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 改良土试验

29 ■ 改良土试验
29 ■ 改良土试验

29 改良土试验

一般规定

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其它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和,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本试验适用于土粒径小于40mm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水泥石灰改良土,水泥粉煤灰改良土、石灰粉煤灰改良土、水泥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等各种混合料的击实、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灰的剂量试验。

本试验采样,可用下列方法:

1 四分法:将样品放在清洁、平整、坚硬的平面上,加清水使样品潮湿,用铲翻动使成圆锥体的料堆,再用铲翻动成一个新料堆,如此重复三次。形成新料堆时,每铲翻料都要放在锥顶,应使滑动边部的样品尽可能均匀,并保持锥体中心不移动。自最后形成的一料堆顶部用平头铲反复交错垂直插入使锥体顶部变平,每次插入提起铲时不要带有样品,最后将料堆等分成四份,将对角的两分铲到一边,剩余两份重复上述拌和方法缩分到达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 分料器法:如果样品中含有小于5 mm颗粒的细料,材料应是表面干燥的。将材料充分拌和后通过分料器,保留一部分,另一部分再通过分料器,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本试验含水率测定,依试样颗粒大小分别称取:细粒土约50克,准确至,粗粒土约500g,准确至克,碎石类土约2000g,准确至1g。再按本规程第4章第节进行测定;现场快速测定可按本规程第4章第节进行测定。

按预定干密度制成的各种改良土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件,采用高径比为1的圆柱体。

重型击实试验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击实仪:尺寸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的规定。

2天平、台称、标准筛等应符合本规程第条的规定。

3量筒:50ml、100ml、500ml。

4 其他:脱模器、刮平尺、拌和土用工具、切土刀、瓷盘、称量盒、烘箱。

试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改良土的试料按本章第条取风干试样,如有结块、土团应用木锤捣碎(以不破坏土的单个颗粒为准),然后过筛。在现场将此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缩分至最后取出细粒土不少于30 kg,粗粒土不少于35 kg,碎石类土不少于40 kg。

2 试料全部通过5 mm筛的细粒土,可选用甲法击实;当试样中有大于5 mm的颗粒时,应过20 mm筛,若全部通过,可选用甲法或乙法击实;当试样中有大于20 mm的颗粒时,应过40 mm筛,选用乙法击实。每次筛分后应记录筛上颗粒粒径及占总量百分率。

3 在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应按烘干法分别测定土、石灰、粉煤灰等试样的风干含水率,水泥含水率应为零。

4 改良土混合料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配合比和实测各种风干试样的含水率进行配制。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准备好的风干试样分成5~6份。每份试样的干质量按颗粒大小称取:细粒土约kg,粗粒土约kg,碎石类土约kg。

2 每份试样按预定的不同含水率,依次使相差约1%~2%,其中至少有两份小于和两份大于最优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可参照土的塑限按如下进行估计:

1)各份试样含水率控制:对砂砾土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取相差1%,其余2%;对细粒土取相差2%,但对黏土取3%。

2)最优含水率的估计,对于细粒土一般最优含水率较土的塑限约小3%~10%(砂性土接近3%,黏性土约6%~10%)。对于天然砂砾

土,级配集料等的最优含水率与集料中细粒土含量和塑性指数有

关,细土少的,I P为零的未筛分碎石的最优含水率接近5%;细土

偏多,I P 较大的砂砾土一般在10%左右。水泥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与土接近,石灰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较土约大1%~3%。 3 将每份风干改良土试样分别平铺于金属盘内,按公式计算各份试样预定含水率应加的水量。将应加的水量均匀喷洒在试样上,用拌和工具充分拌和使达到均匀状态。当试料是石灰改良土和水泥、石灰综合改良土,可先将石灰和试样一起拌匀,水泥应在临击实试验前拌和,但水泥应加的水量在计算时应予计入。然后装入密封器或塑料袋中浸润备用。

w w m w m m w '?+++=010)01010101(

c

c

o 0...

)01010100101010(

c

c

c o

o o w w m w w m ....++

+-??

式中 m w ——混合料中应加的水量(g);

m 0——混合料中风干土或集料的质量(g); m c ——混合料中风干石灰(或水泥)的质量(g); w 0——混合料中土或集料的风干含水率(%); w c ——混合料中石灰(或水泥)风干含水率(%); w ′——混合料要求达到的含水率(%)。

4 浸润时间为生石灰 不少于24 h ;黏性土12~24h ;粉性土6~8h ;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约4h ;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和砂约2h 。

5 按配比所需水泥用量加入浸润后的试料中,用小铲或其他拌和工具充分拌和均匀后,在1h 内完成击实试验全过程,超过1h 的试样应予作废(石灰和石灰粉煤灰改良土除外)。

6 将击实仪平稳放置于刚性基础上,使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上薄层润滑油,取制备好的试样(重1、重2分五层击实,每层细粒土约 kg ,粗粒土约 kg ;轻1、轻2、重3分三层击实,每层约 kg )

()

倒入击实筒内(其量应分别略高于筒高的1/5和1/3),平整表面,稍加压实后,按所需击数(见本规程表的规定)进行第1层击实(击锤 kg ,落距457 mm ,锤迹应均匀分布于试样面)。第1层击实后应检查该层高度是否合适,以便调整下一层试样用量。用刮刀将击实面拉毛,然后重复第1层的做法,进行其余各层试样的击实。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应小于6 mm (超出高度过大的试件应作废)。

7 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试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再修平试样底部,擦净试筒外壁,称筒和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

8 用推土器将试样从试筒内推出,从上到下取2个代表性试样,按本章第条的规定测定含水率。

本试验凡已用过的试样,均不得重复使用。 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和绘图:

1 改良土密度和干密度:

V

m m 1

2-=

g ρ g

dg w 01.01+=

ρ

ρ

式中 g ρ—改良土的密度(g/cm 3),计算至 g/cm 3;

dg ρ——改良土的干密度(g/cm 3),计算至 g/cm 3;

m 1——击实筒的质量(g); m 2——击实筒与试样总质量(g); V ——击实筒的容积(cm 2); w g ——改良土试样的含水率(%);

2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该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ρg ,dmax )和最优含水率(w g,opt )。ρg dmax 准确至 g/cm 3。w g,opt 大于12%时,

准确至1%;在6%~12%时,准确至%;小于6%时准确至%。

当曲线不能给出正确的峰值点时,应进行补点。 3 超尺寸颗粒的校正:

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的含量为5%~30%时,应按下列公式校正。超尺寸颗粒含量小于5%的可不进行校正。

a g,g,..).(ρρρP 01090P 0101'max max ?+-=d d () x g,opt g,opt 01.0)01.01(Pw P w w +-=' ()

式中 max 'd g,ρ——校正后最大干密度g/cm 3,计算至 g/cm 3;

g,opt w '——校正后的最优含水率(%),计算精度同本条2款; max ,d g ρ——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g/cm 3); g,opt w ——试验所得最优含水率(%); P ——试样中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a ρ——超尺寸颗粒的毛体积密度(g/cm 3);

x w ——超尺寸颗粒的吸着含水率(%)。

其中a ρ、x w 按本规程第条或第条的第2、3款计算。

本试验应进行平行试验,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的规定。取算术平均值。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的要求。

表 改良土击实试验记录

复核年月日试验年月日无

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圆孔筛:孔径为10 mm、20 mm、40 mm。

2 试模的尺寸(直径×高):细粒土50 mm×50 mm、粗粒土100 mm×100mm、碎石类土150 mm×150 mm。

3 脱模器。

4液压千斤顶:~ MN。

5 反力框架:400 kN 以上。

6 击锤和导筒:同本规程第条表中Z2和条的规定。

7 恒温恒湿箱或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8 水槽:深度应比试件高50 mm 。

9 材料试验机:大于200 kN 。

10 天平:称量200 g ,分度值 g ;台称称量10 kg ,分度值5g 。 11 其他设备:量筒、拌和工具、漏斗、烘箱、称量盒。 试料准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本章第条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可在50 ℃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不破坏原颗粒粒径),将试料过筛(细粒土应除去大于10 mm 颗粒;粗粒土应除去大于20 mm 颗粒;碎石类土应除去大于40 mm 颗粒)备用,备用试料数量:细粒土~ kg ,粗粒土16~17 kg ,碎石类土74~78 kg 。在预定试验的前一天,按本规程第条测定风干含水率。

2 混合料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应预先按本规程第节击实试验确定。 试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改良土应制备相同状态的试件数量:细粒土不少于6个;粗粒土不少于9个;碎石类土不少于13个。细粒土可以一次称取6个试件的试料,粗料土可以一次称取3个试件的试料,碎石类土一次只称取一个试件的试料。

(只要偏差系数小于10%都可为6个试件,偏差系数小于10%-15%都可为9个试件,偏差系数大于15%为13个试件,TB10414-2003)

2 根据试模尺寸,每个试件所需干试料质量:小试件ф50 mm ×50 mm 约需180~210 g ;中试件ф100 mm ×100 mm 约需1700~1900 g ;大试件ф150 mm ×150 mm 约需5700~6000 g 。所需风干试料的质量由下式计算。

)01.01(g dg g w m m += ()

式中 m g ——风干改良土试料质量(g); w g ——改良土试料的风干含水率(%);

m dg ——改良土干试料的质量(g)。

3 将称取的风干试料放入方盘(约40 cm ×60 cm ×70 mm )内,按公式计算应向试料中加的水量(细粒土使其含水率较最优含水率小3%,粗粒土、碎石类土按最优含水率计算)。将试料与水拌和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内浸润备用,石灰改良土和水泥、石灰改良土,可将石灰和土一起拌匀浸润。浸润时间为生石灰不少于24h ;黏性土12~24h ;粉性土6~8 h ;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约4h ;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或砂约2 h 。

4 将浸润过的试料,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将预留的3%水(细粒土)加入试料中,使混合料的含水率达到最优含水率(拌和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1h 内按下述方法制成试件,超过1h 的混合料应作废,其他混合料可不受此限,但也应尽快制成试件)。

注:水泥或石灰的剂量按干土质量的百分率计。

试件制备可采用静力压实法或锤击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1 静力压实法:利用反力框架和液压千斤顶将混合试料压入试模中。加入混合试料的数量,按预定的干密度和试模容积计算。

)0101g .(s dg sg w V m +=ρ ()

式中 m sg ——应取浸润混合料数量(g);

w sg ——浸润混合料的含水率(%);

ρdg ——改良土试件的干密度(g/cm 3); V ——试模的容积(cm 3)。

先将试模内壁和上下压柱底部涂上一薄层润滑油,再将试模的下压柱放入试模的下部,约外露2 cm 。将称取预定数量的浸润混合料分2~3次用漏斗灌入试模中,每次灌入后都用夯棒轻轻均匀插实。然后将上压柱放入试模内,也约外露2 cm 。再将整个试模连同上下压柱,放到反力框架内的千斤顶上,千斤顶下应放一扁球座,施加压力直至上下压柱都压入试模为止。维持1min

后,解除压力,取出试模,拿去上压柱,放到脱模器上利用千斤顶和下压柱将试件推出脱模,称取试件质量,准确至小试件1 g;中试件2 g;大试件5 g;最后用游标卡尺量试件高度,准确至mm。

注:1 小试件可以将试料一次倒入试模中,上下压柱露出试模外约2 cm部分应该相等。

2 用水泥稳定具有黏结性的材料制成的试件可以立即脱模;用水泥稳定无黏

结性材料制成试件最好过数小时后再脱模。

2 锤击法:步骤同静力压实法,不同的是以击实试验用的击锤代替反力框架和千斤顶将上下压柱击入已放有试料的试模内,压柱顶面应垫一块牛皮或胶皮,以保护锤面和压柱顶面不受损伤。

试件养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脱模称量后应立即放入密封的恒温恒湿箱内进行养生,养生时中、大试件应先用塑料薄膜包复。

2 养生时间视需要而定,通常取养生7d。养生期间的温度应保持(20±3)℃。

3 养生期的最后一天,将试件再次称量。如果试件需要浸水时,应将试件放入水中浸泡24h,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部cm。取出试件用柔软的抹布吸去试件表面的余水,称取试件的质量。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的损失:小试件不得超过1 g;中试件不得超过

4 g;大试件不得超过10 g。试件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应作废。质量损失是指水分损失,试件掉粒或掉块,不作为水分损失。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养生后(或已浸泡24h)的试件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高度,准确至mm。

2 将试件安装在材料试验机的升降台上进行抗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应使试件的变形等速增加,并保持速率约为1 mm/min,记录试件被破坏时的

最大压力。

3 从破碎试件中取代表性试样,按本规程第条规定测定其含水率。 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R c =P /A ()

式中 R c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小于 MPa 计算至 MPa;大于计算至

MPa ;

P ——试件破坏时最大荷载(N ); A ——试件面积(mm 2)

本试验允许相对标准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标准偏差:

式中 CV —相对标准偏差(%);

C R --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值(MPa);

S —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偏差(MPa); n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个数。 2 允许相对标准偏差CV %:

小试件 CV 不大于10% 中试件 CV 不大于15% 大试件 CV 不大于20%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的要求。

()

∑-=

∑=?===n i c c n

i c

c c R R n S R n R R S CV 1

2

1)(11100

)/(

复核年月日试验年月日

水泥或石灰的剂量测定(EDTA滴定法)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标准筛:孔径2 mm,mm。

2搪瓷杯:容积约L,(10个)。

3搅拌棍:不锈钢或粗玻棒(10根)。

4量筒:容量100 ml、50 ml、5 ml。

5 天平:称量200 g,分度值1 mg;称量500 g,分度值g;称量100g,分度值g。

6 容量瓶:1000 ml(1个)。

7 烧杯:约2 L(或1 L);300 ml(10个)。

8锥形瓶:容量约250 ml(10个)。

9移液管:容量10 ml(10支)。

10滴定管:酸式50 ml,分度值ml。

11滴定台及滴定管夹。

12 其他设备:秒表、表面皿、玛瑙研钵、pH试纸(pH12~14)、洗瓶、吸水球、乳胶管、毛刷、去污粉、特种铅笔、厘米纸、角(或塑料)勺、塑料桶、试剂瓶。

试剂配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mol/L,c(EDTA)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2H2O)于1L容量瓶中,用微热的无CO2纯水溶解,待冷至室温后,继续稀释至刻度。

2 10% NH4C1溶液:将500 g,分析纯NH4C1放入10 L洁净的聚乙烯桶中,加水4500 ml,充分振荡使完全溶解。此溶液应当天配制,当天用完。

3 % NaOH(含三乙醇胺)溶液:用100 g天平称取NaOH,18 g,放入洁净干燥的1000 ml烧杯中,加水1000 ml,待完全溶解并冷至室温后,加入2 ml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后贮于聚乙烯瓶中。

4 钙指示剂:称取钙指示剂(C21 H13 O7 N2 S Na)g与预先在105℃烘干1h的(K2 SO4 )20 g,一起放入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研成粉末,贮于棕色瓶中以防止吸潮。

标准曲线绘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从现场采取具代表性的石灰、土或集料。风干后,分别过孔径

2 mm 或mm筛,然后分别测定其风干含水率,水泥的含水率为零。

2 当风干混合料的质量为300g时,由以下公式计算混合料的组成,单位为克。

干混合试料的质量=300 g/(1+,opt)

干土的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

干石灰(或水泥)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

风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

风干石灰的质量=干石灰质量×(1+)

应加水的质量=300 g-风干土质量-风干石灰质量

式中w g,opt——混合料最优含水率(%);

C——石灰或水泥剂量(%);

w0——风干土含水率(%);

w c——风干石灰含水率(%)。

3 按上述计算混合料组成的方法,配制5种水泥或石灰改良土混合料试样,其中水泥或石灰的剂量分别为0%、2%、4%、6%、8%,每种试样均取两份作平行测定,每份风干混合料为300g。

试样1,准备水泥或石灰剂量为0%的风干混合料试样两份,每份300 g,分别放入2个搪瓷杯中,然后根据混合料的含水率应等于现场预期达到的最优含水率的要求,按上述计算应加水的质量,土中所加的水应与现场所用的水相同。

试样2,准备水泥或石灰剂量为2%的风干混合料试样两份,每份300 g,分别放在两个搪瓷杯中,然后根据混合料的含水率应等于现场预期达到的最优含水率的要求,按上述计算应加水的质量,所加的水应与现场所用的水相同。

试样(3、4、5),各准备水泥或石灰剂量分别为4%、6%、8%的风干混合料试样各两份,每份300 g分别放入6个搪瓷杯中,其他条件均与试样2相同。

4 取一个盛有水泥土或石灰土混合料的搪瓷杯,从中加入10%NH4C1溶液600 ml,用搅拌棒以110~120次/min的速度,搅拌3 min。放置4 min,

若不澄清应继续放置,直至出现澄清悬液为止。记录所需时间。以后所有该种水泥土或石灰土混合料的试验均应控制同一时间。然后将上部清液移至300 ml 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待测。

以上操作当混合料是细粒土时,计算每份风干混合料的质量,可由300g 减为100g,加入10%NH4Cl的溶液,由600ml减为200ml。另外绘制水泥或石灰剂量为0%~8%标准曲线,现场实际所需水泥或石灰剂量应处于标准曲线范围内,否则应重新绘制适合现场的标准曲线。

5 用移液管吸取上部清液10 ml,放入约250 ml锥形瓶中,加% NaOH (含三乙醇胺)溶液50 ml,此时溶液可用pH试纸检验,pH值为~然后加入钙指示剂少许,摇匀,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玫瑰红色转变为天蓝色为终点,记下EDTA标准溶液用量,准确至ml。

6 其他各搪瓷杯中的试样均按本条第4~5款用同样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各自的EDTA标准溶液的用量。

7 以同一水泥剂量或石灰剂量混合料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称取水泥或石灰混合料300 g,放于搪瓷杯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

后,加入10%NH4C1溶液600 ml,以下步骤按本试验第条第4、5款操作,以测得EDTA标准溶液用量。

2 利用图标准曲线,由测得EDTA标准溶液用量(ml),可以确定其相对应的混合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的要求

复核年月日试验年月日

土工试验心得体会

土工实验室不光是一份累人而繁琐的工作,还是一个很严谨细心的工作。土工试验室的成果数据与以后工程的设计施工息息相关,一个微小的误差可能牵连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或造价。所以在土工实验室工作既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又要有严谨谨慎的思想。 在土工实验室工作整天与刀子钢锯和电等危险物品接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能因为难受或不习惯而不戴手套,更不能抱着侥幸心里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修理仪器。 学无止尽,不能只局限于所在的工作方面的知识要不断学习,多了解一下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上下游专业。这样会把握整个工程的来龙去脉,也对所做的试验有更深的理解。工作后不再像学校里那样,有老师督促你去学习进步,而是一切要靠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首先你身边会有很多相关书籍和数据。可以自主学习,如果遇到不会不懂的只要你问指导老师,他们会毫不吝惜的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你。 此次实习我收获很多,感觉也成熟了很多。首先通过出差到盐城那段时间的锻炼,使自己适应了生产实习的环境,增强了自己的适应能力,由为受益的是感到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那种激情。还学到有错就改不托着搁着的思想。 其次通过直接参与盐城实验的建立与搬迁的运作过程。使我对试验室的运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仪器的构造与拆装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当中与别人的交流沟通使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

此次实习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实习任务。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收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以上是我对已经过去实习工作的总结,总结是为了寻找差距,修订目标,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提高,通过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任务。

路基土方石灰土试验段总结

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工程N0.2合同段K12+400~K12+600段石灰土 中铁工程总公司新阳高速B2项目部 二00五年六月十七日

路基土方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地质情况: 我部施工的新阳高速公路二标段起止桩号为K11+000~K21+800,本段地处以双层结构为主的洪汝河冲积平原,路段内地形起伏较大,为岗地及微丘地貌。地基土以亚粘土为主,局部夹粘土及亚砂土,多为褐黄色、褐色及棕红色,杂青灰色及浸染状铁锰氧化物,工程地质性质较好局部地表为1.0米为灰色及深灰色,呈硬塑状。从上至下可分为三层,层位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埋深1.2~2.2米。 二、路基土方试验段依据: 1、设计要求在施工之前认真研读土质资料,结合不同的土质条件进行路基土方试验段,以掌握该地段土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以及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确定好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 2、相关的技术规范和管理部文件。 三、试验段地点、数量、时间及机械: 1、土方试验段地点: K12+400~K12+600 2、试验段施工时间: 2005年6月8日~2005年6月12日

3、试验段长度及宽度: 长度:200m,宽度:33m~36 m(已包括两侧各加宽50cm) 4、试验段施工机械及人员配备: ⑴、路基试验段配套施工机械如下: T120-1推土机2台,PY190平地机1台,ZL-50装载机1台,现代220型挖掘机2台,5T自卸汽车13台,YZ20型压路机台,20T 羊足碾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旋耕机1台。 ⑵、人员配备具体见路基(路面)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 四、土方试验段目的: 1、确定土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以及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 工组织。 2、验证我部所采用的土方试验段施工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3、检验施工机械性能、施工技术水平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指导后续施工,防止批量生产中产生质量问题。保证后续工程不得低于作为示范的首件工程的标准。 五、试验段压实度检测: 试验段压实度检测时间:2005年6月14日~2005年6月15日。 六、土方试验段评定结果: 在土方试验段首件工程施工完毕后,总监办和项目经理部以及其他有关试验段人员对路基土方试验段全过程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讨论、研究和分析,认为我部土方试验段首件工程施工工艺切实可行,具体施工工

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3标 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我单位于2015年3月12日~3月27日在改DK87+ ~改DK87+500段路基进行了改良土填筑的工艺性试验。该工艺性试验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1.工程概况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3标段第一分部所管路基施工里程为改DK83+~改DK90+,全长。 改DK87+ ~改DK87+500段,全长,宽度。地基处理采用CFG桩,CFG桩桩帽顶部设厚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中间夹铺一层100KN/m的高强度土工格栅;路堤基床表层厚,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厚,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以下采用改良土填筑;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范围内,自坡脚至基床表层下每隔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为3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路堤边坡坡度为1:。 2.试验目的 在大规模填筑改良土施工之前,通过现场工艺性试验,以确定以下工艺参数:①确定松铺厚度,计算松铺系数。②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③确定压路机行进速度。④确定压路机的类型。⑤确定最佳含水量。⑥确定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 3.工艺性试验段总体安排 3.1.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 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由中铁十九局集团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路基架子队组织施工,配备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试验员2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量员1名、资料员1名、领工员1名、工班长1名;下设路基填筑工班1个。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人员及任务分工见表。 表一分部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人员及任务分工表

路基填筑工班主要包括工班长1名,挖掘机司机1人,推土机司机1人,平地机司机1人,压路机司机1人,装载机司机2人,洒水车司机1人,自卸汽车司机4人,施工配合人员8人。 3.2.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试验段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查仪器设备见表、。 表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改良土试验

29 改良土试验 一般规定 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其它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和,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 本试验适用于土粒径小于40mm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水泥石灰改良土,水泥粉煤灰改良土、石灰粉煤灰改良土、水泥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等各种混合料的击实、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灰的剂量试验。 本试验采样,可用下列方法: 1 四分法:将样品放在清洁、平整、坚硬的平面上,加清水使样品潮湿,用铲翻动使成圆锥体的料堆,再用铲翻动成一个新料堆,如此重复三次。形成新料堆时,每铲翻料都要放在锥顶,应使滑动边部的样品尽可能均匀,并保持锥体中心不移动。自最后形成的一料堆顶部用平头铲反复交错垂直插入使锥体顶部变平,每次插入提起铲时不要带有样品,最后将料堆等分成四份,将对角的两分铲到一边,剩余两份重复上述拌和方法缩分到达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2 分料器法:如果样品中含有小于5 mm颗粒的细料,材料应是表面干燥的。将材料充分拌和后通过分料器,保留一部分,另一部分再通过分料器,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的样品数量为止。 本试验含水率测定,依试样颗粒大小分别称取:细粒土约50克,准确至,粗粒土约500g,准确至克,碎石类土约2000g,准确至1g。再按本规程第4章第节进行测定;现场快速测定可按本规程第4章第节进行测定。 按预定干密度制成的各种改良土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件,采用高径比为1的圆柱体。 重型击实试验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击实仪:尺寸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的规定。 2天平、台称、标准筛等应符合本规程第条的规定。 3量筒:50ml、100ml、500ml。 4 其他:脱模器、刮平尺、拌和土用工具、切土刀、瓷盘、称量盒、烘箱。 试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改良土的试料按本章第条取风干试样,如有结块、土团应用木锤捣碎(以不破坏土的单个颗粒为准),然后过筛。在现场将此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缩分至最后取出细粒土不少于30 kg,粗粒土不少于35 kg,碎石类土不少于40 kg。 2 试料全部通过5 mm筛的细粒土,可选用甲法击实;当试样中有大于5 mm的颗粒时,应过20 mm筛,若全部通过,可选用甲法或乙法击实;当试样中有大于20 mm的颗粒时,应过40 mm筛,选用乙法击实。每次筛分后应记录筛上颗粒粒径及占总量百分率。 3 在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应按烘干法分别测定土、石灰、粉煤灰等试样的风干含水率,水泥含水率应为零。 4 改良土混合料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配合比和实测各种风干试样的含水率进行配制。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准备好的风干试样分成5~6份。每份试样的干质量按颗粒大小称取:细粒土约 kg,粗粒土约 kg,碎石类土约 kg。 2 每份试样按预定的不同含水率,依次使相差约1%~2%,其中至少有两份小于和两份大于最优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可参照土的塑限按如下进行估计: 1)各份试样含水率控制:对砂砾土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取相差1%,其余2%;对细粒土取相差2%,但对黏土取3%。 2)最优含水率的估计,对于细粒土一般最优含水率较土的塑限

5%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最终)

国道207汝州养田至焦柳公铁立交桥段改建工程 3A标段5%石灰土试验段施工 总 结 报 告 河南乾坤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二Ο一六年四月十二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试验段施工组织 三、确定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2石灰消解 3.3备料与卸料 3.4拌和 3.5整形 3.6碾压 3.7养生 5%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2016年4月01日项目部对选定的K11+800-K12+100段5%石灰土路基试验段开始正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和驻地办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和旁站,对施工工艺和方

法进行了全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生石灰的消解闷料、石灰土的素土摊铺、备灰、拌和、整平、压实和养护等多道工序均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于2016年4月10日碾压结束,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及驻地办的大力协助下,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石灰土填筑施工工艺,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现将试验段施工取得的有关参数、施工工艺、结果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该试验段施工起讫桩号:K11+800~K12+100(右侧),长度:300m。该5%石灰土为2层15cm。以上为30cm砂砾石基层。 试验段的施工组织 2.1试验段主要人员主要职能分配表

三、确定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下承层准备:下承层通过开挖、软基处理、整平碾压,其压实度、横坡、纵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并通过报验合格。 3.1.2测量放线: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恢复路基中线和边线,每隔10米设一桩,边线并用石灰洒出坡脚线,每侧坡脚线比设计宽出50cm,并用钢尺校核路基宽度。 3.1.3试验:施工前对石灰进行了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的钙镁含量达到II级及II级以上规范要求,同时对5%石灰土的标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试验目的 在本合同段路基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本合同段选择一工区K12+260~K12+360全填方路段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所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从而指导全线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采用4%石灰土下路堤外缘2米包边,芯部采用素土填筑施工。 二、试验时间 2014年3月26日。 三、试验地点 试验段位于湖北老谷高速公路第LGTJ-2合同段一工区,起讫里程桩号: K12+260~K12+360。 四、试验参数 1、素土松铺厚度28cm,石灰撒铺厚度2cm。 2、4%灰土最佳含水量21.3%,最大干密度1.719g/cm3。 3、素土最佳含水量18.4%,最大干密度1.77g/cm3。 五、试验前的准备 1.施工准备: 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组织进场及试验工作。 3).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调配工作。 4).做好施工劳动力的进场和上岗培训工作。 5).做好施工用具和施工用料的采购和进场工作。 6).做好施工后勤服务的准备工作。 第 1 页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2、机械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

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表3 第 2 页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4、主要检测及验收指标: 路基填料及检测要求 5.施工材料 1)、石灰: 石灰采用I级生石灰进行消解,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消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65%。 2)、土:工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试验已出结果,在S302项目K0+000~K0+240挖方段取土。 3)水: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或自来水。 第 3 页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六、施工方案及工艺 1、施工前准备

路基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目录 一、试验目的 (2) 二、试验段位置的选择 (2) 三、试验段施工时间 (2) 四、试验段机械的选择、施工人员及检测仪器的配备 (2) 五、试验段施工方法 (4) 六、质量保证措施 (14) 七、安全保证措施 (14)

八、环境保护措施 (15) 路基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路基填筑前根据设计要求

进行石灰改良土室内掺配比试验并得出掺配比,后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经过石灰改良后的合格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来指导全线石灰改良土施工,并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线路基改良土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现结合作业工班的机械设备情况来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二、试验段位置的选择 DK67+800~DK68+100段为正线填方路段,长度为300m,地势平坦、平顺,断面具有代表性,填土高度约6米,基床以下路堤采用路拌法改良土施工,基床底层采用场拌法改良土施工,改良方法为石灰改良土。土源来自于邵东站场DK67+400大挖方处。 三、试验段施工时间 按照全线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计划,试验段施工时间为2013年3月7日至2013年4月25日。 四、试验段机械的选择、施工人员及检测仪器的配备 机械设备表1附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1 台 WCQ600

场拌拌和站.1 1GQN-180S 台路拌机2 推土机 SD16 台 1 平地机 WD615G.220 台4 挖掘机台 CAT320 2LG520A压路20t 2龙50装载 8重汽后八自卸20t 1洒水1 60KW 过筛设WTD-180 人员配置表 2 附表 检测设备表 3 附表数量备注仪器名称序号 1 台 1 平板荷载仪K30 灌砂桶/ 3 各1核子密度仪台组3无侧限试模 6 索佳全站仪1台7 台8 索佳水准仪116 / 3

8%灰土路基试验段总结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全面展开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我Ⅱ工区在K6+000~K6+200段与2009-10-16进行了8%灰土填筑试验。试验段长200m,共进行实验2层(40cm),均为土方填筑。在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指导下,我工区已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并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8%灰土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一、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 (一)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8%灰土路基填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及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二)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低洼农种区路基床的降排水、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土方填筑适宜的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最佳碾压机械设备组合、最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三)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最终确定路基K6+000~K8+400以下施工参数,指导全线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CBR,塑、液限,含水率,颗粒分析等) 2、现场准备: (1)备料情况:在试验段开工2天前,我们就各种集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①石灰:在试验段开工前,进场石灰都进行了充分消解,通过试验检测, 其含水量为15%左右。消解后的石灰用人工过筛。基本上保证了厂拌8% 灰土的颗粒粒径与拌和要求。 ②土料:鉴于海河隧道土场的塑性指数偏高,并且难以破碎至规范要求, 我工区提前一周加大灰量降低塑性指数,拌和时通过检测,含水量为 20%左右,石灰剂量为8%。拌和好的土料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试 验段集堆闷料。到场后再次检测石灰剂量为7.5%,含水量为19%,再次 加灰处理,用旋耕机翻晒以降低含水量。 (2)试验段相应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安排已均全部到位。

沥青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段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K22+000~K22+180右幅) 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基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K22+000~K22+180右幅。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2年6月22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2年6月21日下午完成试验段透层油施工,2012年6月22日上午8:00-9:00完成了下封层(稀浆封层)施工,2012年6月22日15:00-17:00进行了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6cm厚(压实)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摊铺宽度为11.5m,摊铺长度为180m。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全部采用新疆克炼石油沥青,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沥青拌合场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新津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基床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艺概述 改良土分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原土料经过破碎、筛分或掺入砂、砾(碎)石等材料并拌和均匀,以改变填料的颗粒级配、改善工程性能的混合土料为物理改良土。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矿物掺和料等材料改变填料的化学成分,以改善其工程性能的混合料为化学改良土。 改良土填筑是将在填料制备场拌和好的改良土运至路基上填筑。 本工艺适用于化学改良土场拌法施工。 二、作业内容 1.基底处理; 2.填料拌制; 3.填料运输; 4. 填料摊铺; 5.填料碾压; 6.填料养护。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一)、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 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1、表 2、表 3 的规定。

表表 6.2.3 - 1 原土料检验要求 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细粒土液限、塑限 同一土源每 5000 m 3 检 验 1 组。 TB 10102 细粒土 颗粒分析、有机质 含量和硫酸盐含量 同一土源每 50000 m 3 检 验 1 组。 膨胀土、红黏土 等特殊土

矿物成分分析、自 由膨胀率试验、湿 化试验 表表 6.2 .3 - 2 外掺料检验要求 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石灰 细度、有效钙、氧 化镁、未消化残渣 含量 同一厂家、同品种、同 规格的外掺料,在材料 进场时袋装料每 200t、 散装料每 500t检验 1 组;进场时间超过三个 月或明显受潮湿时重新 复检;粉煤灰等同类外 掺料的三氧化硫和矿物 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 含量)每 2000t检验 1 组。 JC/T478.2 水泥等胶材

4%石灰土试验段总结

X029府金线中原大道至G207段改造工程(伊滨区段) (K1+100~K1+220) 填方路基4%石灰土试验段总结 河南海滨路桥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X029府金线改造工程项目部 2015年11月10日

目录一、工程概况 二、试验段施工组织 三、确定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2石灰消解 3.3备料与卸料 3.4拌和 3.5整形 3.6碾压 3.7养生 四、试验段总结 五、小结

4%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2015年10月31日项目部对选定路基填筑4%石灰土试验段开始备土,11月1日正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和驻地办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和旁站,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了全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生石灰的消解闷料、石灰土的拌和、装卸、运输、铺筑、整平、压实和养护等多道工序均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于2015年11月2日碾压结束,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及驻地办的大力协助下,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石灰土填筑施工工法,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现将试验段施工取得的有关参数、施工工艺、结果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试验段施工起讫桩号:K1+100~K1+220,长度:120m,宽度:0.5m+7.5m +7.5m +0.5m+超宽碾压0.5m×2=19m,压实厚度为0.2m,采用路拌法施工;试验段工程量:4%石灰土456m3。

二、试验段的施工组织 2.1 试验段主要人员主要职能分配表

2.2试验段施工机械的配备情况 三、确定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下承层准备:下承层通过整平碾压,其压实度、横坡、纵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并通过报验合格。 3.1.2测量放线: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应进行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恢复路基中线和边线,每隔20米设一桩,边线并用石灰洒出坡脚线,每侧坡脚线比设计宽出50cm,并用钢尺校核路基宽度。 3.1.3试验:施工前对石灰进行了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的钙镁含量达到Ⅲ级及Ⅲ级以上规范要求,同时对4%石灰土的标准试验,按重型击实标准试验,确定了灰土的最佳含水量1 4.40%与灰土的最大干密度1.758g/cm3。 3.2石灰消解 石灰选在路基两侧宽敞且临近水源的场地集中堆放,按每吨石灰

路基填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基床以下土方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我标段在DK160+050~DK160+250段进行了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200米,填方高度8~10m,填筑土方1660 m3,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根据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土方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现将施工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试验段位于宁县南车站内,属于泾河右岸一级阶地地区,地形较平坦,地势较开阔,工点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埋深8~12m,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水质较纯,对施工无侵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结深度100cm。 二、试验目的 1、确定填料辗压时的最佳含水量; 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3、确定压实系数达到0.9时合适的辗压遍数和辗压速度; 4、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 附表一:人员配置表

2、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附表二:机械配置表 3、投入的测量仪器见下表: 附表三:测量仪器配置表 4、所投入试验、测量仪器见下表 附表四:试验仪器配置表

四、施工过程 1、取土场 (1)取土场位于DK159+800路基右侧100m处,土质主要细粒土。 (2)取土时,首先采用推土机推除表层30㎝耕植土至指定地点,适用填料采用挖掘机装,自卸车运输至试验段。 (3)开挖时结合取土场原有地形,取土后坑底整理平整,作业面不能有积水,回填地表耕植土后,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 2、取土场材料实验 填料:DK159+800路基右侧100m处细粒土。项目部实验室与试验监理联合对填料进行现场取样,按《公路土工实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土颗粒分析、含水量、干密度、液限、塑限和塑限指数、承载比(CBR)实验、击实等实验后,填料结果实验合格,可用于路基填筑。 实验结果如下表 3、填筑前的准备 (1)路基填筑前,已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并压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2)用全站仪准确测设路基每20m的中桩、边桩位置;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两侧各加宽填筑30cm。用水准仪测出该层填铺厚度控制桩的标高。 4、填筑土方 (1)自卸汽车每车装土20m3,按松铺厚度35㎝计算,则每车卸料面积为57m2。在填土范围内按5.7m×10m方格洒灰线,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按网格卸土。前两层确定松铺厚度,第一层松铺厚度35cm,第二层松铺厚度30cm,最后按最佳松铺厚度填筑。 (2)填筑采用纵向全断面水平填筑,宽度按设计宽度每侧加宽30cm。 5、标高及平整度的控制 (1)摊铺填料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并配合人工修补。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械设计实验心得 作为高频电子的老师,高频基础实验可以说算得上是让学生一次崭新的实验尝试。比如说:新奇,原则性强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悉,喜欢,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算起来虽只让学生做了六次实验,仅仅只是初步接触,当却感觉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些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要做好高频电子实验,需要意识到如下几点: 1、充分的预习是必要的。以往做电子技能实训与考核实验台电工实验时学生往往只看一下步骤,原理一带而过。这样做实验时便会吃大亏。一般在实验前得花上一个小时去预习。这样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2、需要预先对结果进行预测,至少在碰到问题时会合理的去分析问题。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有血的教训的,由于某个学生对过程中一个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出现了重做的悲惨命运。 3、对一些实验注意事项要在意。这里可不是说我弄坏了什么东西,而是基于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水火无情,电

更无情。可能是由于我的原因吧,我每次让学生实验时,似乎对学生很不放心,可谓事必躬亲,再三叮嘱,这也有一个好处:试验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且安生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总结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高频电子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的一些基本理论了。比方说lc谐振电路,频带的展宽等。让学生了解到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仪器便可以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中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我想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台高频电子实验之所以会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被视为学校开放性实验室,与其在实验中和学生走在一起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这个实验室。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2): 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计性实验,我开始时束手无策,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老师了解一些有关的内容,但正是这样才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设计性实验让我们自主独立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资料搜集与处理、交流等活动,从中获得学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要求,结合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就该试验段总结如下。 一、概况 1、该试验段为LK9+700~LK9+800段第到层。由路基三队组织施工,路基试验段施工由黄云辉全面负责。 2、试验段路基长100m,属于全填方路基段,路基设计宽度12米,最大填土高度为米(LK9+ 段),最小填土高度为米(LK9+ 段);该段为山区林带地段,地形较为平缓,且试验段内无涵洞等结构物,路基填筑总量为m3。 4、试验段的施工时间为:从年月日开始到年月日结束,共天时间。 二、试验目的及指导思想: 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填筑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碾压遍数以及理想的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的技术以及质量标准、颁布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确定土方路基各区段(92、94、95区)的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等技术参数,以及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同时对原

材料标准试验进行论证,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并据此指导施工,并将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今后控制施工的依据,以适应今后的大范围施工。 三、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1、对试验段首先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以确立开挖线和坡角线,根据中桩及相应高程测出横断面面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然后对试验段和取土场进行清表,由于试验段范围内为全填地段。根据地形特点,清表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及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左侧沿坡角线开挖纵向水沟(沟深0.80m),在现场开挖横向排水沟,沟深0.50m,将路基水引入纵向排水沟,排到路基外。 2、表土清除后,确定了地表土的最大干密度为 g/cm3,最佳含水率为 %。现场用推土机推平、平地机刮平并刮出一定的横坡,然后压路机碾压、检查压实度满足规定要求。在基底布置测点并测量标高和计算横坡。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中桩、边桩的放样及下道工序的施工。 3、试验段的填料取主线LK10+000段挖方段,经试验,该段挖方料为粉性砂土,最大挖深达m,最大边坡为二级。挖方段总长m,总挖方量m3。 4、土工试验:对物料进行标准击实、颗粒分析、塑液限、CBR值试验。 其液限为 %、塑限为%,塑性指数为%;承载比CBR值分别是95区%、94区%、92区%。 5、施工现场人员已全部到位,详见附表。 6、现场及室内试验设备已全部到位,详见附表。 7、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详见下表。

物理改良土试验段总结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1、改良土检验 原材料采用厂拌,使用DK8+500红线内砂土,A组料选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的原料,粗骨料含量40%。 2、摊铺系数,松铺厚度的确定 (1)路基试验段第一层,采用松铺厚度35cm。 推土机摊平后,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弱震2~4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 (2)路基试验段第二层,采用松铺厚度为37cm。 推土机摊平后,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弱震2~4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 (3)路基试验段第三层,采用松铺厚度为39cm。 推土机摊平后,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弱震2~4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

路基试验段松铺系数计算表(松铺按照35cm实施) 桩号:DK14+950-DK15+150试验段层次:第一层日期:2018.5.04 路基试验段松铺系数计算表(松铺按照37cm实施) 桩号: DK14+950-DK15+150试验段层次:第二层日期:2018.5.06

路基试验段松铺系数计算表(松铺按照39cm实施) 桩号:DK14+950-DK15+150试验段层次:第三层日期:2018.5.08 总结: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松铺厚度为35cm最佳,摊铺系数为1.17,压实厚度为30cm利于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的铺设。 3、填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及控制 根据试验室得出的数据填料的最佳含水率为10.6%,对应最大干密度1.97g/cm3,最小干密度1.78g/cm3。 4、确定整平和碾压的合适机具 经试验段施工得出:结合路基填料的特性,装载机配合推土机进行粗平,平地机进行精平,然后压路机进行碾压最后压路机静压收面的施工方式。

5、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遍数 碾压遍数压实度检测对照记录表施工里程:DK4+200-DK4+375段基床底层路堤试验段

5%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最终)

国道207汝州养田至焦柳公铁立交桥段改建工程3A标段5%石灰土试验段施工 总 结 报 告 河南乾坤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二Ο一六年四月十二日

目录一、工程概况 二、试验段施工组织 三、确定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2石灰消解 3.3备料与卸料 3.4拌和 3.5整形 3.6碾压 3.7养生

5%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2016年4月01日项目部对选定的K11+800-K12+100段5%石灰土路基试验段开始正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和驻地办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和旁站,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了全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生石灰的消解闷料、石灰土的素土摊铺、备灰、拌和、整平、压实和养护等多道工序均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于2016年4月10日碾压结束,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及驻地办的大力协助下,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石灰土填筑施工工艺,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现将试验段施工取得的有关参数、施工工艺、结果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该试验段施工起讫桩号:K11+800~K12+100(右侧),长度:300m。该5%石灰土为2层15cm。以上为30cm砂砾石基层。 二、试验段的施工组织 2.1 试验段主要人员主要职能分配表

三、确定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下承层准备:下承层通过开挖、软基处理、整平碾压,其压实度、横坡、纵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并通过报验合格。 3.1.2测量放线: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恢复路基中线和边线,每隔10米设一桩,边线并用石灰洒出坡脚线,每侧坡脚线比设计宽出50cm,并用钢尺校核路基宽度。 3.1.3试验:施工前对石灰进行了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的钙镁含量达到II级及II级以上规范要求,同时对5%石灰土的标准试验,按重型击实标准试验,确定了灰土的最佳含水量11.8%与灰土的最大干密度1.873g/cm3。EDTA剂量为23.6ml。 3.2石灰消解 石灰选在路基两侧隔离带位置集中堆放,按每吨石灰消解需要用水量500~800kg进行加水焖料,待7~10天生石灰充分消解后方可进行使用。 3.3备料与铺料 3.3.1由试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土的松铺厚度h1 设计压实厚度0.15*摊铺系数1.4=0.21m 3.3.2根据算得的虚铺厚度,把堆放在两侧的素土摊铺、翻晒,先用平地机机大致进行初步的整平,用旋耕耙对土进行翻晒,在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达到厚度一致,表面平整的效果,然后再用压路机稳压一遍,使其初步成型。 3.3.3备灰前,我们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对每100平方米的石灰用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石灰用量=混合料每立方1850kg*0.05kg=92.6kg。每100m3等

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公路路面工程 (K7+720-K8+100 左幅) 试 验 路 段 总 结 报 告 单位: 日期:二○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一、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 二、水泥砼路面试验路段总结报告 三、附件资料(成果资料)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一、概述 107国道绕城公路路面工程C1合同段为路面标,起于K0 +000.止于K9+592.493,中间短链564.984m,全长10.157km.主要工程量有:厚34cm(混凝土弯拉强度5.0MP): 168213 m2 ;钢筋:291吨。 此次路面试验段选在K7+720-K8+100左幅进行380m. 二、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 路面是直接承受运输车辆等荷载的结构力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营后的行车舒适及运营年限。因而,混凝土路面质量要求十分重要。要控制好路面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其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原材料的质量,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等。 (一)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及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二)通过本试验段施工,能寻求一种最有利于路面质量或能到达设计标准路面质量要求的施工工艺流程。 (三)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纠正偏差,形成一套完整的,能确保质量的工艺流程,指导全线路面填筑施工达

到技术质量标准。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工作的准备 1、测量放样 道路施工中测量放样是一项紧前又严格的工作,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总体施工的成果;所以,测量放样要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进行。 在施工放样中一定要超前于现场施工,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工作面,同时严格控制好施工中的三维。测量要牢固树立服务于施工,同时又要超前施工。先根据滑膜摊铺的具体情况放样出半幅路面板的中边桩及基线桩,为了便于操作放样桩位距拟为主板切缝长度(5m)的倍数;然后再用水准仪精确地测量桩位的高程,并计算出挂线高度。经自检准确无误后报监理检验。 此次试验中摊铺的参数:L右=1.1m,L中=2.0m,挂线常数e=0.2m。放样后在摊铺开始的前5.0米检测板厚,校准常数。 2、工地试验室 A、配合比试验调试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依经验来说,配合比的可操作性对整体施工的成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根据我标段的实际情况试验出一个操作性强又经济的配合比,同时测定出塌落度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B、原材质量控制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填筑总结报告 为全面展开XXXXX段路基填筑施工,我工区于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6月10日,在XXXX段进行了路基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长100米。根据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工区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在此次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遵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路基本体施工。 施工总结如下: 1、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XXXX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本段路基起讫里程:长635.04米。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填方最大高度约5米。 此次路基试验段垫层填筑的里程为XXXX段。 XXXX,位于东星村特大桥与凉泉村中桥之间及宝鸡市东南凉泉村三组北侧,该处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7m。本段位于线路的曲线段。 2.2自然地理特征 2.2.1特殊岩土特征 2.2.1.1、湿陷性黄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及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为10~14m;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11~14m。 2.2.1.2、松软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根据静力触探成果资料。大部分15m以上黏质黄土Ps小于 3.0Mpa,属松软土。

水泥改良土工艺性试验方案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新建崇礼铁路CLSG-1标段 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崇礼铁路一标项目部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述 (1) 三、试验目的及检测标准 (1) 四、试验场地及试验方案 (2) 五、机具设备及人员安排 (3) 5.1 设备 (3) 5.2人员 (4) 六、施工工艺 (5) 6.1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5) 6.1.1 施工工艺流程 (5) 6.1.2操作要点 (5) 6.1.3试验结果分析 (7) 七、质量控制及检验 (8) 7.1 质量控制 (8) 7.2 质量检验 (8) 八、质量保证措施 (9) 九、安全保证措施 (11) 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

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⑵《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⑷《新建崇礼铁路正盘台隧道设计图》(崇礼施隧参-03); ⑸《新建崇礼铁路工程路基设计图》(崇礼铁路-24); 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 ⑺地质勘探资料和工程现场勘查情况资料; ⑻《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先期开工段GLSG-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述 新建崇礼铁路先期开工段线路从小白阳村东北侧DK30+218起至鹰窝沟大桥桥首DK44+142.48,线路全长13.924公里,其中包含正盘台隧道一座12.974km,其余为路基地段。 正盘台隧道进口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前坝村东北侧,出口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进口段路基工程DK30+218-DK30+425,长度207m;出口路基工程DK30+43+399-DK44+142.48,长度743.48m。 三、试验目的及检测标准 试验段目的:明确水泥改良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并通过试验确定设备性能及功效、填料量与压实次数的关系及填料松铺系数。 检测标准:水泥改良土填筑压实检测标准见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