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综述

冲压模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综述
冲压模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综述

压力中心的计算

压力中心的确定

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诸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了确保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应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相重合。否则,会使冲模和压力机滑块产生偏心载荷,使滑块和导轨间产生过大的磨损,模具导向零件加速磨损,降低模具和压力机的使用寿命。

冲模的压力中心,可按下述原则来确定:

1.对称形状的单个冲裁件,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2.工件形状相同且分布位置对称时,冲模的压力中心与零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

3.形状复杂的零件、多孔冲模、级进模的压力中心可用解析计算法求出冲模压力中心。解析法的计算依据是:各分力对某坐标轴的力矩之代数和等于诸力的合力对该轴的力矩。求出合力作用点的座标位置 O0(x0,y0),即为所求模具的压力中心(图2)。

图 2 解析法求压力中心

计算公式为:

因冲裁力与冲裁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的各冲裁力 P1、P2、P3……P n,可分别用各冲裁周边长度 L1、L2、L3……Ln代替,即: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如图2.2.3所示。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为计算简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弹性回复和弹性翘曲的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部分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

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

所需要的力称卸料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称推件力;逆冲裁方向

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称顶件力,如图2.6.1所示。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

装置或顶件装置传递的。所以在选择设备的公称压力或设计冲模时,

应分别予以考虑。影响这些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厚度、模具间隙、凹模洞口的结构、搭边大小、润滑情况、

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所以要准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生产中

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

(2.6.3) 图2.6.1

推件力(2.6.4)

顶件力(2.6.5)

式中 F——冲裁力;图2.6.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见表2.6.1;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

式中 h——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t——板料厚度。

注:卸料力系数Kx,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制件时取上限值。

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Fz的计算应根据不同的模具结构分别对待,即

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为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工件,或使冲裁

过程平稳以减少压力机振动,常用下列方法来降低

冲裁力。

1.阶梯凸模冲裁

在多凸模的冲模中,将凸模设计成不同长

度,使工作端面呈阶梯式布置,如图2.6.2所示,

这样,各凸模冲裁力的最大峰值不同时出现,从而

达到降低冲裁力的目的。图2.6.2 凸模的阶梯布置法在几个凸模直径相差较大,相距又很近的情况下,为能避免小直径凸模由于承受材料流动的侧压力而产生折断或倾斜现象,应该采用阶梯布置,即将小凸模做短一些。

凸模间的高度差H与板料厚度t有关,

即 t<3mm H=t

t>3mm H=0.5t

阶梯凸模冲裁的冲裁力,一般只按产生最大冲裁力的那一个阶梯进行计算。

2.斜刃冲裁

用平刃口模具冲裁时,沿刃口整个周边同时冲切材料,故冲裁力较大。若将凸模(或凹模)刃口平面做成与其轴线倾斜一个角度的斜刃,则冲裁时刃口就不是全部同时切人,而是逐步地将材料切离,这样就相当于把冲裁件整个周边长分成若干小段进行剪切分离,因而能显著降低冲裁力。

斜刃冲裁时,会使板料产生弯曲。因而,斜刃配置的原则是:必须保证工件平整,只允许废料发生弯曲变形。因此,落料时凸模应为平刃,将凹模作成斜刃,如图2.6.3a、b所示。冲孔时则凹模应为平刃,凸模为斜刃,如图2.6.3c、d、e所示。斜刃还应当对称布置,以免冲裁时模具承受单向侧压力而发生偏移,啃伤刃口,如图2.6.3a~e所示。向一边斜的斜刃,只能用于切舌或切开,如图2.6.3f所示。

斜刃冲模虽有降低冲裁力使冲裁过程平稳的优点,但模具制造复杂,刃口易磨损,修磨困难,冲件不够平整,且不适于冲裁外形复杂的冲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只用于大型冲件或厚板的冲裁。

最后应当指出,采用斜刃冲裁或阶梯凸模冲裁时,虽然减低了冲裁力,但凸模进入凹模较深,冲裁行程增加,因此这些模具省力而不省功。

a)、b)落料用 c)、d)、e)冲孔用 f)切舌用

图2.6.3 各种斜刃的形式

3.加热冲裁(红冲)

金属在常温时其抗剪强度是一定的,但是,当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之后,其抗剪强度显著降低,所以加热冲裁能降低了冲裁力。但加热冲裁易破坏工件表面质量,同时会产生热变形,精度低,因此应用比较少。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否则,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还会使合理间隙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制件质量和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冲件的形状特殊或排样特殊,从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考虑不宜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相重合的情况,这时应注意使压力中心的偏离不致超出所选用压力机允许的范围。

1.简单几何图形压力中心的位置

(1)对称冲件的压力中心,位于冲件轮廓图形的

几何中心上。

(2)冲裁直线段时,其压力中心位于直线段的中

心。

(3)冲裁圆弧线段时,其压力中心的位置,如图

2.6.4,按下式计算:

图2.6.4

式中:b——弧长。

其他符号意义见图。

2.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

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是将各凸模的压力中心确定后,再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见图2.6.5)。计算其压力中心的步骤如下:

(1)按比例画出每一个凸模刃口轮廓的位置。

(2)在任意位置画出坐标轴线x,y。坐标轴位置选择适当可使计算简化。在选择坐标轴位置时,应尽量把坐标原点取在某一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或使坐标轴线尽量多的通过凸模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坐标原点最好是几个凸模刃口轮廓压力中心的对称中心。

(3)分别计算凸模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

及坐标位置

或每一个凸模刃口轮廓的

周长

(5)对于平行力系,冲裁力的合力等于各

图2.6.5

力的代数和。即

(6)根据力学定理,合力对某轴之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轴力矩之代数和,则可得压力中

心坐标( )计算公式。

(2.6.10)

(2.6.11)

因为冲裁力与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个冲裁力可分别用冲裁周边长度

(2.6.12)

(2.6.13)

3.复杂形状零件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复杂形状零件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原理与多凸模冲裁压力中心的计算原理相同(见图2.6.6)。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选定坐标轴x和y。

(2)将组成图形的轮廓线划分为若干简单的线段,求出各线段长度

(3)确定各线段的重心位置和.

(4)然后按公式(2.6.13)、(2.6.14)算出压力中心的坐标.

图2.6.6

冲裁模压力中心的确定,除上述的解析法外,还可以用作图法和悬挂法。但因作图法精确度不高,方法也不简单,因此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悬挂法的理论根据是:用匀质金属丝代替均布于冲裁件轮廓的冲裁力,该模拟件的重心就是冲裁的压力中心。具体作法是:用匀质细金属丝沿冲裁轮廓弯制成模拟件,然后用缝纫线

将模拟件悬吊起来。并从吊点作铅垂线;再取模拟件的另一点,以同样的方法作另一铅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即为压力中心。悬挂法多用于确定复杂零件的模具压力中心。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与计算

广东工业大学 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

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与计算 1.1工艺分析 产品零件图如下所示 图1-1-1产品零件外形 1)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2个Φ10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最小C距离满足C>1.5t要求,最小壁厚为7mm,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正方形部分清角(不带圆角R),异形凸模加工困难,且容易折断,所以应分步冲裁;正方形部分有尖叫,查表夹角部分应设计R0.4。 3)冲裁件质量是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断面状况尽可能垂直、光洁、毛刺小,尺寸精度应该保证在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零件外形应该满足图纸要求,表面尽可能平直,即拱弯小。本产品在断面粗糙度和毛刺高度没有严格要求,所以要模具达到一定要求,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可以保证。 4)本产品的材料为10钢(普通碳素钢,未退火),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抗剪强度为255~333t/MPa,抗拉强度为294~432бb/MPa,屈服强度为206бs/MPa,可见产品材料性能符合冲压加工要求。 5)产品批量为大批量,很适合采用冲压加工,最后采用连续模或复合模,加上自动送料装置,会提高生产率。 经上述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能够在冲裁加工中得到保证 孔落料级进冲裁模进行加工。 1.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止动片冲裁工艺过程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 特点: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模,采用复合模生产。 特点:只需要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工件最小壁厚为7mm,模具强度较好,但模具制造比较复杂,调整维修较麻烦。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模,采用级进模生产。特点: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是制造精度不如复合模,模具制造比较复杂,调整维修较麻烦。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根据本零件的设计要求以及各方案的特点,采用方案三(级进模)最合理,即选用级进模具结构。 分析得到:止动片的形状为上下对称,下端水平,采用直对排效率较高。2.2选择搭边值 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叫搭边。搭边的作用一是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二是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搭边还可以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人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搭边值由上表得到,工件间1a=2mm,沿边a=2.5mm。 2.3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 制件步距的计算公式为:S=maxD+1a 式中:maxD——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1a——搭边值

冲压成本计算方法

冲压件生产成本核算法 生产成本内容 包括 1 材料①生产原材料 ②辅助材料 ③废品率 2 工资①生产工人 ②辅助工人(空压机工,天车工,叉车工,检验工,库管工等) ③调整工人,模具修理工。 ④工资附加费 3 模具费用(制造费用,维修费用) 4 设备折旧 5 设备维修 6厂房折旧及维修(生产车间及库房) 7 动力费 8 管理费(技术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请客送礼,劳动保护,职工福利,奖金等)。 9 资金成本 10 包装运输费用 11 其它因素:表面质量要求,零件重量,生产数量。 1 材料: ①生产原材料费用=材料定额x材料单价--废料重量x废料单价×(1-17%) ②辅助材料费用=辅助材料重量x辅助材料单价 拉延用润滑油按5kg/板料重t计算,拉延油7元/kg计价。(或按0。04kg/ m2 计算或按0。28元/ m2计算)。擦料按0。5kg/板料重t计算 ③废品率:拉延工序按1%,其余工序按0。25%。在成本中只计算废品材料费,加工损失费忽略不计。 2 工资: ①生产工人工资:按1000元/月÷25日/月÷7时/日=5。71元/时人 每台设备工人配制:A线—5人/台B线—4人/台D线--5人/台E线—2人/台≤160T--1人/台 ②辅助工人(空压机工,天车工,叉车工,检验工,库管工等) 按生产工人20%配制工资按5。71元/时人 ③调整工,模具修理工,按生产工人10%配制工资按11。42元/时人 工人工资概算=[生产工人数/台+20%(生产工人数/台)]x5。71元/时人+(生产工人数/台)x10%x11。42元/时人=7。994元x生产工人数/台≈8×生产工人数/台。(单位:元/台时)。 ④附加费=生产工人数/台x1。2x8元x14%=1。344x生产工人数/台(单位:元/台时) 附加费为养老保险,医疗费,住房公集金,按工资14%计。 工人工资+附加费=生产工人数/台×(8+1。344)=生产工人数/台×9。344(元/台时)。 3模具费用按模具价格÷推算产量 推算产量:大量生产按50000件计算,小批量按两年产量计算,如有合同产量按合同产量计算。 维修费用:模具价格x5% 大修由潍坊模具厂负责。

钣金冲压件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开冲压模的朋友和做钣金冲压设计的工程师,经常会遇到计算冲压件展开长度的问题。目前有很多的计算方法,各种系数,各种公式,各种表格,各种软件也有自动展开的功能,但是很多都不够准确。 下面推荐的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精确,值得收藏: 我们知道,弯曲件按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坯料长度的原则求得坯料的展开尺寸,如下图: 展开长度:L=L1+L2+L0 (其中L0 指的是中性层圆弧的弧长,注意,是弧长)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中性层的位移值xt,这个位移值的计算方法是材料厚度 t 乘以一个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即: 中性层位移值=xt

很明显,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 所谓的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在一些三维软件(如:Pro/E或SolidWorks)中也叫折弯 K 因子 那么重点来了,怎样才能计算出 x 值呢? 拜托,当然不用你来算,前辈们早已算好了,折弯内 r 角与材料厚度 t 的比将决定 x 值的大小,下表直接查来就是了: 钣金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x (K因子) 知道了位移值,就知道了中性层圆弧的半径R ,据据折弯角度a 的大小,就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中性层圆弧的弧长L0 ,再加长直边长度L1 和L2 ,就是工件的展开尺寸了。 重要小贴士:

1、r/t 值如果表格中没有,可以按下表已有数据近似推算。 2、现在估计没人会再去手工计算弧长L0 ,因为有CAD嘛,只需要按r/t 的值查出x 值(K因子),乘以料厚t,就是中性层位移值,将折弯内r 用偏移命令向外侧偏移该值,再直接量出弧长就行了。 3、如果有多处折弯的,可以偏移所有直边和内r ,并合并为多线段,查特性即可得到多线段的长度尺寸,也就是总的展开长度。 4、Pro/E或SolidWorks钣金折弯可以自动进行展开,很多人都觉得不准,其实奥秘就在于K因子。软件中有默认的K因子,这个默认值是基于r/t=1.0的情况下,也就是3.2左右,如果内折弯 r 角与材料厚度不同(r/t不是1.0),算出来的尺寸当然不准。怎么办呢?很简单,按上面表格中的数据修改默认的K因子数值,这样在软件中自动展开的尺寸才会更准确。

冲压件价格计算方法

价格计算方法 1、毛重:是指外形、弧形以及多边形等价为矩形或正方形的重量 1.1板加工余量与板厚间的关系为: 1—2mm厚,加余量2mm 2—3mm厚,加余量2.5mm 3—5mm厚,加余量3mm 5—8mm厚,加余量3.5mm 1.2 厚度公差 1.2.1 热轧板:S-0.10~-0.30 1.2.2 冷轧板:S0~-0.05 1.2.3 通常用热轧板:计算体积时厚度S公差为-0.20为准 2、净重:是指按零件图计算的理论重量。 3、毛重计算冲压价格: 3.1 毛重计算 3.1.1 毛重=体积×10-6×7.85(kg) 3.1.2 毛重计算法 3.1.2.1 板厚以实际测量尺寸为准(板厚是一个固定数) 3.1.2.2 板料规格,板厚1-4mm规格,板宽为1m和1.25m,板长度通常为2m 3.1.2.3 根据零件图尺寸,根据1.1满排板料 3.1.2.4 根据满排板料计算面积和体积 3.2 材料价格为当时钢材通用价格 3.3 复杂系数是指冲压工序复杂程度取定的系数 3.3.1 型材切单边、无冲压取1.05 3.3.2 板切边、无冲压取1.04 3.3.3 板切边、单冲、整形取为1.06 3.3.4板切边、双冲、整形取为1.08 3.3.5 板切边、多冲、整形取1.10 3.3.6 板切边、多冲、延冲、整形取1.12 3.3.7 板切边、多冲、延冲、复冲、整形取1.14 3.4 毛重计算冲压价格 3.4.1 单价=毛重×材料价格×复杂系数 3.4.2 例如:冷轧板1.2mm,用于JJ01042302A 1)图纸尺寸面积 539.6×229.5 2)展平尺寸面积为:654×304 3)放切加工余量面积为:656×306 4)满排板料(1250×2000) 5)毛重:W=(1250×2000)/16×1.5 ×10-6×7.85

冲压试题库与答案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

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0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被冲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也称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24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重大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 25以主应力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称为主应力状态,表示主应力个数及其符号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 26塑性变形时的体积不变定律用公式来表示为:ε1+ε2+ε3=0。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精编版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是常件的金属件,在冲压前,要对冲压件下料,这时,往往要对冲压件展开计算: 1 90?无内R轧形展开 K值取值标准: a. t≦0.8mm,K=0.45 b. 0.8mm c. 1.2mm d. t>3.0mm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 软料t≦1.6mm,K=0.5(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 2 非90?无内R轧形展开 L=A+B+Kt(C?/90?) K值取值标准: a. t≦0.8mm,K=0.45 b. 0.8mm c. 1.2mm d. t>3.0mm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软料t≦1.6mm,K=0.5(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 3 有内R轧形展开 备注:当客户部品图中没有特别要求做轧形内R时,我们尽量按尖角设计.有要求时按以上方式进行展开. 中性层系数确定: 弯曲处的中性层是假设的一个层面.首先将材料延厚度方向划分出无穷多个厚度趋于0的层面,那么在材料弯曲的过程中长度方向尺寸不变的层面即为材料弯曲处的中性层.由上述可知中性层的尺寸等于部品的展开尺寸. 1)铝料/ Al料中性层系数

2) SPCC,SECC,SUS301,SUS304,SUS430,SPTE,SK5,SK7,铜料中性层系数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的三种方法概述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的三 种方法概述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锁模力计算的三种方法概述 锁模力又称合模力,是指注射机的合模装置对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夹紧力,当熔体充满型腔时,注射压力在型腔内所产生的作用力总是力图使模具沿分型面胀开,为此,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料制品及浇注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的乘积。 公式:锁模力≥模力压力X 制品、流道、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锁模力不足,制品产生飞边或不能成型,而如果锁模力过大,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并且会使液压系统元件在高压下长时间工作,可能过早老化,机械结构过快磨损。 第一部分:锁模力计算的经验计算 经验公式一:核心思路——通过锁模力常数来计算锁模力 计算公式:锁模力=锁模力常数×制品的投影面积 即 P=KpS 式中P—锁模力(T); Kp—锁模力常数(t/cm2);S —制品在模板上的投影面积(cm2) 锁模常数Kp表:(注射较精密制品时参考值) 经验公式二:核心思路——通过估计模腔压力来计算锁模力 即:350(kg/cm2)乘以产品的投影面积(cm2)除以1000 注:除以1000 是将KG 转为吨 第二部分:锁模力精准计算

可以通过准确的计算公式或通过Moldflow 模流分析,来精确确定成型所需的锁模力。 精确公式计算: 计算锁模力有两个重要因素:(1)投影面积(2)模腔压力 (1)投影面积(S)是沿着模具开合所观看得到的最大面积 (2)模腔压力(P)的确定 模腔压力由以下因素所影响: (1)浇口的数目和位置 (2)浇口的尺寸 (3)制品的壁厚 (4)使用塑料的粘度特性 (5)注射速度 热塑性塑料流动特性的分组及粘度等级(流动能力) 粘度等级常数(K) 模腔压力决定于壁厚、流程与壁厚的比例及粘度等级常数(K) 模腔基本压力(P0)决定于壁厚、流程与壁厚的比例(如图)。

冲压件、电镀件和机加工件报价规则

冲压件、电镀件和机加工件报价规则 报价说明(一) 下面所叙内容均为不含税价格,首先务必弄清楚年产量,是新产品还是成熟产品,明确质量要求,特别是模具费用承担问题,稍有不慎就亏本,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报价。 1、材料部分(不含税价格) SPCC0.5 5.7元/Kg SPCC1.0 5.2元/Kg SPCC1.5 5.1元/Kg SPCC2.0 5.1元/Kg SPCC2.5 5.0元/Kg SPCC3.0 5.1元/Kg SPCC3.5 5.0元/Kg SPCC0.8 5.1元/Kg DW800/0.58.1元/Kg SPCC1.2 4.8元/Kg 3240/0.8 24元/Kg铝板 26元/Kg 紫铜板 30元/Kg 黄铜板 27元/Kg 20CrMo∮28=3.5元/Kg ∮36=3.9元/Kg 红钢纸1.5mm 24.3元/Kg 红钢纸0.5mm 23.2元/Kg 65Mn带3mm 6.0元/Kg Q195-235板 4.5元/Kg T8A带0.5mm 9.0元/Kg 毛坯计算:小零件按正方形毛坯,带料根据料宽具体计算 大零件按板料100宽X200长X0.1厚X7.85 g/cm3=15.7 Kg具体计算。 2、电镀费(不含税价格)最好是计算表面积,搞清是挂镀还是滚镀。 计算公式:净重? Kg x ?元/Kg=?元,滚镀价要低些。 厚t≥2.5mm DZn=1.8元/Kg DNi=20元/Kg 2.5>t≥1.2mm DZn=2.0元/Kg DNi=22元/Kg t<1.2mm DZn=2.2元/Kg DNi=24元/Kg 3、包装(不含税) 4、回收成本i元 废铜7元/Kg 废铁料:0.8元/Kg 5、工时(务必熟悉定额)(不含税) (1)、大的或者厚的零件冲压或车磨刨机加工一般50→150件/小时。 (2)、大吨位→小吨位100→300件/小时 6、管理费用其它费=加工成本×(22-32)%(不含税)z 注:难度大,工序大于3道,有电镀工序,取32%, 易做,工序小于3道,无电镀工序,取25% 7、利润=加工成本×(12-15)%(不含税)B 注:大吨位工序长零件精度高取15%,小吨位工序少取12%。 8、运输成本(不含税)D 市内按一批次发货装满的士数量计费,市外运输需另外在合同中商议。 9、工具成本x仅限新产品时作为报价用 模具报价由冲压供方提供,模具价格影响因素很多,报价方式也多,有按模架和模具重量报价的,有按电加工方式报价的,有按模具工作零件费用报价的,有按模具设计难易报价,但万变不离其宗,模具价格由材料费,模架等外协费,初加工费,精加工费,设计费等构成,由此必须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加工时间才能完成模具的价格估算。模具设计越难,模具费报价越高,模具及冲压工艺设计的费用计算标准是,一个工程师按10~20元/小时X社会平均设计时间等于设

冲压件检测计算

K———跟踪图放大倍数,有10、20、30、50等。 如图724所示为K倍图,图中内、外包络线1、2即凸模线和凹模线。内、外包络线之间的距离δ: δ=Kd 2 +Δ- z 2 式中 K———放大倍数; d———电极丝直径; z———凸、凹模双面配合间隙; Δ———单面放电间隙。 3.线控线切割加工 线控线切割加工是借助于编制的加工程序进行的。加工时的图形关系如图725所示。加工凸模时[图725(a)所示],钼丝中心轨迹1在凸模轮廓线2的外侧;而加工凹模时[如图725(b)所示],钼丝中心轨迹1在凹模轮廓线3的内侧。 钼丝中心与轮廓线的垂直距离f为: f=a+d 2 式中 a———单边放电间隙; d———钼丝直径。 (a)加工凸模 (b)加工凹模 图725 加工图形关系 第二节 冲压件检测计算 一、冲压件常用测量方法 1.冲压件质量检测范围 冲压件的质量检测分尺寸检测和表面质量检查两大类。 173

(1)冲压件尺寸检测。对冲压件的尺寸使用一定的检测用具进行检查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包括对成品冲压件和中间工序件的检测。 ①成品冲压件:成品冲压件的尺寸检测是根据产品零件图和冲压工艺文件(包括冲压工艺卡、检验卡等)对冲压件相应尺寸进行测量检查。 测量尺寸的范围包括线性尺寸、角(锥)度、形状位置尺寸和曲线、曲面形状等。 线性尺寸如长度、高度、深度、孔径、孔距、孔边距等尺寸。 形状位置尺寸如孔位的对称度、位移度、成形平面的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曲线、曲面形状是指经冲压后工件的曲线、曲面部分与设计要求的吻合程度。 ②中间工序件:对冲压中间工序件的尺寸检测是根据冲压工艺文件(如冲压工艺卡,对产品的关键件还有检验卡)中要求检测的尺寸进行测量检查。 冲压工艺文件中要求检测的尺寸有重要线性尺寸和孔位尺寸等,主要是指因冲模调整、坯料(半成品件)定位、模具磨损等原因受到影响的尺寸。 (2)表面质量检查。冲压件表面质量包括冲裁件毛刺高度和断面质量、成形件表面拉伤、缩颈、开裂、皱折等。 2.冲压件质量检查的方法 (1)冲压件质量检查的模式。冲压件生产均为批量生产,检查方式有首检、巡检、末检和抽检。首检模具调试合格后,确认模具质量和调试效果,决定能否进入正式批量冲压。一般检查3~10件,大尺寸零件取下限。 ①巡检:冲压过程中的检查,由检查员随意抽查几件,主要检查有否因模具磨损、损坏、操作定位不正确等引起的质量缺陷。 ②末检:本批冲压完成时的检查,确定下批加工前模具是否需要修理。 ③抽检:一批工件冲压后,确认此批制件质量作抽件检查。 (2)冲压件检查用工具。对冲压件表面质量检查除毛刺检查需进行测量外,其余多为目测检查。而尺寸检测则需使用一定的量具。冲压生产中使用的量具有通用量具和专用量具两大类。 ①通用量具:冲压生产中常用的通用量具有:钢尺、游标卡尺、百分尺、万能角度尺、高度尺、直角尺、深度尺、塞尺、百分表等。精密测量的有工具显微镜、三坐标测量机等。 ②专用量具:专用量具是对某一零件使用的,主要检查曲线、曲面的符合程度。常用的有平面曲线样板、三维(立体)检验样架,后者可用于大型覆盖件的检查。 二、冲压件角度测量换算 一般情况下,冲裁件和各类成形工件的外角度可以直接采用万能角度尺进273

冲压件报价方法

1.报价时要和领导沟通,先作开发评估:此车型的定位,预估产量,技术面是否可行(含技术要求能否达到、品质能否确保、材料、外包件件是否有货源、设备是用原有的还是新购、目前公司的产能人力负荷是否足够),就决定了这个开发案是要作(报价要有竞争)还是不作(可报价高点)。 2.报价一般有:原材料费=材料消耗*材料单价、外包件费(如螺栓螺帽标准件等等)、模夹检具费、包装运输费、人工费+制造费+管理费+财务费(此4项用加工时间*各自的费率)、利润费(按每家厂商5%~10%)不同。 3.费率是报价的基准,每个公司不一样,一般是年初由公司级定好的。 4.有朋友说大概是材料费*2.5~3(视钣件难易程度),也是可行,是说报价出来后用这个公式验证看看是不是很离谱。 5.经几家几轮报价,主机厂会有目标价,那时候公司级会根据报价判定是否接单。 以前是做塑料件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啊,钣金的报价就不太清楚啦,正好学习一下 我看要这样来算,我们要先算我们整体落料的最大面积,再算批次钢材的单价,加上各工序的加工成 本及人力成本.若算上模具分摊,税后金.利润(看你要赚多少)!!单价就很可观了 如何五金产品报价 现在有些个人开小型五金冲压厂不懂产品报价,总以为用称称一下差不多就接下业务,我曾经在湖北沙市看见这种情况,一个保险门上的很简单的配件,每月的单量很大,老板觉得有赚的,直到最后才发现亏了许多,所有报价很重要,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会,我只是说给那些不懂的人借以参考,以免贻笑大方 工序产品(非连续模冲压): a.确认产品毛坯价格。第一套开料的料宽,步距,料厚,得出毛坯的重量,看目前这种材料的出售价格,算出一 个产品的材料价格 b.确认冲制费,一个产品往往由多个工序构成,每个工序可能用不同吨位的压机,现将不同吨位啤机冲制一次的 价格列如下16T-0.06分,25T--0。08分, 35T--0。10,45T--0。12,60T--0。15,80T--0。20,110--0。25,160--0。30,200T- 0.50,200T(双轴)--0.60,250T(双轴)--0.90,连续模,在以上的吨位上的冲制费要少,例如250T(双轴)--0,50,以上价格仅是某个厂的标准,实际上 客户有时还要杀价 C。用材料费加上上面各个吨位的冲制费和就是总价,不过有时要考虑有时,生产中的废品率高,同时别忘了产 品往往有后处理,电镀,刷纹啊,还有螺钉,螺柱啊,别忘了加上,免的亏本了。 我公司的大体报价,有水分的 关于 1780mm单排加高顶盖的价格分析 1、下料尺寸:单排顶盖0.9×1830×1250,需用ST16 /0.9×1250×c的冷卷板,毛料重16.2kg,顶盖净重12kg,材料利用率74%;排半顶盖0.9×1830×1650,需用开卷料ST16 /0.9×1700×c的冷卷板,毛料重21.98 kg顶盖净重16.25kg,材料利用率73.9%。按采购价格5900元/吨,废料销售价格2000元/吨计算,原材料成本如下: 单排顶盖:(1)毛料成本:16.2×5.9元/kg=95.58元(2)扣除下脚料收入:4.2 kg×2.0元/kg=8.2元(3)原材料:95.58元-8.2元=87.38元 排半顶盖:(1)毛料成本:21.98×5.9元/kg=129.7元(2)扣除下脚料收入:5.73 kg×2.0元/kg=11.46元(3)原材料:129.7元-11.46元=118.24元 由于正常生产中不可避免出现废品,按4.5%的废品率计算,每件单排顶盖成本增加3.5元,排半顶盖成本增加4.3元,所以单排原材料成本为90.88元,排半顶盖原材料成本为122.54元。 2、辅助材料:拉伸油、机油、液压油、薄膜等6.1元 3、工人工资:开平、拉延、修冲等6.7元

冲压件成本计算

冲压件、电镀件、机加工件怎样报价的潜规则 仅供参考,要根据各工厂的设备、技术水平情况而定 冲压件、电镀件、机加工件怎样报价的潜规则 报价填表说明(一) 下面所叙内容均为不含税价格,首先务必弄清楚年产量,是新产品还是成熟产品,明确质量要求,特别是模具费用承担问题,稍有不慎就亏本,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报价。 1、材料部分(不含税价格) SPCC0.5 5.7元/Kg SPCC1.0 5.2元/Kg SPCC1.5 5.1元/Kg SPCC2.0 5.1元/Kg SPCC2.5 5.0元/Kg SPCC3.0 5.1元/Kg SPCC3.5 5.0元/Kg SPCC0.8 5.1元/Kg DW800/0.58.1元/Kg SPCC1.2 4.8元/Kg 3240/0.8 24元/Kg铝板 26元/Kg 紫铜板 30元/Kg 黄铜板 27元/Kg 20CrMo∮28=3.5元/Kg ∮36=3.9元/Kg 红钢纸1.5mm 24.3元/Kg 红钢纸0.5mm 23.2元/Kg 65Mn带3mm 6.0元/Kg Q195-235板4.5元/Kg T8A带0.5mm 9.0元/Kg 毛坯计算:小零件按正方形毛坯,带料根据料宽具体计算 大零件按板料100宽X200长X0.1厚X7.85 g/cm3=15.7 Kg具体计算。

2、电镀费(不含税价格)最好是计算表面积,搞清是挂镀还是滚镀。 计算公式:净重? Kg x ?元/Kg=?元,滚镀价要低些。 厚t≥2.5mm DZn=1.8元/Kg DNi=20元/Kg 2.5>t≥1.2mm DZn=2.0元/Kg DNi=22元/Kg t<1.2mm DZn=2.2元/Kg DNi=24元/Kg 3、包装(不含税) 4、回收成本i元 废铜7元/Kg 废铁料:0.8元/Kg 5、工时(务必熟悉定额)(不含税) (1)、大的或者厚的零件冲压或车磨刨机加工一般50→150件/小时。 (2)、大吨位→小吨位100→300件/小时 6、管理费用其它费=加工成本×(22-32)%(不含税)z 注:难度大,工序大于3道,有电镀工序,取32%, 易做,工序小于3道,无电镀工序,取25% 7、利润=加工成本×(12-15)%(不含税)B 注:大吨位工序长零件精度高取15%,小吨位工序少取12%。 8、运输成本(不含税)D 市内按一批次发货装满的士数量计费,市外运输需另外在合同中商议。 9、工具成本x仅限新产品时作为报价用

冲压习题与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 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冲压模具价格估算表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

冲压模具价格估算表冲压模具 价格估算办法 冲压模具价格估算表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 无论进行哪种冲压模具价格估算的报价,在报价之前都需要与进行开发评估,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开发评估:冲压模具的定位,预估产量,技术面是否可行。其中还包括技术要求能否达到、品质能否确保、材料、外包件件是否有货源、设备是用原有的还是新购、目前公司的产能人 力负荷是否足够等。通过评估结果来决定这个开发案是否进行。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冲压模具价 格如何估算,以及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以及冲压件价格是如何计算的。 冲压模具工程分析 1,分析模具的冲压工艺 2,计算零件的材料展开 3,列出工步或工程

4,计算岀模面尺寸,冲裁力 这些工作必须安排资深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来完成。做完这四步以后的报价工作就简单了,就是本文接下来探讨的重点。 对模具了解不够,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是做不了工程分析的。先要去系统地学习,了解模具结构 和模具设计。这要花费相当多精力,并且不是本文模具报价的讨论范围。所有的模具报价,都应 要有专业可靠的工程分析数据后才能进行计算。有类似的产品模具制作经验的,参照做过的模具直接报价不在除外。

冲压模具报价计算 方i ------ 冲压模具价格估算办法 计算模具材料费,然后以模具材料费推算整套模具报价。 模具材料费指一套模具所有模板的材料费,包括冲头,镶件;但不包含标准件,其它零配件,下同。为便于理解,下面计算模具材料费以一套模面尺寸(指下母模板尺寸,下同)为400WT000L (单位mm,下同)的工程模和连续模为例说明:下母模板通常都按40mm厚计算(取中间值),材质用Cr12MoV国标机轧料,按28元/公斤计算。 1,下模板材料费计算: 先计算下母模板重屋:400*1000*40*0.0000079得出理论重量T26.4KG —块下模板的材 料费=126.4KG*28 TU/KG=3540元2,计算出一整套模具的材料费: 一套冲压模具的模板材料费,按一块下模板材料费的4倍计算。 这样可以大致得出,一套模面400W*1000L的模具材料费为:3540*4=14200元冲压模具结构复杂,模板数目会视情况有所不同,常见模板组成上模有: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固定板),止档板(脱料背板),月兑料板5块;下模有:下母模板,下垫板,下模座3块,有时还有下夹板(下固定板),再加上垫脚及托板。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公式

注塑机锁模力计算公式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锁模力常有四种方法计算: 方法1:经验公式1 锁模力(T)=锁模力常数Kp*产品投影面积S(CM*CM) Kp经验值: PS/PE/PP - 0.32; ABS - 0.30~0.48; PA - 0.64~0.72; POM - 0.64~0.72; 加玻纤- 0.64~0.72; 其它工程塑料- 0.64~0.8; 例如:一制品投影面积为410CM^2,材料为PE,计算锁模力。 由上述公式计算所得:P=Kp*S=0.32*410=131.2(T),应选150T机床。 方法2:经验公式2 350bar*S(cm^2)/1000. 如上题,350*410/1000=143.5T,选择150T机床。 以上两种方法为粗调的计算方法,以下为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

方法3:计算锁模力有两个重要因素:1.投影面积 2.模腔压力 1、投影面积(S)是沿着模具开合所观看得到的最大面积。 2、模腔压力的决定(P) 模腔压力由以下因素所影响 (1)浇口的数目和位置 (2)浇口的尺寸 (3)制品的壁厚 (4)使用塑料的粘度特性 (5)射胶速度 3.1 热塑性塑料流动特性的分组 第一组 GPPS HIPS TPS PE-LD PE-LLD PE-MD PE-HD PP-H PP-CO PP-EPDM 第二组 PA6 PA66 PA11/12 PBT PETP 第三组 CA CAB CAP CP EVA PEEL PUR/TPU PPVC 第四组 ABS AAS/ASA SAN MBS PPS PPO-M BDS POM 第五组 PMMA PC/ABS PC/PBT 第六组 PC PES PSU PEI PEEK UPVC 3.2 粘度等级 以上各组的塑料都有一个粘度(流动能力)等级。每组塑料的相对粘度等级如下:组别倍增常数(K) 第一组×1.0

冲压件常用公式及数据表

第三章常用公式及数据表 第四节冲压件模具设计常用公式一.冲裁间隙分类见表4-1 表4-1 冲裁间隙分类(JB/Z 271-86) 二.冲裁间隙选取(仅供参考) 见表4-2 (见下页)

表4-2 冲裁间隙比值(单边间隙) (单位:%t) (注: 1. 本表适用于厚度为10mm以下的金属材料, 厚料间隙比值应取大些; 2. 凸,凹模的制造偏差和磨损均使间隙变大, 故新模具应取最小间隙; 3. 硬质合金冲模间隙比钢模大20% 左右.) 注: 冲裁间隙选取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冲床﹑模具的精度及刚性. 2.产品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及平整度. 3.模具寿命. 4.跳屑. 5.被加工材料的材质﹑硬度﹑供应状态及厚度. 6.废料形状. 7.冲子﹑模仁材质﹑硬度及表面加工质量. 三.冲裁力﹑卸(剥)料力﹑推件力﹑顶件力 F冲= 1.3 * L * t *τ(N) (公式4-1) F卸= K卸* F冲(N) (公式4-2) F推= N * K推* K冲(N) (公式4-3) F顶= K顶* F冲(N) (公式4-4) 其中:

L ――冲切线长度(mm) t ――材料厚度(mm) τ――材料抗剪强度(N/mm2 ) 1.3 ――安全系数 K卸――卸(剥)料力系数 K推――推料力系数 K顶――顶料力系数 K卸K推K顶数值见表4-3 表4-3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 注:卸料力系数K卸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时取上限值. 四.中性层弯曲半径 R = r + x * t (mm) (公式4-5) 其中: R――中性层弯曲半径(mm) r ――零件内侧半径(mm) x ――中性层系数

注塑机计算公式

注塑机计算公式 一.理论出容积π/4=0.785) (1)螺杆直径²*0.785*射出行程=理论射出容积(cm³); (2)理论射出容积/0.785/螺杆直径=射出行程(cm). 二.射出重量: 理论射出容积*塑料比重*射出常数(0.95)理想=射出重量(gr); 三.射出压力: (1)射出缸面积²/螺杆面积²*系统最大压力 (140kg/cm²)²=射出压力(kg/cm²); (2)射出缸直径²/螺杆直径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 (3)料管组合最大射出压力*实际使用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 (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 四.射出速率: (1)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率(cm³/sec); (2)螺杆直径(cm²)*0.785*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度(cm³/sec). 五.射出速度: (1)射出速率(cm³/sec)/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 (2)泵浦单转容积(cc/rev)*马达转速(rev/sec)/60(秒)/射出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 (马达转速RPM:60HZ------1150,50HZ-----958) 六.射出缸面积; 射出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料管面积(cm²)=射出缸面积(cm²); 单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射出缸面积(cm²); 双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2=射出缸面积(cm²). 七.泵浦单转容积: 射出缸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60秒/马达转速=泵浦单转容积(cc/sec). (马达转速RPM: 60HZ------1150,50HZ-----958) 八.螺杆转速及油压马达单转容积: 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油压马达单转容积=螺杆转速;

注塑工艺计算公式

1.锁模力 F(TON)公式:F=Am*Pv/1000 F:锁模力:TON Am:模腔投影面积:CM2 Pv:充填压力:KG/CM2 (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 (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 射出压力=充填压力/0.4-0.6 例:模腔投影面积 270CM2 充填压力 220KG/CM2 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 2.射出压力 Pi(KG/CM2)公式:Pi=P*A/Ao即:射出压力=泵浦压力*射出油缸有效面积÷螺杆截面积 Pi: 射出压力 P:泵浦压力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Ao:螺杆截面积 A=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 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 泵浦压力=75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 螺杆截面积=15.9CM2(∮45mm)公式:2〒R2即:3.1415*(45mm÷2)2=1589.5mm2 Pi=75*150/15.9=707 KG/CM2 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 所需射出压力=900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 螺杆截面积=15.9CM2(∮45) 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 3.射出容积 V(CM3)公式:V= π*(1/2Do)2*ST即:射出容积=3.1415*半径2*射出行程 V:射出容积 CM3 π:圆周率 3.1415 Do:螺杆直径 CM ST:射出行程 CM 例:螺杆直径 42mm 射出行程 165mm V= π*(4.2÷2)2*16.5=228.6CM3 4.射出重量 Vw(g) 公式:Vw=V*η*δ即:射出重量=射出容积*比重*机械效率Vw:射出重量 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 例:射出容积=228.6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 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 5.射出速度 S(CM/SEC)公式:S=Q/A即:射出速度=泵浦吐出量÷射出油缸有效面积S:射出速度 CM/SEC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CM2 Q:泵浦吐出量 CC/REV公式:Q=Qr*RPM/60 (每分钟/L)即:泵浦吐出量=泵浦每转吐出量*马达回转数/每分钟 Qr:泵浦每转吐出量(每回转/CC) 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 例:马达转速 1000RPM/每分钟泵浦每转吐出量85 CC/RPM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140 CM2 S=85*1000/60/140=10.1 CM/SEC 6.射出率 Sv(G/SEC)公式:Sv=S*Ao即:射出率=射出速度*螺杆截面积 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 Ao:螺杆截面积 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 面积=3.14159*4.2*4.2/4=13.85CM2 Sv=13.85*10=138.5G/SEC

冲压件的成本核算及其控制方法

冲压件的成本核算及其控 制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冲压件的成本核算及其控制方法 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 1.前言 汽车零件中约70%的金属零部件是通过冲压加工的方法得到的,这些冲压件的成本在轿车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冲压件成本,其意义十分重大。 2.冲压件成本的构成 材料成本 零件毛坯成本扣除冲压废料成本后即为材料费用。 生产成本 (1)工资+工资附加。 (2)设备折旧。 折旧费=原值-残值(原值*5%).这个公式算出来的值指的是该项固定资产在服务年限内可提取的折旧额。 年折旧=折旧费/服务年限 月折旧=折旧费/服务年限/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3)设备维修费用,一般按设备原值‰~2‰。 (4)动力消耗,含压机功率和辅助设备功率消耗,实际功率消耗一般取额定功率的30%~60% 。 (5)其他制造费用,取前4项总和的 5%。 专用成本 模具和检验夹具的开发制造成本摊销。 材料费用、生产成本、专用成本项相加即为制造成本,即车间一级的零件成本。 3项费用 管理、财务、销售费用,分别取制造成本的6%~8%、2%~5% 、3%~6% ,其中财务费用与利率有关。 利润 根据企业盈利目标,结合国家规定的行业利润和市场行情来确定利润值。 3. 冲压件成本构成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