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 课时练习之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浙教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 课时练习之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浙教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 课时练习之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浙教版 精品

神经调节实验:对刺激的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2.了解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是不同的。

3.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

4.了解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课堂学习设计

[实验探究]

一、预备知识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4. 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

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会有反应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回答这个问题。

二、实验原理

1.对人刺激,如人的眼的刺激——看到事物的变化,皮肤的刺激——触摸一下皮肤等。

2.测试人对刺激的反应的快慢,可用一把直尺。当人在接受刺激后(如看到直尺掉下),作出反应迅速捏住直尺,从下落的位置到捏住的位置的长度,可以知道作出反应的快慢。这个长度越短,说明该人的反应速度越快;反之,这个长度越长,该人对刺激的反应越慢。

3.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刺激能产生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反应速度,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出耳、皮肤等感觉器官对刺激的反应快慢。

三、实验过程

1.准备一把直尺。

2.两个同学做好如图3—4的准备,使0刻度端朝下。被测试的同学的手对牢0刻度线,测试的同学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的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捏住。

3.记录从0刻度线到捏住直尺的长度,再重复做4次,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这个长度越短,说明这个同学对刺激的反应越快。

4.测试人在数数时对刺激反应的快慢。让被测试的同学按2、4、6、8、10……这样的顺序数数,重复第2、3步骤,求出该同学数数时捏住尺上距离的平均值。

5.测试人的皮肤在接受刺激后的反应快慢。被测者闭上眼睛,测试的同学在放开尺子的同时用手指弹一下被测同学,给他一个信号,重复第2、3步骤,测出捏住尺上距离的平均值。

6.分析和讨论。

在步骤4中,数数对该同学的反应快慢有什么影响?比较步骤3和5的距离长短,哪种情况的反应时间更短?

通过比较:人对不同器官接受的刺激,产生不同的信号时,作出的反应快慢是否相同?

四、实验总结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课内练习]

1.在实验步骤3中,分别有哪些组织和器官参与了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和作出应答性反应?

有眼睛、神经、脑、脊髓、运动器官等组织和器官参与了整个刺激反应的连续过程。

2.实验步骤3与实验步骤5中,参与的器官有什么不同? 实验步骤3中接受信息的器官是眼睛,而实验步骤5中接受信息的器官是皮肤。

[课时小结]

1.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人在接受刺激作出反应的全过程中,有许多器官和组织的参与,是一个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2.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的反应快慢也会有所差别。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舌、鼻、皮肤等。

2.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

A.体液调节机构

B.内分泌的调节

C.脑和脊髓

D.神经系统

3. 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而神经系统对人的调节作用快速而短暂。

4.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B )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深化提高]

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机构是神经系统

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活动记录册答案

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活动1 【问题与讨论】 1.略 2.略 【巩固与反馈】 1.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1)不是因为每个10m中的速度不相同(2)0~10m 3.D 4.D 5.C 6 .(1)0.5h (2)100km/h (3)0.7h 学生实验1 【问题与讨论】 1.使用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将指针调到“0”刻度线上;使用时应使弹簧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在同一高度处。(合理即可)2.略3.相同 【巩固与反馈】 1.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大伸长2.0.1N 3.CDABE 4.C 5.B6.A 7.C8.10cm 活动2 【问题与讨论】 1.火箭向下喷气后,受到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改变火箭的运动状态,向上飞行;小船的浆划水时会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而改变运动状态向前行驶。2.略 【巩固与反馈】 1.C 2.B 3.C 4.B 5.相互施力受力

【问题与讨论】 1.提示: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受物体所处位置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影响2.略 【巩固与反馈】 1.C 2.D 3.C 4.B 5.3 3 变小6.正比质量9.8 486 7.114.1N 活动4 【问题与讨论】 1.经过C点2.至少需要悬挂一次;悬线的延长线与量角器的对称线(即90度角那条线)的交点即是重心3.提示: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巩固与反馈】 1.C 2.C 3.D 4.C 5.B 6.0.5L L 7.略 活动5 【问题与讨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提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没有改变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巩固与反馈】 1.D 2.C 3.D 4.A 5.C 6.①③②④7.滚动滑动如搬动重物时,可以在重物下放滚木8.接触面间的压力9.(1)匀速直线(2)1 3 (3)0.4 活动6 【问题与讨论】 1.不正确。当物体的形变程度足够大时,物体会发生非弹性形变,回复原状的能力减小,直至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2.略 【巩固与反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基础测试卷易错题难题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素质测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5分) 1、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 A 、味精 B 、泥沙 C 、纯净的冰块 D 、植物油 2、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切削前后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 密度 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在达到 1000C 时,一定会沸腾 B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小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D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 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5、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 A 、大鱼说法正确 B 、小鱼说法正确 C 、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 、无法判断 6、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 A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图7 C 、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7、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如果把物体A 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 对桌面的( ) A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 、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8、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 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溶质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剂的质量 10、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 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 ) A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我…浮力大!我…大!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与探究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 1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 2节 水的组成 1.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接通直流电后,甲试管产生的是 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乙试管产生的是 气,检验该气体的 。 导线 A 接电源 极,导线 接电源 极。 (2) 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 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 用物块按照方案中 (1)(4)(5)(6) 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F 浮= N ,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 =”或“ <” )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 A. 步骤 (1)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 步骤 (2)的操作 B. 步骤 (1) 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 进行步骤 (2)的操作 C. 步 骤 (4)中,物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 ( 5) 的操作 D. 步骤 (1)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 (3) 如果直接将物块放入水中,物块将 (填“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 ), 说明判断的理由: 。 第 3 节 水的浮力 -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1.为了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小柯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 金属块、木块、细线、细 方法是 第 3 节 水的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中 F 5 测量的 (1) 实验过程中由 (1)(2)(3)(4) 四个实验步骤可知, 有时又与深度 实验:水的电解” 结合图中数据, 计算物块 F 浮 G 排(填“ >”、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以下图示步骤进行实验,图 是图 (4)中物块浸没时溢出的水和桶总重: 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1.(1)农民伯伯往往在下一场大雨后再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2.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 (1)将绿豆种子煮熟后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绿豆种子会很快发芽。(×) (2)在对比试验中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 (3)种子发芽只与水有关,所以我们只需要设计水的对比试验就可以了。(×) (4)处于不同条件下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不同的。( √) (5)冬季生绿豆芽时,要在温暖的地方才能成功。(√) 3.如果我们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是时,其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 A温度B水分C肥料D光照 2.种子发芽实验(二) 1.(1). 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 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2. 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 (1)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没有关系。(√) (2)做种子发芽实验只要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后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实验情况。( √)(4)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也是有区别的。(√) (5)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快。(×) 3.(1)种子发芽的必需的条件是(C) A.土壤、空气和水 B.阳光、温度和水 C.水分、温度和空气D.空气、光和温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4.将几粒完好的绿豆种子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然后向玻璃杯中倒满水,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过几天后,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会发芽吗?为什么? 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不会发芽。因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而在此实验中,种子不能得到充足的空气,所以不会发芽。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1)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养料。 (2)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向地性、向化(肥)性、向光性。 (3)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2.判断 (1)绿豆芽的根总是向着湿润的地方生长,是为了吸收水分。(√) (2)为了给绿豆芽提供充足的水分,可以把绿豆芽的根中在水中。( ×)(3)肥料施得越多,植物生长得越茂盛、茁壮。( ×) (4)绿豆种子发芽时,首先突破种皮根。(√)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八年级(上)科学单元测试十一(第三章A卷)

八年级(上)科学单元测试十一(第三章A卷) 中学班姓名号次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俗语云:“燕子低飞要下雨”。燕子的这种行为是对下列哪些环境因素变化的反应……() A.光与气压 B. 光与温度 C.气压与温度 D. 气压与湿度 2.植物胚芽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A. 下部 B. 顶部 C. 任何部分 D.根部 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是有以下特点………………() A. 能迅速生长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能产生生长素 D. 具有较多的有机物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B.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C.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D.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5.下列关于血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组织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血糖 B. 血糖的浓度始终维持在0.09%左右不变 C. 血糖主要由小肠吸收而来 D.人体中血糖含量随一日三餐呈现很大波动6.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 胃腺 B. 甲状腺 C. 肠腺 D. 肝脏 7.人们发现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中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现在我国推广食用加碘盐的目的是…………………………………………………………………() A. 防治侏儒症 B. 防治巨人症 C. 防治呆小症 D. 防治甲亢8.用含有动物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蝌蚪,能使蝌蚪在很短的时期内变成微型青蛙。 这说明…………………………………………………………………………………() A. 甲状腺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B. 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C. 甲状腺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D. 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9.有些同学撒谎被揭穿后往往表现为脸红、心跳,这主要是由于人体中什么激素瞬间分泌量大增引起的…………………………………………………………………………()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激素 D. 性激素 10.对两只小免作以下处理:甲兔去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A.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11.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输的方向正确的是…………………………() A. 轴突→胞体→树突 B. 树突→胞体→轴突

最新推荐初二年级科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初二年级科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选自浙江省各届自然竞赛试题,适合浙教版八年级学生) 一、选择题: 1、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围 D、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 3.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 B、视神经 C、眼球的折光系统 D、大脑皮层 4.关于下列结构是否属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口腔、咽②食道、胃③肠、肛门④肝脏、胰脏 A、①②③是器官 B、④是器官 C、都不是器官 D、都是器官 5.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 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 6.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7.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主要是因为() A、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B、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C、鱼繁殖时,在水中受精和发育 D、鱼有鳞片和侧线 8.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9.人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A、受精卵中的卵黄 B、胎盘和脐带 C、母体 D、A、B、C三项 10.下列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创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实验验证的 B、用观察的方法直接得出的 C、是以实验为基础,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D、是由更普通的原理演绎得出的 11.在棉花种子中,供给棉花种子萌发所需营养的结构是由下列哪一部分发育来的?()A、子房B、胚珠C、受精卵D、受精极核 12.藕、洋葱、芹菜,供给我们食用的部分分别是() A、根、茎、叶 B、茎、叶、茎 C、根、叶、茎 D、茎、叶、叶 13.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14.动物的重接近于15牛的是()

(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xx》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 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 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

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浮力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风和降雨 第5节天气预报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 第4节动物的行为 第5节体温的控制 第四章电路xx

第1节点和与电流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 阻 第4节变阻器 第5节电压的测量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xx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 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初二学习能力测试科学试习题卷

八年级初二学习能力测试科学试习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8每小题2分,19—28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看到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只能对它们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每次你要刷卡的时候都需要对着信用卡说上两句话,只有声音与事先录制的用户声音相吻合才能够顺利刷卡。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3.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发育快,要注意均衡膳食 B.对出现的第二性征,应正确对待 C.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 D.心肺功能增强快,要加强体育锻炼 4.关于显微镜使用中,下列四位同学做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高倍镜观察物像时,先旋转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把像调清楚 B.小红发现目镜有点脏,就从口袋里拿出餐巾纸擦拭镜头 C.小华

在观察时,两眼睁开,用左眼进行观察 D.小刚在观察时,发现视野太亮,他把反光镜的平面镜换成了凹面镜 5.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萧山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2009年4月4日为我区中小学生清明假,关于清明、端午、中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个假日中只有清明节是节气B.它们的日期都是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来定的 C.在中秋节当日可能发生的天体现象是日食D.端午节的月相是新月 7.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N B.0N,1N C.2N,1N D.1N,1N 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 B.夏天湿衣服晾干----升华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华 D.吃棒冰解热----液化9.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不是由于地壳变动而形成的 B.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液=ρ液gV排液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3, V排取m3)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 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此时 V排< V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集录

调制“鸡尾酒”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饮品,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彩虹鸡尾酒因色彩缤纷,层次分明而受人们喜爱。让我们也来调制一杯“彩虹鸡尾酒”。 活动目标: 1、学习配置饱和食盐水。 2、会用密度计测量常用液体的密度。 3、观察不同密度的液体混合时的分层现象。 4、根据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位置,判断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 器材清单 酱油、黄酒、白醋、色拉油、红墨水、水、食盐 鲜玉米粒、干玉米粒、红豆、黑豆、花生米、枸杞 100ml量筒、250ml烧杯、250ml量杯、密度计、标签纸、药匙、滴管、玻璃棒、镊子 活动步骤 1、配置饱和食盐水并染色 (1)在250ml的空烧杯内装上约100ml的水 (2)用药匙往烧杯内加入若干匙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3)用滴管往高浓度食盐水中滴入1至2滴红墨水并搅拌均匀。 (4)在烧杯壁贴上标签,待用 2、用密度计测量各种液体的密度 (1)将一部分高浓度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密度计测量食盐水的密度,并记录在表中 (2)将量筒中的食盐水倒回烧杯,并将量筒清洗干净。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量其余液体的密度,并记录。 (4)按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液体的密度 3、调制鸡尾酒 (1)将密度最大的液体缓缓倒入倾斜放置的量杯中,约2至3cm高。 (2)按密度大小顺序用滴管依次将其他液体缓缓沿烧杯壁滴入量杯中。 (3)加色拉油时,用玻璃棒将色拉油缓缓地引流入量杯内。如此便可制得一杯“彩虹鸡尾酒”。 4、观察种子在“鸡尾酒”中的浮沉情况。 (1)用镊子夹取各种种子依次从液面沿杯壁轻轻放入,不同种子将停留在液体中的不同位置。 (3)将上述各种子按密度从大到小排列。 (4)你能大致判断哪些种子的密度值?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作者:————————————————————————————————日期: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儿童身上4/5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 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 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 3 ,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 =1000千克/米 3 1kg/m 3 =1×10 -3 g/cm 3 (3)水的密度:1×103 千克/米 3 或1克/厘米 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 3 = 1×10 -6m3 1吨=1000千克=1×10 6 克 1毫升= 1×10-3 升 1升=10 -3 m 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八年级上科学总复习习题精选

八年级上科学总复习习题精选 练习一 1、物体通常具有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温度降低时,体积。而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2、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水的这种特性叫做水的。 3、利用密度可以鉴别。 4、体积相同的铝和铁,____的质量大. 5、三个相同的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硫酸、酒精和水,体积最小的是____. 6、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3,并算出他的密度为 g/㎝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由纯铜制成的(选填“是”或“不是”)。 5、升温后,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A 质量 B密度 C体积 D以上三个都变 8、液态的蜡油凝固后,中间凹陷下去,说明() A质量变大 B密度变大 C体积变大 D状态不变 9、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00 g的水,则这个瓶子可以装下() A. 100 g酱油 B. 100 g汽油 C. 100 g酒精 D. 100 g煤油 10、能装2 kg汽油的瓶子(ρ汽油=0.71×103 kg/m3),用来装水,则瓶子内水的质量为 ( ) A.小于2 kg B.大于2 kg C.等于2 kg D.无法确定 11、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C.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 12、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多的是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 13、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其体积之比是() A.1∶13.6 B.5∶68 C.68∶5 D.以上都不对 14、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15、如图10—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A.甲的密度大 B.乙的密度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6、下列说法,正确的 A.质量大的物体,体积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C.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一定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一定大 17、刚好能装1kg水的瓶子,不能装1kg的( ) A、酒精 B、硫酸 C、水银 D、盐水 三计算题 18、如果砖的的密度是2×103kg/m3,一块砖的体积是1.4×103cm3,那么一辆能装载4t的汽车最多能运多少块砖? 19、个质量为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20、体积为4×10-3m3的铜球.其质量为24 kg.试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21、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 g,蜡的密度为0.9 ×1 0 3kg /m 3,浇铸这样一个铁件需要多少kg铁?(ρ铁=7.9×103 kg/m3) 22、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课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油的质量,已经知道这个油罐的容积是50 m3,他取出一些样品,测出20 cm3这种油的质量是16 g,请你帮他计算出这罐油的质量. 24、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练习二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 ,则应选择( ) A、50mL,5 mL B、100 mL,2 mL C、250 mL,5 mL D、400 mL,10 mL 6、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

经典10套--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综合)

经典10套--八年级科学竞赛试题(适合浙教版八年级学生) 一、选择题: 1、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围 D、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 3.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 B、视神经 C、眼球的折光系统 D、大脑皮层 4.关于下列结构是否属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口腔、咽②食道、胃③肠、肛门④肝脏、胰脏 A、①②③是器官 B、④是器官 C、都不是器官 D、都是器官 5.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 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 6.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7.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主要是因为() A、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B、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C、鱼繁殖时,在水中受精和发育 D、鱼有鳞片和侧线 8.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9.人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A、受精卵中的卵黄 B、胎盘和脐带 C、母体 D、A、B、C三项 10.下列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创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实验验证的 B、用观察的方法直接得出的 C、是以实验为基础,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D、是由更普通的原理演绎得出的 11.在棉花种子中,供给棉花种子萌发所需营养的结构是由下列哪一部分发育来的?()A、子房B、胚珠C、受精卵D、受精极核 12.藕、洋葱、芹菜,供给我们食用的部分分别是() A、根、茎、叶 B、茎、叶、茎 C、根、叶、茎 D、茎、叶、叶 13.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14.动物的重接近于15牛的是() A、一头小牛 B、一只蚂蚁 C、一只猫 D、一头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