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简介

篇一:张学良与西安事变www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史学专家杨奎松关于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三篇最新文章。

一、有关西安事变发生时间及经过的几个问题

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但时至今日,有关这场事变还有不少的谜没有解开。甚至有些本来是清楚的问题,如关于事变发生的时间及经过情形,也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扑朔迷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说法。本文仅综合各种资料,就几个分歧较多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蒋介石是被张学良设计骗来西安生擒的吗?

从目前所有的资料看,发动西安事变的最初提议无疑是张学良自己在1936年4月底对刘鼎谈话中提出来的。但张学良当时所考虑的事变是一种什么形式,并无明确的说明。其具体提到反蒋的方式,仅仅表述为“预备着硬干,预备着和大老板打一架”,“我要干就彻底干”。这里“硬干”、“彻底干”、“打一架”,多半是政变的意思,就是要公开结盟红军,与蒋分裂和准备着与南京进行公开的军事对抗。[1]具体怎么实现这个分裂与对抗,张似乎没有提到过。或者可以认为,在那个时候,张学良还没有后来在西安扣蒋的想法。

目前所见到关于张学良早有扣蒋预谋的说法,多半来自张魁堂先生如下的转述。根据他转述当年做过张学良赴新疆与苏联联络代表的栗又

文的回忆,说是1936年8月间,即张派栗赴新疆之前,栗曾问过张学良:“蒋介石不赞成抗日怎么办?”张说:“我可以劝。”栗说:“你劝他不听呢?”张回答说:“再劝。”栗又问:“他还不听呢?”张拍大腿说:“除非他不到我部队中来!”[2]言外之意,还在1936年9月,张学良就已经考虑过蒋介石来西安时捉蒋的问题了。张转述的另一则资料,是《叶剑英传》(未刊稿)中的。据张转述说,该书肯定地说,叶在离开西安之际,张学良曾对他谈过准备发动事变的想法。称张说:“许多天我都没有睡觉,内战我是绝对不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苦跌打(按:法文coupdetat即政变的音译)。”反而是叶剑英对此感到不妥,并电告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来电劝张对此事要慎重。

[3]

但这两种说法似乎都缺少根据。以栗又文回忆而论,已知7月张学良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发现蒋介石有联俄企图,开始对自己与中共密谋联苏反蒋一事倍感不安,心情矛盾。直到8月底,尽管中共中央专门派了潘汉年前来西安与张商量反蒋大计,张却长时间称病不见潘。直到29日因猜测南京方面对其有所企图,派特务捉了与东北军来往密切的刘澜波等人,一怒之下抄了省党部,态度才逐渐明朗起来。说8月间张学良已有明确的预谋,多少有些不合逻辑。至于《叶剑英传》(未刊稿)中的说法,在正式出版的《叶剑英传》中并无所见。但即使有此一说,也无文献资料能够证实,或许是来自叶本人的回忆。而回忆年代久远,自不见得准确。如《叶剑英传》根据叶自己的回忆,说叶8月底9妆与潘汉年等一道由保安出发前往西安,

12月3日还在西安与中共中央通报,4日蒋介石到西安后才“回到延安”,[4]就明显不确。不仅这个时候中共中央不在延安,而且当时的文献档案清楚地显示,叶9月24日动身前往西安,11月5日由西安返回。11月18日以后叶陆续有电报给西安方面,故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时,叶又如何能够还在西安呢?况且,自张书提出此一说法之后,无论如何查找,迄今也无人能够举出那份所谓中共中央劝张要“慎重”的电报来。能否从文献的角度来查证事变前张有考虑扣蒋的可能性呢?无论如何,采取西安事变的方式不可能是灵机一动的结果。作为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与杨虎城不可能事先毫无考虑。张学良自己对此也有过明确的说法,肯定还在1936年10月底,即张学良在西安和洛阳劝蒋和共不成之后,他和杨虎城就谈到过捉蒋的问题,只不过,张学良后来解释说:关于停止剿

匪,团结抗日,杨(虎城)深表同情。力促以向蒋公进言,以期早日实现,节省双方消耗。迨至良从洛阳返来,心情十分懊丧,对杨谈及蒋公难以容纳余等之意见,该时良对蒋公发有怨言,并问计于杨,彼有何高策,可以停止内战,敦促蒋公领导实行抗日之目的。杨反问良,是否真有抗日决心?良誓志以对,杨遂言待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良闻之愕然,沉默未语,彼露有惧色,良即抚慰之曰:“余非卖友求荣之辈,请勿担心!不过汝之策,在余有不能之者。”[5]

张学良的这个说法,可以通过当时留下来的文献资料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印证。只不过,时间要比张学良回忆中所说的要早几天,即是在蒋

介石来西安之际,而不是在张学良从洛阳回来以后。

蒋介石这次来西安的时间是10月22日,走的时间是29日。其间由张学良等陪同在华山住了几天。在蒋介石离开西安的当天,正在西安的叶剑英和刘鼎曾有电报报告张学良劝蒋和共结果,及西安各方对蒋此行的看法。电报称:蒋张会谈结果亟恶。蒋表示匪不剿完,决不抗日,谁以红军打[劝]他,他不准谁剿匪。此路已绝,张将无能作为。??此间人士对蒋之张主[主张]大为不满,正酝酿反对言论。??杨于也毅[也于谒]蒋时为提停止剿匪话碰钉子,及[至]今沉闷,有主驻蒋说。

[6]

在这封电报里,错发错译之字较多,但主要内容还是比较清楚的。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说明杨虎城见蒋后有所不满,“有驻蒋说”一句。“驻”是停、留的意思,本身虽无主动成份,但用在役使结构上,很容易看出他有某种强迫的意味。有的学者干脆就认为“驻蒋”其实就是“捉蒋”的谐音,大致也是说得通的。显然,张学良的回忆与当年留下来的电报内容,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它显示,在10月底,张、杨已经谈到了用“捉”蒋的方式发动政变的问题了。至于说张回忆自己对此全不以为然,“闻之愕然,沉默未语”,恐怕多少与其写回忆时的处境有关。试想,如果张学良对蒋没有较为激烈的表示,依着久于世故的杨虎城那一向极端小心谨慎的个性,他如何会毫无顾忌地提出这般激烈的建议来?其实,这时叶剑英等也有电报说明张的态度正日趋激烈,而整个西安的空气,包括杨虎城的态度,多半都是“因为张之态度逐渐改变”而引起的。况且,杨虎城的这一说法,也

正是张学良告诉叶剑英,叶据以转报中共中央的。注意到张转述杨的说法,并未加任何评论,可知张后来所谓“闻之愕然,沉默未语”,进而明确拒绝,声称“在余有不能之者”云云,未必完全属实。不过,能不能说,张学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密谋诱蒋而捉之了呢?事情恐怕也不是这样简单。

11月12日,张学良秘密召集东北军抗日同志会成员开会。在会上,他宣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声称,他的主张是:第一,抗日;第二,联合各党派。抗日同志会是张学良自己为建立东北军内部领导核心,实现其深刻改造东北军而组织起来的一个秘密政治组织,人数不多,主席即张学良,以下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基本上都是思想激进,并深受张学良信赖的少壮派军官。这些军官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早就不满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对张学良此前的妥协态度也动辄直言批评,毫不客气。蒋介石10月在西安关于“匪不剿完,决不抗日”的讲话,以及不听张学良等劝告的情况,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人,其情绪及其主张一时间变得异常激烈。这种激烈态度中,毫无疑问地也包含有要对蒋采取激烈行动的意见。张学良专门召集同志会大会,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无疑就是要表明自己的决心,以求同志之理解。但是,在另一方面,张学良这样做,其意也在劝告他们暂时不要公开与南京对立,以免落人把柄,影响大局。为此,他特别强调:眼下“勿公开与南京挑战”。至于何时挑战,如何翻脸,张此时未置一词。

11月5日,叶剑英离开西安返回陕北保安,张学良曾有亲笔函件转致中共中央,其中不仅询问中共下一步行动计划,而且特别对中共接

取苏联援助的情况,以及苏联对援助西北抗日军队的态度,表示关切。此中含意如何也许不难了解。看起来张学良鉴于劝蒋无效,杨

虎城及其同志会中人又一致主张激烈,他已经不能不考虑向蒋介石做最后的抗争了。问题,万一自己与蒋翻脸,苏联能否给予他所需要的援助?至少,在张学良看来,这个时候还没有准备与蒋对抗的条件。因此,他还下不了决心究竟应当走哪一步。关于这一点可以从11月中旬他对毛泽东来电的答复中看得很清楚。当时因红军宁夏战役失利,[7]红军主力被中央军围攻于甘北一隅之地,形势危殆,毛泽东专门来电询问张学良有无办法停止蒋介石的进攻。张学良就此考虑再三,却丝毫也没有想到发动西安事变的问题。他提出的方法仍旧是纯粹防御性的。据他告诉刘鼎说:对蒋介石破坏红军宁夏战役计划,他尚无好的办法。他考虑到的出路有三:第一为出神木;第二为出直趋绥远抗日前线;第三为经过去红二十五军老路,出河南绕陕南,再兜圈子回陕北。直至11月25日,他仍旧无法决定行动计划,以致不能不要求中共中央“早决大计”,以免军事形势更形恶化,因为他作为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又有蒋介石本人的严厉督促和蒋手下人在旁监督,实在没有办法总是延缓对红军的进攻了。张学良何时开始决心采取主动的呢?从文献上看,应该是11月底了。当时,蒋正策划绥远抗战,张借机于11月27日直接上书蒋介石,再度提出调东北军前往绥远参加抗战的要求,希望以此来根本延缓西北的内战,满足东北军抗日的要求,同时便利接通苏联和外蒙,取得援助。但正如张学良在其回忆中所说的那样,他的抗日要求再次落了空,因此心中再种“恶

缘”,“愤怒不已”。[8]恰在这时,张学良又得知蒋下令逮捕上海救国会领袖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人,宣布查封各种反对剿共和主张抗日统一战线的救亡报刊。此举更进一步反映出蒋介石对国内各界抗日要求的敌视态度,张学良对此焦心如焚。

时至于此,张学良终于决心采取一些行动了。只是,直至11月30日为止,张学良显然仍旧没有确定事变的方式和最后行动的时间表,还想能通过迫使蒋接受东北军北上绥远抗日来达成根本转换西北形势的目的。据刘鼎这一天来电称:对于中共方面强烈要求王以哲所率部队停止继续推进的问题,张学良同意尽量使军队停止下来,但强调不能长期停顿,还请红军要尽速设法。但张学良表示,从各方面看,一二月内定有变动,红军只要能设法牵延一二月,则西北之联军可成矣。

[9]此电之前面半段话仍是如前此一样告诉中共,因命令所关,变动困难,处于被动地位的东北军长时间不进兵是不可能的,意即战争一时还无法因他张学良的努力而长期停止。故毛泽东次日在给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对张电的解释也仅仅是:张学良承认尽力使全线停止,但又谓无法长停,似蒋尚不愿取长期守势,我军仍须一面整理,一面准备作战,再打一仗则大局定了。一二月后绥远西北全国有起较大变化可能,张学良建议我军熬过一二个月。[10]

此电固然说明张已在设想一两个月后解决问题,实现与红军前议之西北大联合,但考虑到这时距蒋介石到西安来,只有四天时间,距离西安事变也只有十二天时间,可以想象,张这时即赴洛阳面前蒋介石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经过及其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经过及其意义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又叫“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存亡面临新的严重危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下,以“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为起点,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但蒋介石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坚持“围剿”红军。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张杨的这两支军队均非蒋介石嫡系部队,屡受排挤,对此,他们极为不满,尤其是东北军,过去盲目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弃守东北,遭到国人唾弃,后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损失,全军上下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收复东北国土。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之后,通过种种渠道,大力开展对这两支军队的工作,张、杨因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均被拒绝。蒋蒋介石不仅拒绝了张、杨的要求,而且调集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压迫张、杨使其继续进攻红军,蒋介石盲目的内战更加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12月4日,蒋介石飞往西安督战。7日,张学良到临潼华清池向蒋“苦谏”,请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蒋坚持不改“剿共”政策。9日,张向游行示威的学生表示,一周内用事实答复他们的爱国要求。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十余人;并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八项主张:(1)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2)停止一切内战;(3)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4)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5)开放民众爱国运动;(6)保障人民集会、结社等一切政治自由;(7)确实遵行总理遗嘱;(8)立即召开救国会议。随后,张、杨又采取了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由张、杨担任正副委员长的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解散国民党省党部,成立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等重大军政举措。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映,形成了极其错综复杂的紧张局面中国内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首先,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是虎视眈眈盯着中国局势的发展,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磨刀霍霍乘机大肆侵略中国。第二个集团是以国民党南京政府中汪精卫、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立即调遣军队,竭力策动“讨伐”张、杨,轰炸、进攻西安,扩大内战,汪精卫、何应钦等企图取代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南京政府于16下令讨伐张、杨,任何应钦为讨伐军总司令,汪、何蠢蠢欲动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第三是亲英美派的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希望和平解决事变,同时英美为使其在华利益不受损害,也主张与张、杨妥协,继续保持蒋介石的领袖地位。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亲属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则不顾何应钦的反对,并派出代表团赴西安谈判,是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努力。 另外,中共中央从民族利益出发,应张学良、杨虎城电请,派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西安调停。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周恩来等于16日到达西安以后,做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只要蒋答应抗日就释放他。并于15、19日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促其接受张、杨主张,和平解决;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知识点总结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原因: 国际形势:①日本侵华的大陆政策由来已久; ②1929—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急于转嫁危机抓紧侵华; 国内:③蒋介石积极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2.经过: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次日,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3.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4.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5.日军在东北罪行: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 6.中国人民反抗:东北各族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二、一二九运动 1.背景: 华北危机:日本占领东北后,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脱离中国版图。 2.过程 时间:1935年12月9日 地点:北平学生示威游行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3.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原因: 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③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在共产党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主张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目的: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3、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全年各类纪念日汇总

全年各类纪念日汇总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1月10日中国110宣传日 1月10日1月第二个星期一日本的成人节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2月份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7日国际声援南非日 1964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2月14日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 1995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 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3月份 3月1日国际海豹日 1983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2000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0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1979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节)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 1929 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 1972 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1976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1950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996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996 4月份 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5日中国清明节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1950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1994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 1957 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1986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2001 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 1986 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秘书节 5月份 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 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 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 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国际家庭(咨询)日(1994)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9)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 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 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 5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牛奶日(1961)

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 1936年8月29日,得知国民党特务逮捕秘书、东大学生代表、中共地下党员宋黎和马绍周、关沛苍,张学良命谭海率卫队营包围和查抄了陕西省党部,即为“艳晚事件”。张学良乃电请蒋委员长亲往镇压。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 1936年10月29日,张学良飞抵洛阳为蒋介石祝寿,劝蒋联共抗日,遭蒋拒绝。蒋介石坚决拒绝其北上抗日的主张,强令其剿共,否则就把他的部队撤离到东边去。 1936年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2日,张学良飞抵洛阳见蒋,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向蒋介石面报,谓其部下不稳,势难支撑,再三请求蒋委员长前往训话,蒋同意赴西安,驻华清池。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由洛阳到抵西安,立即调三十万中央军嫡系部队“进剿”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再次进谏,遭蒋拒绝。蒋向张学良、杨虎城表示:要么进兵,要么将东北军、十七路军分调福建、安徽。 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介石,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特务军警开枪打伤一名小学生,群众非常激愤,决定到临潼直接向蒋介石请愿示威。蒋中正强令张学良制止学生运动,必要时可以向学生开枪。张学良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队伍,极力劝说学生回去。东北大学学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等口号。张学良向群众表示一周内以实际行动答复学生要求,如果做不到,你们其中任何人都可以“置我张学良于死地”。请愿学生们在华清池前高唱《松花江上》一曲,感动了在场了东北军士,全场爱国情绪高昂。 当晚,张学良找到蒋介石,再次劝蒋抗日,并要求蒋放过学生,但是蒋介石怒称:“对这批学生,除了拿机关枪打以外,是没有办法的”,张听后大怒,反问道:“机关枪不打日本人反而去打爱国学生?”张蒋再次大吵,盛怒下的张学良于当晚决定兵谏。当晚张学良与杨虎城商议,决定发动兵变,命令白凤翔去捉拿蒋介石,白凤翔说“只见过照片,没见过本人,到时候乱军之中怕出错误。”

西安事变纪念日活动总结2020年

西安事变纪念日活动总结XX 西安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尽,这段历史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但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巨大,我们不能忘记。下面是为大家的西安事变纪念日活动总结xx,欢迎参考~ 为了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传统。12月12日晚七点,由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举办的“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爱国电影展系列活动之西安事变纪念日在教四梯一顺利开展。一百五十名大一新生观看了此次教育短片。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九一八事变”后,蒋中正假借游山玩水在陕西布置大规模剿共活动。期间,张学良和杨虎威两位将军多次劝阻却遭拒绝,于是,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两位将军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之中的蒋中正仓皇逃跑,藏于半山腰,后来被搜山队送往西安。这次行动称为“西安事变”,它结束了国共两党长期斗争的状态,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促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本次教育短片于一个半小时后结束。最后,化学化工学院团总支路振国老师强调,新一代的青年都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活动旨在使同学们重温历史,追忆革命岁月,提高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为学生素质及爱国修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xx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纪念日里,新市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开展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的 纪念活动。 活动中,以班集体为单位,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同学们收 集了大量革命家的历史故事,尤其是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英友的最多。通过吟诵英雄的先进事迹,观看很多历史人物图片,同学们深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熏陶,更加懂得了珍惜美好生活的意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的决心。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对学生进 行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基。 20XX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xx周年纪念日。为使同学们牢 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东凤镇小沥小学于当天下午第三节开展了“追忆历史英雄,增强爱国情感”的纪念活动。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对国共两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校内各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有的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观看经典历史片《西安事变》,同学们从影片中再次了解“西安事变”的发展始末,加强直观感受,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的班级通过 班主任老师让学生在讲课前收集到的革命家的故事进行精彩的讲述,

西安事变

这都是维基百科里的 背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 红军长征抵达陕北 1934年10月14日,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剿共战争,中国共产党遭受重挫,被迫放弃根据地进行转移。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红一方面军,经万余里抵达陕北,中共官方称为长征或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得到第三国际统一战线保卫苏联之指示,并在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第二年,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也先后抵达陕北。 东北军剿共遭遇失败 1935年9月20日,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剿共。1935年10月1日,东北军在劳山战役中,王以哲的67军110师2个团和师部被歼,师长何立中战死,团长裴焕彩被俘。10月29日,榆林桥战役中,107师和619团全部被歼,团长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 11月22日,在直罗镇战役中,东北军精锐部队109师孤军挺进陕北的吴起镇的方向,师长牛元峰对红军机动作战的能力估计不足,致使部队无法逃出红军的包围圈,在绝望的境地,他掏出手枪让副官打死自己,牛元峰被副官打死后,副官被红军俘虏。直罗镇战役中,红军仅以800多人的伤亡就杀、伤、俘6000多东北军精锐109师的士兵。 张学良部队的战局失利以及后来面对共产党的停战对峙,导致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坐镇督战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1月13日,张学良在中共八一宣言中,被中共形容为:“不抵抗将军卖国贼”、“日本帝国主义忠实的走狗”,在中共动员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反分裂”,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 两广事变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 本文是关于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一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历史事件及背景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6年春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二.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三.伟大现实意义;

同学们,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日益富裕,国家繁荣昌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发展的机遇。我们责任便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因此我们就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做一个有益社会;人民的人; 2.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和技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加美好。 3.养成良好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4.做一个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人。紧跟时代步伐,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将这份爱国情怀溶入到实际行动之中。这才是我们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二 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国共问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转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5篇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5篇老师、同学们: 今天是12月12日,大家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937年12月13日,六朝古都南京沦陷后,在南京长达六周的大屠杀。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小孩,一律杀光;还进行了“百人斩”比赛,“万人坑”的填埋,老百姓的头颅被侩子手拧在手中炫耀,南京城里尸体成山,血流成河,染红了长江水。无辜死难的老百姓多达30多万。纪念是一种手段,它所担当的角色只是推动器,而它真正所要推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但它早已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今天,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这是爱国志士和英雄儿女们前赴后继,才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民族的耻辱! 纪念是一种手段,它所担当的角色只是推动器,而它真正所要推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爱国不应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在今天和平年

代里,我们看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强国,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所欲为,我们只能说落后只能被挨打,只能任人宰割,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在心理上维护和树立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 结合上几周我还要说,有个别人在民族团结方面上做的不够好,在我们的女厕所上乱写乱画,还写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如果是你做的,请你在没人的时候把它擦掉,随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体现了我们学校是多么的不团结,带着歧视的眼光,我们的学校能搞好吗,我们的祖国如果都是这样窝里闹窝里斗,能强大吗,反而被另有企图的国家所利用了?在学校里我们不光要学会学习好好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这样我们才会进步。 今天,我们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在学习上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们祖国明天填充更多的优秀人才,祖国的强大离不开大家,大家是我们祖国明天的未来。祖国明天的强大是你们的。让我们一起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吧。

关于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

XX关于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 篇一:XX关于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历史事件及背景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6年春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二.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三.伟大现实意义; 同学们,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日益富裕,国家繁荣昌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发展的机遇。我们责任便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因此我们就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做一个有益社会;人民的人; 2.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和技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加美好。 3.养成良好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4.做一个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人。紧跟时代步伐,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浅谈西安事变始末

浅谈西安事变始末 摘要:西安事变的爆发,绝非是偶然,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本身所处的特殊情况下,西安事变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二次合作,统一抗日战线,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巨大的意义,无论是事变之前还是事变之后,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在极力地争取国际舆论,西安事变前期的中国政治局势紧张,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际舆论也是不利于中国的,中国民族矛盾日益上升至主要地位,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在力图缓和对苏关系的同时,寻找与政治对手中国共产党谈判沟通的渠道。西安事变所造成的历史意义也是不可否认的,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的轨迹,民族的命运,也开始出现了转折点,对西安事变的实木进行深入研究,更能加深对西安事变的认识。 关键词: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正文:1936年的世界秩序是充满硝烟战火四起,太平安宁已经离去。法西斯政权已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法西斯主义向人类社会公认的正义和准则开始了疯狂的践踏。也对西方大国首肯的原有“秩序”发起了公开的挑战,但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暴行采取的“不干预”政策任然没有根本改变,近看中国:日本占据我半壁河山,国家经济陷于瘫痪,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招致南京国民政府危机四伏,英美支持软弱无力,南京政府不得已将目光转向苏联。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抗争中,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他们读中国历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如七十四年前,在总过近代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促使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西安事变。 1936年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等十三位红军高级将领联名写信给蒋介石,希望他当机立断,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可是蒋介石却视毛泽东的忠告为软弱可欺,认为红军的处境已难以为继,于是变本加厉地调集三十万军队准备“围剿”。12月4日蒋介石和其他军政要员抵达西安,给张学良、杨虎城两人施加压力。向他们提出最后通牒式的两个方案。一、服从“剿共”就将二人的部队调往陕甘前线,二、不服从就将张学良部队调往福建、杨虎城部队调往安徽,退出陕甘,由中央军“剿共”,张学良、杨虎城下定决心采取非常手段,实行“兵谏”。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和其他十多名军政要员,通告全国,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各国的态度是:日本,既无顾虑中国民众的抗日情绪,不愿使之迅速激化,又期望亲日派上台,以更便利地遂行其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企图,因而急欲山洞南京讨伐西安,挑起中国全面内战,坐收渔利的思想主导了其对华政策。英美,既考虑本国在华利益和侨民安全,又着眼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友好关系”,遏制日本对华侵略,维护其在花利益的需要,极愿事变所涉及各方选择“和解保蒋”。苏联,被日本列为“北进目标”,担心事变成为对日开战的借口,又面临德、意法西斯威胁,在自身利益驱使下苏联奉行谴责西安事变,主张“和解放蒋”的策略。法、意、德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法国支持英美的和解主张,德国虽愿意释蒋,又不愿支持主和派,意大利反对西安事变,主张中日亲善。总过共产党起初反应,中共领导层多数意见人呢为,下事变是革命行动应当罢免蒋介石,交人民公审,只有对她进行彻底清算,才能为全国统一抗日开辟道路。深思熟虑后的决断,中共果断放弃“审蒋”计划,有条件维护南京的正统,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事变。以举国抗日为根本目标,使中共车工委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中坚力量,检定的站在西安一边,中共支持张、杨的革命义举,准备共同迎击南京亲日派发动的军事进攻,帮助西安各方面筹划和进行和平努力。西安事变是在非常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发生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对我国的侵略,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红军对东北军的打开使张感到“剿共”无出路,蒋介石一向用到“剿共”来消灭杂牌军,使张逐渐觉醒,东北军士兵强烈要求打回老家去的愿望促使张学良组岸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积极影响,张、杨的强烈爱国心。蒋介石的顽固不冥等,都导致了西安事

全年的各类节日、纪念日

全年的各类节日、纪念日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 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 2月份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1923)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后一天: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 3月份 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 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 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世界诗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简介 篇一:张学良与西安事变www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史学专家杨奎松关于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三篇最新文章。 一、有关西安事变发生时间及经过的几个问题 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但时至今日,有关这场事变还有不少的谜没有解开。甚至有些本来是清楚的问题,如关于事变发生的时间及经过情形,也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扑朔迷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说法。本文仅综合各种资料,就几个分歧较多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蒋介石是被张学良设计骗来西安生擒的吗? 从目前所有的资料看,发动西安事变的最初提议无疑是张学良自己在1936年4月底对刘鼎谈话中提出来的。但张学良当时所考虑的事变是一种什么形式,并无明确的说明。其具体提到反蒋的方式,仅仅表述为“预备着硬干,预备着和大老板打一架”,“我要干就彻底干”。这里“硬干”、“彻底干”、“打一架”,多半是政变的意思,就是要公开结盟红军,与蒋分裂和准备着与南京进行公开的军事对抗。[1]具体怎么实现这个分裂与对抗,张似乎没有提到过。或者可以认为,在那个时候,张学良还没有后来在西安扣蒋的想法。 目前所见到关于张学良早有扣蒋预谋的说法,多半来自张魁堂先生如下的转述。根据他转述当年做过张学良赴新疆与苏联联络代表的栗又

文的回忆,说是1936年8月间,即张派栗赴新疆之前,栗曾问过张学良:“蒋介石不赞成抗日怎么办?”张说:“我可以劝。”栗说:“你劝他不听呢?”张回答说:“再劝。”栗又问:“他还不听呢?”张拍大腿说:“除非他不到我部队中来!”[2]言外之意,还在1936年9月,张学良就已经考虑过蒋介石来西安时捉蒋的问题了。张转述的另一则资料,是《叶剑英传》(未刊稿)中的。据张转述说,该书肯定地说,叶在离开西安之际,张学良曾对他谈过准备发动事变的想法。称张说:“许多天我都没有睡觉,内战我是绝对不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苦跌打(按:法文coupdetat即政变的音译)。”反而是叶剑英对此感到不妥,并电告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来电劝张对此事要慎重。 [3] 但这两种说法似乎都缺少根据。以栗又文回忆而论,已知7月张学良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发现蒋介石有联俄企图,开始对自己与中共密谋联苏反蒋一事倍感不安,心情矛盾。直到8月底,尽管中共中央专门派了潘汉年前来西安与张商量反蒋大计,张却长时间称病不见潘。直到29日因猜测南京方面对其有所企图,派特务捉了与东北军来往密切的刘澜波等人,一怒之下抄了省党部,态度才逐渐明朗起来。说8月间张学良已有明确的预谋,多少有些不合逻辑。至于《叶剑英传》(未刊稿)中的说法,在正式出版的《叶剑英传》中并无所见。但即使有此一说,也无文献资料能够证实,或许是来自叶本人的回忆。而回忆年代久远,自不见得准确。如《叶剑英传》根据叶自己的回忆,说叶8月底9妆与潘汉年等一道由保安出发前往西安,

历史事件,节日一览表

1月1日元旦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 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2月19日1997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起义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孙中山先生逝世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节)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5日清明节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4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五四运动纪念日科技传播日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世界微笑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救助贫困母亲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1日儿童节 6月3日上海工人大罢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

纪念西安事变主题班会

Formulate objectives and tasks and daily work items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纪念西安事变主题班会

编号:FS-DY-20297 纪念西安事变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纪念是西安事变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4日 活动地点:C座324教室 活动主持:张晓光秦瑞 活动人员:动画2班全体同学(共34人) 历史背景: 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与杨虎城在止园紧急磋商,决定发动对蒋中正的兵谏。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兵谏的命令。 12月12日晨5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扣留了蒋中正,十七路军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政府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爆发。 活动内容:由团支书详细阐述西安事变的内容. 西安事

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由各个宿舍为单位进行演讲.同学们踊跃发言,历史的场景仿佛又重现在眼前.每个人都怀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对西安事变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其中存在很多弊端. 对其历史评价: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在辩论会上,同学们的积极热情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最后班长秦瑞进行了总结: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要牢记历史

西安事变论文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题目: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 班级:2016级基础医学院长学制临床四班学号:1601129 姓名:魏翎艺 成绩:

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 [摘要] 西安事变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军谏,事变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又有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应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关键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因素 1936年12月12日在我国西安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毅然率部扣留了国民党政府中央最高首脑蒋介石及其下属部分军政要员这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经过有关各方近两周的折中斡旋,最终以蒋介石应允六项协议而被释放回宁,这场一触即发的武力冲突最终获得和平解决。“双十二”引发的官兵哗变事件。虽然历时甚短,然而却对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探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对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具体分析。 一、以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根本因素 解铃还须系铃人。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自发动“兵谏”之日起就在争取和平解决的结局。这次兵变的性质与以往的国民党内部矛盾和纷争截然不同,绝不是为争个人利益和地盘,而是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根本目的在于促蒋反省,共同抗日。14 日下午,张杨二将军将“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交蒋,并表示只要蒋采纳,即可送其回南京。协议达成后,张学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送蒋返回南京,这一举措,一方面在于维护蒋领袖的体面与威信,另一方面亦有督促其实现诺言之意。正是张杨二将军以抗日救国为目的,用“兵谏”的形式不加害蒋的生命,在和谈结束后及时“释蒋”并由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形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完整过程。张、杨是爱国主义者,他们不是爱哪一党哪一个派,他们爱的是国家和民族,所以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张、杨二将军的爱国赤诚和为民族利益奋不顾身的高尚情操,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不平静的一天。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来陕的国民党军事委员长蒋介石实行兵谏。扣押了他。从而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其实张~ 杨的做法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当时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红军进行了多次围剿。1936年毛泽东转战陕北,当时驻扎在洛川。可蒋命令张学良和当时陕西的十七路军联合对陕北红均展开新一轮进攻。进攻初期张~杨都比较积极,但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配合下。他们失败了。比较著名的战役有‘直罗镇战役’。在多次战役中使张学良意识到和这么一支部队打是没有结果的,自己打回东北老家的愿望就变得那么遥遥无期。他经常对杨虎城感慨说:人家红军装备比我们落后,带人家经过我们多次围剿,经过长途跋涉的长征还是生存下来了!他渐渐对剿共政策失望,开始和陕北红军和周恩来来往,同是达成共识。后来他多次到南京去向蒋介石请命,希望蒋能让他带东北军北上抗日。均遭到委员长的训斥,他有刚开始的说谏,后来的劝谏,哭谏都没有用。 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他之所以发动兵谏的原因.1936年夏,他和妻子赵一荻到上海去。期间宋子文陪同了他。当他们共进晚餐时,当时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给他引见了当时上海有名的看相家。当时赵一荻出于关心张的心情,就让先生为汉卿算算时命。没想到一算却倒出了许多秘密。当时先生就对学良说唐代的天象家袁天罡李淳风受命唐王推算唐朝国运,谁知俩人一推算竟上了瘾。一直推算到唐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书名叫推背图。书中祥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张大吃一惊。最后先生给张告诉一句话;西北将军会八牛的字谜。后来他猜出字谜意思是要他联系红军。先生走时给张说;十二月中恐有不测。也许这就代指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吧。 由于蒋介石不接受张的爱国要求,张最终选择了扣押来陕督战的蒋介石,逼蒋抗日。最终在两位将军,周恩来南京方面的共同斡旋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而开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我们应该记住这两位爱国将领。 杨虎城事变后被蒋逮捕,后被秘密杀害,张学良长期被软禁在台湾,后来自由后,到美国居住,于2001年逝世,终年103岁、

西安事变活动总结

西北工业大学特色党支部活动方案

附:组织实施过程及效果 回顾西安事变全过程,为了逝去的纪念 一、活动目的 1、回顾著名历史事件——西安事变,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进行社会调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认识历史的深远影响; 3、学习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起到的作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强化党员意识。 二、活动口号 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三、活动时间 2012年2月23日 四、活动对象 09-2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 五、活动流程 一.组织实施过程: (一)党支部集体观看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视频,学习历史知识,重温历史,讨论问卷调查问题,打印问卷调查表200份; (二)去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学习,与纪念馆相关工作人员交流;(三)在市民中进行问卷调查; (四)党支部内部交流参观感想,活动讨论总结。 六、组织分工

1、付雪琼、王子维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与前期准备,了解西安事变纪念馆的概况、并以此设计此次活动的内容。 2、张夏阳、负责制作活动所需的相关横幅等。 3、刘宁负责照片采集、人员的组织。 4、刁轶群负责与西安事变纪念馆的沟通、联系。 七.活动效果总结 (一)重温历史,体会在当时日军步步进犯的情况下,全国各界人民体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了解党在事变和平解决进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通过交流,问卷调查等深化对历史的理解,认识历史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党支部内部同学增进了了解,支部的凝聚力有所加强。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已经学过了这段历史,但这次亲自到纪念馆参观,还是有一种很强烈的被历史震撼的感觉,看着那一张张久远的黑白照片,那一条条主张抗日的横幅,那一封封大人物手写的亲笔信……仿佛历史跨过时间的长河又重新上演了。 在展厅里,我们认真的听讲解员介绍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在张学良公馆里,我们看到了无数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无数珍贵的历史实物……仿佛历史越过时间的长河,又一次上演了。当看到视频中张少将含泪发表演说,主张一致抗日时,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在当时日本占我东北,步步进犯华北的紧张情况下,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都被极大地激发了,人心所向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啊!

每年节日、纪念日、宣传日一览表

每年节日纪念日宣传日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 2月2日:世界湿地日(1996) 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1923)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 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 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节)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 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