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收藏

改革开放30年收藏
改革开放30年收藏

改革开放30年收藏:琐碎的记录就是价值

老照片、粮票、砖头式录音机……时下全国各地都在对这些改革开放30年藏品发布“征集令”,随后各种藏品展览、纪念活动也将拉开帷幕。“大家都在打听那些照片的价格。”北京报国寺收藏品市场的一位摊主对本报记者说,的确,这些藏品背后的特定时代风貌成为人们收藏的主要动力,而拍卖价格的不断走高,更是印证了它们的收藏价值。

摄影原始片不容错过

1991年的上海光新路口,路口中间有一条铁轨,火车经过,两边护栏挡住行人。火车通过,护栏拉起的瞬间,长时间等候的车流,从两边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片自行车的海洋……王文澜摁下快门,成就了这张著名的《自行车王国》。滚滚自行车流观者心中涌动起一股难以名状的不舍情感,难怪藏家要用1.65万元将这张照片买走。

在北京都美画廊的仓库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袋,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照片都按内容装在大纸袋里,这样的纸袋足足几十个,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挂出来。画廊主人赵庆伟是个超级摄影收藏迷,只要他能买得起的照片都会被他“截留”,他正在筹备办一个十大建筑摄影展,通过照片展现北京的十大建筑在不同年代的变化。“人们过去都知道买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照片因为非常便宜我也买了很多。”赵庆伟没想到现在价格上涨了这么多,几年前还没有什么行情的有些照片,现在突然上万了,升值上百倍。

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摄影涉及领域比较宽,由于财力限制、个人喜好、收集难度,人们选择分门别类收藏,比如有人收藏北京拆迁照片,反映胡同的变迁;有人收藏服饰照片,反映不同时期的精神面貌。也有人像赵庆伟那样,只要价格不高就留下来,再过30年,就显示出这些照片的价值了。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人买得起相机了,拍摄以及后期冲洗制作的费用也可以掏得起了,那时玩摄影的至少几千万人。因为距离现在时间近、数量多,所以有人觉得那时的照片升值难度大。但赵庆伟认为,普通人当时可能也拍了,但不是专业摄影,拍摄用光、角度、胶片材料、冲印都不够专业,所以留下的影像不够清晰、专业。况且,很多偏远城市的人还是不具备摄影条件。人都有怀旧情结,想找到以前的记忆,收藏市场的形成是必然的。

现在国外收藏者正在成为旧照片购买者之一,遇到自己喜欢的照片往往不吝价钱。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加,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环保等方面都引起了世界关注,通过与上世纪50、60、70年代的影像对比,可以更形象地了解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所以这类照片让国外影像收藏者很感兴趣。

在整理改革开放有关藏品时,赵庆伟还发现一些记录食品、日用品、工业品等行业变迁的照片。比如,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太阳镜、喇叭裤、录音机成为一种流行符号,而如今那种“大砖头”录音机已经不再生产了,拍摄当时录音机生产线的照片就成为见证。企业建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这些照片对于行业博物馆而言就是无价之宝。

小票证也有天价粮票、布票、副食品票曾经对于中国家庭而言“生死攸关”,在物资严重短缺的年代里,吃、穿、用都需要凭票证定量供应,它像一把尺子,量出了当时人们的生

活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物质生活从贫穷到小康的跨越。老北京梁学义收藏了各个时期票证几万枚,看着这些曾经熟悉的票证,让人见票思情。不过如今票证的功能可不仅仅是怀旧了,随着存世量越来越少,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一些珍稀票证的价格早已冲破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953年至1993年的40年中,发放不同名称、不同用途的票证约500种。改革开放初期,小到粮油,大到自行车、缝纫机,还得凭票购买才行。电视机、电冰箱更是凭票再加上人情关系才能有谱。比如,1977年4月,北京和天津实行猪肉定量供应,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供应猪肉2斤,直到1985年5月,北京对猪肉实行价格开放,取消统销。但1988年由于供应偏紧,肉、蛋、糖又由凭证改为凭票定量供应。

作为计划经济、统购统销历史见证的各种票证,虽然当时家家都有,但很少有人省着吃用把票证收藏起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未使用过的票证很少见,到了90年代初,国家物资供应逐渐改善,票证发得多用得少,收藏者才可能收藏到整版票。梁学义收藏了一套1978年的全国粮票,因为当时经济形势出现了好转,这套粮票印制后没有发放,所以相当珍贵,一套四枚收藏市场价格至少在千元以上。

直到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与粮票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其他副食品票证。而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则在早几年已悄然淡出。

如今票证收藏已经在国内形成一个庞大群体,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每年都会举办票证交流会,全国各地的收藏者互相交换藏品,像全国第一套粮票和最后一套粮票整版这样的藏品,常常是有价无市,收购者是有多少套要多少套,但藏家却不愿意出手。

特殊节点特殊价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凤阳“大包干”、企业股份制改革、香港回归……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中,有很多这样的重大事件。那些记载了这些历史时刻的藏品,也因为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而拥有特殊身价。

1978年3月18日-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由此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一张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小全张、盖北京3月18日开幕首日封和1979年从小爱科学小型张盖北京日戳,三件纪念邮品目前的拍卖估价达到2000元以上。

上世纪80年代末,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原始股”在老百姓眼中一夜之间成了暴富的稻草。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发布了认购新股的公告,一场股票大战由此拉开。摄影师张新民用镜头记录下了《深圳8·10股潮》,这张照片在北京华辰拍卖会上拍出了3.136万元。

卡塔尔首都多哈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宣布:部长级会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批准中国入世。一个月之后,2001年12月

11日,中国被批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正式签署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时,当时的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所用的一支英雄金笔、发言稿和当时签字时的背景横幅以及入世槌等都已成为国家博物馆珍藏品。但普通人依然可以对这个主题产生收藏的乐趣,比如“入世”号外、火花、邮票各个门类,既有纪念意义,也有一定的升值潜力。

收藏者认为,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是藏品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如果数量稀少,或者有当事人的签名,那就具备了升值的空间。

高端藏品身价看涨

提到市场号召力,当代艺术家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可能最吸引眼球。这幅2006年拍出了2200万元天价的油画巨制,描摹了正在施工的三峡工地、即将消失的村庄、爆破的废墟以及心态复杂的移民。而这幅画当初被画廊收购时,远没有后来的这个拍价高。

影像是除实物外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最直接的记录。在影像拍卖市场上,由于本身的价值和藏家的认可,“改革开放摄影”成为被看好的一只“潜力股”,王文澜、张新民等名家的作品自然位列其中。

《走向开放》拍摄的是三名模特在天安门前展示北欧裘皮,这是王文澜1986年的作品。21年后,在北京华辰上拍出了1.1万元。影像评论家鲍昆这样评价:198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改革开放,社会生活开始恢复正常。审美的意识开始回归,各种新的事物不断出现。这幅作品就非常形象地记录了这一伟大的变化,是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的一个典型瞬间,因此这幅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位摄影师张新民在1997年拍摄了一张反映当时老城区住房紧张的照片《10平方米10户人家》,这张照片也以过万元的价格成交。

相对于纪实而言,当代艺术家翁奋一直用他的敏感和想象捕捉着急剧变化的中国现实。在他的《鸟瞰-上海》里,两个少女相依站在大厦天台上,望向远方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少女的背影平静而没有表情,她们的内心是充满期待,还是恐惧?照片将人们引入对城市化的思考。2006年《鸟瞰-上海》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18.3万元,8个月后在中国嘉德的成交价已涨至28.6万元。

记录改革开放30年的影像很多,但不是每张片子都能进入艺术品市场流通,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影像部经理李欣认为,从收藏的角度讲,更强调摄影师的艺术成就,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收名家名作。这些影像大部分都是纪实,记载了历史的某一个瞬间,比如曾璜1985年拍摄的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在关闭27年后重新开放时,人流涌动的场面,还有吴家林1998年的作品《关上街子天》,地上跑的马车、卡车和天上的飞机在瞬间交错。李欣认为,这些摄影师也是中国摄影史上绕不过去的人,他们的作品都在市场上流通并有不错的成绩。正如她强调的要从艺术价值角度来收藏。

一张粮票、一幅照片、一台缝纫机……随着这些老物件退出人们的生活,它们在收藏市场上的身价开始扶摇直上。记录改革开放的藏品多且庞杂,尽管从收藏角度讲收藏什么都有价值,但必须是稀缺资源才可能升值。

老照片收藏正当时国外市场价格已是国内百倍

赵庆伟表示,老照片收藏投资在中国还没形成规模,目前这个市场还比较小,一年的老照片拍卖成交总额也就1000万元人民币,油画家赵小刚一张油画的价格顶全年老照片拍卖的价格,正是由于这个市场现在小,意味着未来潜力大。而且现在在中国,有些好的老照片价格还处于低位,300~500元就可以在市场上淘到不错的老照片,白领阶层也可以承受。

从邮票投资介入收藏市场的赵庆伟,具有中关村(6.05,0.13,2.20%)的IT 企业经营背景。出于对投资价值的敏感,赵庆伟选择避开常规的代理经营模式,以及目前疯长的当代油画等项目。他另辟蹊径地选择如书籍插图、老照片、手稿等对于中国艺术市场来说尚未完全启动而颇有些“前卫”的品类。

赵庆伟表示,在中国的收藏门类里,只有老照片是唯一与西方老照片几乎是同时期、同水准的,清末、民国时期大量外国人拍的老照片留在国内,收藏资源在中国很丰富,不像油画,中国人做收藏投资优势不明显。老照片价格应该可以直接和欧美有可比性,但现在不合理。老照片在欧美价格已经很高,2006年2月14日,纽约索斯比拍卖的中国老照片《荷塘月色》拍出了290多万美元的高价,创出国际老照片价格新高的消息震撼了收藏界,也拉开了中国老照片收藏市场的潘多拉魔盒。但目前在中国,最贵的老照片也就是2008年华辰影像春拍专场中,由英国人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三张《圆明园》照片创出的高价。由于这些照片清晰度高,拍摄技术先进,对圆明园零散石刻的归位和寻找都提供了重要线索,极具史料价值。最终,这三张100多年前的老照片以95.2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中国老照片拍卖史上的纪录。

赵庆伟表示,在欧美,老照片拍卖价格超过100万美元的情况很普遍,欧美老照片市场是中国的100倍,一年拍卖成交总额至少达到1亿美元。

升值空间较大

中国老照片网创办人、收藏家仝冰雪称,从2007年至今两年的时间里,老照片平均已经翻了一番,一张普通的清末老照片在2007年平均不过5000元,到现在至少已经升到了10000元。

目前比较瞩目的是转机片。在各式各样的相机里,有一种专门用于拍摄大型合照或风光照片的相机,习惯上叫做“转机”,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同时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拍合照,转机片可以达到3~4米长。

在华辰2009秋季拍卖会上,转机片《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拍卖价格超过1万元,《白兰先生电传试验合影》拍卖价格超过2万元。在同日结束的北京歌德秋拍老照片专场上,《中央领导与“东方红”全体演员合影》拍卖价格加上12%佣金价格为1.1万元,而这些转机片一年前在市场上也就卖2000~3000元,升值超过5倍。

看到转机片的涨幅,赵庆伟感慨:“自己以前买了,当时还挑,应该见多少,买多少。”赵庆伟认为转机片的涨幅不是偶然的,买家看好转机片的一个原因是看好其礼品价值,上面名人多,送礼拿得出手,需求很旺盛。

从赵庆伟的观察来看,现在参与的人已经比以前多多了,参与的资金也大了,过去百万元级以下的人在玩,现在都是千万元级的。

赵庆伟认为老照片的收藏投资成规模增长还需要2~3年时间,从趋势来看,这两年的成长曲线上升的角度还是很陡的。

仝冰雪介入老照片收藏是偶然的。2000年,新买的房子装修完后,仝冰雪一直在为装饰用的图画发愁。一次去潘家园旧货市场闲逛,偶然发现了一幅民国年间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遗址照片,紫檀木相框,买来挂到家里,感觉非常满意。仝冰雪也意识到,早期老照片虽然难找,但也不是绝对搜寻不到,从此开始了他的老照片收藏生涯。

仝冰雪指出,老照片收藏和其他收藏一样,一定是用闲钱来购买,切忌想指着短期投资来买车、买房,这样往往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那些长期投资的人反而获利颇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老照片投资的风险和其他投资一样,就是想卖时未必能及时变现,但相比其他投资,老照片投资有一大好处,是现在还基本没有假货,因为老照片造假成本要高于价值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风险系数是很少的。

仝冰雪认为老照片的收藏要成体系,收藏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梳理,使某个收藏成系列,成系统,之后出手,它的价值就会大大增加,如果收藏者能够把这些藏品著书立说,进行展览,那它的价值更会大大增加。现在老照片的投资大部分还是一种泛泛购买,首先注重的是老照片的史料价值,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方面人们没有认知。

仝冰雪收藏的“叶景吕: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自拍照”在业内引起了轰动。在淘宝网,这套老照片叫价10万元人民币。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多数藏家认为这套照片定价过高,并且上传到网上的图片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具体反映照片的实际价值,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买家关注。仝冰雪看后立即决定收购它。在与书商一系列讨价还价后,仝冰雪以一个他认为相当低的价格“捡漏”成功。

去年,国内一位收藏家得知了仝冰雪的这套老照片,曾出价超过百万元人民币,仝冰雪没有卖,仝冰雪说:“我要出书,在国内外做巡展。”

关于老照片的投资策略,仝冰雪表示,无所谓时机,越早买越好。东西肯定是越来越贵。而买卖时机,一个是和大时代背景的契合,比如,2007、2008年奥运老照片热,明年世博会的老照片热,后年应当是辛亥革命的老照片热。

收藏的最终境界反而不在收益上了,仝冰雪说:“老照片原则上是不卖的。如果觉得奇货可居,想靠它赚钱,就会成天紧盯着价格,反倒忽略了它真正的价值,弄得自己心态也不平衡了。收藏老照片对我的个人性格影响很大,老照片让人变得单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沉静下来,内心有了追求,对名利也就看得淡了。”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798232.html, 2008年04月12日 11:37 新浪财经

2008年4月12日“第15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会”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新浪财经直播此次大会。以下为泰康人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演讲实录。

陈东升:

非常感谢李兰秘书长,也借此机会特别祝贺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能够走过15年的历程。

当前最热的一个主题就是中国的崛起,而今年最热的题目是回顾、总结并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觉得改革开放30年的核心是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回顾我们的历史,实际上我认为有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个篇章是新中国成立60

周年,第三个篇章是改革开放30年。

关于第一个篇章,我认为鸦片战争实际上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不是落后的开始。在明朝中期的时候,西方就进入航海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工业革命,建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社会。它们用15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剧变,但是我们还是处在乾隆盛世,还

是处在农业国家。所以才会落后挨打。

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160年,实际上有两个主线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落后的结果是觉醒、觉悟,是崛起的开始。从此改革、革新、革命和改良就伴随我们的民族成长,这是一个

社会的变革。

第二个层面的变革是在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这一对矛盾到今天还在演绎,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今天新儒学的崛起。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没有彻底的解决。

关于第二个篇章,我认为共和国6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所谓三个阶段是从经济层面来讲的,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时期,建设成农业社会;邓小平把初步工业社会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今天的领导人把中国从一个新型工业社会带入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社会,或者迈向发达社会。这三个阶段中包括两个时期,就是毛泽东阶段的计划经济时期,以及从邓小平到现在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实际上,邓小平完成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型。现在这个时期,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所以,三个时期都有很鲜明的特征,很鲜明的

口号和很鲜明的主题。

关于第三个篇章,就是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30年,从三中全会开始,再到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改革,再到城市改革,再到我们到今天还没有完成的教育、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体制改革,我们的改革已经30年,还有许多体制还有碰撞,甚至还没有改革,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和医疗,到现在还没有市场化的改革。但是,30年的改革开放,所有的改革,我认为归结起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方面的,主要是70年代和80年代初兴起的价格改革,由于价格改革逐步演绎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

第二个伟大的改革,对中国社会具有深刻影响的改革,是在微观层面的、企业层面的,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所有制和产权的改革。所有制产权改革的结果是两个,一个是建立了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个就是企业家群体的兴起、成长和崛起。两个改革的完成,市场配置资源以及混合所有制体制的形成,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微观层面来讲,这样一个所有制和产权的改革,它的过程是伴随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崛起的过程。所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崛起的过程,历史上我们又划了三个阶段,现在有很多种研究的方法和不同的观点来归纳总结。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产权不清,戴红帽子,以企业所有制的制度来进行划分。第二个阶段,92年的时候,当时国家颁布了两个重要文件,就是《有限责任公司暂行管理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这两个文件,我当时揣在怀里进行下海创业,我觉得非常兴奋。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文件对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的作用,甚至不亚于三中全会的意义,因为它开启了中国现代企业的历史。

93年也颁布了《公司法》,98年颁布了《合同法》。也有西方学者说中国所有法律文件里面,有两个最伟大的文件就是《公司法》和《合同法》。

创业和企业家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所谓西方的网络科技革命。网络科技革命带给中国的就是一批海归派。我有一句话,头顶着哈佛、耶鲁的名牌大学的帽子,手里拿着创业的商业模式合同书,怀里揣着风险基金。他们只知道雅虎,eBay,这样一种崭

新的创新模式。那时候是一种新的浪潮,真正是网络英雄的时候,过去的历史都是会过去的。

所以他们那时候是英姿勃发,所以我那时候是体会很深,能感觉到社会进步了

当然,我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可以称为“后WTO时期”。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从这样一种历史的演进过程来看企业家的变迁。实际上里面有一条非常深刻的制度创新的逻辑,就是企业家价值和企业家财富。所以,我们经常讲第一桶金的来源,经常争论原罪和所谓的阳光财富。这实际上体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法律制度。同时,这三个阶段的三个企业家阶层,又演绎了中国企业家创富和企业家价值的认定制度的演进和创新。实际上,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慢慢的孕育、发展、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第一代企业家产权不清,那时候是搞承包制。第二阶段,企业的产权已经逐渐清晰了。像我是92年下海的,看了这两个文件以后,觉得机会来了,拿着这两个文件,按照这两个文件起草创始合同,公司章程。所以,90年代的时候企业家的价值和企业家财富的积累没有被认可。到了第三个阶段,又有了《公司法》和《合同法》,同时他们带回来了最伟大的制度概念和制度创新的概念,就是企业家创始价值制度的创新,这个制度创新实际上有很强的法律基础,就是把商业思想,商业模型计划书,甚至把技术和主意,以及团队进行价值化。这种价值化方式就是溢价的方式。所谓溢价的方式,就是找一个风险基金或拍卖公司,我有这个想法卖给你,我可以作价40%。然后,剩下的60%的股份,用一块美金来定价,用这样一种溢价的方式就彻底解决了企业家价值的认定。

到这个时期,就彻底完成了所谓的阳光财富。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次伟大的制度创新,到现在后WTO时代,所有的创业者,再不用担忧所谓原罪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从此中国在制度上完全解决了企业家的价值的认同,完全解决了企业家价值积累的制度问题。

陈东升:伟大是熬出来的企业贵在坚

持(2)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798232.html, 2008年04月12日 11:37 新浪财经

三代企业家,对中国的贡献不一样。当然,历史的结果也不太一样。后来我一总结,大概有好几种现象。比如说一个就是,像万科,有20年的历史,那时候还在没有制度保证的时候,把万科做成中国房地产的老大,王石坚持了他的一种价值。第二种模式就是柳传志模式,完成了企业家价值的认同,所以联想的模式很好,一直走到今天。还有一种模式,最开始就是集体企业创业,比如说像鲁冠球。一开始就是集体,最后变成个人。还有一种,当年产权不清,今天还是不是很清楚,比如张瑞敏模式。最可悲还有两个失败的模式,大家经常看到59现象,比如像褚时健。

这一代的企业家我叫作先驱者,现在硕果仅存的只有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和鲁冠球。

关于第二代的核心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所谓左右派。其中有几个重大的事件。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是邓小平的南巡,创造了非常好的社会环境。背后还有两个重要的催化剂,一个是89年以后,一批中青年在深刻的分化,第二年就是91年苏联东欧倒台后加速了分化,再加上南巡的东风和环境。所以,那时候有很多中青年下海。当时有一句话,说南海的椰子砸下来,砸伤的是一个董事长和两个总经理。

第三代的企业家最风光的,就是阳光创富。到第三代企业家的时候整个企业产权清晰,企业家财富和企业家价值得到了最终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的成长、崛起经历了三个制度创新。根本的是企业家价值从不被认同、从被剥夺到企业产权清晰。

像我作为第二代企业家,我觉得既幸运,又不幸运。说幸运的是,我们一开始是按照产权清晰的企业来做的,没有原罪的问题。但是,不幸运的是,如果要看张朝阳等等这些好朋友,我也不服气,我们没有享受到制度的优越。但是要尊重历史,因为我就是出生早嘛。

所谓的原罪实际上是制度缺陷的伪命题。就是因为制度的缺陷,造就了这样一种伪命题,所以有原罪的问题。如果要是从张朝阳开始算,再倒推到我们,我们这一代和第一代是不幸运的。但是还是要理性的看,历史就是历史,要尊重历史,社会的进步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伟大是熬出来的,这句话很有哲理。做企业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做企业也像坐公共汽车一样,要到终点站的。今天回过头来看,30年的改革开放,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和成长的过程,非常像当年毛泽东搞革命时期的道理,革命洪流浩浩荡荡,也有叛变,也有落伍的,也有战死的,总是会牺牲一部分人,最后目标达到了。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的发展,也像革命洪流一样浩浩荡荡。在经济改革大潮洪流中,有的人贪污、坐牢了,也有的企业失败了。但中国经济的崛起,企业家阶层的崛起和成长,这样一个浩浩荡荡的洪流是任何人不能阻挡的。

我认为企业一定要有20年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做企业不成功,三年就跑了。所以,前三年是最难煎熬的。做企业三年走过来生死问题就解决了,五年走过来就有基础了,八年走过来,脚根子硬了,十年走下来,有一点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很多人都梦想成为百年老店,实际上能不能成为百年老店,就要看你是不是进行马拉松赛跑,是不是准备好要到最后终点站下车。

我认为加入WTO后,中国的企业合企业家的成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开放和竞争,是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所以,我一直都是奉行开放,奉行竞争的人,只有竞争才能够造就伟大。所以,我今天也是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谢谢大家。

收藏烟标:红大鸡或将成记忆

八路军115师创办的利华烟草公司在1943—1948年间使用的鸡牌香烟包装

比较少见的绿大鸡

烟民熟悉的红大鸡

白将军要停产了!这是一条让许多“老烟民”感觉很不爽的消息。虽然济南市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很快出面否认,称这是“没影儿的事”。可很多铁杆“老烟民”,已经感受到购买白将军不再那么容易了。

2006年的冬季,红大鸡的突然停产,让很多“老烟民”着实伤心了一阵子,如今,白将军即将停产的消息,无异于在那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粒。

虽然香烟是一种不被提倡的,有损健康的产品,但白将军作为一个市民非常熟悉的老品牌,如果真的消失,还是会让很多烟民为之叹息,因为白将军与红大鸡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品牌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众多济南人朝夕相伴的伙伴,和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感。

白将军曾是全国最贵的香烟

今年三十来岁的刘先生,是个严肃认真、感情专一的人。他抽烟只抽白将军,其他烟再好,在他看来都比不上白将军。

这几天,刘先生的脾气不太好,像丢了魂似的,办啥事都没着没落的。不了解他的人,觉得奇怪,了解他的人都很明白: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听说白将军要停产了。

像刘先生一样,在济南还有许许多多感情专一的“专业消费者”,他们都是白将军的“铁杆粉丝”,只要凑在一起,出手必是白将军。

在不抽烟的人看来有点纳闷,这普普通通的白将军烟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如果真停产了,就换个品牌抽吧,或者干脆戒烟。对很多老烟民来说,这话说起来绝对不这么轻松,白将军自面市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朝夕相伴20年,这样的感情岂能一弃了之?

据记者了解,1984年10月,由陈嘉庚的侄子陈共存引荐,英国乐富门国际公共股份公司董事、亚太区总经理狄亦嘉来到中国烟草总公司,提出要向中国一家卷烟厂无偿提供总额为25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协助,生产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卷烟品牌的建议。

后来,经过考察,乐富门公司选中了济南卷烟厂为合作伙伴,1985年8月7日,双方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协议。1987年3月具有国际水平的卷烟品牌将军正式问世。随后,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组织,在北京、南京、青岛举行了评吸销售会。经过评吸鉴定,中国烟草总公司批准将军烟价格为产地零售每盒2.5元。《山东省志·烟草志》称,当时这是全国卷烟的最高价格。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缺少外汇,因此政府鼓励全国企业积极扩大出口,多创外汇。在这个背景下,生产将军烟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出口创汇。当时一条将军烟的售价为人民币25元。第二年,经国家烟草总公司批准,将军烟开始在内地试销,而且价格也随之调整为每条35元。但因为供不应求,市场上迅速卖到了每条50多元,而当时的大鸡烟每条才12元。从那时开始,济南人算是认准了将军烟。

因为最初的将军烟是白盒包装,济南人更习惯称其为“白将军”。

红大鸡诞生在沂蒙解放区

和白将军一样,红大鸡也是济南人难以割舍的一个老品牌。

我们看老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我军侦察员化装成卖烟的小贩,在敌人营房大门口,手托烟盒卖烟卷,他一边喊着“烟卷喽———烟卷喽———”一边观察敌人营区内的动向……

其实,现在让济南人念念不忘的大鸡烟的诞生,就是和侦察员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是在1942年,八路军115师政治保卫部的侦察员经常通过卖烟卷来获取敌人情报。后来,115师政治保卫部干脆就在当时山东的革命中心———莒南县创办了利华烟草公司。要生产烟卷,就要有商标创个牌子。于是,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出了一只英武的大公鸡,鸡牌香烟由此得名。当时,人们都称“大鸡烟”,因为“大鸡”这个名字通俗,而且寓意深刻,还是大吉大利的谐音。这一品牌创立以后,很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当时有人还赋诗一首,诗曰:

阴云漫天雾重重,

东方横扫寒露星。

雄鸡高唱天破晓,

红日冉冉正东升。

从此,大鸡烟的牌子就创开了,并且很快就打入了临沂日伪据点,成为联络各方人士,争取伪军反正,打击日寇的有力武器。

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鸡烟作为专供品,被送往延安,受到了来自各解放区的七大代表们的广泛好评。自此,大鸡烟红遍了整个解放区。

1942年,大鸡烟在莒南县诞生以来,跟随八路军115师转战南北。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部队进攻山东解放区,利华烟草公司的烟厂一分为二,在沂蒙山区的莒南县、日照县、沂水县等县境内辗转迁移。1947年5月,利华烟草二分厂到达青州城。随后,一些从烟台、青岛等地转移来的烟厂纷纷到青州集合,并入利华烟草公司。1948年6月,成立了华东利华烟草公司,下设青州烟厂,大鸡烟也就暂时住在了青州。

1948年,济南解放后,身在青州的利华烟草公司派人赶到济南,接管由国民党政府经营的山东第一造烟厂,并改名为济南烟厂。跟随有关的接收人员,大鸡烟就这样辗转来到了济南。1959年,济南烟厂正式生产大鸡牌香烟,而且档次最高,是甲级香烟。

根据《山东省志·烟草志》记载,在1963年,由济南烟厂生产的精装大鸡(硬纸盒)每盒1.10元。而就在同一年,由青岛烟厂生产的精装大前门和精装哈德门才分别为每盒0.35元、0.29元,可见当时大鸡烟的档次和品位。

白将军红大鸡或将都成记忆

大鸡烟那带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建国初期的高贵形象,这是我们通过翻阅有关的史志获悉的。但是,我们无须回忆总也忘不掉的是大鸡烟的平民本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大鸡烟价格下调,成为平民烟,因此也成了济南市民的最爱。

也就是从那时起,大鸡烟的身后,出现了一大群感情专一的“粉丝”烟民。

从1987年,将军上市以来,将军便成了济南人的骄傲。很多旅居外地的济南烟民,出门时总忘不了带上几条将军。后来,济南卷烟厂虽然陆续出了八棱将军、红将军、特醇将军、将军天元等一系列的将军,可感情专一的老烟民,一直独钟5元一盒的白将军。这不单纯是因为白将军的独特口感,它的平民本色更让厚道实在的济南人所认可。

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红大鸡和白将军对于济南,对于生活在济南的众多市民来说,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它们还见证了这座城市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承载着济南人对那段岁月的追忆。

大鸡烟已经绝尘远去了,白将军或许也步其后尘,它们带走的不仅仅是那一缕缕青烟,还有青烟里渐渐淡去的岁月痕迹。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下列哪一篇文章不是代表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文章?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从指导思想来看,哪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完成的转变? A.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到开放 D.从固守陈规到大胆改革 3. 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什么? A.经济改革 B.教育改革 C.政治改革 D.体制改革 4. 下列哪一个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件理论上最重要的成果? A.废除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 D.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

5.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的大事件? A.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城市主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D.开辟经济特区,搞对外开放。 6. 从1988年的9月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处于改革的哪个阶段? A.改革的全面探索阶段。 B.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C.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D.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7. ()是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A.1978.12——1984.10 B.1984.10——1988.9 C.1988.9——1992.2 D.1992.2——2003.10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十四大的内容? A.把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思想变成我们全党的一个纲领。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D.提出邓小平理论。 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征文

改革开放30年征文 约会春天,沐浴春风 夜空,是那么的神秘。凝视着那轮弯弯的月亮,妈妈和我谈起祖国的变化,妈妈回忆起过去——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往事不堪回首。 听到这些话,我不禁泯然一笑。眼前的景象,和妈妈的故事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异!只见,成千上万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笔直平坦的交通公路照射得光彩耀人;再看,纵横交错的立交桥上行满了一辆又一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低矮的平房消失了,泥泞的小路没有了,破烂的农用车鲜见了! 我们这一代人,是出生在改革开放的茁壮时期而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我们不曾经历苦难和战争,我们还有些许张扬和稚嫩,但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却流淌着祖辈们英雄的鲜血,却矗立着一根中华的脊梁,见证着伟大的祖国历史性的变革。 是什么?是什么使中华民族从一个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一个发达

的强国?是什么?是什么使中华民族从那古朴的建设演变成了一个科技式发展中国家?是什么?是什么使中华民族从天地走出,而奔向新时代的步伐?让中国人民一起告诉你:“是改革开发30年!” 记得,拿破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中国是一只沉睡中的雄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是的,这个预言成真了,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超长智慧,使一个泱泱大国从沉睡中觉醒,向全人类庄严宣布:“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中国人!人民站起来了!” 香港、澳门回归,神七”升天,“嫦娥”奔月,青藏天路的竣工,“雪灾”“震灾”的考验,从金牌零的突破到金牌总数第一,中国人都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一一完美的征服了!这意味着,这证明着,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 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充实而美满,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鱼大肉吃上了,羽绒棉衣穿上了,名牌服饰买上了,上网聊天——时尚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美好,越过越有滋味!人们的梦想,从幻想到现实,从绝望到期望,高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充实美满! 祖国还在不停地向前奔跑着,前进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在前进的跑道上我放飞心中的梦想,梦想祖国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梦想神八载人飞船遨游月球,梦想…… 今天听着《春天的故事》这首经典老歌,伴着那恢弘旋律的节拍,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去迎接一个又一个又春天的故事,在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迈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其后不算太长的时间里,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08年这个中国改革的“而立”之年,我们有必要驻足回眸,回顾一下这30年的历程。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对这30年的成就做一总结。 一、经济实力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在1978年~2007年度30年中,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近3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19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3629美元,2007年是1952年的30.5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平均约12年翻一番。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最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贫民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联合国在2003年发表了最新的减贫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90%是中国实现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财税体制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在流通体制方面,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四、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了投资体制,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如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商业用地使用权转让实现了“招、拍、挂”、利率市场化取得重要进展、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等。 五、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3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 一时期内国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历史的颠簸前行中,一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并初 步定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也开始越来越清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尝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方面做一个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简洁的概念,但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 从总体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 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探索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 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所有这些 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 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在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 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开 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在这些理论中贯彻 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目标,即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的基 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是通向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 和路线。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蓝图,更 重要的是向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地说,这就是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以此为基础 形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最新】改革开放30年桥梁征文

改革开放30年桥梁征文 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被誉为世界桥梁技术的桂冠。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1982年建成的主跨径为220米的山东济南黄河桥在当时被视为典范。 30年后的今天,我国桥梁的最大跨径已达1490米,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的最大跨径均位居世界同类桥梁之首,而且这些桥梁的身上中国标准的分量越来越重。正是凭借着这样一大批世界级水平的桥梁,我国成功跻身于世界桥梁强国之列。 “三大战役”引领桥梁复兴 1978年起,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交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大跨度斜拉桥的建设。上世纪80年代末,当中国桥梁的跨度已经突破200米,向400米跨度迈进的时候,政府和建设者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中国人有能力建400米以上的特大跨径桥梁吗?”1988年,桥梁界迎来了机遇——上海将兴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一跨423米过江,中国人有了施展才智的舞台。 1991年12月,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主跨径在400米以上的大桥——上海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建设周期之短,工艺之复杂,让世人感叹!90年代初开始,以浦东开放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大战略,打响了长江干流3000公里的桥梁建设大战。 进入新世纪,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改革开放活跃的长江三角洲与发展潜力巨大的西部崇山峻岭、雪域高原、黄土高坡,同时打响了路桥建设的第三战役。一批堪称“桥梁建筑奇迹”的特大桥应运而生。

至2008年6月底,我国主跨400米以上的桥梁已建成54座,在建18座;主跨1000米以上的桥梁建成6座,在建5座。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分别达到了330米、550米、1088米和1490米。 “自主创新”编织桥梁美誉 盛世建桥。在建设跨江、跨河、跨海的大跨径桥梁的热潮中,桥梁成为中国建设者施展才华的宏大舞台,响当当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成为建设者们献给祖国的最好礼物。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曾充满激情地感叹,“中国的桥梁建设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和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千米悬索桥是江阴大桥。它以1385米的跨径,一跨越过长江,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顺利建成通车。这个项目建立起以建设单位为中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咨询共同协力的“一桥六方”建桥团队。 新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在关键技术的攻关中不断成长,科技研发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桥的建设不仅收获了高品质的桥梁实体,还带动了我国工程的标准规范、计算理论、结论分析、模型实验、材料科学、施工工艺、监测控制、专业设备等方面的长足进步,中国桥梁不断在国际上摘取桂冠。 2005年建成的长江南京三桥,成功解决了枯水季中完成桥梁深水基础施工的世界性难题,以“在技术与材料创新、美学价值、环境和谐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桥梁建设工程”获得了2007年度美国国际桥梁会议“古斯塔夫斯—林德恩斯”奖。 次年,美国国际桥梁协会授予了我国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超大型桥梁工程——苏通大桥“乔治·理查德森奖”,这是当今世界桥梁界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反思Post By:2008-8-29 16:20:00 一、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增强,2007年GDP超过24万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用袁绪程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评价》中的数据来说,就是“1978年GDP总量仅3624亿元,2007年已达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9.7%,增长速度极为罕见,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人均GDP过2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和工业化中期阶段。”(来源:中正网) 在当今国家已经变得富裕强大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吗?为什么国家强大了、富有了,而工人、农民却由领导阶级,同盟军变成了“弱势群体”,长期处在贫困的状态?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中国会出现新的“三座大山”?改革以后流行的顺口溜“房改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把你提前送终”所描述的严酷现实,说明了什么? 中国政府拥有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什么? 请看张宏良教授的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在政治上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在经济上再次遭到了西方列强的瓜分。所不同的只是19世纪末2 0世纪处,西方列强是用各种条约瓜分了我们,现在西方列强则是用各种规则在瓜分我们。中国被瓜分的主要标志,就是正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随意挤压的“奶牛”,身上被国际垄断资本插满了财富吸管,用断子绝孙的资源毁灭式开发,所透支形成的巨大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的流向西方发达国家,提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可怕的是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基础。可以说,用牺牲子孙后代资源基础的办法,来换取一代人的富足,已经是一种犯罪了,更何况这种资源的毁灭式发展,连这一代中国人都没有享受到,完全被这一代西方人给消耗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约30年的经济起飞,日本工资赶上了美国,中国工资却只有美国3%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掌握了70%财富的0.02%(最新统计)的人口拼命向国外转移财产和亲属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民会重新陷入“三座大山”压迫的原因。并且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已经做好了奶挤干净后的杀牛准备,这就是通过金融市场股市和汇市的对冲操作,将中国最后的剩余资产全部卷走。(张宏良《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张教授又说:“就外汇来看,中国用民工的如河血泪和矿工的如山骨灰,换来的巨额外汇完全无偿的奉献给了美国。面对中国空前的资源劫难和百姓劫难,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却是一片欢呼,声称我们赚取了宝贵外汇。我们的确拥有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些外汇储备与其说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不如说是美国的宝贵财富更加准确。一方面,一万亿外汇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美元资产,美元是什么,说穿了就是美国印刷厂印刷的纸张,美国想印多少就可印多少,随着美元印刷的增加和美国经济的减弱,中国血汗换来的外汇在随着美元大幅贬值,用欧元计算的美元资产,几年来已经贬值50%,中国外汇储备中7000多亿美元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 :改革开放对我家的影响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改革开放对 我家的影响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改革开放对我家的影响 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0年前的今天,对于每个国人来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梦的追求。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电脑、小汽车、小别墅个人所有将越来越多,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但是,在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 进入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渐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这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记得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了电视,那这户人家就如同天天在放免费电影,有时几十人围着一个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看的不亦乐乎,“凤

温州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

温州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全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温州民营经济也一直因为其标志性符号意义而吸引着国内外关注。进入新世纪,温州民营经济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哪些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已经出现? 来自温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温州市共有民营企业60892家,个体工商户259197户,合计注册资金(本)1254亿元。在这些数字背后,“民营经济已成为温州发展最大的品牌,并已成为推动温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经济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这已经是多方共识。 而据温州银监分局专家测算,2006年温州市民间资金已超2200亿元。这笔总额庞大的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实业投资、民间借贷,以及投机炒作等活动。 “大量民间资本适时向外投资,形成行业性的温州市场和跨区域的温州经济。”专家分析。 这也是资本流动正呈现的区域化特点。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5年,温州工业企业在外创办各类项目1030个,累计在外投资额237.60亿元,相当于同期温州本地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的54.7%。就国内而言,已有正泰、德力西、报喜鸟、美特斯邦威等很多知名企业在上海等地直接投资办厂。 国内市场的扩张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温州民企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军国际市场,越来越国际化。 有关部门人士对记者分析道,“近年来,温州市一些优质民营企业逐步跨入国际市场,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个别轻工产品如打火机、皮鞋甚至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温州人开始在海外建立鞋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专业市场、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康奈集团;在北美、中东、南美等地区,也活跃着许多温州民营企业家的身影。与此同时,温州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兼并和收购,已有6家温州民营企业成功尝试在海外上市融资。” 这些扩张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密不可分。从“地下工厂”、“前店后厂”起步的温州模式下传统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管理,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式管理的弊病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大批民企纷纷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发展成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 与其他地区民营经济明显不同的是,温州民企更加注重行业规范,主动“抱团”自律。“在温州市民营企业起步和发展壮大的阶段,政府部门坚持‘无为而治’,推崇企业自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扮演了‘守夜人’的角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企业的自律性组织快速发展壮大。”据了解,目前,温州当地共有市一级的行业协会(商会)80多个,在温州以外的温州商会100多个,形成了温州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行业自治机制。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温州民营经济的整体结构也正逐渐优化。“近几年,温州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实施‘12345’工业发展工程以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营工业逐步向‘重工化、技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据统计,2006年温州市重工业实现产值2409.8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_方创琳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1-0019-0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0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 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 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镇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1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 在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30年。在这辉煌的30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人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5.94亿人,历年平均增长速度4.4%,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9%[1],年平均增长0.93个百分点;城市个数由190个增加到661个,平均每年增加16个,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2000多个增加到1.89万个,平均每年增加640多个[2]。城镇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7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239亿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0.9%。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 2扩展到2005年的 32520.7km 2,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6.7m 2增加到2007年的27.1m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6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36.3,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1.5%,城市燃气普及率由11.6%提高到82.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5m 2增加到7.9m 2。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拉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为国民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3],要继续坚持把城市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城市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se ,2000年)所说: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4]。在未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将有超过发达国家劳 收稿时间:2008-08-10;修回时间:2008-12-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321-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编号:2006BAJ05A06,2006BAJ14B03)资助。 第29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29,No.12009年1月ECONOM IC GEOGRAPHY Jan.,2009 DOI:10.15957/https://www.360docs.net/doc/4c1798232.html,ki.jjdl.2009.01.005

改革开放30年演讲征文稿

改革开放30年演讲征文稿 “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尽开颜。”这是毛菊观老教师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成果,今天,笔者用此来形容通化教育也不为过。 忆往昔,30年前的通化教育事业曾是发展滞慢,举步维艰。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有了第一所新式学堂,1949年辽东省市属中学仅有5个教学班,市属小学54个教学班共145名学生和72名教工的简朴办学条件,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而30年前的我市教育,那是1978年,恰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国家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劳动的观念,对学制、教材、教学时间都作了安排,整顿了教学秩序,恢复了师范院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恢复了少先队组织、中学的共青团组织。自此,我市教育事业也步入恢复、调整和发展轨道,百业待兴。那个年月,教育经历着“拨乱反正”和“披荆斩棘”,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伍、薄弱阶段,与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别。

看今朝,30年后的我市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累累硕果!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目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1017个,在校生达到304177名,教职工达30204人的空前规模,实现了历史上的巨大飞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30年后的通化教育,坚持育人为首,德育为先,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控辍工作成效显着,高考成绩逐年提高。XX年秋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XX年秋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重视教育科研,承担大量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课题。市直中学基本扫除信息技术“盲点”,开通了通化教育信息网。全市建设校园网达到143个,全市中小学微机台数达到18778台,机生比达到1:1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覆盖率达100%。组织近万人进行“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工程”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实施“三名工程”,突出抓好“双师型”教师培训和专业课教师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师德水平。 30年后的通化教育,职教发展势头良好,中职发展壮大。加快调整、发展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布局结构,深化办学体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形势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两者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从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政治,经济,政策和支付风险指数分别排在第42位,51位,76位和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约合149美元。2007年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系数为67.7%。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下降了了36.4%。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器,网络,衣食住行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年征文范文

从我家电脑看变化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二年三班陈宇桓 说到变化,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家的电脑的变化,那叫一个字――“快”! 关于电脑的变化经过,爸爸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听爸爸说,他的第一台电脑是在十二年前配置的。那一天,他花了所有的积蓄(2000块钱),兴冲冲地从别人手里抱回了一台大家伙――586电脑,这可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宝贝”呀!为此他心里偷偷美了好几天呢!因为当时对其他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奢侈罕见的物品了。爸爸说,他的好多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来我家看稀奇。没办法,爸爸只好出来维持秩序,说:“别急,别急,排好队伍,慢慢看,慢慢看!”说这话时,他心里暗暗得意,想:这么贵重的东西起码也要用个十年八年的。 可是好景不长,刚用了不到一年,爸爸就发现电脑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市场上的电脑又升级了,爸爸的心也又痒了,就咬咬牙,把586电脑卖了,换了一台新的“奔三”电脑。据他说,这下玩起游戏,过瘾多了。 就这样,我家的超级电脑王——老爸,换电脑换上瘾了,只要电脑市场上一有新玩意儿,他就以旧换新,从“奔三”到“奔四”,从普通显示器到液晶显示屏,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短短几年时间,我家的电脑家族成员不断地“旧貌换新颜”,而且“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现在我家的电脑实在是“好又多”:三台液晶显示器电脑和两台笔记本电脑,全家人人手一台,互不争抢。随着电脑的更新,处理速度更快了,而且还安上了刻录机,储存数据更方便快捷。可以下载电影看,就能省下买光盘的钱了。家里还买了路由器,这样家里的几台电脑可以同时上网,互不干扰,只要有客人来,都会开玩笑说我们家是个“小网吧”了。 现在,我家的电脑由原来的打字、玩小扑克等游戏发展到了可以上网,上网方式也有了变化:不再像以前是拨号上网,不仅速度很慢,上网时也不能打电话。现在已经变成了宽带上网,速度快多了,周末完成学习任务后,我也会在神奇有趣的网络海洋里尽情冲浪一番。 听了爸爸的话,看了我家电脑的变化,我忍不住说:“科学家们可真厉害啊!”旁边的妈妈也说:“科技的进步真快啊!” 我和爷爷看族谱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二年三班孙伟峪 寒假里的一天,我在爷爷的书房里看到了一本大红色的厚厚的书。因为是用繁体字写的,我不大认得所有的字。只看到里面收藏了许多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内容也很丰富,有人物活动照片,有建筑物,有粮票、有奖状等。于是,我奇怪地捧着这本书跑去问爷爷:“爷爷,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呀?”爷爷说:“那是我们孙家的族谱——《孙氏十六世祖家槌家谱》。上面记载了我们孙家海内外几十代人的生活经历。” 爷爷搂着我,我们小心翼翼地翻着。突然,我指着首页上一张黑白照片好奇地问:“这是谁呀?我怎么没见过?”“这是你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爷爷笑呵呵地说。“啊,原来祖

高三历史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开发区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 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 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80年代,一些地区逐渐取消食品的凭票供应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

2021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转折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接受采访时说,网友提出来3年前如果不搞改革开放,中国会是什么样子。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中国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3年来的改革,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 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七大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个提法,我觉得提得很好。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七大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 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 1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六: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六: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 国家统计局2008-11-17 10:29:27 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三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出入境人数居世界前列,吸引外资和外汇储备步入世界前列,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19年,年均增长9.2%;新加坡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0年,年均增长9.9%;中国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1年,年均增长8.7%;中国台湾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6年,年均增长9.5%;韩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30年,年均增长8.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长达29年的高速增长,因而我国的高速增长期至少与目前世界上高速增长期保持最长的韩国持平或更长,这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1978-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 注:①为1989-2007年年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本文中国数据均来自于国际组织。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是美国GDP的12.3%,是日本GDP的25.7%,是德国GDP的63.1%,是英国GDP的83.1%,是法国GDP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GDP的18.1%,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是日本GDP的49.3%,接近一半,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是德国GDP的80.5%,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GDP仍位于世界第四位,但已是位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8%上升到6.0%,提高了4.2个百分点。 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二、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增长了11倍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GNI水平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7年又迈上新的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人均GNI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2001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9.2%,比1978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2007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9.7%,比1978年提高了19.6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20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居世界的位次由1997年的145位提升到2007年的132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