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基础教案讲座

油画基础教案讲座
油画基础教案讲座

课程名称:油画基础

时间:20011年6月18日

地点:校多媒体503室

讲授人:郭文

参加人:美术班高二学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师讲授有关油画的基础知识、油画的发展历史以及油画技法的演变,并通过学生的课堂实践,要求学生掌握油画及其材料技法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画底的制作过程、工具材料的运用以及油画写生的步骤、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临摹作业及写生作业,认真听讲,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油画》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用书:《油画-材料与技法丛书》辽宁美术出版社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教研室集体评分的办法,评出学生作业合理的分数,并结合学生考勤及纪律表现,综合评定学生本学科成绩,评分标准如下:

1、构图合理、新颖、造型准确。

2、形色结合较好,色彩关系协调,色调统一。

3、表现技法熟练,手法生动、主次分明、虚实得当、质感强烈。

4、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染力,表现充分,更能胜人一筹。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油画基础授课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理论讲授

学时分配:

讲授油画基础知识、油画材料的发展概况、作画前的工具准备、画底的制作、讲授作画步骤。(课时)临摹油画作业两张,要求步骤合理,表现生动准确,熟悉作画工具及绘画过程。(课时)写生静物作业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写生作业一张,构图完整、表现充分,有一定的表现技法。(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刚接触油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油画的发展状况有大致的了解,对油画的工具和准备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进行初步写生练习

其它:

重点难点:

1、油画画布的制作

2、油画性能的把握

3、油画技法的熟悉

4、油画审美的培养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油画基础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验课、技法课、习题课等):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指导、多媒体等):讲授与指导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师讲授有关油画的基础知识、油画的发展历史以及油画技法的演变,并通过学生的课堂实践,要求学生掌握油画及其材料技法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画底的制作过程、工具材料的运用以及油画写生的步骤、表现技法

等。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临摹作业及写生作业,认真听讲,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不同画底的制作方法和各种调合剂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油画技法的发展概况:

早在1500年前,就已有绘画作品存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最有影响的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都称得上是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艺术杰作。原始人在使用材料上,有了颜料粉以及用油脂调色的观念,因此已具备了后来形成油画材料的最基本因素。

蜡板画是人类最早的正式架上绘画,木板是最早的依托材料。

“坦培拉”是一种向油画过渡的绘画方法,大致在11至14世纪,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大多数作品都是“坦培拉”绘画。

尼德兰画家杨·凡·爱克被称为油画的发明者,他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以油为介质的转换,在 15世纪的凡·爱克兄弟为代表的尼德兰画派,是油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到了17世纪,使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由多层次的罩染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表现方法和直接画法。

19世纪初的法国,大卫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一群不满足用传统手法作画的画家开始尝试新的语言作画。由于莫奈的一幅风景画《日出·印象》被当时的评论家戏称为“印象”,他们因此而得名,主要成员:马奈、莫奈、毕沙罗、高更、塞尚、梵高、德加,后印象派的技法风格对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及象征主义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涌现,很多画家已不再局限于对单纯油画材料技术的研究,而开始了采用综合材料、喷枪、金属、纸、布、沙、石、玻璃等材料的运用,较之过去更为广泛。

二、画底的几种制作方法:

1、油底画布的制作。

①胶层。用木刀将皮胶液迅速刮匀,稍后用刀将画布再刮一遍,待胶干透后就可以涂底色了。

②第一遍底色(土红色)

涂底色前用浮石或细砂纸将已涂胶的画布轻轻打磨一遍,画布上如有不平的地方在画布的背后用铁锤轻敲几下,然后涂底料,用刮刀把底料在画布上均匀的摊平。

③第二遍底色(灰白色)

将铅白,铁黑(微量)加入熟核桃油,生亚麻仁油后拌匀,研磨成半流质状,然后将此底料涂完干燥2、3天即可。

2、胶底画布的制作

胶底画布特别使用于学生直接画法的习作训练。用料:白胶(大量)、立德粉(适量)、水(少量)

制作过程:绷好画布平放,将现成的白胶倒在画布上,用刮刀将胶均匀的刮在画布上,待半日即干,便可以刮第二遍。在第二遍之前,

用砂纸将画布轻轻打磨一遍,将不平处适当处理,可以在刮第

二遍白胶内加上适当立德粉或你所需的特定色粉,但不宜过多,

因为色粉多了画布容易干裂。

3、丙烯底画布的制作:

用料:白胶(大量)、丙烯白(大量)、丙烯黑(微量)、水(适当)

制作过程:先将绷好的画布均匀、薄薄的适当的刷上一遍白胶。丙烯白、黑中加适量的水在容器内调和成流质状,待第一遍胶层干后,

用宽刷将调和好的丙烯底料迅速、均匀的涂满画布。

干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丙烯材料涂刷第二遍,平整后打

磨处理便可使用。

胶底画布:制作方便,经济快捷,布面较粗糙,适于厚涂表现性较强直接画法的作品使用。

丙烯底画布:除了造价较高之外,油质底画布,胶质底画布的长处全具备,因此使用丙烯底画布的人较多。

三、油画工具的准备:

1、油画笔

油画笔一般多用猪鬃毛和貂毛制作,鬃毛油画笔最常见,最常用,鬃毛笔硬挺而且弹性较好,购买经济方便,适合学生使用。

油画笔的笔型常见的有4种:圆型笔,扁型笔,扇型笔,棒型笔

2、画刀

画刀的型号很多,其用途也不同。

①可作为油画制作的工具,可代替画笔使用。

②用画刀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是最常见的画刀用途。

③清理调色板。

3、调色板

4、油画颜色:白、柠檬黄、橘黄、大红、橘红、粉绿、深绿、群青、湖蓝、

玫瑰红、赭石、熟褐、黑

5、调色油、松节油

调色油用来稀释颜料或和松节油混合使用,松节油可调色用,也可清洗油画笔上剩下的颜色。

6、白乳胶、立德粉

白乳胶、立德粉都是制作油画底的材料,同时也可作为画面的积理表现的材料。

7、油画内框、画布

四、作业要求:

1、临摹油画静物、风景各一张,尺寸50×60cm

要求造型准确,熟悉作画步骤,表现整体关系强,主次分明,有一定细节刻画。

2、较简单的静物写生,尺寸50×60cm(课外作业)

要求构图合理,造型准确、色调完整、虚实关系得当,空间感强、主次分明、表现较深入。

3、较复杂的静物写生作业,尺寸80×100cm

要求构图新颖、有想象力、可做积理效果、多种表现技法相结合、表现充分、物体质感分明、有空间层次、厚重感强。

五、绘画技法及作画步骤:

古典透明画法

1、先画几幅小构图,从中选一幅较理想的画原大素描稿,要求造型准确、有细节表现。

2、用硫酸纸把素描稿印到准备好的画布上

3、用白、土红、群青调出灰色,然后用衣纹笔勾边,画出物体的轮廓线,

应该面面俱到,将线描完后可铺大体色。

4、铺大色(也称第一遍色)

第一遍色用油是:熟核桃油一份(熟亚麻仁油也可)加松节油二份,铺大色先将能用的颜色均加白调成灰土黄、灰土红、灰群青…此阶段不宜过厚。

第一遍色要将整个画面所有的地方都画到、画满,第一遍色结束后,画面要比最终效果粉一些、灰一些,这样可以为下一步留有余地。

5、第二遍色(即深入阶段)

此阶段不是画一遍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反复画直到满意为止,第二遍色仍是事先调好的各种灰色,调色油是媒介加松节油,而且媒介的比例逐渐增大,整个画面一定要用颜色铺满,颜色之间要衔接,可常用干软毛宽笔扫揉,而且要比最后效果粉一些。

6、罩透明色

第二遍色完成后,待三日即可罩色,在罩色之前,将几种能用的颜色分别调入媒介,罩透明色阶段,不仅是罩色,而且也是在继续刻画,绝不是简单的平涂,这一阶段基本上用的是透明色、纯色。

7、上光

画完之后,完全干燥后才可以上光,涂刷上光油时要轻快,不要用力,涂好后要放在没有灰尘和潮气的房间晾干。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临摹油画静物、风景各一张,尺寸50×60cm

要求造型准确,熟悉作画步骤,表现整体关系强,主次分明,有一定细节刻画。

2、较简单的静物写生,尺寸50×60cm(课外作业)

要求构图合理,造型准确、色调完整、虚实关系得当,空间感强、主次分明、表现较深入。

3、较复杂的静物写生作业,尺寸80×100cm

要求构图新颖、有想象力、可做积理效果、多种表现技法相结合、表现充分、物体质感分明、有空间层次、厚重感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