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 知识框架

(二)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i. 识知与技能目标

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

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教学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石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

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

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

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二)师生活动:提问--阅读—讨论—归纳

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

第二课时乙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二部分(70页---71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乙烯分子,体会与烷烃结构上的差别。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石油的炼制的过程及其产品的用途,引入新课。

(二)观察乙烯分子结构的特征。1、碳碳双键

2、平面分子

3、键角1200

(三)观察*思考

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发生了什么反应?

2、与甲烷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

实验完成后通过“交流·研讨”,师生共同总结出乙烯的性质

(相应的板书)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

(四)迁移·应用

1、比较乙烯和乙醇的结构差别,若用乙烯制乙醇要利用什么反应?

2、制备一氯乙烷的较好的方法

3、找寻烯烃的通式、通性。

4、认识官能团及官能团异构。

第三课时煤的干馏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三部分(72页---74页);

准备有关环保的材料进行“联想 ...质疑”的讨论

用球棍模型组合苯分子,体会与烷烃、烯烃上的差别。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一)煤的干馏

1、联想 ...质疑

学生提前准备有关环保的材料,讨论:煤的用途有哪些?煤的使用中采取那些措施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的干馏及其产品

阅读讨论为主,见教材P73页表3-2-1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分析煤的干馏产品及其用途,引入下一课题

(二)苯的结构与性质

1、从实验入手首先认识物理性质

(1)冷凝结晶

(2)溶解于酒精

(3)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易燃有黑烟

2、出示分子模型介绍苯的分子结构;

有那些化学键?是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

提出问题:预测苯可能的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后,进入实验

3、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做好记录,确定苯的化学性质;

(1)书P74观察思考的实验,

反应(2)归纳出苯的特殊性质:易取代、难加成、不与KMnO

4

第四课时芳香烃

(一)迁移·应用

1、芳香烃的性质

比较芳香烃与苯的结构与性质的相似与差别

相似性:易取代、难加成

反应

差别:能与KMnO

4

芳香环上的支链引起性质的变化

2、概括...整合

(突出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巩固有机反应类型)

3、处理习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 讲课人;高翠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否定探究式的教法,把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学生实验串联起来,通过化学史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从而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打下了基础。 【教材处理】 苯是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教学过程先复习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再从情境入手,了解苯的发现史,正面向学生展示教学思路,突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实验验证苯的结构,学习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验证、引导探索、理论解释、练习提高 【教学媒体】实验、实物、投影、电脑动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观察实验、分析事实、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烷烃和烯烃的知识引入新课。 区别烯烃烷烃 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只有碳碳单键 通式C H2n C n H2n+2 n 不饱和饱和

特征反应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不与KMnO 4 溶液反应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新的一类烃---苯 【板书】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 一、苯的发现 【投影】视频播放苯的发现史以及苯分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二、苯的结构 【讲述】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各个健角都是120度,碳碳键的健长相等,构成正六边形。苯中碳碳键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现象。 【板书】分子式: C6H6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 结论: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学生实验】验证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溶液,静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结论】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类似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苯不溶于水。【讲述】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课堂练习】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不加催化剂),震荡试管,苯能否和溴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提示;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物,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归纳与小结】通过上述实验结合书本69页,请同学们归纳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 四、苯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创新教案】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第一部分重点从资源利用和需求角度出发,介绍几种常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组成和用途。在介绍主要能源中,重点讲述了根据不同工业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以及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业原理,介绍了常见的产品,这也是现代化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学科思维、绿色化学思想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本节内容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协调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因此,本节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利用。 2.通过对“煤制油”工艺原理的学习,掌握化石能源综合利用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4.通过“媒体教学”“能源标本”“实验演示”“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煤制油”工艺 教具准备

石油裂解

石油裂化和裂解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C,有时甚至高达1000C以上),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生成的裂解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气体,它除了主要含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外,还含有甲烷、乙烷、氢气、硫化氢等。裂解气里烯烃含量比较高。因此,常把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把裂解产物进行分离,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多种原料。这些原料在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定义:裂化 (cracking )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单靠热的作用发生的裂化反应称为热裂化,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叫做 催化裂化。 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r?800r,有时甚至高达i000r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裂解(pyrolysis )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比较复杂,生成的裂解气是成分复杂的混合气体,除主要产品乙烯外,还有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裂解气经净化和分离,就可以得到所需纯度的乙烯、丙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目前,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裂化分类:(1)热裂化:热裂化是在热的作用下(不用催化剂)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炼厂气的一种)、汽油、柴油的过程。热裂化原料通常为原油蒸馏过程得到的重质馏分油或渣油,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副产的重质油[1]。在400?600C,大分子烷烃分裂为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环烷烃分裂为小分子或脱氢转化成芳烃,其侧链较易断裂;芳烃的环很难分裂,主要发生侧链断裂。热裂化气体的特点是甲烷、乙烷-乙烯组分较多;而催化裂化气体中丙烷-丙烯组分、丁烷-丁烯组分较多。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案(2)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石油的成分,石油分馏和裂化、裂解的基本原理。 2.了解煤干馏的原理和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及其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培养资料搜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引言】石油和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都是有机化合物。石油和煤分别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和“工业的粮食”,可见它们的开采、加工和利 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一、石油的炼制 【看书】课本第66页联想质疑下面了解: 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 按物质来看: 2.石油的炼制

【练习1】 1.关于石油的不正确说法是 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 B.石油是主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C.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故可分馏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 2.下列石油制品中,沸点范围最低的是() A.柴油 B.润滑油 C.汽油 D.煤油 3.石油气中主要含有原子数目较多的烷烃。某石油气充分燃烧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该石油气体积的1.2倍,则石油气中一定含有() A.甲烷 B.丁烷 C.戊烷 D.乙烷 4.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w.w.w.k.s.5.u.c.o.m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结,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完成以下题目: (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__位置,以测量___________的温度。 (5)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二、煤的干馏

教学设计doc-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信息化教学设计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化学教研组 XX:杨欢

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一、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将旧教材重新组合的新的体系,将煤与石油分开来研究,从了解工业生产直接进入其重要产品性质学习,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系统而忽略学生认知水平的死板教学,新的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循序渐进地理解,便于进入知识情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对第一节对有机物的学习,引出学生熟知的石油以及常见的一些石油产品;了解石油所含化学成分,知道石油的炼制过程。 ②重点掌握石油产品——乙烯的用途及性质。 2.能力训练 ①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学生自学提出目标和任务,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②记忆能力的培养 石油的成分,石油的炼制过程 ③观察能力的培养 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完成观察与思考练习。 ④对比和联想等思维方法的培养

区分石油气和家用液化气和管道煤气、天然气; 区分乙烯和甲烷进行性质比较 3.德育渗透 ①学习兴趣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本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的联系;二是联系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增强学习信心,形成持久的、稳固的、真正的学习兴趣。 ②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教学中利用归国科学家李四光不畏洋人权威,致力中国石油勘探,开采石油和XX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正是他们的努力奋斗,终于使新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枯竭是指日可待的事。寻找新的能源是可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石油和煤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4.美育渗透 学习石油炼制过程中了解石油的广泛应用,体会人类利用自然的创造之美;利用石油的同时要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对学生进行美与丑的辨证关系教育。 (三)重点:石油的分馏,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新人教版必修一《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word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 料》word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苯是从煤中提练出来的产品。 2.把握乙烯、乙炔和苯的化学性质。把握烷烃与烯、炔烃;芳香烃与烯、炔烃的鉴别方法。 3.利用模型了解乙烯和苯的结构,明白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一差不多原理。从乙烯的性质学会推导乙炔的化学性质。分析苯和烯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烯、苯分子结构的探究,加强观看、归纳、推理等方法技能的训练,把握学习有机物的差不多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乙烯对国家经济进展的作用以及我国乙烯工业近几年的进展势态。 2.通过结构决定性质认识到本质决定表象,表象是本质的表达这一辨证关系。 3.从凯库勒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体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以及烯、炔、苯的要紧化学性质 2.苯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与烯烃的不饱链和异同点 3. 3.烷、烯、炔、苯的鉴别。 教学难点: 1.从乙烯的结构认识烯烃的化学性质以及烯、炔、苯的要紧化学性质 2.苯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与烯烃的不饱链和异同点 3.烷、烯、炔、苯的鉴别。 第一课时乙烯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查阅有关乙烯和苯的资料,1.工业上的乙烯和苯是如何得到的?2.我们家用的日用品中有哪些是利用乙烯和苯为原料制得的?3.全国大型石化企业要紧有哪些?

实验探究(P67):石蜡油高温裂化(分解)实验 【问】 1.烷烃如甲烷遇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会褪色吗? 2.溶液不褪色,能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是甲烷吗? 3.如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不是甲烷吗?是否含有甲烷等烷烃呢? 4.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是否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石蜡油分解的气体燃烧时现象与甲烷等烷烃燃烧的现象是否相同。 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退去; CCl4溶液的红棕色退去; 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分析现象→说明有不同于烷烃的物质生成→引出烯烃。 ***: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烃。属于不饱和烃。 通式:C n H2n (n≥2 )(通过与烷烃结构比较引出) 最简单的烯烃---乙烯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 【学与问】参照课本P67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分子式: C2H4 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 ***: 1.结构特点:碳原子间共价键是双键。键能比一个碳碳单键高,但比两个碳碳单键低。双键中,其中一个较稳固,另一个键比较“脆弱”易断裂。 2.分子空间结构:平面结构。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0 **请你比较一下乙烯与乙烷的结构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复习题

有机(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复习题()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断裂 D.乙烯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的含碳量高 ()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以石油为原料获得的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 C.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它们褪色 ()3、南方往北方长途运水果,将浸有高锰酸钾的硅藻土放在水果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4、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 溴和CCl4 B. 苯和溴苯 C. 硝基苯和水 D. 水和乙酸乙酯 ()5、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

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 能解释下列事实有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6、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 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 ()7、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烯和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反应 ()8、0.5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消耗氯气 A.1mol B.2mol C.2.5mol D.3mol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3Cl+Cl2→CH2Cl2+HCl B.CH2=CH2+HClO→HOCH2—CH2Cl

§3—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1

必修2 §3—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学案导学5min 【板书】 一、石油的炼制乙烯 (提问一阅读一讨论一归纳) 阅读教材,思考石油和煤为什么分别被誉 为工业的血液”和工业的粮食”,了解我国石 油资源及石油炼制、生产、生活中石油产品的 应用,交流研讨填写学案并回答问题。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课件 展示 总结5min 1、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成分 从元素种类来看:碳、氢元素总质量分数量为97%--98% 从物质种类来看:由 含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从状态来看:大部分是液态烃,溶 有少量气态烃、固态烃。 (2)原油的预处理一脱水脱盐:因为含水多,炼制时浪费燃料,含盐多 会腐蚀设备。 (3)石油的分馏:①概念:通过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产物 知识整合

训练建构点评5min 1、在下列各种石油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属于裂化过程的是 (A、分离汽油和煤油 C、十六烷变为辛烷和辛烯 2、石油裂解的目的是() A、以获得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 C、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 B、将重油分离为润滑油等 D、将直链烃变为芳香烃 B、避免炭化结焦 D、除去石油中的含硫杂质 3.关于石油的不正确说法是 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 B.石油是主要由各种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C.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故可分馏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 4.下列石油制品中,沸点范围最低的是( A.柴油 B.润滑油 C.汽油 D.煤油 5.石油气中主要含有碳原子数目少于等于4的烃分子。某石油气充分燃烧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达标 拓展 点评6min 1.2倍,则石油气中一定含有() C.戊烷_________ D.乙烷 1、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最小的燃料是() A、液化气 B、煤油 C、煤饼 I 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B、降低 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3、在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着火。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A、设法 阻止石油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5.在常温常压下将10mL某裂解气中的一种成分与原状况,气体体积变为55mL A.CH 4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该石油气体积的 A.甲烷 B.丁烷 D、木柴 ) B.C2H6 C.C2H4 D.C3H6 6.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 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 D、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70mL氧气混合,点燃使之充分燃烧后, 恢复至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 塞。 w.w.w.k.s.5.u.c.o.m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 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结,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 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 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完成以下题目: ⑴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 号)。 (2)所用的主要仪器 有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 向 (填相同”或相反”。

石油烃类裂解技术发展

石油烃类裂解技术发展 摘要介绍了裂解制乙烯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按介绍石油烃类裂解技术的发展,以及烃类裂解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及国内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裂解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烃类裂解技术发展 引言石油化工是推动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乙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乙烯、丙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制取乙烯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烃类裂解。烃类裂解是指石油烃类(如乙烷、石脑油、瓦斯油等石油化工原料)在高温(750摄氏度以上)作用下分子发生断裂、脱氢、聚合、缩合等反应,生成低分子烷烃、烯烃、炔烃、芳烃以及少量大分子产物的化学过程。因此它是石油化工的基础。。烃类裂解的主要的是制取乙烯,同时可得丙烯、丁二烯和苯、甲苯等产品。20世纪50年代开始,烃类裂解已成为制取乙烯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大型乙烯生产装置都是建立在烃类裂解技术上的。70年代,一套单系列设备的乙烯生产装置的规模最大已达每年700kt,通常则为每年300~600kt。自从烃类裂解制乙烯的大型工业装置诞生后,石油化工即从依附于石油炼制工业的从属地位,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工业,并迅速在化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正文自50年代以来,有关烃类裂解生产技术开发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何扩大裂解原料(如采用价格较廉的重质烃原料),以及获得最大的乙烯产率和付出最少的能量。前者需要有效的除焦方法,后者则应具备先进的供热和热能回收手段。近40年来,先后开发出多种裂解新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类方法:①管式炉裂解;②蓄热炉裂解;③流化床裂解。后者是以小颗粒固体如金属氧化物、砂子、焦炭为载热体,由气化的烃原料和水蒸气使之流态化并进行裂解反应。一般载热体温度在 800°C以上,经反应降温后可靠外加热(烧焦除去积炭)重新升温蓄热并进行循环。属于此类方法的主要工艺有联邦德国鲁奇公司的沙子炉裂解法、巴斯夫公司的焦炭流化床法和美国海湾石油公司的TRC法。 一、早期的蒸汽裂解 工业上蒸汽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制取乙烯、副产品丙烯、丁二烯等低分子烯烃,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轻质芳烃,另外还生成少量重质芳烃。蒸汽裂解是吸热反应,通常在管式加热炉内进行:原料和水蒸气经预热后入加热炉炉管,被加热至750~900℃,发生裂解,进入急冷锅炉,迅速降温,再去急冷器,和深冷分离装置(-100℃以下),先后获得各种裂解产品。 蒸汽裂解是生产乙烯、丙烯等低分子烯烃的主要方法,是强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石油烃裂解装置最初采用天然气中回收的乙烷,丙烷为原料.以乙烷为裂解原料时,可得到大约相当于原料量80%的乙烯产品,其余20%则以副产甲烷,氢气为主,而副产丙烯,碳四及芳烃量甚微.以丙烷为裂解原料时,乙烯收率约降低 50%丙烯收率大幅增加,碳四和芳烃收率也明显上升,故需考虑丙烯和碳四回收利用,但芳烃产量仍较小,一般不具回收利用的价值. 随着烯烃需求的增大,仅以乙烯和丙烷为裂解原料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烯烃的需求,裂解原料 开始向重质化发展.除使用轻质烷烃之外,到20世纪60年代初逐步发展到大量使用石脑油,70年代又将裂解原料扩大到煤油,轻柴油以及重柴油,90年代又扩展到加氢尾油.60年代着手研究开发的重油裂解技术,目前也逐渐走向工业化.随着原料的重质化,乙烯收率相应降

烃类热裂解原理

二、烃类热裂解原理 1. 烃类的热裂解反应 裂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及其变化可以用图 5-1-01作一概括说明。按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图5-1-01所示的反应划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是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 图5-1-01 烃类裂解过程中一些主要产物变化示意图 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二次反应不仅降低了低级烯烃的收率,而且还会因生成的焦或碳堵塞管路及设备,破坏裂解操

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二次反应在烃类热裂解中应设法加以控制。 现将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分述如下。 (1)烷烃热裂解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 ①脱氢反应: R-CH2-CH3<==>R-CH=CH2+H2 ②断链反应: R-CH2-CH2-R’→R-CH=CH2 +R’H 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链的难易,可以从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的大小来判断。一般规律是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分子量大的烷烃比分子量小的容易裂解,所需的裂解温度也就比较低;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最难;带支的C-C键或C-H键,较直链的键能小,因此支链烃容易断链或脱氢;裂解是一个吸热反应,脱氢比断链需供给更多的热量;脱氢为一可逆反应,为使脱氢反应达到较高的平衡转化率,必须采用较高的温度;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则在中央断裂的可能性比在两端断裂的大。

(2)环烷烃热裂解环烷烃热裂解时,发生断链和脱氢反应,生成乙烯、丁烯、丁二烯和芳烃等烃类;带有侧链的环烷烃,首先进行脱烷基反应,长侧链先在 侧链中央的C-C链断裂一直进行到侧链全部与环断裂为止,然后残存的环再进一步裂解,裂解产物可以是 烷烃,也可以是烯烃;五碳环比六碳环稳定,较难断裂;由于拌有脱氢反应,有些碳环,部分转化为芳烃;因此,当裂解原料中环烷烃含量增加时,乙烯收率会下降, 丁二烯、芳烃的收率则会有所增加。 (3)芳烃热裂解芳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烃开环反应,但能进行芳烃脱氢缩合、脱氢烷基化和脱氢反应: 脱氢缩合:如: 继续脱氢缩合生成焦油直至结焦。 断侧链反应,如:

石油的裂解

热裂解 石油热裂解就是以石油烃为原料,利用石油烃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使大分子的烃类发生断链和脱氢等反应,以制取低级烯烃的过程。裂解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目前主要用石脑油、煤油、柴油为原料并向重油发展。在裂解过程中,同时伴随缩合、环化和脱氢等反应。由于所发生的反应很复杂,通常把反应分成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原料变成的目的产物为乙烯、丙烯,这种反应称为一次反应。在第二阶段,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继续反应转化为炔烃、二烯烃、芳烃、环烷烃,甚至最终转化为氢气和焦炭,这种反应称为二次反应。所以裂解产物往往是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影响裂解的基本因素首先是温度和反应的持续时间,还有是烃原料的种类。化工生产中用热裂解的方法,在裂解炉(管式炉或蓄热炉)中,把石油烃变成小分子的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如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和甲苯等。 裂解,或称热解、热裂、热裂解、高温裂解,指无氧气存在下,有机物质的高温分解反应。此类反应常用于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如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裂解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无水裂解:在古代时无水裂解用于将木材转化为木炭,现在可用该法从生物质能或塑料制取液体燃料。 含水热解:如油的蒸汽裂化及由有机废料的热解聚制取轻质原油。真空裂解此外,由于着火时氧气供应通常较少,因而火灾时发生的反应与裂解反应类似。这也是目前研究裂解反应机理和性质的重要原因。

最新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一

第一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 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i.识知与技能目标 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教学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石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 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 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 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二)师生活动:提问--阅读—讨论—归纳 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4.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 江苏省海门中学张丽华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第一部分重点从资源利用和需求角度出发,介绍几种常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组成和用途。在介绍主要能源中,重点讲述了根据不同工业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以及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业原理,介绍了常见的产品,这也是现代化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学科思维、绿色化学思想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本节内容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协调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因此,本节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利用。 2.通过对“煤制油”工艺原理的学习,掌握化石能源综合利用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4.通过“媒体教学”“能源标本”“实验演示”“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导学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导学案 编写人:刘贺梅审核人:张成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掌握乙烯的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和性质的推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乙烯性质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学习难点】: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利用甲烷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乙烯的结构,从而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 【知识链接】:1、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键角。 2、甲烷的化学性质。 【课前活动】:查阅有关乙烯的资料 1 、乙烯在工业上有哪些重要用途。 2、工业上的乙烯是如何得到的。 3、我们日用品中有哪些是利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的。(带样品来给 同学交流展示) 【学习过程】: 科学探究:乙烯的工业来源(阅读教材P67) 分组讨论:①实验中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与烷烃性质相同? ②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与烷烃性质不同? ③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 一. 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1.⑴烯烃是指,是最简单的烯烃。 ⑵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填“小于”、“大于”、“等于”)饱和 烃里的氢原子数的属于不饱和烃。 2. 乙烯中含键,6个原子同一平面上。(空间构型:键 角:120 o) 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 实验式(最简式):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乙烯是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较空气(分子量:28)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入KMnO4溶液现象:。 2.加成反应:: 概念: 乙烯与溴的反应方程式:。 练习:写出下列加成反应方程式。 乙烯与氢气(催化剂、加热) 。 乙烯与氯化氢(催化剂、加热) 。 乙烯与水(催化剂、加热、加压) 。 四.乙烯的用途: ①重要化工原料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水果催熟剂 总结:乙烯、乙烷的性质对比: 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典型例题: 例1、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解析:乙烯能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 知识框架 (二)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i. 识知与技能目标 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 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教学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石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 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 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 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二)师生活动:提问--阅读—讨论—归纳 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练习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1.(2010·原创)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解读:A项乙烯与KMnO4发生氧化反应,褪色;B项溴水中的溴被苯萃取,而使水层接近无色;C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D项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褪色。 答案:B 2.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等。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的最简式相同 D.A和B各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解读:由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可推知A、B两烃的最简式相同,A、B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系物,但1 mol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不一定相等。 答案:C 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化生成环己烷 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 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解读:若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则就不会出现①②④⑤的事实。 ③事实所体现的是不饱和烃的性质,用此不能证明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答案:C 4.100℃时,两种烃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 断正确的是( )

烃类裂解制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08化工一班学号 08206040118 姓名李海生 烃类裂解制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和烃类裂解制乙烯酸性催化剂研究,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类催化剂以及引用较多L酸中心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同时给出了各种催化剂所达到的收率、选择性、反应温度及其它工艺条件.讨论了烃类催化裂解制乙烯的反应机理和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高温、蒸汽和有较多L酸中心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对乙烯收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关键词:烃类裂解乙烯催化剂 裂解反应规律: 按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反应划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显然,二次反应不仅降低低级烯烃的收率,而且生成的碳和焦会堵塞管道和设备,是不希望发生的反应。 烃类裂解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1)链引发——这是裂解反应的开始,烷烃引发主要是断裂C-C键,而对C-H键的引发较小。 (2)链的增长反应一一可分为两种反应,即自由基的分解反应和自由基的夺氢反应。(3)链终止反应—一自由基与自由基结合成分子的反应。 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其产量超过总产量的90%,因而,对其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新材料的应用、过程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倍受关注,不断推出原料适应性强、乙烯收率和热效率高的新型蒸汽裂解炉。目前,石脑油裂解温度已提高到840~860℃,单程小直径炉管裂解温度巳提高到900℃,石脑油裂解单程乙烯收率提高到28%~35%。由于蒸汽裂解法技术已日臻完善,可改进的余地并不大,加上该法反应温度高、所用耐高温合金材料昂贵、耗能高、易结焦、以及原料要求苛刻(轻质原料油),所以近年来,催化工作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用其他新技术生产乙烯的研究,包括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甲烷氧化偶联技术、乙烷氧化脱氢技术、炼厂干气选择氧化技术、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低碳烯烃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乙烯原料资源配置,从天然气到重油(渣油)各种烃类都得到充分利用,并节能降耗,降低乙烯成本,提高乙烯收率。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2.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 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2.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 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3.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教学过程 石油、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石油、煤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例如,从石油中获得乙烯(目前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从石油或煤中获得苯等其他基本化工原料。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探讨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实验探究】石蜡油分解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的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利用该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1.那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相同的性质? 答:①气体不溶于水;②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那些现象证明生成物具有与烷烃不同的性质?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三课时》教案3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引导阅读】:课本P69 一、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碳元素含量与乙烯和烷烃比较 【学与问】:1、按照苯的结构式,你们认为苯可能有哪些成键特点?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成立的? 【实验探究】:1、苯与溴水2、苯与酸性高锰酸钾 【讨论提升】: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科学史话】:阅读课本P71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一一燃烧现象与乙烯、甲烷比较 2、取代反应一一与液溴、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 3、加成反应——难发生——与氢气、氯气的加成反应 【思维拓展】:甲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A.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C.苯的对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液褪色 解析:如果苯分子中是单双键交替的话,它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且其一溴代物、对位二溴代物、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选:D 例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解析: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苯分子中不含有简单的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也不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答案:C 例3、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1)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 ; (3)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 ; (4)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苯;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酒精的是乙烯。 答案:⑴甲苯;(2)苯;(3)甲烷;(4)乙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