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试剂大全

化学反应与试剂大全
化学反应与试剂大全

List of named inorganic compound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c17043786.html,/wiki/List_of_named_inorganic_compounds

?Adams' catalyst(proposed to be PtO x)

?Adamsite(NH(C6H4)2AsCl)

?Adkins catalyst(Cu2Cr2O5)

?Attenburrow's Oxide(MnO2)

?Arduengo carbene(class of compounds)

?Baeyer's reagent(KMnO4(aq))

?Benedict's reagent

?Bertrand carbene(class of compounds)

?Brookhart's acid (H(OEt2)2BArF)

?Buckminsterfullerene(C60)

?Calderon catalyst (WCl6/EtAlCl2/EtOH)

?Caro's acid(H2SO5)

?Collman's reagent(Na2Fe(CO)4)

?Collins reagent(CrO3/ py / CH2Cl2)

?Condy's crystals(KMnO4)

?Corey–Chaykovsky reagent(O=S(CH2)Me2)

?Cornforth reagent([pyH]2[Cr2O7])

?Crabtree's catalyst(Ir(COD)(py)(PCy3)+)

?Creutz–Taube complex([(NH3)10Ru2(pyrazine)]5+)

?Etard's reagent(CrO2Cl2)

?Davy's reagent {(MeS)PS}2S2

?Deacon Catalyst(CuO/CuCl2)

?Dimroth's reagent (B(OAc)2)2O

?Fehling's solution([Cu(C4H4O6)2]4?)

?Fenton's reagent(Fe2+/ H2O2)

?Fetizon's reagent(Ag2CO3/ celite)

?Fischer carbene(class of compounds related to Cr(CO)5CCH3OCH3)?Folin–Ciocalteu reagent(H3PMo12O40/ H3PW12O40)

?Furukawa's cyclopropanation reagent (ZnEt2/ CH2I2)

?Frémy's salt(Na2NO(SO3)2)

?Gilman reagents(R2CuLi, class of compounds)

?Glauber's salt(Na2SO4·10H2O)

?Gmelin's salt(K3Fe(CN)6)

?Gingras reagent (Ph3SnF2.N n Bu4)

?Grignard reagents(RMgX, class of compounds)

?Grubbs' catalyst(RuCl2(PCy3)2(CHPh))

?Grubbs–Hoveyda catalyst(RuCl2(PCy3)(CH(C6H4)OiPr))

?Hauser base(R2NMgBr)

?Jacobsen's catalyst(derivative of Mn(salen)Cl)

?Jones reagent(CrO3/ H2SO4(aq) / Me2CO)

?Jordan's cation ((Cp)2Zr(Me)(THF)+)

?Kagan's reagent(SmI2)

?Karstedt's catalyst (Pt2{(CH2=CH2Si(Me)2)2O}3)

?Kauffmann's reagent({O=M(THF)2Cl(mu-CH2)}2M = Mo, W)

?Keinan reagent (SiH2I2)

?Kl?ui ligand{(C5H5)Co[(CH3O)2PO]3}?

?Kn?lker complex(Fe(CO)2H(hydroxycyclopentadienyl))

?Knowles' catalyst ([Rh-DIPAMP-COD]BF4)

?Kobayashi's anion(B[3,5-(CF3)2C6H3]4?)

?Koser reagent

?Lawesson's reagent([CH3OC6H4PS2]2)

?Lazier catalyst(Cu2Cr2O5)

?Lemieux-Johnson reagent(NaIO4/ OsO4)

?Lewisite(ClCH=CHAsCl2)

?Ley-Griffith reagent(RuO4.N(C3H7)4)

?Lindlar catalyst(Pd / CaCO3/ PbO)

?Lombardo reagent (CH2Br2/ TiCl4/ Zn)

?Lucas' reagent(ZnCl2/ HCl(aq))

?Luche reagent (NaBH4/ CeCl3)

?Magnus' green salt(Pt2(NH3)4Cl4)

?Marignac’s salt (K2Ta2O3F6)

?Meerwein's reagent[(CH3CH2)3O]BF4

?Meisenheimer complex

?Millon's Base(Hg2N)OH(H2O)x

?Millon's reagent(Hg/HNO3(aq))

?Milstein catalyst (Ru[NNP](H)(CO) | [NNP] = amino vinylpyridyl phosphine)?Mohr's salt(NH4)2Fe(SO4)2·6H2O

?Muetterties complexes ((allyl)ML3L = phosphine)

?Negishi reagent (Cp2ZrBu2)

?Ne?ler's reagent(K2HgI4)

?Normant reagents(RMgX + CuX)

?Noyori catalyst (Ru(NEt3)2(S,S-BINAP))

?Nugent's reagent (TiCp2Cl)

?Nysted reagent(ZnCH2(ZnBr)2.THF)

?Pearlman's catalyst (proposed to be Pd(OH)2/C)

?Periana catalyst (Pt(bipyrimidine)Cl2)

?Petasis reagent(Cp2TiMe2)

?Peyrone's salt(cis-PtCl2(NH3)2)

?Piers' borane (HB(C6F5)2)

?Piers' catalyst (RuCl2(PCy3)CHPCy3.BF4)

?Prevost's reagent (Ag(OBz) / I2)

?Raney nickel(hydrogen dissolved in high surface area nickel)?Reinecke's salt(NH4[Cr(NCS)4(NH3)2].H2O)

?Rice's Bromine Solution (Br2/ NaBr(aq))

?Rieke metals(class of materials)

?Rochelle salt(KNaC4H4O6·4H2O)

?Rosenthal complex (Cp2Zr(SiMe3CCSiMe3)(py))

?Roussin's black salt(KFe4S3(NO)7)

?Roussin's red salt(K2Fe2S2(NO)4)

?Scheele's green(CuHAsO3)

?Schlosser's base(n BuLi/KO t Bu)

?Schrock carbene(class of compounds related to [(CH3)3CCH2)3TaCHC(CH3)3)?Schrock catalyst

?Schrock-Osborn catalyst (COD Rh(PPh3)2+)

?Schultze reagent(KClO3/ HNO3)

?Schweinfurter Green(Cu(OAc)2·3Cu(AsO2)2)

?Schwartz's reagent(Cp2Zr(H)Cl)

?Schweizer's reagent([Cu(NH3)4(H2O)2](OH)2)

?Schwessinger base(P(NP(NMe2)3)3(NtBu))

?Scott-Wilson Reagent (Hg(CN)2/AgNO3/KOH)

?Seignette's salt(KNaC4H4O6·4H2O)

?Seyferth reagent(PhHgCCl3)

?Shilov catalyst(PtCl2/ H2PtCl6)

?Sharpless reagent(Ti(O i Pr)4 / diethyl tartrate/ t BuOOH)

?Shvo catalyst((C5Ph4O)2HRu2H(CO)4)

?Simmons–Smith reagent(ICH2ZnI)

?Sonnenschein's Reagent(H3PMo12O40)

?Speier's catalyst(H2PtCl6)

?Stiles' reagent (Mg(OCO2Me)2)

?Stryker's reagent(Cu6H6(PPh3)6)

?Swart's reagent(SbF3)

?Tebbe's reagent(Cp2TiCl(CH2)AlMe2)

?Tollens' reagent([Ag(NH3)2]+)

?Trinder reagent(10% FeCl3(aq))

?Turnbull's blue(Fe7(CN)18?14H2O)

?Udenfriend reagent

?Ugi's amine (Fe(Cp)(Cp-CH(Me)(NMe2))

?Vaska's complex(trans-IrCl(CO)[PPh3]2)

?Vedejs' reagent (Mo(O)(O2)2(py)(OP(NMe2)3))

?Wagner's Reagent (I2/ KI / H2O)

?Wanzlick carbene(class of compounds)

?Well's salt (CsAuCl3)

?White catalyst((PhS(O)CH2CH2S(O)Ph).Pd(OAc)2)

?Wij's Solution(ICl / acetic acid)

?Wilkinson's catalyst(RhCl(PPh3)3)

?Wolfram's Red Salt [Pt(C2H5NH2)4][Pt(C2H5NH2)4Cl2]Cl4·4H2O ?Woollins' reagent((PhP(Se)Se)2)

?Zeise's salt(K[PtCl3(C2H4)]·H2O)

?Zerewitinoff Reagent(MeMgI / n Bu2O)

?Zhan catalyst (RuCl2(PCy3)(CH(2-SO2NMe2-C6H3)OiPr))?Ziegler–Natta catalyst

List of organic reactions

?1,3-偶极环加成

?2,3-wittig重排

?阿布拉莫维奇–夏皮罗色胺的合成

?acetalisation

?乙酰乙酸酯缩合

?Achmatowicz反应

?酰化

?偶姻缩合

?亚当斯催化剂

?亚当斯脱羧

?阿德金斯催化剂

?阿德金斯–彼得森反应

?赤堀氨基酸反应

?醇的氧化

?阿尔德烯反应

?阿尔德–斯坦规则

?羟醛加成

?羟醛缩合反应

?琼脂–弗林–小山田反应

?alkylimino脱羰基bisubstitution

?炔烃三聚

?炔链反应

?艾伦–鲁滨孙反应

?烯丙基重排

?Amadori重排

?胺的烷基化

?天使–里米尼反应

?Andrussov氧化

?Appel反应

?Arbuzov反应,arbusow反应

?该–范村落的合成,艾斯勒的修改

?芳烃硝化反应

?阿尔恩特–重氮化合成

?Auwers合成

?偶氮偶联

?拜耳–drewson靛蓝合成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Baeyer-Villiger重排反应

?酚醛树脂制品工艺(电木)

?贝克–文卡塔拉曼重排,贝克–文卡塔拉曼变换?巴利–爽健的合成

?巴尔茨–Schiemann反应

?Bamberger重排

?班贝格三嗪的合成

?他–史蒂文斯反应

?Barbier–维兰德降解

?而是–森古普塔菲合成

?巴福德试验

?巴托丽吲哚合成,巴托丽反应

?巴顿反应

?巴顿–凯洛格反应

?巴顿–McCombie反应,巴顿除氧?巴顿ZARD的合成

?巴顿乙烯基碘程序

?Baudisch反应

?拜耳试验

?贝利斯–Hillman反应

?贝尚反应

?贝尚还原

?贝克曼的碎片

?贝克曼重排反应

?鲷–Claisen重排

?–Belousov Zhabotinsky反应?班纳利反应

?本尼迪克试剂

?Benkeser反应

?联苯胺重排

?二苯乙醇酸重排

?安息香缩合

?伯格曼环化反应

?伯格曼吖内酯合成肽

?伯格曼降解

?伯格曼–泽瓦斯苄酯的方法?Bernthsen吖啶的合成?Bestmann试剂

?贝蒂反应

?2-嘧啶的合成

?Biginelli反应

?Bingel反应

?Birch还原

?Bischler–M?hlau吲哚合成?Bischler–快速反应

?双缩脲试验

?布莱斯酮的合成

?布莱斯反应

?Blanc反应

?Blanc氯甲基化

?Bodroux反应

?Bodroux–Chichibabin醛的合成

?博格特–库克合成

?博恩–施密特反应

?伯德烯烃合成

?鲍罗丁反应

?博歇–玻璃环

?博世–迈塞尿素工艺

?博世反应

?Bouveault醛合成

?Bouveault–布兰还原

?伊兰–SIMS氧化

?博耶反应

?布雷特的规则

?布朗硼氢化反应

?布赫雷尔咔唑的合成

?布歇雷反应

?布歇雷–冰山反应

?毕希纳扩环

?Bü毕希纳–Curtius反应–施洛特贝克?布赫瓦尔德–Hartwig胺化

?伯尼特反应

?–合成丁二耦合

?营喹啉合成

?Cannizzaro反应

?碳水化合物acetalisation

?羰基的还原

?羰基化反应

?胩反应

?卡罗尔反应

?卡斯特罗–斯蒂芬斯耦合

?催化重整

?卡提拉里反应

?CBS还原

?陈–Lam耦合

?Chapman重排

?螯变反应

?Chichibabin吡啶的合成?Chichibabin反应

?手性源合成

?楚加耶夫反应

?·恰米钱–登斯泰特重排?Claisen缩合

?Claisen重排

?–施密特克莱森缩合?Clemmensen还原

?柯林斯试剂

?库姆斯喹啉合成

?Conia反应

?康拉德–-林巴赫合成

?科里–吉尔曼–Ganem氧化?库克–海尔布隆噻唑的合成?Cope消除

?Cope重排

?Corey试剂

?科里–巴克什–柴田还原

?科里–福斯反应

?科里–基姆氧化

?科里–波斯纳教授,–房子反应?科里–冬季烯烃合成

?科里–冬季反应

?偶联反应

?克雷格的方法

?克拉姆规则不对称诱导

?克赖顿过程

?Criegee反应

?Criegee重排

?交叉复分解反应

?克拉姆布朗–吉普森规则?Curtius降解

?Curtius重排,Curtius反应?氰醇反应

?Dakin反应(又名Dakin氧化)

?–西Dakin反应

?danheiser环

?danheiser benzannulation

?darapsky降解

?Darzens缩合,Darzens–克莱森反应,缩水甘油酯缩合?Darzens反应

?不饱和酮Darzens合成

?Darzens反应合成

?脱水反应

?脱氢

?Delepine反应

?德姆雅诺夫重排

?demjanow脱氨作用

?该–马丁氧化

?重氮烷1,3-偶极环加成

?重氮化

?DIBAL-H还原

?Dieckmann缩合

?Dieckmann反应

?–Diels阿尔德反应

?–Diels瑞茜反应

?二烯醇苯重排

?环己二烯酮重排反应

?Dimroth重排

?二PI甲烷重排

?定向的邻位金属化

?多布纳的修改

?德布纳反应

?多布纳–米勒反应,喹啉拜尔法

?公司–Laflamme碳链延伸

?D?TZ反应

?多德–贝克卫斯扩环反应

?达夫反应

?杜特–沃莫尔反应

?dyotropic反应

?E1cb消除反应

?·反应

?Edman降解

?Eglinton反应

?埃利希–萨克斯反应

?艾因霍恩变异

?艾因霍恩–布鲁纳反应

?Elbs过硫酸盐氧化

?埃尔反应

?电化学氟化

?电环化反应

?亲电反应

?亲电反应

?消除反应

?Emde降解

?埃默特反应

?烯反应

?烯烃复分解反应

?环氧化反应

?锥形合成,吖内酯的合成

?三角–PL?CHL吖内酯和氨基酸的合成?Eschenmoser断裂

?克拉克–甲基化反应

?酯裂解

?醚裂解

?étard反应

?伊万斯缩合

?法沃尔斯基反应

?法沃尔斯基重排

?法沃尔斯基–巴巴扬合成

?斐林试验

?–班纳利合成费斯特

?芬顿反应

?Ferrario反应

?费里尔化反应

?Ferrier重排

?芬克尔斯坦反应

?菲舍尔吲哚合成

?菲舍尔恶唑合成

?菲舍尔肽合成

?菲舍尔和oxazone苯肼反应

?菲舍尔的方法

?菲舍尔–海勃重排

?菲舍尔–酯化作用

?菲舍尔托合成

?弗莱明–玉尾氧化

?洪水的反应

?福林酚试剂–

?该过程

?福斯特反应

?福斯特–双层法

?福勒过程

?Franchimont反应

?弗兰克兰的合成

?弗兰克兰–双路保护装置反应?自由基卤化

?弗氏反应

?弗里德尔–酰基化

?弗里德尔–烷基化反应

??Friedl nder反应合成

?Fries重排

?弗里契–buttenberg–维克尔重排?藤本–贝洛反应

?福山耦合

?福山吲哚合成

?福山还原

?加布里埃尔合成法

?加布里埃尔合成

?加布里埃尔–科尔曼重排,加布里埃尔异喹啉的合成?加拉赫–霍兰德降解

?加斯曼吲哚合成

?Gastaldi合成

?加特曼醛的合成

?加特曼-科赫反应

?加特曼反应

?偕卤化物水解

?Gewald反应

?吉布斯的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

?吉尔曼试剂

?格拉泽耦合

?乙二醇裂解

?但是–巴赫曼反应

?但是–巴赫曼–嘿反应

?冈伯格自由基反应

?古尔德–雅可布反应

?格雷伯-–乌尔曼合成

?格氏的降解

?格氏反应

?Grob碎

?格拉布催化剂进入烯烃复分解反应

?格伦德曼醛的合成

?gryszkiewicz–trochimowski和McCombie方法?瓜雷斯基–索普凝结

?支链反应

?Gutknecht吡嗪的合成

?哈伯–Weiss反应

?哈勒–鲍尔反应

?卤仿反应

?卤素加成反应

?卤代醇形成的反应

?哈米特方程

?哈米克反应

?哈蒙德原理或哈蒙德公设

?汉斯吡咯的合成

?Hantzsch吡啶的合成,Hantzsch吡啶合成

?Hantzsch吡啶合成,加特曼–skita合成,瓜雷斯基–索普凝结,Knoevenagel–薯条改性

?汉斯–collidin合成

?哈里斯的臭氧化反应

?霍沃斯的甲基化

?哈沃斯菲合成

?霍沃斯的反应

?干草耦合

?林氏重排

?Heck反应

?Helferich方法

?地狱–福–Zelinsky卤化

?Hemetsberger吲哚合成

?Hemetsberger–Knittel合成

?汉高反应,raecke过程,汉高过程

?Henry反应,Kamlet反应

?Herz反应,Herz化合物

?赫齐格–Meyer alkimide组的测定

?靛蓝合成中

?水化反应

?氢胺化反应

?加氢脱硫

?氢解

?硅氢加成反应

?Hinsberg吲哚合成

?Hinsberg吲哚酮的合成

?Hinsberg反应

?Hinsberg分离

?Hinsberg砜的合成

?坎贝尔-霍克–亚胺的合成

?典当重排

?霍夫曼降解,彻底甲基化

?霍夫曼消除

?霍夫曼异腈的合成,胩反应

?霍夫曼的产品

?霍夫曼重排反应

?霍夫曼–L?ffler反应,我?ffler–弗赖塔格反应,霍夫曼–L?ffler–弗赖塔格反应

?霍夫曼–马汀重排

?霍夫曼的规则

?霍夫曼–砂反应

?类固醇的HOMO重排

?胡克反应

?霍纳–沃兹沃思–埃蒙斯反应

?Hoesch反应

?细见–Sakurai反应

?胡本–菲舍尔合成

?hudlicky氟化

?Huisgen环

?链反应

?硼氢化反应

?烃类裂解

?氢卤化

?铟的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ING–Manske程序

?本位取代

?石川试剂

?顺反异构

?伊万诺夫试剂,伊万诺夫反应

?杰克布森环氧化

?杰克布森重排反应

?Janovsky反应

?未来–克林吉门反应

?未来–梅特兰凝结

?约翰逊–Claisen重排

?琼斯氧化

?乔丹–乌尔曼–戈德堡合成

?朱丽亚烯

?朱丽亚–Lythgoe烯

?kabachnik–战场反应?Kharasch–Sosnovsky反应?酮卤化

?菲舍尔-凯–合成

?金德勒反应

?羰基环丙烷的合成?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家乐吡唑的合成

?克诺尔吡咯合成

?家乐喹啉合成

?科赫–HAAF的反应

?高知反应

?–Koenigs Knorr反应

?科尔比电解

?科尔比–施密特反应

?K?该方法

?Kornblum氧化

?科恩布卢姆–Delamare重排?Kostanecki酰化

?科瓦尔斯基酯认证?krapcho脱羧

?KR?博恩克醛的合成

?KR?博恩克氧化

?KR?博恩克吡啶合成

?库切罗夫的反应

?库恩–报告反应?Kulinkovich反应?Kumada偶联

?Larock吲哚合成

?列别捷夫的过程?lehmstedt–特讷塞斯库反应

?leimgruber–batcho吲哚合成

?就腈的合成

?Leuckart反应

?洛伊卡特硫酚反应

?瓦拉赫–Leuckart反应

?洛伊卡特酰胺的合成

?莱文斯坦过程

?莱伊氧化

?Lieben碘仿反应,卤仿反应

?利贝斯金德–srogl耦合

?李比希三聚氰胺合成

?Lindlar催化剂

?劳布里–德布鲁因–范ekenstein变换

?洛森重排

?卢卡斯试剂

?Luche还原反应

?美拉德反应

?Madelung综合

?高碘酸氧化反应,高碘酸氧化

?丙二酯的合成

?Mannich反应

?马克ó–Lam除氧

?马氏规则,markownikoff规则,markownikow规则?Martinet合成

?麦克杜格尔单保护

?分部–史蒂文斯反应

?McMurry反应

?Meerwein芳

?麦尔–潘道夫–Verley还原

?Meisenheimer重排

?meissenheimer复杂

?季铵化反应

?金属离子催化σ键重排

?甲磺酰化

?Merckwald不对称合成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现象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现象综合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 + O2 = 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 = 2H2↑ + 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催化2KCl + 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 MnO2催化2H2O + 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 + O2 = CO2 不充分燃烧:2C + O2 = 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反应现象及应用)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反应现象及应用)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 2Mg+O2点燃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 2Cu+O2Δ2CuO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 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 + 3O2高温2Fe2O3 !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 ] 2HgOΔ2Hg+O2↑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备氢气Fe+H2SO4=Fe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 Fe2O3+3H2 Δ 2Fe+3H2O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高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现象归纳

高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现象归纳大全 1.2Mg+O 2 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 2.2Hg+O 2 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 3.4Al+3O 2l 2 O 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4.3Fe+2O 2Fe 3 O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5.C+O 2CO 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6.S+O 2SO 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7.2H 2+O 2 2H 2 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 4 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 8.4P+5O 22P 2 O 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9.CH 4+2O 2 2H 2 O+CO 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 4 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10.2KClO 3MnO 2 2KCl+3O 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 11.2KMnO 4K 2 MnO 4 +MnO 2 +O 2 ↑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 12.2HgO2Hg+O 2 ↑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 13.2H 2O2H 2 ↑+O 2 ↑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 14.Cu 2(OH)2CO 3 2CuO+H 2 O+CO 2 ↑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 15.NH 4HCO 3 NH 3 ↑+H 2 O+CO 2 ↑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现象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现象综合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 + O2 = 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 = 2H2↑ + 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与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就是氧化钙,熟石灰就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催化2KCl + 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就是氯化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就是:洗净、干燥、称量。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免费)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 △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 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 14.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1. + Br 2 Br + HBr 22. + HO -NO 2 NO 2 +H 2O 23. + HO -SO 3H SO 3H+H 2O

常见反应的现象

常见反应的现象 CO 2 SO 2 2P 2 2H 2 Fe 2 2Al 2 2 2CuO 2 2 2 2HgO

CO 2 2H 2H 2 3 +CuO C+2CuO

CO+CuO 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但可以根据生成物的化学性质来描述生成物。

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固体 ●红色:红磷P、铜Cu、氧化铁Fe2O3、氧化汞HgO ●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 ●黄色:金Au、硫S ●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紫黑色:高锰酸钾晶体KMnO4 ●淡蓝色:固态氧O2 ●蓝色: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银白色:大多数金属(铁Fe、银Ag、铝Al、锌Zn、镁Mg……) ●黑色: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亚铁FeO等●深灰色:石墨C ●灰白色:大多数磷肥 ●无色:金刚石C、干冰CO2、冰H2O ●白色:除了上述固体之外,我们学过的其他固体、固体粉末或晶体基本上都是白色的。 ●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 液体 ●淡蓝色:液态氧O2 ●蓝色:含有Cu2+的溶液 ●浅绿色:含有Fe2+的溶液 ●黄色:含有Fe3+的溶液 ●银白色:汞Hg ●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液体都是无色的。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C2H5OH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醋酸CH3COOH 气体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 ●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CO、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O3等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二)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二)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uarr;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uarr;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uarr;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Delta;CO2uarr;+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darr;+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Delta; CaCO3darr;+H2O+CO2uarr;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Delta;Na2CO3+H2O+CO2uarr;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uarr;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

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uarr;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uarr;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uarr;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uarr;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Delta;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高一化学(下学期)主要化学方程式

期末方程式必考!!! 1.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2.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3.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4.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Cl3+3NH3·H2O=Al(OH)3↓+3NH4Cl;5.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8. 铝与四氧化三铁发生铝热反应:8Al+3Fe3O44Al2O3+9Fe 7.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粗硅8.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 CO2↑ 9.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0.氯气尾气处理:Cl2+2NaOH==NaCl+NaClO+H2O 11、甲烷的取代反应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4个逐步取代和一个总式) CH4+Cl2CH3Cl+HCl (常温CH3Cl是气体,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 CH3Cl+Cl2CH2Cl2+HCl CH2Cl 2+Cl2CHCl3+HCl (CHCl3是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剂) 高温 高温 高温 △ 1

CHCl3+Cl 2 CCl4+HCl (CHCl3、CCl4是重要的工业溶剂) 12、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化学方程式CH2=CH2+Br 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13、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NO—NO2 + H2O 14、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C2H5OH+2Na→2CH3CH2ONa+H2↑ 15、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2H5OH+O2催化剂 △ 2CH3CHO+2H2O 16、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CH3COOCH2CH3+H2O 17、乙酸乙酯的水解(催化剂: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CH2CH3+H2O 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 CH3COOH+CH3CH2OH 18、①证明氯气氧化性大于硫 Cl2 +Na2S=====2NaCl+S ↓ ②大于Br2 2NaBr + Cl2==== 2NaCl + Br2 2

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

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 其反应规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 异彩纷呈的化学变化常使我们感到化学是多么的神奇!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的,而世界上的物质又何止千万,面对如此众多的物质,如此复杂的化学反应,要学好它岂不是“天方夜谭”?不!只要你掌握了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应用起来就可以挥洒自如了。 一、中考透视 1.常见的物质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简单有机物是初中化学涉及的物质,其中,主要学习了21种物质: (1)4种单质(O 2、H 2 、C、Fe)。 (2)4种氧化物(CO 2、CO、H 2 O、CaO)。 ——重点是这8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H 2 、C、CO的可燃性、还原性)。 (3)3种酸(HCl、H 2SO 4 、HNO 3 )——重点是盐酸、硫酸的性质(物理性质和5种化学性质)及其 用途;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稀释及实验中的事故处理。 (4)2种碱[NaOH、Ca(OH) 2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物理性质和4种化学性质)、用途、腐蚀性及俗名。 (5)6种盐(NaCl、Na 2CO 3 、CaCO 3 、CuSO 4 、NH 4 Cl、NH 4 HCO 3 )——重点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 的性质、存在、用途及俗名。 (6)2种有机化合物(CH 4、C 2 H 5 OH)——重点是有机物的特性和可燃性。 2.各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 (1)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图。 一般来说,可以将常见的物质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大类,但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更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如上图)。(请自行填上各连线的生成物)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必须牢牢掌握! (2)发掘“八圈图”的内涵。 ①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 ②表示15个基本反应规律(9条连线和6个箭头); ③表示物质的性质(除了跟指示剂反应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是酸的性质,其余类推!); ④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15个反应中至少有10个与盐有关,俗称“十大成盐”规律! (3)使用“八圈图”的注意事项。 ①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图并非无所不含,有以下一些规律未能体现:H 2 、C、CO还原CuO或 Fe 2O 3 ;CuSO 4 转化为胆矾晶体;碳酸(氢)盐的分解;酸式盐与正盐的转换规律等。 ②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条件限制——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③置换反应规律的条件限制——溶或熔,金属活动顺序强换弱。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浓硫酸。 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溶性盐”。 铁单质与酸或盐溶液反应始终生成亚铁盐( 2 Fe)。 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其命题范围均未超出以上的知识范围,预计2006年的中考也将在此基础上“大做文章”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内容。 [解题技巧]熟练掌握“两表一图”(即酸碱盐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各类物质相互关系图)。 二、中考精讲

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②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苯、、苯酚、甲苯 ③典型反应 2. 加成反应 ①定义:有机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主要为,)重要性质。 ②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烯烃、炔烃、苯环、醛、酮、油脂等。 ③典型反应 (水溶液)(溴水褪色) (制取塑料用) (1,2加成) (1,4加成) (工业制乙醇) 3. 加聚反应 ①本质:通过自身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特征: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且其组成与单体相同,如聚乙烯与乙烯的比相同。 ②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有:乙烯、丙烯、1,3—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乙烯等。 ③典型反应

塑料 天然橡胶 4. 缩聚反应 ①定义:单体间通过缩合反应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等) 的反应。 ②特征:有小分子生成,所以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单体不同。 ③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与甲醛;葡萄糖,氨基酸,乙二醇与乙二酸等。 ④典型反应 (的确良) 5. 消去反应 ①定义:从一个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 (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②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某些醇和卤代烃。 ③典型反应 6. 脱水反应

①本质与类型:脱水反应是含羟基的化合物非常可能具有的性质,通常是两个羟基之间可脱去一分子水,也可以是一个羟基与另一个非羟基氢结合脱去一分子水。脱水可以在一个分子内进行,也可在分子之间进行。 ②能脱水的物质有:醇、羧酸、蔗糖、氨基酸、无机含氧酸等。 ③典型反应 (乙酸酐) ()() () (三磷酸)

重要化学反应现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

化学反应常见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化学反应类型 1、化学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C、CO)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CuO Cu+H 3 3 CO+CuO Cu+CO 2Fe+3CO 3 3Fe+4CO 4 CO+FeO Fe+CO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2Mg+O 2 2MgO CO 2+H 2O=H 2CO 3 有 参加时,化合价改变 2CO+O 2 2CO 2 2H 2O 2H 2↑+O 2↑ CaCO 3 CaO+CO 2↑ 有 生成时,化合价改变 2KMnO 4 △ 2K 2MnO 4+MnO 2+O 2↑ H 2 △ Cu+H 2O (或C+CuO ) Zn+H 2SO 4=ZnSO 4+H 2↑(金属与酸) 化合价 变 Fe+CuSO 4=FeSO 4+Cu (金属与盐)

神奇的化学反应

神奇的化学反应 ①大象牙膏: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双氧水洗洁精 实验仪器:搪瓷盘药匙烧杯量筒 实验过程:先向量筒中撒入一勺高锰酸钾,并加入几毫升的洗洁精,加一点水稀释一下,然后迅速向量筒中倒入过氧化氢,大量泡沫随之涌出。 ※注意事项:高锰酸钾与双氧水对皮肤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实验时尽量不要总在自己的皮肤上,如果不慎弄在身上了要迅速用水洗净。反应结束后会有大量的泡沫,并且会带出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请参赛者清洗干净。 ②碘钟反应(震荡反应的一种) 实验药品:双氧水碘酸钾硫酸淀粉丙二酸硫酸锰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量筒 实验过程:事先配制三种溶液A.102.5ml30%的双氧水溶液稀释至250ml B.10.7gKIO3加10ml 2mol/l的硫酸,稀释至250ml C.取0.075g淀粉溶于少量热水并加 3.9g丙二酸和0.845g硫酸锰稀释至250ml 。参赛者实验时用三支量筒分别量取A、B、C各50ml,同时加入至洁净的250ml烧杯,用玻璃棒略搅拌后静置。溶液的颜色会有规律的不断变化。 ※注意事项:该实验现象明显但不易成功,反应原理复杂,参赛者解说时不用对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③超级烟火颜色反应的另一种版本 实验药品:氯酸钾小块单晶冰糖氯化钠氯化锂碳酸钾氯化钙氯化锶氯化钡等盐 实验仪器:搪瓷盘铁架台铁圈药匙大试管酒精灯火柴镊子实验过程:用药匙向试管中放入少量的氯酸钾晶体,再放入一点氯化钠等盐(一个试管只放一种特征颜色的盐),将试管倾斜夹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盐彻底融化,然后用镊子夹一小块单晶冰糖放到试管中,激烈的反应随之开始,并产生特征的颜色个光。 ※注意事项:加热时要预热,试管口不能对着人,放入冰糖时一定要迅速,反应后实验者也后退,防止发生危险。反应后因试管可能受强热而断裂所以要在试管下方放着搪瓷盘承接,防止炙热物烫伤人。 ④火山爆发(重铬酸按生热分解) 实验药品:重铬酸铵镁条 实验仪器:搪瓷盘小烧杯火机药匙 实验过程:将重铬酸铵放到小烧杯中,中间插上镁条,将装满重铬酸铵的烧杯放在搪瓷盘上,点燃镁条,反应开始。 ※注意事项:点燃镁条后迅速将手拿开,反应结束后不要马上触摸烧杯,防止烫伤,待冷却后再将反应产物处理到制定容器中。 ⑤壮观的喷雾试验 实验药品:双氧水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小烧杯锥形瓶药匙 实验过程:向锥形瓶中倒入一小烧杯的双氧水,再迅速向锥形瓶中放

氨基酸的常见化学反应

-氨基的反应 亚硝酸反应 范围:可用于Aa定量和蛋白质水解程度的测定(Van slyke法) 注意:生成的氮气只有一半来自于Aa,ε氨基酸也可反应,速度较 慢. 与酰化试剂的反应 Aa+酰氯,酸酐-→Aa被酰基化 丹磺酰氯用于多肽链末端Aa的标记和微量Aa的定量测量.烃基化反应 Aa的氨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被羟基(包括环烃及其衍生物)取代. 与2,4-二硝基氟苯(DNFB,FDNB)反应 最早Sanger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氨基末端的Aa 与苯异硫氰酸酯(PITC)的反应 Edman用于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N末端Aa.在多肽和蛋白 质的Aa顺序分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Edman降解法)形成西佛碱反应 Aa的α-NH2能与醛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弱碱,即西佛碱(schiff ‘s base) 前述甲醛滴定:甲醛与H2N-CH2-COO-结合,有效地减低了后者的浓 度,所以对于加入任何量的碱, [H2N-CH2-COO- ]/ [+H3N-CH2-COO- ] 的比值总要比不存在甲醛的情况下小得多。加入甲醛的甘氨酸溶液 用标准盐酸滴定时,滴定曲线B并不发生改变。 脱氨基反应 Aa在生物体内经Aa氧化酶催化即脱去α-NH2而转变成酮酸 α-COOH参加的反应 成盐和成酯反应 Aa + 碱-→盐 Aa + NaOH -→氨基酸钠盐(重金属盐不溶于水) Aa-COOH + 醇-→酯 Aa+ EtOH ---→氨基酸乙酯的盐酸盐 当Aa的COOH变成甲酯,乙酯或钠盐后,COOH的化学反应性 能被掩蔽或者说COOH被保护,NH2的化学性能得到了加强或 活化,易与酰基结合。Aa酯是制备Aa的酰氨or酰肼的中间 物 成酰氯反应 当氨基酸的氨基用适当的保护基保护以后,其羧基可与二氯亚砜作 用生成酰氯 用于多肽人工合成中的羧基激活 叠氮反应 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酰化保护后,羧基经酯化转变为甲酯,然后与肼 和亚硝酸变成叠氮化合物

高中化学反应现象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80例:发布时间:2011-11-23 17:25:06来源:武汉巨人学校作者:化学教学组 1.隔离式: 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管与液体呈隔离状态。 2.倒置漏斗式和肚容式: 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当水进入漏斗内时,烧杯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

3.接收式: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等)。 ?下面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___________(填字母); ⑵ 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⑶ 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氯气和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 ____________(填字母); ⑷ 能用于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装置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⑸ 若用C装置作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可通过观 察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 结论。 ②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常见的化学式及化学反应现象

初中常见的化学式 (1)单质类 氢气氧气氮气 氯气溴碘氦 气氖气碳磷 硫硅 (2)金属单质 钠:镁:铝:钾: 钙:铁:锌:铜: 钡 : 银: 汞: 锰: (3)化合物类: 1、氧化物: 水: 过氧化氢: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铁: 氧化铝: 二氧化锰: 氧化镁: 氧化钠: 2、常见的酸类: 盐酸:硝酸:硫酸: 磷酸:碳酸:硫化氢: 3、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锌: 氢氧化铝: 4、盐类 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铜: 硝酸铁:硝酸亚铁:硝酸钙: 硝酸钡:硝酸镁:硝酸锌: 硝酸铝:硝酸铵:碳酸钠: 碳酸钾:碳酸铜:碳酸钙: 碳酸锌:碳酸镁:碳酸铵: 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铜: 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钙: 硫酸钡:硫酸锌:硫酸镁: 硫酸铝:硫酸铵:氯酸钾: 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铁: 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锌: 高锰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 (4)常见有机物 甲烷:乙炔:甲醇: 乙醇:乙酸: (5)常见的化肥 尿素:硝酸铵:硫酸铵: 碳酸氢铵:氯化铵: (6)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碱式碳酸铜:明矾:

蓝矾: 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其反应方程式 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燃烧:(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放出,。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放出。 共同点:都能生成使变浑浊的气体是:。 反应方程式:(1)充分燃烧: (2)不充分燃烧: 2、硫燃烧:(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火焰,生成 的气体。这气体是。放出,。 (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 的气体。这气体是。放出。 反应方程式:。 3、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这白是:。 放出。(注:是白烟而不是白雾,白烟是固体,雾是液 体) 反应方程式:。 4、铁在氧气中燃烧(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现象: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叫同时放出。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概念

第一章 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 (化学反应个工程问题)的科学。 2.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 (用数学方法表达各变量间的关系)。 3. 化学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包括 (动力学方程式、 物料横算式子、 热量衡算式、 动量衡算式 和 参数计算式) 4. 所谓控制体积是指 (能把反应速率视作定值的最大空间范围)。 5. 模型参数随空间而变化的数学模型称为 ( 分布参数模型)。 6. 模型参数随时间而变化的数学模型称为 (非定态模型)。 7. 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方程的一般式为 (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 第二章 1. 均相反应是指 (在均一的液相或气相中进行的反应)。 2. 对于反应aA + bB → pP + sS ,则r P =( p/a )r A 。 3.着眼反应物A 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转化率Xa=转化了的物料A 的量/反应开始的物料A 的量)。 4. 产物P 的收率ΦP 与得率ХP 和转化率x A 间的关系为( Xp/Xa )。 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 A =k C C A αC B β,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 C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k P ,则k C =[ (RT)的a+B 次方]k P 。 6.对反应aA + bB → pP + sS 的膨胀因子的定义式为 (P+S )-(A+B))/A 。 7.膨胀率的物理意义为 (反应物A 全部转化后系统的体积变化率)。 8. 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 (反应速率) 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9. 反应级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反应速率) 对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10.对复合反应,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 (主反应),其它的均为(副反应)。 11. 平行反应A → P 、A → S 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 1>E 2,选择性S p 与 (A 的浓度) 无关,仅是 (A 的浓度) 的函数。 12. 如果平行反应A → P 、A → S 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 1>E 2,提高选择性S P 应(提到 温度)。 13. 一级连串反应A → P → S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为提高目的产物P 的收率,应(降 低)k 2/k 1。 14. 产物P 的收率的定义式为 (生成的全部P 的物质的量/反应掉的全部A 的物质的量) 15. 产物P 的瞬时收率φP 的定义式为(生成的物质的量/反应的A 的物质的量) 16. 产物P 的选择性S P 的定义式为(单位时间内产物P 的物质的量/单位时间内生成产物S 的物质的量) 17. 由A 和B 进行均相二级不可逆反应αA A+αB B = αS S ,速率方程为: r A =-dC A /dt=kC A C b 。 求: (1)当C A0/C B0=αA /αB 时的积分式 (2)当C A0/C B0=λ≠αA /αB 时的积分式 18. 反应A → B 为n 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300K 时要使A 的转化率达到20%需,而在340K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 第三章 1. 理想反应器是指(理想混合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 2. 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τ是 (反应器容积) 与(进料的体积流量)之比。 3. 全混流反应器的放热速率Q G ={ 00()A A Hr Ft y x ? }。 4. 全混流反应器的移热速率Q r ={ 012()pm Ft C T T - } 5. 全混流反应器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 G r Q Q = }。 6. 全混流反应器处于热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 G r Q Q = G r dQ dQ dT dT > }。

化学反应大全

化学反应大全 一 、金属元素的反应 1.碱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1)与水反应 2Na +2H 2O =2NaOH +H 2↑ 2K +2H 2O =2KOH +H 2↑ 点拨高考:此反应在近年高考中主要以实验.计算的形式出现. ① 反应前的必要操作:用镊子取出钠块,用滤纸擦净表面上煤油,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去表 面的氧化层。 ② 反应现象呈现: 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使滴有酚酞的溶 液变。. ③ 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盐溶液反应。 ④ 钾与水反应比钠要剧烈,其它的方面类似. (2)与氧气反应 4Na+O 2=2Na 2O (空气缓慢氧化) 2Na +O 2 点燃 Na 2O 2 2Na 2O+O 2 △ 2Na 2O 2 4Li +O 2 点燃 2Li 2O K+O 2 点燃 KO 2 考点延伸: ① 钠与氧气反应, 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反应现象不一样: 钠空气中缓慢氧化的变化是变暗,生成Na 2O 钠在空气中点燃是生成淡黄色Na 2O 2, ②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 只生成Li 2O 。 ③碱金属单质因易被氧化,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 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④要注意高考推断题中的热点多步氧化转化关系: Na ?→?2O Na 2O ?→?2O Na 2O 2 2.碱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1) Na 2O 2的反应 2H 2O +2Na 2O 2====4NaOH +O 2↑ 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 对接高考: ①Na 2O 2与水反应,在高考实验中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②Na 2O 2与CO 2反应,主要应用于Na 2O 2作供养剂. ③过氧化钠反应的计算在高考中也是一个热点, 其反应质量增加规律: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从原子组成上说是吸收了水中全部

高中阶段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da

高中阶段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氧化还原反应,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3、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 O2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 + 2H2O = 2 NaOH + H2↑ 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CO32- + 2H+ =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6、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CO2 ↑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 = H2O + CO32-(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8、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4Li + O2△ 2Li2O 9、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Cu + Cl2点燃CuCl2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2Fe + 3Cl2点燃3FeCl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