很强的传播学专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由邵培仁、戴元光、龚炜合著出版。此书系统地阐述了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涉及传播学产生与确立、传播原理、传播结构与模式、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传播技巧、媒介理论、效果理论、研究方法等西方传播学的几乎全部理论问题,资料丰富翔实,“填补了国内传播学著作和教材空白”,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对于以往的以译为主,《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一书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在某些地方略显稚嫩,但却十分强烈地显露出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们的深邃的思索的灵动,其创新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可以认

传播与传播学的起源发展分类研究方法

1、【信息】:香农—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 择制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是集合名次,包括音讯、消息、通知、情报等,是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2、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第一,他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 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3、【传播】:帕克—所谓传播,即在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 和看法的社会心理学过程。书上—所谓传播,及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他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授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A、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B、施拉姆说:“我们 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么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教别人,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C、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总的来说,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A欧洲源流:塔尔德和他的模仿理论——塔尔德,法国的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的,大量行为是模仿。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既然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那么传播也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另外,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做了详细分析,对舆论主体作了严格界定,提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在理性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齐美尔和他的网络理论——齐美尔,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成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臵,也就是与谁有这信息传播的关系,齐美尔将这个传播网络描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和启示知识分享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和 启示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和启示 关于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课题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并形成大众传播学中一门学派:发展传播学。这门学派发端于50年代,不断发展、变革,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对这一理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发展传播学作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学术研究,甚至对一些国家的传播政策起过影响作用。 发展传播学的第一批代表作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 ),Pye Lucian的《传播与政治发展》(1963),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1964)。 勒纳这本书是根据1950年到195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对六个中东国家所做的一次大规模社会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写成的。在书中,他提出了传播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其理论的核心是以城镇化、教育普及、大众传播发展和人的社会参与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现代化的过程。他特别强调了传播形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传媒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勒纳将大众传播媒介称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妙的放大器”,认为它能大大加速社会发展速度,提高现代化程度。 6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里·罗杰斯(Every Rogers)出版了《创新与发明的推广》一书,他提出新思想、新事物的普及、推广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社会变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发明被推广采纳的过程。在1966年出版的《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一书中,罗杰斯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并提出了创新推广过程的模式:知晓、劝服、决策、证实。 发展传播学中的理论和观点很快被应用到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中,20年以前(60年代,作者注),西方国家和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如日本,怀着高度的期望关注着这些不那么幸运的国家。这些比较幸运的国家愿意让欠发达国家分享他们的经验,输出某些他们在工业、农业和交通方面最有效的技术,来帮助欠发达国家取得象发达国家已取得的同样巨大的跃进,但不是西方过去所需要的几个世纪,而是几十年的时间。 然而十年之后,成效却不那么显著,在各地推广时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纷纷失败了。例如美国为美属东萨摩亚的儿童开通六条教育频道,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取消了高年级的课程,观众热心于收看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节目。加拿大在印度首创的农村广播座谈会,在推广过程中渐渐凋谢。印度北方的“绿色革命”却因为农民缺乏资金和土地而无法推广。这一系列事例表明了由发达国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现代化的实验失败了。 来自西方的发展传播学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实践中受挫。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并不是都能实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考虑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没有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政治体制、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使这种作用有所偏离。发展传播学在文化上持的是西方中心论,他们满怀热情地想按照西方的现状塑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和现代化进程。这种文化上的种族自我中心论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批判, 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提出发展新闻学,要求从正面报道他们国家的发展状况,打破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争论的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但随着美国1984年退出该组织,1989年东欧剧变后,争取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联盟瓦解了。 中国在1949年共产党执政后,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同时塑造新型现代化公民为己任。前几个五年计划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几乎瘫痪的国家经济命脉重新开始运行,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和当时的传播气候密不可分。文革之后,党和国家重新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同时又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硬”。文革给中国留下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这一时期的新闻传媒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为极左路线的帮凶。勒纳所谓的“奇妙的放大器”在特定的不正常的政治气候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造成极为恐怖的局面:当时人们的思想都受到钳制。这也正好证实了传播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不过这个例子中传播所起的是强大的反作用,使社会停滞不前乃至倒退。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分析:个人层次和社会系统层次。人的现代化是指人接受先进的思想,采纳现代生活方式。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采纳新发明,达到物质生活

浅议施拉姆在传播学发展中的地位

浅议施拉姆在传播学发展中的地位 --读《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有感 一、绪言 自1982年威尔伯·施拉姆对中国大陆进行访问以后,传播学开始大规模地正式引进中国,国内逐渐出现大量的传播学介绍性文章,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开始起步。施拉姆作为中国最早熟悉的传播学者之一,对中国的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纵观传播学史,不乏米德、库利、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传播学先驱,然而真正作为传播学集大成者,将“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的,却是施拉姆,作为传播学科的创始人,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作为传播学者,施拉姆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大众传播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写了近500万字传播学著作,由于他的卓越贡献,1975年美国东西方中心授予他"最高荣誉研究员"称号,同年,又获得了"英国空中大学荣誉博士"称号。 施拉姆一生工作经历颇丰,对传播学做的贡献也不仅只是一个方面,本文将根据以上两点证明正是施拉姆,“而不是其他什么人,传播学才能够凭其自身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佩利斯,1985)施拉姆因其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确实无愧于“传播学之父”这一称号。 二、施拉姆的生平及工作经历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28年以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最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玛丽埃塔学院之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衣阿华大学分别取得美国文明硕士学位和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如果说上述学历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密切的话,那么施拉姆转而从事心理学博士后研究这个全新的领域,看起来未免有点冒险,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似乎是危险的举动标志着施拉姆后半生从英国文学到新闻教育,然后又到他所创造的传播学研究新领域的转向”。 “能够做”(can-do)是美国的典型精神,也是施拉姆一生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可以从他转向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的举动反映出来,事实上E·罗杰斯曾描述道,“他的热情、创造力和理解力使得他能够掌握许多新的领域”“他几乎精通每一件他所投入的事情,每一个非常了解他的人都是从把他描绘成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开始的。如此表现出的自信对于一个新的学术领域的奠基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禀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施拉姆于1942-1943在华盛顿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担任教育主任,值得一提的是,施拉姆在这段时间里开始与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接触,并“形成了自己的传播学观”。回到衣阿华大学之后,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机构,在伊利诺伊大学他创立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探讨传播学未来的方向,传播学逐渐成形,施拉姆开始进入学术的鼎盛时期,而他后半生职业生涯基本上是在斯坦福大学及东西方传播所的传播研究和教育中度过的,施拉姆着手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现代社会的传播》(1948),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