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 (3)

第三章总体布局 (4)

第四章用地规划 (11)

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与彰显 (14)

第六章城乡统筹规划 (15)

第七章产业发展规划 (16)

第八章生态体系及绿地系统规划 (17)

第九章景观风貌规划 (19)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21)

第十一章市政设施规划 (24)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0)

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2)

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33)

第十五章附则 (34)

附表 (3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指导和规范西咸新区建设,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按照彰显文化底蕴、集聚现代产业、建设良好生态、统筹城乡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路,充分发挥新区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集约发展等原则,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构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使西咸新区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位。

第三条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开放创新;城乡统筹、科学布局;生态低碳、集约发展。

第四条规划理念

组团布局发展、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现代农业衬托,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塑造。

第五条规划范围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

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面积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按照组团发展的格局,新区分为五个组团(组团名为暂定):

泾河新城:包括泾阳县的泾干、永乐、高庄(部分)三镇和崇文乡,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

空港新城:包括泾阳县的太平镇,渭城区的底张镇、北杜镇和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北的区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36平方公里。

秦汉新城: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渭城、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茂陵的周边区域,泾阳县的高庄镇(部分),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沣西新城:包括户县的大王镇,长安区的马王街道、高桥乡,秦都区的钓台、陈杨寨街道,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64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8.6平方公里。。

沣东新城:包括长安区的斗门街道、王寺街道,秦都区的沣东街道,三桥街道、六村堡街道西安绕城以西的部分,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3.3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第七条规划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等编制本规划。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八条发展定位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

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

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

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第九条发展战略

以推进实现西咸一体化、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陕西加快发展为使命,传承历史文脉,突出生态理念,集聚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和谐,奠定新区组团发展的基本格局,实现新区与西安、咸阳主城区协同互补发展。

第十条发展目标

以全新的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建设西咸新区,使其成为中国未来

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质。

通过十年的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使西咸新区成为历史文化一脉相连、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第十一条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2015年城市人口150万人;

2020年城市人口236万人,其中泾河新城47万人,空港新城27万人,秦汉新城42万人,沣西新城53万人,沣东新城67万人。

2、用地规模:

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

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人均115.2平方米,其中泾河新城47平方公里,空港新城36平方公里,秦汉新城50平方公里,沣西新城64平方公里,沣东新城75平方公里。

第三章总体布局

第十二条空间策略

延续新区原有绿色生态基底,组团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增强区域内部分工协作,有机组织各个功能组团,构建组团式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

第十三条发展格局

1、优化大都市发展格局,构建大都市“核心区+城市组团+外围组团” 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新的城市形态。

2、通过“两环六放射”的快速交通廊道,构建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与外围组团高效便捷的交通联系。

3、新区作为大都市新的城市核心,根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辐射三原、户县、兴平、高陵等城市外围组团。

4、通过公路及轨道交通网络,构建新区与外围组团高效便

捷的交通联系。

至三原:通过包茂高速、包茂复线、西咸环线、省道208、咸铜铁路、关中城际铁路环线,远景规划将地铁2号线延伸至三原;

至户县:通过西咸环线、京昆高速、国道310、西三环、草堂快

速路、西余铁路、西成高铁。

至兴平:通过西咸环线、连霍高速、省道103、西宝城际、陇海铁路,远景规划将轻轨3号线延伸至兴平。

至高陵:通过西咸环线、京昆高速及关中城际环线,远景规划将城市轻轨延伸至高陵。

第十四条空间结构

以“大开大阖”的空间发展模式,并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构建新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通过两条帝陵遗址带,渭河、沣河、泾河三条生态景观廊道,以及组团间的楔形绿地为分隔,形成“廊道贯穿、组团布局”的田园城市总体空间形态。

一河:以渭河为纽带,渭河两岸集中高端服务业,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渭河生态长廊,建设大都市渭河核心区带。

两带:沿五陵塬遗址,构建渭北帝陵风光带;沿周秦汉都城遗址带,构建周秦汉古都文化带。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共同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的发展格局;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五组团: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东新城和沣西新城。

第十五条用地布局

沿帝陵遗址带、古都历史文化带、渭河、泾河、沣河景观廊道形成开敞空间,在组团内集中布置建设用地。形成“疏密相间”的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分片区布置,强化片区间隔离绿化;

公共设施用地分级配置,渭河北岸及沣河西侧配置新区级公共设施,各组团内合理布置功能完善的公共设施;

在泾河两岸、机场东侧及沣西组团布置一、二类工业用地;

在机场西侧、泾河新城东部布置仓储用地;

结合塬、河流、交通线布置各类绿地。

第十六条空间管制区划

1、禁建区

指河湖湿地等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的地区。

主要包括:渭河、泾河、沣河河道及两侧绿地,渭北五陵塬历史遗址保护区、阿房宫遗址、沣京遗址、镐京遗址,昆明湖及周边绿地,区域性生态廊道,区内国道两侧15米范围以内,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50米以内范围,市政基础设施走廊及基本农田和外围农田。

2、限建区

指需限制建设活动的区域,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预留重点项目的发展空间。

主要包括:区内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50米以外、200米以内的区域,咸阳国际机场净空要求的限制范围内及区内的各类绿地。

3、适建区

指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势相对平坦、没有其它建设限制条件的区域,或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可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

主要包括:咸阳机场周边区域、泾河两岸区域、渭河北岸1500-3000米范围内、渭河南岸大部分区域。

4、已建区

指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地区。

第十七条空间管制措施

根据空间管制区划,分别制定管制要求。

1、禁建区管制要求

禁建区范围内禁止城镇建设行为,处于历史遗址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须限时拆除。

2、限建区管制要求

限建区范围内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

对基本农田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或占用,确需占用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进行占补平衡。

严格控制新区北部和西部的生态绿地、五陵塬、渭河、泾河、沣河等生态控制带以及组团隔离绿地等地区的开发建设行为,不得建设与生态无关的项目。

3、适建区管制要求

新区建设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

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

4、已建区管制要求

区内建设必须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延续城市文脉和整体风貌,保持城市特色。

第十八条“四线”管制

1、城市紫线

(1)紫线范围

新区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界限为紫线控制范围。

(2)紫线管制

在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在紫线范围内进行新建或者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2、城市绿线

(1)绿线范围

新区范围内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边界为绿线控制范围。

(2)绿线管制

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在绿线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限期迁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绿线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对于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城市绿线内土地用途,占用或者破坏城市绿地的,由新区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3、城市蓝线

(1)蓝线范围

蓝线控制区域主要为渭河、沣河、泾河等河流水体的防洪制导线以内。

(2)蓝线管制

蓝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擅自填埋、占用蓝线内水域;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在蓝线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新区规划。在蓝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4、城市黄线

(1)黄线范围

包括区内的综合交通枢纽、水厂、污水处理场、电厂、区域变电站、电信端局、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天然气门站等市政基础设施。

(2)黄线管制

在黄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规定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迁移、拆除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对于违反黄线管制要求者,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四章用地规划

第十九条居住用地

布局原则:组团布置、宜居舒适、设施完善。

在新区5个组团中,共规划47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约5万人。

新区规划居住用地658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4.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7.92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占新区住房总面积的比例在30%以上,且在新区各个组团均有一定的分布。

第二十条中、小、幼儿园布局

按照居住区规模,配置47所中学,每所占地4公顷。

配置118所小学,每所占地2公顷。

配置236所幼儿园,每所占地0.4公顷。

第二十一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布局原则:兼顾区域、分类配置、分级均衡。

公共服务设施分三级布置,形成2处新区级、5处组团级、多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多层次、网络型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47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7.4 %,人均20.08平方米。

第二十二条科研中心布局

规划形成超过52个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

第二十三条体育设施布局

规划28个体育场馆;沿渭河景观带建设若干大型市民体育健身场所;结合社区建设,配套居民健身设施。

第二十四条医疗设施布局

医疗设施分三级布置: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

布置22处综合医院(400床),每处用地4.5公顷以上。

布置5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处用地0.25公顷以上。

布置18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处用地0.08公顷以上。

第二十五条工业用地

布局原则:依托交通、分区布置、集约建设。

规划工业用地总面积345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2.7%,人均14.63平方米。

集中安排三处工业用地,其中:机场周边,面积842公顷;泾河两岸(包茂高速以西),面积1908公顷;沣河西侧,面积582公顷。

适时搬迁、改造不符合新区总体规划的有关工业。

第二十六条仓储物流

规划仓储物流用地总面积154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7%,人均6.55平方米。

建设两个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面积773公顷;泾河物流中心,面积342公顷。.

结合产业布置仓储用地,面积431公顷。

第二十七条地下空间开发

开发利用原则:因地制宜、远近兼顾、综合开发、分期建设。

充分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城市道路、体育场馆、大型公共建筑物、其它建筑物的地下空间资源,建设交通、商业、市政、人防等各类地下设施。

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下人行交通和地下停车设施。地下停车空间主要为各类建筑配建停车库。地下人行通道要与城市广场、城市中心、片区中心人流集散地段、城市交通干线穿越等系统相结合,统筹安排。

地下街:用于连接各类地下设施,完善地下交通功能,加强与地面空间、地上公共建筑物间的联系,并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有机补充。

其他地下市政设施:根据市政设施规划、地下空间利用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在城市建设空间密集地段以及旧城改造地段建设地下变电站、地下公厕等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在重要地段建设地下综合管沟等。

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与彰显

第二十八条文化彰显策略

以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历史遗存带为依托,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环境融合为原则,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发掘历史文化潜在的价值,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第二十九条历史遗存的保护

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特区,保护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划定的保护范围内切实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手续。

第三十条开发利用

延续大都市帝陵文化、秦汉文化、古都历史三条文化带,通过发掘与环境整治形成展示公园、博物馆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中区,与渭河生态景观带相呼应。

以汉长安城为纽带,连接渭北帝陵遗址带及周秦汉古都遗址带,建设国家级秦汉文化展示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生态文化遗址公园。

第六章城乡统筹规划

第三十一条城乡统筹策略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联动,均衡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

第三十二条空间规划

统筹城乡空间要素,形成“城市组团+绿色廊道+优美小镇”的城乡空间格局。

划定城市用地增长边界,确定永久性生态用地规模。在组团间的绿色空间,结合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建设10处文化旅游、农园风情、关中民俗和滨水休闲等生态田园特色小镇,和6处高容积率低密度开发的省级重点示范镇。

第三十三条产业发展

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

建设十个以上万亩标准农田、4处市民农园、若干花卉果蔬种植基地和景观林木基地。

第三十四条农村城镇化

按照集约节约土地和尊重居民意愿的原则,在城市建设用地内就近分片建设生活居住区,完善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村庄集中转化为城市社区。规划建设28个社区,安排居住用地800公顷。

第七章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十五条产业发展策略

按照“依托、整合、错位布局、集群化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十六条产业发展方向

以科技、文化为支撑,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商务、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实现五个组团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

第三十七条组团功能与产业布局

泾河新城

功能定位: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园区。

主导产业: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食品加工和都市农业等产业。

空港新城

功能定位:西部地区空港交通枢纽和临空产业园区。

主导产业:以临空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空港物流、国际商贸、飞机改装维修、现代服务业、高端电子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秦汉新城

功能定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展示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田园示范新城。

主导产业: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重点发展秦汉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行政商务、金融商贸、总部经济、房地产开发、纺织工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沣东新城

功能定位:西部地区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和体育会展中心。

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和会展业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和孵化、体育、会展商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房地产开发等产业。

沣西新城

功能定位: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兴产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副中心。

主导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以及行政商务、现代农业等产业。

第八章生态体系及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十八条生态绿化策略

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水为脉,贯通城市绿色廊道,打造都市绿心,营造都市绿色生态环境。

第三十九条生态格局

延续区域生态格局,构建“两带、三廊、多绿楔”的生态绿化体系。

“两带”——渭北帝陵风光带、周秦汉古都文化带。

“三廊”——渭河、泾河、沣河三条生态景观廊道。

“多绿楔”——楔入各功能组团间的生态绿地。

第四十条城市水脉

以河流为依托,建设湿地公园、水景公园。将水系引入建设用地,形成水脉渗透、绿水相融的城市灵动空间。

第四十一条绿地规划

1、公园绿地

在五陵塬地区规划国际化大都市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和秦咸阳宫遗址公园;沿渭河规划湿地公园4处,沿沣河规划滨河公园2处,沿泾河规划滨河公园2处;在丰京、镐京、阿房宫遗址北侧规划遗址公园。在每个组团内规划公园1-3处。

规划沿主要生活性道路、景观道路两侧及居住区出入口附近设置多处街头绿地。

2、防护绿地

在组团周边、河流两岸、过境铁路、公路两侧、高压线走廊、工厂与居住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仓储区周围配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

3、遗址保护区绿化

在重点保护区内采用草坪、地被和浅根系的灌木等;在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常规绿化。

4、外围绿色增长边界

沿西咸环线向西北向扩展,形成宽度约2km的防护林带,包括生态农田、经济林带、苗圃、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绿化形式,隔离新区与外围城市空间,限定新区发展范围。

第九章景观风貌规划

第四十二条景观风貌策略

以农田、河流、山塬作为景观背景,尊重现有自然生态特色,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形成具有田园城市特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风貌。

第四十三条景观风貌控制

充分利用各类景观要素,对新区各个功能组团景观风貌予以规划和控制,构筑层次多元、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区。

1、泾河新城

打造生态化商业办公空间,塑造绿色工业片区。建筑以小高层和多层为主,建筑体量以中小体量为主;建筑形式简洁,色彩以冷色调为主,节点位置点缀暖色,展现城市活力。

2、空港新城

体现高效、现代的门户景观风貌。建筑以多层,小高层为主,风格上趋向现代,色彩以明快的冷色调为主。

3、秦汉新城

注重田园景观和帝陵遗址的综合展示,渭河沿岸重点打造建筑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景观。建筑层数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建筑风格应当简约,建筑色彩以活泼的暖色为主。

4、沣东新城

结合秦阿房宫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镐京遗址周边良好的生态,构建生态化、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建筑高度以高层和小高层为主,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总则 1.1 项目由来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西咸新区,明确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的发展定位,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作为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最终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 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实施《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有效指导和规范西咸新区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通过十年的建设,使西咸新区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12月编制完成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条例》和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该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西咸新区 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陕政发〔2011〕46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2011年第14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进一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加快西咸新区建设,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精神,现就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制定以下政策。 一、西咸新区管委会是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代表省人民政府行使有关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管理权。在重大项目、城乡统筹及规划实施方面赋予其市级管理权限及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支持西咸新区改革创新,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社会保障

等领域先行先试。工商、税务、公安、质监、社会保障等部门可在西咸新区设立分支或经办机构。 二、西咸新区建设用地按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指标实行单列,严格执行相关土地政策。西咸新区管委会对新区范围内的土地实行集中统一规划管理,统一报批、统一供应、统一登记办证。建设用地在年度指标内单独报批,并履行辖区内土地、房屋管理职能。 三、西咸新区建设用地本着节约集约原则,规划建设用地需要调整的基本农田和占补平衡指标,可在西安、咸阳及全省范围内调整统筹解决。 四、加快西咸新区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试点,创建集体农用地流转补偿机制。 五、西咸新区与所在西安、咸阳各市、县(市、区)税收收入在确定基数的基础上,新增税收收入由西咸新区管委会与所在市、县(市、区)实行比例分成。“十二五”期间,西咸新区管委会的分成部分全部用于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详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一、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建设西咸新区是适应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关中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陕北、陕南丰富的后续加工产品也迫切需要延伸链条、提升转化的生产和科技支撑基地。西咸两市结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 第二,建设西咸新区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 重大举措。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是经济区规划的主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关系经济区的建设全局与功能提升。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突破体制障碍,尽快设立西咸新区,并予以实质性推动,这样做既是实施《规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能为经济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构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三,建设西咸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力抓手。西咸一体化 涉及交通、信息、市场、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西安和咸阳两市所有县区,范围大、领域广,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同时,必须选择重点区块,示范推进,核心突破。通过设立西咸新区,将渭河两岸、西咸结合部的几个园区连接为一个整体 板块,统筹规划,联动建设,既可以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空 间支持,又可以有效整合这一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第四,建设西咸新区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按照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 人口将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高起点打造西咸新区,使其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渭河成为大西 安的中心水带,可以加快两市同城化发展,促进城市重心北移,构建 西咸两市新的产业集聚区和人口集中区,进而形成南融北跨、东拓西接、山水城塬一体、渭河横贯城中的西安大都市发展新格局。 第五,建设西咸新区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西咸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两市按照“八同”(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发展思路,咸阳主动融入西安,西安充分接纳咸阳,西咸接合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 融合步伐加快,合作开发建设机制初具规模,西咸一体化已由“打基础”转入“求突破”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在区域发展上谋划新亮点,取得新成效。目前,该区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沣渭新区等几个共建板块发展势头较好;区域内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环境容量较大,宜于打造

陕西省西咸新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西咸新区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置业有限公司 20 年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研究结论与建议 (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6) 2.1项目建设背景 (6) 2.2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7)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4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1)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3) 3.1建设地址 (13) 3.2 建设条件 (14) 第四章项目开发方案 (19) 4.1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 (19) 4.2开发方案 (20)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31) 5.1环境保护 (31) 5.2安全卫生 (32) 第六章节能 (33) 6.1节能依据 (33) 6.2节能措施 (33) 第七章投资估算 (36) 7.1编制依据 (36) 7.2投资估算 (36) 7.3项目筹资 (38) 第八章工程招投标与进度安排 (41) 8.1项目招投标相关政策规定 (41) 8.2项目招标方案 (42) 8.3进度安排 (43) 第九章财务评价 (44) 9.1基础数据 (44) 9.2评价指标 (44) 9.3评价结论 (44) 第十章社会效益评价 (46) 10.1社会影响分析 (46)

10.2互适性分析 (47) 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48) 11.1风险分析 (48) 11.2风险控制与对策 (49)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1) 12.1结论 (51) 12.2建议 (51) 附图: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表:1.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2.损益表; 3.销售收入与经营税金及附加表; 4.筹资计划表; 5.还款付息计划表。

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

附件 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8号)和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有关要求,为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探索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制订本方案。 一、设立西咸新区的重要意义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包括两市7个区县的部分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引领大西北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打造向西开放重要枢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建设西咸新区有利于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具备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基础条件。设立西咸新区,主动顺应西咸一体

化发展趋势,是打造大西安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二)建设西咸新区有利于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设立西咸新区,将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核心,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通过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科学规划建设,改善功能布局,实现中心城区与新区联动发展,走集约高效、生态良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 (三)建设西咸新区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核心带动作用,带动大关中、大西北地区协调发展。西安(咸阳)大都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和重要引擎。设立西咸新区,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发挥其引领和带动大西北的核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建设西咸新区有利于构建西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推动我国向西开放。设立西咸新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欧亚经济论坛、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对内对外经贸技术交流合作,扩大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不断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建设西咸新区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

最详细的西咸新区介绍

最详细的西咸新区介绍 一、西咸新区概况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区内现状人口约90万,城镇化水平23%。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成立背景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

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发展规划 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好,科教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有较好产业基础。规划到2020年末,人口规模达到236万人,GDP总量达1700亿元。未来的西咸新区,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基础。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新区建设要坚持“三保三新”,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省长赵正永要求,新区要遵循“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强调,要以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同时实现人口承载与节约用地两个目标。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土地、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 新区成立以来,努力做好“谋篇、布局、蓄势”三篇大文章。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主题,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大开大合”格局,构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田园城市总体格局及“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范式。按照“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及“集约、集成、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策划“百千万”项目工程,建设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园区、空港综合保税区、信息服务产业园、周陵新兴产业园、泾河物流交易园等十大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临空产业、仓储物流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推进核心概念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 具体发展蓝图 1、建设目标 以全新的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建设西咸新区,使其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质。通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一脉相连、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2、阶段目标 (1)“三年出形象”(2011-2013)——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西咸快速干道拓宽改造,改善西咸出入口形象;基本建成沣泾大道、正阳大道、红光大道等区域主干络网;渭河、沣河、泾河治理初见成效;五大区域板块产业项目全部开工,板块化开发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内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年增长42%)(2)“五年大变样”(2014-2015)——重点进行城市功能提升。 重点开发区域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齐备,区域都市农业走廊、工业走廊、旅游观光走廊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确立,城乡一体化大大推进,统筹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五大区域板块特征明显。区域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年增长50%) (3)“十年大跨越”(2015-2020)——重点形成区域特色优势。

西咸新区最新规划

1、西咸新区简介 2014年2月19日,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 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2、西咸新区规划 1、建设背景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 2011年5月31日,陕西省政府设立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1年6月13日,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西咸新区列入全国五个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

(西咸新区建设背景图) 2、区位范围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总面积882平方公里。新区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现有人口近90万,城镇化水平23%。 3、规划理念 核心理念—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以大遗址保护带、河流生态廊道及都市农业生态田园形成开敞疏朗的“大开”格局及城市绿色基底;在“大开”的绿色格局中,构建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形成“紧凑的城镇,开敞的田园”,实现人口增长与土地集约的“合二为一”。规划理念— 理念1: 核心板块支撑

陕西西咸新区泾河新城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 沣泾大道市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三年五月

一、项目由来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控制区总面积882km2,建设用地272km2,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西咸新区由五个新城组成,分别是:空港新城、泾河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 泾河新城作为西咸新区的重要组团之一,担负着落实《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推进西咸新区发展建设、促进西安、咸阳区域协调发展,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使命。泾河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北部边缘,包括泾阳县的泾干、永乐、高庄(部分)三镇和崇文乡,总面积146km2,规划建设用地47.34km2。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沣泾大道市政工程起点泾河新城西边界,终点为泾河新城东边界,设计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西起泾河新城西边界(K0+000),东至正阳大道(K5+200),红线宽度100m,道路两绿化带各20m,双向八个快速车道,辅道为双向六车道;第二部分西起正阳大道(K5+200),东至泾河新城东边界(K7+640),红线宽度60m,道路两侧绿化带各20m。道路全长7.29km,项目总投资6.55亿元。 本项目属西咸新区规划的“五横五纵”道路主骨架系统之一,对于加快泾河新城与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的交通衔接,形成网络化、快捷化的对外交通体系,促进泾河新城内部与外部的密切联系,提高交通综合服务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以及当地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要求,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1月,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 (3) 第三章总体布局 (4) 第四章用地规划 (11) 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与彰显 (14) 第六章城乡统筹规划 (15) 第七章产业发展规划 (16) 第八章生态体系及绿地系统规划 (17) 第九章景观风貌规划 (19)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21) 第十一章市政设施规划 (24)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0) 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2) 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33) 第十五章附则 (34) 附表 (3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指导和规范西咸新区建设,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按照彰显文化底蕴、集聚现代产业、建设良好生态、统筹城乡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路,充分发挥新区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集约发展等原则,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构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使西咸新区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位。 第三条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开放创新;城乡统筹、科学布局;生态低碳、集约发展。 第四条规划理念 组团布局发展、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现代农业衬托,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塑造。 第五条规划范围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

西咸新区介绍

西咸新区 基本简介 西咸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千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区域定位为门户新区即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交流的平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增长极和助推器。功能定位为科技新区即根据国家赋予西安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的要求,利用陕西科研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西部乃至中国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职能为特征的产业新区。 行政区划 沣渭新区 沣渭新区位于渭河以南,老西宝公路以北,东接西安市西三环,西接规划中的西咸绕城新线位,规划总面积195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西咸两市中心城区距离最近的接合部,也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向西拓展的重点区块,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城市特色功能区 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集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物流配送、住宅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沣河“大水大绿”生态景观,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 ●生物和环保产业聚集区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环保节能和精细化工产业,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和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泾渭新区 泾渭新区位于渭河以北,西咸北环线以南,西到老咸宋公路,东至西咸分界线,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

关于将西咸新区设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区的提案

关于将西咸新区设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区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096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将西咸新区设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区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国家发改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理 提案人:农工党中央 主题词:城镇,西部开发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2011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然而,传统的“摊大饼”式粗放型城市扩展方式,导致城市在人口、资源、环境、交通承载力方面突破极限,导致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无法均等覆盖;同时,城市化模式单一加剧了人的情绪紧张、心理焦虑等现代“城市病”。这些都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探索以城乡一体化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陕西省西咸新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核心,以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为重要任务,以保护耕地和提高人口承载力为基本原则,着力推进城市发展形态、城乡发展要素配置、生产生活、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在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上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一、西咸新区规划理念先进。西咸新区按照城乡融合共荣和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思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提出符合西咸新区实际、具有特色的“大开大合”城市发展形态。“大开”,即开阔的田园风光,形成水为脉、绿为基、路为廊的广阔空间延伸;“大合”,即复合的城市功能,在大面积绿地和现代农业基调中,建设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和谐有序的现代立体城市、产业社区城市。在发展建设的空间景象上,以山水田林映衬现代城市建筑景观;在满足人的生存要求上,营造享受现代服务和田园生态兼而备之的新型都市生活;在产业结构上,把科教文化创新型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把现代都市农业作为城市的重要产业;在空间和资源利用上,融入立体开发、集约节约和循环低碳发展新方式。 二、西咸新区具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条件。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规划控制范围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仅27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近90万,城镇化水平23%。新区具有良好的开发建设条件和显著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条件优越,中国大地原点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区内,有包茂、福银、连霍、京昆等6条高速公路,陇海、郑西等8条铁路和客运专线经过,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和中国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二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优越,新区地形平坦宽阔,渭、泾、沣、涝河经过,具有土地集约化再开发和承载大都市发展新要求的布局建设条件。三是科教资源丰富,基础教育、

陕西省西咸新区条例

《省西咸新区条例》 (草案送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西咸新区(以下简称西咸新区)开发建 设,加快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 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西咸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服 务等活动。 西咸新区的围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的规定确定。 第三条西咸新区的目标定位是按照“核心板块支撑、 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要求,创 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 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 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例。 第四条西咸新区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优化 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坚持市场 主导、政府引导、开放创新,在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 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 势。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的西咸新区管理机构负责西咸 新区围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 例。 西咸新区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各新城工作,各新城管理机

构负责各自辖区的开发建设。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西咸新区开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等方面对西咸新区给予优先安排。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推进西咸新区开发建设,、两市及其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予以协助。 第八条本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适应西咸新区发展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就其在西咸新区的适用作出决定或者对有关地方性法规进 行修改。 省人民政府和西咸新区管理机构应当通过制定规性文 件等方式,支持、推进西咸新区先行先试。 第二章行政管理职责和服务 第九条西咸新区管理机构代表省人民政府行使部分省级管理权限,依照法律规定和授权,享有设区市人民政府管理权限,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西咸新区建设和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文件; (二)根据工作职能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 置和调整相应的工作机构; (三)组织编制和实施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审批各新城 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对西咸新区的规划实施依法进行管理; (四)组织编制和实施西咸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 西咸新区的土地利用依法实施管理;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集体土地房屋征迁补偿安置管理办法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集体土地房屋征迁补偿安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秦汉新城范围内集体土地上房屋征迁补偿安置的管理,保障新城建设顺利进行,维护征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咸阳市城市规划控制区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暂行办法》、参照《咸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新城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城范围内集体土地上合法建筑及其附属物的征迁补偿安置; 国务院、陕西省人民政府在秦汉新城实施的项目建设涉及集体土地房屋征迁的,其补偿安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秦汉新城范围内因建设需要实施征迁的,原则上实行统一集中安置,不再重新划拨宅基用地; 第四条本办法颁布后,秦汉新城区域内的单位与个人未经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批准,不得实施房屋新建、扩建与改建工程,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第五条征迁公告发布后,征迁范围内的单位与个人不得对房屋室内外进行装修,不得改变房屋用途,不得变更房屋权属,不得进行房屋抵押与租赁; 规划建设环保与房屋管理局、国土资源局、工商、税务等部门不再审批房屋建筑执照、土地过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公安部门停止办理居民迁入与分户手续; 第二章拆迁补偿 第六条农村房屋按结构划分为五等,分别为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砖土木结构、简易楼板房、简易房。 (一)砖混结构房屋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240砖墙承重,圈梁、构造柱等结构构件齐全的; 2、二级:240砖墙承重,圈梁、构造柱等结构构件不齐全的; 3、三级:240砖墙承重,没有圈梁、构造柱等结构构件的; (二)砖木结构房屋划分为两个等级: 1、一级:240砖墙(有砖砌柱或木柱)支撑的木屋架、轻钢屋架,木质檩椽,木质屋面板或瓦屋面; 2、二级:240砖墙(无砖砌柱或木柱)承重,木质檩椽,瓦屋面; (三)砖土木结构房屋划分为两个等级: 1、一级:两山墙全砖墙,主要砖柱承重,木屋架、松木檩椽,土坯墙充填,砖基,瓦屋面; 2、二级:砖基,土坯墙,砖柱或木柱承重,木屋架,松木与杂木檩椽,土坯墙充填,瓦屋面; (四)简易楼板房:120砖墙承重,无砖砌柱,层高(檐高)不足3米,门窗齐全; (五)简易房:砖墙、檩条、石棉瓦(彩钢瓦)屋面,门窗齐全; 第七条房屋等级的确定以房屋结构为主,其中简易结构的厂房、仓库(非混凝土、瓦屋面)原则上按砖木房屋等级认定;土木结构的房屋按砖木结构房屋二级认定; 第八条各类结构等级房屋征迁补偿按以下标准确定: (一)砖混结构一级房屋430元/平方米,二级390元/平方米,三级350元/平方米; (二)砖木结构一级房屋350元/平方米,二级330元/平方米; (三)砖土木结构一级房屋280元/平方米,二级260元/平方米; (四)简易楼板房160元/平方米;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 方案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一、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建设西咸新区是适应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关中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陕北、陕南丰富的后续加工产品也迫切需要延伸链条、提升转化的生产和科技支撑基地。西咸两市结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经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 第二,建设西咸新区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

划》的重大举措。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是经济区规划的主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关系经济区的建设全局与功能提升。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突破体制障碍,尽快设立西咸新区,并予以实质性推动,这样做既是实施《规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能为经济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构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三,建设西咸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力抓手。西咸一体化涉及交通、信息、市场、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西安和咸阳两市所有县区,范围大、领域广,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同时,必须选择重点区块,示范推进,核心突破。经过设立西咸新区,将渭河两岸、西咸结合部的几个园区连接为一个整体板块,统筹规划,联动建设,既能够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空间支持,又能够有效整合这一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第四,建设西咸新区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将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高起点打造西咸新区,使其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渭河成为大西安的中心水带,能够加快两市同城化发展,促

西咸新区简介

西咸新区简介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区内现状人口约90万,城镇化水平23%。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西咸新区位置图)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

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好,科教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有较好产业基础。规划到2020年末,人口规模达到236万人,GDP总量达1700亿元。未来的西咸新区,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基础。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新区建设要坚持“三保三新”,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省长赵正永要求,新区要遵循“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强调,要以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同时实现人口承载与节约用地两个目标。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土地、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 新区成立以来,努力做好“谋篇、布局、蓄势”三篇大文章。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主题,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大开大合”格局,构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田园城市总体格局及“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范式。按照“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及“集约、集成、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策划“百千万”项目工程,建设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园区、空港综合保税区、信息服务产业园、周陵新兴产业园、泾河物流交易园等十大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临空产业、仓储物流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推进核心概念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 发展蓝图 1、建设目标 以全新的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建设西咸新区,使其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质。通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一脉相连、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2、阶段目标 (1)“三年出形象”(2011-2013)——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西咸快速干道拓宽改造,改善西咸出入口形象;基本建成沣泾大道、正阳大道、红光大道等区域主干络网;渭河、沣河、泾河治理初见成效;五大区域板块产业项目全部开工,板块化开发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内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年增长42%)(2)“五年大变样”(2014-2015)——重点进行城市功能提升。 重点开发区域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齐备,区域都市农业走廊、工业走廊、旅游观光走廊基

西咸新区规划

1、建设背景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 2011年5月31日,陕西省政府设立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1年6月13日,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西咸新区列入全国五个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

(西咸新区建设背景图) 2、区位范围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总面积882平方公里。新区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现有人口近90万,城镇化水平23%。

(西咸新区区位范围图)

(西咸新区区位及规划范围图) 3、规划理念核心理念—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以大遗址保护带、河流生态廊道及都市农业生态田园形成开敞疏朗的“大开”格局及城市绿色基底;在“大开”的绿色格局中,构建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形成“紧凑的城镇,开敞的田园”,实现人口增长与土地集约的“合二为一”。规划理念—

理念1: 核心板块支撑在大面积田园绿地和生态廊道间,以各新城中心功能区为核心,高强度集约开发的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区。 理念2: 快捷交通连接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轨道、大运量公交等多种现代交通方式,实现零距离换乘,构建西咸新区内外组团的便捷连接。组团内构建自行车道、景观步行道等慢性交通系统,建设新区内部宜人舒适的交通环境。 理念3: 优美小镇点缀在组团外围,布局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等特色主题小镇及庄园经济型小镇,实现产业、文化、生活一体化的人居环境。 理念4: 都市农业衬托 建设都市农业和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新区,发展以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西咸新区规划理念图) 4、规划定位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为突出发展道路、方式、体制的创新,担当起我国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责任,新区确立了以下规划定位:“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验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重要支撑带”、“大西北经济金融中心”、“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与高端要素集聚平台”“国际休闲旅游宜居城市”。

西咸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西咸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 本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8.05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编制背景 坚持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重点、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中省市规划要求,结合专项规划控制内容,制定本规划。实现规划内容的分级传导与管控,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2条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西咸新区全域,西起西咸北环线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西咸北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范围882平方公里,规划城乡总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规划将新区全域划分为120个管理单元(不含机场单元),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单位。 第3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002)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 2.规范标准依据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2014)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24号 3.相关规划依据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年)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其他相关规划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规模 第4条发展定位 西咸新区发展定位为: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 第5条规划目标 规划以实现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体要求,制定以建设生态新区与和谐美丽宜居新区为目标的控制指标体系。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2010)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2010)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一、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建设西咸新区是适应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关中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陕北、陕南丰富的后续加工产品也迫切需要延伸链条、提升转化的生产和科技支撑基地。西咸两市结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 第二,建设西咸新区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是经济区规划的主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关系经济区的建设全局与功能提升。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突破体制障碍,尽快设立西咸新区,并予以实质性推动,这样做既是实施《规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能为经济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构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三,建设西咸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力抓手。西咸一体化涉及交通、信息、市场、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西安和咸阳两市所有县区,范围大、领域广,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同时,必须选择重点区块,示范推进,核心突破。通过设立西咸新区,将渭河两岸、西咸结合部的几个园区连接为一个整体板块,统筹规划,联动建设,既可以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空间支持,又可以有效整合这一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第四,建设西咸新区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将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高起点打造西咸新区,使其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渭河成为大西安的中心水带,可以加快两市同城化发展,促进城市重心北移,构建西咸两市新的产业集聚区和人口集中区,进而形成南融北跨、东拓西接、山水城塬一体、渭河横贯城中的西安大都市发展新格局。 第五,建设西咸新区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西咸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两市按照“八同”(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发展思路,咸阳主动融入西安,西安充分接纳咸阳,西咸接合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合作开发建设机制初具规模,西咸一体化已由“打基础”转入“求突破”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在区域发展上谋划新亮点,取得新成效。目前,该区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沣渭新区等几个共建板块发展势头较好;区域内发展空间较为广阔,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环境容量较大,宜于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山水园林新区。区内交通优势突出,拥有放射和环绕状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