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节 日本、东南亚知识点汇总

第一二节 日本、东南亚知识点汇总
第一二节 日本、东南亚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日本

标题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1、(图7.1)日本的位置:位于亚洲的部、太平洋的部。

2、(图7.2)日本的领土组成:由、、和(由北向南

排列)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岛是。

3、(图7.2)地形:广布,沿海平原;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以上,人多地狭。

4、(P10,图6.13)气候:北部是,南部是(气候类型)

5、(图7.7)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位于火

山地震带上,所以火山多,分布广,地震发生频繁。是其中一座最著名的火山。火山分布地区众多,成为许多日本人的一种生活习俗。

6、发展优势: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多;利于发展、

、。

7、日本的樱花的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8、日本的河流:受影响,日本的河流多。

9、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和,而、等资源100%依

靠进口,、、、 95%以上依靠进口。

10、(图7.2)熟悉日本主要城市的位置及所属岛屿: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标题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0、工业现状:工业高度,很多工业产口国外。

11、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地域;资源,大量进口;国内供给严重,

对外

十分严重;地狭人稠,国内市场。

12、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优良,海运便利;发达,丰富。

13、工业发展的特点:加工进口,大量出口。

14、(熟读)20世纪80年代,

1)日本工业面临的问题:①劳动力价格显著提升;②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著;

③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④国内需求减少;

2)解决办法:①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②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料、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15、(图7.13)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

16、(图7.14)日本的工业区:

1)五大工业区(名称、位置):、、、、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岸及沿岸;

原因(熟读):①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工厂靠近码头,陆路交通便利;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依靠;④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造价低;17、(熟读)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日本来说,其好处是:A解决资金短缺问题;B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降低运输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D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E保护日本的自然环境

2)日本的外迁企业大多是:A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B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C高新技术企业;

D污染较重的企业;

标题三东西方兼并的文化

日本文化既有深厚的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是的典型。

答案:1、东、西北;2、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小岛;本州岛;3、山地丘陵,狭小,3/4;4、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5、亚欧、太平洋,环太平洋,富士山,温泉,泡温泉;6、曲折,优良港湾,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贸易;7、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8、地形,短小湍急;9、水能和森林资源;棉花、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煤炭、铜矿石;10、发达,出口;11、狭小、贫乏,不足,依赖,狭小;12、港湾,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源;13、进口原料,工业制成品;15、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16、1)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工业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17、1)解析:AB 是对迁入国家有利;CDE是对日本有利;2)解析:ABD;18、大和民族,西方气息,东西方文化兼容。

第二节东南亚

标题一十字路口位置

1、(图7.20)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和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位于以南

而得名,与我国,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我们习惯叫它;

2、(图7.20、图7.21)东南亚的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纬10度至北纬23.5度);

2)海陆位置:①“十字路口”:地处与、洋与洋之间;

②咽喉要道:位于半岛和群岛之间的海峡,是、与、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P16,图7.7)多火山、地震:位于、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东南亚的

被称为“火山国”;

标题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4、(P10,图6.13)东南亚的气候:绝大部分区位于,以气候和气

候为主;其中,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5、气候特点:全年,降水,有得于和的生长;

6、(熟读)水稻种植的特点:1)喜高温多雨;2)单位面积产量较高;3)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7、(熟读)东南亚适合种植水稻的条件:1)气候高温多雨;2)耕地较少;3)人口稠密;

8、(图7.24)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它是世界上、、、的最大产地;

1)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2)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3)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4)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5)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标题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9、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河多由向延伸,具有、分布的特点;

1)中南半岛:地势,上游资源丰富;

2)马来群岛:地势,多,少;河流湍急,丰富;

10、(图7.28)河流:河流多注入;河流沿岸地区地势,土壤,易于,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民成为东南亚人口,农业的重要地区;

1)伊洛瓦底江(在我国境内叫独龙江):流经的城市、、,所属国家;

2)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叫怒江):所属国家;

3)湄南河:流经的城市、,所属国家;

4)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的城市、、,流经的国家、、;是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5)红河(在我国境内叫元江):流经的城市,所属国家;

11、(图7.29)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及;主

要城市有越南的;老挝的、;泰国的、;

柬埔寨的;缅甸的、、;

标题四热带旅游胜地

12、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充满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旅游与度假胜地;

2)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民族文化并存,、、

等宗教文化景观多姿多彩,众多,多样;

13、旅游业发达:近年来,、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

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14、(图7.31)东南亚旅游景点,要求看到图片,可以准确的说出图片上旅游景点的名称及所属国别;

15、华人文化: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的地区,祖籍多为一带,尤其是

、;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

带到了所在国;东南亚现存的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补充:1、到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去旅游,既要感受热带雨林气候,又要感受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解析:马来西亚,两种气候类型并存(P10,图6.13)2、新加坡被称为“花园城市”。

答案: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中国,山水相连,东南方,南洋群岛2、1)热带;2)亚洲、大洋洲,太平、印度;马来半岛、门答腊、马六甲,欧洲,非洲,东南亚、东亚各港口,短,太平,印度;3、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印度尼西亚;4、热带,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季风,热带雨林;5、高温,丰沛,水稻,热带经济作物;8、湿热,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1)泰国、越南、缅甸;2)泰国;3)菲侓宾;4)马来西亚;5)印度尼西亚;9、北,南,相间,纵列;1)北高南低,水力;2)崎岖,山岭,平原,水能;10、由北向南(因为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印度洋或太平洋;平坦,肥沃,灌溉,稠密,发达;1)密支那、曼德勒、仰光,缅甸;2)缅甸;3)清迈、曼谷,泰国;4)万象、拿吉、金边;老挝,柬埔寨,越南;5)河内,越南;11、河流、河口三角洲;河内;万象、拿吉;清迈、曼谷;金边;密支那、曼德勒、仰光;12、1)热带,漫长,海岛,海滨;2)悠久,多元,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名胜古迹,风土人情;13、泰国、印度尼西亚,旅游收入;15、东南亚,集中,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经济建设,传统文化,中华文化遗产;

日本国概况复习(1)

第一章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練習問題 一、次の質問に答えなさい。 1、日本海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 2、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東にありますか、西にありますか。 3、オホーツク海は日本海の南にありますか、北にありますか。4、太平洋は日本の東にありますか、北にありますか。 5、沖縄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 6、日本の広さはどのぐらいですか。 7、日本で一番大きい島はどこですか。 8、日本には二音の県がいくつありますか。 9、日本には大きな島がいくつありますか。 10、日本の国土は、北から南まで九つの地方に分けられ ますが、その地方の名前を言いなさい。 二、次の文の()に当て嵌まる数字や言葉を書き入れなさい。 本州の面積が全国面積の()を占めており、北海道は()、九州及び沖縄は()、四国は()をそれぞれ占めている。日本の都、道、府、県にはそれぞれ()庁、()庁、()庁、()庁が設けられ、その下に()、()、()などの順序で行政機構が設けられている。

第二章日本の人口と気候 練習問題 一、次の質問に答えなさい。 1、日本の総人口はどれぐらいですか。 2、人口密度は何ですか。 3、日本全体の人口密度は何人ですか。 4、日本で一番人口密度が高いのはどこですか。 5、日本で一番人口密度が低いのはどこですか。 6、人口密度が高すぎる所を、低すぎる所を何と言いますか。7、予測では、2010年に日本の65歳以上の人は人口の何パ-セントになりますか。 8、東京の人口はどのぐらいですか。 9、東京には区がいくつありますか。 10、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以上の大都市がいくつありますか。 11、横浜市や川崎市は何県にありますか。 12、首都とその周りの所を何と言いますか。 13、日本の気候の主な特色は何ですか。 14、日本の気候区はどのように分けられますか。 15、日本海側と太平洋側では気候がどう違いますか。 16、季節風というのは何ですか。 17、日本では降雪量の多い所はどこですか。 18、日本では雨季のことを何と言いますか。

地理东南亚知识点归纳

东南亚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95°E —140°E 10°s —23°26’N ),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和大洋州;新几内亚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三、轮廓特征 海岸线绵长而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四、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点: (1)中南半岛 种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 地势:地势北高南低 分布: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海岸线岛屿:马来群岛:地势高峻,山地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成因 内力:地壳强烈上升 外力:河流下切(侵蚀)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对气流、降水产生的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抬升产生降水,降水多,河谷低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西部平原降水多,河谷低地,内陆平行,降水少。 地形对降水影响 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东南亚地处于亚欧板快、印度洋板快、太平洋板快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尤其海底火山和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因素。 2、河流 (1)中南半岛:河流流程长,国际性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上游:落差大-开发水电。下游:水流平缓-航运、灌溉。 (2)马来群岛:流程短小,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水流急。 3、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雨季,10-4月旱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对流雨 五、居民、资源 1、人口: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5.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0%。也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 一。其中,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从人口组成来看,本区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的广东和福建。 2、人种:绝大部分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个岛屿的沿海平原。 3、宗教:大部分信仰佛教。泰国将佛教定为国教,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 西部沿海及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热带季雨林植被 河谷低地与内陆平原降水少→热带草原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现象比较

从自然影响下说中国与东南亚文化 不可否认,自然是影响一个文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诚如曾经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无不依附于大河,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现状并同时成就了其独特的民主政治。而在中国古,北方广阔草原与它的游牧文化,中国腹地平原与它的农耕文化,南方临海与其渔业文化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即使不很专业的去研究,也不难发现,东南亚文化很多方面都有这中国的影子。历史是其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些都曾是中国的藩属。但从自然上看也并不难发现其共通性,东南亚与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同时存有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有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将说明在这共同自然文化下对两者的影响。 首先是语言,东南亚各国的语言有很多借鉴了汉语(特别是方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的接触和民族间的关系,这恰好像考古家从陶器、装饰品和兵器的分布可以推出结论一样。东南亚各国在语言上出现的汉语借词现象,不仅真是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其人口的一部分重要的构成——中国移民。 其次华人移居东南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阻断了前往西域的陆上通道,对外交往智能依靠海路,从而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下南洋。而近代,清末英法联军的入侵、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再到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形成了几次大的东南亚移民的高潮。尽管称谓不同,但由于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生产模式的相同相似使其有着天然的文化同源和民族亲缘关系。跨境毛南族相互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具有和睦相处,共生共融的特点。 再者中国与东南亚都同样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活方式,使双方人民勤劳俭朴、重视家庭,这是农业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是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以如家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东南压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说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另外一重要的文化想通之处——信仰。佛教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古代,东南亚是中国和印度文化主要的辐射带。正式在这样的条件下,起到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宗教感情,融合了民族艺术,创造了相似的宗教生活,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几近相似的地理环境、历史的相通和民族同源和华人同根,使中国与东南亚有着独有的的文化共性的资源优势。我想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都应该重视这种优势,不仅要注重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更要发挥民间外交的强大力量。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的知识点总结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95°E—140°E10°s—23°26’N),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和大洋州;新几内亚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三、轮廓特征 海岸线绵长而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四、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点: (1)中南半岛 种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 地势:地势北高南低 分布: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海岸线岛屿:马来群岛:地势高峻,山地多,平原少,多火山地

震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成因 内力:地壳强烈上升 外力:河流下切(侵蚀)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对气流、降水产生的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抬升产生降水,降水多,河谷低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西部平原降水多,河谷低地,内陆平行,降水少。 西部沿海及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热带季雨林植被河谷低地与内陆平原降水少→热带草原 地形对降水影响 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东南亚地处于亚欧板快、印度洋板快、太平洋板快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尤其海底火山和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因素。 2、河流 (1)中南半岛:河流流程长,国际性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上游:落差大-开发水电。下游:水流平缓-航运、灌溉。 (2)马来群岛:流程短小,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水流急。 3、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雨季,10-4月旱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对流雨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机械振动: (一)夯实基础: 1、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 (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F=-kx,a=-kx/m (2)简谐运动的规律: ①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动量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②在离开平衡位置最远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动量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③振动中的位移x 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加速度与回复力、位移的变化一致,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④当质点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时,质点的速度减小、动量减小、动能减小,但位移增大、回复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势能增大,质点做加速度增大减速运动;当质点向平衡位置靠近时,质点的速度增大、动量增大、动能增大,但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势能减小,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④弹簧振子周期:T= 2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3)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是标量。 (4)周期T 和频率f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它是标量,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T=1/f. 2、单摆: (1)单摆的概念: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线的伸缩和质量可忽略,线长远大于球的直径,这样的装置叫单摆。 (2)单摆的特点: ○ 1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是一个理想模型; ○ 2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摆球的质量等无关; ○3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方向的分力提供,当最大摆角α<100 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T= g L π 2。 (3)单摆的应用:○1计时器;○2测定重力加速度g=2 24T L π. 3、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 (2)共振:○1共振现象: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 2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3共振的应用:转速计、共振筛。 4、简谐运动图象: (1)特点:用演示实验证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简谐运动图象的应用: ①可求出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 ②可求振幅A :位移的正负最大值。 ③可求周期T :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的时间间隔。 ④可确定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 ⑤可求任一时刻速度的方向。 ⑥可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πm K

日本概况(精简版)

日本国家概况 一.日本: 1.位置与面积: 1)面积:38万km261%山岳地带24%平地却集中了65%人口 本州:61% 北海道:22% 九州:12% 四国:5% 12910 4 7 1 自北向南: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行政(47个):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都道府县市町村 2.人口与气候: 人口:约1亿2692万人9位(2000) 人口密度:34人/km2密度最高:东京都5514人/km2其次: 大阪府4652人/km2第三:神奈川县3515人/km2密度最低: 北海道72人/km2第二:岩手县93人/km2 第三:秋田县102人/km2 1970年进入高龄化65歳17.5% 日本人是世界上第一长寿的人平均:男77.6 女84.6 日本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都市有13个 5万人以上的都市约660个第一:东京1100万第二:横滨355万第三:大阪263万第四:名古屋220万第五:札幌186万 东京都有23个区,27个市。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首都圈: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茨城枥木群马山梨(1都7县)

日本的人口与气候(1) (1)日本の人口は1億2780万人。日本の総人口は第10位である。 (2)現在、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人以上の大都市が13ある。北から札幌、仙台、埼玉、東京、横浜、川崎、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福岡、北九州である。その他、5万人以上の市が約660ある。 (3)都市圏人口で1000万人を超える巨大都市をメガシティという。 人口密度: (4)1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に住んでいる人数のことである。 (5)日本の人口密度は1k㎡当たり336人である。 (6)人口密度が一番高い所は東京都で、5764人で、一番低い所は北海道で、66人である。(2010年の統計より) (7)日本の過疎,過密地域: 人口が特に集中している地域を過密地域という。人口が減少し、過疎地域になっている。 (8)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以上の大都市が13ある。 札幌仙台さいたま東京横浜川崎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福岡北九州 (9)201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 (10)第1位東京(884,6万人東京都)1100万。 (11)東京都には23区と27の市がある。 (12)横滨市与川崎市在神奈川县。 (13)日本の気候の主な特色:気温が温暖なこと;地域によって気温の差が大きい;雨量が多いこと;四季の移り変わり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14)因地域差异,气温变化大的原因: ①日本の国土は南北に細長いので、南と北では気候がかなり違っている。②日本は季節風帯にあるため、季節風も日本の気候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③日本は高い山々が背骨のように列島の中央部を貫いている。④日本の気候は大いに海流に影響されている。 (15)日本の気候は、大きく分けて6つの気候区分になる。 ①北海道気候区②太平洋沿岸気候区③日本海沿岸気候区 ④瀬戸内気候区⑤中部高地気候区⑥南西諸島気候区 太平洋沿岸気候区は、夏は雨が多く、冬は乾燥する。 日本海沿岸気候区は、一般に夏はわりあい雨が少なく、 冬は雪が多い。 (16)日本海侧降雪量多。新瀉县,东京。 (17)季节风:日本では、夏には太平洋から南東の風が、冬にはアジア大陸から北西の風が吹く。毎年同じ季節に吹く風なので、季節風(モンスーン)と言う。 (18)毎年、六月上旬から七月中旬にかけて高温?多湿の雨季のことを梅雨と言う。 (19)梅雨には毎日雨が降る。雨が降らない日にもあまりいい天気にならない。(20)梅雨は西南日本に強く、東北に行くほど弱くなり、北海道には梅雨はほとんどない。

东南亚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南亚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必考点。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东南亚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地理位置 亚洲的东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是亚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在气候和生物界均有明显的反映;本区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这种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具有湿热气候,并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是本区与其他区的根本差异。东南亚在构造地形上可分为两大单元,一是比较稳定的印度-马来地块,二是地壳变动比较活跃的新褶皱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可分为两个亚区。 半球划分: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连接亚洲、大洋洲。 经纬度位置:92°E-140°E,10°S-23°26’N,绝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北邻中国,印度。 气候分布 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东南亚具有茂密的原始丛林、美丽的热带海滨、众多的名胜古迹、独特的风土人情,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重要产业。 北纬十度至南纬十度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十度至北纬二十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北部有小面积的高山高原气候。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与作用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它因临近马来半岛上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 马六甲海峡是一条西北自东南向的狭长水道,长1080千米,如果包括东部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则全长1185千米。海峡呈喇叭形,西北端出口处宽370千米,东南部较窄,并分布有很多小岛,最窄处仅37千米。海峡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约25-150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可供20万吨级的船舶出入。由于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峡道内总是风平浪静,再加上完善的航标系统,行船十分安全。 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中东(西亚)及南亚地区通往东亚的一条主要海运通道,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据统计,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约5万多艘,平均每天有140多艘船通过海峡,使马六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

在历史进程中,中国与东南亚诸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和接触,带来相互深远的影响。 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交流,可追溯至汉朝时期,其后历代均保持着频繁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虽然清朝初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但其后海禁开放,两国之间的交流又再次活跃起来,及至民国时期,中马两国人民为抗日再并肩作战。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交往,早在汉朝开始。中国的陶瓷贸易开启了中印交往的大门,及至唐代,两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为佛教作出巨大贡献。明朝时,明成祖加强发展海外诸国联系,印度尼西亚也是朝贡国家之一。 中国与文莱的交往,最早出现于唐代。及至宋代,文莱成为中国海外交通的枢纽区域,两国的官民船队经常往来,增进了两地的贸易交往。在明代,中国与文莱的交往更趋密切,两国之间存在着友好关系。 中国与越南交往,早在商周时期已有迹可寻。越南除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外,中越的佛教文化交流,也是两国间主要交流的载体。明朝时期,中越双方更因与其他国家有战争而关系更为密切。近代越南的内战,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华人在当中也占了重要位置。 中挝官方交往最早的记载是三国东吴黄武六年,老挝堂明国王遣使来朝。到了唐代,文单国四次遣使,受到热情接待,唐皇赐以封号。中挝两国的文化渊源关系,可以从老挝有关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得到印证。 柬埔寨与中国的交往最早见于东汉至三国年期。南朝时,两国更发展至宗教文化交流。文化艺术方面也互有影响,“扶南乐”是扶南带有佛教色彩的宗教乐舞,三国时期孙权建立了“扶南乐署”,而这种音乐亦由当时传入中国,直至隋唐时盛行于宫廷内。 早在西汉年间,中国的航船就行驶到过泰国地区。及至宋元时期,泰国的素可泰王朝兴起,素可泰多次遣使访华,中泰的邦交变得非常密切。另外,旅居泰国的华侨将中国的医学带到泰国,而泰国的药物亦为中国医学所采用,令中国的医方中含有不少出自东南亚的香料成分。 中缅交往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世纪,当时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经已开通,两国交往开始频繁。宋元时期,两国的交往出现了重要转型,由于宋朝时北方的陆上交通受阻,因而开发了海上交通,令宋朝与缅甸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清期间,朱元璋曾派使者出缅,双方使臣频有往来,而当时的海上贸易亦有持续发展。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主要国家日本、印度 考点一自然条件 1 地形 东亚:①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东部多平原和丘陵。 ②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最大的半岛是朝鲜半岛。) 东南亚: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布布地形格局,上游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区最大平原 ②马来群岛:山岭多,地形崎岖,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注:气候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大陆伸进印度洋的部分叫印度半岛 2气候 东亚: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区 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是水稻种植的优势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常年高温,每年分旱雨两季。南亚: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 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 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少,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3.河流(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大) 东亚: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长江黄河 东南亚:最长的河且流经国家最多的是湄公河;湄南河、红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找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级入海口) 南亚:印度河与恒河;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形成恒河三角洲。 考点二农业 分布及优势(气候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大) 东亚西部为畜牧业东部种植水稻及小麦 南亚: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水旱灾害多发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土地肥沃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长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有肥沃的黑土、光照充足、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麻秆;稠密的河网提供运输条件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气候湿润、排水好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08级世界历史学号:080210257丁万晓 摘要: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根据其历史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移民不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仍将继续。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移民经济原因 一:中国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生存与发展,一直都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对生存环境改善的强烈渴望,就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本能。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大批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定居的人,叫做移民。大凡较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第一,产生移民的地区是生活资料匮乏、谋生条件窘迫,或因政治变动造成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压力与意愿,如土地的超负荷人口载量、战乱造成的经济残破、政治迫害等。第二,必须存在得以移居的新的生存空间,即有能力吸收移民的地区,如东南亚。第三,尚需使人民迁徙得以实现的条件,如海外移民所需要的运输手段,对新的生存空间的认识等。 1.经济原因 一般百姓移居海外,大都是迫于生活无着,处于饥寒交迫之下,不得已而被当做“苦力”、“猪仔”之类卖到异国他乡。 我国古代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土地超负荷人口载量,古代的政府,横征暴敛,造成

了农村生产日益凋敝。特别是清朝后期,白银的大量外流,加上鸦片战争,给了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铁路的修建,蒸汽机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工业的创办,中国古代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也随着瓦解,同时可以安插比较稠密人口的那一切陈旧的社会制度,也开始崩溃。处在我国这种形式下的我国农村,破产加速,地权日益集中,各种繁重的地税和敲诈勒索,使广大农民一无所有。同时,生产落后,工业未兴,国内也无法容纳浩大的农业劳动力,因此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飘扬过海,出国谋生。 此外,旧中国经常发生灾荒和战乱,同时,旧制度也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机问题。 2.政治原因 这里的政治原因不是指华人的侨居国,而是指中国方面,我们可以从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所造成的海外移民来进行论述。例,明清两朝交替之际,有许多明代遗民不服清政府的统治,纷纷逃往海外;或者在台湾举兵相抗,失败后逃往南洋各国。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时清廷海通之禁,沿海居民迁徙者万家,皆陆续赴台湾受一为氓,或由台湾乘海外贸易之船,转赴南洋各岛。”①此外,宋末元初和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华人移居东南亚。 19世纪70 年代以后,日、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海疆和边疆,加深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化,民族遭受了空前未有的灾难,人民的生存环境经一部恶化,贫苦人民被迫离乡出海。 3.侨居国经济上的需要 侨居国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而本国的劳动力不足或劳动技能不够,需要大量的华工。例如,拉者二世执政沙捞越时期,允许华工入境,并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华人入境,例如,颁布《土地法令》和《鼓励种植条例》 二: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四次高潮 1.第一次移民高潮(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

日本国概况复习资料

日本国概况复习资料 第一讲关于日本问题的综述 1. 经济大国资源小国 ○人口:12560万人(男:6160万人,女:6400万人) ○面积:377800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四百分之一,第54位 ○国民生产总值:45993亿美元,占第二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6572美元,第二位 ○人均年收入:31885美元,第三位 ○外汇储备:8516亿美元,第一位 ○对外贸易总额:6687亿美元,第三位。(其中出口3881亿美元,进口2806亿美元,顺差1075亿美元。) ○与日本相似细长型国家:智利,挪威,越南 ○与日本相同四面临海的国家:菲律宾,新西兰,古巴,英国 工业产业数字 ○粗钢产量:(99年)9805万吨,(比98年增加7.7%) ○发电量:(97年)10379亿千瓦,第三位 ○造船:造船王国,多年来占世界第一,1998年造船1098万吨,占全世界41.6%。 ○汽车:(1998年)1104万辆,第二位。 ○电视机:向新型多功能方向发展,普及率100%。 ○水产:1978年1090多万吨,占世界捕鱼总量14.5%,1997年为588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以上材料说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经济大国,经济实力相当雄厚,日本工业是发达的,但是先天不足,能源资源缺乏,工业原料,矿物原料主要依靠进口,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率不高,是个资源小国。 ○日本能源自给率只有18.1%,煤97.2%,原油99.7%靠进口。

○工业原料,如原棉,原毛,橡胶全部靠进口,木材49%靠进口。 ○矿业资源,如铁矿石,铝上,镍100%,铜99.9%,铅95.2%,亚铅87.8%靠进口。 ○粮食和农产品除大米外(120%有余),其他都靠进口。小麦和大豆90%以上是进口。2. 二千年和两个五十年 ○两千年(见教材151-152) ○第一个五十年(1894-1945年,从甲午战争—日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第二个五十年(1945-1995年,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中日恢复邦交抗战胜利50周年)(1)中日建交后分别在对方:大阪,札幌,福冈,长崎 上海,沈阳,广州(设立总领事馆) (2)1984年9月成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 日方首席代表:石川忠雄 中方首席代表:王兆国 2001年12月第15次会议在广岛召开 日方首席代表:冈部达味 中方首席代表:杨振亚 (3)友好城市1973年6月——1982年10月45对 2000年5月206对 (4)规范中日关系的三项重要文件: 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 (5)1997年李鹏总理访日,提出中日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对话;互惠互利;面向未来 3. 怎样认识当今日本 ○“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陷入衰退,股价地价暴跌,消费低迷,公司倒闭,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当代49-52)

东南亚知识点总结(填空版及答案)

东南亚知识点 一、位置 (1)交通位置:。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90°E—140°E 10°S—23.5°)。二.范围(11国) (1)中南半岛:六个国家:。(2)马来群岛:六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2、气候::分布,降水类型:。 :分布,降水类型:。3、河流:(1)主要河流:注入印度洋:。 注入太平洋:。 (2)主要水文特征: 相同点:①;②;③。 不同点:①中南半岛径。②马来群岛径。(3)水文水系特征: ①马来半岛:流向:;上游:; 下游:。 ②马来群岛:。 四.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稠密,人多地少) 1、人口及分布:①是世界上人口的地区之一。 ②集中分布在。 ③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改过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 2、人种与宗教:属于人种。居民大多信仰。印尼、马来西亚把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教。 3、集中: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五. 经济发展 1、东南亚经济发展区位因素: (1)有利:①。 ②。③。 (2)不利:①。②。

2、农业生产 (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盛产)。 ①,主要粮食作物。 ②。主要经济作物:。 (2)区位优越条件:。(3)特色农产品:主要稻米出口国:。 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3、著名矿产 (1)锡矿带:。(2)石油:。 4、经济特征: (1)丰富的资源和物产为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致使经济结构、为主。(3)东南亚各国家独立后,为了振兴经济,比较重视发展。 (4)近年利用当地,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加工工业,取得显著的成效。 (5)东南亚有丰富的资源。 六. 东南亚热点问题探究 1、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 ①。 ②。 ③。 2、印尼地震、海啸:原因。 3、克拉地峡①巨大的经济意义,。 ②对我国的影响:。 4、缅甸迁都:原因:。 5、泛亚铁路 (1)区位条件:①。 ②。 ③。 (2)作用(意义): 。(3)东线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①有利条件。 ②主要制约因素。

人教版初一地理下东南亚知识点

人教版初一地理下 东南亚知识点 1.位置 (1) 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南部, 东临太平洋 西临印度洋。 南与大洋洲为邻 (2) 经纬度位置: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90-140E10°-25N)被北回归线穿过 (3) 板块位置: 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多火山 和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 (4)交通位置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的意义: 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2范围说出下列国家的名称和首都 ①中南半岛:共有6个国家,分别是越南、老挝、柬 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②马来群岛:岛屿总数有两万多个,是世界最大群岛 有5个国家: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菲律宾、新加坡、文莱、东帝汶。 3.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西南部山水相连。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北高南低、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的形势。河流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 ②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表崎岖,河流短促, 平原狭小,分布在沿海地区。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 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和地震。 印尼被称为“火山国”。爪哇岛上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2)河流水文 ①主要河流有: 元江一红河、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萨尔温江、湄 南河、伊洛瓦底江等。 注入印度洋: 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独龙江)

注入太平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 ②水系水文特征 : 半岛上各大河自北向南流,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河流上游河谷成V 字型, 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宽阔,形成冲积平原。其中,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群岛上的河流短促,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水文特征: 相同点:1.无结冰期2含沙量小3年径流量大 不同点: 1.中南半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2.马来群岛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水文水系特征:中南半岛:自北向南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上游:V 型谷,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下游:河谷宽阔,形成冲积平原 马来群岛:河流短促,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东南亚气候类型 (3)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终年高温多雨,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年分为早季和雨季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吹东北风.降水较少, 是早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降水较多,是雨季, 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日本国概况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日本国概况课程代码:249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语(专)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由日本地理、日本 社会和日本历史三部分组成,是学习日本文化的主要课程。课程的知识性强、涉及面广,既 是一门了解日本国家概况必不可少的学习教程,同时又是一门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日语的重 要辅助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考生对日本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扩大知识面、提高考生素质的目 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日本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 以及工农业、企业经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日本国概况课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课程内容广泛,其词汇涉及到地理、 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此对学好《基 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阅读》等课程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在日本地理方面应掌握日本的行政区划、地理名称、能源、交 通、自然气候及日本各地基本情况等;在日本社会方面应掌握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 以及工农业生产、文化、风俗习惯及日本人的特点等;在历史方面应掌握包括国家形成、时 代区分、武家社会、幕藩体制、近·现代国家的形成等历史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日本の地理 (一)日本の位置と面積(重点) 识记:日本列岛的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都道府县的政府机关所在地 应用:日本地图的画法 (二)日本の人口と気候(次重点) 识记:人口数量、密度 理解:日本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自然灾害 (三)日本列島(一般) 识记:主要的山地、河流、湖泊、海岸 理解:日本地形 (四)日本の資源(一般) 识记:地下资源与能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公害 (五)日本の交通(一般) 识记:陆上交通、海上交通、空中交通 理解:交通现状 (六)日本の各地(一般) 识记:日本各地的基本情况

东南亚知识点总结归纳

东南亚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95°E—140°E 10°s—23°26’N),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 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和大洋州;新几内亚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三、轮廓特征 海岸线绵长而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四、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点: (1)中南半岛 种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 地势:地势北高南低 分布: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海岸线岛屿:马来群岛:地势高峻,山地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成因

内力:地壳强烈上升 外力:河流下切(侵蚀)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对气流、降水产生的影响:西部处于迎风坡,抬升产生降水,降水多,河谷低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西部平原降水多,河谷低地,内陆平行,降水少。 西部沿海及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热带季雨林植被河谷低地与内陆平原降水少→热带草原 地形对降水影响 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东南亚地处于亚欧板快、印度洋板快、太平洋板快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尤其海底火山和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因素。 2、河流 (1)中南半岛:河流流程长,国际性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大。上游:落差大-开发水电。下游:水流平缓-航运、灌溉。 (2)马来群岛:流程短小,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水流急。 3、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和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雨季,10-4月旱季(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对流雨 五、居民、资源

日本国家概况(日文版)

日本国家概况(日文版) 第一章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第一節位置と国土 日本は?ジ?大陸の東側に南北3,000kmにわたって、弧状に位置している島国である。日本の東と南西には太平洋があり、?ジ?大陸と日本の間には、オホ―ツク海と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がある。 日本は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を隔てて、中国、韓国、北朝鮮と向い合い、東は広い太平洋を隔てて、?メリカ大陸と相対している。北にはオホ―ツク海を隔てて、ロシ?のシベリ?があり、南には太平洋を隔てて、フ?リピンや?ンドネシ?などの国々がある。特に、朝鮮半島とは対馬海峡で、また樺太(サハリン)とは宗谷海峡で接しており、大陸や近隣の島々と極めて近い位置にある。こうした地理的条件は、大陸からの人間や文化の移動を容易にし、日本という国家の形成に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た。 日本と中国は「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り、上海から九州の長崎まで約460海里、台湾省から日本の南西諸島の南端までは、約60海里しか離れていない。 日本は東経約123度(沖縄県の与那国島)から154度(東京都の南鳥島)、北緯約20度半(東京都の沖の鳥島)から45度半(北方領土の択捉島)の間にあり、首都東京は東経140度、北緯36度にある。 日本の国土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の四つの大きな島ほか、散在する4,000弱の島からなっている。これらは日本列島と総称されている。 国土の面積は約37万8,000km2である。北海道は本州の北にあり、九州は本州の南西にあって、四国は本州の南にある。その中で、本州の面積が一番大きく、全国面積の61%を占めている。ついで、北海道は22%、九州(沖縄県を含む)は12%、四国は5%をそれぞれ占めている。 日本の国土は、北から北海道、東北、関東、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沖縄の九つの地方に分けられる。これらの地方区分は地形などの自然的特性と地域の産業や歴史的変遷を基礎にして分けられたもので、行政上の地方区分ではない。 行政上では、日本は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県に分けられている。東北地方と関東地方には県が十二あり、中部地方には九つの県があり、近畿地方と中国地方には県が十、四国地方には県が四つ、九州地方には県が七つある。沖縄地方は沖縄県一つである。日本の都、道、府、県にはそれぞれ都庁、道庁、府庁、県庁が設けられ、その下に 市、町、村、などの順序で行政機構が設けられている。 日本の47の行政区域の中で、面積が一番広いのは北海道で、東京都の37倍もあり、一番狭いのは大阪府で、北海道の45分の1しかない。 練習問題 一、次の質問に答えなさい。 1、日本海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 2、日本は?ジ?大陸の東にありますか、西にありますか。 3、オホーツク海は日本海の南にありますか、北にありますか。 4、太平洋は日本の東にありますか、北にありますか。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教学文稿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 点总结

东亚东南亚南亚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主要国家日本、印度考点一自然条件 1 地形 东亚:①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东部多平原和丘陵。 ②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最大的半岛是朝鲜半岛。) 东南亚: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布布地形格局,上游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 平原本区最大平原 ②马来群岛:山岭多,地形崎岖,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 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注:气候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大陆伸进印度洋的部分叫印度半岛 2气候 东亚:东亚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东亚季风区 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是水稻种植的优势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常年高温,每年分旱雨两季。 南亚: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 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 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 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少,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3.河流(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大) 东亚: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长江黄河

人教版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清单

东南亚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100S—250N,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东临南海,西临孟加拉湾,马来群岛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交通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范围: ①包括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南部,与中国山水相连,山—横断山脉,水—澜沧江、怒江、沅江等河流相连)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②国家与首都:与中国相邻:老挝(内陆国)首都:万象越南(河内)、缅甸(内比都)。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新加坡) 3、地形地势特征: 中南半岛 山脉:长山山脉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特征:山脉南北延伸,地势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4、河流 (1)马来群岛河流特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水量与流速)中南半岛的河流特征: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道渐宽,水流平缓。 (2)主要河流: ①注入太平洋的有: 红河(我国境内元江)、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被称为“亚洲多瑙河”在中国境内是澜沧江,越南境内注入南海), 湄南河(唯一没有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②注入印度洋的有: 萨尔温江(中国境内是怒江) 伊洛瓦底江等 (3)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①分布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②形成原因: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c开发历史较早,经济发达。 (4)拓展建模:城市沿河分布的利与弊 ①利: a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