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案例

图形的旋转案例
图形的旋转案例

《图形的旋转》教学案例片断设计

刘杏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4页“图形的旋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情景引入

1、电脑出示课本P54图案(如图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案,你觉得这个图案像什么?

生1:像风车。

师: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生操作)

师:其他孩子请注意风车是怎样运动的?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风车在转动

师:这里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

生: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旋转。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二,让学生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

师:在刚才的风车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风车始终是围绕一个点旋转的, 所有的旋转图形都是有一个旋转点的.这个点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心点O.

师:出示钟面,并演示时针分针的转动,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什么方向?

生: 顺时针方向

师:我们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又叫做什么方向?

生:逆时针方向。

师:用手势,比划一下。

师:我们再来看风车绕中心点是什么时针旋转的?

生:顺时针方向旋转;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由这段录像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这是一个公路收费站,出入这里的车辆很多。

生:我发现收费站的“栏杆”在做旋转变换。

师:绕着哪一点做旋转变换?(板书:中心点“O”)

师:当有车辆通过收费站时,栏杆抬起,绕O点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运动?

生:逆时针

师: 车辆通过后栏杆放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绕O点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运动?

生:顺时针运动

师:我们来看一下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度呢?是指哪个角?用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

生:确定角度的方法:看栏杆开始的位置与旋转后所在位置的夹角(板书:角度90度)

师:下面请同学们伸平手臂,假定我们的手臂就是栏杆,肩关节就是旋转点,就在有一辆车要通过收费站,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同学们,收费站里真有大学问,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 第一课时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2011年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们理解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们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探究新知】 1、教师用课件演示讲授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

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学生回答后板书旋转运动的三要素: (1)旋转点 (2)旋转方向 (3)旋转度数 【课堂练习】 通过课堂上做做一做的练习和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练习加强学生们对旋转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对题加强了学生们对今天学习内容的掌握。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 内容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另外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图形的变换是义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个主要内容。“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变换思想。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 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审美意识。 2.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 学语言表述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 角度。 2.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清晰地描述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的过程。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自制图形A、自制图形A及印有图A的方格纸、练习纸题卡、方格纸、多种基本图形、胶水、风车。 课前准备:玩风车,边玩边观察你从玩风车中发现了什么?风车的叶片是怎样动的? (设计意图:课前引入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欣赏风车的制作过程感知旋转三要素 师:喜欢玩风车吗?(喜欢)那,你们想知道风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看完了风车的制作过程,谁来简单说说风车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七年级数学下册52旋转一道图形旋转的典型例题及其变式素材湘教版

一道图形旋转的典型例题及其变式 典例 已知:如图1,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EAF =45°. 求证: BE +FD =EF 分析:可把△ADF 绕点A 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则F ′B =FD ,再证△AF ′E ≌△AFD ,则EF ′=EF ,又E F ′=BE +F ′B =BE +FD 所以,BE +FD =EF . 证明:如图2,把△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ADF ′的位置. ∵AD =AB ,∠DAB =90° ∴点B 与D ′重合 ∵∠ABE +∠ABF ′=180°,∴F ′、B 、E 在一条直线上,即F ′E =BE +DF ∵∠EAF =45°,∴∠BAE +∠DAF =45° ∴∠F ′AB +∠BAE =45°, ∴∠F ′AB =∠FAE =45° 又∵AF =AF ′,AE =AE ,∴△F ′AE ≌△FAE ∴EF =EF ′,∴BE +FD =EF 点拨:本题解题方法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图形的旋转将分散了的条件转化为整体的. 本题为一经典旋转题,它其实是人教课标数学九上课本P64页例题的变式。以本典例为原型的中考题近几年出现很多,下面例举两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变式1 (牡丹江市)已知:正方形ABCD 中,45MAN ∠=,MA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N ,. 当MA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3),易证BM DN MN +=. (1)当M A N ∠绕点A 旋转到BM DN ≠时(如图4),线段BM DN ,和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 (2)当MAN ∠绕点A 旋转到如图5的位置时,线段BM DN ,和MN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 图2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 (1)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2)大风车的转动; (3)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4)正在荡秋千的小孩; (5)汽车上的雨刮器工作时。 【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外,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作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同时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作好准备。 2、问题: 这些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方法是: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转动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并揭示本节的研究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动的本质是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为旋转概念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 (二)抽象归纳,形成概念

1.建立旋转的概念 (1) 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下旋转.单摆上小球位 置由A 转到B ,它绕着哪一个点旋转转动?沿着什么方向(顺时针或逆时 针)?表示旋转的角度是哪个角?转动的角度是什么? 从小孩荡秋千抽象出点的旋转,自然引出旋转的概念,即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rotation ).点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2)①请同学们观察图2,点A ,点B ,线段AB 分别转到了什么位置? ②请找出图2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并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找准旋转过程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并为下面探究旋转的性质作好准备。 2.应用旋转的概念解决问题 (1) 如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的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 旋转角∠ AOB 多少度?你知道∠COD 等于多少度吗? 【设计意图】主要体现了从点的旋转到线的旋转再到图形的旋转的探究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旋转角∠ · · A B O D C 抽象出点的旋 A B (图1) O A B A B 0

图形的旋转及性质

《多边形的旋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过实例观察,了解图形旋转的实质是位置的改变;理解并会确定旋转 角 2、会用尺规,量角器做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并能够理解一个图形旋转前后的对应关系,会利用这一性质进行解题。 4.最终能够完美运用旋转完成综合题的求解。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八数学上册的内容。。本课所展示的正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本课可分为三个环节:欣赏——探索——设计--性质运用 导入阶段,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图案的特点。然后将图案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感知、探索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学情分析: 我校教学设施先进,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图形的变化过程的。充分结合课改讨论与合作,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知识基础上,学生在小学已经有了对旋转的初步认识。所以本课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欣赏图案,感知美。)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课件出示美丽的图案)老师收集的这些图案漂亮吗? 生:漂亮。 师:看了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生1:对称, 生2:里面都有相同的图形。 ……

师:那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我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我也想设计一幅这样漂亮的图案。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新知探索。(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位设计师设计的地毯图案(出示地毯图案),你知道这幅美丽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 生:设计师是先设计出一个图形,然后在这个图形的基础上得到这幅图案的。 师:想一想怎么样在图形A的基础上得到这幅美丽的图案。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生:把图A旋转一下。 (学生汇报完后,电脑演示图案的形成过程。) 引导反思: 师:在“变”中同学们发现了“不变”吗? 生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师:三角形大小没变也就是什么没变? 生3:边的长度没有变。 生2:点O的位置没有变。 师:你关注了这个一直都默默无闻固定不动的中心。 生: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图形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师:你能用手演示一下怎样是顺时针方向吗?(生演示) 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你能演示一下吗? 生:逆时针方向旋转(生演示)。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那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看看你还会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再次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 生:每次都是绕同一个点O旋转,而且O点的位置没变。 它们还都旋转了同样的度数,90度。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敏锐,通过观察不仅发现了图形旋转的方向,还发现了图形旋转的点和度数。那你是怎样判断它的旋转的角度的? 小组讨论,汇报: 生:看看图形的一条边旋转了多少度。 师:现在哪一个小组来具体的说一说你们刚才观察到的过程? 生:图形B是由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

第一讲:图形的旋转 一、旋转的有关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__________,转动的角叫做__________,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__________.(如图) 注意:⑴研究旋转问题应把握三个元素: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一组对应点所构成的旋转角__________. 例1如图,把四边形AOBC绕点O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谁? (2)旋转方向如何? (3)经过旋转,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谁? (4)图中哪个角是旋转角? (5)四边形AOBC与四边形DOEF的形状、大小有何关系? (6) AO与DO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BO与EO呢? (7)∠AOD与∠BO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二、旋转的性质: ①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__________的;(进而得到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②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 ③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等于__________;(若特殊角则得

到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题2: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①试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 ②∠DAE等于多少度? ③△DAE是什么三角形? ④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ABC内一点,若将△ABD经过旋转后到△ACP位置,已知AD=3,BD=4,CD=5,则∠ADB为多少度? 例题3 如图,已知点O和点P ,请按要求作图: (1)画出点P绕点O顺时针旋转45°后的对应点P1;

中考复习之图形的旋转经典题(含答案)-汇总

图形的旋转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其中∠ABC=∠DEB=90°,∠A=45°,∠D=30°,斜边AC=BD=10,若将三角板DEB绕点B逆时针旋转45°得到△D′E′B,则点A在△D′E′B的() A.内部 B.外部 C.边上 D.以上都有可能 2.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 A. B.2 C.3 D.2 3.如图,△ABC中,AB=6,BC=4,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EF,使得AF∥BC,延长BC交AE于点D,则线段CD的长为() A.4 B.5 C.6 D.7 4.规定: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小于周角)后能和自身重合,则称此图形为旋转对称图形.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为60°的是()A.正三角形 B.正方形C.正六边形 D.正十边形 5.下面生活中的实例,不是旋转的是() A.传送带传送货物B.螺旋桨的运动 C.风车风轮的运动D.自行车车轮的运动 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将正方形ABCD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的在x轴上滚动,当点A第三次回到x轴上时,点A运动的路线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和为() 6题 7题 9题 A.π+πB.2π+2 C.3π+3π D.6π+6 7.(2016?松北区模拟)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2∠D=100°,则∠α的度数是() A.50°B.60°C.40°D.30° 8.一个菱形绕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A.360° B.270° C.180° D.90°

教学设计_图形的旋转

《图形得旋转》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本节课得目标定位就是: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得旋转?探索它得基本性质:一个图形与它经过旋转所得到得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別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得角相等(参见例6 5)。 对于本节中得旋转,只学习“在同一平面内旋转",不学习“空间立体”得旋转. 【教学目标】 1、观察具体事例认识平面图形得旋转,能找出旋转中心、旋转角。 2、探索图形旋转得基本性质,提髙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与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够辨别简单得旋转图得实质,会用旋转得基本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就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得平移与旋转》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旋转得左义,旋转得性质及其应用。它就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基础上学习得又一种图形得基本变换,不仅为本章后继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图形变化得简单应用》做好准备,也为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圆》、《圆柱与圆锥》等奠左必须得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得作用,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研究问题得方法,解决问题得运动变化得数学思想, 让学生体会变化中得不变量,以及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得化归思想。 鉴于以上分析确泄本节课得教学重点为:探索旋转得基本要素与基本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空间观念已经初步形成,但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包括中心对称图形等其她变换得空间观念有待于进一步得发展与提髙,所以探究旋转得基本性质将成为本节课得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中要通过操作与想象,让学生亲身经历与充分体验图形之间转换得过程,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机会,同时渗透动态观察图形得思维意识。 教法:按照学生得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为主线"得指导思想,采用实验观察法、探究式得教学方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得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学法指导得自主性与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交流一归纳一应用”

图形的旋转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P ′C D B A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一) 一、简介: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是以省级课题《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五步教学》为蓝本来设计的。“五步教学法”以“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五步组成,就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学后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引入新课:运用课件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车、旋转的钟面、飞驰的车轮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现象用一个动词进行概括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借助课件,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的的引入课堂中,又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知道旋转的性质,会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认识,知道这节课即将学习哪些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无的放矢。学习目标是属于课前预设性目标,是学生对这堂课的一个浅性认识阶段。) 3、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 难点:理解并运用旋转的性质 (设计说明: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确定旋转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性质的运用。在“五步教学”中,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这些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就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预习p56——57页归纳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约4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体会旋转过程,形成旋转概念的感性认识。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旋转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旋转到 △CBP ′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旋转方向为_______。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基础典型练习题(整理含答案)

《图形的旋转》基础典型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 A.坐在摩天轮里的小朋友B.正在走动的时针 C.骑自行车的人D.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 2.在10分钟的时间内,分针转过的角度是() A.15°B.30°C.15°D.30° 3.在10分钟的时间内,时钟的时针旋转过的角度是() A.5°B.10°C.15°D.30° 4.等边三角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周,可与原图形重合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5.在图形的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形上的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B.图形上的每一点转动的角度都相同 C.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旋转前和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6.有一种平面图形,它绕着中心旋转,不论旋转多少度,?所得到的图形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你觉得它可能是() A.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正方形D.圆 二、填空题(7题4分,11题5分,其余每题3分,共18分) 7.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________,它们的对应线段_______,?对应角________,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 8.一架风车有分布均匀的四个叶片,旋转一周可与原来的位置重合______次. 9.如图所示,图①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可得到图_________. 10.如上图所示,图①按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_______度可得图③.

11.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B=5cm,BC=3cm,?把这个三角形在平面内绕点C逆时针旋转60°至△A′B′C′,那么AA′的长度是______cm.(?不取近似值)三、作图题(每题6分,共18分) 12.如图所示,△ABC绕点A旋转后,点B与点D?重合,?作出旋转后的三角形ADE. 13.把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45°后,变为正方形A′B?′C′D′,作出上述图形. 14.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操作人员用Flash设计出的美丽图案,?试把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四、解答题(6分) 15.如图所示,①图怎样变化可成②图呢?请你分析变化过程.

九年级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3章《图形的旋转》第一节内容。现在我就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学情分析、教学要求及目标、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承前: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旋转特点的事物,进而探索其性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 启后:同时“图形的旋转”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隐含着重要的变换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会更完整。它不仅为本章后续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而且也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过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对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也有一定感受,这些都为新课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经验。首先,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对钟表,车轮等旋转图形或事物并不陌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操作技能,其次,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这是本节课开展探究活动的有利因素。再次,学生乐于亲身经历,在体验和探究中去学习。只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仍相对薄弱,学习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探究活动受阻,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再认识,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图形的旋转变 换是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所决定的,探索和发现旋转图形的基本性质;

《平移与旋转》案例分析

《平移和旋转》案例分析 一、教材实施背景与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两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平移与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却无处不在。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尽可能选取学生熟悉的、丰富有趣的生活实例,同时注意突出所选事例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抓住特征并达到初步感知的效果。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 在设计本节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用书,并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课件信息。明确了平移与旋转的初步定义既: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把动手操作和情境的创设放在了首位,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活动经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现就将《平移和旋转》案例呈现如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在运动的,例如:人在行走、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 它们在运动。 2、下面我么来看几段动画。(播课件动画)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不一样) 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 4、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要求:学生说分为几类并说理由 (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还有谁愿意说一说?)注意:多找两个说一说 5、师:(1)象火车、电梯、缆车这样朝着一定的方向平平的、直直的运动,我 们可以说它们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板书: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象 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平移”; (2)象风扇的叶片、螺旋桨、钟摆这样绕着一个点转动的(板书:绕着一个点转动)我们称为“旋转”。 6、游戏:请同学们起立,听老师的口令:全体向右转 提问:这个运动方式是什么? 全体向左转,这个运动方式是什么? 象这样绕着一个点有角度的转动也是旋转。(板书:有角度) 7、日常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随处可见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提问: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8、想一想你能运用手中的学具用动作来表现平移或旋转吗? (二)、教学新知平移距离 1、明确平移,必须方向一致

八年级数学图像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点经典例题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考纲传真】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察考点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旋转,并探索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复习考纲】 1.探索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内涵. 2.掌握平移、旋转的画图步骤和方法,掌握图形在坐标轴上的平移和旋转. 【考点梳理】 一、平移定义和规律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注意: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2)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关键:(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

形的位置); (2)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典题探究】 【例1】、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 ) ①时针运行的过程;②火箭升空的过程;③地球自转的过程;④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2】、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例3】、下列图形经过平移后恰好可以与原图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梯形 D 、都有可能 【例4】、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 、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 、图形上任意两点连线的长度不变 【例5】、有关图形旋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B 、图形上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 A B C D

第23章旋转全章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图形的旋转及其有关概念:包括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图形旋转的有关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旋转,设计图案.中心对称及其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及性质:包括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都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关系并应用;再通过几何操作题的练习,掌握课题学习中图案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几何,?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复习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从中归纳出“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等重要性质,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复习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分析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出现不同的效果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 (4)复习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通过知识迁移讲授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有关内容,并附加练习巩固这个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钟玉萍

《图形的旋转》 瑞金市宝钢希望小学钟玉萍 ◆教学内容: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例1、例2。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在四年级有进一步学习了平移和对称,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旋转的特征及性质。能够运 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 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助学单、钟面、风车、扇子、小棒、学具袋、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反馈课前实践单 一、情景驱动,激趣导入。(3分钟) 1、谈话:孩子们,这是哪儿?(课件出示一张倒着放的“瑞金主要景点的组合图片”) 预设:学生侧着头看图片,教师及时捕捉生成 谈话:照片这样放着,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侧着头看很吃力;侧着头看还是看不清了,我建议把图片旋转一下 (课件演示照片旋转过程)学生简单介绍图片中的景点。 谈话:在今天这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将有机会在五一假期和老师一起开启在瑞金 的红色、绿色、古色之旅。 2、谈话:回顾看照片过程,我们头和照片都在做什么运动?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旋转》。(板书: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把倒着照片旋转变换,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和经验。同时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课堂气氛迅速升温,又潜移默化渗透了瑞金的三色文化。】 二、唤醒原型,大胆猜想。(3分钟) 4、谈话: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旋转现象呢?

《旋转》导学案(全章)

课题:23.1图形的旋转(1) 【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3、利用性质解 决相关问题。 把一个平面图形_平面内某一点O ______________ 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 点 0 叫做 __________ ,转动的角叫做 __________ 。因此,旋转的决定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_ 、剖析展示 1. 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 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⑵经过20 分,分针旋转了 ___________ . 2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 OAB ,它绕0点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得到△ 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 转角 2)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L ,请你画出△ABC 关于L 的对称图形A A 'B'C 是 ___________ 2 )经过旋转,点 A 、B 分别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厶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厶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 虫ACE 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旋转了 _______ 度.(3)如果M 是AB 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 旋转后,点M 转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自学教材P60探究,总结归纳旋转的性质。 3)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4) 总结:(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 )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 加勺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 些性质.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旋转性质的应用 课本p61练习2. 3.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学习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 、归纳点拨 2、预习探究 B 1、引入导学 1)将如图所示 点B 的对应点为点 的四边形ABCD 平移, D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ED c E

图形的旋转教学案例

3.1图形的旋转教学案例(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形的旋转相关概念,知道图形的旋转性质,掌握利用性质作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体会旋转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认识旋转,知道图形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的理解及利用性质来解决作图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1、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图形的旋转》。 2、图形的旋转是图形变换的第三种基本形式。它是我们认识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数学证明和推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旋转而建立的几何变换的意识更可帮助我们用运动的观点认识图形,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简明、清晰。图形的旋转是图形的平移和翻转的延续,也是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 本节通过“三案六环节”的模式展开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1、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探究,得出图形的旋转概念和性质。 2、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物体模型,经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探究,动手操作,理解图形旋转的性质,学会图形的旋转的画法。 3、采用自学辅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案例解说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自学检测: 1、图形的旋转概念:,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的角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1 图形的旋转 【课标要求】 ⒈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 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⒉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⒊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⒈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中的有关问题。 ⒉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 ⒊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教学重点】 ⒈旋转图形的性质 ⒉旋转图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 旋转图形的画法 【教学思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旋转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再通过观察,从而得出旋转图形的性质,最后通过画旋转图形,让学生掌握作图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旋转图形性质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以下情境:游乐场里的摩天轮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钟摆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摆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投放生活中的旋转实例) 提出问题:⑴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⑵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二、探索活动一 ⒈将一块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CB的位置 问题: 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⒉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位置。 问题:度量∠AOA`、∠BOB`、∠COC`的度数,线段AO与A`O、BO与 B`O、CO与C`O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旋转全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三章旋转全章教案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图形的旋转及其有关概念:包括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图形旋转的有关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旋转,设计图案.中心对称及其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及性质:包括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都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关系并应用;再通过几何操作题的练习,掌握课题学习中图案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几何,?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归纳出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复习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从中归纳出“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等重要性质,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复习图形的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性质,分析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出现不同的效果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 (4)复习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通过知识迁移讲授中心对称图形和对称中心的有关内容,并附加练习巩固这个内容.

旋转 典型例题(精品解析)

典型例题一 例 如图,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ABC ?顺时针旋转45°,画出图形. 分析 当旋转中心O 在图形之外时,O 是一个孤立的点,没有从O 出发的线段或射线作参照,就无法确定旋转的角度,因此,首先还须将O 与图形上的某点(或某些点)连结起来. 解 如图,连结OA 、OB 、OC .将这三条线段绕O 点分别顺时针旋转45°,得C O B O A O '''、、,则C B A '''?就是按题目要求得到的旋转后的图形. 说明: 图形旋转后的效果有时不像平移那样直观,画图出现错误时可能不易发现,因此画图时要特别细心. 典型例题二 例 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正方形内的一点,把AED ?绕着点A 按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回答: (1)图中有哪些等线段和等角? (2)哪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都一样? 分析 一个图形绕它的对称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后,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本例中可以发现AD 旋转90°后,刚好与AB 重合,于是将AE 旋转90°到E A '的位置,使?='∠90E EA ,确定点E ',连E B ',则E AB '?就是ADE ?按要求旋转的三角形.(1)(2)中,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可确定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以及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答案 (1)相等的线段有:E B DE E A AE CD BC AB AD '='====,,.相等的角有:E E E AB ADE E BA DAE '∠=∠'∠=∠'∠=∠,,.

(2)ADE ?与E AB '?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 典型例题三 例 如图,把一块砖ABCD 直立于地面上,然后将其轻轻推倒.在这个过程中,A 点保持不动,四边形ABCD 旋转到B C D A '''位置. (1)指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旋转中心,并说出旋转的角度是多大? (2)指出图中的对应线段. 分析(1)由于四边形B C D A '''是由四边形ADCB 旋转得到的,A 点保持不动,所以A 是旋转中心.又由于D A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AB AD ⊥,所以旋转的角度是90°.(2)由于D C B A ,,,的对应点分别是D C B A ''',,,,所以不难找出图中的对应线段. 答案 (1)A 是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是90°. (2)CD BC AD AB ,,,的对应线段分别是D C C B D A B A '''''',,,. 典型例题四 例 (1)把长方形ABCD 绕着顶点A 逆时针旋转60°.如图. (2)把长方形ABCD 绕着长方形内一点P 逆时针旋转60°. 解 (1)①AB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到B A '位置,.,60AB B A AB B ='?='∠ ②连结AC ,作.,60AC C A AC C ='?='∠ ③作.,60AD D A AD D ='?='∠ 连结B C C D '''',,则四边形D C B A '''是四边形ABC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的图形. (2)①连结AP ,作?='∠60PA A ,使.AP P A =' ②用同样的方法作出D C B '''、、,连结A D D C C B 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