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中存在问题成因浅析

乡镇工作中存在问题成因浅析
乡镇工作中存在问题成因浅析

基层工作一些不利现象浅析

县委提出“强工、重农、兴旅、活商、建城、促乡”的发展战略,基层乡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正确解析和应对存在的问题,蓄势待发,这就需要我们对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凝集分析存在问题的睿智,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谋力。在全县上下奋力谋发展的进程中,基层工作还有以下问题不容忽视:

一、基层工作中不利现象和问题

(一)“法”在基层正确推进难,对基层工作特别是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法”的不正确运用,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例如:根据村民自治的相关规定,集体土地征收后,“三费”的分配方案由村民大会决定,而村民在形成方案的过程中,往往是依照当地的一些习惯,如女儿的孩子入户娘家不给予分配等问题,这种明显不合法的方案因涉及大多数人的利益,当然能顺利的形成共识,而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享受分配的群众不停地纠缠政府;二是法定的事情缺乏执行机制,给基层工作带来阻力。例如:经一事一议通过了的公益事业决定,在执行过程中总存在部分群众不尽义务,形成负面的影响,使决定的公益事业推进困难。比如:在农村通达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除国家、政府补助的部分外,差额部分资金难筹措,尽管是村民代表大会形成了的决定,有的群众始终不尽义务又能把他怎样呢?三是有法不能依,形成尴尬局面。如前面说的应该参

加分配的孩子没有参加分配,在法院胜诉后,法院如何执行也是一个难题,最终往往是把问题交给地方政府,从而给地方政府形成新的工作压力和矛盾,也集聚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二)基层政府权责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工作的有序推进。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琐碎。说我们是无限责任有限权力的政府一点也不离谱。在镇属范围内,鸡毛蒜皮的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稍存疏忽,就可能形成信访、上访问题,干部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怕出事,也不能出事!成天被一些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的问题,纠缠得脱不开身,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一些“大”政策不配套给基层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例如以前在不同岗位工作过的同志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可又不是我们乡镇甚至于县一级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是出现在基层却要把他稳定在基层。为保证稳而不乱,给全县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消磨了基层干部很多精力。三是基层政府工作推进存在无奈性。在基层工作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为求“稳”而往往使工作开展起来很被动,也存在潜在一些的问题和矛盾。

(三)部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强力推进。表现在: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氛围。例如:由于乡镇条件的原因所配备的电脑有限,有的同志以此为借口不接触电脑,更有甚者还把不懂电脑作为一种资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积极的工作气氛。二是有抱“金饭碗”“铁岗位”的想法。存在反正我没有“追求”,工作干好干坏又能把我怎样呢?只要我不犯大错,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时照领工资不误。

2

让基层政府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二)政府职责在群众中还存在“万能性”。作为最基层政府,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但我们的政府毕竟不是“万能政府”,许多问题政府并没有办法也没有权利为群众彻底解决,比如“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等,但一遇到这些情况,很多群众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通过政府解决,在大多数群众眼里,政府就是万能的,群众对政府职责的夸大理解加重了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而且处理结果往往也不能得到全部人满意。

(三)干部职工管理机制和容纳村社干部的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各种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使一些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始终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在影响乡镇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对直接面对群众的村干部,现有的容纳机制是很不完善的,繁杂的工作和经济发展中的待遇始终留不住人、留不住心。

(四)乡镇没有消化债务的能力。基层的多数负债都是由于时代的工作要求和政策的变动形成的,而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乡镇可用财力少,偿债空间十分有限,自身基本没有消化债务的能力,不仅影响了基层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

三、就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整合部门力量,为“强工”战略保驾护航。长宁近几年来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在工业强县的号

角声中,初具规模的工业集中区振奋人心。各个项目的土地征收工作在不断的进行。涉及到拆迁、安置、土地费的分配和各种矛盾纠纷的协调不容忽视,相关政策的宣传更应深入人心。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地方稳定,应该整合全县各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应对有序。例如在集体土地费的分配问题上,应该随时有权威工作人员及时解释,指导分配。

(二)不断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基层政府权责统一。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能动性和责任心,把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要争取执法部门对基层政府工作的支持配合力度,减轻乡镇社会稳定压力,让基层有时间和精力思事、干事。

(三)完善管理制度,激活干事氛围。要调动干部职工们的积极性,就应使他们有危机意识的存在。假如对一般干部的管理上形成交流制度,同时加强对干部考核执行力度,转变其“金饭碗”、“银职位”观念。同时明确奖励,以激励大家不断学习,认真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村组干部,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能人充实到我们的村组干部队伍中,真正增强农村的致富综合能力。

(四)逐步化解乡镇债务,减轻工作压力。乡镇应把债务的化解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化解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同时努力探索和建立增收减债、严控新债、保证运转、确保稳定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旧债化解和新债控制。

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