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

(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三)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四)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

(五)霍乱护理常规

(六)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九)疟疾护理常规

(十)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十一)百日咳护理常规

(十二)水痘护理常规

(十三)艾滋病护理常规

(十四)麻疹护理常规

(十五)结核病护理常规

(十六)登革热护理常规

(十七)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十八)人禽流感护理常规

(十九)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护理常规(二十)猩红热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

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长期或多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

四、急性肝炎早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进食量少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病情及食欲好转后,适当增加蛋白饮食,避免过多含糖高的饮食。慢性肝炎可给病人乐于接受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浮肿者适当限制水和钠盐。

五、病情重,有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肾功能障碍者,应严格限制钠盐、蛋白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恢复期病人,给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六、病情观察

1.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黄疸消长、排便情况、发热、浮肿及出血倾向等。

2.重症病人加强巡视,日夜监护,注意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肝臭、瞳孔、神志、精神、智能、性格、扑翼样震颤、胃肠症状、大小便、黄疸及腹水等情况。意识不

清、谵妄、烦躁者,应有专人护理,加床档或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皮下淤斑、口腔黏膜渗血、鼻衄及柏油样大便等。遇有消化道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并稳定病人情绪,记录出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消除口腔积血,给氧,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血和急救药品器材。

4.若病人意识状态急剧恶化,伴有血压升高、肌张力增强、抽搐或瞳孔大小不等征象,提示严重脑水肿或脑疝形成。应迅速通知医师,做好脱水治疗准备。

七、做好口腔护理。

八、保持大便通畅,可口服乳果糖,也可用乳果糖溶液或酸性液体灌肠。腹胀严重时,用肛管排气或松节油腹部热敷。

九、食具、用具、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均需严格消毒。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三)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给病人讲解隔离知识,取得合作,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隔日送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急性期卧床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慢性菌痢适当休息。

四、急性期给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可给适量淡糖盐水或稀释的果汁水,保持尿量每日1000-1500ml。病情好转后改为无渣获小渣半流质,不宜进刺激性食物。慢性菌痢应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五、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及量。按时留取大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培养。注意必须采集新鲜标本并及时送检。

六、对症护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剂。腹痛可用热水袋置腹部、针刺或按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保持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便后洗净。如有脱肛现象,可用温水坐浴,盖以消毒纱布,轻柔局部,使其还纳。

七、中毒性菌痢病人需设特护。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面色、皮肤、手足颜色及温度等变化,记录出入量。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及时给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出现休克或脑水肿征象者,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八、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急性期应彻底治愈。

九、出院时对病人进行卫生宣教,不吃F·B或不洁饮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四)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无蝇。待临床症状消失后第五天起,间断大便培养2次阴性,或体温正常2周后,可解除隔离。

三、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四、发热期给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高热量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热退1周后给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热退2周后逐渐改为普通饮食,恢复期食欲亢进者,需严格控制饮食量,并讲明道理,取得合作。

五、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并发症。

六、对重症及老年病人需做好皮肤护理。

七、发热期每4小时测体温1次,高热者宜给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而致虚脱。有精神症状、谵妄或躁动者,加用床档,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八、腹胀时用松节油局部热敷和肛管排气,避免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可用盐水行低压灌肠,禁用泻药。腹泻时应适当调节饮食,减少脂肪及乳糖类食物,按医嘱给予收敛剂。

九、若出现便血,伴有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应迅速通知医师。嘱病人绝对安静,测量并记录血压和大便次数、量、性状,按医嘱留取标本送检。暂禁饮食,立即静脉输液,做好输血准备。

十、若出现右下腹突然剧痛,体温骤降后复升,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搏细速等,提示肠穿孔。立即通知医师,停止饮食及一切口服药物,进行胃肠减压,做好手术前准备。十一、有严重毒血症时,注意心率、心律及脉搏变化,观察有无心肌炎发生。

十二、观察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药物热、药物疹及肝、肾功能障碍等。

十三、出院时做好卫生常识宣传,如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五)霍乱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肠道传染病严密隔离。病人的泻吐物、食具、用具、污染的衣物等均需随时消毒处理,收容霍乱的病区不允许探视和陪伴。待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隔日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绝对卧床休息,重症病人可卧于带排便孔的床,床下对孔处放置便盆,利于病人排便和处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四、给流质饮食,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后,可给口服补液或果汁、米汤等饮料。恢复期给半流质或软食。

五、于泄吐期至少每2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密切观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按医嘱及时取血查血清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率及尿素氮等。

六、观察并记录泻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标本应放在密闭容器内,不得外溢。

七、轻型病人或重型病人病情好转后均可采用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 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用量根据腹泻量而定。

八、重症病人必须迅速静脉补液,输液种类、先后次序及剂量、速度等均应严格按医嘱执行。大剂量快速补液者,需将液体预先加温至37℃。输液过程中应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脉搏、心率、血压及尿量变化,防止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九、腹痛者可局部热敷、按摩,剧吐者可按医嘱给予阿托品或氯丙嗪等。肌肉痉挛者可行按摩、热敷或针刺。如有腹胀、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低钾血症现象,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恢复期发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禁食蛋白质。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透析治疗。

(六)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执行体表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隔离,室内防鼠、防螨灭螨。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用具,需消毒处理。护理人员如皮肤破损,应加以防护或戴手套操作。

三、卧床休息,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至恢复期可允许病人下床活动。

四、发热期的护理

1.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

2.密切观察体温、血压、皮肤粘膜出血现象及尿蛋白等。

3.高热者头部和体表大血管处冷敷或放置冰袋,不易用酒精擦浴,也不易给予退热剂,以免大汗虚脱。

4.液体疗法是本期的主要治疗措施。备好常用平衡盐液、5%小苏打、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新鲜血浆及白蛋白等,液体种类、数量、使用的先后次序和速度,都要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加强输液护理,严防液体外漏、输液反应和肺水肿等。

5、遇有皮肤、粘膜或腔道出血,及时汇报医师,并进行止血、抗凝等治疗。

五、低血压休克期护理

1、绝对卧床,取平卧位,切忌搬动,注意保暖。

2、设专人护理,记特别护理单,每30分钟测1次血压、脉搏及心率,观察并记录尿量。

3、缺氧征象者,给氧气吸入。

4、备好扩容药、纠正酸中毒药、血管活性药及强心药物。按医嘱给药,保证输液通畅,速度准确。年老体弱及心肾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应适当放慢。

六、少尿期护理

1、24小时尿量不足500ml者为少尿,不足50ml者为无尿。严格限制进水量。准确记录出入量,作为次日入量的依据。输液速度要缓慢,当日的液体总入量应在24小时内均匀供给。

2、限制摄入含蛋白质和钾盐丰富的食物,热量主要经补充葡萄糖供给。

3、加强口腔护理,去除口内氨味,防止口腔炎和口腔溃疡的发生。

4、配合医师做好利尿或导泄的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反应。注意有无抽搐、出血、高血容量综合症、肺水肿及急性心力衰竭等。

5、及时采集尿液及血液标本,了解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6、严重肾功能衰竭者,做好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准备。

七、多尿期护理

1、多尿初期需继续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现象。至多尿后期可根据体力及饮食情况,逐渐下床活动。

2、据尿量逐渐增加液体入量,同时增加蛋白质及钾盐含量高的饮食。液体和钾盐以口服补充为宜,必要时静脉供给。

八、恢复期仍以休息为主,逐渐增加活动量。给予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至症状消失,血、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时允许出院。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昏迷病人执行昏迷病人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应有防蚊设备和灭蚊措施。隔离期限至病人的体温正常为止。

三、病室应安静、阴凉、通风,利用各种方法降低室温,要求室温控制在28℃以下。

四、发热期间宜给清淡而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足量水分,昏迷及吞咽障碍者可行鼻饲。恢复期应逐渐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

五、重症病人设专人护理,备齐抢救药品、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以备急需。

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注意有无惊厥先兆,如双目凝视、肢体发紫、口角抽动的,并及时通知医师。

七、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口唇粘膜干燥者,应涂石蜡油保护。已有口腔炎者,于清洗洁净后,用1-2%龙胆紫或冰硼散、青黛散涂擦。昏迷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2次。眼睑不能闭合时,于清洗后涂以抗生素眼膏,并遮盖湿纱布,预防角膜溃疡。

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5%樟脑酒精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翻身,以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尿潴留者,可行膀胱部位按摩加压排尿。

九、高热者每2小时测体温1次。凡体温超过39℃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包括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针刺、用退热剂及亚冬眠疗法等。

十、惊厥者及时加用床挡。将缠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牙列之间,防止舌咬伤。注意给氧和吸痰。必要时拔除鼻饲管。给予止惊药物,常用者如安定、水合氯醛或阿米妥钠等。亦可采用针刺止惊或亚冬眠疗法。颅内压增高者按医嘱给脱水剂。

十一、呼吸衰竭的护理

1、严密观察呼吸衰竭表现,如呼吸频率、节律、抽泣样呼吸、双吸气及呼吸暂停等,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氧气吸入。因频繁惊厥或脑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分别给予止惊剂或脱水剂。

2、病人头部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必要时抬高床***体位引流。防止舌根后坠,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加用祛痰剂。有呼吸道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3、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并给呼吸兴奋剂。协助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执行气管切开护理。

十二、恢复期应加强功能锻炼,运用针灸、按摩、推拿、理疗,并结合药物治疗,促进病人逐步恢复吞咽、语言及肢体等功能。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一般为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发病后7日。

三、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流通,避免强光刺激。

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充足的水分。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昏迷者应用鼻饲。

五、急性期病人,特别是入院24小时内,病情有突然恶化的可能,必须做到经常巡视。下列情况提示病情在恶化,应及早发现并通知医师。

1、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迅速加深;

2、躁动不安或频繁呕吐

3、面色苍白或灰暗;

4、脉搏过速或过缓,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

5、呼吸深慢或节律异常。

6、肢端发凉或皮肤发花;

7、自发性或于刺激后出现肢体发紫现象

8、淤点、淤斑继续增多、融合;

9、血压升高或降低

10、瞳孔形状改变、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

六、协助医师做腰椎穿刺,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脑脊液标本迅速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穿刺后让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避免搬动。

七、注意口腔清洁,口唇干裂者涂液体石蜡。如有口唇疱疹,涂以1%龙胆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淤斑被抓破感染。

八、高热时头部冷敷或放置冰袋,亦可用25%安乃近滴鼻或给予退热剂。呕吐时宜取头低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

九、头痛、烦躁、或惊厥者,加床档以防坠床,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脱水剂。有尿潴留者采用腹部膀胱区按摩加压排尿,必要时导尿。

十、暴发型病人应由专人护理,严格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作好详细记录。病人取平卧位,氧气吸入。按医嘱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扩容、纠正酸中毒、抗凝及强心等抗休克治疗,或给予镇静、止惊及脱水等降低颅压治疗。分别执行休克或昏迷护理常规。十一、应用磺胺药者必须给足够水分和适量的碱性药物,每日检查尿液,如有磺胺结晶、血尿或尿少时,及时通知医师。应用青霉素者应注意过敏反应,应有氯霉素者需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

(九)疟疾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需有完善的防蚊设施,并彻底灭蚊。待体温正常、血片检查已无疟原虫时解除隔离。

三、发作期卧床休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发作控制后宜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四、对重症间日疟或恶性疟病人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面色及尿色等。如出血过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谵妄、抽搐等凶险发作征兆,迅速通知医师,尽快准备好抢救用物及用物及药品,详细作好记录。

五、寒战发冷期劝病人频服热饮料,并加盖棉被、放热水袋保温,必要时通知实验室涂片查疟原虫。一旦寒战停止,迅速解除保暖措施,并测量体温。

六、发热期头部置冷敷或冰袋,用温水或温水酒精擦浴。过高热者可给退热剂或用冷水灌肠,伴有躁动或谵妄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七、出汗期劝病人多饮水,避免风吹。出汗后行温水擦浴,并更换床单、衣服。出现口唇疱疹者,局部涂1%龙胆紫。

八、熟悉并观察各种抗疟药的毒性反应,并了解其中毒的急救方法。如静脉滴注奎宁或氯喹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脏传导抑制等严重反应,应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速度等。服用伯氨喹啉除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副反应外,还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一旦出现黄疸或血红蛋白尿等反应应立即通知医师。

(十)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三、急性期或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软食为宜,腮腺肿胀期内避免酸性食物,为防止诱发胰腺炎,饮食不宜过饱少食含淀粉与脂肪多的食物。四、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止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感染。要求病人每次饭后漱口,指导或协助病人使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液清洁口腔。

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者应注意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并向病人说明一般不影响生育,消除病人顾虑。

六、腮腺肿大者,应指导使用外敷药的方法,注意观察病情,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可能并发脑膜脑炎应及时报告医生,对确诊为脑膜脑炎者,应按脑炎常规进行护理。并发睾丸炎者,可用丁子带托起阴囊,以减轻局部水肿。坠痛、疼痛剧烈时局部予以冷敷或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十一)百日咳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为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日,呼吸道分泌物应随时消毒。

三、注意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病室应安静、温暖,空气新鲜,避免烟尘惊吓等一切不良刺激,减少探视,以防继发感染。

四、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的糊状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勿过冷或过热,呕吐后应再次进食,小儿喂食不宜过急。

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3-4次,食后或呕吐后及时漱口,舌系带溃疡可涂2%龙胆紫,及时拭去鼻、眼部分泌物。眼结膜出血者,以消炎类眼药水滴眼,鼻衄者以无菌棉球填塞。

六、痉咳发作时,可用手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扣病人背部,协助分泌物咳出,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但动作应轻柔,痉咳过程发生呕吐,应注意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屏气、发绀,应及时拍背、吸痰、给氧,并进行人工呼吸。

(十二)水痘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或接触隔离,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疱疹浆液污染的被服和用具等应进行消毒。

三、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体弱者应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四、注意皮肤、口腔、鼻、眼及外阴清洁卫生,被褥要清洁干燥,衣服宜宽大、柔软,水痘较重者不宜洗澡或擦浴。

五、做好心理护理:儿童自控力差,皮肤搔痒时常用手搔抓,不能耐受时常吵闹,应给予安慰,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为了防止继发感染,不要搔抓,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六、注意观察皮疹发展变化及有无继发感染等,保持双手清洁,修剪指甲,必要时可戴手套或用布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疱疹。皮疹全部结痂后,可给予温水浴,皮肤搔痒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继发感染者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十三)艾滋病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体表传染病严密隔离。

1、病人住单间病室。注意无菌操作,严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各种物品单独使用,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否则所有用过的衣物以双层污物袋包好,贴上醒目标志统一处理。

2、污染物耐高温者行高压消毒,其他可用环氧乙烷、次氯酸钠或戊二醛处理,废弃物要焚化。

3、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解除病人的血、尿、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防护镜和双层手套。采集的各种标本均应有醒目标志,加盖并置于透明塑料袋中送检。

4、对不同病人的思想状况,如羞耻、悔恨、愤怒、恐惧、孤寂等,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说服病人的亲友,解除恐惧,避免歧视,为病人提供与家庭和社会的必要联系。鼓励病人读报、听广播等,使病人能面对现实,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病室内注意安全措施,严防自杀行为。

三、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者,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腹泻者宜给少渣饮食,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或静脉补液。营养不良者可静脉给营养剂和脂肪制剂。

四、密切观察皮肤弹性、湿度以及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液体摄入量一般为2000-2500ml,并根据血生化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输液内容。

五、患卡氏肺囊虫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者,取半卧位,给氧,鼓励深呼吸。输液量宜少,速度宜慢,避免发生心衰和肺水肿。

六、每日用3%碳酸氢钠及朵贝尔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念珠菌等感染。对长期卧床和极度消瘦者应多翻身、勤按摩,以免发生褥疮。高热者宜用物理或药物降温,持续发热、身体虚弱及明显贫血病人可给予输血。

七、治疗期间感染常用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及抗原虫等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化疗或放疗;针对HIV常用叠氮胸苷(AZT)、双脱氧胞苷(ddC)、双脱氧肌苷(ddI)等。熟悉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时采集有关标本检查,观察记录药物反应和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病酌情予以对症处理。

(十四)麻疹护理常规

1、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日。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及探视制度。

2、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病室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

强,空气新鲜湿润,每日通风3-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凉风直吹患者。常用温热水擦浴,及时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3、饮食:提供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要多饮水,以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增加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降温和出疹。

4、发热的护理: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体温升高,一般不予降温,否则可因体温下降,而使出疹困难,对烦躁不安或有高热抽搐史的婴幼儿,可给与异丙嗪等镇静药。体温超过40度,酌情应用小剂量退热药使高热稍降,以防止抽搐。

5、口、鼻、眼的护理:口腔用淡盐水漱口、清洗,口腔黏膜表面有真菌感染的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麻疹患者鼻腔分泌物多,应及时清除,以免分泌物积存,形成鼻痂堵塞鼻腔,切忌用指甲强行抠出鼻痂,以免损伤粘膜造成感染或出血,眼睛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清洗。角膜炎、角膜溃疡及结膜炎较重者,用于清洁后交替涂抗生素药液、药膏,每日4-6次。

6、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皮疹的变化。并发喉炎、肺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保持安静。

(十五)肺结核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②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③有无乏力、午后低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夜间盗汗等症状;④病人咯血时,观察有无窒息表现。

2 .采取飞沫、空气传播的隔离,隔离期为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培养结核菌阴性。

3 .活动期或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活动,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必要时给止痛药。

4.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多食水果、新鲜蔬菜;盗汗者,注意多饮水。

5 .咳嗽、咳痰患者保持呼吸通畅;盗汗时及时擦身,更换衣服,注意保暖;小量咯血者采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大咯血时,予头低足高位、俯卧位、拍背,清除口腔积血,防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6 .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视神经损伤等。

7 .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大咳血时,陪伴并安慰患者,必要时予镇静剂。

8 .告知患者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和家人分餐进食,生活用品专用,定时消毒,居室常开窗通风;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酒。

9 .强调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查。

(十六)登革热护理常规

1、心理指导,本病发病突然,重型患者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预后,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如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并告知本病普遍预后良好等,以消除顾虑,安心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在施行医疗、护理措施时表现沉着、冷静,以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2、指导休息与活动早期患者宜卧床休息,恢复期的患者也不宜过早活动,体温正常,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倾向方可适当活动。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心率、血压、体温及出血情况等。

4、发热的护理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宜全身使用冰袋,以防受凉发生并发症,但可头置冰袋或冰槽,以保护脑细胞,对出血症状明显者应避免酒精擦浴,必要时药物降温,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一般降至38℃时不再采取降温措施。

5、皮肤护理出现淤斑、皮疹时常伴有瘙痒、灼热感,提醒患者勿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采用冰敷或冷毛巾湿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不适,避免穿紧身衣。有出血倾向者,静脉穿刺选用小号针头,并选择粗、直静脉,力求一次成功,注射结束后局部按压至少5min。液体外渗时禁止热敷。

6、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吸收的流质、半流饮食,如牛奶、肉汤、鸡汤等,嘱患者多饮水,对腹泻、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潜在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可静脉补液。

7、疼痛的护理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加强宣教,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十七)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①意识、生命体征、精神状态、有无嗜睡等现象;②疤疹情况;③有无呕吐、肌阵挛或频繁抽搐等情况;④有无心肌炎、肺炎、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 .采取接触传播与飞沫传播的隔离。隔离至热退、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为止,一般为

2 周。

3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哭闹,减少消耗。

4 .给予温凉、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口腔疼痛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营养。

5 .发热时不用酒精擦浴,可小剂量药物降温;保持口腔、皮肤清洁,穿软底鞋,口腔溃疡者涂锡类散;疱疹破溃处可涂抗生素软膏,臀部有皮疹时,便后及时擦洗,忌测肛温。

6 .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进行护理,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J 嗅感。

7 .指导家属空气、物品消毒的方法,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做好儿童个人、家庭的卫生防护。

(十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含甲型HIN1)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②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③有无咳嗽、咳痰,痰的色、量、性状;④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

2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传播与飞沫传播隔离,隔离至发病后1周。

3 .重症者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4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发热期多饮水,每天3000 ml 左右(儿童酌减);不能进食者,采取胃管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5 .发热者按护理常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者给予化痰剂、雾化吸入,必要时予机械吸痰;氧疗,面罩吸氧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6 .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口服奥司他韦、金刚烷胺注意有无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7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8 .讲解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避免与禽类接触。增强体质,流行期进行预防接种,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少去公共场所。

(十九)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①体温的变化;②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体征;③有无咳嗽、咳痰,痰液的量、色、性质;④心、肝、肾功能及有无休克的表现。

2 .采取接触传播与飞沫传播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5~7天。

3 .发热期间限制活动,重症、老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4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每天摄人约3000 ml ,不能进食者,采取胃管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5 .发热按护理常规;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咳嗽,痰液黏稠者给予祛痰剂、雾化吸入;保持口腔、鼻腔、眼部清洁,患者畏光时给予眼罩或降低室内亮度;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和无创伤正压通气。

6 .使用激素、止血药物、真菌药物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7 .安慰和鼓励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8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控制和消毒隔离知识,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定期复查。

(二十)猩红热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①体温、热型、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②皮疹部位、形态,有无“口周苍白圈”、“杨梅舌”;③有无心肌炎、肾炎、中耳炎、风湿热、肺炎等并发症的表现。

2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的隔离。隔离期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且咽拭子培养

3 次阴性。

3 .小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3周。

4 .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3000 ml 左右;口腔、舌部皮疹进食困难者,静脉营养,并发肾炎者应低盐饮食。

5 .高热时予头部冷敷等降温,忌用乙醇擦浴;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着棉质内衣,禁用手搔抓,脱皮时禁止用手撕剥,让其自然脱落。

6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7 .指导患者外出时戴口罩,出院后定期复查,合理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

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偌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刘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 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 浴。 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 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 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 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 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 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清除口鼻腔分泌 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 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 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 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 标本。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内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知识,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隔离:对病毒性肝炎实施接触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常规

铜梁县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甲、戊型肝炎按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按血液/体液隔离。有条件时,按病原学分型分室收治。 2.患者使用的食具,大小便器和排泄物,均按规定消毒。接触乙、丙、丁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后要立即洗手;工作中注意避免碰伤皮肤。 3.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精神、食欲及疲乏程度,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尿、便的颜色;黄疸消退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消化道有无出血等。 4.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需卧床休息,慢性肝炎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 5.合理营养:进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能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 6.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淤血淤斑等早期出血征象,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

量腹围、体重。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重症患者做好病房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定期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防止皮肤、肺部感染。 二、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尽量安排住单人房间,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根据病情给予适合的体位,加床栏,防止坠床。 2.饮食根据病情发展阶段而调整,发热期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低血压休克不能进食可给予静脉营养,少尿期限制蛋白质饮食,给予低钾、低盐饮食,多尿期的后期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注意补充含钾的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给予高营养饮食。 3.发热期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禁忌搬动,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发热末期要注意血压、脉搏、尿量情况,及时送检尿标本,发热时可于体表大血管处进行冷敷,不宜用酒精擦浴,协助患者洗漱,保持皮肤、五官的清洁。 4.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0℃左右,可加盖棉被,毛毯等蔓,严密观察并记录脉搏、血压、意识状态、皮肤温度及24小时出入量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和静脉用药。

传染病护理常规最新版

感冒护理常规 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卫。 1.1护理评估 1.1.1体温、寒热、汗出情况 1.1.2有无咳嗽、咯痰。 1.1.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家庭经济能力,支持程度等。 1.1.4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气虚感冒证、 1.2护理要点 1.2.1一般护理 1.2.1.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1.2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 1.2.1.3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1.2.2病情 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2.2.1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 1.2.2.2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2.3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3给药护理 1.2.3.1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 出。 1.2.3.2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 1.2.4饮食护理 1.2.4.1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1.2.4.2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 1.2.5情志护理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6辨证施护

1.2.6.1风寒感冒,发热无汗,遵医嘱针刺。 1.2.6.2鼻塞流涕,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 1.2.6.3风热感冒口渴,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 1.2.6.4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1.2.6.5暑湿感冒,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痧疗法。 1.2.6.6体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 1.2.7并发症护理 1.2.7.1咳嗽、咽痒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远离特殊气味的刺激,遵医嘱给予药物止咳或雾化吸入止咳。 1.2.7.2鼻塞指导病人鼻流浊涕时,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拭出,不可同时按住两侧鼻孔用力过猛。 1.2.7.3头身痛观察头痛部位,可用鲜藿香、佩兰代茶饮,并艾灸大椎穴。周身酸痛不适,可循足太阳膀胱经作背部按摩至周身微汗出。并可行四肢局部按摩。 1.2.7.4恶寒发热观察病人寒热变化,每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并做好记录。 1.3健康指导 1.3.1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1.3.2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 1.3.3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49129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简单、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2.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 4.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测量生命体征。 5.急性期卧床休息,高热及有合并症者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谵忘及有精神症状者,如放床栏以防坠床。6.按医嘱给予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7.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8.昏迷、高热者按昏迷及发热护理常规。 9.有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输液时奕减慢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10.病情危重或长期卧床者做好皮肤护理。 11.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 12.做好精神护理,消除顾虑与急燥情绪。 13.观察所有药物的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出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14.做好卫生常识室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知识。 主要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粘膜溃疡,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夏、秋季多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

1.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2.进行消化道隔离,大便培养连续三次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3.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烦燥、紧张等不良情绪,频繁腹泻伴发热,疲备无力,严重脱水者协助床上大、小便,以减少体力消耗。腹痛剧烈者应用热水袋热敷。 4.严重腹泻伴呕吐者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能进食者可给高蛋白、维生素、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淡盐水。 5.加强肛周护理,每次便后清洁,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质及量,标本采集应采集脓血,粘液部分,及时送检,提高阳性率,病人粪便,呕吐物必须严格消毒处理。 7.对中毒性菌痢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专人监护,每半小时或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神志、尿量一次。病人平卧或置于休克体位,有计划集中安排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操作,避免过多搬动病人。 二.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不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特殊症状,玫瑰疹,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特征。 1.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88039

感冒护理常规 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卫。 1.1护理评估 1.1.1体温、寒热、汗出情况 1.1.2有无咳嗽、咯痰。 1.1.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家庭经济能力,支持程度等。 1.1.4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气虚感冒证、 1.2护理要点 1.2.1一般护理 1.2.1.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1.2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 1.2.1.3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1.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2.2.1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 1.2.2.2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 2.3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3给药护理 1.2.3.1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 1.2.3.2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 1.2.4饮食护理 1.2.4.1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1.2.4.2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 1.2.5情志护理 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6辨证施护

1.2.6.1风寒感冒,发热无汗,遵医嘱针刺。 1.2.6.2鼻塞流涕,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 1.2.6.3风热感冒口渴,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 1.2.6.4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1.2.6.5暑湿感冒,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痧疗法。 1.2.6.6体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 1.2.7并发症护理 1.2.7.1咳嗽、咽痒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远离特殊气味的刺激,遵医嘱给予药物止咳或雾化吸入止咳。 1.2.7.2鼻塞 指导病人鼻流浊涕时,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拭出,不可同时按住两侧鼻孔用力过猛。 1.2.7.3头身痛观察头痛部位,可用鲜藿香、佩兰代茶饮,并艾灸大椎穴。周身酸痛不适,可循足太阳膀胱经作背部按摩至周身微汗出。并可行四肢局部按摩。 1.2.7.4恶寒发热观察病人寒热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并做好记录。 1.3健康指导 1.3.1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1.3.2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 1.3.3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一、概念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16病毒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及口腔粘膜的疱疹疾患。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儿童多见。二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有低热、困倦、淋巴结肿大,随后在手掌、足底和口腔粘膜发生散在性的水疱、丘疹或斑疹,数量不等。口腔损害表现为唇、颊、舌、腭等处起很多小水疱,并迅速形成溃疡。 三临证护理 1、消毒隔离消毒期1周,手足口病以皮肤、粘膜特别是口腔粘膜损害为重,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应尽量穿软底鞋,少活动,减轻皮疹破损,凡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应用消毒液擦手,听诊器经初步消毒后放入熏箱。

【实用】-尿崩症护理常规

尿崩症护理常规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无明显诱因,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多见,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前者病因未明,后者多为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引起。 1.护理评估 1.1病史:了解尿崩症的原因及诱因,询问尿量、饮水量、体重变化及伴随症状。 1.2症状: 1.3多尿:尿量明显增多,24h尿量5-10L,最多不超过18L 1.4烦渴、多饮: 大量饮水,且喜冷饮。 1.5心理社会反应:因大量饮水及排尿,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安。 1.6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2.护理问题 2.1.体液不足:与内分泌调节功能障碍、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病变有关。 2.2知识缺乏:与新患疾病、文化水平低、缺乏指导有关。 3.护理措施 3.1提供病人喜欢的冷饮料,如冷开水,以保证病人足够的水分摄入。 3.2如病人烦渴中枢受损或处于意识不清状态,遵医嘱予以胃肠外补液。 3.3遵医嘱给予激素替代疗法。 3.4监测尿量、尿比重及体重等指标。 3.5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尿崩症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 3.6告知病人准确监测液体平衡的重要性,包括每日称体重(同一时间穿同样衣服)。 3.7如能使用长效尿崩停针剂治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并深部肌内注射,慎防用量过大引起大中毒。 3.8口渴一定要保证液体供给。

3.9定期门诊复诊。 4.健康指导 4.1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 4.2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4.3指导患者记录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4.4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 5.护理评价 5.1患者住院期间口渴程度减轻,尿量减少,尿比重上升,体重未有明显下 降。 5.2患者已对本疾病知识和药物治疗有所了解,能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

(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三)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四)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 (五)霍乱护理常规 (六)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九)疟疾护理常规 (十)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十一)百日咳护理常规 (十二)水痘护理常规 (十三)艾滋病护理常规 (十四)麻疹护理常规 (十五)结核病护理常规 (十六)登革热护理常规 (十七)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十八)人禽流感护理常规 (十九)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护理常规(二十)猩红热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 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长期或多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 四、急性肝炎早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进食量少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病情及食欲好转后,适当增加蛋白饮食,避免过多含糖高的饮食。慢性肝炎可给病人乐于接受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有浮肿者适当限制水和钠盐。 五、病情重,有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肾功能障碍者,应严格限制钠盐、蛋白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的摄入。恢复期病人,给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六、病情观察 1.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黄疸消长、排便情况、发热、浮肿及出血倾向等。 2.重症病人加强巡视,日夜监护,注意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肝臭、瞳孔、神志、精神、智能、性格、扑翼样震颤、胃肠症状、大小便、黄疸及腹水等情况。意识不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67647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英气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常见病 多发病。 1. 病区按区域分三区,健康人与病人要分开,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必须按常规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裤子、鞋子,离开隔离区必须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裤后再次消毒泡手。 2. 根据污染的程度及工作需要,病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 病室设施力求简单,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按不同病种收住。 5. 测量生命体征,急性期卧床休息,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床栏。 6. 遵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 7. 做好卫生宣教,病人之间不能互相窜病房、互送食物。 8. 传染病区禁止探视,特殊情况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裤、鞋子,离开隔离区必须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裤后再次消毒泡手。9. 凡接触病人的物品或被污染的物品必须消毒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常规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 的一组传染病。 1. 甲、戊型肝炎按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按血液/体液隔离。有条件时,按病原学分型分室收治。 2. 患者使用的食具,大小便器和排泄物,均按规定消毒。接触乙、丙、丁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后腰立即洗手;工作中注意避免碰伤皮肤 3. 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精神、食欲及疲乏程度,有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皮肤、巩膜黄然情况;尿、便的颜色;黄疸消退情况;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消化道有无出血等。 4. 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需卧床休息,慢性肝炎注意劳逸结合,腰避免过度劳累。 5. 护理营养:进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能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 6.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淤血瘀斑等早期出血征象,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体重。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重症患者做好病房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定期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可用30%碳酸氢钠容易漱口,防止皮肤、肺部感染。 麻疹护理常规 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各种致敏因素如药物、食品、花粉、感染等引起皮肤、黏膜

最新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生。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并根据病例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天测3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输血及相应准备。 7. 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 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相应标本(呕吐物、尿液等)送检。 11. 对诊断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班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做好终末处理。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感染科护理常规讲课讲稿

感染科护理常规

感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一、感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1、病人入院后了解病情,查体,测量生命体征,观察饮食、 睡眠、药物过敏史,协助医师完成各种辅助检查及化验标本的留取。 2、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 饮食禁吸烟、饮酒。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发热,出疹 的性质特征,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 4、4、遵医嘱正确采集痰标本、血清标本,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 验。 5、5、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6、6、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病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 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并经常性通风换 气。 7、7、入院后按病种隔离,根据需要备隔离衣,洗手设备及隔离 用具。 8、8、根据病情做好病人的卫生处置,并更衣、剪指甲,有条件 洗澡,安排单间隔离治疗。 9、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除做好随时消毒外,患者出院, 转科,死亡后均进行终末消毒。 10、10、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做好消毒隔离指导。麻疹

(一).定义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二)症状、体征 1、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2、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 3、麻疹黏膜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偶见皮肤荨麻疹。5、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三)护理措施 1.呼吸道隔离: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室温不可过高,18~20℃,湿度55%~60%,光线不宜过强,白天可拉上窗帘,注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2.卧床休息:特别是发热期,患者感疲乏无力,直至疹退咳止。 3.饮食:一般无忌口,高热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流食及半流食,疹退后要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动物的肝脏和胡萝卜,防止角膜混浊、软化、穿孔。多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以利毒素的排泄。

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救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就诊病人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传 染防治法的规定立即送相应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对 诊疗用品进行消毒、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报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 防疫机构,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2、病房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根据病种安排床位(同 一病种住同一房间),立即通知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 属介绍有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限制人员探视制度、活动范围规定等),并通知医生。 3、病房应布局简单,便于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4、根据不同的病种执行不同的隔离措施,立即测量体温、 脉搏、呼、血压、体重,病情危重时积极参加抢救,必 要时由专人进行监护。 5、遵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 毒、清洗、灭菌,必要时进行焚烧。 6、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床档以 防坠床。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并协助处理。

8、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9、对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10、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与急噪情绪,积极配合治 疗。 11、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 卫生知识。 12、认真及时的做好各种记录,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 染,防止病菌扩散。 13、传染病人治愈时,应对其衣物及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后方 可带出病房。病人出院后对床单元进行终末处理。14、病人死亡后,应将尸体消毒后火化。甲类或乙类中的炭 疽病人死亡后,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程序: 确诊为传染病人----报告----送相应机构救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密切观察病情----积极参加救治----做好个人防护

传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㈠环境要求 1.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采光充足,定时通风。 2.病床间距合理,床单位整洁、舒适。 ㈡消毒隔离要求 不同病种,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措施。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应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随意进入清洁区活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病种分别戴好口罩,如穿隔离衣,操作前或操作后进行手的消毒。餐具做到定时消毒,出院做好终末消毒。 1.呼吸道传染病,严格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 2.消化道传染病,有条件的应分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如同收一室,应 采用床边隔离措施。对所用检查、治疗物品最好分病种使用或使用一次性物品。 对其分泌物、排泄物均应进行消毒再处理。 3.经血传染病,取血时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管、一消毒制度;对有皮 肤破损者,接触污染血源及分泌物时要戴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侵入接触者的粘膜或破损皮肤上。 4.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①昆虫媒介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操作时戴口罩,无需加穿 隔离衣,但要注意灭蚊蝇。 ②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应分室收治,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护理时需戴口罩、加穿隔离衣、换鞋、戴手套和防护镜,其分泌物、

污染物品一律焚烧。医疗用品尽量使用一次性,否则用后严格消毒。 换药物品先浸泡消毒后,再经高压蒸汽灭菌,伤口敷料必须焚烧。 ㈢传染病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填写护理记录单。 2.急性期、高热及伴有合并症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及轻症者 可适当活动。出现烦躁、谵妄者,根据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急性期、恢复期、伤寒等病人要遵医嘱给予合理饮食。 4.掌握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及急躁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养病;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期康复。 5.针对不同病种,建立健全健康指导材料,使病人在出院后仍能合理 的安排休养,巩固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意观察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确保 医疗安全。

尿崩症护理查房

一例尿崩症患者的护理查房 重点:尿崩症的护理措施 要点:尿崩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难点:发病机制、禁水加压试验结果解读 一、病例: 患者,女,53岁,因突然出现的口干、多饮、多尿、及夜尿增多5个月,于2016年01月19日入院。每日饮水量达5-8L ,白天小便10-20次,夜间小便3-4次,喜冷饮,饮食量与尿量相当。伴脱发,纳差,乏力,体重下降。无发热、关节疼痛及头部外伤史。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查血钠升高,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尿比重减低。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2001年行子宫肌瘤手术,无大出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表现为皮试阳性。 查体:体温:36.5℃,脉搏:9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3/87mmHg 。 外院辅助检查资料:10月15日血钠147.6mmol/L,1月4日血钠154.6mmol/L ,尿常规比重0.094,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胸片、腹部彩超、垂体MRI+头颅MRI ,均未见明显异常。 尿量超过3L/d 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可以概括为因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AVP )不足或缺如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又称中枢性尿崩症),以及因肾远曲小管、肾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所致的肾性尿崩症。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1、中枢性尿崩症(CDI ),体抗利尿激素(AVP )不足或缺如 (1)原发性尿崩症(2)继发性尿崩症,颅外伤、肿瘤、肉芽感染。(3)遗传性尿崩症 2、肾性尿崩症(NDI )由于肾脏对AVP 不反应或反应减弱所致 (1)遗传性(2)继发性,肾小管损害,肾盂肾炎。 四、临床表现:大量低比重尿,尿量超过3L/d ,比重低于1.006(正常值为1.015-1.025)。烦渴多饮,尤善冷饮,除倦怠、乏力,影响睡眠外,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 五、实验室检查: 1、尿渗透压 为50-200 mOsm/(kg. H2O) (正常值为600~800 mOsm/(kg. H2O)),血浆渗透压可高于300 mOsm/(kg. H2O)(正常值为290-310 mOsm/(kg. H2O))。 2、血浆抗利尿激素降低。 3、禁水加压试验 目的:助于明确尿崩症的类型 禁水时间一般从夜间开始(重症患者也可从白 天开始),禁水 6~16 小时不等,禁水期间每 2 小时排尿一次,测尿量、尿比重和渗透压,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时(连续两次尿渗透压差小于 30mOsm/kg.H20)抽血测血浆渗透压,然后立即皮下注射加压素 5U ,注射后 1 小时和 2 小时测尿渗透压。 正常人在注射外源性血管加压素后,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尿崩症患者因体内血管渗透压缺乏,注射外源性血管加压素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血管加压素缺乏程度越重,尿渗透压增加的明显。而肾性尿崩症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加压素后仍无反应。精神性烦渴则与正常人类似。 4、头颅及鞍区CT 、MRI 。

传染病护理常规

肺结核 【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及血氧等变化,如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应注意是否有结核播散。 2.对咯血病人,要密切观察有无窒息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详见咯血护理)。 3.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发热结核病一般午后低热,应加强休息,如出现高热应按高热护理。 2.盗汗结核病多在夜间出现盗汗,应及时擦身,勤换内衣裤,注意保暖。 3.轻症及恢复期病人不必限制活动;有高热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 4.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优质高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 5.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知识,并给予病人帮助与支持,使其坚持正规治疗,建立良好的修养心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对做特殊检查,应提前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其产生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检查,如胸腔穿刺抽液。 6.按时、按医嘱给予抗结核药。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化疗的意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还要注意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7.注意消毒隔离①餐具使用后先煮沸再擦洗,剩余饭菜煮沸后弃去。②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③痰液入纸盒或纸袋,焚烧处理。④病室、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曝晒。 【健康教育】 1、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应轻捂口鼻。 2、尽可能与家人分床、分食。 3、定期随访,有利调整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 【观察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血氧及神志的变化。痰液的性质。 2.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3.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胸闷、胸痛症状有无改善。 【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患侧卧位。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3.必要时给予吸氧,保持鼻导管的通畅。 4.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6.协助医生抽胸水,做好抽水后的护理。 7.遵医嘱给予抗结核和抗炎治疗。 8.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有意识的调整呼吸,避免剧烈咳嗽。 2.指导病人避免体位忽然改变而引起疼痛。 3.督促和指导病人每天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4.坚持有规律长期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胸片。 5.注意营养,避免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

尿崩症护理

尿崩症护理 尿崩症是指精氨酸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 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尿崩症)或肾对精氨酸加压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适当休息,保证睡眠,避免疲劳。病房保持阴凉安静,温度、相对湿度适宜,以减少水分的丧失。 2.饮食护理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维生素,避免脱水。神志不清或进食困难的患者,必须建立静脉通路,以便静脉注射液体,维持体液的平衡。 3.药物护理遵医嘱用药,保证剂量准确,并观察药物效果。 4.心理护理同情理解并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检查遵医嘱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5.病情观察与护理观察患者口渴、多饮的症状,有无脱水的表现,如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等,以便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防止休克的发生。 6.基础护理病房尽可能靠近厕所,或选用尿壶等用具,置于床旁以减少如厕往返时间。皮肤干燥时擦拭少量的润肤油,以保持皮肤柔软有弹性。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床旁备有饮水设备,以备饮用,保证水

源充足。每日睡觉前,可遵医嘱给予抗利尿药物,减少夜间尿频症状。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光线等刺激。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病房保持舒适安静,正常温湿度,以减少水分的丧失。为使白天也有适当的睡眠,应注意病室的安静,避免光线、嘈杂声。 2.饮食指导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维生素,避免脱水。营养均衡,保持体力。 3.用药指导协助患者认识药物种类及作用时间。指导患者服用油剂加压素后,避免饮用过多的水,以免水分滞留体内。 4.心理指导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如惊吓、过度紧张、悲伤等。 5.康复指导预后取决于病因,轻度脑损伤或感染引起的尿崩症可完全恢复,颅内肿瘤或全身性疾病所致者,预后不良。特发性尿崩症常属永久性,在充分的饮水供应和适当的抗利尿治疗下,通常可以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对寿命影响不大。 6.复诊须知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标本。

文档Word `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

传染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传染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有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流行过程的发生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如麻疹、水痘、肺结核等)、消化道传播(如甲型病毒性肝炎、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接触传播(如钩体病、破伤风等)、虫媒传播(如疟疾、恙虫病等),血液、体液传播(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通常分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主要有发热、皮疹、毒血症状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预防传染病主要是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病室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 不同类型传染病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做好消毒隔离。 3. 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房间交换和混用,定期消毒。 4. 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毒液,每次治疗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快速消毒。 5.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 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 清淡易消化低脂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 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一)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二)高热护理 1. 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 鼓励多饮水出汗多者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 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的原因和采取的降温措施。 (三)皮疹护理 1. 卧床休息。 2.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及伴随症状。 4. 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禁用碱性皂液。修剪指甲,皮肤瘙痒者避免抓挠。结痂让其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四)腹泻的护理 1. 观察腹泻的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