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昼夜温度的变化

太坪完全小学党少鹏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昼夜温差变化的原因,会进行科学的解释。 2.学会用曲线图分析数据,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对昼夜温差变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大胆的猜测。 4.尊重证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温度计、黑色的纸袋、白炽灯、钟表、记录表、词典等较厚的书本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情境图)提问:观察这三幅图,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二、探究新知

1. 感知昼夜温度的变化。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一天中温度的感受。

(2)提出问题:昼夜温度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温度变化的规律。

2. 分析昼夜温度变化的规律。

(1)提出质疑:一天中温度变化究竟有什么规律?

(2)出示气温测量记录表,学生观察。

说一说:从记录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观察这几天的气温,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①提出任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直观的反映出温度变化的规律,任选两天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②学生绘制曲线图。

③观察气温曲线图,交流发现。

④整理交流,把发现记录在书上27面。

3. 探究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

(1)提出问题:昼夜温度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推测。

(3)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①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②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开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③讨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发现四支温度计温度的变化规律)

④汇报交流。

(4)分析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论。

①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思考:实验中的白炽灯相当于什么?早上、正午的太阳光照射,分别类似于实验中的哪种情况?

②结合实验分析:昼夜温度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与照射的距离、角度、面积等有关)

三、总结延伸

1.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2.一年四季气温不一样,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昼夜温度的变化对动植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课后收集相关资料。

近46年温州市平阳县气温变化特征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8, 6(1), 71-7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283049.html,/journal/oj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283049.html,/10.12677/ojns.2018.61011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Pingyang County of Wenzhou City in Recent 46 Years Yan Liang1, Yuxiao Zeng1, Qinfang Zhou1, Honglei Wang2 1Pingy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Pingyang Zhejiang 2Ru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Rui’an Zhejiang Received: Jan. 1st, 2018; accepted: Jan. 12th, 2018; published: Jan. 19th, 2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monthly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extreme maximum and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of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in Pingyang from 1971 to 2016, the climate change tendency, the average moving average method, the MK trend test and the mutation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in Pingyang Coun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Pingyang County is on an upward trend. In the late 1990s, it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cold-warm”, and the rate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0.36?C/10a, low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abruptly changed in 1997, which was changed from a steady temperature change to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After 2003, the temperature showed a clear upward trend;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warming trend is significant, the rate of warming is 0.069?C/year. The number of high temperature days show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an increase of 0.36 d/year, and in 2003 increased mutations;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warming rate of 0.002?C/year,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not. The number of low temperature days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a decrease of 0.53 d/year, and in 1989 decreased mutation; the inter-annual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seasons showed warming, of which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autumn tendency, the smallest in wint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an temperature series is highest in spring and smallest in winter. Keywords Climate Warming, Mean Temperature, Extreme Temperature, Correlation 近46年温州市平阳县气温变化特征 梁艳1,曾玉筱1,周琴芳1,王红雷2 1平阳县气象局,浙江平阳

无锡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无锡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日期:

无锡市气温变化特征和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摘要利用无锡市1959-2003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和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无锡气温和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针对气温异常的冬季和夏季,给出了典型距平场。经过分析认为,形势场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气温演变。在分析气温变化原因时,着重比较了城市化和观测环境恶化对气温的影响。 关键词无锡市气温变化城市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P423.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IPCC2001完成出版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根据地面气象仪器观测结果,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 ℃,这种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我国增暖趋势与全球增暖大体一致[1-4],但是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和不同的地域特征[5-6]。1 有不少文献研究了江苏冬夏气温特征。文献[7-8]经EOF分析发现,江苏省11个地级市的冬夏气温距平场第一主分量的方差贡献达91%和95%,说明江苏省冬夏气温异常有相当的同步性,但还不是完全一致。文献[9]分析了南京地区50 a冬夏的气温特征,指出南京盛夏高温减少,冷冬几率降低。这些文献对于了解江苏气温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仅仅讨论了冬夏的演变情况,

对于气温年内的连续变化特别是春秋季节的变化没有分析。而且对于苏南地区的气温特征也没有专门研究。苏南地处南京和上海之间,经济发达。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经济区的区域性气候特征值得关注。无锡市地处江苏南部的苏锡常经济区中部,北临长江下游,南靠太湖,无锡市的气温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苏南区域特征。 IPCC2001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还指出,最近50 a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有些文章[11-13]对我国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作了分析,赵宗慈[11]指出大城市增暖明显;冬季增暖,而夏季变冷。任福民[5]等指出,最低气温上升明显,特别是冬季的最低气温上升幅度最大。本文分析了无锡市气温增暖的特点,讨论了城市化和环境恶化对气温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使用的资料为1959-2003年无锡市及其所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共三个站逐日平均气温、日极端最高气温、日极端最低气温。500 hPa高度场为NCEP/NCAR提供的全球再分析2.5??2.5?逐月平均格点值,时间长度为1959-2003。 本文所谓的“平均”,是指将每个时间段(例如年)的逐日值(例如最高温度)累加后除以该时段的总天数得到的值。使用谐波分析检查无锡气温在整个时段上的主要周期。 2 气温的时间序列及变化特点 2.1 方差 为了了解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对于气候状况的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习题(含答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有关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7月气温分布 B. 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1月气温分布 C.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分布 D.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冬季气温分布 2.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 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 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 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 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3. 读图,完成4-5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A. 北半球夏季 B. 北半球冬季 C. 南半球夏季 D. 南半球冬季 4. 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B. C. D. 5. 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高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6.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A. 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 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 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 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 7. 如图,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20~21 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A. 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 糖料作物是甜菜 C.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 盛产温带水果 8. 世界气温分布大势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9. 由南极洲乘船往北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员对气温的感觉是() A. 越往北走越冷 B. 先是越来越冷后是越来越热 C. 越往北走越热 D. 先是越来越热后是越来越冷 10.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A. 8时 B. 14时 C. 20时 D. 日出前后 11. 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B. 地形 C. 洋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如图),回答24-25题 据图中等温线判断,此图是北半球()季气温分布示意图.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13.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A. 5°C B. 10°C C. 20°C D. 30°C 14.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午后2时左右 B. 午后1时左右 C. 中午12时左右 15. 我们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读等温线图,回答5~6题 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A. 甲处在0℃以上,乙处在4℃以上 B. 甲处在0℃以下,乙处在4℃ 以上 C. 甲处在0℃以下,乙处在4℃以 下 D. 甲处在0℃以上,乙处在4℃以下 16. 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读图(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

地理七上第4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案1

地理七上第4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气温的涵义,知道怎么测定气温。 2. 理解气温的变化,知道气温的差异跟什么有关。 3.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4. 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四.教学过程 1. 对气温的概念在作出解释,然后开始介绍气温观测。 2.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明显感到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引出“气温的变化”这一名词。 3. 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教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述,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思考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 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在讲了日变化和年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后2时左右)指的是地方时,而不是时间。讲解平均气温的概念,一个地方的平均气温是理解该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一。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1)、气温日变化 (提问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日常说今天的温度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均温?(日均温怎样计算呢?(4次气温数相加除以4) (提问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最低相差多少,即气温日较差,这又是怎能样计算得来的?(最高值-最低值。) (2)、气温年变化 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P64页活动 不仅在一天中气温有最高的时刻和最低的时刻,而且在一年中也有气温最高月和气温

南宁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283049.html, 南宁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周美丽 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18年第05期 摘要利用1951—2017年广西省南宁市气温资料,分析了当地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宁市近67年年平均气温、四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上升均不显著。 关键词南宁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S1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5-121-02 DOI: 10.19383/https://www.360docs.net/doc/4c18283049.html,ki.nyzhyj.2018.05.052 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平均海拔76.5 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故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此,文中利用1951—2017年南宁市67年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以期为有效掌握南宁市气温变化规律,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气象数据来源于南宁市1951—2017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月值资料。季节划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主要采用 线性气候倾向率法对南宁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2 南宁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2.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2.1.1 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从南宁市1951—2017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图1),南宁市年平均气温整体上呈现出略上升现象,气候倾向率为0.031℃/10年,该趋势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南宁市近67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并不显著。近67年南宁市平均气温均值为21.6℃,最高值出现于1998年,为2 3.0℃,最低值在2011年,为20.5℃,两者相差2.5℃。 2.1.2 季平均气温变化从1951—2017年南宁市四季平均气温变化可以看,近67年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22.0、27.4、2 3.0、13.9℃。1951—2017年南宁市四季年平均温度变整体上均呈略微上升变化趋势,但是四季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有所差异,其中春季气候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 2.能够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4.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讨论、思考、探究、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3.总结全球气候分布的规律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小天气预报解说员,思考:哪些人类 活动受到气温的影响呢? (1)什么是气温生活中怎么才能听到或读到气温这个词 (2)如何观测气温 (3)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知道什么气温? 指导学生读图日平均气温 提问: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 指导学生读图气温日变化 提问:(1)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 (2)什么叫气温日较差?计算图中的气温日较差。 口算:快速算出课件中红色方框内的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__________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上升,_________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第4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学会关注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这一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一套、直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炎热的夏天过了,我们都感到了秋天的寒意,同学们的衣着也由单薄的夏装换上了较厚的秋 衣,这说明气温发生了变化。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经常提到气温这个词。气温就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 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 二、新授 板书: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教师)气温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一)气温和气温观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P62页的“说说你对气温变化的感受”,看看气温与什么有关?(请学生阅读后 稍作讨论) (学生作答)生活 (教师)这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那么,气温到底怎样测出来的?请同学们阅读书页“气温 P63的观测”。 提问: ⑴气温的观测用什么工具?(温度计,放置离地 1.5米) ⑵通常一天进行观测的次数、时间?(4次。8时、14时、20时、2时)

(教师)过渡:气温是随时都在变化的还是不变的? 请学生举例,得出:“气温是变化的” 板书(二)气温的变化 (教师)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有规律吗? 举例:早晨冷,中午热。夏天热,冬天冷。 引出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教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大屏幕出示课本P63 4-2-2图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 (教师)指图提问: 日常说今天的气温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均值? 学生答:日均温。 日均温怎样计算呢? 学生答:4次气温数相加除以4。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依次类推。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内每天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教师)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板书:1、气温日变化 大屏幕出示课本P63 4-2-2图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看图提问: ⑴图上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学生答:分别是一天的时刻、气温度数。 ⑵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温度数。 学生答:14时即午后2时(约31 C)、4时即日出前后(约24.5 C)。 指导学生用直尺、三角板在书上的图上量。 ⑶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什么? 学生答:气温日较差。(31C—24.5 C =6.5 C) ⑷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通常,从日出前后到午后2时左右,气温不断升高;从午后2时左右到次日日出前后,气温不断下降。 ⑸读出不同时间的气温值,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板书:2、气温年变化 大屏幕出示课本P64图4-2-3 “北半球大陆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看图提问: ⑴图上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学生答:分别是月份、气温度数。 ⑵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及度数。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同步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图上等温线数据有两个地方不正确,分别是() A.28℃,10℃B.10℃,20℃C.10℃,21℃D.16℃,8℃ 2 . 在改正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高温中心B.乙地是低温中心 C.丙地是低温中心D.乙地是高温中心 3 . “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地说明了青藏地区的() A.气温日较差比较大B.气温年较差比较大 C.日平均气温比较大D.年平均气温比较大 4 . 下图为某区域一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等温线的气温关系是a>b>c,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南半球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 C.该区域此时正值夏季D.如果甲乙纬度相同,甲可能是海洋 5 . 如图所示,夏季A城市的气温比B城市的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a > b > c,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6 . 若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则图示虚线所示地区的地形部位名称为 A.山谷B.山脊 C.鞍部D.陡崖 7 . 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且图中代表的是大陆。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A.南半球1月等温线B.南半球7月等温线 C.北半球1月等温线D.北半球7月等温线 8 . 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 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 9 . 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是() A.西伯利亚高原B.巴西高原C.青藏高原D.南极大陆 10 . 同学们暑假去黄山旅游,用所学地理知识画了一张简图并加以说明,这些说明正确的是() ①黄山大门处气温是30℃,天都峰气温是35.4℃ ②黄山大门处气温是30℃,天都峰气温是24.6℃ ③天都峰和北海间的相对高度为300M ④天都峰和北海间的相对高度为800M ⑤天都峰山坡陡峭,北海山坡较缓 ⑥天都峰山坡较缓,北海山坡陡峭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根据各月气温数据可以确定某地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1 . 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课标与教材 (一)【课程标准】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的阅读。 难点: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的理解。 教材分析: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谈论法以及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重点从“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内容贴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第二部分学生通过预习,搜集资料,知道由于太阳照射使气温发生日变化和年变化,但需要教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绘制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知道气温一天中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的时刻;及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陆地和海洋的差异;第三部分内容偏难,需要教师由前面学过的等高线、等深线的原理,让学生建立起等温线的概念,从等温线分布图上理解高温中心、低温中心;不同地带的温差的不同,理解气温的变化幅度,进一步理解世界气温的三大分布规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气温的观测方法。 能正确阅读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

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或日变化曲线图。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 四、教学评价 1、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活动时评价个小组的参与度。 2、采用当堂提问的形式,观察学生的听课认真度。 五、教法与学法: 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世界气温分布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展示济南一周的天气预报,请同学们复习常用的天气符号。并将图中的风向用附号展示。 除了天气符号,天气预报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气温播报。让同学们试着说出图中的气温。 转承:气温是如何测的呢?怎样直观地反映气温一天的变化趋势呢? 展示课件:气温观测、读温度计、整点气温读数 教师提问:日平均气温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得出日平均气温是每日8时、14时、20时、2时气温读数的平均值。教师提问:你感觉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在什么时候? 教师展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试题(含解析)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单选题(共27题;共60分) 1、读下图是测量什么的设备() 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气压 2、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 A、2次 B、1次 C、4次 D、3次 3、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 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 D、南美洲、南极洲 4、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一月 B、七月 C、八月 D、十二月 5、图2表示的是()半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A、北 1 B、北 7 C、南 1 D、南 7 6、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7、图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以下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高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D、气温从低纬地区向两极递减 9、有一座山,在海拔720米时测量的气温为28.8℃,那么山顶(海拔 为1520米)的气温应该是() A、22.8℃ B、24℃ C、28℃ D、33.6℃ 10、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A、10℃ B、11℃ C、12℃ D、13℃ 11、(2015?长沙)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离海近 C、海拔高 D、人口少

12、读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3、(2015?阜新)近年来北极冰山覆盖面积减小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B、冰河期来临 C、海洋污染加剧 D、太阳辐射逐年加强 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气温2℃出现在一天中()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 15、(2015?呼和浩特)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A、上海和悉尼年温差相同 B、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 C、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八月 D、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16、某山山脚下温度为16℃,山顶温度为 10℃,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A、2000米 B、1000米 C、600米 D、200米 17、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日平均气温高 D、年平均气温高 18、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19、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20、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第18题图) 2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 C、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D、气温日较差大约是10℃ 22、如图为某区域的1月份等温线图,气温数值a>b>c,据此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温度,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 2、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了解世界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够依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五)、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新课导入: 一、气温的变化 给学生欣赏几张同一季节不同地区不同景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引出气温降水这一课题。 (师:冬季,我国的黑龙江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而我国的海南岛却郁郁葱葱的椰风海韵?两者之间差异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对,这主要是由气温的差异造成的。那么,气温是指什么呢?它的单位、和单位符号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填空) (老师给出几个温度值,学生读出来,并强调零下温度的读法。) (师: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天气预报播放的气温是指什么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下面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本53、54页,看哪个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回答) (师: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气温的测定通常利用气象园中的百叶箱来进行,气象台使用的温度就是在百叶箱里面温度计测出来的空气温度。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初中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们研究的是气候要素之一气温。这一部分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地图与活动题配合使用,活动题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测定。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4.通过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即:识读“气温曲线图” 分析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地理图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谈话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欣赏自然变化,感受地理之美”的图片

[承转]气温不但影响自然界的变化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新课讲授】 壱、气温的变化 活动设计一:阅读54 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的,气温观测有哪些规范要求? 教师通过学生体温的测量,引出气温的观测的用具和放置的位置,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 时、14 时、20 时、2时测 然后教师出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点评小结:气温的观测基本规范;气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承转]从气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变化的,凭你的经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课研究的是气候要素之一:气温。这一部分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地图与活动题配合使用,活动题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学情分析】 地理对初一孩子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较少,所以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在地理上学有所获。学困点是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差。【课标要求】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气温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 2.学会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教学方法】 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从藏袍的穿着上,你能体会到气温的变化吗?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提问:什么是气温? 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的单位:记做“℃”,读作“摄氏度”。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P54“气温的观测”进行思考回答。 提问:(1)气象观测中的气温是离地面多高处的气温?

(2)气象观测用到哪些工具? (3)百叶箱起什么作用? (4)人工观测一般在什么时间进行?(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任务1 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教师解释概念,日平均气温=一天中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指导学生读图3.10日平均气温 提问: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 (8+16+12+4)÷4=10℃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练习,年平均气温的计算。 任务2 知道气温日变化规律,计算气温日较差。 教师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的计算: 承转: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得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任务3 知道气温年变化规律,计算气温年较差。 教师提问:根椐生活经验,说说一年当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出现在什么月份? 气温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南半球相反。 提问:比较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有什么差异?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的计算: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了解气温的观测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 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3. 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4.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出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5. 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6.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分布特点。 7. 阅读北半球 1 月、7 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能力目标 1. 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 2. 通过气温观测,培养学生气象观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2. 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态度和求真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及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2.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3.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阅读各类气温曲线图,归纳某地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 3. 阅读北半球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4.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材分析 本节共设了三个标题气温和气温观测、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差异。 三个内容按照知识生成的逻辑关系依次展开,内在脉络清晰明了。 六、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对于气温已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知识,也有一定的地 理知识基础,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询问今天早上和中午的天气怎样?说说你对气温变化 的感受,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大家对气温都非常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这一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气温和气温的观测提问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学生阅读教材 P62,并结合日常生活,合作讨论,总结说明气温与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同步测试卷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某地的7月平均气温是25.8 ℃,1月平均气温是- 2.8 ℃,其气温年较差是( ) A.25 ℃ B.28.6 ℃C.27 ℃D.27.6 ℃ 2.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上午11时 B.中午12时左右 C.下午1时 D.14时左右 3. 近来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其原因是( ) A.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的热量日益增加 B.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C.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无关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 4. 下列描述气温的说法,是通过观测得来的有( ) A.一日内最高和最低气温B.日平均气温 C.月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 5. 下列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热带 B.温带C.寒带D.平原地区 6. 当北京处在月平均气温最低时,澳大利亚正处在( ) A.冬季B.夏季C.春季D.秋季 7. 我国西部地区有句民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说明该地( ) A.日温差大B.月温差大 C.年温差大D.气温的年际变化大 8. 下图中A、B为北半球同纬度两点,若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判断图 ) 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1 / 5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 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判断回答下题。 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b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10. 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哪个月份() A.8月 B.1月 C.7月 D.2月 11. 关于气温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水平方向上全球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C.同纬度地区山地、高原的气温比平原、盆地低 D.在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2.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午后14时左右 B.中午12时左右 C.日出前后 D.午后13时 二、综合题 13. 读“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等温线判定,该地在________半球。 (2)A、B两地在陆地上的是________,在海洋上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5. 某山山麓的海拔大约是208米,气温是23.8 ℃,山顶的海拔高度是1 508米,山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16. 读下图,判断A、B、C三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中卫市常乐中学王海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能通过读图、析图做相应练习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气温给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即:识读“气温曲线图”,分析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 多媒体出示:猜谜语:一物细又长,红心里面藏,下去要穿面,起来脱衣裳 [承转]既然气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学习新课 一、气温的变化 问题设计:读课本53页,自学完成: 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 2、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3、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时间变化。 4、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学生活动:在书中找到答案,划下来并回答问题。 【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举例让学生判断: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变化) 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 问题设计:阅读54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的,气温观测有哪些规范要求? 教师点评小结:气温的观测基本规范;气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承转]从气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变化的,凭你的经验,能说出一天中何时气温最高?何时气温最低?一年中哪个月份气温最高?哪个月份气温最低?谚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说明气温变化时有规律的,午热晨凉说的是气温日变化,冬寒夏暑说的是气温的年变化。请看图,来印证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 问题设计:读图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