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开发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开发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目录

开发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开发测井技术现状

开发测井指在油田整个开发期间进行的所有测井活动,包括裸眼井测井和套管井测井。开发测井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油田储层评价、开发方案的编制和调整、井下技术状况检测、作业措施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我国开发测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基础实验、理论研究、测井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解释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开发测井技术,主要包括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注采剖面测井技术、工程测井技术和井间测井技术等。

(一)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1、裸眼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开发裸眼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目前主要以电法和声波测井系列为主,岩性复杂的油藏测三孔隙度(声波、中子、密度)、三电阻率(深、中、浅探测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和井径,即通常测的9条曲线。个别油田加测核磁测井、介电测井、地层测试等,测井解释主要利用阿尔奇公式。

2、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评价,目前使用的测井技术主要是放射性测井.最早应用的是热中子寿命测井,该方法由于使用条件限制和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现场应用不广。近几年又发展了硼中子测井,不少油田都在推广应用。碳氧比测井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由于它要求储层条件(孔隙度大于20%)和井眼条件比较严,且精度不高,近几年国外公司相继推出了新的监测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仪器。如Schlumberger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储层饱和度测井仪RST (Reservoir Saturation Tool),该仪器分辨率高,改善了伽马射线的探测灵敏度;较小的衰减常数,可大大提高高密度中子发射期间的瞬时计数率。Halliburton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高性能过油管小直径储层监测仪RMT(Resetvoir Monitor Tool)和Baker-Atlas公司生产的储层动态监测仪RPM,Computa Log公司生产的储层饱和度测井仪PND-S等,是目前世界上各大测井公司推出的有代表性的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测井仪。

下玻璃钢套管对油藏动态进行监测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特别是在前苏联应用更多,胜利油田在孤岛油田西区注聚合物过程中,在玻璃钢套管中进行监测,见到好的效果。测井测得的含油饱和度的变化与生产井的生产实际是吻合的。

(二)注采剖面测井技术

1、注入剖面测井技术

注入剖面测井主要测量井筒的平均流速、井壁滤积的示踪剂强度等参数,目的是确定配注管柱

注入段的注水(汽),但在各层绝对或相对注入量,了解渗透层间驱、注差别、套管泄漏等情况。

8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井温法定性测量注水剖面,80年代以后推广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量注水

剖面。为克服示踪剂脱附问题,1984年大庆油田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所合作,研制成功131Ba-GTP微球示踪剂;为了适应地层不同孔隙和裂缝,中原油田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所合作,研

制出粒径100~2500μm的131Ba-GTP微球示踪剂;为消除井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在井口释放带来

的污染,研制并推广了井下示踪剂释放器,实现了不停注、不放喷、不溢流的密闭测井。由于示踪

法的效果显著,测井完成工作量逐年增加,在油田注水方案调整中发挥很大作用。但近年来,该方

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微球下沉、套管沾污、大孔道流失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关单位做了不

少研究工作,如大港油田测井公司与西安石油仪器总厂合作,自1995年开始共同研究同位素示踪伽

马能谱测井方法,在模拟井取得大量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识别同位素沾污类型和计

算沾污量从而提高同位素注入剖面解释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该项目仍在进行中。有些油

田在部分井中加测井温、流量,组合测井综合解释。

在聚合物注入剖面测井中,大庆生产测井研究所用研制成功电磁流量测井仪,该仪器利用电磁

感应原理测量管道中导电流体流量,该仪器在注聚合物试验区测7口井,给出不同层的聚合物注入量,对注聚合物驱效果评价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这种电磁流量测井仪也可以用于产出剖面

测井,对原来涡轮流量测井仪是一种补充和改进。

大庆测井公司1999年用自行研制的氧活化测井仪测聚合物注入剖面120多口井也取得较好效果,目前正研制连续氧活化测井仪。

每米相对吸

水量10.5%

每米相对吸

水量1.9%

图17 1-2-5井吸水剖面测井图

2、产出剖面测井技术

主要测量井筒内流体流量、持水率流体密度、井温、压力等参数,确定井的油、气、水的含量,研究井的生产状态。

80年代产液剖面测井以引进DDLⅢ、AT+测井系列为主,90年代以来通过消化和吸收,国产生产测井仪器有了较大进步,如小直径流量含水仪,用于过环空测量抽油机井的分层产液量和含水率,该仪器主要由电容含水仪、涡轮流量计和伞式集流器组成。该仪器流量测井范围2~150m3/d。高灵敏度持水率计扩大了引进的持水率计的测量范围,提高了持水率灵敏度。

近年来环空组合产液剖面测井仪研制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庆生产测井研究针对油田高含水需要,研制了阻抗式过环空找水仪,通过测量油水两相流的相对电导率来确定持水率。仪器测量简单,能在水为连续相情况下随时间进行连续测量。测量精度高,在多相流标定装置中,持水率测量精度为3%,含水率测量范围为50%~100%(随流量降低,含水率测量范围变宽);并且仪器重复性好。

(2)大庆生产测井研究所研制成功两种和低产液产出剖面测井仪(分离式和过流式),测量流量下限为0.5m3/d。并攻克120℃的测井仪皮球集流器,为该仪器在中深井测井创造了条件。

在生产测井资料解释上,传统的解释模型主要有滑脱模型、漂流模型,近几年油水两相流井下刻度方法比较流行,该方法主要利用零流量段和全流量段生产测井响应及井口产量信息对不同仪器进行具体刻度,使解释结果更接近实际。三相流解释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模型和方法,主要采用最优化方法。

随着大部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目前的各种产液剖面测井仪器对持水率分辨精度低,资料质量差,加之生产测井解释模型与实际情况差异大,目前的产液剖面测井技术与生产实际需求尚存在很大差距。

(1)在孤岛油田的应用

东0-13井是孤岛油田东区的一口抽油机生产井,该井地面计量日产液174.6m3,日

图2-26 东0-13井生产剖面解释成果图

产油4.2m3,综合含水97.6%。用1英寸示踪流量组合仪录取了示踪流量、持水率、温度和磁性定位等资料。该井共射开4层,其中1、2号层由于间距小,合为一个生产层处理,解释成果图见图2-26。图中自右向左第一道显示井筒流动剖面,第二道显示分层产液剖面,第三道显示连续测井信息,成果资料显示直观明了。由图2-26可以看出,温度测井资料显示4号层为主要产液层,持水率测井资料显示3号射孔层为主要产油层。数字处理结果(见表2-2)表明:4号层日产液量156.4m3,占该井日产液量的89.9%,为主要产液层;3号层日产油3.2m3,占该井日产油量的73.6%,为主要产油层,与测井资料定性分析相吻合,而且计算的日产液量及产油量与地面计量结果吻合较好。为下步实施作业提供了资料依据。

表2-2 东0-13井生产剖面成果表

(2)在胜坨油田的应用

3-4-134井是胜坨油田三区的一口抽油机生产井,该井共射开4个层生产。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用1英寸环空组合测井仪录取了示踪流量、持水率、温度和磁性定位等资料。数字处理解释结果(见表2-3)表明,2号层日产液13.2m3,日产油6.1m3,为主要产液、产油层,与温度、持水率测井资料的定性分析结果相吻合。生产剖面成果图见图2-27。

表2-3 3-4-134井生产剖面成果表

图2-27 3-4-134井的生产剖面解释成果图

该研究成果可提供油井各生产层段的分层产液量,分相产液量,划分产液剖面;确定各深度处流体的流速,分析各层之间是否存在窜流现象等。从而掌握油井生产动态,指导油水井(井组、区块)调剖挖潜,还可有条件地反映油井工程技术状况。在孤岛、胜坨、孤东等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油藏工程师的重视与肯定。

(三)工程测井技术

工程测井技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水泥胶结情况,可判断水泥与套管、地层与套管两个界面的胶结状态;

·油、水井中套管的射孔位置、腐蚀、破裂及变形等情况;

·套管井的倾斜度及方位。

胜利油田用于工程测井系列的仪器为固放磁组合测井仪、40臂井径仪、SBT测井仪及井下声波电视测井仪。

1、固放磁组合测井仪

固井质量评价是完井和采取措施保护油井的关键。固放磁组合仪是目前评价固井质量较先进和可靠的一种测井仪器,它可测量套管波的首波幅度、声波传播时间和变密度曲线,并能真实反映套管、水泥环及地层各界面之间的胶结情况。

固放磁组合测井仪是由声幅—变密度、自然伽马、中子—中子及节箍组合而成。井下仪器直径分别为φ83mm、φ43mm以及φ89mm三种尺寸。

2、40臂井径仪

该仪器主要用于检查油、水井的套管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腐蚀、破裂、变形等工程问题。一次下井可获取套管的最小内径和剩余壁厚两条曲线,所测资料全面反映套管变化的情况。

3、扇形水泥胶结测井仪(SBT)

SBT是从computalog公司引进的组合测井仪,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水泥胶结评价测井仪,该仪器由CBL/VDL和SBT两部分构成,为用户提供传统的水泥胶结评价参数外,还提供套管外水泥环胶结情况的直观图象。该图象是将井周360°分成8个扇面,根据各个扇区声幅(3ft和5ft)可求取胶结指数,从而精细地分析在两个界面的胶结质量。

4、井下声波电视测井仪

该仪器是一种新型的旋转式超声成像测井系统。工作时由探头换能器垂直于套管内壁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根据回波的幅度和时差确定钢套管的内外壁的粗糙度(即腐蚀情况)和套管内径及剩余壁厚。

·测量套管内、外壁的平面展开图,发现套管上的裂缝、炮眼等;

·测量套管内径及剩余壁厚的平面展开图;

·测量套管的横截面图;

·测量某一段套管的立体旋转图(视角可变);

二、开发测井发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一)开发测井面临的油田开发形势

1、大部分油田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挖潜难度愈来愈大。

老油田经过多次调整和不断强化开采,随着开采程度的加深,已进入高采出程度和高含水后期,主力油田已处于产量递减趋势。这个阶段的开发特点:一是剩余油分散,可成片钻加密调整井的区

块很少,零散调整布井难度也大,效益越来越差。含水升高,单井增加可采储量减少。二是老油田地下油水关系复杂,特高含水井增多,多层高含水,层间、平面及各类井之间的差异缩小,控水稳油的条件逐渐变差。三是由于老井多层高含水,加之井况愈来愈差,提高单井次措施增油量的难度愈来愈大。

2、新投入开发储量品位差、难采储量比例大。

由于近年来没有发现优质、整装大油田,新发现油藏多具有深层、隐蔽性、低渗透特点,开采的难度加大。低渗透、稠油和复杂岩性油藏储量占的比例大,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3、三次采油方法将在油田的深度开发中发挥较大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今后各种三次采油方法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油田,用来提高注水开采后期原油采收率,而且所采用的三次采油方法将会是多元化的,如聚合物、热力开采、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及混相驱等。

4、井眼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超深井、复杂井况井(电潜泵井、出砂井)日趋增多。

近年来,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井眼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以水平井为代表的各种斜井;同时超深井、各种复杂井况井(电潜泵井、出砂井)日趋增多。这些都给开发测井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测井设备、测井工艺技术配套也需要相应改变。

(二)、开发测井发展趋势

1、继续开展以求准剩余油饱和度为目标的测井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研究求准地层混合液电阻率新方法,完善以电法测井为主的裸眼井中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方法。

·开展裸眼井中非电法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新方法研究,尤其是开展核磁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研究。

·套管井中中子测井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新方法、新仪器研究,提高碳氧比、中子寿命测井解释精度。国外近年来在中子测井方面发展很快,Schlumberger的RST,hulliburton的RMT,Computerlog 的PND,Baker-Atlas的RPM等纷纷推向市场。

·完善利用注采剖面资料,结合生产动态数据预测剩余油饱和度方法。

2、继续开展以提高注采剖面解释精度为目标的生产测井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在完善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解释方法同时探索新的测量方法。

·研制高含水期高精度、高分辨率各相持率测井新型传感器,并开展生产测井新解释模型和解释方法研究。

·开展聚合物驱、热采等三采过程中注采剖面测井新方法研究。

3、继续开展以提高诊断水平为目标的工程测井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水泥胶结Ⅰ、Ⅱ界面测量新技术和解释新方法。

·套管质量检测新技术。

·射孔质量检测新技术

·酸化、压裂、聚合物驱效果评价新技术。

4、努力开展以确定井间剩余油分布为目标的井间测井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开发高效、无污染多种稳定同位素作为井间示踪剂,研究分层测试和解释,并继续完善利用示踪剂预测井间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和软件。

·研制耐高温、发射能量大、频率高且可控的井间地震震源和体积小、频带宽、多级、多分量接收系统,开发井间地震商业处理和解释系统。

·开展井间试井约束下井间剩余油饱和度解释方法研究。

5、探索在水平井等特殊井及超深井、复杂井况井中开发测井新技术、新工艺。

·水平井、大斜度井生产测井新技术、新工艺和解释方法研究。

·电潜泵井、出砂井中生产测井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超深井生产测井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小井眼井生产测井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6、积极开展与相关学科协作研究,扩大开发测井应用领域。

·煤层气开发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测井资料对构造和沉积微相研究。

·测井、地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电阻率测井未来的发展

电阻率测井未来的发展 1 “L’huile, l’huile”,法国工程师Gilbert Deschatre 在1929年11月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Seminole 寄往巴黎家里的信中写到,翻译过来即为“石油,石油”。他在信中继续写到:“如果我们有办法发现它,他们就不会认为我们的价格太高。他们总是在问:’你们知道如何区分含油砂岩与含水砂岩吗?‘...我们当然可以区分,假若他们先告诉我们地层是砂岩层!”因此,Deschatre 向Société de prospection électrique 总部提交报告,建议对利用井中的仪器测量岩石电特性的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1]。 在此两年前,一位名叫亨利·道尔的年轻工程师在法国Pechelbronn 进行了首次“电取心”试验,将康拉德·斯伦贝谢及其兄弟马歇尔提出的一个想法付诸实施。道尔与Deschatre 一起在寒冷的Greater Seminole 油田对后来被称为电测井的技术进行了现场实验。这项新测量技术通过一个简单但却意义深远的事实彻底改变了石油勘探行业:水是导体,油是绝缘体。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这一基本事实对石油勘探行业依然至关重要。 最早的电测方法导致几代电极仪器的问世,这些仪器通过向地层中发射稳定电流来测量地层对电流的阻力(电阻率)。最新的Rt Scanner 三轴感应仪器直接源自道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发明的一种创新仪器。这种仪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岩石中产生交流电,从而解决了油基泥浆(直流电无法通过油基泥浆)钻井中地层电阻率的测量问题(请参见“三轴感应电阻率测井新技术”,第64页)。Daschatre 的惊呼至今余音袅绕,只不过内容现在变为“漏掉的石油!”。或者更直接一些:“储量!储量!”。巨大的石油需求对石油供应及价格产生极大的压力,所以石油行业需要更加准确地评价规模较小、更深、更复杂油气藏的储量。为此,要求地层评价能够确定至少三个参数:岩性、几何形态及饱和度,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饱和度,即孔隙中油气的百分比,但定量分析饱和度需要知道前两个参数。 岩性:存在哪些类岩石型?现在,即使所有其他 手段均告失败,地质师也可以根据核、声波与磁共振测井或岩心样品准确获得储层岩石的类型、组分及孔隙度。 几何形态:岩石的结构如何?油藏的复杂结构,尤其是水平井周围三维油藏结构依然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而现在,Rt Scanner 仪器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电阻率仪器,能够感应并测量电流在地层中任何方向上的流动。Rt Scanner 仪器将主要首先用于识别薄砂岩油层与更薄的页岩互层组成的层状油藏。通过测量在纵横方向上的电阻率(这两个方向上的电阻率可能相差10%甚至更大),这种新型仪器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电子与材料方面的巨大进展使得业界可以制造出灵活小巧的三轴感应线圈,从而使新型感应仪器得以问世。不过,该仪器的研制依赖于对该仪器及其电磁场能够进行三维模拟的新能力。 反演是目前的一大难题,这要依靠理论研究人员和模拟分析人员继续努力,来解决将原始物理测量结果转变为定量岩石特性的问题。最终目标是得到一个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油藏几何形态的模型,而非假设岩石与流体在井筒周围分布情况的模型。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而Rt Scanner 仪器提供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信息。 Michael Oristaglio 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技术顾问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Michael Oristaglio 是斯伦贝谢并购小组的技术顾问,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SDR )工作,负责物色寻找为能源行业开发早期技术的公司。他于1982年加入斯伦贝谢,在SDR 的机电部门工作,曾作为科学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与地震勘探、软件开发和电磁学等领域的工作。2000至2004年间,Michael 在Witten 技术公司工作,该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开发用于勘测地下管网的探地雷达。他在美国康涅狄格州New Haven 的耶鲁大学获得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地球化学硕士学位和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1.Deschátre 的想法有一点是错误的:当他与亨利·道尔遇到负责组织测井试验的地质师时,他们得知客户对试验结果非常满意,并且急于继续后面的工作,但前提是需要将人员与服务费从每月的两千美元降低至四百美元。

测井技术快讯-2

测井技术快讯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EXPRESS 第2期 2011年 2月15日 主办:技术信息研究所 套管井测井技术进展 先进的套管井储层测井评价与监测新技术能够确定地层孔隙度、岩性、泥质含量、流体饱和度以及压力等参数,还能够采集地层流体样品,在老油田增产挖潜中大有作为。近年来,继斯仑贝谢公司推出套管井分析ABC (Analysis Behind Casing )系列技术后,其它公司也相继开发出了新的套管井测井技术,为套管井储层评价和油气藏动态监测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哈里伯顿公司的新型井周声波扫描仪—CAST-M 哈里伯顿新近推出了超声脉冲回波成像仪器的升级版—CAST-M ,可以用于单芯电缆作业,在套管井或裸眼井中提供高质量和高分辨率的测量结果(测速提高了5倍)。高的测井速度是通过改进仪器的电子线路、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评价软件来实现的。 仪器有2种工作模式:(1)套管井模式,用于测量套管的内径、厚度以及声阻抗,垂直分辨率为1,3和6 in ;(2)成像模式,用于提供反映套管内壁损坏情况的图像,垂直分辨率为0.20 in 。这两种模式具有完整的水平覆盖范围。 CAST-M 采用一个定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有效的计算方法,在井下完成大部分处理任务,即在井下处理器和地面计算机中同时进行数据分配和处理,这样,即使在遥测带宽受限时,也能实现高分辨率成像,最终的计算精度和分辨率也不会降低。仪器添加了一个内置扶正器,使仪器在测井时居中,保证了数据质量,也能在套管外径小至4-1/2 in 的井中进行测井。CAST-M 在大于60 ft/min 的测速下每秒可以采集到180 个方位样点,这样高的纵向分辨率对于裸眼井成像特别有用。 威德福公司的磁漏式套管检查仪—MFL 磁漏式套管检查仪(Magnetic Flux Leakage(MFL) Casing Inspection Tool )采用了钐-钴永久磁体,比目前使用的永久磁体具有更强的磁性,可以在套管壁内感应产生更强的磁通量。仪器使用高分辨率霍尔效应重叠传感器来探测因内外套管损坏引起的磁通量的变化。 使用两种传感器(腐蚀传感器和甄别器),保证井眼被完全覆盖,可以用于区分是内部损坏还是外部本期导读 1. 套管井测井技术进展 2. 纳米传感器在油田勘探开发 中应用前景广阔 3. 雷达成像测井新技术 4. 页岩储层综合评价技术

开发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目录

开发测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开发测井技术现状 开发测井指在油田整个开发期间进行的所有测井活动,包括裸眼井测井和套管井测井。开发测井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油田储层评价、开发方案的编制和调整、井下技术状况检测、作业措施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我国开发测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基础实验、理论研究、测井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解释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开发测井技术,主要包括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注采剖面测井技术、工程测井技术和井间测井技术等。 (一)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1、裸眼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开发裸眼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目前主要以电法和声波测井系列为主,岩性复杂的油藏测三孔隙度(声波、中子、密度)、三电阻率(深、中、浅探测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和井径,即通常测的9条曲线。个别油田加测核磁测井、介电测井、地层测试等,测井解释主要利用阿尔奇公式。 2、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 套管井中剩余油饱和度评价,目前使用的测井技术主要是放射性测井.最早应用的是热中子寿命测井,该方法由于使用条件限制和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现场应用不广。近几年又发展了硼中子测井,不少油田都在推广应用。碳氧比测井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套管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由于它要求储层条件(孔隙度大于20%)和井眼条件比较严,且精度不高,近几年国外公司相继推出了新的监测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仪器。如Schlumberger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储层饱和度测井仪RST (Reservoir Saturation Tool),该仪器分辨率高,改善了伽马射线的探测灵敏度;较小的衰减常数,可大大提高高密度中子发射期间的瞬时计数率。Halliburton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高性能过油管小直径储层监测仪RMT(Resetvoir Monitor Tool)和Baker-Atlas公司生产的储层动态监测仪RPM,Computa Log公司生产的储层饱和度测井仪PND-S等,是目前世界上各大测井公司推出的有代表性的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测井仪。 下玻璃钢套管对油藏动态进行监测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特别是在前苏联应用更多,胜利油田在孤岛油田西区注聚合物过程中,在玻璃钢套管中进行监测,见到好的效果。测井测得的含油饱和度的变化与生产井的生产实际是吻合的。 (二)注采剖面测井技术 1、注入剖面测井技术 注入剖面测井主要测量井筒的平均流速、井壁滤积的示踪剂强度等参数,目的是确定配注管柱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方向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声波测井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声波测井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以声波测井换能器技术的变化为主线,分析了声波测井技术的进展以及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内取得的进步。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成熟的声波测井技术,包括非对称声源技术在内的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声波测井;换能器;单极子声波测井;多极子声波测井; 从声学上讲,声波测井属于充液井孔中的波导问题。由声波测井测量的井孔中各种波动模式的声速、衰减是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极其重要参数。岩石的纵、横波波速和密度等资料可用来计算岩石的弹性参数(杨氏模量、体积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计算岩石的非弹性参数(单轴抗压强度、地层张力等);估算就地最大、最小主地层应力;估算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计算地层孔隙度和进行储层评价和产能评估;估算地层孔隙内流体的弹性模量,从而形成独立于电学方法的、解释结果不依赖于矿化度的孔隙流体识别方法;与stoneley波波速、衰减资料相结合用以估算地层的渗透率;为地震勘探多波多分量问题、avo问题、合成地震记录问题等提供输人参数等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声波测井已经成为一个融现代声学理论、最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最新科技为一体的现代测量技术,并且这种技术仍在迅速发展之中,声波测井在地层评价、石油工程、采油工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与电法测井和放射性测井方法并列,声波测井是最重要的测井方法之一。 一、测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声波测井技术的进步是多方面的。声波测井声波探头个数在不断增加以提高声波测量信息的冗余度、改善声波测量的可靠性;声波测井中探头的振动方式经历了单极子振动方式、偶极子振动方式、四极子振动方式和声波相控阵工作方式,逐步满足在任意地层井孔中测量地层的纵横波波速、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和三维声波测井的需求。声波探头的相邻间距不断减小,而发收探头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这一方面提高了声波测井在井轴方向的测量分辨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声波测井的径向探测深度。声波测井的工作频率范围在逐步向低频和宽频带范围、数据采集时间在不断增大,为扩大声波测井的探测范围提供了保障。声波测井中应用的电子技术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技术逐步发展为大规模可编程电路和内嵌中央处理器技术,从而实现声波测井仪器的探头激励、数据采集、内部通讯、逻辑控制、数据传输等方面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可以预期,下一代声波测井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制能够控制声束指向性的 基阵式换能器。应用相控阵换能器的最大优势就是增大空间某个方向的声辐射强度,使声波沿着预先设定好的方向辐射,从根本上增加有用信号的能量、提高信噪比和探测能力。显然,声波探头结构和振动模态性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声波测井技术的根本进步。

国内外石油测井新技术

国内外石油测井新技术 第一节岩石物理性质 岩石物理性质研究是进行油层识别与评价的核心技术,主要研究岩石的电、声、核等物理性质,研究手段主要是实验室岩心测量。这些测量是刻度现场测井曲线、建立测井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储层参数之间关系的基础。岩石物理性质研究是测井学科。最基础的研究领域,最终目的是发展新的测井方法,改进测井参数与储层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减少测井解释和油气藏描述的不确定性。 测井解释和油藏描述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有效描述岩石复杂的孔隙结构,尤其是对于碳酸盆岩。要显著减少不确定性程度就要求开发出新的技术,精确描述岩石微小结构,并将这些信息与测量的岩石物理性质联系起来。 C . H . Arns等人使用一种高分辨率X射线微型计算层析(micro一CT)装置分析了几组岩心塞碎片。该装置包括一个能从岩心塞卜采集、由20003个体元组成的三维图像。研究者通过对各种砂岩样品和一块碳酸盐岩样品的分析,给出了直接用数字化层析图像计算的渗透率和毛细管压力数据。将这些计算结果与相同岩心的常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数据非常一致。这说明,可用不适合实验室测试的岩心物质(如井壁岩样或损坏的岩心和钻屑)预测岩石物理性质,还说明结合数字图像与数值计算来预测岩石性质和推导储层物性间的相互关系是可行的。 M.MARVOV等人研究了双孔隙度碳酸盐岩地层孔隙空间的微观结构对其物性参数的影响。利用两种自相一致的方法计算了弹性波速度、电导率和热导率。这两种方法是有效介质近似法和有效介质法。双孔隙度介质被认为是一种非均质物质,这种物质由均质骨架构成,同时带有小规模的原生孔隙和大规模的包含物(作为次生孔隙)。这些介质的所有成分(固体颗粒、原始孔隙和次生孔隙)都可用三轴椭球体近似表达。次生夹杂物椭球体纵横比的变化反映了次生孔隙度的类型(孔洞、孔道和裂缝)。研究人员将有效介质参数(声波速度,电导率和热导率)作为次生孔隙度大小和类型的函数计算了这些参数,此外,还考察了次生孔隙形状的双模式分布对研究参数的影响。所获得的结果是用反演方法独立确定碳酸盐岩原生孔隙度和次生孔隙度的基础。 M . B . BP11Pf1PI等人分析比较了4种用LWD数据确定孔隙度的方法。在LWD测井中测量是在滤液侵入较深前就完成了,“天然气效应”体积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测量范围内,低密度、低含氢指数(HI)的轻烃的存在导致测井响应的分离)无处不在,确定岩石孔隙度变得很困难。研究人员用尼日尔三角洲浅海海滨采集的随钻测井数据评价了四种计算孔隙度的方法(快速直观的中子一密度法,电阻率一密度迭代法、中子一密度迭代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一般情况下,这4种技术都可较准确地估算出孔隙度。文献讨论了这些方法的相对优点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对这4种方法的使用建议: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

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

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成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看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并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 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断裂设 7)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 2.4 系统管理技术 1)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2)集成管理技术;3)生产组织方法。 3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3.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现状 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 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实现了机械制

网络广告现状和发展趋势

网络广告的现状 摘要 网络作为新兴的广告传播媒体,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也越来越受到广告客户及消费者的关注。据众多的网络报纸纷纷报道:付费企业的数目在迅猛的增长,这将是2003年网络广告收入的巨大来源。另据调查研究表明:82%的汽车消费者在采购前首先会上网查询广告,在经过前两三年网络低谷的时期后,目前:网络广告面对现在的回升,又将有何优势缺陷及发展前途呢? 关键词:网络广告、广告业、网络 引言 广告是一种由企业或个人付费,以说服的方式,通过媒体传播,有关商品的住处传播活动和经济宣传手段。纵观人类历史,可以说广告历史悠久。从人类祖先开始利用姿态(如舞蹈、声音(如叫卖、火光(如烽火等进行广告传播,后来又发明和运用语言与文字,扩大了广告传播的浓度与广度,到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出现,使人类广告传播再次发生质的变化,在广告传播媒介不断发展的同时,19世纪计算机与其网络的出现后诞生的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传统广告与网络广告,再次提高了广告的经济宣传效果和广告的信息传播速度及广度。 网络广告发展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还有随后多媒体的产生给人类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存在,于1994年10月在Hotwird杂志的网络版上第一次出现了包含AT&在内的14家企业的广告。从此,网络经济时代在传统的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外开辟了广告的新天地。至今,短短八年时间,网络广告来取得了闪电式增长。1995年,美国的网络广告支出为5000万美元,1999年达到了46.2亿美元。 国内网络广告业也在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至1998年间第一次出现网络广告至今,也有五个年头了。其间潮起潮落,网络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1999年,网络广告的收入达到了近1亿元人民币。

隐身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隐身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了隐身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各样的隐身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对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详细大胆的预测,并就隐身技术做出一些总结。 一、隐身技术的概述 自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时首次使用F2117隐身战斗机后,隐身技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军界的高度重视。在海湾战争中,各种隐身兵器的精彩表演,尤其是F2117又一次的不凡战绩,令世界各强国对隐身技术刮目相看。海湾战争后,美、俄等军事强国都加强了对隐身技术的研究,隐身技术因此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如隐身战斗机、隐身轰炸机、隐身舰船、隐身导弹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飞行器、舰船等作战装备的探测技术日益完善。现在,各个军事强国在本土都有强大的雷达网,空中有预警机,在太空还有战略预警系统。这些系统通过链路构成一张强大的预警网络,对飞机,舰船甚至是导弹的生存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已经成为考量整体战斗力的重要指标。具有隐身性的装备,既拥有了在战场上赖以生存的法宝,又使得自己在进攻中处于主动的一方,加大了攻击的突然性。在讲究快速反应的现代战场,隐身技术已经成

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隐身技术按照战斗平台分,可以分为飞行器隐身,舰船隐身,导弹隐身。 按照隐身的方式手段主要为雷达隐身,并辅之以红外、光学和声波隐身,其中雷达隐身是现代隐身技术的重中之重。红外隐身在导弹突防中应用较为广泛。而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潜艇的声波隐身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雷达隐身技术的关键 若用一句话概括雷达隐身技术,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减小装备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一下简称RCS)。所谓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就是定量表征目标散射强弱的物理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越小,雷达接收能量越小,因而使敌方侦察雷达难于对己方目标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达到隐形目的。 RCS不是目标的几何截面积,而是一个与目标产生同等回波的金属圆球的等效截面积,几何截面积、材质和形状对雷达的反射率和反射的方向性都对雷达截面积有影响,所以雷达反射面积可以比几何截面积大,也可以比几何截面积小,就好像在黑夜里手电照射下,一块小镜子可以远比一个蒙面黑衣大汉显眼。作为参照,美国的F-15 的RCS为405 平方米,B-1B 为1.02 平方米,SR-71 为0.014 平方米,F-22 为0.0065 平方米,F-117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