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半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半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半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合肥皖智高复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

物 理 试 题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B .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C .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两个力的合力

D .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一小段弹力所做的功相加

2.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运动图像.则关于此物体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B .乙是位移随时间变化图像

C .丙是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D .丁是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3.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 .曲线运动一定都是变速运动,但加速度可能不变

C .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时刻改变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D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5.机械手表中的分针与秒针可视为匀速转动,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

A.1min B.

60

59

min C.

59

60

min D.

60

61

min

6.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钢坯A、B叠放在汽车的水平底板上,汽车底板与钢坯表面均粗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钢坯都静止时,钢坯A对B无摩擦力作用

B.汽车、钢坯都静止时,汽车底板对钢坯A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C.汽车向右启动前后,若汽车与钢坯相对静止,钢坯A对B的弹力不变

D.汽车向右加速时,若汽车与钢坯相对静止,汽车底板对钢坯A有静摩擦力作用

7.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物体m.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

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定,则( )

A.物体从A到O加速运动,从O到B减速运动

B.物体从A到O速度越来越小,从O到B加速度不变

C.物体从A到O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从O到B一直减速运动

D.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8..m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为终端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可被水平抛出时,A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

A

B

C

D

9.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A球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同时在A球正下方地面处将B球以初速度v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A.A和B初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1

C.相遇时B一定处于上升阶段D.A和B的速度变化量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7题图

第6题图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9题图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考语文试卷(安徽第一巻)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考 语文试题 主办单位: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考试日期:2018年11月16日上午) 命题、审题单位: 合肥168中学滁州中学安庆一中全椒中学淮北一中蚌埠二中芜湖市一中池州一中铜陵一中宿松程集中学太和中学合肥八中淮南一中太和一中太湖中学安师大附中绩溪中学阜阳三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作者,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提法,和《荀子》一书中所记的孔子“以玉比德”的观点,都可看成代表。这种用自然物比附人的德行的观点,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历史的进步。《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用物。《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比德”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畅神”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来的。同“比德”不同,“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亭一带有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宗炳平生“眷念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酷爱描山画水,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他说“峰岫娆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以,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肯定观赏和再现自然美可以“游目骋怀”,可以“畅神”,也就是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对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为时比西欧早一千多年。在这种观点基础上诞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开山意义。由此而形成的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山水诗画,后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节录自张晓光《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有删改) 1.下列关于“比德”和“畅神”及其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义意思的一项是()(3分)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皖智中考试题与安徽省中考试题对比分析

2018年皖智中考试题与安徽省中考试题对比分析2018年皖智中考试题与安徽省中考试题对比分析 2018年皖智中考试题与安徽省中考试题对比分析 5 c 2018年皖智中考试题与安徽省中考试题对比分析语 一、2018年中考安徽省语试卷沿袭了08年中考语试卷的结构形式,今年的语试卷呈现出试卷题型和结构比较稳定、坡度平稳的特点,体现出对学生的人关怀。《考纲》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探究,六个能力层级在试卷中都有考查。如语言的综合运用题中对一段话中的“病句” 进行修改的同时,还考查到长短句型的变换,前后句式的协调。这种新意的命题,意在考察学生的语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些题目均没有审题障碍,但要求考生有较好的语言辨别能力和表达能力,否则答题难以完美。二、对比安徽省中考试卷,皖智教育研究所主创的五套试卷起到了很好的考前信息导向和训练引领作用1、我们主创的5套试卷在试卷的题型及结构上都和2018年中考试卷相吻合——“语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卷面书写” 卷面满分为150分。2、5套试卷难度系数和2018年中考试卷相当,坡度适中,适合学生稳定发挥。3、5套试卷在总体上有很强的系统性,互为补充,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充分做到了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考虑推陈出新,又注重知识的整合。4、5套试卷均是我们精心研究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三、盘点皖智教育研究所主创的5套试卷,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以下几方面我们直接或间接地地命中了2018年的中考试题1、“语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1)、09年的中考试卷第1小题默写古诗中的名篇,我们的名校大联考(一)准确命中09年的中考填空“ ,天涯若比邻”;信息(二)试卷准确命中填空“ ,千里共婵娟”;名校大联考(二)准确命中填空“长风破浪会有时,。”和“默写杜牧的《赤壁》”。总分值为7分,直接命中率70%。(2)、09年的中考试卷第2小题的语基础知识考查中,4个题目在题型上,我们的5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19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真题速递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4.(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

安徽高三复读学校排名

安徽高三复读学校排名 安徽高三复读学校排名?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一批利学生的学生选择复读,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复读。高考复读选的学校还是很重要的,安徽选择复读的考生就想多了解安徽高三复读学校排名? 如何选择高三复读学校: 考察复读学校是否具有规范的教学场所。教学楼是否安全规范、有无独立安静的校区和活动场地供考生学习、生活。同时住校生还应考察其提供的食宿条件是否健全规范等。 对复读学校的师资情况要重点考察,看任课老师是否都是教学能力强、高考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些老师是否确实长期稳定在该机构从事教学。 与此同时,复读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考察复读学校是否有专职班主任或心理指导老师及时关注考生心理,帮助考生调整心态,这些也是很有必要的。 文理综合、艺术类以及不同基础的考生学习情况往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要考察学校是如何

组织教学的,有什么独到之处;要考察其教学计划与安排,了解其课时安排、时间作息是否规范、科学。 安徽高三复读学校排名——这里给大家推荐皖智教育。 皖智教育以“开发皖人智慧、培育江淮英才”为创办口号和发展宗旨,是集基础教育研究、中高考教学资料研发、中高考研讨会务策划以及投资办学等一体化、规模化的专业教育机构。旗下现主要有皖智教育研究院、皖智中学、皖智高复学校、皖智艺文中心等四大版块。 旗下皖智高复学校是在毛坦厂高复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创办的专门的高复学校。学校力邀原六安毛坦厂中学校长张维权先生担任总校长,以“办省城更好的复读学校”为追求,以“八大办学优势”而著称,以“严、苦、静、实、深、细”的六字管理为特色;学校对教师以激励考核为主要抓手,以教研提升为培养手段,拥有一支以三位特级教师领衔、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务实高效的专职教师团队,屡创辉煌高考成果。2016届有在校生1800余人,现已经成为合肥地区规模相对比较大,影响力很广的民办高考复读品牌。 近三年以来,不少学生考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85工程”名校。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安徽省舒城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2月第一次旬考新人教版

安徽省舒城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12月第一次旬考(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姓名文化说明了每个人的姓氏几乎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高考专题安徽第一卷·安徽高考最后一卷(B卷)

安徽第一卷·2015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B 卷) 数学(文科)试题 命题统稿: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数学研究室 本试卷分第Ⅱ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1z i +所对应的点为(2,1)-,i 是虚数单位,则z =( )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2.已知全集U R =,{|239}x A x =<≤,{|02} B y y =<≤,则有( ) A .A B B .A B B = C .() R A B ≠? D .()R A B R = 3.已知数列{}n a 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点22(2,log )M a 、25(5,log )N a 都在直线1y x =-上,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 ) A .22n - B .1 2 2n +- C .21n - D .121n +- 4. “1ab >”是“1 0b a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为调查某地区老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

由22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算得22 500(4027030160)9.96720030070430 K ??-?= =??? 附表: 参照附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无.关”; ②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③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 ④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已知直线34110m x y +-=:与圆22 (2)4C x y -+=:交于A B 、两点,P 为直线3440n x y ++=:上任意一 点,则PAB ?的面积为( ) A .7.已知1()21x f x =+,则331 (log 2)(log )2 f f +=( ) A .1 2 B .1 C .2 D .4 8.已知一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的体积为( ) A .13 B .2 3 C .1 D .2 9.已知M N 、为抛物线2 4y x =上两个不同的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若线段MN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10MF NF +=,则直线MN 的方程为( ) 3.841 6.635 10.828k 2() 0.050 0.010 0.001 P K k ≥主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2021届九年级名校大联考(一)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2021-2021学年届九年级名校大联考(一)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 ....) ....6.句.,不得多选 ①____________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②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李煜《相见欢》中既写出秋天的萧瑟,又道出作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前四句 ...。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徽派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层峦叠障,溪流纵横,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更使得这里山林繁茂,一片葱lóng。生活在“理学文章山水幽”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养深厚,构思村镇蓝图时最善于抓住山水做文章。这表现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脉——溪水及支流的“细胞”。徽派建筑群体布局时多重视周围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居家环境静谧雅致、如诗如画,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xié。(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葱lóng(______)静谧.(______)和xié(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枕山傍水”中“傍”的意思是_______;“融为一体”中“融”的意思是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名著阅读

安徽省皖智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理科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号卷· A10 联盟 2018 年高考最后一卷 数学(理科)试题 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6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要求) 1. 已知集合A { x | x2 x 6 0} ,B { y | y 3x 1, x A} ,则 A.A B B.B A C.A B D.ABR 2. 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z1 3 4i ,若在复平面内,复数 z1与 z2 所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 则 z1 z2 A. 25 B. 25 C. 7 D . 7 3. 已知函数f (x)与g(x) a x(a 0 且 a 1)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 f ( x) 是增函数”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1 B. 0 a 1 C. 2 a 3 D . a 1 A. 0 a 2 4. 如图所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为线段AD,AB,BC,CD 的中点,以 B , D 为圆心,1为半径作两个圆,现从正方形ABCD 内部任意取一点,则该点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A. B. C. 5 4 D . 3 8 4 8 4 4 5. 已知双曲线 x2 y2 C : 2 b 2 1(a 0, b 0) ,点F1,F2分别为其左、右焦点,过点F1且与x轴 a

垂直的直线,与双曲线上部的交点为点 A ,若 | AF 1 | 2 | F 1F 2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为 A. 2 B.1 2 C.2 5 D.1 5 6.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 B. 4 C. 2 D . 4 9 9 3 3 7.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 S 的值为 64 时,判断框内正整数 n 的取值个数为 A. 27 B. 28 C. 36 D. 37 8. 若 m e 1 mx) 10 a 0 a 1x a 2x 2 a 10 x 10 ,则 a 1 a 2 a 10 dx , (2 1 x A. 1 B. 1 C. 1023 D. 1023 2x y 0 9. 已知实数 x , y 满足 2x y 0 ,若 z 3x y 的最大值为 5 ,则正数 m 的值为 y( y m) A. 2 B. 1 C. 10 D. 1 2 10 10. 已知函数 f ( x) 3sin x 2cos x , g(x) 3sin x 2cos x ,若将函数 f ( x) 的图象向右平 移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g( x) 的图象,则 cos A. 4 B. 9 C. 12 D. 5 13 13 13 13 11. 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a 3, 1 tan A 2c ,则 b c tan B b 的最大值为 A. 4 B. 6 C. 8 D. 9 12. 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f (x) 对任意 x 都满足 f ( x 1) f (1 x) ,当 1 x 0 时, f (x) x ,则函数 g( x) f (x) | lo g 2 ( x 1) |的零点个数为 A. 1 B. 2 C. 3 D .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M MB ,点 N 是DM 与AC 的交点,若

襄河中学2019—2020年第一学期教研总结

襄河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赵继平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教科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学校跨越式发展计划目标任务,改革创新教科研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以“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教书育人,尊师勤奋学有所成”的襄中精神,树立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的育人理念,用两个严格(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四个(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指导学生)和“培育培养、连动互动、示范引领”12字理念,精心组织实施教科研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课题研究,以教研引领教学,积极开展思品实验校活动,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有效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跨越式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学年初,教研室就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召开由学校领导、教科室人员与各教研组组长、学科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会议,围绕着本学期教研活动指导思想的总体要求,对本年度要开展教研活动作了一个全盘的规划,制定了本学期详细的教研工作计划。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的《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本学期又有部分教师参加了不同学科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和学习。本学期教科室将继续组织教师采用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新课标,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

学校庆祝国庆节活动方案2020

学校庆祝国庆节活动方案2020 活动意图: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临了,幼儿对节日的到来非常的高兴,但是幼儿对于国庆节的来意并不是很清楚。设计此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国庆的来意从而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且自己动手操作布置活动室的环境体会节日的愉快气氛。 一、活动名称:“迎国庆,唱红歌” 二、活动时间:xxxx年9月30日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初步了解国庆节来历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 四、活动准备: 1、在教室内与幼儿一同布置庆国庆的喜庆场面。 2、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红歌《歌唱祖国》 3、准备幼儿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4、给幼儿化好妆,提升节日氛围。 5、小旗子幼儿人手两只。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园长妈妈致辞 (二)第二部分:唱响红歌迎国庆 小小班组三个班家长、幼儿和教师一起合唱红歌《歌唱祖国》,通过唱红歌共同迎国庆。

(三)第三部分:百米画卷迎国庆 1、小小班主题:我的中国心 2、幼儿及家长共同创作,并在红心中签名。 3、对小朋友的画进行点评。并挂在围墙上。 (四)活动结束 在这节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唱红歌及绘画等,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萌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庆祝活动,培养中兴小学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艺术节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时间:9月30日14:00点 地点:xx小学大操场(如遇下雨全校观看《东京审判》,开幕式顺延至国庆节后) 组织策划: 艺术总监: 评委会成员: 活动准备: 1、各年级诗歌朗诵排练。负责人:年级组长(语文组长协助) 2、彩旗队排练负责人: 3、主持:学生与老师各一名负责人: 4、信息技术支持负责人: 5、活动现场调控负责人: 6、横幅准备:主席台kt板制作:“祖国妈妈,我爱您”千人诗歌朗诵会”马绿叶

2017届安徽省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解析

1号卷·A10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针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记有如下课堂笔记。据此判断,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 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 3.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该做法的作用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C.限制了皇帝特权D.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4.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 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推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5.学者钱乘旦认为,英国“宪政”是由许多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习惯”起决定的作用。英国宪法有些部分写成文字(如历年的案例),有些部分则不 成文,而仅仅是以前发生过的事。材料意在说明英国宪政() A.保留了习惯法的全部内容B.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特点 C.注重发挥历史传统的作用D.避免了政局的剧烈动荡 6.国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决议。国会有权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被总统否决的议案。同时,国会还可以弹劾总统并交由参议院审判。材 料内容体现的原则是() A.行政分权B.联邦制C.中央集权D.民主制 7.普拉特认为,“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内战,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为()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配合清军镇压武昌起义 8.刘亚洲将军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

合肥168中学初三数学竞赛试卷(附评分标准)

(第4题图) D C B F E A 合肥168中学初三数学选拔试卷 制卷人:武前炜 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 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22a ·632a a = B 、6 3 29)3(a a = C 、3 26a a a =÷ D 、(6 3 2)--=a a 2.方程x 1 x x 2=-的解的情况是( ) A .仅有一正根 B .仅有一负根 C .有一正根一负根 D .无实根 3.如图,圆柱形开口杯底部固定在长方体水池底,向水池匀速注入水(倒在杯外),水池中水面高度是h ,注水时间为t ,则h 与t 之间的关系大致为下图中的 ( ) A . B . C . D . 4.如图,已知AB ∥CD ,AB=CD,AE=FD,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5.如图,表示阴影区域的不等式组为( ) 2x +.y ≥5, 2x + y ≤5, 2x +.y ≥5, 2x + y ≤5, (A ) 3x + 4y ≥9, (B ) 3x + 4y ≤9, (C x + 4y ≥9, (D ) 3x + 4y ≥9, y ≥0 y ≥0 x ≥0 x ≥0 6.如图,AB 为⊙O 的直径,各角p 、q 、r 、s 之间的关系 (1) p = 2q ;(2) q = r ;(3) p + s = 180°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1)和(3) (B ) 只有(1)和(2) (C ) 只有(2)和(3) (D ) (1)、(2)和(3) h O t h O t h O t h O t

给三年后自己写的一封信800字作文

给三年后自己写的一封信800字作文岁月流逝,从不待人,它带走美好的东西,也会赠与我们更好的。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给三年后自己写的一封信800字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给三年后自己写的一封信800字作文 亲爱的我: 你好!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高中生活拉开序幕。我就此开始了我的新学期与新生活,高中三年直接决定了我以后的人生,可谓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三年后的我,当你拿出这封信后,你是会为自己的成功骄傲喝彩,还是会为自己曾经的懈怠而后悔?我希望结局会是第一种,因此我必须要为此而努力与奋斗。 在这三年里,我一定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过完每一天,努力充实自己,哪怕三年后的我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目标,至少不会愧对于自己、愧对于父母、愧对于每天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高中三年是一个破茧成蝶的重要时期,要想成大器,我们就必须要克服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就如同军训时的站军姿,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使我抓耳挠腮,双腿麻木。当时我的脑海里一直提醒着自己要坚持,因为我想起初中时,语文老师一直告诉我:“加油,相信自己,我最棒!任何时候都不轻言放弃”。步入高中后的我要改掉

初中时的坏毛病,不再贪玩,不再心浮气躁,要坚持不懈地勇敢走下去!高中的课程不似初中那般简单,上课方式也与初中大不相同,需要我们静下心,沉住气地去学习。其实世界上没有天才与笨蛋之分,所谓的天才也是在背后默默努力的人,只是你看不见别人的努力,并且自己不够努力! 人,只要有信念,有追求,必将能承受艰难困苦。努力学习,永不言弃!这就是我在皖智中学的追求,无论生活或学习有多艰苦,我都会坚定心中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三年后的我,也许会在一所理想中的大学里继续学习,然后勤工俭学,学会自立,不再给父母多增添负担。 沉重的负担,促使爸爸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时间的摧残也让皱纹渐渐爬上了妈妈的脸颜,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从来不会在我面前诉苦诉累,更多的还是细心教导。我是他们的希望,只有我努力学习,才能够给他们最好的回报!每当看到他们为了我的学习和生活而憔悴时,我的心里也是五味陈杂,想着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父母失望,我愿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 我的启蒙恩师曾和我说过,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后,你就会发现高中三年会比初中三年更短。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现在做起,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三年后的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给三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作文800字 梦想起航的时刻,往往伴随着自己内心的成长。我们走在看似平坦的路上,身后的脚印也随之逐渐模糊。有人说,不念过去,不畏将

安徽省A10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安徽省A10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数 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全集U =R ,集合{} {}2 |1,|0A x x B x x =≥=>,则()()U U C A C B ?( ) A .()1,1- B .(]0,1 C .()1,0- D .(]1,0-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1 1 i i -+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0,1 B . 1,0 C .()1,0 D .0,1 3.安徽黄山景区,每半个小时会有一趟缆车从山上发车到山下,某人下午在山上,准备乘坐缆车下山,则他等待时间不多于5分钟的概率为( ) A . 13 B . 16 C . 19 D . 112 4.已知偶函数()f x 在[ )0,+∞上单调递减,()11f =-,若()211f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 )1,+∞ C .0,1 D .(] [),01,-∞+∞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

A .7 B .8 C .9 D .11 6.()73111x x ??-+ ??? 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 A .-7 B .28 C .35 D .42 7.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 10 x y a x y ++≥??-+≤?,且2z x y =+的最小值为2,则a =( ) A .1 B .-1 C .53 - D . 53 8.现有10名学生排成一排,其中4名男生,6名女生,若有且只有3名男生相邻排在一起,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 A .6 2 67A A 种 B .32 47A A 种 C .362 367A A A 种 D .362 467A A A 种 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5 B 9 C 10 D .10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1号卷·A10联盟2019年高三开年考 理科综合试题 2019.2.20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厚度相同的木板AB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置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两磁铁的N 极正对。在两磁铁竖直对称轴上的C 点固定一垂直于纸面的长直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木板和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上,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B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下,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15.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高、底部直径均为L ,球到容器左侧的水平距离也是L ,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离地高为2L ,现将小球水平抛出,要使小球直接落在容器底部,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的大小范围为(空气阻力不计)( ) A v << B v << C v << D v << 16.如图甲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电场线上建立坐标轴,则坐标轴上O~x 2间各点的电势分布如图乙所示,则( ) A .在O~x 2间,场强先减小后增大 B .在O~x 2间,场强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 C .若一负电荷从O 点运动到x 2点,电势能逐渐减小 D .从O 点静止释放一仅受电场力作用的正电荷,则该电荷在O~x 2间一直做加速运动 甲 乙 17.如图所示,两不计电阻的足够长光滑金属导轨MN 、PQ 在水平面上平行放置,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ab 、cd 始终垂直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ab 棒在恒力作用下向右运 动的过程中,则( ) A .只有ab 棒产生感应电动势 B .回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 .安培力对金属棒ab 、cd 均做正功 D .恒力F 做的功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和系统增加的动能之和

【培优练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苏教必修三)

《廉颇蔺相如列传》培优练习 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瞿静静 一、能力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蔺相如墓①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 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注】①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于奉命使金,途经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郸,写下此诗。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两首诗在体裁上均属于七言绝句,借吟咏蔺相如抒爱国之情。 B.范诗触景生情,写出了作者对蔺相如的祭奠与仰慕之情。

C.范成大决心以蔺相如为榜样,宁死也要保全国体,不辱使命。 D.高诗前两句吟咏蔺相如渑池会上的功绩,赞颂蔺相如的神勇。 2、“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3、依据课文内容,补写对联的下联。 ①完璧归赵,蔺相如智勇解难题;。 ②忠贞苏武名节重泰山,。 二、挑战自我潜能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一副副蕴含着传统家规家训的春联由县内知名书法家书写,并统一印制派发给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能让干部们秉清廉政风,持勤俭人家,贴在门楣,就能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就能帮助群众搞好邻里关系。 ①不是贴了春联就能让干部们秉清廉政风。 ②。 ③。 5、微写作 如果请你从《荆轲刺秦王》里的荆轲,《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廉颇、蔺相如《烛之武退秦师》里的烛之武之中,选一个人物,依据课文及相关材料,为他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请用180字左右文字阐释。

参考答案 一、能力拓展提升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借吟咏蔺相如抒爱国之情”不确切,高诗抒爱国之情的说法牵强附会,正面直接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侧面以屈原极力反对楚王与秦王会盟之事衬托蔺相如的过人胆识。 2、【答案】引用典故,以屈原反对楚王与秦王会盟之事,来衬托蔺相如的过人胆识;突出了作者的赞颂之情.(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用屈原来衬托蔺相如,属于侧面衬托,烘托出蔺相如的过人胆识与谋略;同时这也是运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赞美之情。 3、【答案】(1)负荆请罪,廉将军悔悟结至交。 (2)奸诈卫律利欲轻鸿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依据课文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分析能力。要做好本题首先分析对联中的人物,弄清楚该人物是谁,了解该人物的先关故事情节。结合上联所写的人物的事件,然后我们再思考下联人物的主要事件。做题时不要写错字,故事情节的概况要凝练。 二、挑战自我潜能 4、【答案】不是春联贴在门楣就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 不是春联贴在门楣就能帮助群众搞好邻里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出现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就能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就能帮助群众搞好邻里关系”,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例句的方式--“不是售票终端搬到农民身边农民才全部外出打工”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第一句“就能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这个可以理解为不是春联贴在门楣就鞭策学生学习

2020年安徽省皖智教育联盟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期中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Pa,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 其方程为Th→Pa+x,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为质子 B. 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 γ射线是钍原子核放出的 D. 1g钍Th经过120天后还剩0.2g钍 2.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 是() A. 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B. 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 C. 1m3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D. 1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3.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km/h,司机突然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 后8s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A. 25 m B. 16 m C. 50 m D. 144 m 4.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 进入预定圆轨道,11月1日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完成对接。关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测得“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算 出地球质量 B. 如果对接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上一前一后运行,则它们 的绕行速率和绕行周期可能是相等的 C. 如果对接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上一前一后沿着同一方向 绕行(“神舟八号”在后),若要对接,只需将“神舟八号”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D. 飞船对接后,如果宇航员从飞船组合体舱内慢慢“走”到舱外后,飞船组合体 会因所受万有引力减少而使飞行速度减少 5.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的绝缘弹簧将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 A、B(可以视为质点)连接起来。现用另一大小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C分别与A 和B依次接触之后移去小球C,A、B均平衡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1;然后再将刚才移走的小球C与A接触之后再次移去小球C,A、B再次达到平衡时弹簧的形变量 为x2.已知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可能为() A. B. C. D.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