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八章缺氧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八章缺氧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八章缺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

内容提要:

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本章为第八章缺氧。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八章缺氧

1、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

2、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3、缺氧时器官功能和代谢变化

(三)任务实施

任务一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

?概念: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引起的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

?常用的血氧指标

1、血氧分压

(1)概念: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O2产生的张力(血氧张力)。

(2)正常值:PaO2100 mmHg

PvO240 mmHg

(3)影响因素:①吸入气氧分压②呼吸功能:肺通气、肺换气、通气/血流比③动-静脉血分流。

2、血氧容量

(1)概念:氧分压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温度38℃,在体外100ml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数。

血氧容量反映单位容积血液最大携氧量

(2)正常值:20 ml/dl

(3)影响因素:取决于血红蛋白(Hb)的质与量。

3、血氧含量

(1)概念: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氧。

(2)正常值:动脉血氧含量(CaO2)19 ml/dl

静脉血氧含量(CvO2)14 ml/dl

(3)影响因素:取决于氧分压与氧容量。

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1)概念: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的摄氧能量。

(2)正常值:5ml/dl 。

(3)影响因素:①PaO2②细胞利用氧的能力③ Hb和氧的亲合力。

5、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1)概念:指血液中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即血氧饱和度。

(2)正常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约95%~98%

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约70%~75%。

(3)影响因素:取决于氧分压及Hb与氧的亲和力。

6、P50

(1)概念: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

(2)正常值:正常为26~27 mmHg 。

(3)影响因素:①P50 ↑表示Hb与O2的亲和力↓②P50 ↓表示Hb与O2的亲和力↑。

任务二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1、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

主要指氧分压过低,氧含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

(1)原因:①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如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或通风不良的坑道、矿井中作业和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等。②外呼吸功能障碍由于肺通气和换气障碍所引起。③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房间隔缺损导致左右分流,使未经氧合的静脉血直接流入动脉,导致动脉血氧分压过低。

(2)血氧变化特点: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

2、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

由血红蛋白的质和量发生变化,使血氧容量减少,血氧含量降低。

(1)原因:①血红蛋白量的减少,见于各类贫血。②血红蛋白发生质的改变,

形成许多变性血红蛋白。?CO中毒: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10倍,只要吸入少量的CO就可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CO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使2,3-DPG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更加重组织的缺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苯胺等中毒时,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引起血氧含量降低。

(2)血氧变化特点:

因吸入气体中氧分压和呼吸功能正常,所以动脉血氧分压是正常的;因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故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下降。

3、循环性缺氧(低血流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是指因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由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缺氧为缺血性缺氧;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缺氧为淤血性缺氧。

(1)原因:①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见于心力衰竭、休克等。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动脉硬化,脉管炎、血栓形成、血管栓塞等。

(2)血氧变化的特点:

本型缺氧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正常;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使组织过多从血液中摄取氧,所以静脉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均下降,动-静脉氧差增大,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而出现发绀。

4、组织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生物氧化功能障碍,使组织、细胞利用氧能力降低引起的缺氧。

(1)原因:①组织中毒某些毒物或氰化物中毒影响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使呼吸连中断,生物氧化过程不能进行。②维生素缺乏维生素是构成体内许多氧化酶的原料,当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体内氧化酶合成减少,影响生物氧化过程的进行。

(2)血氧变化特点:本型缺氧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容量和血氧饱和度正常;由于组织不能充分利用氧使静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容量和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动-静脉氧差缩小。因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高于正常,病人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或玫瑰红色。

任务三缺氧时器官功能和代谢变化

1、呼吸系统变化

轻度缺氧,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呼吸运动的增强,增加了肺通气量;由于吸气时胸腔负压加大,促进上下腔静脉回流,从而增加了肺血流量,使氧的摄取和运输增加。

严重缺氧,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减弱,最后病人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循环系统变化

缺氧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类分泌增多,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呼吸的深快,胸廓运动及心脏活动增强,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增强。另外,血流的重新分配,保证了心脑的供养。持续而严重的缺氧,影响心肌的能量代谢,ATP生成减少,使局部酸中毒,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心收缩力减弱。

3、血液系统变化

(1)红细胞增多。急性缺氧时,因腹腔器官血管收缩,使腹腔血液进入体循环,增加血内红细胞数目。慢性缺氧时,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促进骨髓造血,红细胞产生增多。使血液携氧能力增强,对缺氧有一定代偿意义。

(2)氧离曲线右移缺氧时红细胞内糖酵解增强,其中间代谢产物2,3-DPG 增多;同时血液PH值降低。这些因素可使氧离曲线右移,使组织能从血液中摄取更多的氧。

(3)还原血蛋白增多。当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皮肤、粘膜呈紫蓝色,称为发绀。

3、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缺氧时,特别是急性缺氧时,病人表现为兴奋、判断力降低,运动不协调、头痛乏力等。慢性缺氧时,表现为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精神抑郁等。严重缺氧可导致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此外,急性严重缺氧还可以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脑细胞肿胀和脑间质水肿。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压迫血管,可加重脑的缺氧。

4、代谢和组织细胞变化

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偿适应变化比较缓慢。急性缺氧时,这些变化不明显。慢性缺氧时,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氧化还原酶活性增强,增加组织利用氧的能力;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可提高肌肉的贮氧量。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和毛细血管网开放,缩短了氧的弥散距离。所有这些变化都增加了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严重缺氧时,有氧氧化减弱,ATP生成不足,组织糖酵解增强,乳酸产生增多,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使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

(四)任务点评

以学生掌握程度为依据,进行结果评价。任务完成好的学生,加平时积分1分。(五)小结

本章介绍了缺氧的概念、常见的血氧指标及临床意义、缺氧的类型和缺氧时机体机能和代谢的变化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缺氧的概念,什么是乏氧性缺氧、引起乏氧性缺氧的原因、乏氧性缺氧时血氧指标的变化等。理解常用血氧指标及临床意义;理解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概念、原因、血氧指标的变化。另外,了解缺氧时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

(六)课后作业

1、简述四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2、严重缺氧时有哪些因素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七)教学后记

适当简化理论阐述,结合临床进行病案讨论,将抽象的微观过程形象化,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学会用所学的基本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 2.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身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生物、理化、营养、遗传、先天、免疫、心理和社会) 4.完全康复:又称痊愈,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正常。 5.活检:是指通过局部切取,钳取、细针穿刺等手术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6.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7.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于受到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 的过程。 8.机化: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 过程称为机化。 9.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10.坏疽:是指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坏死组织呈黑或黑褐色等特殊颜色改变。 11.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12.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 蓄积。 13.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14.梗死:动脉血流供应中断且不能建立有效侧支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15.栓塞:循环血液中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16.充血:广义的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含血量增多,包括充血和淤血。通常说的充血是指因动脉输 人血量过多引起的器官或局部组织内含血量增多。 17.淤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性缺氧 实验目的:① 复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呼吸、唇尾颜色及死亡时间等机体功能变化。 ② 加深对缺氧分类和缺氧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缺氧特点的理解。 ③ 了解常见类型缺氧的解救办法。 实验步骤:一、低张性缺氧 成年小白鼠 3 只,新生鼠一只分别标号1~4,做以下处理: 1 号鼠腹腔注射一定量0.1ml/10g 乌拉坦。 2 号鼠腹腔注射等量0.05ml/10g/ 可拉明。 3、 4 号不做任何处理。 2、上述处理之后将1~4 号老鼠同时放入等容积的广口瓶中,并盖好瓶塞,同时 用导管把四个广口瓶连通。 3、观察计时,并五分钟观察记录一次。直至成年鼠全部死亡。 4、解剖死亡小鼠尸体,并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二、等张性缺氧 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① 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② 用吸管吸取适量甲酸加入试管中,再吸取适量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塞紧瓶 塞,并加热。仔细观察小鼠的变化并记录。 ③ 待小鼠死亡后,取出小鼠,并解剖小鼠尸体,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①取成年健康小白鼠一只,观察其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射适量 0.3ml/20g 亚硝酸钠。 ②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待其死亡后,解剖小鼠尸体,观察并记录 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一、低张性缺氧 (1) 一般状况唇尾颜色呼吸频率存活时间肝脏颜色 次 /min 乌拉坦活泼发绀9868min52s鲜红 可拉明活泼发紫9816min40s深暗红色 成年空白活泼发紫9857min54s暗红色 新生空白活泼存活 Co 中毒活泼苍白色982min39s樱桃红 亚硝酸钠活泼青紫996min45s咖啡色 (2)成年空白鼠实验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试题

Chap0: 绪论 1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D A. 病理反应 B. 病理表现 C. 病理障碍 D. 病理过程 E. 病理状态2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E A. 临床观察 B. 形态学观察 C. 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D.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E. 动物实验 3疾病概论主要论述C A.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B.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C.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D.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4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 A. 动物实验研究 B. 推理判断 C. 临床实验研究 D. 流行病学调查 E. 临床观察病人5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D A.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B. 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C. 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D.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E.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6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E A. 细胞病理学 B. 器官病理学 C. 医学生理学 D. 疾病病理学 E. 实验病理学7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C A. 诊断疾病 B. 揭示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C. 揭示疾病本质,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D.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过程 E. 探索疾病治疗的手段 8病理生理学是E A. 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B. 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 C. 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D. 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E.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9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E A. 19世纪前叶 B. 19世纪中叶 C. 20世纪中叶 D. 20世纪前叶 E. 19世纪后叶10病理生理学是研究C A.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 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 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4)病理学--第十章 缺氧(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2013)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缺氧 1.何谓血氧分压(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静脉血氧分压(PvO2)的正常值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血氧分压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约为100mmHg(13.3kPa),主要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值约为40mmHg(5.33kPa),主要取决于组织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2.何谓血氧容量(CO2max)?它的正常值是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何谓血氧含量(CO2)?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的正常值多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什么?何谓低氧血症? 答:血氧容量是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正常值约为20ml/dl,主要取决于Hb的质(与氧结合的能力)和量。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主要是Hb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极小量溶解于血浆中的氧,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CaO2)正常值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约为14ml/dl。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能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3.何谓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多少? 答:血氧饱和度(SO2)是指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5%~97%;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为75%。 4.何谓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缺氧是指任何原因使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而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可将缺氧分为以下4种类型: ①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 ②血液性缺氧(或称等张性缺氧或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③循环性缺氧(或称低动力性缺氧)(可分为缺血性缺氧和瘀血性缺氧) ④组织性缺氧 5.何谓乏氧性缺氧?血氧会发生哪些变化?皮肤黏膜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与乏氧性缺氧发生有关的原因和机制有哪些?何谓发绀? 答:乏氧性缺氧(或称低张性缺氧)是指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CaO2降低,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血氧变化特点: ①PaO2降低;②CaO2降低;③SaO2降低; ④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急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慢性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可变化不显著,CO2MAX正常或略增高。 ⑤当毛细血管中氧合Hb浓度减少,脱氧Hb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dl)时,皮肤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核黄疸 2.原发综合征 3.裂体细胞 4.原位癌 5.缺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适应在形态上表现出 、 、 、 。 2.引起淤血的原因有 、 和 。 3.深部脓肿出现一个开口的排脓管道,称为 ;若出现2个开口且相通的排脓管道则称为 。 的计算公式为AG ,其正常值 。当该值大于 时,可诊断 。 5.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有 、 、 。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 、 。 7.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 、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某男,60岁,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直径3cm 大小边缘隆起的溃疡,你认为确诊的方法是:

( ) A.细胞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线钡餐检查 D.大便化验 E.胃液分析 2.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主要发生于: ( ) A.脾、肾、肺 B.心、肝、肾 C.心、肺、脾 D.肝、肾、脾 E.肾、肺、脾 3.血栓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 A.血栓吸收 B.血栓愈合 C.血栓再通 D.血栓软化 E.血栓机化 4.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A.变性、坏死、渗出 B.变性、渗出、增生 C.变性、渗出、再生 D.变质、渗出、增生 E.变质、渗出、化生 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 ( ) A.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B.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C.支气管壁瘢痕形成 D.软骨萎缩、钙化或骨化 E.杯状细胞、粘液腺体增生、肥大,浆液腺粘液化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2任务答案001-005

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原病理学)02任务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缺氧是由于( A )。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2.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 )。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3.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C )。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4. 血液性缺氧时( D )。 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 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E.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5.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D )。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 6.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B )。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 7.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 )。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8. 属于发热的是( E )。

D. 中暑 E. 伤寒 9. 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 )。 A. 产EP细胞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骨骼肌 D. 皮肤血管 E. 汗腺 10.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D )。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 11.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C )。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12.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A )。 A. 干扰素 B. PGE C. cAmp D. 脂皮质蛋白-1 E. 精氨酸加压素AA 13. 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是( A )。 A. 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B. 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C. 巨噬细胞增生 D. 缺损周围收缩 E. 缺损的原组织细胞分裂增生 14.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B )。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15. 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 )。 A. 白细胞渗出 B. 分解代谢亢进 C. 局部酸中毒 D. 分子浓度增高 E. 炎症介质形成 16.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胸膜炎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 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缺氧》(A卷)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25题,合计分。) 1. 缺氧的概念是 A.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 B.血氧含量过低 C.血氧分压降低 D.血氧容量降低 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2. 低氧血症是指 A.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氧容量低于正常 C.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D.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3. 组织供氧量取决于 和氧容量 和肺换气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 E.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E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4.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能力 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C.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 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C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5. 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与总O2量的比值 与O2结合的百分数 和未结合的O2的Hb的比值 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的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6.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温度 B.血氧分压 C.血液二氧化碳分压 D.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E.血液pH值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7. PaO2取决于 A.血氧容量 B.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C.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血氧饱和度 E.血氧含量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B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8. 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 的量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专业代码077704或100104)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坚持四项基础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二)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坚实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理论基础、基本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病理诊断。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 (四)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学习半年,科学研究、专业实践(包括教学和临床实践)和撰写论文两年半。在职硕士研究生根据具体情况可相应延长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肿瘤分子病理研究与临床 (二)急性肺损伤发病及其内源性修复机制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二)学分要求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必修课≥70分计学分,选修课≥60分计学分。专业课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等工作统筹安排,第五学期末修完全部学分。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 1.教材: (1)病理学: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病理学:周庚寅主编,科学出版社,英文版 (3)高级病理生理学:杨惠玲主编,科学出版社 (4)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5)组织病理学技术:李甘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2.著作与期刊: (1)中华外科病理学:武忠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病理学杂志:吴秉铨主编,中华医学会主办

病理学-缺氧-试卷与答案

2018-2019 学年(春)季学期 2018 级临床医学专业《缺氧》( A 卷)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 25题,合计 100.0 分。) 1. 缺氧的概念是 A. 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 B. 血氧含量过低 C. 血氧分压降低 D. 血氧容量降低 E. 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E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2. 低氧血症是指 A. 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B. 血氧容量低于正常 C. 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D. 血氧饱和度降低 E. 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C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3. 组织供氧量取决于 A. PaO2和氧容量 B. PA02和肺换气功能 C. 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 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 E. 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流量 4.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02的结合能力 B.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C. 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

E. 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 5ml/dl 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C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5. 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 血液中溶解的 02量与总 02量的比值 B. Hb与02结合的百分数 C. HbO2和未结合的02的Hb的比值 D. 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 未结合的0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考生答案:参考答案: B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6.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血液温度 B. 血氧分压 C.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 D.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 E. 血液pH值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B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7. Pa02 取决于 A. 血氧容量 B. 吸入气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C. 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D. 血氧饱和度 E. 血氧含量 8. 下列哪项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 A. Hb 的量 B. 血液的携氧能力 C. 吸入气氧分压 D. 外呼吸功能 E. 内呼吸状况考生答案: 参考答案: E 得分: 0 分(此题满分: 4 分) 9. 反映组织摄氧量的指标是 A. 动脉血氧含量 B. 静脉血氧含量

郑大《病理生理学》缺氧

、反映组织利用氧多少的指标是D A、动脉血氧含量 B、静脉血氧含量 C、静脉血氧饱和度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2、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 6.0kPa(45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A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组织性缺氧 D、循环性缺氧 3、缺氧时使冠状动脉扩张的最重要的物质是B A、乳酸 B、腺苷 C、PGl2 D、儿茶酚胺 4、氰化物中毒时最具特征的血氧变化是D A、氧容量降低 B、静脉血氧含量降低 C、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5、PaO2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B A、10.0kPa(75mmHg) B、8.0kPa(60mmHg) C、6.7kPa(50mmHg) D、5.33kPa(40mmHg)

正确错误 、剧烈运动引起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特点为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正确错误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骨髓造血加强。√ 正确错误 、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内 正确错误 低张性缺氧的血氧变化是动脉血氧含量、 正确错误 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C: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

D:血液氧含量过低 E:血液氧容量降低 标准答案:C 2.[1分]低张性缺氧主要血气特点是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C: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E: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标准答案:E 3.[1分]等张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E:血氧含量正常 标准答案:A 4.[1分]低氧血症是指 A:血液氧分压低于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 C:血液氧含量低于正常 D: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 E:血液氧容量低于正常 标准答案:B 5.[1分]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A: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 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标准答案:B 6.[1分]血氧饱和度一般是指 A:血液中溶解的O2量和总O2量的比值 B:Hb结合的O2量和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的比值 C:HbO2和未结合O2的Hb的比值 D:HbO2和Hb总量的比值 E:未结合O2的Hb量和Hb总量的比值 标准答案:B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A1 交卷时间:2019-05-21 00:10:48 一、单选题 1.(4分)引起肺气肿的因素不包括(遗传性a1-抗胰蛋白酶缺乏) 2.(4分)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细胞浆的改变) 3.(4分)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瓣膜赘生物牢固相连) 4.(4分)细菌性痢疾一般是何种性质的炎症(纤维素性炎) 5.(4分)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6.(4分)在大叶性肺炎中的哪一期可见铁锈色痰(红色肝样变期) 7.(4分)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的主要细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8.(4分)急性肾盂肾炎属于(化脓性炎) 9.(4分)心肌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心肌前负荷长期过重) 10.(4分)休克I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11.(4分)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素) 12.(4分)高热患者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 13.(4分)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肿瘤由合体细胞样和细胞滋养层样细胞构成) 14.(4分)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PaCO2增高使脑血管舒张和脑细胞内酸中毒) 15.(4分)液化性坏死常发生在(脑和胰) 16.(4分)细菌进入血中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之为(败血症) 17.(4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易发生的缺氧(低张性缺氧) 18.(4分)以下关于发热的说法,错误的是(中暑不属于过热) 19.(4分)DIC时引起休克的机制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微血栓阻塞循环通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肌损伤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而外周阻力降低) 20.(4分)严重的胸腔积液可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 21.(4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胃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22.(4分)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定向游走) 23.(4分)下列哪一项不是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平卧时心指数增加) 24.(4分)肝性脑病时氨清除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三羧酸循环障碍) 25.(4分)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可发生于心肌细胞)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A2 交卷时间:2019-05-21 22:34:46 一、单选题 1.(4分)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 2.(4分)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节) 3.(4分)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风湿小结) 4.(4分)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是(巨噬细胞) 5.(4分)以下对出血性梗死形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先动脉阻塞,继而发生静脉淤血) 6.(4分)以下哪种不属于风湿病变(化脓性关节炎) 7.(4分)诊断肉瘤的主要依据是(恶性肿瘤细胞弥漫性分布,并与间质分界不清) 8.(4分)DIC的主要特征是(凝血功能失常) 9.(4分)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底膜仍完整)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绪论与应激 一、填空题 1、病理学的三个层面:、、; (病因学、发病学、病理变化) 2、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在、、和处于完好状态。 3、亚健康的三类情况:、、和。 (身心轻度失调、潜临床状态、前临床状态) 4、关于遗传性因素与疾病,单基因决定的称为;多基因影响的称为。 5、疾病发展的四个期为、、 和。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 6、传统临床死亡判定的标志是:和 传统死亡的三个阶段:、 和。 7、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强烈兴奋的两条轴分别是: 和。

其分泌相应的激素是和。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糖皮质激素) 8、劣性应激最终导致机体内怀镜紊乱和疾病,Selye将其称之 为。并将其分为三个期:分别为:、 和。 (全身适应综合征; GAS可分为三个期: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9、常在重伤、大手术、重病等情况下出现的表现为胃粘膜糜烂、出血等主要病变,被称为。 二、选择题: A型题 1、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理、化因素 B、生物因素C、遗传与先天因素 D、营养因素E、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2、与现代护理模式相适应的医学模式是: A、神灵医学模式 B、经验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下列哪种疾病通常经历疾病的四个期较典型 A、自身免疫疾病B、慢性疾病C、恶性肿瘤D、传染病E、

身心疾病 4、关于死亡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传统的死亡概念对死亡的判断虽然保守但最可靠 B、通常将死亡分为3个阶段:①濒死期、②脑死亡期、③临床死亡期(呼吸和心跳停止) C、临床死亡期(呼吸和心跳停止)是死亡的不可逆阶段 D、脑死亡状态,如果有呼吸和心跳存在,某些患者经过及时正确地抢救,可望复苏成功 E、脑死亡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参考答案: 1、B 2、C 3、D 4、E X型题: 1、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包含下列哪些方面的完好状态: A、身体 B、心理 C、精神 D、社会交往 2、疾病表现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包括: A、生理功能改变 B、代谢改变 C、形态结构改变 D、临床症状与体征 3、免疫因素致病原因可有: A、免疫功能低下与缺陷 B、超敏反应 C、变态反应 D、自身免

2019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选择一项: A. 植物人状态 B. 濒死状态 C. 脑死亡 D. 生物学死亡 E. 临床死亡 题目2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选择一项: 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 存在的诱因

C. 机体的抵抗力 D.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 题目3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细胞水肿属于()。 选择一项: A. 代偿性肥大 B. 轻度变性 C. 渐进性坏死 D. 细胞内物质沉积 E. 液化性坏死 题目4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患者,男,68岁,患高血压病20年,临床叩诊心界大,心肌最可能出现的病变是()。选择一项: A. 心肌萎缩 B. 心肌肥大 C. 心肌纤维化 D. 心肌钙化 E. 心肌梗死 题目5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

A.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无感染 C.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 创缘整齐、无感染、组织缺损大 E. 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有感染 题目6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选择一项: A. 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 B. 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 C. 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 D.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 成纤维细胞和毛细淋巴管

题目7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在创伤愈合中,胶原的形成需要()。选择一项: A. 维生素E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B D. 维生素A E. 维生素K 题目8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A1 交卷时间: 2019-05-21 00:10:48 一、单选题 1. (4 分)引起肺气肿的因素不包括 (遗传性 a1- 抗胰蛋白酶缺乏 ) 2. (4 分)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 (细胞浆的改变 ) 3. (4 分) 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瓣膜赘生物牢固相连 ) 4. (4 分) 细菌性痢疾一般是何种性质的炎症 (纤维素性炎 ) 5. (4 分)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 6. (4 分) 在大叶性肺炎中的哪一期可见铁锈色痰 ( 红色肝样变期 ) 7. (4分)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SBE )的主要细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8. (4 分)急性肾盂肾炎属于 (化脓性炎) 9. (4 分)心肌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 心肌前负荷长期过重 ) 10. (4 分)休克 I 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11. (4 分)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血小板和纤维素 ) 12. (4 分)高热患者容易发生( 高渗性脱水 ) 13. (4 分)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肿瘤由合体细胞样和细胞滋养层样细胞构成 ) 14. (4分)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PaC02增高使脑血管舒张和脑细胞内 酸中毒 ) 15. (4 分)液化性坏死常发生在 (脑和胰 ) 16. (4 分)细菌进入血中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之为 (败血症 ) 17. (4 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易发生的缺氧( 低张性缺氧 ) 18. (4 分)以下关于发热的说法,错误的是( 中暑不属于过热 ) 19. (4分)DIC 时引起休克的机制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微血栓阻塞循环通道、有效循 环血量减少、心肌损伤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而外周阻力降低 ) 20. (4 分)严重的胸腔积液可导致( 限制性通气障碍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A2 交卷时间: 2019-05-21 22:34:46 一、单选题 1. (4 分)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机化) 2. (4 分)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基底节) 3. (4 分)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风湿小结 ) 4. (4 分)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是 (巨噬细胞 ) 21. (4 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22. (4 分)趋化作用是指( 白细胞定向游走 ) 23. (4 分)下列哪一项不是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 ( 24. (4 分)肝性脑病时氨清除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胃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 平卧时心指数增加 ) 三羧酸循环障碍 ) 可发生于心肌细胞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考任务3按拼音排序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考任务3按拼音排序后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不包括()。正确答案是:使脑的敏感性增高 不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肺动脉高压 不易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是()。正确答案是:酸中毒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正确答案是: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是()。正确答案是:肺炎链球菌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正确答案是:肺褐色硬变 单纯弥散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征是()。正确答案是:PaO2降低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正确答案是:全身大、中型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继发改变是()。正确答案是:斑块内出血 对扩张性心肌病的叙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心肌收缩力增强 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治疗可()。正确答案是: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对原发性肝癌有诊断意义的是()。正确答案是:甲胎蛋白(AFP)阳性 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是由于()。正确答案是:无效腔样通气 肺气肿的病变发生在()。正确答案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端肺组织 肺水肿的表现不包括()。正确答案是:呼吸微弱 肺通气障碍所致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正确答案是:呼吸性酸中毒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正确答案是:二尖瓣 肝性脑病时血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来源是()。正确答案是:肠道产氨增多 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表现有()。正确答案是:出血倾向 肝硬化时可造成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是()。正确答案是: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 肝硬化引起脾肿大的原因是()。正确答案是:慢性脾淤血 高血压并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正确答案是:基底节和内囊部 高血压病时心脏的向心性肥大是指()。正确答案是: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叙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比胃溃疡易癌变 关于小叶性肺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病变多为浆液纤维素性炎 关于心力衰竭时心率加快的叙述,不正确是()。正确答案是:心率越快其代偿效果越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正确答案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核黄疸是指()。正确答案是:大脑基底核黄染变性 呼吸衰竭通常是()。正确答案是: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缓进型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正确答案是:全身细、小动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基本发病环节是()。正确答案是: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正确答案是: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 良性高血压最早期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正确答案是: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正确答案是:黏液腺体肥大,增生,黏液分泌增多 门脉性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正确答案是:肝性脑病 男,36岁。X线显示两肺密布灰白色的小结节,大小不一,部分融合成直径>2 cm的团块,伴有小空洞形成;周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正确答案是:矽肺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1、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和水平 本学科由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病理学教研室为主体,并联合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等从事病理诊断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优势力量,形成一个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学科团队。其中,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1956年在章德馨教授的带领下建立;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徐也鲁教授和张启良教授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取得系列成果。1984年成为首批上海市地方高校重点学科,1995年成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博士点学科。2002年开始,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国强博士担任教研室主任,使教研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2005年建成了“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学教研室于1952年在著名病理学专家邓裕兰教授的带领下建立,随后在郭寿延、王瑞年、王宝美和赵雁飞等知名教授以及现任学科带头人姜叙诚、傅国辉教授的带领下,从事免疫病理、消化病理、骨病理、膜蛋白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病理诊断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格局。涌现出一批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以长江学者、上海医学领军人才、知名教授领衔的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团队优势。目前,本学科拥有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讲师18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9 (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 1.休克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后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组织细胞的功能代谢紊乱以及结构受损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2.自我输血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自我输血是指休克早期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大量释放引起容量血管收缩,迅速而短暂的增加回心血量的现象。 3.自我输液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自我输液是指休克早期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大量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动脉等收缩,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使组织间液回流增加的现象。 4.感染性休克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感染性休克是指在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 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5.休克按发生原因不同可分为 1、 2、 3、 4、 5、 6、 7。 (分数:2.00) 解析:失血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6.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 1、 2、 3。 (分数:2.00) 解析:血容量不足心泵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 血管床容量扩张 7.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血压 1,脉搏 2,面色 3,四肢 4,尿量 5,表情 6。 (分数:2.00) 解析:下降细速苍白湿冷减少淡漠 8.典型的失血性休克,根据微循环变化特点,可分为 1、 2和 3三期。 (分数:2.00)

病理生理学题库及答案——缺氧

第十六章缺氧 一、名词解释 1.缺氧 2.氧分压 3.血氧容量 4.血氧含量 5.低张性缺氧 6.循环性缺氧 7.氧中毒 8.发绀 9.血液性缺氧 10.肠源性紫绀 11.组织性缺氧 12.缺血性缺氧 13.淤血性缺氧 二、填空题 1.低张性缺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氧饱和度是指_______ 。正常时,动脉血氧饱和度为________,静脉血氧饱和度为_________。 3.血液性缺氧所致的组织供氧不足主要与_______有关,它的血氧变化特点为PaO2和SaO2 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_降低,A-VdO2________。

4.缺氧时循环系统产生的代偿性反应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___。 5.组织性缺氧是指因________所致的一种缺氧,它通常起因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缺氧导致高原性心脏病的机制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等环节有关。 7.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8.氧中毒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9.缺氧是指或引起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 化的病理过程。根据发生缺氧的原因 和血氧变化,一般将缺氧分 为,, ,四种类型。 10.大叶性肺炎的病人引起的缺氧类型为,血氧指标变化为: PaO2, SaO2。 11.持续吸入高压氧(氧分压超过半个大气压)可引起,机制是。 12.急性低张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13.循环性缺氧最有特征性的血氧指标的变化是。

完整word版,三年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解读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类别】三年制高职护理 【课时】 72 【学分】 4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教学目标 由于《病理与病理生理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因此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应用正常人体中形态、功能、代谢方面的各种有关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后用到患病的机体,从而正确地认识疾病时患病机体内出现的各种变化,因此它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学等各门医学基础学科有关。从这个角度说,《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又是一门与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因此作为一门研究疾病的基础课,它有责任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试图在基础与临床各学科(如内科学等)间架起“桥梁”,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又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用现代医学模式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理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3、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熟悉常见病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4、学会病理标本、切片的观察方法及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理论讲授部分 【教学时间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